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中重度神经性耳聋怎么治疗?

中重度神经性耳聋怎么治疗?
发表人:医联媒体

中重度神经性耳聋的治疗主要是予以药物治疗、佩戴助听器及耳蜗植入器等治疗。

1.药物治疗:在排除或治疗原发疾病的同时,需尽早应用扩张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和溶栓、营养神经、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如巴曲酶、甲钴胺、银杏叶片、地塞米松、甲泼尼龙等。

2.佩戴助听器:患者耳聋达到中重度耳聋,已影响日常对话,可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选择合适的助听器,予以佩戴,保证日常对话。

3.耳蜗植入器:若经济情况、医疗水平等允许的情况下,可选择耳蜗植入器,通过该电子装置将声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直接刺激听神经纤维,进而产生听觉,提高听力。当患有中重度神经性耳聋时,建议尽早就诊医院,遵医嘱配合治疗及使用药物,以免影响日常生活。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耳聋疾病介绍:
人体耳部结构分为外耳、中耳、内耳,因为某些原因,如遗传、感染、药物、疾病、环境等,导致声音从外耳传导至内耳的听觉通路发生病变,引起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害,这种听力损害一般被统称为耳聋,程度较轻时称重听,显著影响社交能力的称为聋。全球大约7%~10%的人口正在承受着明显的听力障碍,主要表现除了听力下降外,通常还伴有耳鸣、耳闷、眩晕、听觉过敏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一般联合药物、手术、高压氧舱等多种治疗方法进行干预,部分类型的耳聋可恢复,部分却会造成永久性听力损伤,预后因人而异,越早治疗,效果越好[1]。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没有"神经性耳聋最可能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种说法,一般神经性耳聋的原因很多,包括先天因素、药物中毒、年龄因素,以及感染因素等。

    1.先天因素:基因或者染色体疾病会导致先天的听力发育异常,从而引起严重的听力障碍。此外,由于母体感染,包括巨细胞病毒、弓形虫等也会导致胎儿听力的障碍。

    2.药物中毒:一些药物具有耳毒性,包括庆大霉素、链霉素、万古霉素、顺铂、卡铂等药物,可能导致神经性耳聋,但是个体差异较大。

    3.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老化,听神经细胞萎缩以及耳蜗基底膜改变等也会导致神经性耳聋。

    4.感染因素:部分患者患有腮腺炎、病毒性感冒等,都会引起双侧或单侧感应音耳聋从而导致听力受损。

    神经性耳聋可能还有其他的原因,包括自身免疫性因素等,建议及时就医及治疗,以获得最好的预后。

  • 新生儿SLC26A4杂合突变,是由于突变原因,导致新生儿出现耳聋基因,可能会导致遗传性感音神经性聋。

    SLC26A4基因杂合突变一般是指在进行基因芯片检测时,发现患者出现SLC26A4基因突变。SLC26A4基因杂合突变是指患者体内同时存在两种不同的基因突变情况,一般是由于Y染色体上的2个基因出现突变导致。SLC26A4是引起遗传性感音神经性聋的遗传学病因,与前庭水管扩大及Pendred综合征密切相关,该基因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如果只是杂合突变,只是说明是耳聋基因的携带者,孩子不会表现出症状,但是可能把致病基因遗传给下一代。

    新生儿slc26a4杂合突变,如果伴有其他不适,建议及时就医,积极治疗。

  • 引起耳鸣的原因有很多,中耳感染、手术、中耳毒性药物中毒,颅脑外伤、急性或慢性声创伤、烟酒过度、精神紧张等常为耳鸣之诱因,生活中经常能碰到耳鸣的患者,那么耳鸣的这些问题你知道么?

     

    1、耳鸣的性质

     

    低音调耳鸣多为传音性,如刮风、火车或机器运转的轰鸣声;高音调耳鸣多为感音性,如蝉鸣、吹哨或汽笛声;以及无法识别的音调。高低音同时存在或彼此交替出现者多属混合性,先有低音性耳鸣,后有高音性或混合性耳鸣,提示病变系从传音器官开始,之后又延及感音器官。实验性治疗对耳鸣的诊断有一定意义。如经咽鼓吹张后耳鸣减轻或消失。可断定其病变位于传音器。反之,如虽经长期吹张,但耳鸣仍无改进者,其病变可能位于感音器。

     

     

    2、耳鸣的侧别

     

    单侧性耳鸣多为传音系统病变,双侧性耳鸣多为感音系统疾病,但听神经瘤多为单侧性耳鸣,高血压引起的耳鸣通常为双侧性。

     

    3、发病情况

     

    传音性耳鸣出现之后,很少发生变化,故常为持续性,有些感音性耳鸣,时间短暂,常突然发生或突然消失。感音器有长期病变时,耳鸣也多为持续性。

     

    4、耳鸣与听力损伤类型的关系

     

    耳鸣的频谱常相当于听力图下降最多的区域,且同一病因引起的耳鸣,常有同样的频谱,可根据听力图谱简介判断耳鸣的病变部位。

     

    5、耳鸣与眩晕的关系

     

    耳鸣与眩晕密切相关,耳源性眩晕常伴有耳鸣,Meniere病时耳鸣可以是眩晕发作的先兆症状。动脉硬化、椎丛底动脉供血不足等可导致前庭中枢及耳蜗供血不足,发生较长时间的耳鸣与眩晕。

     

    6、耳鸣与听幻觉如何鉴别?

     

    耳鸣还应与听幻觉相鉴别。耳鸣常是单调躁音,如轰轰声、嗡嗡声、嘶嘶声、铃响声、蝉鸣声或汽笛声等,而听幻觉是一种精神异常所引起的幻觉,患者常诉有奏乐声、说话声、合唱声或其他难以解释的声音等。

     

     

    7、耳鸣和耳聋如何鉴别?

     

    耳聋主要的症状是听力下降,但耳聋可以伴有耳鸣、眩晕、耳闷胀感、听觉过敏等症状,所以耳聋的症状比较多。耳鸣主要的感觉就是耳朵响、脑子响,有高调和低调等各种声音,耳鸣还可以分为波动性耳鸣、他觉性耳鸣,所以耳鸣的种类较多,但耳鸣患者不伴有听力下降。耳鸣的治疗方式也与耳聋不同,耳鸣可通过习服治疗、掩蔽声治疗等方法来治疗,而耳聋主要是改善供血等治疗。

  • 老年性聋是指由于年龄增长而导致的听力下降,其病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自然衰老、长期暴露于噪声等。

    1.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老年性聋的发病中起到一定的作用,某些基因变异可能会增加个体患上老年性聋的风险。

    2.自然衰老: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个器官和组织都会经历自然的退化和衰老过程。听觉系统也不例外,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和听觉神经元会逐渐退化和损伤,导致听力下降。

    3.长期暴露于噪声:长期暴露于高强度的噪声环境会损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和听觉神经元,导致听力受损,进而诱发老年性聋的出现。一旦出现老年性聋的现象,需尽快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治疗。

  • 神经性耳聋与中耳炎的区别主要在于病因、症状、检查结果不同等。

    1.病因:神经性耳聋通常是由于内耳听神经的受损或功能障碍引起的,可能由于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耳聋、噪音暴露、遗传因素、药物副作用等导致。而中耳炎是由于中耳部位的细菌或病毒感染导致的。

    2.症状:神经性耳聋的主要症状是听力减退或消失,频率高低不同的声音可能听不清楚。中耳炎的主要症状包括耳朵疼痛、听力减退、耳鸣、耳漏等。

    3.检查结果不同:神经性耳聋的听力检查结果通常显示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听觉图(听力图)可能呈特定的模式。中耳炎的诊断常通过耳朵检查,可发现红肿、渗出或中耳内有分泌物。不管是神经性耳聋还是中耳炎,都需尽快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 听力丧失可发生在任何年龄。约1/1000~1/800的新生儿在出生时有严重和极度的听力丧失,另有2~3倍于此的新生儿有程度略低的听力丧失。随着环境噪声的加剧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快,目前全世界听力损失的人数正不断增加。据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听力研究学会估计,到2005年全球听力损失程度在25分贝以上的总人数将超过5.6亿,而中国听力障碍的患者约有1.2亿多。

     

     

    一、哪些因素容易诱发耳聋?

     

    听力丧失好发于熬夜、抵抗力差,合并有鼻炎、鼻窦炎患者,长期过量饮酒者、直系亲属(、姐妹)有父母、兄弟神经性耳聋病史者、病毒感染者。耳聋的常见诱发因素有病毒感染与自身免疫异常,感染可能直接或间接地通过激发自身免疫反应而损伤内耳组织。精神刺激、创伤、生气、熬夜、劳累、过敏等诱发耳聋。如果身体其他疾病影响耳部供血,也会导致耳聋,如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如果长期处于噪音较大的环境,可能会诱发耳朵内部受损。年龄增长过程中,耳部组织结构也会受到损耗,造成听力减退甚至丧失。

     

    二、耳聋的表现症状有哪些?

     

    患者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听力损害,剩余听力程度跟病情程度有关。

     

    复聪现象:听力损失的程度因为刺激的声强增加而减轻或消失;强声耐量降低,患者在未达到正常人的强声耐量(105~110dB)时就感到耳部疼痛。
    复听:对于同一种音调病人感到听到的声音不一致,一高一低。
    病理性听觉适应:在持续性的声音刺激时,听阈显著增高。
    脑干性中枢性耳聋:累及耳蜗神经核产生一侧性的耳聋,程度轻;如果累及一侧耳蜗神经核与对侧的交叉纤维则产生双侧性耳聋,以部分性感音性耳聋多见,常见于脑桥、延髓病变。
    皮质性耳聋:皮质性耳聋对于声音的辨距、性质难以辨别,有时虽然一般听觉不受损害但对于语言的审美能力降低。

     

     

    三、发现哪些症状应引起重视积极就医?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控制、改善症状、预防并发症及其重要,对于有疑似耳聋临床表现的患者更应该及时就诊,以明确诊断。如果出现早期耳聋症状,如交流打岔、听得见却听不清、看电视音量大、对周围人的打招呼无反应等,或突然出现眩晕、耳鸣或已有耳鸣加重均提示可能岀现听力减退,需要就医检查听力状况。对新生儿而言,应尽量按照规定时间完善相关听力筛查;若未完成,要注意观察幼儿是否出现难以吵酲、语言发育明显迟缓等表现。

  • 感冒也就是指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引起耳聋可能和生理因素有关,也可能是病毒性中耳炎、神经性耳聋等病理性因素导致。

    1.生理因素上呼吸道感染通常会出现鼻塞、流鼻涕等症状,会对咽鼓管的功能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到鼓室,出现耳聋症状。

    2.病理性因素(1)病毒性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大多和病毒感染有关,而病毒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如果病毒侵犯咽鼓管,可能会导致中耳腔积液,诱发病毒性中耳炎,从而出现听力下降以及耳鸣等情况。(2)神经性耳聋:上呼吸道感染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可能会导致内耳供血不足,诱发神经性耳聋,从而出现听力下降、耳鸣等情况。

    上呼吸道感染引起耳聋还可能和其他原因有关,比如咽鼓管炎,建议及时到医院就医,查明原因,遵医嘱进行规范的治疗。

  • 一、确诊耳聋需要做哪些检查?

     


    一般检查:检查耳廓、外耳道及鼓膜等,通过一般检查,确定患者耳部的大致情况。

    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血常规、血生化等常规检查,必要时可进行病原学检查,如因感染导致耳聋,需进行此项检查。

    纯音测听:用于判断患者听损程度和类型,对疾病的诊断有辅助作用。

    音叉测试:主要用于鉴别耳聋的性质(传导性耳聋或感音性耳聋)。

    眼震电图:患者伴有眩晕症状时,通过观察眼震情况,判断内耳前庭的功能状态,进行此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耳聋性质。

    影像学检查:CT显示骨质结构非常清晰,可以观察患者的中耳结构有无畸形。此外,有时也会应用颅脑MRI协助排除肿瘤。

    眼震电图:在眼球运动时,测试眼球电场变化,经放大后描记出来即为眼震电图。用于对周耳部前庭病变的诊断。
    患者出现听力下降,听力检查500Hz、1000Hz、2000Hz、4000Hz,平均听阈超过25分贝可以确诊听力损失。

     

    二、耳聋的分级有哪些?


    轻度聋:听低声谈话感到困难,26~40dBHL。
    中度聋:听近距离谈话困难,41~60dBHL。
    重度耳聋:耳旁大声呼喊,61~80dBHL。
    极度聋:听不到耳旁大声,大于80dBHL。
     

    耳聋患者治疗早发现、早治疗,促进听力恢复为目的,提高生活质量,传导性耳聋手术治疗可以治愈,神经性耳聋,预后因人而异,越早治疗干预,疗效越好。传导性耳聋可以恢复,部分突发性神经性耳聋早期可以恢复,绝大部分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为永久性,无有效药物治疗。手术患者应至少每3个月复查一次;达到治疗目标,神经性耳聋控制稳定后,可6个月复查一次。

     

    三、耳聋患者的日常护理有什么需要注意?

     

    耳聋患者日常饮食应均衡营养,注意用耳卫生,防备噪音,保持听力,逐渐配戴和维护助听设备。避免过度劳累,预防感染,尽早治疗,早发现,早干预。平时注意耳道保护,避免频繁掏耳朵,洗头、洗澡时避免耳朵进水,预防感冒、受凉,有鼻炎、鼻窦炎、腺样体肥大等相关疾病,尽早治疗,建议在医师指导下开展运动,循序渐进,并长期坚持。积极进行病情监测,观察听力,有下降,尽早治疗。传导性耳聋患者建议一年复查一次纯音测听、耳内窥镜检查,神经耳聋患者建议半年复查纯音测听一次,中间出现听力突然下降,及时就诊。

     

    特殊注意事项:出现耳部流脓,耳部感染症状,尽早、足量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神经性耳聋患者听力突然下降,需立刻急诊就医,完善检查,营养神经支持对症治疗。

     

     

    四、如何预防耳聋的发生?

     

    目前还没有特异而有效的预防方法,但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降低疾病发生机率,或避免疾病进一步加重有益处。出生后进行听力筛查,必要时聋病基因检测。锻炼身体,作息规律,劳逸结合,预防感冒。健康饮食,营养均衡。注意调节心理健康。避免嗓音环境,避免长时间使用耳机。不随便挖耳。尽量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等。若有耳聋病史,就诊开药时应向医生说明。积极治疗相关疾病,如鼻炎、糖尿病、高血压等。

  • 福州一30岁男子因为熬夜打游戏输了几次一气之下突发胸闷呼吸困难,被紧急送往了医院。医生在他的肺部上发现了一处破口。

     

    据医生检查发现,该男子由于先天发育异常,肺部表面形成了肺大泡,如果出现情绪激动或者用力咳嗽等刺激都有可能引发肺大泡的破裂,就像人们所说的气“炸了”。其实这在医学上被称之为“气胸”。

     

    那么气胸到底是怎么回事?发生气胸了我们应该怎么办?

     

     

    气胸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我们的肺像两个气球,外部包围着我们的胸腔。如果气球因为外界的刺激被弄破了,就会有气体进入到胸腔,使胸腔内充满气体,导致肺部受到挤压,引起呼吸困难,严重的情况还会压迫大血管,使心脏及血管也受到影响而发生移位,导致循环呼吸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当然,具体气胸发生的情况不同,严重程度不一样,治疗难度也不一样。有些人会反复发作,最终还是需要做手术来根治。

     

    而自发性气胸则是没有任何外力就发生的气胸,目前没有明确的原因。但是有研究证明,吸烟、空气污染、吸食大麻、瘦高人群特别是男生,跟自发性气胸有相关性。

     

    发生气胸怎么办?

     

    一般发生自发性气胸的大多数年轻人,体格比较好,往往只是觉得胸闷、呼吸不畅。但严重的气胸会出现憋气、难以呼吸等,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该及时去医院治疗。气胸的患者往往需要住院治疗,如果气胸量少,少于30%,则可以先保守观察,少量的气胸是可以自行吸收的。而大于30%量的气胸属于大量气胸,通常需要做胸腔闭式引流术,将胸腔的气体通过引流管道放出来。有的隐匿的肺大疱甚至要进行胸腔镜手术处理。

     

     

    结语

     

    总之,气胸最直接影响人的呼吸功能,因此发生后需要注意保持通风状态,同时注意气胸单纯在家吃点药是解决不了的,尽快去医院看胸外科。常采用的是卧床静养,吸氧,压迫严重时可采取胸膜穿刺,或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排除积气,促使肺尽早膨胀。对于自发性气胸,可采用手术的方式切除肺大泡,为防止复发,术后半年不要剧烈运动,减少剧烈咳嗽,若出现胸痛胸闷的症状,要及时就医并听从医师安排,合理治疗。

     

    预防气胸的发生,就要注意对肺的养护,日常生活中注意远离香烟,远离雾霾,同时注意锻炼时不要太剧烈,避免胸部撞击,最大程度远离气胸的危险因素。

  • 相信不少人都会有感冒发烧的疾病,到医院检查的时候,通常医生会先建议我们抽血,然后告诉我们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然后再开一些药物让我们带回家吃。是否有人好奇这个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是怎么一回事?医生是怎么诊断出来的呢?


      血常规的重要性

     

    血常规其实就是抽一点血,然后验完以后就给予一份报告,里面有白细胞,中细胞,红细胞等等的数据,然后医生就会根据数据看你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其中,白细胞是我们人体的一个抵御屏障,相当于一个国家的军队,如果我们把人体比喻为一个国家,那白细胞就可以比喻为一支军队。

     

     

    如果我们人体内有感染的情况发生,白细胞的指标就能够最先看出来异常,下面,通过这两步走,医生就可以确诊出到底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
     

    第一步:看血常规


    如果白细胞值异常,一般会考虑是患者被感染,通过白细胞之间的比例,可以做出初步的判断,如果白细胞高,中性细胞也高,很有可能是急性感染,如果淋巴细胞高,很有可能是体内有寄生虫,当然,还要结合具体的数据才能准确地判断出来。


    有经验的医生,就能够直接按照血常规用药,给予相应的药物患者服用,避免耽误了病情,如果是经验没有那么丰富的医生,也会根据常识给予相应的药物,或者询问情况,让患者做在进一步检查,然后给予相应的药物。
     

    第二步:做相关病原学检测


    如果是比较谨慎的医院,或者是经验不太丰富的医生,可能就会建议我们进行进一步的检测再用药,比如检查病毒的DNA,或者相关的抗原,抗体等等。比如流行性感冒,通过血常规能够进行初步诊断,然后还可以进一步让患者进行核酸检查,或者病毒抗原检查进行确诊。

     

     

    第一步加上第二步,如果患者不介意被折腾,其实是可以全方位准确无误地把最终的病原体检查进行全覆盖,清晰地知道病原体。
     

    发烧不仅限于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以及细菌感染会让我们发生发烧的症状,但是我们不仅仅因为细菌感染,或者病毒感染才会发生发烧的症状。衣原体,支原体等等都会引起发烧的症状,或者咳嗽,痰咳等等,比如患者有上呼吸道感染,头孢是无法治愈的,因为头孢仅仅对细菌感染起作用,所以这样情况下,不仅疾病没有治好,还会留下耐药性的隐患。所以,一般情况下不建议大家乱用药物,不然很容易产生身体隐患。


    总而言之,特别是现在疫情这么严重的情况下,如果有发烧,咳嗽等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必要时候也要进行核酸检测,听从医生的安排,以免自己乱服药物,让身体发生不好的情况。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