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痱子、湿疹和过敏性皮炎的区别?

痱子、湿疹和过敏性皮炎的区别?
发表人:医联媒体

痱子、湿疹和过敏性皮炎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发病原因、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式不同等。

1.发病原因不同:(1)痱子是由于环境温度过高而形成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2)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刺激而形成的慢性炎症性疾病。(3)皮炎是由于皮肤接触某种刺激性的物品后,而产生的一种过敏反应。

2.临床表现不同:(1)痱子主要发生在额部、颈部以及皮肤皱褶处,表现为针尖大小的小丘疹,可伴有轻微的瘙痒感。(2)湿疹可在全身发病,表现为形态各异的皮疹,可伴瘙痒,而且容易反复发作。(3)接触性皮炎发病部位比较局限,主要表现为丘疹、水疱,可伴有瘙痒或者疼痛感。

3.治疗方式不同:(1)痱子通过改善环境以及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后症状可以得到改善,必要时可以采用一些抗炎药物治疗,例如鱼石脂软膏。(2)湿疹可以针对性的进行一些止痒的药物治疗,例如外用地奈德乳膏,炉甘石洗剂。(3)接触性皮炎关键在于保持局部皮肤清洁,然后给予抗过敏的药物治疗,例如口服氯雷他定片。

由于临床表现会存在有一定的差异,具体情况需要先请医生面诊后再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首先肯定的是过敏性皮炎不传染。因为它没有传染的条件,没有导致传染的病原体。下面咱们看一下过敏性皮炎是怎么回事。

     

    过敏性皮炎,《中国临床皮肤病学》上根本就没有这个诊断,皮炎也只是作为一种症状存在。

     

    但是在临床实际工作中,经常会看到一些大夫诊断为过敏性皮炎。这是为什么?是诊断错了吗?显然不是,是因为这种病有皮炎的症状,但是致病原因又不明确,但是可以肯定是过敏反应导致的。

     

    为了和其他原因明确的皮炎相区别,才诊断为过敏性皮炎。是一种约定俗成。过去对于异位性皮炎曾经诊断为遗传性过敏性皮炎,现在叫做特应性皮炎(AD),由于这种病和家族遗传有一定关系,所以这个病不在今天的讨论范围之内。

     

    什么是过敏性皮炎?

     

    过敏性皮炎是由于接触过敏性抗原引起的皮肤过敏反应,当过敏原首次进入人体,过敏体质的免疫系统对该种过敏原产生记忆,当过敏原再次进入体内,过敏体质的免疫系统认出后发生强烈反应。

     

     

    引起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的细胞膜破裂,释放组胺、5-羟色胺、慢反应物质等过敏反应介质,过敏反应介质与皮肤血管黏膜相结合,导致皮肤出现红斑、皮疹、瘙痒等不适症状。

     

    有什么东西可以引起过敏性皮炎?

     

    能引起过敏性皮炎的刺激物种类很多,主要有动物性、植物性、化学性三种:  

     

    1.动物性的过敏原包括各种动物皮毛和毒素,某些动物如蜂类、水母、恙、螨、蝶、蛾等。   

     

     

    2.植物性的过敏原主要指有些植物的叶、茎、花、果或其产物等,如漆树、橡树、芥子、巴豆、大蒜、荨麻、除虫菊等。

     

    3.化学性物质,绝大多数过敏性皮炎均系化学刺激物引起,如药物、染料、洗涤剂、油类、化妆品、化学纤维、塑料制品、化工原料、避孕用具、表带、染甲油等。

     

    过敏性皮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在临床上常见的过敏性皮炎可表现为红斑,水肿略隆起或伴有少数米粒大小的红色水肿性丘疹,有的仅表现为局部红斑,水肿不明显,有的还可为湿疹样改变,有糠粃样鳞屑,伴有瘙痒。

     

  • 皮毛过敏性皮炎是一种由对动物皮毛或毛发过敏引起的皮肤炎症,可通过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皮肤清洁、药物等方法进行处理。

    1.避免接触过敏原:对于明确对某种动物的皮毛过敏的患者,最好避免与该动物接触。对于过敏性体质人群尽量避免接触或进入动物密集的环境,如宠物店、动物园等。

    2.保持皮肤清洁:定期洗澡可以帮助去除可能引起过敏的动物毛发残留。使用温和的洗涤剂和温水,避免使用刺激性的皂类产品。

    3.药物:可口服抗过敏药物缓解皮肤炎症和瘙痒的症状,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物。其次也可外用糖皮质激素药物缓解皮损以及瘙痒等不适,如曲安奈德乳膏、卤米松软膏等。

    一旦出现皮毛过敏性皮炎,需尽快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治疗。

  • 出现腿上长了水泡周围发红的现象可能是烫伤,也有可能是过敏性皮炎或带状疱疹等因素所致。应根据不同病因,采取不同治疗措施,如涂抹红霉素软膏、口服氯雷他定等药物。

    1.烫伤:若腿部不慎被热水烫伤而导致皮下的毛细血管发生损伤,可能会出现长水泡、发红及局部疼痛的现象。可使用红霉素软膏、磺胺嘧啶银乳膏等药物治疗。

    2.过敏性皮炎:由于机体不慎接触过敏原而导致异常免疫反应,出现腿上长水泡周围发红的现象。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刺痛等症状。可口服氯雷他定或盐酸西替利嗪片等药物治疗。

    3.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表现为疼痛、沿着周围神经走向成群分布的水疱,可出现腿上长水泡、周围发红的现象。可使用阿昔洛韦、泛昔洛韦等药物治疗。除此之外,水痘、湿疹等因素也可导致上述症状发生。建议查明病因并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进行治疗、谨遵医嘱用药。

  • 过敏性皮炎丘疹的痊愈时间因人而异,没有特定的恢复时间。过敏性皮炎丘疹的痊愈时间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个人体质、过敏的严重程度、治疗时间和调理情况等。在皮疹病理情况较轻的情况下,如急性荨麻疹引起的红斑和风团,通常在数小时至24小时内可以消失,通过抗过敏治疗一般1-2周内可以痊愈。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水疱和其他皮疹,通常可以在抗病毒治疗约2周后消失和痊愈。然而,如果是慢性疾病如慢性湿疹和牛皮癣引起的红斑和丘疹,消失时间可能会较长,需要几个月才能消失,甚至部分可能会长期存在。因此,过敏性皮炎丘疹的恢复时间因个体差异而异,无法一概而论。如果已经找到引起过敏的原因,避免接触可以加速恢复。同时,患者应严格遵守医生的建议,正确使用药物,并注意生活调理,以促进皮肤的恢复。

  • 过敏性皮炎和疱疹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病因、症状、治疗方法等方面。

    1.病因:过敏性皮炎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皮肤炎症反应,包括接触化学物质、自体挫伤、搔抓引起外伤性皮炎、烫伤、冻伤等,也可能是由于化学性、放射性损伤,真菌性、寄生虫等因素所致。而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皮肤黏膜感染性疾病。

    2.症状:过敏性皮炎的主要症状是各种类型的皮疹,如红肿、瘙痒、风团、脱皮等皮肤症状。而带状疱疹发病前有发热和全身疲劳等先兆症状。面部皮肤在疱疹开始时出现不规则或椭圆形的红色斑点。几小时后,红斑中会出现水泡,水泡逐渐增多并大疱合并。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生脓疱感染。通常几天后水疱会逐渐结痂,色素会逐渐消退,通常不会留下疤痕。

    3.治疗方法:过敏性皮炎的治疗主要是避免接触过敏原,使用抗过敏药物和外用药膏等,同时注意保持饮食清淡和皮肤护理。带状疱疹则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如阿昔洛韦等。

    过敏性皮炎和带状疱疹属于两种不同的皮肤病,患者应根据自己的疾病类型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 眼角过敏性皮炎指眼角周围皮肤发生过敏反应而引起的炎症,可能是接触过敏原、遗传因素、干燥和刺激等原因。

    1.接触过敏原:眼角过敏性皮炎可能与过敏原接触有关,常见的过敏原有花粉、宠物皮屑、尘螨、霉菌、化妆品、洗发水、面部清洁剂等,过敏原接触眼角周围皮肤,引发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导致皮肤炎症和瘙痒。

    2.遗传因素:有些人可能对过敏原有遗传易感性,容易在接触过敏原后出现眼角过敏性皮炎。

    3.干燥和刺激:干燥的环境或频繁揉眼睛、擦拭眼角周围的皮肤会破坏皮肤屏障,使眼角皮肤更容易受到刺激和过敏的影响,会引发眼角过敏性皮炎。

    生活中要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减少接触过敏原,眼角过敏性皮炎引发不适症状要及时就医和治疗。

  • 眼周过敏性皮炎通常可引起瘙痒、疼痛等症状,确诊后可进行一般治疗、药物治疗。

    1.一般治疗:应当保持眼周皮肤清洁,避免过度抓挠和刺激,不要接触易过敏物质,不要食用易过敏食物,不要饮酒,防止症状加重。

    2.药物治疗:对于眼周过敏性皮炎,可应用外用药物治疗,如糠酸莫米松乳膏、氢化可的松乳膏,一定要避免药物进入眼内。还可配合口服用药治疗,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可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恢复。

    在治疗期间再要遵医嘱合理用药,调整心理,减轻心理负担,合理休息,避免熬夜,不要过度劳累。

  • 出现淋巴长痘痘的现象可能是清洁不当,也有可能是过敏性皮炎或毛囊炎等因素导致的,应根据不同病因采取不同处理措施,如清洁毛孔、涂抹药物等。

    1.清洁不当:由于肌体面部清洁不当而导致毛孔堵塞、淤积,从而致使淋巴处长痘痘的现象,其可通过适当清洁毛孔等一般措施缓解症状。

    2.过敏性皮炎:由于肌体面部接触某些过敏源而导致局部皮肤黏膜受到刺激,从而可能会表现出淋巴长痘痘的现象,其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或盐酸西替利嗪片等药物缓解症状。

    3.毛囊炎:由于毛囊损伤而导致被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感染,从而出现淋巴长痘痘的现象。同时,还可伴有瘙痒、红肿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软膏等药物治疗。若遇到上述问题且痘痘经久不消,建议进院向皮肤科医生咨询并诊治。

  • 过敏性皮炎轻度的可以自愈,严重的需要通过一定的治疗手段才能痊愈。对于轻度的过敏性皮炎,患者只要避免接触过敏原,如鱼、虾、浓茶、咖啡、酒类等,同时避免暴力搔抓、过度洗拭等刺激,通常可以自愈。但是,如果过敏性皮炎的过敏原或者过敏性刺激的原发因素仍然存在,或者过敏性皮炎症状严重,如出现肿胀、水疱、糜烂、渗液、继发性感染等,此时不容易消退,需要通过相应的抗过敏治疗才能痊愈,比如口服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抗组织胺类药物,或者外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进行消炎治疗,必要时还需要服用地塞米松、强的松等药物。

    总的来说,过敏性皮炎是否会自愈,需根据其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综合判断。同时,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皮肤卫生习惯。

  • 确诊为自家过敏性皮炎,需要积极就医治疗,根据病因采取措施。常见的处理措施包括回避触发因素、保持皮肤湿润、健康生活习惯、紫外线防护和免疫调节等:

    1.回避触发因素:了解和避免接触可能诱发自家过敏性皮炎的触发因素是治疗的第一步。这可能包括化妆品、清洁剂、香水、药物等。

    2.保持皮肤湿润:使用温和的保湿霜和皮肤滋养剂可以帮助缓解皮肤干燥和瘙痒。

    3.健康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度疲劳和压力,这都可以帮助改善皮肤状况。

    4.紫外线防护:避免暴露在强烈的阳光下,使用防晒霜,穿长袖衣服和帽子等来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刺激。

    5.免疫调节:可以使用一些抗组胺药物、抗过敏药物和抗组胺药物进行治疗,以控制皮肤症状。

    如果症状较重,建议咨询专业医生。如果病情持续不改善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寻求更专业的治疗建议。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