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困扰你的痘坑怎么救?协和博士来科普啦

困扰你的痘坑怎么救?协和博士来科普啦
发表人:主治医师晋圣阳
痘坑,也称为凹陷性痤疮瘢痕或萎缩性痤疮瘢痕,是由真皮中的胶原蛋白丧失导致的,表现为皮肤凹陷。

痤疮瘢痕根据形状,共分为3类:

(1)冰锥型瘢痕:通常窄(0.5mm)。当我们谈论到局部治疗时,简单来说,浅表的瘢痕适合激光治疗,而深层的瘢痕(尤其是冰锥型和箱车型)则对激光治疗效果欠佳。冰锥型瘢痕适合通过手术切除来处理,而箱车型和滚筒型瘢痕则适合进行皮下剥离加脂肪填充的治疗。

(2)滚筒型瘢痕:滚筒型瘢痕通常比冰锥型瘢痕更宽(4-5mm)、更浅,在其他方面外观正常的皮肤上可产生一种波浪状外观。皮肤表面的高低起伏是由真皮与皮下组织的纤维附着异常导致。

(3)箱车型瘢痕:箱车型瘢痕比冰锥型瘢痕的基底宽,并不向深处逐渐变窄。这些圆形或椭圆形皮肤凹陷具有清晰的边缘,可浅(0.5mm)。当我们谈论到局部治疗时,简单来说,浅表的瘢痕适合激光治疗,而深层的瘢痕(尤其是冰锥型和箱车型)则对激光治疗效果欠佳。冰锥型瘢痕适合通过手术切除来处理,而箱车型和滚筒型瘢痕则适合进行皮下剥离加脂肪填充的治疗。

脂肪填充是一种适合于宽型痘坑的手术方法。关于手术时机,我们需要瘢痕稳定后再进行脂肪填充。那么什么时候可以认为瘢痕稳定了呢?一般来说,大约半年时间后,当瘢痕表面没有发红并且保持稳定状态时,我们可以认为它已经稳定了。

治疗痘坑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耐心和坚持。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所以最好在寻求治疗之前咨询专业医美医生的建议,他们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为你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此外,除了局部治疗,我们还应该注重整体皮肤护理。保持良好的皮肤清洁、避免挤压痘痘以及使用适合自己肤质的护肤产品都是非常重要的。此外,注意饮食均衡、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严格防晒和注意控油也能帮助改善痘坑的情况。
总之,痘坑的治疗方法因个人情况而异,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保持与专业医生的密切沟通,并遵循他们的建议,相信你的痘坑问题会得到有效的改善,恢复光滑和健康的皮肤。记住,美丽需要时间和努力,坚持下去,你一定会看到满意的结果。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脚趾甲翻了,可能是由甲外伤、甲癣、银屑病甲等原因引起的,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病情。

    1.甲外伤:脚趾受到外力挤压导致脚指甲损伤可能会出现脚趾甲翻了的情况。可根据情况使用生理氯化钠溶液、过氧化氢溶液等对伤口进行冲洗,也可使用碘伏进行消毒,并使用干净的纱布进行包扎,可遵医嘱口服抗生素,如头孢克肟等,或外用红霉素软膏等进行抗感染治疗。

    2.甲癣:由于皮肤癣菌侵犯甲板及甲下可能会引起甲癣从而出现脚指甲翻了的情况。可遵医嘱外用抗真菌药物,如阿莫罗芬乳膏、环吡酮胺等;也可口服特比萘芬等进行治疗,必要时可经拔甲术、病甲清除术进行手术治疗。

    3.银屑病甲:由于银屑病侵及甲床或者甲母质可能会导致甲凹陷点、甲外翻、甲剥离等症状。可遵医嘱外用氟尿嘧啶溶液、尿素软膏等药物进行局部治疗,也可口服抗生素,如头孢克肟等改善病情。

    建议及时就医检查,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在生活中注意患处护理,保持患处清洁,及时修剪指甲,清理污垢,禁止用手搔抓皮肤。

  • 作者 | 鱼小南 

    文章首发于 |儿科医生鱼小南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口臭是口腔内的细菌对食物残渣、唾液蛋白发酵后产生的一种异味。导致口臭的原因有很多,西医一般把口臭分为两大类,生理性口臭和病理性口臭。生理性的口臭大都是口腔出了问题,比如蛀牙、牙结石、牙周炎等。而病理性的口臭主要是口腔里的微生物,尤其是一种叫幽门螺旋杆菌的微厌氧菌,在口腔内大量滋生、分解,产生挥发性的硫化物,这种硫化物的浓度越高,口臭就越严重。

     

     

    大部分源于口腔的臭味,只要搞好口腔卫生就能消除,但幽门螺杆菌引起的口臭,不管是刷牙、嚼口香糖,还是用漱口水都无法缓解,嘴里始终有一股下水道的气味。

      

    感染了7亿国人的细菌到底有多厉害


    幽门螺杆菌不仅能在口腔里生存,还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种能在我们的胃里存活的细菌。它能够利用自身分泌的尿酸酶,生存在胃粘液层和胃黏膜之间,就连强腐蚀性的胃酸也拿它没办法。据保守估计,全世界至少有一半的人已经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其中,中国是感染幽门螺杆菌人数最多的国家,有将近7亿的感染者,也就是说,在我们身边,每5个人里,有3个人就是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其中,10岁以下的孩子最容易感染幽门螺杆菌。因为孩子的胃部环境跟成年人不一样,更适合幽门螺杆菌繁衍。数据显示,我国10岁以下的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几率高达50%以上。此外,吃大锅饭、路边摊,上了厕所不洗手,然后继续吃东西或者摸嘴巴,也都非常容易感染幽门螺杆菌。

     

     

    感染幽门螺杆菌后,身体会埋下哪些隐患?


    隐患1:慢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会不断地破坏我们的胃黏膜,引起胃黏膜炎症,主要症状为反复的上腹部胀满,饭后最为明显,并且伴有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等不适。

     

    隐患2: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幽门螺杆菌侵蚀了胃黏膜,胃壁就会直接暴露在胃酸环境下,胃酸腐蚀胃壁,就会引起胃溃疡,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食欲不振、排泄物带血。

     

    隐患3:胃癌

     

    幽门螺杆菌会增加感染者患胃癌的风险。但注意,并不是说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一定会得胃癌。胃癌是幽门螺杆菌、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需要我们综合判断。一旦出现食欲下降、不明原因的消瘦、黑便、左腹部隐痛,要提高警惕。

  • 一、鼻炎如何与感冒相区分?

     

    鼻炎和感冒有时存在互相交叉,如鼻炎中的急性鼻炎即感冒引起的患者上呼吸道感染,感冒以后可以引起急性的鼻腔炎症,伴有打喷嚏、流鼻涕、鼻痒、鼻塞。此时通常可以用抗感冒的药物进行口服,同时鼻腔可以用激素类药物进行喷鼻,在患者的感冒痊愈之后,急性鼻炎症状即可完全缓解。

     

     

    最容易与感冒混淆的鼻炎是过敏性鼻炎,患者对于致敏原过敏,导致流大量清水样鼻涕、打喷嚏、鼻痒、鼻塞。尤其是对于花粉过敏的患者,容易在春天和秋天出现这样的情况。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患者通常没有全身不适、没有发烧、没有全身无力以及骨头疼痛、皮肤敏感等全身症状,只是鼻腔出现症状。

     

    对于此类患者可以应用抗过敏的药物,如开瑞坦、仙特明或依巴斯汀进行口服。鼻腔局部给予激素类药物进行喷鼻以及抗组胺药物进行喷鼻,如果有鼻塞也可以用鼻减充血剂进行喷鼻,通常患者的症状会很快得到控制。在度过过敏季节以后,患者的症状会完全缓解。

     

    二、鼻炎与鼻窦炎如何区分?

     

    鼻炎、鼻甲肥大、鼻息肉和鼻窦炎等都是常见的鼻部疾病,有很多人总是将鼻炎和鼻窦炎弄混,那么,鼻炎与鼻窦炎的区别是什么?了解一些基本疾病常识对患病后针对性治疗也有好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二者的具体区别是什么。

     

    严格意义上说,两者相互关联,很少说鼻炎和鼻窦炎单独发病,这是因为鼻腔和鼻窦的结构是相互关联的。往往两者相互影响造成恶性循环。但两者还是有所区别的。

     

    鼻炎与鼻窦炎有哪些不同?

     

    从解剖学上讲,鼻腔是前后鼻孔之间的一个通气腔隙,鼻腔内面有鼻粘膜覆盖,鼻粘膜的炎症就是鼻炎;而鼻窦则是鼻腔周围、颅骨与面骨内的含气空腔,左右对称共 4对,它们是上颌窦、额窦、筛窦和蝶窦,每个鼻窦都有一个与鼻腔相通的窦口,通过这个窦口,鼻腔粘膜与鼻窦内的粘膜互相延续。

     

    我们平常所说的伤风感冒,即鼻子不通气、打喷嚏、流清鼻涕、嗅觉减退,就是急性鼻炎的症状表现。

     

     

    在急性鼻炎时,如果治疗不当,鼻粘膜的炎症就可通过鼻窦开口蔓延到鼻窦内,使鼻窦内粘膜产生急性炎症,就是急性鼻窦炎,主要症状就是鼻子不通气,流脓鼻涕及头痛。如果急性鼻炎和急性鼻窦炎反复发作,最后又可形成慢性鼻炎和慢性鼻窦炎。

     

    慢性鼻炎的症状是鼻子不通气或两鼻孔交替出现通气不畅,有粘液性鼻涕。而慢性鼻窦炎症状是经常流白色釉鼻涕,感冒后流黄色脓性鼻涕,并有嗅觉减退。

     

    就上所述,鼻炎和鼻窦炎其发病密切相关,但临床表现有所不同,检查所见也有区别。

  • 原汤化原食,很多地方的老年人都有这个说法,也很多人尊奉这个说法,特别是在过年过节都爱吃饺子的时候,很多人会在吃完饺子之后或者吃饺子时特地多喝一点饺子煮的汤来帮助消化。从科学角度来讲的话,这句话也有一定的道理。

     

    家里自己做的饺子,一般都是用手擀的饺子皮做的,也就是直接用面粉做成的,没有加过发酵粉之类的东西,没加发酵粉做的面饼就是死面,这类面本身就是比较硬的,直接吃或者过年过节吃多了都是不容易消化的。从科学的角度分析,这句话并非有问题,甚至可以说这句话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

     

     

    煮淀粉类食物时,其表面的淀粉会散落到汤中,当加热到100摄氏度的时候,淀粉颗粒会分解成糊精,能帮助消化食物。而且,面汤中还含有消化酶,在煮的过程中不会被破坏掉,这样做也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可以帮助消化食物的作用的。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喝原汤是可以说对帮助减少积食、促进消化起到一定的作用的。普通食物成分表上的营养成分,是指生食物的含量,真正进入人体的营养素要低于这个量,因为食物在储存、加工中总会损失一些营养素。

     

     

    对于米、面及其制品来讲,在烹调过程中,主要损失的是B族维生素等水溶性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B1、B2。实验表明,由于扩散作用,水煮的面条和饺子有50%的水溶性维生素以及少量矿物质和有助消化的辅酶会溶于汤中,因而喝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面条或饺子中损失的营养成分。

     

    无论怎样,饺子汤能够帮助消化也好,不能帮助消化只是单纯的一种传说习俗也罢,看了上面的解释,能够多喝点汤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本身就是那种肠胃功能比较弱的人,比如老年人和小朋友,再或者是那些大病初愈的人,即使在过年过节十分喜庆、愉悦的时候能少吃一点就少吃一点了,即使饺子汤能够帮助消化,也是在自身消化能力还可以的情况下进行的,而不是说随便你吃多少,只要喝一碗饺子汤就能轻松帮你搞定,这也是不科学的。

     

     

    当然,也有很多说法认为饺子汤根本就不能帮助消化,所以也不要傻傻的吃太多然后依靠饺子汤来自我安慰,不管到底哪种说法更接近本身的真相,春节大吉大利的时候,还是凡事讲究一个合适、适中,开心的、健康的就是好的,如果为了开心而让自己和家人的肠胃负担额外加重,这不管从哪一方面来讲都是得不偿失的。就像喝酒一样,不能为了喝酒而喝酒,适当的吃饺子、喝饺子汤都是可行的。

  • 得了风湿性关节炎会有关节疼痛、红肿、灼热等表现。风湿性关节炎是因 A 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患者在关节症状出现前 1~6 周可有发热、颌下淋巴结肿大等表现,随之,身体多个关节,如膝、踝、腕等,会出现发红、肿胀、疼痛、灼热等不适。此外,病情常可因寒冷、潮湿而加重。

    风湿性关节炎常会伴随着风湿热的其他表现,如风湿性心肌炎、环形红斑等,因此,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心律失常,活动后气促、心慌等现象,有时还可见躯干和四肢内侧出现淡色环状红斑。

    出现上述症状者,需及时就医,遵医嘱规范治疗,以免影响生活质量。

  • 寻常痤疮留的印一般指痘印,可通过药物治疗、化学剥脱术、物理治疗等方式改善病情。

    1.药物治疗:寻常痤疮患者可遵医嘱外用氢醌软膏、维生素A酸乳膏、积雪苷霜软膏等,也可配合抗生素软膏,如夫西地酸乳膏、莫匹罗星软膏等,痘印治疗过程中出现瘙痒者可选择他克莫司软膏、尿素维E乳膏混合外用,以改善不适。

    2.化学剥脱术:患者还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将化学剥脱剂,如水杨酸、 三氯醋酸以及果酸等涂在患处皮肤上,使角质层随之剥脱,长出表皮,以改善肤质外观。

    3.物理治疗: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可配合皮肤磨削术、微针疗法、激光和强脉冲光等进行物理治疗,以改善病情。建议及时就医检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在生活中注意个人卫生,保持面部清洁,在恢复过程中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大蒜等。

  • 经常旋转前臂和伸屈肘关节的人群,网球、乒乓球运动员钳工和厨师等,出现肘部肿大和疼痛等症状需就诊。运动员定期体检非常有必要,一旦体检中发现网球肘的体征,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运动员和体力劳动者发现肱骨外上髁疼痛症状,高度怀疑网球肘时,应及时就医。已经确诊网球肘的患者,若疼痛加重,药物控制不了,应立即就医。

     

     

    一、如何诊断网球肘?

     

    1、需要做哪些检查?

     

    体格检查:触诊肘部存在明确压痛点,伸肌腱牵拉试验阳性也提示网球肘的发生,伸腕抗阻试验疼痛而且力弱也提示该病。

    X线检查:患处X线片一般无骨质异常,病史较长者可偶见肱骨外上髁钙化阴影,骨膜反应或肱骨外上髁粗糙等。


    2、网球肘如何诊断?

     

    网球肘的诊断需根据病史、症状及特征综合诊断。患者有慢性积累性劳损史,如经常旋转前臂和伸屈肘关节的网球运动员、木工、家庭妇女等。患肘后外侧疼痛,活动后加重,可向前臂放散,患侧手酸痛无力。在肱骨外上髁的远端1cm内有明显固定的压痛点,伸肌牵拉试验阳性。

     

    二、网球肘的治疗方式有哪些?

     

    临床上治疗网球肘多采取对症治疗,如限制活动,非甾体类止痛消炎药对症治疗,药物治疗无效,行长效类固醇激素局部封闭治疗,并加用物理治疗。网球肘一般需要短期治疗。

     

     

    1、一般治疗

     

    限制活动:限制以用力握拳、伸腕为主要动作的腕关节活动是治疗和预防复发的关键。
    冰敷:冰敷肘外侧1周,1天4次,1次15~20分钟。毛巾包裹冰块时不要将冰块接触皮肤以免冻伤皮肤。
    力量练习:按医嘱进行加强腕伸肌肉力量的训练。


    2、药物治疗

     

    抗炎治疗:用于缓解疼痛,可在疼痛处涂抹止痛药如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布洛芬乳膏等。
    局部封闭治疗:其他治疗无效者,可在无菌手术下注射类固醇激素局部封闭治疗,只要注射准确,均能取得极佳的近期效果。疗效是否巩固,与能否适当限制腕关节活动关系很大。


    3、手术治疗

     

    对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的顽固疼痛者,可施行伸肌总腱起点剥离松解术或卡压神经血管束切除术,或结合关节镜手术。

     

    4、其他治疗

     

    对不能间断训练的运动员,不能停止工作的劳动者,应适当减少工作量,并避免反手击球,同时在桡骨头下方伸肌上捆扎弹性保护带,以减少腱起点处的牵张应力。体外冲击波治疗是通过体外冲击波治疗可减疼痛,提高患肢功能。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已经批准该疗法,该方法安全有效,应作为常规治疗手段之一。

  • 锌儿童生长发育很重要,但孩子缺锌在这个年代已经相对比较少见了,因为正常的饮食已经足够补充身体发育所需的锌,除非孩子挑食和自身存在一些疾病,导致吸收和代谢出现问题,否则一般不会缺锌。所以儿科医生提醒,在出现以下症状时,还是要警惕的。

     

    1.多汗的孩子

     

    人体中多种微量元素都是通过汗液排泄的,锌元素便是其中之一。有些宝宝爱出汗,大量出汗,导致锌流失过多造成缺锌。因此,夏天往往也是宝宝缺锌的高发季节。

     

    2.肠胃感染的孩子

     

    宝宝患肠胃炎时,胃肠道吸收锌的能力减弱,伴随腹泻时大便次数增多,还会导致锌元素流失,而缺锌又使人体免疫力降低,导致感染反复发生。世界卫生组织推荐5岁以下急性或慢性婴幼儿腹泻每天口服10~20μg(微克)锌,持续10-14天。

     

    3.挑食的孩子

     

    挑食宝宝每天不能摄入足够的锌,久而久之就会导致锌元素缺乏症。而缺锌又会引发食欲下降,造成锌元素摄入的进一步减少,造成恶性循环。

     

     

    如果您家宝宝有以上锌缺乏症状,可以去医院检查一下微量元素锌(虽然现在已经不提倡查微量元素了)。如果孩子缺锌,家长也不要着急,遵医嘱的情况下,还可以食物补充,以下推荐两个补锌的辅食谱。

     

    紫甘蓝牛肉面条

     

    红肉是补锌的食材,可以替换成其他红肉。

     

    所需食材:紫甘蓝(20克)、中筋面粉(50克)、西红柿(一个,大约50克)、牛肉(20克)、清水(500毫升)

     

    推荐月龄:11月龄+

     

    烹饪方法步骤:

     

    (1)西红柿洗净,画十字,开水烫,去皮切丁。

     

    (2)牛肉切薄片入冷水锅,加姜片,焯水10分钟。捞出来放入凉白开中洗净,切小丁。

     

    (3)紫甘蓝焯水2分钟,放入料理机里,加入150毫升的清水,搅打。过筛取汁50克。

     

    (4)向紫甘蓝汁中加入中筋面粉,搅拌均匀至不易滑落状态。装入裱花袋中,顶端剪小口,口的大小决定面条的粗细。

     

    (5)锅中加入食用油中火加热,倒入西红柿丁,炒出汁,倒入牛肉丁和剩下的清水。

     

    (6)水开后,在水面上方挤入面糊成面条状,继续煮5分钟。

     

    牡蛎蛋卷

     

    牡蛎是公认的补锌食物,锌元素含量高达71.2mg/100g。

     

    所需食材:牡蛎,鸡蛋,包心菜,胡萝卜

     

    推荐月龄:12月龄+

     

    烹饪方法:

     

    (1)20克胡萝卜与10克包心菜焯水后切碎。

     

    (2)10个牡蛎洗干净后放入冷水锅中,大火烧开,焯水5分钟捞出,切除内脏扔掉。留下的肉切碎。

     

    (3)取大碗,打入2个鸡蛋、牡蛎肉、胡萝卜、包心菜搅拌均匀。

     

    (4)不粘锅中放入食用油,加热后改小火,倒入蛋糊糊,煎至凝固后翻面再煎几分钟至两面都熟了,卷起来切成小卷即可。

     

     

    注意事项:

     

    (1)1岁以前的小宝宝辅食中严禁添加盐,1岁以后的宝宝少盐,在辅食制作过程中,宝妈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添加食用盐。

     

    (2)所有食材的初次添加均要少量添加,判断宝宝不过敏了才能继续添加。

     

    【不药博士】:和不药不药博士一起健康生活,不生病,不吃药!手把手调养出一个健康的你!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自身病情,合理服用非甾体抗炎药、传统DMARDs药物、糖皮质激素等。

    1.非甾体抗炎药物:如常用的布洛芬、吲哚美辛等,这些药物具有镇痛抗炎的作用,可用于缓解急性活动期关节红肿、热痛等不适症状。

    2.传统DMARDs药物:首选甲氨蝶呤进行治疗,当甲氨蝶呤无效或不耐受,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柳氮磺吡啶、环磷酰胺等药物进行治疗。可延缓或控制病情的进展。其次也可谨遵医嘱,服用托法替布、利妥昔单抗等,可有效控制关节炎症状,减少骨破坏。

    3.糖皮质激素:如常用的地塞米松、泼尼松等,适用于重症疾病活动期患者,可用于改善关节肿痛和全身症状。在糖皮质激素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预防骨质疏松以及感染的现象。可配合补充钙剂,如葡萄糖酸钙、碳酸钙等,可预防骨质疏松。

    此外,还可合理服用一些植物制剂,如雷公藤总苷,具体药物的使用,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私自服用药物而影响病情。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