当前位置:首页>

人脑智力从45岁开始下降

人脑智力从45岁开始下降
发表人:健康百科

近年来,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大脑健康的关注越来越高。一项来自英国的研究指出,人的大脑能力,尤其是记忆力,从45岁就开始出现下降趋势,这一发现比以往认知的更早。这一研究对预防痴呆症等大脑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显示,记忆力、推理和理解力等大脑能力在中年时期就开始下降,而非以往认知的60岁以后。这意味着,我们应该从年轻时就开始关注大脑健康,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来提高大脑能力,并降低痴呆症等疾病的发病率。

为了预防大脑老化,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均衡饮食:保持营养均衡,多吃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坚果等。

2. 适量运动: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提高大脑血液循环,促进大脑健康。

3. 保持社交: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与亲朋好友保持良好关系,有助于缓解压力,提高大脑功能。

4. 保持学习:不断学习新知识,挑战自己的大脑,有助于延缓大脑老化。

5. 确保睡眠充足: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有助于大脑恢复和修复。

此外,一些针对大脑健康的药物和保健品也可能对预防大脑老化有所帮助,但使用前请务必咨询医生。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重度痴呆疾病介绍:
痴呆是一类以认知功能减退为核心的综合征,可累及一个或多个认知领域,如学习和记忆、言语、执行功能、注意力、知觉运动功能和社会认知功能,上述功能缺陷必须与以往功能水平相比下降,并且对日常功能和独立性造成影响。阿尔兹海默病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痴呆类型,占50-70%,多数痴呆的发病机制不明,部分明确的痴呆病因包括脑梗死、中毒、脑外伤等。痴呆主要发生于老年期,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常以逐渐加重的智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可伴有不同程度的人格改变、情绪变化及社会行为退化,但没有意识障碍;人格改变常表现为原来外向好动的人变的自闭,不愿与人交流,或原来不善言辞的人变的多话,可能会前言不搭后语等;情绪变化表现为原本温柔的人变得很暴躁;社会行为退化表现为职业能力有所下降,不能胜任目前的工作,回避复杂的工作和任务,影响个人工作和生活能力,重者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等。痴呆的治疗主要包括社会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若有原发病,应针对原发病进行及时治疗。痴呆总的认知功能衰退过程是不可逆的,进展速度不一。若能早期准确诊断出原发病并及时治疗,可减缓认知减退过程,少部分患者好转。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痴呆,一种让人闻之色变的疾病,其发生与脑动脉硬化密切相关。脑动脉硬化是全身动脉硬化的一部分,当血管壁上沉积过多的脂质物质时,就会引发脑动脉硬化,进而导致痴呆的发生。

    为了提高人们对脑动脉硬化的认知,加强防病意识,以下是一些预防脑动脉硬化的建议:

    饮食方面:

    1. 少食动物脂肪,控制每日胆固醇摄入量不超过300mg。

    2. 戒烟,避免烟草中的烟碱引起动脉痉挛、缺血、梗塞等。

    3. 饮食清淡,避免过咸、过甜的食物。

    4. 保持正常体重,避免体重超标。

    锻炼方面:

    1. 增强体质,加强锻炼,改善血液循环。

    2. 控制饮食,限制高胆固醇、高脂肪摄入,多食用水果、蔬菜。

    3. 药物治疗,使用烟酸肌醇脂、多烯康等药物降低血脂。

    4. 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脑动脉硬化。

  • 老年痴呆症,又称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它主要影响老年人,尤其是65岁以上的群体。老年痴呆症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研究表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因素都与其发病有关。

    老年痴呆症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情感和行为异常等。患者会逐渐出现忘记近期发生的事情、无法识别亲人、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等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还会出现语言能力减退、判断力下降、幻觉、妄想等症状。

    老年痴呆症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神经心理学评估。目前,尚无根治老年痴呆症的方法,但通过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心理护理等措施,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方面,常用的药物包括胆碱酯酶抑制剂、NMDA受体拮抗剂等。康复训练主要包括记忆力训练、认知功能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心理护理则着重于缓解患者的情绪问题,提高患者的自信心。

    除了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外,日常保养也非常重要。患者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此外,家属也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患者度过难关。

    老年痴呆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关爱。通过早期识别、积极治疗和科学护理,可以有效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2018年5月26日,由中国中药协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联合主办,中国中药协会脑病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心身医学学组等多家机构承办的中国脑病大会心身医学论坛在北京会议中心圆满落幕。

    论坛汇聚了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心身医学领域的前沿进展。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原所长于欣教授带来了“痴呆的预防策略”的主题演讲,强调通过增加认知能力、调整饮食、控制慢性病等方式可以有效降低痴呆风险。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郭蓉娟副院长以“中医学对心身医学的认识与思考”为主题,分析了中医学在心身医学领域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了“心身同治”的理念。

    北京协和医院魏镜主任分享了“心身医学技能培训”的经验,强调心理医生需要具备专业的技能和知识,以更好地服务患者。

    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睡眠研究中心黄俊山主任介绍了中医神志学说,阐述了心理疗法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

    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彭丹涛教授讲述了“认知障碍与抑郁焦虑症状及处理”,分析了认知障碍与抑郁焦虑症状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法。

    深圳市中医院虢周科主任探讨了“临床状态医学模式”,呼吁关注疾病和治疗对患者带来的痛苦。

    广东海洋大学海洋药物研究院宋采教授介绍了“小胶质和星胶细胞在抑郁症中的拮抗和协同作用”,揭示了抑郁症的发病机制。

    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心理学研究室杨秋莉主任讲述了“叙事医学在心身疾病中的应用意义与优势”,强调了叙事医学在心身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性。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老年科孙新宇主任带来了“脑部疾病临床实践中焦虑、抑郁问题的识别”的演讲,分析了脑部疾病患者中焦虑、抑郁症状的识别和处理。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中医医院心身医学科张捷教授讲述了中医非药物治疗在心身疾病中的应用,分享了中医治疗心身疾病的经验。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胜利教授带来了“躯体症状障碍的解读”,分析了躯体症状障碍的成因和治疗方法。

    山东中医药大学张伯华教授深入讲解了“情志郁结”的认识,并提出了中医情志顺势心理治疗的方法。

    本次论坛为心身医学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促进了心身医学的发展。

  • 匿名患者的线上问诊体验

    那是一个普通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我的办公桌上,我正坐在电脑前,等待着与医生的线上问诊。

    我是一名来自山西太原的患者,2022年9月28日,我在其他医院线下确诊为痴呆。自从那时起,我就开始了一段特殊的旅程——线上问诊。

    在这次线上问诊中,我遇到了一位非常专业的医生。她详细询问了我的病情,包括我每天的用药情况、病情是否稳定、以及有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她非常耐心,每次询问都非常细致,让我感觉像是在和一个老朋友聊天一样。

    医生告诉我,她已经根据我的病情重新开具了处方,并且已经送达药师审核。她还提醒我,在用药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尤其是禁忌症和注意事项,确保用药安全。

    在用药期间,我确实遇到了一些问题。有时候,我会在晚上因为脾气太大而多服了一颗药。但每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医生都会及时给予我指导和帮助,让我重新调整用药。

    尽管我已经习惯了这种线上问诊的方式,但有时候我还是会怀念线下就医的感觉。但是,我必须承认,线上问诊确实为我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尤其是在我病情不稳定或者需要紧急咨询时。

    总的来说,这次线上问诊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医生的专业和敬业。她不仅为我提供了专业的医疗建议,还给予了我很多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励。我相信,在医生的指导下,我能够更好地控制病情,过上更好的生活。

  • 2024年9月5日,13时02分,在武汉市,一位93岁的老人突然出现了胡言乱语的症状。他的家人非常担心,于是通过京东互联网医院进行了在线问诊。经过医生的详细询问和初步评估,医生建议老人可能存在痴呆等脑器质性的问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确诊。家人表示老人不愿意去医院,医生便推荐了一些可能的药物治疗方案,并强调了在使用药物前必须确诊的重要性。医生还特别提醒,由于老人的年龄较大,开始时药量应该非常小,并且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家人对医生的建议表示感激,并表示会尽快带老人去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和治疗。整个在线问诊过程非常顺利,医生展现了高超的专业知识和耐心的沟通技巧,让家人感到非常安心和放心。

  • 糖尿病,作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其发生发展不仅与生物学因素相关,还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表明,糖尿病伴抑郁患者发生痴呆的风险显著增加,这引起了广泛关注。

    一项发表在《普通精神病学文献》的研究指出,在19239例糖尿病患者中,共患抑郁的糖尿病患者与单患糖尿病患者的痴呆发病率分别为5.5例/1000人-年和2.6例/1000人-年。这一结果表明,糖尿病伴抑郁患者发生痴呆的风险是单患糖尿病患者的两倍以上。

    糖尿病伴抑郁患者发生痴呆的原因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首先,糖尿病和抑郁都与大脑功能有关。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可能导致大脑功能受损,进而引发抑郁症状;而抑郁情绪又可能进一步加剧血糖波动,形成恶性循环。其次,糖尿病伴抑郁患者可能存在认知功能下降的风险,这会增加发生痴呆的风险。

    为了降低糖尿病伴抑郁患者发生痴呆的风险,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 积极治疗糖尿病和抑郁:控制血糖水平,改善抑郁症状,有助于降低痴呆风险。

    2. 改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规律运动、充足睡眠等生活方式的改变,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改善抑郁症状。

    3. 心理干预: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干预方法,有助于改善抑郁症状,降低痴呆风险。

    4.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糖尿病和抑郁相关并发症。

    5. 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保持乐观心态,有助于降低痴呆风险。

  •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高血糖的危害已引起广泛关注。然而,低血糖这一并发症却常常被忽视。事实上,低血糖的危害同样不容小觑,尤其对中老年人群而言。

    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它会导致脑细胞损伤,因为脑组织的能量代谢完全依赖血液中的葡萄糖供应。脑组织储存的葡萄糖非常有限,仅够维持5-10分钟脑细胞功能。因此,当发生低血糖时,血液中的葡萄糖减少,进入脑组织的葡萄糖也就减少了,导致脑组织受损。如果低血糖昏迷持续6小时以上,脑细胞将受到严重伤害,可导致痴呆,甚至死亡。

    此外,低血糖还会影响心脏功能,导致心律失常、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甚至危及生命。

    发生低血糖时,病人会出现出汗、心慌、乏力、饥饿等自主神经过度兴奋症状,以及精神不振、头昏、视物不清、思维迟钝等神经缺糖症状。低血糖症状在每个人可完全不同,但同一个人低血糖症状基本相似。随着病情发展,低血糖发作可频繁发生,持续时间越长,脑功能障碍越严重。

    那么,如何应对低血糖呢?专家建议,糖尿病患者出现出汗、心慌、乏力、饥饿等低血糖症状时,应立即吃“糖”,如水果糖、奶糖、巧克力等,或饮一杯含糖饮料,如雪碧、可乐、果汁等。若服糖5分钟后仍未改善症状,应立即吃更多的糖。10分钟内仍无改善,应立即送医院抢救。当患者出现昏迷时,切勿经口进食,以免窒息。

    总之,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需要高度重视的并发症。了解低血糖的症状和应急措施,有助于及时预防和处理低血糖,保护患者生命安全。

  • 老年痴呆症,又称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如何有效预防老年痴呆症,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焦点。

    研究表明,科学运动是预防老年痴呆症的第一利器。运动可以增强大脑功能,改善血液循环,提高认知能力。芬兰一项研究表明,中年时期每周进行2次以上规律运动的人,患上老年痴呆症的风险比久坐的人降低50%。此外,美国一项研究发现,每周步行距离最长的人群中,出现认知衰退的仅占17%,而步行距离最短的人群中,这一比例高达25%。

    运动对预防老年痴呆症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 增强大脑功能:运动可以促进神经生长因子的释放,提高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增强大脑的认知功能。
    • 2. 改善血液循环:运动可以增加心脏输出量,提高血流速度,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为大脑提供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 3. 降低患病风险:运动可以降低糖尿病、中风等疾病的发病率,这些疾病本身也会增加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

    那么,如何进行科学运动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 1. 每周进行至少3次,每次30分钟以上的规律、持续运动。
    • 2. 选择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
    • 3. 结合多种运动方式,如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等。
    • 4. 保持愉悦的心情,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

    除了科学运动,以下方法也有助于预防老年痴呆症:

    • 1. 保持良好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 2. 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鱼类等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
    • 3. 保持社交活动,与亲朋好友保持良好沟通。
    • 4. 持续学习,保持大脑活跃。

    总之,预防老年痴呆症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科学运动只是其中之一。让我们共同努力,关爱老年人,远离老年痴呆症。

  • 中医认为,晕车现象往往与肠胃功能弱有关,这是因为食物不能被有效消化,导致浊气上头。这时,按揉神门穴可以缓解晕车症状,因为神门穴位于心经上,可以调节肠胃功能,改善气血循环。

    除了晕车,神门穴还有其他多种功效。首先,对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经常按揉神门穴可以有效预防老年痴呆。这是因为神门穴位于心经,而心主神志,经常按揉可以增强心气,从而降低患老年痴呆的风险。

    此外,神门穴还可以促进消化。心属火,脾胃属土,火生土,因此按揉神门穴可以帮助心脏的血液供应到脾胃,促进消化功能,缓解便秘等问题。

    对于失眠患者,神门穴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按摩神门穴可以泄心火、和脾胃,每晚睡前按揉神门穴,可以缓解失眠症状,改善睡眠质量。

    除了上述功效,神门穴还可以治疗心悸、胸闷、心痛、高血压等疾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在看电视、等车等空闲时间,按揉神门穴,达到保健养生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按揉神门穴时,力度要适中,避免用力过猛。对于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的患者,在按揉神门穴前,最好先咨询医生的意见。

  • 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然而,一项新的研究表明,简单的散步运动可以有效预防老年痴呆症的发生。

    这项研究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索引》上,指出每周三次在公园散步可以有效增加脑血流量,降低以记忆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发生率,如阿尔茨海默病(早老性痴呆)。

    研究人员对138名年龄在50岁以上的成年人进行了研究,这些人都认为自己有记忆障碍,但并未达到痴呆的诊断标准。研究人员将参与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痴呆教育及常规护理,另一组进行家庭运动训练,为期24周。研究鼓励运动组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并将其分成三次完成,每次50分钟,散步被认为是最佳运动方式。

    结果显示,运动组的参与者认知能力测试得分更高,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更强。此外,运动组的痴呆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另一组。

    研究人员指出,运动不仅可以提高认知功能,还能降低抑郁、跌倒、心血管疾病和残疾的风险,让老年人过上高质量的生活。

    因此,对于老年人来说,保持规律的运动,尤其是散步,是预防老年痴呆症的有效方法。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