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我从小就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格外关注。也许是因为我家有遗传病史的缘故,总之我对健康问题非常敏感。所以当我在一次体检中被诊断出患有肝豆状核变性病时,我的世界仿佛崩塌了。医生告诉我,这是一种罕见的代谢性疾病,会导致铜在体内积累,引起一系列症状,包括投手颤抖、肝功能异常等。我感到非常绝望,仿佛自己被判了死刑。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开始疯狂地搜索各种治疗方法。网上有很多关于中药排铜的说法,我也尝试了不少,但效果并不明显。直到有一天,我在京东互联网医院上找到了一个专业的中医医生,他告诉我,肝豆状核变性病虽然没有特效的中药治疗,但可以通过辨证论治来缓解症状。他的话让我重新燃起了希望。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开始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西药主要用于控制铜的吸收和排泄,而中药则帮助我调理身体,改善肝脏和脾胃的功能。虽然治疗过程漫长而艰辛,但我坚持了下来,并且逐渐看到了效果。我的投手颤抖减轻了,肝功能也逐渐恢复正常。
回想起来,我很庆幸自己找到了那个医生。如果不是他,我可能还在茫茫的信息海洋中迷失。现在,我已经学会了如何正确地管理自己的疾病,生活也回到了正轨。希望我的经历能够帮助其他患者,告诉他们,即使面对困难,也不要放弃希望。
本文报告了一例肝豆状核变性并发急性溶血及暴发性肝衰竭的临床案例。患者为18岁女性,曾有反复肝功能异常3年。入院时,体检显示巩膜轻度黄染,角膜KF环阳性,肝肋下0.5 cm,质中,脾未触及,腹水征阴性,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实验室检查显示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血清胆红素、白蛋白等指标异常,血清铜蓝蛋白水平升高。入院第5天,患者出现寒战、高热、黄疸、全身皮肤瘀点瘀斑及中等量腹水,肝脏明显缩小,并有肝性脑病表现,血红蛋白降至56 g/L,外周血网织红细胞8%。复查肝功能显示各项指标进一步恶化,凝血酶原活动度<20%,Coomb试验阴性。最终诊断为肝豆状核变性并发急性溶血及暴发性肝衰竭。经过人工支持治疗和青霉胺、泰特等药物治疗2个月,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碱性磷酸酶活性升至86 U/L,随访近一年,患者肝功能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一直保持正常。
肝豆状核变性并发急性溶血及暴发性肝衰竭的机制是由于过量铜损伤肝细胞线粒体,引起肝细胞坏死,大量游离铜从肝细胞快速释放,并通过它的氧化作用改变红细胞膜的稳定性引起急性溶血。另外,在出现暴发性肝衰竭时,患者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异常降低,这可能是由于血中游离铜与锌竞争结合碱性磷酸酶而使其失活。在暴发性肝衰竭中,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异常降低有助于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
肝豆状核变性,也称为Wilson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性疾病。该疾病主要影响脑、肝、肾和角膜等器官。肝外表和切面可以看到大小不等的结节或假小叶,类似于坏死后肝硬化,肝细胞脂肪变性,并含有铜颗粒。该疾病的发病率为1/30,000,基因突变携带率为1/90,实际发病率可能更高。
肝豆状核变性有三种主要类型:脑型、骨-肌型和内脏型与脑-内脏混合型。脑型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骨-肌型以骨关节疼痛、四肢近端肌无力和肌萎缩等骨-肌症状为主,内脏型与脑-内脏混合型则包括腹型肝豆状变性、肝型与脑-肝型、肾型与肾-脑型等多种形式。
主要症状包括锥体外系症状、眼部损害、精神症状、肝症状、肾损害和血液系统损害等。锥体外系症状是最突出的症状,表现为震颤、构音障碍、流涎及吞咽困难等。眼部损害主要表现为K-F角膜环,精神症状则包括智力减退、情感失常等。肝症状多表现为非特异性慢性肝病综合征,肾损害主要表现为肾小管重吸收障碍,血液系统损害则可能导致急性溶血性贫血或全血细胞减少。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受累基因与铜代谢紊乱有关。WD患者的铜蓝蛋白合成障碍是该疾病的基本遗传缺陷。致病基因引起编码P型ATP酶(ATP7B),ATP7B?位于13号染色体(13q14.3),有800余种突变型。基因突变有明显遗传异质性,突变方式包括转换、颠换、缺失及插入等。
如果不及时进行积极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病情多数会持续进行,直至晚期因严重肝硬化、肝功能衰竭或并发感染而死亡。病程长短与起病年龄有密切关系,进展多数缓慢,病程可延续数年甚至30~40年,平均病程为4~5年。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患者需要特别注意饮食。为了避免铜的积累,以下食物应尽量避免或减少摄入:坚果类(如核桃、板栗)、豆类蚕豆、各种贝类(如牡蛎、蛤蜊)和甲壳动物(如虾蟹)、肥肉、动物内脏、鸭血、鸡血、软体动物类(如墨鱼、鱿鱼)、咖啡、可可、巧克力和菌类(如蘑菇、香菇等)。
相反,建议选择低铜量、富含蛋白质和糖分、低脂肪的食物。这些包括精米面、瘦肉(如猪肉、鸡肉、鸭肉)、苹果、桔子、桃子、马铃薯、小白菜、萝卜、藕和砂糖。同时,饮用蒸馏水、纯净水和牛奶也可以帮助促进体内毒素的排出。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牛肉、鸡蛋、菠菜、香菜、茄子、芋头、粗米和蜂蜜等食物含铜量较高,但在适量的情况下仍可食用。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合理的饮食安排。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铜代谢障碍的基因疾病,影响多种组织器官,尤其是肝、脑、角膜和肾。其临床表现多样,主要涉及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和视觉系统。随着病情的发展,铜在组织中沉积的数量会增加,导致症状加重和治疗难度增大。
该疾病的诊断依据包括:缓慢进行性震颤、肌僵直、构语障碍等锥体外系症状或肝症状;肉眼或裂隙灯证实有K-F环;血清铜蓝蛋白低于200mg/L或铜氧化酶低于0.2OD;尿铜超过1.6μmol/24h。
治疗肝豆状核变性需要终生服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低铜高蛋白饮食,避免食用含铜量高的食物;使用药剂驱铜,如D-青霉胺、三乙基四胺、二巯基丙醇、硫酸锌、葡萄糖酸锌和中成药肝豆片;对症治疗,例如保肝治疗和针对锥体外系症状的治疗;以及静脉用药二巯丙磺钠、依地酸钙钠等。
早期确诊和治疗肝豆状核变性非常重要。通过严格遵守低铜高蛋白饮食、合理使用药物和进行康复治疗,部分患者可以恢复正常生活能力。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病情的发展,铜在组织中沉积的数量会增加,治疗难度也会相应增加。因此,及早采取措施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肝豆状核变性,也被称为威尔逊病,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铜代谢障碍疾病。这种疾病主要影响肝脏、大脑、肾脏和角膜,导致这些器官中铜的积累,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
肝豆状核变性的症状可能包括:
治疗肝豆状核变性需要综合管理,包括药物治疗、饮食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铜,并减少铜的吸收。常见的药物包括青霉胺、D-青霉胺、曲普坦、锌剂等。
饮食治疗在肝豆状核变性的管理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患者需要遵循低铜饮食,避免食用富含铜的食物,如肝脏、贝类、坚果、豆类等。同时,患者需要增加富含锌的食物的摄入,如瘦肉、海鲜、全谷类等,以帮助减少铜的吸收。
此外,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还需要定期进行监测,包括血液检查、肝脏和肾脏功能检查、神经系统检查等,以评估病情的进展和治疗的效果。
总的来说,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疾病,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并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以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