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肝豆状核变性,也被称为威尔逊病,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铜代谢障碍疾病。这种疾病主要影响肝脏、大脑、肾脏和角膜,导致这些器官中铜的积累,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
肝豆状核变性的症状可能包括:
治疗肝豆状核变性需要综合管理,包括药物治疗、饮食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铜,并减少铜的吸收。常见的药物包括青霉胺、D-青霉胺、曲普坦、锌剂等。
饮食治疗在肝豆状核变性的管理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患者需要遵循低铜饮食,避免食用富含铜的食物,如肝脏、贝类、坚果、豆类等。同时,患者需要增加富含锌的食物的摄入,如瘦肉、海鲜、全谷类等,以帮助减少铜的吸收。
此外,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还需要定期进行监测,包括血液检查、肝脏和肾脏功能检查、神经系统检查等,以评估病情的进展和治疗的效果。
总的来说,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疾病,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并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以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肝豆状核变性,也称为Wilson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性疾病。该疾病主要影响脑、肝、肾和角膜等器官。肝外表和切面可以看到大小不等的结节或假小叶,类似于坏死后肝硬化,肝细胞脂肪变性,并含有铜颗粒。该疾病的发病率为1/30,000,基因突变携带率为1/90,实际发病率可能更高。
肝豆状核变性有三种主要类型:脑型、骨-肌型和内脏型与脑-内脏混合型。脑型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骨-肌型以骨关节疼痛、四肢近端肌无力和肌萎缩等骨-肌症状为主,内脏型与脑-内脏混合型则包括腹型肝豆状变性、肝型与脑-肝型、肾型与肾-脑型等多种形式。
主要症状包括锥体外系症状、眼部损害、精神症状、肝症状、肾损害和血液系统损害等。锥体外系症状是最突出的症状,表现为震颤、构音障碍、流涎及吞咽困难等。眼部损害主要表现为K-F角膜环,精神症状则包括智力减退、情感失常等。肝症状多表现为非特异性慢性肝病综合征,肾损害主要表现为肾小管重吸收障碍,血液系统损害则可能导致急性溶血性贫血或全血细胞减少。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受累基因与铜代谢紊乱有关。WD患者的铜蓝蛋白合成障碍是该疾病的基本遗传缺陷。致病基因引起编码P型ATP酶(ATP7B),ATP7B?位于13号染色体(13q14.3),有800余种突变型。基因突变有明显遗传异质性,突变方式包括转换、颠换、缺失及插入等。
如果不及时进行积极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病情多数会持续进行,直至晚期因严重肝硬化、肝功能衰竭或并发感染而死亡。病程长短与起病年龄有密切关系,进展多数缓慢,病程可延续数年甚至30~40年,平均病程为4~5年。
肝豆状核变性(肝豆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的铜代谢障碍疾病,已被纳入国家版罕见病名录。该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可以大大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期。然而,肝豆病的误诊率高达七成,很多患者因此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肝豆病患者多出现肝功能损害、肝纤维化、脾脏肿大、贫血、角膜K-F环等表现,或者出现神经系统损伤,包括肌僵直、肌张力障碍、扭转痉挛、震颤、舞蹈样手足舞动等运动障碍。专家指出,肝豆病通常发生于儿童期或青少年期,少数患者发病可迟至成年期。近年来,因儿童保健及健康检查发现肝功能异常而最终确诊为肝豆病的患者逐年增多。
一旦确诊为肝豆病,治疗的基本原则是低铜饮食,同时用药物减少铜的吸收、增加铜的排出。肝豆病患者日常饮食要记得“避铜”,尽量避免食用含铜量较高的食品。含铜量低、适合肝豆病患者日常吃的食物有精白米面、萝卜、藕、小白菜、瘦猪肉、瘦鸡鸭肉(去皮去油)、马铃薯等。另外,牛奶不仅含铜量低,长期服用还有助于排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