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2017 年,斯坦福大学的马克·克拉斯诺 (Mark Krasnow ) 和他的同事在老鼠身上展示了一组调节呼吸节律的神经元(脑干中的前 Bötzinger 复合体)控制着蓝斑的一些活动,该区域涉及在注意力,清醒和焦虑中。呼吸技巧可以通过调节前 Bötzinger 复合体的活动来影响这种情绪。
除了呼吸减慢产生的任何直接影响外,对吸气和呼气的注意力可能在大脑的反应中发挥作用。2016 年,当时在慕尼黑工业大学的 Anselm Doll 和他的同事表明,这种注意力集中可以缓解压力和负面情绪,特别是通过激活背内侧前额叶皮层(大脑的一个调节区域)并减少大脑中的活动参与这些情绪的杏仁核,所以呼吸是可以缓解焦虑的。具体有如下三个作用:
在这里,来推荐两个呼吸法,可以自己在家试试做呼吸疗愈:
渐进式放松法的目的是让全身利用呼吸放松,在过程中需要屏住呼吸,闭气时请勿让自己感到不适或头晕。
做法:找到一个舒适的姿势,建议可以坐着,轻闭双眼,专注在放松每个肌肉上,每部位持续 2~3 秒,从脚和脚趾开始,然后向上移动到膝盖、大腿、腰臀、胸部、手臂、手、肩颈、下巴和眼睛,过程中要保持深层且平缓的呼吸。
有时除了呼吸短促外,患者也会感到压力或焦虑,腹式呼吸法这项呼吸法的目的是降低心率和血压,帮助患者保持平静。
做法:一手放置胸前,一手摆在腹部,背部可以轻靠椅背,接着开始深呼吸;腹式呼吸法着重的是深层呼吸,呼吸时,慢慢地吸,感受许多气体顺畅进入体内,吐气时同样不急躁,慢慢地吐,将体内气体排出,以达到较好的气体交换效果。
一呼一吸,是生命的延续,也是天地间生存的根本,在 1869 年的小说《会笑的人》中,维克多·雨果写道:“世世代代都是一口气,一去不复返。
让我们自己刻意的运用呼吸来调节我们自己,让我们的生命有更好的绽放。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成年人有100种焦虑:工作焦虑、社交焦虑、容貌焦虑、鸡娃焦虑……它无声无息,却一触即发。
焦虑不仅仅是一种情绪,有时甚至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前段时间,南京一女子在车站等人过度心急,随后便出现呼吸困难急促、心悸乏力,经救治后诊断为“呼吸性碱中毒”。
《生命时报》采访专家,告诉你长期焦虑如何影响健康,教你与焦虑“和平共处”。
受访专家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理医学科主任 季建林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 刘翔平
南方医科大学神经生物学博士 揭威
7月20日,南京特警在巡逻值守南京南站北广场时,发现一名女子躺在地上,脸色苍白,手脚抽搐,民警迅速上前开展救助。
起初,警察以为女子是中暑,女子意识清醒后说自己是“碱中毒”。此前她也有过类似情况。当天她在车站等人,但迟迟没有等到,由于自己过度焦虑,诱发了“呼吸性碱中毒”。
对此,南京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牟晓冬解释:
当情绪突然进入不稳定的状态,心率会随之增快,呼吸也会突然地急促。此时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会形成恶性循环,人在快速呼吸的时候,吐出过多的二氧化碳,导致体内内环境的混乱,这个时候就会导致低碳酸血症,同时伴有代谢性的碱中毒。
该不该辞职,很不喜欢现在的工作,想去做自己喜欢的
@有余万岁
带孙子累,儿子儿媳没时间,累的腰酸背痛还不敢说
@刘女士
一边实习一边找工作,担心自己考不上研,前途迷茫
@-Nine
产假快休完了,不知道孩子谁来看,请阿姨不放心,老人身体也不好
@麦麦是
《人民论坛》杂志的一项调查发现,超过六成人认为自己的焦虑程度较高,81.1%的受访者认为焦虑情绪会“传染”,88.9%的人认同“全民焦虑”已成当下中国的社会通病。
从年轻人到老年人,焦虑无处不在。英国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估计,中国约有5000万名以上的焦虑症患者。
2019年,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社会精神病学与行为医学研究室主任黄悦勤教授等发表在《柳叶刀·精神病学》的研究文章,对全国31个省3.8万余户的18岁以上人群的调查显示,焦虑障碍患病率最高,并且呈上升趋势,终生患病率为7.57%。
2018年,世界精神卫生组织对全球焦虑障碍的患病率及治疗现状调查了21个国家的5万多人,结果显示,9.8%的调查对象在过去一年内患过焦虑障碍,每5个患者中仅有1人接受了治疗。在中国,只有8.8%的患者接受了足够治疗。
人在焦虑时,如果缺乏对情绪的正确处理,可能就会从身体上产生替代反应。从医学专家的角度来看,“焦虑人”在身体的这六个方面都会有更高的风险:
01 癌症发生率更高
焦虑本身并不会直接造成癌症的发生,但长期焦虑会以一种慢性、持续的刺激来影响和降低肌体的免疫力,从而增加癌症发生率。
02 长期失眠
长期不治焦虑症,很有可能造成失眠,这种失眠不会是一两晚,严重者可能会造成长达6个月的失眠。
03 影响心血管健康
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研究发现,焦虑感上升,体内应激激素就会增加,脉搏和血压水平随之上升,对心脑血管会产生负面影响。
04 偶有胸闷、心悸等症状
一个有焦虑症的人可能会出现心悸、胸闷、气短、失眠、心跳和呼吸加快等症状。
05 加速衰老
荷兰一项研究发现,焦虑症患者染色体的端粒长度明显短于正常人,这主要与体内抗压系统紊乱有关。
焦虑会导致睡眠质量差、思虑过多,从而出现脱发、白发、皮肤弹性差、皱纹早生等早衰表现。
06 与人相处能力下降
长期处于焦虑状态,工作、生活以及和他人相处的能力都会严重下降,进而导致事业和家庭生活停滞不前。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感到焦虑,适度焦虑能成为动力,一旦过度就会发展成焦虑症,危害自身的心理和生理健康。
这份焦虑自评量表(SAS),由美国杜克大学教授William W.K. Zung编制,可以帮你初步判断焦虑的轻重程度。
下面有20个问题,请仔细阅读每一条,根据你最近一个星期的实际感觉,选择适合的答案。
测试结果:
按照中国常模结果,SAS标准差的分界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69分以上为重度焦虑。
(注:仅供自评提示,不能作为诊断依据。如自测分数较高,并不一定就患上焦虑症,有必要请前往医生处咨询。)
不少人对自己的焦虑情绪感到无所适从,如果放任不管,久而久之可能发展成为焦虑症,危害身心健康。如何克服和缓解焦虑?不妨尝试一下专家的建议。
01 找出焦虑的根源
分析一下你的焦虑感到底来自哪,再各个击破。比如,如果你对事业发展方向心存迷茫,不妨先结合自身情况冷静分析,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然后下定决心勇敢地放手去做。
02 不要提前预想结果
做任何事都会面临挑战,紧张是正常的,这被称为预期性焦虑。此时,不要过多地去想结果,试着从中获得成就感。
03 转移注意力
一旦开始陷入焦虑情绪,就要及时提醒自己分散注意力,防止情绪变得越来越糟。可以做点喜欢的事,比如看电影、听音乐或读一本有趣的书,还可以跑跑步、做家务,让自己远离胡思乱想。
04 深度呼吸
深度呼吸(腹式呼吸方法)也有助于消除焦虑情绪,它可以增加膈肌的运动范围,从而增加肺活量,更多氧气的摄入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
05 简化生活
通过简化来缓解压力,比如可以清理不需要的东西,缩小居住空间,缩短上下班的路程,减少对着屏幕的时间,亲近自然,在办公桌上添置绿色植物。
06 适当运动
每天进行半小时左右的有氧运动,可以让你吸入更多的氧气,有助于机体排出废物,促进身体和心理的健康。
07 冥想
找一个安静的环境,闭上眼睛,放空自己,让自己进入冥想。每天进行冥想可以帮我们从忙碌的生活中理出头绪,促进身心健康。
专家建议
其实,焦虑并不都是害处。适度焦虑说明我们有在乎的人和事,只要学会接纳焦虑,尝试带着焦虑感一起生活,反而会使我们进步。希望从今天起,你能学会与焦虑和平共处。
以下内容选自京东互联网医院医患问答,为保护患者的隐私,相关信息已隐去。
“名医问诊”是为了解决医疗资源分配不均推出的功能,帮助全国各地的患者解决医疗难题。
天津市安定医院 精神科 副主任医师 孙芸:
您好,从您对自己症状的描述来看,您目前主要存在睡眠问题。
除了睡眠问题,您还会有明显的焦虑情绪,包括因工作、生活、身体、感情等现实压力导致的精神焦虑,还存在胃口和心脏的不适感。
您也曾经因为胃口和心脏的不舒适到医院检查过,结果也并未发现相关器质性疾病,这提示您可能存在躯体性焦虑。
失眠并不单纯是睡不好,当睡眠质量差表现为睡得浅、醒得早、醒的次数多,没有真正睡得深沉的感觉时,这提示您可能存在焦虑或者抑郁情绪。
失眠、焦虑、抑郁这三组症状可能会在同一个人身上出现,三者相伴相生。
目前就您对自己整体状况的描述来看,您主要是在失眠的同时伴有焦虑情绪,而抑郁情绪并不突出。
但也不能掉以轻心,要及时察觉自己情绪的变化。
原则上如果睡眠状况不佳一周以内超过三天并且持续三个月以上,就应该寻求专业的帮助。
只有及时、科学、合理的治疗才能使您的睡眠问题得到妥善、彻底的解决。
治疗建议:
第一、对于您的睡眠问题最主要的就是要缓解焦虑情绪,建议您在生活方式上进行调整。
可以通过合理的休息或者是适当的郊游,散步,散心的方式来放松心理上的压力感,心理压力得到了放松,失眠的现象也会相应改善。
第二、要对自己的睡眠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没有必要为目前的睡眠问题而陷入恐慌。
保持乐观的情绪,消除紧张心理,生活要有规律,劳逸结合,这些过程都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结合您目前的睡眠及焦虑问题,可以尝试服用低剂量的助眠药物。
如非苯二氮卓类助眠药物、抗焦虑药等来辅助改善睡眠和焦虑情绪。
因为,往往这类药物属于限制用药,建议您最好到专业医疗机构的相关科室进行咨询及治疗。
面对焦虑情绪出现,人们普遍和自然的反应就是回避令你害怕的事,所以当你面对恐惧时,你起初可能会感到更加焦虑。
最有效减低焦虑的方法其实是正面面对那些令你惧怕的事。
如果你经常感到焦虑,不妨试试以下方法来帮你缓解紧张情绪。
1. 和你信任的人倾诉
和你信任的人讨论你焦虑成因可以平复你紧张的情绪。在交谈当中, 你可能会发现他们也遇过类似的问题。他们对此问题的应对方法可能会对你有所启发。他们的关心也可以成为你克服心理障碍的动力。
2. 呼吸练习
尝试深呼吸放松练习——注意每个吸入呼出的动作,这是处理焦虑最简单却常被忽略的方法。
呼吸练习可以帮助你控制焦虑的情绪和平复心情。尝试轻轻的从鼻孔吸入空气,然后缓缓地从嘴巴呼出,注意频率要缓慢和有规律。从脚趾到头顶慢慢收紧和放松全身肌肉,再保持身体静止,留意身体感受到的所有感觉。
3. 合理运动
运动可以减少或降低你的焦虑。出外散步或跑步可以给你自己更多思考的空间,以及暂时远离日常的烦恼。如果你不能进行户外运动,那你可以尝试做一些能在室内进行的运动,例如手部和脚部的运动。
4. 写日记
记录每次失眠、焦虑来袭时的详情,有助你探究当中的规律和成因。这可以令你更容易有效地处理往后的焦虑。你也可以记录一些有效减轻焦虑的方法,这可以增强你对控制情绪的信心。
5. 其他放松方式
瑜珈、冥想、芳香疗法、按摩等都是一些有效减低焦虑的放松方法。
尝试一下你可能会发现总有一项可以帮助你放松下来,改善睡眠质量,从而减轻焦虑对你的影响。
焦虑性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患者常常感到焦虑、紧张、担忧和害怕。这种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一、药物治疗:焦虑性抑郁症的药物治疗主要采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进行治疗。常见的SSRIs药物包括氟西汀、氟伏沙明、西酞普兰等。这些药物可以改善患者的情绪,减轻焦虑症状。
二、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在焦虑性抑郁症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治疗(CBT)和支持性心理治疗。CBT可以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不良的思维模式,从而减轻焦虑症状。支持性心理治疗则可以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和鼓励。
三、其他治疗方法:除了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还有一些其他方法可以帮助缓解焦虑性抑郁症的症状。
1. 适度锻炼:锻炼可以缓解身体的紧张和不适,促进内啡肽的分泌,改善愉快的心态。建议患者每天进行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
2. 转移注意力:将注意力转移到感兴趣的活动上,如阅读、绘画、音乐等。这有助于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
3. 正念冥想:正念冥想可以帮助患者放松身心,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建议患者每天进行10-20分钟的冥想练习。
四、医院和科室:焦虑性抑郁症的治疗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患者可以前往医院的精神科或心理科就诊,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五、总结:焦虑性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日常保养等方法进行治疗。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保持积极的心态,才能更好地战胜疾病。
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它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那么,如何缓解精神焦虑呢?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
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目前比较常用的治疗方法。常见的抗焦虑药物包括度洛西汀、文拉法辛、去甲文拉法辛等。这些药物经过多年的临床验证,能够有效缓解焦虑症状。
2. **放松疗法**:焦虑症患者常出现神经系统功能性紊乱,导致精神紧张、惶恐不安等情绪。生物反馈疗法、音乐疗法、瑜伽等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放松身心,缓解焦虑。
3. **认知疗法**:认知疗法通过心理辅导,帮助患者分析心理压力,挖掘潜意识中的矛盾冲突或病因,构建健康的心理结构,提高治疗效果。
4. **物理治疗**:对于严重焦虑症状的患者,如濒死感、无法静坐、无法正常睡眠、进食等,可以采用抗休克治疗,有效控制焦虑症状。
5. **日常保养**:患者家属应尽量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温馨的环境,减少外界刺激。鼓励患者制定生活和工作计划,并身体力行地实施。多鼓励患者,倾听他们的想法,让情绪得到宣泄。在饮食上,患者可以适量食用豆腐、瘦肉、鲜奶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保持精力充沛。
6. **医院选择**:选择正规医院进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在心理科就诊,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是缓解焦虑的有效途径。
7. **科室推荐**:心理科、精神科是治疗焦虑症的主要科室。在这些科室,患者可以接受专业的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总之,缓解精神焦虑需要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放松疗法和日常保养。希望以上方法能够帮助到焦虑症患者。
幼儿分离焦虑障碍,又称儿童离别焦虑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焦虑症状。它主要表现为儿童因担心与亲人分离而出现的过度焦虑反应,严重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和学习。
幼儿分离焦虑通常发生在与主要照顾者(如父母、祖父母)分离时,表现为哭闹、拒绝分离、担心亲人离开、做噩梦、身体不适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孩子出现头痛、胃痛、睡眠障碍等生理反应。
分离焦虑的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针对幼儿分离焦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总之,幼儿分离焦虑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心理问题,家长和教师应引起重视,采取积极措施帮助孩子克服分离焦虑,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患者常常出现心慌、心悸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针对焦虑症心慌难受的情况,药物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方法。
心慌、心悸等症状可能是由于焦虑症或心脏神经症引起的。为了确定病因,患者可以自行测量心率和血压。如果血压不低,心率偏快,可以考虑使用β受体阻断剂来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性,缓解心慌、心悸等症状。比索洛尔和美托洛尔是常用的β受体阻断剂,可以单独使用或与稳心颗粒联合使用。
对于焦虑症状较严重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抗焦虑药物,如乌灵胶囊或疏肝解郁胶囊。此外,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等药物也可以考虑使用。
除了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也是治疗焦虑症的重要手段。患者可以通过练习瑜伽和冥想等方法来缓解焦虑。
焦虑症是一种复杂的疾病,病因多样,易复发。除了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患者还需要加强对心理和生活的管理。家属应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确保充足的睡眠时间,并监督患者按时服药和定期复查。
在焦虑症的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同时,患者应寻求专业的心理支持,帮助自己更好地应对焦虑症带来的困扰。
总之,焦虑症心慌难受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等多种方法得到缓解。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焦虑抑郁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其症状多种多样,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焦虑抑郁患者常常出现以下症状:
1. 情绪症状:情绪低落、抑郁、易怒、焦虑、紧张、不安等。
2. 认知症状: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思维迟缓、自我否定等。
3. 躯体症状:头痛、头晕、失眠、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身体乏力等。
4. 行为症状:社交退缩、活动减少、兴趣减退、自责自罪等。
5. 生理症状:心悸、出汗、手抖、尿频等。
焦虑抑郁患者需要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
药物治疗方面,常用的抗抑郁药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等。
心理治疗方面,认知行为疗法(CBT)和人际心理治疗(IPT)等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此外,患者还需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如保持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等。
焦虑抑郁是一种可治疗的疾病,患者应保持积极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相信通过努力可以战胜疾病。
儿童分离焦虑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孩子在与父母或亲近的人分离时出现焦虑、恐慌等情绪反应。面对严重的分离焦虑,家长和老师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帮助孩子缓解症状。
一、心理治疗
1. 增强孩子独立性:家长可以通过日常生活训练,如让孩子自己穿衣、吃饭、整理玩具等,逐步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
2. 扩大孩子社交圈: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与同龄人交往,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3. 放松训练:家长可以教孩子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肌肉放松等,帮助孩子缓解焦虑情绪。
4. 音乐疗法:播放轻柔的音乐,帮助孩子放松身心。
二、药物治疗
对于症状较严重的分离焦虑儿童,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抗焦虑药物。但药物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家长切勿自行给孩子用药。
三、日常保养
1. 保持规律作息:为孩子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2. 保持健康饮食:为孩子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避免过量摄入咖啡因和糖分。
3. 增强体质:鼓励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四、医院和科室
如果孩子分离焦虑症状严重,建议家长带孩子到心理科或儿童医院就诊,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神经衰弱,这个名词虽然听起来有些陈旧,但实际上却与许多现代人的健康息息相关。它并非一种具体的疾病,而是一种症状集合体,包括失眠、焦虑、抑郁、头痛、消化不良等多种症状。这些症状通常源于长期的精神压力和身体疲劳,它们如同连锁反应,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我们所说的神经衰弱。
首先,失眠是神经衰弱的常见症状之一。患者常常难以入睡,即使勉强入睡,也容易惊醒,梦境纷扰。这种睡眠障碍不仅影响患者的精力,还会进一步加剧焦虑和抑郁情绪。
焦虑和抑郁是神经衰弱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患者常常感到焦虑不安,对未来充满担忧,甚至出现恐慌症状。同时,抑郁情绪也会让患者感到情绪低落,对生活失去兴趣。
头痛和消化不良也是神经衰弱的常见症状。头痛往往表现为持续的钝痛或刺痛,而消化不良则可能导致胃痛、恶心、腹泻等症状。
神经衰弱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遗传因素、心理因素、生活方式等。遗传因素可能导致个体对压力的敏感度较高;心理因素则可能包括心理创伤、心理冲突等;而生活方式因素则可能包括缺乏运动、饮食不均衡、睡眠不足等。
那么,如何预防和治疗神经衰弱呢?首先,要避免过度压力和疲劳,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其次,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此外,还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调节情绪。在必要时,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
总之,神经衰弱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我们需要正视它,了解它,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和治疗。
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它不仅影响着患者的情绪,还会对日常生活造成困扰。许多人对焦虑症的就诊科室存在疑问,那么,焦虑症应该去哪个科室就诊呢?
一般来说,焦虑症属于精神科或精神心理科疾病。因此,首选的就诊科室应该是精神专科医院的精神科或精神心理科。如果所在医院没有设立精神科或精神心理科,也可以选择神经内科就诊。
焦虑症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的神经症,主要表现为广泛和持续性焦虑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常见的焦虑症状包括心悸、出汗、胸闷、气短、口干、便秘、腹泻、尿频、尿急、皮肤潮红或苍白等。此外,一些患者还可能出现阳痿、早泄、月经紊乱等症状。
焦虑症的病因很复杂,与遗传因素、神经生物学因素和心理因素有关。在容易患焦虑症的环境中,心理因素尤为重要。为了预防和缓解焦虑症,患者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
在药物治疗方面,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具体症状选择合适的药物,如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等。同时,心理治疗也是治疗焦虑症的重要手段,如认知行为疗法、心理疏导等。
对于焦虑症患者来说,保持良好的心态至关重要。患者应该学会放松身心,减轻压力,避免过度焦虑。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可以尝试以下方法来缓解焦虑:
1. 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
2. 合理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3. 适度运动,增强身体素质。
4. 学会放松身心,如深呼吸、冥想等。
5. 积极参加社交活动,拓宽人际关系。
神经衰弱,一个看似简单却困扰着许多人的疾病。它不仅仅是一个单一的病症,而是涵盖了抑郁、焦虑、头痛、失眠、消化不良等多种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源于长期的精神压力和紧张情绪。
神经衰弱的主要原因是精神压力。当人们长期处于紧张和焦虑的状态中,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就会超负荷工作,导致神经衰弱。这就像一台机器,长时间高强度运转,最终会损坏一样。
要治疗神经衰弱,首先需要找出导致精神压力的根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1. 抗焦虑、抗抑郁药物:这类药物可以帮助改善患者的情绪,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
2. 体育锻炼: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缓解压力,增强体质,对神经衰弱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3. 旅游疗养:远离城市的喧嚣,投身大自然的怀抱,可以让身心得到充分的放松。
4. 调整生活方式:改变不合理的学习、工作方式,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5. 心理治疗:通过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认识疾病的性质,消除焦虑和抑郁情绪。
除了以上治疗方法,日常保养也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议:
1. 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2. 饮食要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3. 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调整情绪。
4. 多参加社交活动,与朋友和家人分享快乐。
神经衰弱并不可怕,关键是要及时治疗,并保持良好的心态。相信通过科学的治疗和合理的保养,我们一定可以战胜神经衰弱,迎接美好的生活。
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这充分说明了睡眠对于健康的重要性。然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睡眠问题日益突出,尤其在广州这样的城市,失眠率甚至领跑全国。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心理科的潘集阳教授指出,良好的睡眠是健康人生的基石,我们需要重视睡眠问题。
良好的睡眠并非只是睡眠时间的长短,更重要的是睡眠质量。潘教授认为,良好的睡眠应该是能够让人恢复精力,保持良好心态的状态。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却面临着睡眠障碍的困扰。
睡眠障碍主要包括失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周期性运动障碍等。其中,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可能与压力、情感障碍、躯体疾病等多种因素有关。潘教授指出,脑力劳动者更容易受到睡眠问题的困扰,尤其是倒班工作者,更容易出现昼夜生物节律性睡眠障碍。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有失眠性睡眠障碍,这与生理和心理因素有关。此外,失眠还具有家庭易感性,父母失眠的频率会对子女的睡眠产生影响。
那么,如何才能拥有良好的睡眠呢?潘教授建议,首先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其次,要调整心态,减轻压力;此外,还可以通过运动、泡脚等方式改善睡眠。
睡眠问题不仅影响个人健康,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疾病,如慢性疲劳综合症、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因此,我们需要重视睡眠问题,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才能拥有健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