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小小枕头不合适 竟易引起猝死

小小枕头不合适 竟易引起猝死
发表人:老年健康守护者

枕头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你是否想过,一个看似普通的枕头,可能隐藏着诸多健康隐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揭秘枕头的‘七宗罪’。

一宗罪:真菌滋生,危害呼吸道健康

据研究发现,一个枕头中可能藏有数百万个真菌孢子。这些真菌孢子会侵入人的肺和鼻窦,导致哮喘和鼻窦炎等呼吸道疾病加重。尤其是对于呼吸道、消化道或头部皮肤有传染病者,枕头更是细菌和病毒的滋生地,容易导致交叉感染。

因此,保持枕头的清洁卫生至关重要。建议定期晾晒消毒枕头,并定期更换枕芯,枕芯最好每两年更换一次,至少每周晒一次。

二宗罪:枕头颜色影响睡眠质量

枕头的颜色也会对睡眠质量产生影响。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柔和色调的枕头更适合卧室,例如粉红色、淡蓝色、淡绿色等,这些颜色有助于放松身心,改善睡眠。而鲜艳的颜色,如红色、蓝色等,则会使人兴奋,影响睡眠。

因此,在选择枕头时,应考虑其颜色对睡眠的影响,选择柔和色调的枕头,创造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

三宗罪:枕头高度影响颈椎健康

枕头的高度也会对颈椎健康产生影响。枕头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导致颈椎负担过重,引发颈椎病等疾病。因此,选择合适的枕头高度至关重要。一般来说,枕头高度以与肩同高为宜。

四宗罪:枕头材质影响皮肤健康

枕头的材质也会对皮肤健康产生影响。一些劣质的枕头材质可能含有有害物质,刺激皮肤,引发过敏等皮肤病。因此,在选择枕头时,应选择材质安全、舒适的枕头。

五宗罪:枕头清洁不当导致细菌滋生

枕头的清洁不当也是导致细菌滋生的重要原因。枕头上的汗渍、皮屑等污垢,为细菌提供了滋生的温床。因此,定期清洗枕套,晾晒枕头,保持枕头的清洁卫生至关重要。

总之,枕头看似普通,却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关注枕头的卫生,选择合适的枕头,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睡眠,享受美好的生活。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猝死疾病介绍:
猝死,是指外观健康的人突然发生非暴力的死亡,即猝然死亡。引发猝死的原因,主要是心脏骤停,也就是各种心脏病导致的猝死,又称之为心源性猝死;其次还有近2成的非心源性猝死与肺、脑的急性病变有关,比如肺栓塞、急性中毒、触电等。猝死的治疗,主要是进行紧急的心肺复苏,以恢复心跳和呼吸,挽救生命。大部分猝死患者难以救回。
推荐问诊记录
猝死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中年猝死的发生率虽然相对较低,但确实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健康问题。这类猝死通常是指看似健康的成年人突然无预兆地死亡,其主要原因是心血管疾病。即便常规体检可能发现一些常见的心血管问题,但对于一些隐匿性疾病或突发状况,可能无法提前预测。因此,即便体检结果显示正常,也不能掉以轻心,仍需关注其他潜在的风险因素,并定期进行健康评估。特别是对于有家族史的中年人,建议定期进行心电图、血脂分析等全面体检,以便早期发现潜在风险并采取措施。

  • 猝死的前兆可能包括胸痛、呼吸困难和晕厥,这些症状的出现提示可能是心脏或呼吸系统的问题。胸痛可能是由于心脏供血不足或心肌缺氧引起的,可能与冠状动脉疾病有关。呼吸困难可能是由于气道阻塞、肺部感染或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导致的,这会影响到肺部的气体交换。晕厥可能是由于大脑供血不足,可能是低血压或心脏传导问题引起的。出现这些症状时,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治疗可能包括药物治疗、改善生活方式等措施,如使用硝酸甘油缓解胸痛,戒烟限酒,规律运动等。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站立,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减少压力。

  • 心脏病患者在性生活后出现死亡的情况并非罕见,其背后的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急性心肌梗塞

    同房过程中,由于情绪激动、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因素,可诱发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肌梗塞是由于冠状动脉突然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严重时可引起心脏破裂、心源性休克等严重后果。患者常表现为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甚至猝死。对于有心脏病史的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尤其是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就医。

    2、恶性心律失常

    恶性心律失常是指心律失常严重程度高,可导致血流动力学障碍,甚至猝死。常见的恶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心脏病患者,尤其是有心肌缺血、心肌肥厚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恶性心律失常。一旦出现心悸、头晕、晕厥等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心电图等检查,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3、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是一种以心肌肥厚为特征的心肌病,可导致心脏流出道梗阻,影响心脏功能。部分患者,尤其在剧烈运动后,可出现心悸、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猝死。对于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定期进行心脏超声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心脏流出道梗阻。

    4、高血压

    高血压是心脏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心脏负荷加重,诱发心力衰竭、心肌梗塞等严重后果。高血压患者应积极控制血压,避免情绪激动、过度劳累等因素,以免加重病情。

    5、糖尿病

    糖尿病可导致心脏血管病变,增加心脏病风险。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并定期进行心脏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心脏血管病变。

    总之,心脏病患者在性生活后出现死亡的情况,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患者应充分了解自身病情,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因素,并定期进行心脏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风险。

  • 最近,杭州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猝死事件,一位28岁的年轻经理因疲劳、压力过大导致猝死。这位女士曾是农村出身,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网络科技公司的经理,并在今年五一拍了婚纱照。然而,由于工作压力、生活不规律等原因,她在5月14日晚上发出最后一条朋友圈后,第二天凌晨不幸离世。专家指出,心梗在中青年人中发病率越来越高,年轻人由于缺乏预防意识,一旦发生心梗,病情往往更重,致命性更高。专家提醒,胸闷、胸痛等症状可能是猝死的前兆,需要引起重视。

  •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对于因冠心病住院的患者,首先需要进行一系列基本检查,以评估病情的危急程度。根据不同的危险程度,医生会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对于低危患者,药物治疗通常是首选,通过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减缓粥样硬化病变的进展,延缓冠状动脉病变的进程。常用的药物包括扩冠状动脉类药物(如硝酸甘油)、抗血小板凝集药物(如阿司匹林)、β-肾上腺素能阻滞剂(如倍他乐克)、钙拮抗剂(如地尔硫卓)、抗心律失常药物等。

    对于高危患者,介入治疗或冠脉搭桥术是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冠状动脉造影是介入治疗的金标准,如果患者冠状动脉75%以上严重堵塞,就需要介入治疗,放置支架。如果放置3个以上支架,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冠脉搭桥术。

    冠脉支架治疗和冠脉搭桥术是冠心病患者常见的两种治疗方式。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病情、经济状况以及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支架治疗适用于病变程度较轻、单支病变的患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而冠脉搭桥术适用于左主干病变、三支病变、伴有心功能不全或糖尿病的患者,能够有效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保养。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对于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冠心病治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患者、医生和家属共同努力。通过合理的治疗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患者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 麻醉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医学学科,在我国发展迅速。从1949年尚德延教授创建我国第一个麻醉科至今,麻醉学已经走过了65年的历程。

    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我国麻醉学科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麻醉技术不断革新,麻醉安全性不断提高,麻醉学科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临床二级学科。

    然而,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国麻醉学科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首先,麻醉学科人才短缺,麻醉医师数量不足,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麻醉需求。其次,麻醉学科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和医院麻醉学科建设滞后。此外,麻醉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协作有待加强。

    为了促进我国麻醉学科的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加强麻醉学科人才培养,提高麻醉医师的素质和数量。

    2. 加大对麻醉学科建设的投入,改善麻醉学科的基础设施和设备。

    3. 加强麻醉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协作,提高麻醉学科的整体水平。

    4. 推进麻醉学科科技创新,提高麻醉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舒适性。

    5. 加强麻醉学科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

    总之,我国麻醉学科发展前景广阔,但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只有不断加强学科建设,提高麻醉医师的素质,才能更好地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 随着户外运动的兴起,登山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然而,近年来,登山运动中发生猝死的事件也屡见不鲜。本篇文章将探讨登山运动中猝死的原因、预防措施以及应对方法,帮助大家安全享受登山乐趣。

    一、登山运动中猝死的原因

    1. 心脏疾病:心脏疾病是导致登山运动中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患有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等心脏疾病的人群,在登山过程中,心脏负荷增大,容易出现心慌、胸闷、头晕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心脏骤停。

    2. 高山反应:登山过程中,海拔逐渐升高,大气压降低,氧气含量减少,容易导致人体出现高山反应。高山反应轻者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昏迷甚至死亡。

    3. 中暑:在高温环境下登山,人体容易大量出汗,导致水分和电解质失衡,出现中暑症状。中暑严重时,可导致体温升高、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甚至昏迷死亡。

    4. 疲劳过度:登山过程中,人体消耗大量能量,容易出现疲劳。疲劳过度会导致身体机能下降,容易出现意外。

    二、预防措施

    1. 健康评估:登山前,应进行健康评估,了解自身健康状况,避免患有心脏疾病、高血压等人群参加登山活动。

    2. 适应训练:登山前,进行适应训练,提高身体适应高海拔环境的能力。

    3. 注意饮食:登山过程中,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避免中暑。

    4. 适当休息:登山过程中,适当休息,避免疲劳过度。

    5. 携带急救用品:登山过程中,携带急救用品,如急救包、手电筒、哨子等。

    三、应对方法

    1. 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登山,并寻求帮助。

    2. 对出现心脏骤停的病人,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3. 对出现中暑症状的病人,立即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并进行降温处理。

    4. 对出现高山反应的病人,给予吸氧治疗。

    总之,登山运动是一项有益身心健康的运动,但也要注意安全。希望大家在享受登山乐趣的同时,注意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 近年来,随着手机和网络的普及,年轻人猝死的案例层出不穷,甚至有些患者年仅20岁。目前,医学界对于猝死的病因尚无明确的解释,但普遍认为恶性心律失常是导致猝死的最常见原因,即心源性猝死。本文将结合国外一项针对年轻人猝死的尸检研究,从基因层面探讨猝死的成因。

    该研究由美国进行,纳入了多个种族的猝死患者,数据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可信度。研究发现,在40岁前猝死的患者中,有10%~25%存在影响心律和心脏功能的致病或可能致病基因变异。

    研究纳入了2015年5月至2019年3月间死亡的103名患者,年龄在1岁到45岁之间。排除患有潜在致命性心脏病、心外死因以及药物或毒素中毒的病例后,最终纳入了103例猝死患者进行分析。

    研究发现,死亡患者的平均年龄为23.7岁,其中33例(32%)的患者年龄在18岁以下。大多数死者为男性,死亡时的活动包括睡眠、休息、剧烈活动、轻微活动等。

    研究共收集了118个与遗传性心肌病和心律失常有关的基因,发现其中13名(12.6%)患者存在致病/可能致病基因变异。这些变异均匀分布于各个年龄段,且所有变异均经Sanger测序确认,并由独立临床遗传学实验室根据ACMG标准判定为致病/可能致病。

    研究发现,猝死患者的后代存在更高的致病/可能致病基因变异体负担和不确定意义的选择变异体。此外,研究还发现了一些罕见变异体,可能与猝死有关。

    总之,这项研究揭示了基因变异与猝死之间的关联,为预防和治疗猝死提供了新的思路。

  • 西柚汁,这看似美味健康的饮品,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毒性”。据研究,目前有80余种药物与西柚汁同服存在风险,其中约40余种药物会导致严重的毒副作用,甚至危及生命。这些副作用包括猝死、急性肾损害、呼吸衰竭、肠胃出血等。

    那么,为什么西柚汁会与这些药物产生如此严重的反应呢?这是因为西柚汁中含有一种名为柚皮苷的活性成分,这种成分可以抑制人体内一种名为CYP3A4的酶,这种酶在人体内起着代谢许多药物的作用。当柚皮苷抑制了CYP3A4酶后,就会导致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速度减慢,从而引起药物浓度过高,产生毒副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与西柚汁同服存在风险的药物:

    • 他汀类药物:用于降低胆固醇,如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等。
    • 钙通道阻滞剂: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等,如地尔硫卓、氨氯地平等。
    • 免疫抑制剂:用于器官移植后的抗排异治疗,如环孢素、他克莫司等。
    • 抗心律失常药: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如普罗帕酮、氟卡尼等。
    • 镇静催眠药:用于治疗失眠、焦虑等,如地西泮、苯二氮䓬等。

    为了避免这些风险,患有这些疾病的患者在服用相关药物时,应避免饮用西柚汁或食用西柚。如有需要,可咨询医生或药师,选择其他安全的饮品。

  •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早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帘,许多人会选择穿上运动装备,在附近的公园慢跑,开启一天的新生活。然而,在跑步前是否应该进食,成为了许多人的疑问。

      跑步前是否需要吃东西?

      对于这个问题,营养专家表示,空腹跑步对人体的伤害较大。人体在运动时需要能量支持,而这些能量主要来自于食物。如果空腹跑步,身体将不得不消耗肌肉中的蛋白质来获取能量,这会降低运动效果,并可能导致肌肉损伤。

      此外,空腹运动还可能导致血糖水平下降,引起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低血糖昏迷。因此,建议在跑步前适当进食,为身体提供能量。

      跑步前吃什么好?

      1. 跑步2小时前:可以吃一些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健康脂肪的食物,如全麦面包、鸡蛋、牛奶等。避免高纤维蔬菜和高脂肪食物,以免影响消化。

      2. 跑步1小时前:可以选择一些容易消化的零食,如水果、坚果、酸奶等,为身体提供能量。

      3. 跑步15-30分钟前:可以吃一些体积小的、容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如香蕉、苹果、威化饼干等。

      需要注意的是,跑步前不宜吃得过饱,以免影响运动效果。同时,运动前做好热身活动,可以降低运动损伤的风险。

      运动与健康

      运动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方式,但运动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避免过度运动。

      2. 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持之以恒。

      3. 注意运动时的饮食营养,保证身体所需。

      4. 遇到运动损伤,要及时就医。

      总之,运动与饮食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保持身体健康。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