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赵丽娟

>

春节期间安全出行,这份防护指南请收好!

春节期间安全出行,这份防护指南请收好!
发表人:赵丽娟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啦,不少朋友在假期安排了出行。春节期间安全出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赵丽娟为大家带来一份防护指南,请收好。

 

问题一:计划回家的朋友们,尤其是从城市返回农村的朋友,需要注意什么?

 

专家观点1:返乡前,一定要确保自己是非感染或阳康状态

 

春节期间,很多朋友都会选择回乡探亲。返乡前一定要确认自己不处于新冠感染期,也就是没有发烧、咽痛等症状。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提前做下抗原或核酸检测,确保自己是非感染者或是阳康状态。

 

专家观点2:农村可能存在缺医少药情况,需提前备好药物

 

大部分乡村存在医疗资源紧张、缺医少药的情况,回乡的朋友最好提前准备一些新冠治疗药物。新冠病毒主要攻击人体的上呼吸道,发热、咽痛、咳嗽为常见症状。因此,可以提前准备一些咽喉含片来缓解咽痛症状;退热药可选择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及洛索洛芬钠等非甾体类抗炎药,在体温高于38.5℃时使用;对于咳嗽,可使用枇杷露或是盐酸氨溴索等。还有人可能会出现腹泻的症状,建议提前备好益生菌、整肠生、黄连素或蒙脱石散等。

 

专家观点3:返乡路上做好防护,感染后不必着急就医

 

返乡路上一定要做好防护,比如正确佩戴口罩、保持人际距离、注意手卫生等。建议携带一些抗原试剂,如果出现了咽痛、发热等症状,可及时进行检测。即使不幸感染了新冠,也不要着急就医,可以先对症用药,并做好隔离。如果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憋气,或是持续高热(≥38.5℃)超过3天,可就近到乡镇卫生所或县医院就诊。还可以提前准备一个血氧仪来监测血氧,如果血氧浓度低于93%,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问题二:南北方毒株不同,计划国内旅游的朋友们,是否存在二次感染的风险?

 

专家观点1:南北方人员流动,「二次感染」不可避免!

 

很多年轻人喜欢在春节期间选择国内游,南方人到北方看看「大雪纷飞」,北方人到南方晒晒「冬日暖阳」。南北方人员流动较大,「二次感染」不可避免!尤其是处于阳康恢复阶段的朋友,此时免疫力还较弱,一定要做好防护。建议随身携带消毒用品,在路途中最大程度做好防护;到了目的地,也不要因为兴奋进行剧烈运动,少去人流密集的地方,而且要保证睡眠休息,提高自身免疫力。

 

专家观点2:南北方气候存在差异,要提前做准备

 

此外,还需要准备一些常用药品,比如南方朋友到北方旅游,因天气寒冷,感冒风险较高,可以备一些感冒药、退热药等,从北方去南方的朋友,也可能会出现不适应,可以提前准备些清热去火药。

 

问题三:计划国外旅游的朋友们,需要注意什么?

 

最好阳康2~3个月后,再选择国外旅行

 

国外现阶段流行的主要奥密克戎毒株是XBB.1.5,而我国目前本土流行的绝对优势毒株是BA.5.2和BF.7,虽然毒株不同,但防护措施是相似的。选择出国旅游的朋友,首先要保证抗原或核酸阴性,最好选择阳康2~3个月之后,此时身体免疫力已基本恢复。此外,还是要做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因出国路途较远,耗费时间较长,一定要做好防护,佩戴N95口罩,全程注意消毒,达到目的地后,充分休息,保障健康饮食,提高机体免疫力。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查看全部
推荐科普文章
  • 一年一度的春节来临,尽管疫情的阴霾尚未消散,也无法阻挡亲人团聚的热情和喜悦!然而,在人们尽享天伦之乐的同时,春节期间也潜伏着很多心脑血管疾病的诱发因素,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期。 因此,有心脑血管病的中老年人及其家人应该提高警惕,开心之余,也不要忽视身体发出的安全警报。 按压手法:施救者用一只手掌根部置于按压部位,另一手掌根部叠放其上,双手十指紧扣,以掌根部为着力点进行按压。有效的胸外按压必须快速、持续、有力。要求施救者 肩、肘、腕位于同一轴线上,与患者身体平面垂直,用上身重力按压。胸外按压频率每分钟100次左右,按压深度成人5cm,儿童5cm,婴儿4cm,或≥1/3胸部前后径。 每次按压保证胸廓充分回弹,按压暂停间隙施救者不可双手倚靠患者,放松时手掌不离开胸壁,按压与放松时间相同。非医务人员未经过心肺复苏培训可仅进行单纯胸外按压,也可在急救调度员指导下操作直至使用AED(自动复律除颤器)。 2.学会应用AED(自动复律除颤器) 如果施救者判断伤病员出现心脏骤停且现场有AED,应尽早使用AED;如果现场有2名以上施救者,一人进行CPR,另一人取来AED。 AED操作步骤: 打开AED盖,根据语音提示操作,开机; 将电极板准确地贴在患者裸露的胸部,装有植入性复律除颤仪的患者应将AED贴片避开植入装置; 离开患者,让AED分析心律; 如AED建议电击,施救者大声警告“离开”,确定已无人接触患者后按“电击”键; 如无需电击以及电击完成后,请立即从胸外按压开始,进行心肺复苏; 约5个心肺复苏循环或2min后,AED会提示重复步骤③和④。对小于8岁的儿童除颤建议使用儿科剂量减量系统,大于等于8岁的患儿使用普通AED。在心脏猝死发生的一分钟内进行电除颤,存活机会可达90,但每延误1min抢救成功率降低7~10。 提醒大家要防患于未然:节日期间应该保证休息,尽量避免熬夜、暴饮暴食、情绪激动、过度疲劳、贪杯、久坐不动等不良生活习惯。如有不适症状出现,不要因为过节,延误就诊。 最后,祝大家节日期间,健康快乐!

  • 又是一年春节到,张灯结彩真热闹。爆肝熬夜免不了,这些健康妙招你要记牢。 春节期间,很多朋友喜欢通宵打牌、追剧,即使是看春晚,一般也都是到下半夜才结束。偶尔放纵一下,熬个夜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不大,第二天补补觉,多休息休息,身体就可以自行恢复。但是频繁熬夜,对健康的影响就非常大了。 如果熬夜避免不了,那我们怎么做来降低熬夜对我们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呢?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劳逸结合,保证休息的时间。 如果熬夜避免不了,那就一定要在熬夜之后补个觉。人在熬夜打牌、追剧的时候,精神是处于兴奋状态的,时间久了会很疲乏。适当的休息能给身体一个缓冲,虽然代替不了正常的睡眠,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弥补熬夜对健康的影响。因此,建议大家补觉时尽量选择一个安静、黑暗的环境,最好不要把手机带进卧室。等充分休息后再进行下一项活动。 第二,如果熬夜时间较长,可以适当吃一些宵夜。 一般来说,食物在胃内的排空时间为3~4小时,所以熬夜的朋友可以吃一些容易消化的粥啊,鸡蛋、牛奶等高蛋白食物,以免饿得难受,或是出现胃酸反流等情况。但切记,饮食以清淡、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为主,不要吃大鱼大肉,适量即可,以免造成消化系统的负担。 第三,熬夜时不要过量饮酒。 老年人或者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尤其要注意,抽烟、饮酒会加重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一定要重视起来。此外,还要多喝水,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 第四,适当地让眼睛休息一下。 不管是打牌,还是追剧、看节目,用眼时间长了很容易造成眼部疲劳,建议大家每隔半个小时就休息一下,可以在屋子里转转,看看窗外,也可以做做眼保健操,或者闭目休息一下。如果熬夜时间比较长,可以适当用一下滴眼液,也可以缓解眼部疲劳。 最后,熬夜的朋友,不要忘记运动。 经常熬夜,身体的机能多少都会受到影响,常常感到疲乏。适量的运动不仅能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同时也能提高免疫力,对身体机能的恢复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有条件的话,最好选择户外的有氧运动,比如散步、骑车等;如果在室内运动的话,也可以选择一些简单运动,比如健身操、俯卧撑等。 掌握以上小妙招,至少能部分消除熬夜对身体带来的不利影响,但凡事都有度,熬夜就更是如此,希望大家熬夜要适度,熬坏了身体就得不偿失了。 最后也祝愿大家都能度过一个健康、祥和、愉快的春节。

  • 祝愿老人们相思得偿,长寿安康。

  • 4.饮酒后解酒的基本方法:①大量饮水、茶等,加速尿液排泄酒精;②出汗(运动或桑拿等),加速皮肤排泄酒精;③唱歌或大声嚷嚷,加速肺排泄酒精;④催吐,排出胃内酒精。 5.有人对酒精过敏,不能饮酒。 哪怕只喝一点点酒,也会出现头晕、恶心、冷汗等明显不良症状。 6.服用头孢类抗生素之后不要饮酒,否则有可能因为发生“双硫仑反应”而导致严重后果。 7.肥胖或糖尿病患者饮酒,只能喝“干”酒,比如干红、干啤,而不是普通红酒或啤酒。因为后者往往含有大量的糖,推高血糖。白酒中一般没有糖,基本都是“干”的。 8.只需喝很少的酒(比如一瓶普通啤酒)就能达到酒驾标准。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20mg/100ml(0.2‰)为“酒驾”(饮酒驾车),≥80mg/100ml(0.8‰)为“醉驾”(醉酒驾车)。 以4500毫升血液计算,酒驾标准是900毫克,还不到1克酒精。一瓶啤酒(500ml,酒精3.4容积比)含有13.6克酒精。酒精在肝脏代谢速度大致是10克/小时(平均值,个体差异很大),喝一瓶啤酒1小时之后还剩3.6克酒精,超出酒驾标准。 9.饮酒宜慢,要品,不要猛灌,给肝脏留出时间解毒。 即使在大量饮酒的情况下,放慢饮酒速度也是保命的关键。因为大脑对血液中酒精的反应遵循一定的顺序,总是先影响情绪(如愉悦感),接着影响语言中枢,再影响肌肉支配和手眼协调(如走路不稳,说话含糊),然后是抑制大脑意识(失去知觉或昏睡),最后是影响呼吸和心脏(酒精中毒,可导致死亡)。幸运的是,大多数情况下,在酒精中毒喝死自己之前饮酒者已经失去知觉,无力再喝。不过,如果你喝的太快,在你昏睡之后还有酒精持续不断作用于呼吸和心脏,那就离死不远了。 10. 先吃食物再饮酒,不要空腹饮酒。 酒精是小分子,无需消化直接扩散到胃壁内,快速进入血液循环。当胃内有较多食物时,酒精被稀释了,接触胃壁的机会减少,扩散进入胃壁的速度下降。与此同时,胃内有很多食物,也延缓酒精进入小肠,在小肠内酒精吸收的更快。特别重要的是,胃壁细胞会制造乙醇脱氢酶,可以帮助分解一些酒精(男性强于女性)。 11. 喝好酒,不容易宿醉。这里或的“好”不单单指品牌和价格,更主要是含较少杂质(甲醇、杂醇或其他酒精同类物,只需少量就能引起明显危害)。它们是造成宿醉的主要原因之一。宿醉是指喝得太多之后的第二天早晨剧烈的头疼、口中不适、恶心、情绪低落、疲劳、焦虑等。​​​​

  • 提起春节家宴大家都会马上想到年夜饭时满桌的美食佳肴,这春节年年过,到底该吃什么、怎么吃呢?其实,全国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风俗习惯,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要把最好的食物放到最热闹的春节家宴餐桌上! 北方除了年夜吃饺子,一般在大年初一中午或晚上就开始摆上丰盛的宴席,甚至一直吃到初六七。 3.主食的选择 在咱们北方可以用各色面食、米饭、薯类来食用,但是要注意最好是低温烹调,尽量避免高温油炸、煎烤。 4.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营养素丰富的食物 有不同生长部位的各色蔬菜、各种水果。在家宴中应该选用的蔬菜类菜肴的比例占每人三两到四两,可以安排果盘或水果菜肴,以促进热量的代谢和肠道蠕动。 5.家宴中应该喝什么? 呵呵,很多人肯定会说:“喝酒”!如果说酒是节日中不可避免的、必须的,那么咱们尽量少喝为前提、喝点低度酒、最好是红酒或黄酒,这样也喜庆、应景嘛。 节日饮酒过量导致的健康问题是非常严重的,所以为了自己和家人过一个快乐祥和的春节,还是稍有节制的好。​​​​

  • 大家好,我是一名普通的急诊室医生。听我们这科室名字也知道,我们平时就负责应对那些事发突然的急病。所以通常是医院里最忙碌的地方,即使是春节期间也不例外,甚至这段时间的就诊率还会比平时更高一些—— 春节阖家团圆,长期在外奔波的人纷纷回到家乡,长久不见的亲朋好友互诉衷肠,可以说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时节。甚至有人说:“过年就是中国人的信仰”。 但,一热闹,往往就可能出事。像喝酒喝高的、放炮被炸的、吃饭吃出毛病的……不胜枚举。 今天,我就给大家说几个典型的例子,希望大家伙能引以为戒,不要犯同样的错误,在这大过年的时候搞得“乐极生悲”~ 喝酒 过年期间亲人朋友团聚,有一样东西肯定是少不了的——酒。“感情深一口闷”,哪怕平时再不喜欢喝酒的人,逢年过节在餐桌上,往往也很难推辞。 口腔溃疡,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口腔疾病,平时所说的“上火”指的就是它。口腔溃疡的众多发病原因中,饮食不节制是很重要的。目前认为,可能引发口腔溃疡的主要是辛辣、油炸、烧烤类食物。另外,如果饮食的种类较为局限,营养不均衡,也可能导致口腔溃疡。 日常的饮食,应做到荤素搭配、粗细搭配,注意饮食平衡,多吃蔬果类、动物肝脏、海产品、肉蛋奶等,保证充足的蛋白质、膳食纤维、微量元素。特别是铁锌硒等微量元素,都有能有效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口腔溃疡;而维生素A和维生素B等,则有利于促进溃疡的愈合。 至于烧烤、辛辣之类的食物,还是尽量节制一些吧,至少不能一直吃。 总而言之,过年期间,适度地“放纵”一下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一定要量力而为,不论是饮食还是喝酒,都要视身体情况而行,不要搞出“乐极生悲”的状况。 虽然我是一名医生,但大过年的,还是希望业务能少一点,大家都能平安过年~ 参考文献: [1]喝酒易脸红提示罹患癌风险高[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7 [2]金默.鞭炮炸伤的紧急救护[J].健康世界 [3]谢哲.饮食不节 小心口腔溃疡[J].家庭科学.2015

  • 老年人是疫情期间的重点防护人群,春节人员流动期间,需为老人准备哪些必要的防护措施? 过年的气氛浓厚,如何顾全居家老人的情绪问题?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病科副主任医师侯新为大家带来了专业解答。 问题一:未阳的老人,可以接触返乡亲戚吗? 专家观点:孝心到、关心到,感染风险不能到 居家老人尚存在未阳情况,过年送的是孝心、关心、祝福,切莫因返乡流动增加未阳老人的感染风险。过年期间,建议有特殊高危老人的家庭尽量减少外出,避免交叉感染。同时,不止新冠病毒,冬春也是流感病毒的高发季节,勤洗手、戴口罩、不聚集、保持社交距离等原则仍需坚持。 问题二:春节人员流动期间,需为老人准备哪些必要的防护措施? 专家观点1:老年人感染新冠后,症状并不典型,需密切关注 加强老年人护理,首先要做的是保证老年人充分的营养补充及休息,同时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老年人新冠感染后,往往不会出现高热等典型症状,而是表现为乏力、精神状态不良、血压异常、食欲下降、走路不稳、心率增快等。如果发生感染,需密切关注症状,如发现呼吸困难、咳嗽不止、基础疾病加重等情况,一定及时就医。 专家观点2:新冠感染治疗、基础疾病护理两手抓 老年人存在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情况。慢性病需要长期合理、规律用药,不可自行停药。任何药物在治病的同时都有带来不良反应的风险,尤其是多重用药的老年人。护理老年人时,切忌跟风用药,用药前一定咨询医生。 专家观点3:根据老年人自身情况,合理运动 身体各项指标正常的健康老年人,可以选择散步、打太极、骑自行车等运动,增强体质。衰弱老人建议以居家抗阻运动为主。锻炼时注意衣服宽松、鞋子合适,适度运动,避免摔倒,不可过度疲劳。 问题三:过年的气氛浓厚,如何顾全居家老人的情绪问题? 专家观点:健康的体魄是情绪稳定的基石 身体健康是心理舒适的基础条件,老年人的基础疾病治疗不可松懈,必须坚持合理、规律用药。同时做到合理饮食、规律作息、适当运动,帮助老年人提高抵抗力。对于心情郁结的长辈,子女及时的关心、情绪疏导也是一方良剂。

  •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春节。春节重在团聚,团聚必然少不了美食,而与美食相配者,美酒矣! 小酒怡情,大酒伤身。怎样在佳节相聚时,美食相佐下,陪亲朋好友尽兴,但又不伤及身体健康呢?且听下文给您说道的注意事项。 烹牛宰羊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李白《将进酒》 李白是唐朝的诗仙酒仙,这诗也写得豪气,我们在春节期间,是否可以在辛苦了一年的情况下,面对美酒佳肴,也来个一饮三百杯,不醉不罢休?非也! 为何?因为酒是粮食浓缩的精华,高热量、高浓度。白酒从您咽下的那一刻开始,就对人体产生作用啦! 如果家人或者朋友醉酒了,我们怎么去照顾呢? 醉酒者可能有几种表现:呼呼大睡,兴奋异常、动作出格,还有呕吐不止。呼呼大睡者,间歇性拍醒醉酒者,判断神志是否清晰,是否能应答;兴奋异常、动作出格者,在能引导的情况下最好能催吐(用筷子等刺激舌下咽喉部,但一定要注意安全),刺激胃内容物呕出,可以减少酒精的吸收;呕吐不止者,注意口腔内是否还有异物(呕吐物),防止窒息或者误吸气管。 酒精入体,一方面需要肝脏分解解毒,加重肝脏负担,另一方面到达脑部,影响脑细胞,出现兴奋镇静等作用,以至于出现各种异常举动以及步态不稳等情况。所以,照顾醉酒者要做到:催吐——防止酒精吸收;多喝水、吃水果——帮助酒精排泄;保暖——防止醉酒者受凉。如果有其他异常情况,一定及时到正规医院进一步处理(比如洗胃,催吐,利尿等)。 以上的饮酒不伤身注意事项,大家了解了吗?祝大家享受节日美满幸福!

  • 春节临近小心咽喉疾病光顾 一转眼,又到了一年中的下半年,2020年也接近尾声。现在临近2021年的春节,人们各种各样的安排也就多了起来,工作忙碌,外出旅游,聚会k歌都有各自的安排。可是在安排这些活动时,我们大家不要忘记了,这个月同时也是冬季最为寒冷的时候,冬季天气寒冷,气候干燥,如果不能及时护理咽喉,那么就要小心咽喉疾病光顾了。 春节到来,我们要重视咽喉疾病,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咽喉疾病一般是指咽喉部位出现的疾病,常见的有慢性咽炎,会厌炎,扁桃体炎等。通常以各类咽喉症状为前期预兆。这些疾病的危害严重,不仅影响咽喉功能,而且会严重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甚至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 不能忽视咽喉疾病的危害,及时的预防就很有必要。既然咽喉疾病出现前都会出现咽喉症状,那么我们如果能及时治疗症状,那么就可以避免疾病的发生。发现症状时含服一片慢严舒柠青橄榄利咽含片。它是纯中药制剂,对于缓解各种咽喉症状有不错的效果,而且可以调理咽喉,预防咽喉疾病。嗓子不舒服的人可以试试。 节前的工作生活忙碌,给人们造成了不小的麻烦,这时候我们更不能忽视咽喉的护理工作,避免咽喉疾病的发生,威胁到我们的身体健康。

  • 文章首发于 | 复旦儿科医院-黄剑峰医生 流感与普通感冒的区别: 一旦家中有流感病人,需要及时就医,最好单独一室隔离。切勿滥用抗生素治疗,挂水也不能缩短病程。流感发高热了,去挂水仅仅是寻求心理安慰,没必要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接诊医生
擅长: 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哮喘,慢阻肺

好评率

99%

在线问诊量

859
立即咨询

扫一扫 立即下单

仅支持手机扫码购买
赵丽娟
赵丽娟
主任医师

已认证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