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管心血管猝死频发需关注

高管心血管猝死频发需关注
发表人:健康饮食指南

近年来,我国知名企业高管因心血管疾病猝死的案例屡见不鲜,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据不完全统计,从2010年至2023年,已有数十位企业高管因心血管疾病离世,其中包括不少知名上市公司的高管。这些案例不禁让人思考,为何心血管疾病成为企业高管健康的“隐形杀手”?

心血管疾病高发的原因

1. 工作压力:企业高管工作繁忙,长期处于高强度、高压力的状态,容易导致身心疲惫,引发心血管疾病。

2. 饮食不规律:应酬频繁,饮食不规律,高脂、高糖、高盐的食物摄入过多,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

3. 缺乏运动:长时间坐在办公室,缺乏运动,导致心血管功能下降。

4. 吸烟:吸烟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预防心血管疾病,从生活点滴做起

1. 保持良好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2. 健康饮食:多吃蔬菜、水果、粗粮,少吃油腻、高脂、高糖的食物。

3. 积极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4.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都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5.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心血管疾病。

重视心血管疾病,关爱生命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中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要重视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关注自身健康,关爱生命。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猝死疾病介绍:
猝死,是指外观健康的人突然发生非暴力的死亡,即猝然死亡。引发猝死的原因,主要是心脏骤停,也就是各种心脏病导致的猝死,又称之为心源性猝死;其次还有近2成的非心源性猝死与肺、脑的急性病变有关,比如肺栓塞、急性中毒、触电等。猝死的治疗,主要是进行紧急的心肺复苏,以恢复心跳和呼吸,挽救生命。大部分猝死患者难以救回。
推荐问诊记录
猝死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据报道,2006年12月20日上午,著名相声演员马季先生在家中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马季先生此前已有心脏病史,专家指出,心脏病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原因主要是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预防心脏猝死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和治疗,包括心电图、运动心电图、长程心电图等无创性检查,以及冠脉造影等介入检查。对于高危人群,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是预防猝死的有效手段。患者本人应保持情绪稳定,戒烟禁酒,控制体重,治疗高血压和高血脂,防止便秘,并在发病时及时使用药物自救。

  • 饮酒一直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有人认为适量饮酒可以活血化瘀,有益健康。然而,过量饮酒却会对心脏造成严重伤害,甚至引发致命的心血管疾病。

    研究表明,适量饮酒可以降低心肌梗死的风险,但过量饮酒则会引发心律失常,诱发其他心血管疾病。丹麦研究人员发现,有3/4的心脏猝死病因为冠心病和心肌梗死。摄入不同剂量的酒精均能降低心肌梗死风险,但酒精和心脏猝死呈U型曲线关系,只有适度的饮酒才能降低风险。

    那么,如何判断饮酒量是否适度呢?丹麦和美国都有相关的健康指南,建议健康男性每天不超过2份,健康女性不超过1份。这里的1份酒指的是1瓶啤酒、6钱白酒或1杯葡萄酒。

    过量饮酒会导致冠状动脉血流阻力增加,从而使心肌缺血缺氧,引发心律失常。此外,饮酒过量还会使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失去平衡,引起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从而引发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早搏、房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

    除了限量饮酒外,心梗高危患者或具有心律失常高风险特征的人还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饮食要清淡而富有营养,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第二,饮食要适量,应少食多餐;第三,禁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第四,少用浓茶、咖啡;第五,若有器质性心脏病,限制盐和水的摄入;第六,限制脂肪、胆固醇的摄入量;第七,食用有益于大便通畅的食物。

    此外,还可以服用参松养心胶囊等中成药,养心安神的纯中药不仅对心律失常患者的心悸不安、气短乏力、失眠多梦等症状具有很好的改善作用,而且避免了西药抗心律失常药的种种毒副作用。

    总之,饮酒需适量,过量饮酒会对心脏造成严重伤害。为了自己的健康,请务必控制饮酒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   标题:学会这项技术,关键时刻能救命!

      摘要: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心肺复苏术(CPR)这项重要的急救技能。通过学习心肺复苏术,您可以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成为家人和朋友的生命守护者。

      一、什么是心肺复苏术?

      心肺复苏术,简称CPR,是一种针对心脏、呼吸骤停者所采取的急救措施。它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三个基本步骤,旨在恢复患者的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

      二、为什么需要学习心肺复苏术?

      心脏骤停是一种突发情况,可发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54万人发生心脏骤停,而其中绝大多数人因未得到及时救治而死亡。学习心肺复苏术,可以帮助您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提高生存率。

      三、心肺复苏术的步骤和要点

      1. 确认现场安全

      在实施心肺复苏之前,首先要确保现场安全,避免发生二次伤害。

      2. 判断意识反应

      通过拍打肩部、呼唤等方式判断患者是否意识丧失。

      3. 呼叫急救人员

      在判断患者意识丧失后,立即呼叫急救人员,并告知患者所在位置。

      4. 判断脉搏和呼吸

      通过触摸颈动脉判断患者是否有脉搏和呼吸。

      5. 实施胸外心脏按压

      将患者置于仰卧位,双手交叉放在胸骨下段,用上半身力量垂直向下按压,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钟,按压深度为5-6厘米。

      6. 开放气道

      通过清除口腔异物、头后仰等方式开放气道。

      7. 人工呼吸

      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或简易呼吸器等方式进行人工呼吸。

      四、心肺复苏术的注意事项

      1. 保持冷静,不要慌乱

      2. 按压深度要适中,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3. 保持按压频率和深度一致

      4. 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

      五、总结

      学习心肺复苏术,可以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让我们共同努力,提高全民急救意识,为生命保驾护航。

  • 近年来,随着手机和网络的普及,年轻人猝死的案例层出不穷,甚至有些患者年仅20岁。目前,医学界对于猝死的病因尚无明确的解释,但普遍认为恶性心律失常是导致猝死的最常见原因,即心源性猝死。本文将结合国外一项针对年轻人猝死的尸检研究,从基因层面探讨猝死的成因。

    该研究由美国进行,纳入了多个种族的猝死患者,数据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可信度。研究发现,在40岁前猝死的患者中,有10%~25%存在影响心律和心脏功能的致病或可能致病基因变异。

    研究纳入了2015年5月至2019年3月间死亡的103名患者,年龄在1岁到45岁之间。排除患有潜在致命性心脏病、心外死因以及药物或毒素中毒的病例后,最终纳入了103例猝死患者进行分析。

    研究发现,死亡患者的平均年龄为23.7岁,其中33例(32%)的患者年龄在18岁以下。大多数死者为男性,死亡时的活动包括睡眠、休息、剧烈活动、轻微活动等。

    研究共收集了118个与遗传性心肌病和心律失常有关的基因,发现其中13名(12.6%)患者存在致病/可能致病基因变异。这些变异均匀分布于各个年龄段,且所有变异均经Sanger测序确认,并由独立临床遗传学实验室根据ACMG标准判定为致病/可能致病。

    研究发现,猝死患者的后代存在更高的致病/可能致病基因变异体负担和不确定意义的选择变异体。此外,研究还发现了一些罕见变异体,可能与猝死有关。

    总之,这项研究揭示了基因变异与猝死之间的关联,为预防和治疗猝死提供了新的思路。

  •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频繁发作的疾病似乎更具危险性,因为它们会通过疼痛、咳嗽等症状反复提醒我们疾病的潜在威胁。然而,对于心绞痛患者来说,情况却并非如此。事实上,不常发作的心绞痛可能比频繁发作的心绞痛更具危险性。

      首先,不常发作的心绞痛患者可能对疾病缺乏足够的了解。与那些经常发作的患者不同,他们可能没有形成规律用药的习惯,也没有注意到症状的微小变化。数据显示,约有40%的猝死者之前并没有心脏病史,这表明即使初发的心绞痛也可能带来致命的风险。

      其次,不常发作的心绞痛患者的心脏保护机制可能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心脏自身具有一定的保护性机制,包括在反复缺血时形成额外的血管,以及心肌细胞对反复缺血的适应。然而,对于不常发作的患者来说,心脏的保护机制可能还没有完全建立,因此在突发心肌缺血时,心脏的保护机制可能无法及时启动,导致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急性循环衰竭或猝死的概率更高。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意味着频繁发作的心绞痛就是好事。从整体概率来看,频繁发作的心绞痛患者发生问题的可能性仍然较高。然而,对于那些过去没有心脏病史的人来说,一旦出现心绞痛,其危险性可能会更高。

      因此,对于心绞痛患者来说,无论是频繁发作还是偶发,都应当遵医嘱坚持服药。一旦出现突发的剧烈胸痛、胸闷等症状,应及时拨打120,并在家人的陪伴下到有救治能力的医院就诊。

      除了药物治疗外,心绞痛患者还应注意日常保养,包括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此外,患者应定期进行体检,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心绞痛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如果不及时治疗和保养,它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了解心绞痛的病因、症状、治疗和预防方法对于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以下是心绞痛患者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

      1. 遵医嘱坚持服药,不可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

      2. 注意饮食,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物。

      3. 适量运动,增强体质,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4. 戒烟限酒,避免不良生活习惯。

      5.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总之,心绞痛患者需要认真对待自己的病情,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和治疗,以降低疾病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 小震在马拉松比赛备战过程中,突然倒地,经抢救无效不幸离世。医生指出,这是由于猝死引起的,猝死往往发生在看似健康的人身上,且发病前可能有短暂的心绞痛、咽部哽咽、出汗、胸闷等症状。医生提醒,参加马拉松赛的人应有一定的锻炼基础,注意适度原则,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此外,还列出了不宜参加马拉松的人群,包括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人群。

  • 熬夜已成为现代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很多人对熬夜习以为常,却不知熬夜对身体的危害极大。长期熬夜会导致身体机能受损,引发各种疾病,甚至缩短寿命。本文将介绍三种中医食疗方,帮助熬夜族改善身体状况,恢复健康。

    一、熬夜对身体的影响

    1. 脱发:熬夜会导致内分泌紊乱,影响头皮血液循环,导致头发脱落。

    2. 长皱纹:熬夜会使皮肤松弛,眼袋、黑眼圈等问题加剧,加速衰老。

    3. 神经衰弱:熬夜会导致大脑疲劳,出现头晕、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4. 视力下降:熬夜会使眼睛长时间处于疲劳状态,导致视力下降。

    5. 猝死风险提高:长期熬夜会增加患高血压、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6. 疾病发病风险提高:熬夜会降低免疫力,使人体容易受到病毒、细菌的侵袭。

    二、中医食疗方调理熬夜

    1. 黑木耳炖瘦肉

    【配方】黑木耳30克,瘦肉100克,红枣5个,枸杞10克

    【功效】黑木耳具有滋阴润燥、养血止血的功效;瘦肉富含蛋白质,有助于恢复体力;红枣、枸杞具有补血养颜的作用。

    2. 红枣枸杞红糖水

    【配方】红枣5个,枸杞10克,红糖适量

    【功效】红枣、枸杞具有补血养颜的作用;红糖具有温中散寒、暖胃的功效。

    3. 红枣银耳羹

    【配方】红枣5个,银耳30克,冰糖适量

    【功效】红枣、银耳具有滋阴润肺、养颜美容的作用。

    4. 玉米须煲瘦肉

    【配方】玉米须30克,瘦肉100克,生姜3片

    【功效】玉米须具有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的功效;瘦肉具有补中益气的作用。

    5. 薏苡仁赤小豆煲瘦肉

    【配方】薏苡仁30克,赤小豆30克,瘦肉100克

    【功效】薏苡仁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的作用;赤小豆具有利水消肿、解毒的功效。

    三、预防熬夜的方法

    1. 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尽量避免熬夜。

    2. 睡前泡脚,促进血液循环。

    3. 饮食清淡,避免辛辣、油腻食物。

    4. 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5.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越来越重视养生保健。中医传统疗法因其简单易行、疗效显著而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在家进行中医传统疗法,不仅能缓解一些常见病痛,还能强身健体。然而,在进行这些操作时,我们也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避免造成意外伤害。

    一、拔火罐疗法:拔火罐是一种常见的中医传统疗法,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作用。在家中拔火罐,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选择合适的拔火罐工具,如玻璃罐、竹罐等。

    2. 准备酒精棉球,点燃后迅速放入罐中,烧尽空气。

    3. 拔罐时,选择正确的部位,避免拔罐在关节处。

    4. 拔罐时间不宜过长,一般5-10分钟即可。

    二、泡脚疗法:泡脚是一种简单易行的中医传统疗法,具有温经通络、缓解疲劳、改善睡眠等作用。在家中泡脚,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选择合适的水温,一般以40℃左右为宜。

    2. 可在泡脚水中加入适量的中药材,如当归、丹参等。

    3. 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一般30-40分钟即可。

    4. 有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患者,泡脚时需谨慎。

    三、刮痧疗法:刮痧是一种常见的中医传统疗法,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作用。在家中刮痧,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选择合适的刮痧板,如牛角刮痧板、玉石刮痧板等。

    2. 刮痧方向应与经络走向一致。

    3. 刮痧力度适中,避免刮伤皮肤。

    4. 刮痧后需及时擦干身体,避免着凉。

    四、注意事项:

    1. 在家进行中医传统疗法时,应先了解相关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对于有慢性病、皮肤病等疾病的患者,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3. 避免在过饱、过饥、过劳、酒后进行中医传统疗法。

    4. 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就医。

  • 近年来,马拉松赛事大热,但随之而来的是马拉松运动中猝死案例的增加。从公元前490年希腊士兵菲迪皮德斯的牺牲到现代马拉松比赛中频发的猝死事件,马拉松运动的风险引起了广泛关注。马拉松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运动,对参赛者的体能和心理素质都有较高要求。研究发现,血液流速下降、炎症介质增加、低钠血症等因素可能导致心脏受损,甚至引发猝死。此外,患有遗传性疾病、未经过长期运动基础的人群在马拉松运动中猝死的风险更高。因此,在参加马拉松前,参赛者应进行全面身体检查,注意身体信号,并遵循专业训练和准备。

  • 近期,深圳连续发生晨练者猝死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专家分析,这可能与心脑血管疾病、连续阴霾天气等因素有关。

    心脑血管疾病是导致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不少人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晨练时,身体负担加重,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导致猝死。

    此外,近期深圳持续阴霾天气,空气污染加重,气压低、天气干燥等因素,也可能增加猝死风险。阴霾天气中,空气中悬浮颗粒物增多,容易刺激呼吸道和心血管系统,导致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增加猝死风险。

    针对这种情况,专家建议,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尽量避免在阴霾天气进行户外活动,尤其要避免晨练。同时,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还应关注以下方面,预防猝死:

    1.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熬夜、酗酒等不良习惯。

    2. 注意保暖,预防感冒等呼吸道疾病。

    3.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4.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5. 遵医嘱,按时服药,控制病情。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