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做完人工耳蜗植入后可以在家做康复训练吗?

做完人工耳蜗植入后可以在家做康复训练吗?
发表人:寻医问药网

做完人工耳蜗植入后可以在家做康复训练吗?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长期佩戴助听器的患者植入人工耳蜗后需要做语言康复训练吗?

  • 5个月大前庭宝宝满足哪些条件可以植入人工耳蜗?

  • #人工耳蜗植入指南对植入#年龄的建议#宝宝 #听力 #医学科普

  • 单侧聋是否应植入人工耳蜗 #耳蜗宝宝 #人工耳蜗 #人工耳蜗植入手术

  • 为什么过了言语发育黄金期的孩子还建议植入人工耳蜗呢?

  • 听力损失在80分贝戴助听器好还是做人工耳蜗好? #人工耳蜗

  • 条件限制情况下选择哪一侧植入耳蜗,看这五大理由 #听力 #健康科普

  • 植入人工耳蜗后是否可以缓解耳鸣的症状?

  • 患者植入人工耳蜗前都需要佩戴助听器吗?

  • 人工耳蜗术后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耳蜗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为众多失聪患者带来了重拾新声的希望。本文将为您介绍人工耳蜗技术的原理、发展历程以及在我国的应用情况。

    一、人工耳蜗的原理与作用

    人工耳蜗是一种植入式听觉辅助装置,它通过模拟人耳的听觉过程,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刺激听觉神经,从而使失聪患者恢复一定的听力。

    人工耳蜗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麦克风、处理器和植入体。麦克风负责捕捉声音信号,处理器将声音信号进行处理,将其转化为电信号,植入体则将电信号传递到听觉神经。

    二、人工耳蜗的发展历程

    人工耳蜗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我国的人工耳蜗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2004年,上海力声特公司买断复旦大学原理样机技术,组建自主研发团队,历时十年,不断进行自主创新研发,推动人工耳蜗产品改进升级和产业化。

    三、人工耳蜗在我国的应用情况

    我国人工耳蜗产品于2011年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文,并于2012年上市销售,是国内首个得到国家批准的人工耳蜗产品。

    在人工耳蜗上市之前,进口人工耳蜗产品价格高达二三十万,很多失聪患者家庭难以企及。随着力声特等国产人工耳蜗产品的加入,目前进口产品价格已经下降到十一二万,大大减轻了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

    四、人工耳蜗的推广与应用

    人工耳蜗的推广与应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医疗机构、企业以及社会各界都应关注和支持人工耳蜗事业的发展,为失聪患者提供更多的帮助。

    五、结语

    人工耳蜗技术为失聪患者带来了重拾新声的希望,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成果。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人工耳蜗技术将不断完善,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 我需要买一个药,孩子耳蜗手术后用的

    评价列表

  • 近年来,人工耳蜗作为一种先进的听力康复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关于人工耳蜗产品质量的质疑也时有发生。近期,海南海药公司针对“上海力声特未能正常生产”的质疑进行了否认,并对人工耳蜗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情况进行了说明。

    海南海药表示,上海力声特在2011年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后,便开始生产人工耳蜗,并于2012年开始正式销售。在人工耳蜗扩建项目建成之前,上海力声特在上海普陀区的生产车间设计产能为1000套。2012年,上海力声特的人工耳蜗产量为205套,销量为205套,销售收入1013.1万元,净利润306.17万元;2013年产量为863套,2013年1-9月销售收入947.65万元,2013年1-9月销量为268套,净利润123.67万元。

    海南海药还指出,目前,公司定增募投项目之一上海力声特人工耳蜗扩建项目土建部分已完工,机器设备已到位,尚需对设备进行安装、调试并需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后方可进行正式生产和销售。

    关于产品质量问题,海南海药表示,个别患者使用效果不理想,国内外人工耳蜗产品均有此类现象发生。患者安装人工耳蜗后出现少量的效果不理想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患者自身差异(听力障碍的时间长短和程度)、患者耐受性、手术过程、术后调机均可能对耳蜗的使用效果产生影响。截至目前,公司与植入耳蜗的患者之间并未因为产品质量问题产生法律纠纷。

    海南海药还预计,2013年年度业绩预增20%~50%。

  •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耳蜗植入术已成为治疗重度、极重度聋儿的有效手段。然而,高昂的治疗费用却让许多贫困家庭望而却步。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残联启动了“贫困聋儿人工耳蜗抢救性康复项目”,为符合条件的贫困聋儿免费提供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及术后康复训练。

    该项目由中央财政投入专项资金,总投入额度超过4亿元,预计3年内将为1500名1至5岁重度、极重度贫困聋儿免费植入人工耳蜗,9000名听障儿童免费配戴助听器。珠江医院作为广东省定点手术医院,将为这些贫困聋儿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成功,离不开精湛的医术和先进的设备。珠江医院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耳科团队,采用先进的手术技术和设备,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案。此外,医院还设有专业的康复训练中心,为术后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康复训练,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有声世界。

    除了手术和康复训练,珠江医院还关注贫困聋儿的日常生活。医院与当地残联、社区合作,为贫困聋儿提供免费的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帮助他们融入社会,过上正常的生活。

    “中国残联贫困聋儿人工耳蜗抢救性康复项目”的实施,为贫困聋儿带来了新的希望。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这些折翼天使插上翅膀,让他们在有声世界里茁壮成长。

  • 我在京东互联网医院进行了线上问诊,医生非常耐心和细心地询问我的症状,听我描述耳朵听力下降的情况后,给出了专业的建议。医生在评估我的病情后,提出了配助听器和人工耳蜗两种治疗方案,并且解释了每种方案的利弊,让我感到很安心。医生还提醒我,医生的建议仅为参考,如果需要诊疗,还是要前往医院就诊。整个问诊过程非常顺利,让我对互联网医院的服务印象深刻。

  • 近年来,我国针对贫困聋儿的人工耳蜗植入和康复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果。为了进一步加大对残疾儿童的康复救助力度,2012年,我国新增了“贫困聋儿人工耳蜗抢救性康复项目”,旨在为中低收入家庭聋儿提供免费植入人工耳蜗的机会,并给予术后康复训练经费支持。

    该项目在2009-2011年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受益范围,为16865名贫困聋儿提供了帮助。为了满足患儿就近接受手术和康复训练的需求,我国卫生部和残联在综合考虑医院申请、业务培训和专家评估的基础上,新增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等10家医院作为项目定点手术医院。

    这些定点手术医院将严格按照项目管理规定,确保手术质量和患儿安全。同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残联将加强协作,对定点手术医院进行指导和监督,推动项目高效开展。

    除了手术和康复训练,项目还注重对贫困聋儿家庭的关爱和支持,通过开展心理疏导、家庭培训等方式,帮助家庭更好地应对聋儿带来的挑战。

    此外,项目还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为贫困聋儿提供更多的关爱和帮助。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的贫困聋儿人工耳蜗抢救性康复项目将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为更多聋儿带来光明和希望。

  • 今天,我在网上找到了一个专业的医生进行了问诊。在和医生沟通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医生专业、耐心和细心的品质。医生首先提醒我关于医生必须完整查看患者病例后开始诊疗行为的事项。在接诊后,医生耐心询问了我的病情,对我的主诉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医生询问了我的病情持续时间,并向我了解了耳鸣和耳聋的情况。在了解了我的病情后,医生要求我提供听力检查结果,并给出了专业的建议。医生告诉我,最好的治疗办法是做人工耳蜗,但也可以考虑配助听器。医生还详细地解释了做人工耳蜗的费用和成功率,并推荐了适合我的医院。在服务结束时,医生再次提醒我关于医生的回复仅为建议,并告诉我如需诊疗,可以前往医院就诊。通过这次问诊,我感受到了医生的专业和耐心,也对自己的病情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 在一次线上问诊中,一位患者向医生咨询了自己听力下降的问题。患者描述了自己右侧耳朵曾得过中耳炎并做过手术的情况,询问医生应该如何处理。医生通过问诊得知患者的右侧听力明显下降,左侧则是神经性听力障碍。患者表示曾尝试过多种助听器,但效果不佳,希望医生给予更好的建议。医生建议患者重新做听力检查,确认听力情况后再考虑人工耳蜗等治疗方式。患者询问人工耳蜗的费用和报销情况,医生耐心解答并建议患者最好周一或周二来医院就诊。最终,医生告知成年人人工耳蜗费用不可报销,线上问诊在友好的沟通中结束。

  • 近年来,人工耳蜗作为一种重要的听力辅助装置,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关于人工耳蜗的研发和生产,也引发了一些争议。本文将围绕复旦大学人工耳蜗项目是否存在造假问题展开讨论。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人工耳蜗的基本原理。人工耳蜗是一种通过电子装置来替代受损听觉系统的设备。它通过将声波转换为电信号,刺激听神经,从而让患者恢复一定的听力。人工耳蜗的研发和生产涉及到多个学科,包括医学、工程学、材料学等。

    复旦大学人工耳蜗项目自2009年开始研发,旨在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人工耳蜗。然而,该项目在研发过程中,却遭到了一些质疑。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论文造假”和“科研剽窃”的指控。

    针对这些指控,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进行了深入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人工耳蜗项目不存在“克隆”或造假行为。该结论也得到了中国科学院的支持。这一结果为人工耳蜗项目正名,也为我国人工耳蜗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然而,关于人工耳蜗的争议并未就此结束。有报道称,央视记者曾对人工耳蜗项目进行了暗访,并采访了部分团队成员。在采访中,部分团队成员表示,国产人工耳蜗是在购买国外产品的基础上进行仿造的。这一说法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质疑。

    对于这一说法,范宝华和沈义虎等团队成员进行了澄清。他们认为,央视报道中的内容并未真实反映他们的意思。国产人工耳蜗不存在克隆、仿造等问题。这一说法也得到了相关专家的认可。

    总的来说,复旦大学人工耳蜗项目在经历了争议和质疑之后,最终得到了正名。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启示:在科技创新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科学精神,严谨治学,才能赢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

  • 近年来,我国听障儿童的数量逐年上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为了改善听障儿童的生活质量,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我国政府积极推动听障儿童救助项目。近日,安徽省启动了“贫困聋儿人工耳蜗抢救性康复项目”,为300名贫困听障儿童免费植入人工耳蜗。

    据悉,这300名听障儿童将在省立医院和安医一附院进行术前检查,并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手术费用全免,为家庭减轻了经济负担。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是治疗听障儿童的有效方法之一,它可以帮助听障儿童重建听力,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最佳时间是1岁左右,因为这个阶段也是语言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个阶段植入人工耳蜗,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儿童语言学习的影响。因此,家长需要关注孩子细微的举止,及时发现孩子是否存在听力障碍。

    那么,如何发现孩子是否存在听力障碍呢?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表现:

    1. 婴儿在3个月大的时候,如果对声音没有反应,或者反应迟钝,可能存在听力问题。

    2. 4至7个月的婴儿,如果无法对声音进行定位,或者无法模仿大人的口型,可能存在听力问题。

    3. 1岁前后的孩子,如果无法辨别说话声音与其他声音的不同,或者无法理解一些词语,可能存在听力问题。

    4. 2岁的孩子,如果词汇量没有稳定增长,或者无法像大人一样说话,可能存在听力问题。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存在以上情况,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进行听力检查。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可以有效改善听障儿童的生活质量。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