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幽门螺杆菌-公认的无创检测方法

幽门螺杆菌-公认的无创检测方法
发表人:主治医师张林昊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可引起慢性胃炎等疾病的致病细菌,有传染性。全世界 50%以上人群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考虑根除治疗幽门螺杆菌前,首先应该用合适手段明确存在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

无创检测方法:

  • C13/14 标记尿素呼气试验
  • 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

现在一般的大型医院多有 C13/14 标记尿素呼气试验,较为方便。如果不便去医院,可考虑购买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试剂盒,在家中自测幽门螺杆菌。上述两种方法也可作为验证幽门螺杆菌根除是否成功的复查手段。

注意,这些检查的准确性可能受疾病本身、人体状态、近期用药等情况影响,需要咨询医生什么情况下使用什么方法。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及健康意识的提高,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并被更多人了解认识。Hp是慢性胃炎以及胃十二指肠溃疡主要的病因之一,也是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胃癌I类致癌原。

     

    01 Hp感染可能出现哪些症状?

     

    比如反复发作的腹胀、嗳气、上腹隐痛、口气加重等等,都有可能是感染Hp的表现。

     

    02 Hp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的关系

     

    目前已有多项研究表明,Hp感染显著增加胃炎、癌前病变或胃癌的发生风险,加快胃疾病的进展。

     

    此外还会导致消化性溃疡病变的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根除Hp可以消除胃部的持续性炎症,阻止胃黏膜进一步损伤,同时改善胃内微环境及泌酸状况。对于萎缩性胃炎人群来说,根除HP可以延缓萎缩及肠化生的进展,同时改善腹部不适症状。

     

     

    03 感染了Hp应该怎么办?

     

    Hp可通过唾液传播,由于我国饮食习惯的原因,Hp感染率较高。2017 年,全国第五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提到:一旦明确Hp感染,无论患者是否有症状,或内镜检查是否发现其他问题,都应当开始进行Hp根除治疗。

     

    如果患者通过检查发现感染了Hp,也无需太过焦虑,目前已有成熟的根除Hp用药方案,到专业医疗机构就诊,并进行规范化的抗Hp治疗即可。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单独使用碗筷、在外就餐使用公筷等良好习惯。

     

    04 服药期间应该注意什么?

     

    目前常用的根除方案为两种抗生素+PPI+铋剂的四联疗法,服药时间7-14天不等,方案也会根据患者的感染程度、有无抗生素过敏、Hp菌株类型等情况进行调整。需要注意的是,服药期间需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饮酒;此外由于抗生素的使用量较大,服药期间可酌情增加饮水量。部分患者会出现腹泻、腹痛、头晕等药物副反应,由于铋剂的影响也可能出现大便颜色变黑,如症状严重需及时就医。

     

     

    05 根除Hp失败可能有哪些原因?

     

    (1)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是目前最常用检测Hp的方法。然而,该检查结果可能受到以下因素影响:①近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如xx拉唑类药物 ②近期服用抗生素、中药等 ③口腔卫生干扰 ④检查前2小时内进食饮水。如遇到类似情况,可能引起13C结果准确性受影响。

     

    (2)根据临床统计,约20%患者感染的菌株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抗生素耐药情况,最常见的比如对克拉霉素及甲硝唑类耐药。对于此类患者,可建议停止治疗3个月以上,根据药敏情况,酌情调整抗生素治疗方案。

  • 去年10月,一位老人家来医院体检,各项指标都正常,只有幽门螺杆菌阳性。老人也没有任何不适。但出人意料的是,做胃镜检查却是进展期胃癌!好在发现的比较及时,做了胃切除手术后,目前已经康复。同样是去年10月份,一位35岁的女性胃癌患者,一直有消化不良、胃胀反酸等毛病,但没有重视。后来在医院检查,碳14呼气阳性3个+,胃镜发现可疑病灶,病理结果是胃腺癌。好在发现及时,病灶在1cm左右,做了手术,目前恢复良好。要说这两位胃癌患者有什么共同之处,那肯定就是感染幽门螺杆菌而不自知了。今天,杜医生就跟大家讲讲,感染幽门螺杆菌后,身体会出现哪些症状。

     

     

    啥是幽门螺杆菌呢?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螺旋样的厌氧菌,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种能在胃里生存的细菌。该细菌主要通过粪—口传播,最喜欢上完厕所不洗手,紧接着就吃东西或者抹嘴巴的人。此外,幽门螺杆菌也会通过口—口传播,经常出现“一人感染全家遭殃”的现象。

     

    感染幽门螺杆菌,嘴里会出现3个异常


    1、老是一侧流口水

     

    幽门螺杆菌会分泌一种神经毒素,感染者的神经会受到刺激,稍微严重的患者,会出现神经紊乱,出现不自觉流口水的症状。

     

    2、难以去除的口臭

     

    八成以上的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出现口臭的问题,而且这种臭是怎么刷牙都刷不掉的,这主要是因为细菌寄生在牙齿间隙里,帮助牙菌斑大量繁殖。

      

    3、不自觉地打嗝

     

    幽门螺杆菌寄生在胃肠道,会刺激胃酸的分泌。胃酸大量分泌,病菌没杀死,反而会损伤胃黏膜,引起消化性溃疡和胃食管反流。反流的时候,不仅有食物,还有胃气,感染者会经常不自觉地打嗝。

     

     

    幽门螺杆菌不仅致病,还致癌,14亿国人,700万胃癌“候选人”!


    感染幽门螺杆菌,不仅胃病反复好不了,患胃癌的风险也会增加。我国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高达50%~67%,也就是说,几乎每2个人中,就有1个人是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研究还发现,感染者中大约有1%的人最终会演变成胃癌。而我国有14亿人口,有7亿人感染,即便是1%的感染者不加治疗,那么也会有700万人是胃癌的候选人。

  • 众所周知,幽门螺杆菌是引起胃癌的罪魁祸首之一,因此老百姓往往会“谈虎色变”,查出来幽门螺杆菌阳性就非常害怕。这次我的朋友刘新就是类似的情况,胃部不适去医院检查胃镜,术中做了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是阳性的,现在非常焦虑。我们来看一下他应该怎么办?

     

     

    幽门螺杆菌阳性是指检测出来发现胃部有幽门螺杆菌;相反,幽门螺杆菌阴性就是指检测出来没有发现胃部有幽门螺杆菌.

     

    什么是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1983年首次被发现,是目前人类在胃部能够生存的唯一的一种细菌,胃部的很多疾病和幽门螺杆菌有一定的相关性,常见的比如:胃癌、胃溃疡、胃炎等。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专家在研究这个细菌,希望能找到一些方法来预防或者治疗胃部疾病。

     

     

    幽门螺杆菌阳性一定会有症状吗?

    其实幽门螺杆菌检测出阳性的比例是非常高的,有研究显示,有50%的人幽门螺杆菌呈阳性。虽然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比例很高,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幽门螺杆菌阳性病人都会出现胃部不适(胃痛、胃胀、反酸、嗳气等)症状。

     

     

    为什么会得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的生存能力很强,特别是能在胃酸下存活,而且传播能力极强。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吃饭睡觉打Kiss,胃酸就传播了。在我们国家,吃饭没有公筷,幽门螺杆菌顺着筷子就传播了,防不胜防。

     

    幽门螺杆菌阳性能治疗吗?

    幽门螺杆菌是可以通过服药进行根治的,方法有很多,最经典的是四联疗法,主要是服用两种抗生素以及铋剂和质子泵抑制剂。如下图,疗程是10-14天。

     

      
    什么样的幽门螺杆菌需要根治?

    需要不需要根治可参照下列表格,简单的说就是有症状的患者或者是高危的患者是需要进行幽门螺杆菌根治的,而没有症状及低风险的患者暂时不需要根治。

      
    幽门螺杆菌新发现是什么?

    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发现幽门螺杆菌也有各种各样的分型,也就是说,幽门螺杆菌也分很多种类。有些幽门螺杆菌是毒性很强的,而另外一些幽门螺杆菌毒性很弱。这个发现对我们的治疗很有帮助,因为即使幽门螺杆菌是阳性的,那么有一部分人感染的是毒性很弱的幽门螺杆菌是不用吃药根治的。

     

      
    Ⅰ型的幽门螺杆菌毒力很强,可以引起胃癌等严重的疾病,因此一旦查出阳性需要立即进行根治;而Ⅱ型的幽门螺杆菌毒力很弱,一般只会引起浅表性胃炎,因此即使有症状,也可以选择不进行根治治疗,具体见上表。

     

    总结:

    幽门螺杆菌危害很大,但可以进行根治,对于幽门螺杆菌的研究科学家们从来也没有停止过。目前抽一点静脉血就能检测出幽门螺杆菌的亚型,能更好的指导我们是否需要进行服药根治等治疗。所以文中片头我的朋友刘新,已经让他去抽血检测幽门螺杆菌的亚型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小刘,今年28,之前个“精神小伙”,不过现在被胃镜病折磨的营养不良,面黄肌瘦。

     

    那么,在之前小刘在公司基本上都是自己带饭加了。只不过后来由于升了职,工作繁重,直接忽视了饮食,在饿的时候点个外卖对付几口。

     

    直到最近,他发现胃越来越不如以前,胃疼的频率越来越高。去医院检查之后竟然是幽门螺旋杆菌(+)。小刘百思不得其解,也跟很多人一样,并不知道这是一种怎样的疾病!

     

     

    【那么,幽门螺杆菌到底是种怎样的疾病?】

     

    幽门螺杆菌最大的资本就是,它生活在一个酸性的环境里,所以如果不能改变这种酸环境,也会很难消灭它。

     

    幽门螺旋杆菌是唯一可以在胃中生存繁殖的细菌,就是由于它的存在所以发了胃疼,最终导致胃炎,胃溃疡,萎缩性胃炎,甚至有不少人的胃癌都是有这种细菌“残害”。

     

    而且它的感染途径也很复杂,比如与同患有幽门螺旋杆菌的人共餐,或者是在外面吃了小餐馆,用了不干净的餐具,经过唾液就会传染。

     

     

    感染幽门螺杆菌后,会有哪些症状?

     

    1、胃部反酸

     

    患有幽门螺杆菌的人,会有明显的胃部反酸的现象。幽门螺杆菌存在于胃中,会损伤胃黏膜,产生毒素,从而出现炎症反应。

     

    除此之外,患者还会有不同程度的腹胀、恶心、食欲下降以及呕吐等现象,当出现这种异常,应引起重视。

     

     

    2、口臭严重

     

    导致口臭的原因有很多,像是牙周炎、牙龈炎,以及便秘等都会出现口臭,早上起床后嘴巴里太干,也会出现口臭。

     

    还有一种现象,患上幽门螺杆菌,也会出现口臭的现象。幽门螺杆菌的存在,会导致人消化出现异常,口腔中菌体平衡失调,就会出现顽固性口臭。幽门螺杆菌在口腔中,会滋生细菌,从而发出像是腐烂的味道,这种口臭是即使刷牙也没办法消除的。

     

     

    3、体重下降

     

    患有幽门螺杆菌的人,会很容易产生饥饿感,但是即使吃的很多,体重却一直在往下掉。

     

    这主要是因为幽门螺杆菌导致胃部出现胃炎或者是胃溃疡,从而影响了消化和吸收功能。长时间下去,就可能会导致消瘦的情况。

     

    很多人发现幽门螺杆菌之后,往往第一时间如何杀灭它,其实我们却建议,发现了幽门螺杆菌,先别急着杀,最后去检查下胃镜,以及时发现早期胃癌,如果没做胃镜就杀幽门螺杆菌,很容易掩盖某些本就存在的病情。

     

     

    要想清除幽门螺杆菌,只能靠药物,幽门螺旋杆菌一旦感染,很难通过自身作用被清除,如果不借助药物,一般都会终身携带,为什么呢?

     

    原因1:幽门螺杆菌不会被胃酸杀死;

     

    原因2:幽门螺杆菌会牢牢地扎根于胃壁上;

     

    原因3:幽门螺杆菌能躲开免疫细胞的攻击;

     

    清除幽门螺杆菌不推荐一开始就吃药,会比较伤胃。一般可以先采用食疗杀菌,严重时再采用抗生素疗法。

     

    食疗杀菌,主要就是利用具有杀菌养胃功效的食物来进行。改变胃环境,让胃变得不再适合幽门螺杆菌生长,胃中的幽门螺杆菌也就自生自灭。

     

    《千金翼方》中记载的一个暖胃、养胃的食疗方,可缓解口臭、恶心、反酸、胃痛、胃胀等症状,是幽门螺杆菌的天然“克星”。

     

    1、猴头菇 : 健胃补虚,益肾精之功效。

     

    2、橘皮:理气、燥湿、健胃、祛痰。

     

    3、丁香:缓解腹部气胀,增加胃液分泌,减轻恶心呕吐;

     

    4、沙棘:保护和加速修复胃黏膜、增加肠道双歧杆菌的药性;

     

    5、山楂:健脾开胃、食欲不振、驱绦虫、活血化痰的良药。

     

    准备:猴头菇、丁香、橘皮、大麦、沙棘、山楂、大枣、茯苓、佛手9种食材,科学配伍制成茶包,开水冲泡5分钟,每天喝2杯,清理幽门螺杆菌,缓解肠胃不适,对胃有很好的养护作用。

     

    将它们放在一起,再加上大麦,沙棘、大枣、茯苓、佛手,用开水冲泡后喝,就是天然的“胃病克星”,每天喝1杯,滋养肠胃,好胃逐渐养出来

     

  • “医生,幽门螺旋杆菌真的是我国胃癌的罪魁祸首吗?


    今天去查房的时候,有个大叔跟我说他最近在浏览网页的时候,看到有医生提到“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指出幽门螺旋杆菌是我国胃癌的罪魁祸首”。大叔分不清楚这句话的真伪,所以就问了我文章开头的那个问题。


    可能很多朋友都不太了解幽门螺旋杆菌是如何引发胃癌的,也不知道如何预防。为了让大家对胃癌有更多的认识,我来分享一下相关知识。

     


    1.医学杂志《柳叶刀》是如何得出幽门螺旋杆菌是我国胃癌的罪魁祸首的?


    《柳叶刀》的这个结论主要来源于2021年11月底牛津大学的一项研究。研究人员从我国嘉道生物库收集了2004~2008年来自来自农村、城市的各5个地区,约51.2万年龄在30~79岁人口的健康数据。


    胃癌


    在2017年,一共有3464受试者被确诊为胃癌,非贲门癌的发病率大约是57.6/10万,贲门胃癌的发病率大约是10.5/10万。


    研究人员对这些得了胃癌的受试者进行了调查,发现之中有不少人都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其中非贲门癌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高达94.4%,贲门胃癌的感染率为92.2%。研究还指出我国至少有一半的胃癌发病都可以归咎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2.幽门螺旋杆菌是如何引发癌症的?


    世界卫生组织


    我们需要明白一点,世界卫生组织在很早的时候就把幽门螺旋杆菌列为了一类致癌物,也就是说这种细菌已经被人类证实了具有致癌作用。


    根据调查,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的人群胃癌的风险是未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4倍。虽然说幽门螺旋杆菌和胃癌具有相关性,但是这并不是说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就一定会得胃癌。


    幽门螺旋杆菌有很多种亚型,只有感染了毒力比较强、致癌风险比较高的幽门螺旋杆菌,才会有可能得胃癌。与此同时,从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到胃癌也不是一两天的事,它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一般来说,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到发展成胃癌需要经历5个过程,依次是慢性浅表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胃癌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幽门螺旋杆菌只是其中一个比较主要的致病因素,而且幽门螺旋杆菌并不能直接引发胃癌,它只是一个帮凶而已。


    胃癌的高危因素除了包括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还包括高盐饮食、吃腌制食品、吸烟、蔬菜和水果的摄入不足等。


    泡菜


    根据调查,我们亚洲国家的胃癌的患病率是比较高的。这个其实和喜欢吃腌制食品有关。我们都知道韩国人喜欢吃泡菜,而我国民众喜欢吃咸菜、咸鱼。这些腌制的食物中含有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本身不具有致癌性。但是当它进入到人体以后,就会在某种特定的 条件下转变成亚硝胺。亚硝胺属于一级致癌物,长期吃就会增加胃癌的风险。

     


    3.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就需要治疗吗?如何根除幽门螺旋杆菌?


    不少人可能认为只要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就需要把它们杀灭,其实就目前来说,医学界普遍认为大多数被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的患者是不需要治疗的。这个主要是因为虽然很多人被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但是却没有什么症状,过度治疗会增加幽门螺旋杆菌的耐药性、引发菌群失调等问题。


    在被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的人之中,大约只有1/3的人需要进行治疗。需要根除幽门螺旋的情况主要分为4类:消化性溃疡,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合并粘膜萎缩或者糜烂者;得了胃癌或者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患有MALT淋巴瘤者。


    要想根除幽门螺旋杆菌,需要注意以下2点,具体总结如下:


    接受正规的治疗:我们必须要注意,幽门螺旋杆菌属于一种细菌,要想杀灭它,抗生素肯定是需要用的。


    网上有一些观点认为大蒜、卷心菜、茶叶水、蜂蜜等具有杀灭幽门螺旋杆菌的作用,其实这是一个比较大的误区。我们都知道,我们胃内的盐酸的酸度是比较高的,大多数微生物都无法在里面生存,但是幽门螺旋杆菌却可以,难不成上面的这些“偏方”就比胃酸更厉害吗?


    要想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我们必须要接受正规的治疗,不要去用野路子。目前来说,国际公认的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方法主要是4联方案,即两种抗生素+1种质子泵抑制剂+胃粘膜保护剂,疗程是10~14天。#家庭健康合理用药#


    停药4周后,需要进行复查,以明确是否做到了彻底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在停药期间不要服用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以及影响幽门螺旋杆菌活性的药物等。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克拉霉素、痢特灵、甲硝唑、阿莫西林等;常用的质子泵抑制剂包括奥美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兰索拉唑等;常用的胃粘膜保护剂主要是枸橼酸铋钾、果胶铋等。


    这里需要注意,在根治幽门螺旋杆菌之前,需要先排除胃癌,因为质子泵抑制剂可能会减轻胃癌的症状,从而掩盖病情。在选择药物之前,需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选用,不要自行选择。这是因为一些药物存在着禁忌症,而且每个地方的幽门螺旋杆菌的耐药情况不太一样。


    避免再次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目前来说,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途径可以分为口口传播、粪口传播、通过被污染的水和食物传播。


    可能大家不太理解粪口传播,这里我来解释一下。粪口传播顾名思义就是指粪便污染了食物、水等,然后人在“接触”了这些食物后就会感染给接触者。


    虽然我们可以根除幽门螺旋杆菌,但是它比较容易复发,要想避免再次感染这种细菌,那就切断它的感染途径。


    平时应该注意采取分餐制、餐具一定要经过彻底的消毒、不喝生水、饭前和便后注意洗手、聚餐的时候使用公筷等。

  •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细菌。1983年首次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活检组织中分离成功,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种类。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幽门螺杆菌在一类致癌物清单中,它是导致四种胃病的重要病因之一,我们所熟知的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瘤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一定关联。

     

    正因如此,人们才越发重视幽门螺杆菌,事实上,大量的研究资料也的确证实,如果及时根除幽门螺杆菌,能很好地预防这四种胃病。

     

    第一,如果你有胃病家族史,建议你最好检查一下幽门螺杆菌,对于孕妇和儿童,可以选择碳13吹气试验,因为没有辐射,其他的成人,可以选择碳14吹气试验,准确率相当。

     

    第二,如果做胃镜检查发现了胃病,一定先别立刻吃药,吃药前最好检测下幽门螺杆菌,如果吃药后再检查,可能会影响试验结果。

     

    第三,对于有消化不良,反酸,嗳气,腹痛,腹胀,呕吐的人群,最好检查下幽门螺杆菌。

     

    对于幽门螺杆菌检查存在阳性,且符合下面任何一点者,可以考虑根除幽门螺杆菌。

     

    第一,有胃癌家族史。

     

    第二,存在消化不良等上消化道症状。

     

    第三,胃镜检查明确有胃病。

     

    第四,长期口服阿司匹林或糖皮质激素的人群。

     

    根除幽门螺杆菌除了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外,可以口服以下七种药物组合,排名不分先后,均是一线用药。

     

    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铋剂+质子泵抑制剂,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铋剂+质子泵抑制剂,阿莫西林+甲硝唑+铋剂+质子泵抑制剂,阿莫西林+四环素+铋剂+质子泵抑制剂,阿莫西林+呋喃唑酮+铋剂+质子泵抑制剂,四环素 +呋喃唑酮 +铋剂+质子泵抑制剂,四环素+甲硝唑+铋剂+质子泵抑制剂。

     

    如果你选用其中任何一种药物组合,疗程是十天,个别可延长到十四天。

     

    服药期间,一定要戒烟戒酒,多吃大蒜,洋葱,西兰花,蜂蜜等有辅助抑制幽门螺杆菌的食物,停药一月后再到医院复查幽门螺杆菌是否转阴。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由于疫情影响,今年很多人都戴上了口罩,但有很多人惊讶的发现,戴上口罩后,明显觉得自己口臭很严重,最开始都以为是口腔疾病,但是多番刷牙,并且用过漱口水后,口臭问题依然很严重。

     

    医院的胃肠科也接待了很多口臭的病人,很多病人说,吃药也没有什么改变,并且,时不时的还伴随着胃疼的症状,只能来医院做检查。

     

     

    事实上,很多有口臭的朋友们,来医院后,医生都会建议让做C14实验,而结果大部分都是,体内感染幽门螺杆菌导致的,而要想根除口臭,关键在于先根除幽门螺杆菌。

     

    据统计,全球现在有44亿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而我国,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也在55%,也就是说,平均每2个人里,就有1人感染幽门螺杆菌,这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细菌。

     

    感染幽门螺杆菌后,5个症状会向你通风报信!

     

    1、口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最典型症状,多是牙斑菌中存有幽门螺杆菌所致。

     

    2、消化不良——幽门螺杆菌耐药性极强,长期滞留在胃中,会导致消化不良;

     

    3、腹部胀满、疼痛——幽门螺杆菌损伤胃粘膜所致;

     

    4、经常反酸、嗳气、烧心——幽门螺杆菌导致胃溃疡所致;

     

    5、呕吐——胃酸分泌过多导致的;

     

     

    感染幽门螺杆菌,这些危害不可忽视!、

     

    临床上,很多患有胃病的病人,如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等,其实这些疾病多半都是幽门螺杆菌导致的,而且,50%的胃癌也跟幽门螺杆菌有关,只有及时根除幽门螺杆菌,才能达到治疗胃病的效果。

     

    此外,幽门螺杆菌若不及时根除,后期还会增加消化道穿孔的风险,还会导致胃溃疡恶化和胃癌、胃黏膜淋巴瘤的风险,务必及时根除。

     

     

    网传吃大蒜能杀死幽门螺杆菌,到底是真的吗?

     

    虽然,大蒜内含有大蒜素,大蒜素对于杀灭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临床上并没有充足的资料证明大蒜能杀死幽门螺杆菌,所以,这种说法并不靠谱。

     

    并且,还要注意的是,大蒜本来就属于刺激性比较强的食物,若患有胃病的患者食用大蒜,还可能会加重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等的病情,所以,并不建议食用大蒜来杀菌,最好是遵医嘱进项治疗。

     

    幽门螺杆菌怎么治疗?

     

    对于幽门螺杆菌的治疗,越早调理越好,医生建议:胃病还是要靠养,平时在服用四联药之余,最好用食疗方法来巩固,这是目前副作用最小,对胃的刺激性也小的养胃方,深受胃病人群的青睐。

  • 作者:王俊玲 主任医师 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 普通内科

    很多人都不知道幽门螺旋杆菌是什么,但是在大家生病时可能就是因为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下面来说一下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病菌,很容易在人体的胃黏膜上面生长,也是一种菌群。人的身体是幽门螺旋杆菌唯一的栖息地与传染源。幽门螺旋杆菌可以在任何年龄段的人身上栖息,但是中国目前还没有找到真正病发的原地。因此,人们一旦感染上了幽门螺旋杆菌就会对病人造成非常大的伤害。

    那么有人问,幽门螺旋杆菌能自愈吗?科学研究发现,幽门螺旋杆菌要治疗都是非常困难的,人们想要自愈是基本没有可能的。患者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之后的人们大部分都没有明显的发病现象,只有大家在去医院最常规检查的时候,医生才会发现,然后告知。不过,也有的患者会出现消化不良甚至更为严重的胃部病。

    既然知道了幽门螺旋杆菌不能自愈,那么人们应该要多多注意幽门螺旋杆菌,好好了解一下幽门螺旋杆菌,只有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下面来说一下如何预防幽门螺旋杆菌。

    1、避免传染。首先幽门螺旋杆菌是可以通过口部传染的,人们在吃饭的时候很有可能在不注意的情况下,就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所以建议那些已经在医院被确认了是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的人,就应该在吃饭时与人隔绝,不能吃别人的食物,也不能让别人吃自己的食物。不然的话,很有可能就会让身边的人一起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造成不可估量的错误。

    2、拒绝生食。生吃膳食也是有可能染上幽门螺旋杆菌的,什么东西生吃都有可能会有一些病菌吃到了肚子里面,膳食也不例外。生吃膳食很容易染上幽门螺旋杆菌。所以,建议那些喜欢生吃食物、生吃膳食的人要尽量少吃,多吃煮熟了的食物。

    以上这两点都可以预防大家感染上幽门螺旋杆菌,大家看了之后应该能对幽门螺旋杆菌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了。

    幽门螺旋杆菌几乎没有自愈的可能,大家在医院发现自己或者身边的人体内有幽门螺旋杆菌之后,要好好听从医生的建议,配合治疗。不过也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注意适时缓解一下内心的焦虑。压力过大、焦虑都是对病情不利的。同时大家也要注意好平时的预防工作,科学合理的生活。

  • 幽门螺旋杆菌的三种传播途径

     

    人是幽门螺旋杆菌在自然界的唯一宿主,也是唯一的传染源。它可以通过粪—口,口—口,胃—口三种途径传播。

     

    由于在印度许多地方没有公共厕所,而且不注意饭前洗手,所以根据WGO全球指南 H. pylori (2010年版)的调查,印度成年人的H.pylori感染效率达了惊人的88%,而美国和加拿大仅为30%。

     

     

    印度的H.pylori高感染率应该和粪—口传播有一定关系。所谓粪—口传播,就是寄生于胃黏膜上皮的H.pylori随黏膜上皮而脱落,进入粪便中排出,污染食物和水,从而感染人类。

     

    但是,中国当前公共卫生成绩卓著,实现对饮用水的保护和消毒,重视厕所与水源的分离,饭前便后洗手等卫生常识亦已普及,H.pylori的粪—口传播途径基本被阻断。于是H.pylori感染,胃—口传播,口—口传播这两个渠道凸显了出来。

     

    所谓胃—口传播,口—口传播,是指存活于胃液中的H.pylori可以通过胃-食管返流进入口腔。现在已经有大量的研究发现,H.pylori可以滞留在牙菌斑中,然后通过唾液、呕吐物来进行口—口传播。

     

    比如母亲咀嚼食物喂孩子,可能将H.pylori传给孩子。一大群人围坐在一起吃火锅,筷子夹菜,唾沫横飞,谈笑风声中也可将H.pylori传播给他人。合餐制这种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为许多口—口传播疾病,提供了良好的传播渠道。

     

    其实中国人也曾经优雅地就餐过

     

    大家知道,西餐是一人一餐,就餐过程安静,自己吃自己的,干净卫生。中国人就餐呢,则一大群人聚在一起,大声吆喝,筷子放入自己嘴巴后,蘸了口水后,又去菜盘中夹菜。其实这种“合餐制”是宋以后才定型的。

     

    在中国分餐制的历史要悠久得多,可以溯源到讲究礼仪的周朝,之后数千年间,从秦汉到唐,汉人习惯于席地而坐,身前摆放一张矮矮小小的“案”,然后再在案上摆放一些膳食。四川郫县汉墓出土的石刻画像《宴饮乐舞》,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张仲景时代的中国人是怎样就餐的。

     

    人们席地而坐,跽坐而食,气质端庄,前方或有歌舞,或有雅音,静静享受自己盘中的美食,很少大声喧哗。合餐成为主流,是宋之后的事情了。宋朝版图缩水,军事上也受少数民族的冲击。少数民族的高足座椅及“合餐文化”传入中原。共食进餐开始成为中国民间宴饮的主流。到了清代,随着满汉全席的出现,众人围拢,吆喝饮酒,共夹菜品的就餐方式,更是受到了从宫廷到乡里的推崇。于是中国人从文明健康的分餐制变成了不太健康的合餐制。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

     

    虽然分餐制很健康,但是,大家聚在一起,举箸共食,快意畅饮,热烈交流,这其乐融融的场景,确实令人心仪。

     

     

    让中国人每次就餐都改为复古的一人一案,一人一鼎也不现实。

     

    其实最方便的办法就是在“公共餐厅”和家中都备几双不锈钢“公用筷夹”,“公用筷夹”只能用来分菜,绝对不能入口。入口的只能是自己的筷子。如果大家吃过自助餐,就会对这种“公用筷夹”比较熟悉。通过将分餐筷与吃饭筷分离,能够一定程度阻断“口—口传播”疾病的扩散。

  • 在医学期刊《柳叶刀》2021年11月25日在线发表的一篇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中国非贲门胃癌和贲门胃癌的发生有重要相关性,在中国每年导致大约34万胃癌病例,可以说,幽门螺杆菌是中国胃癌高发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为何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如此普遍?

     

    幽门螺杆菌感染常见传播途径主要有四条:(1)口-口传播:共用同一食物器皿,咀嚼食物喂食、湿吻;食用受污染的肉、牛奶、蔬菜等食物,饮用受污染的水以及卫生习惯差等。(2)粪-口传播:食用被排泄物污染的食物,饮用受污染的水,以及井水等未经处理的水。(3)共用器具传播:共用食物容器或牙科设备等。(4)医源性污染传播: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或污染的器具密切接触,使用未彻底消毒的医疗设备。

     

    虽然目前常见的传播途径有以上四条,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传播是幽门螺杆菌传播的重要途径。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存在明显的家庭聚集现象。但家庭成员的感染风险与家庭生活习惯、种族、卫生情况、社会经济状况和家庭规模等有关,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家庭差异较大。我国国人大多热情好客,聚餐非常普遍,且大部分朋友还不习惯使用公筷,从而导致了菌从口入的普遍情况。

     

     

    幽门螺杆菌是中国胃癌高发的祸首,牢记3个办法彻底根除

     

    (1)药物四联疗法

    事实上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朋友也不要害怕,此种杆菌并非不可去除,只要按照规范进行治疗,大多都能被彻底治愈。

     

    最新的《中国居民家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防控和管理专家共识》2021版推荐了7种经验性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方案,一般需要服用2种抗菌药物(阿莫西林、甲硝唑、克拉霉素、四环素、呋喃唑酮、左氧氟沙星等中的2种)和1个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或泮托拉唑),或者再加一个铋制剂(如枸橼酸铋钾或胶体果胶铋),疗程均采用10~14天疗程,根除率>90%。将疗程延长至14 天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

     

    (2)注意复查

    除了用药物根治幽门螺杆菌外,还应在停药4周后复查,并且停药期间避免服用抗生素及质子泵抑制剂及其他中药制品,以避免影响复查结果的准确性。

     

    (3)预防再次感染

    此外,幽门螺杆菌根治后还应注意预防再次感染,建议尽量在聚餐时使用公筷、饭前便后及时洗手、选择卫生环境较好的餐厅就餐等。

     
    结语

     

    现有众多证据表明,根除幽门螺杆菌可降低胃癌及其癌前病变发生的风险。根除幽门螺杆菌应成为胃癌的一级预防措施。但要注意的是,并非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一定会得胃癌,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有一个过程,胃癌也不例外。因此,建议如若经常发生胃部不适,还请及时去医院就诊,以便尽早筛查是否由幽门螺杆菌感染所引起。

     

    参考文献:
    [1]国家消化系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和消化性溃疡学组,全国幽门螺杆菌研究协作组.中国居民家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防控和管理专家共识(2021年)[J].中华消化杂志,2021,41(04):221-233.
    [2]王儒.幽门螺杆菌根除与胃癌防控[J].江苏卫生保健,2020(11):50-51.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