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面对卒中所带来的情绪影响,需要综合应对策略。首先,要充分认识到情绪波动是正常的反应,不要压抑自己的情感,也可以考虑寻求专业心理辅导以获得支持。
保持积极的心态对于恢复至关重要,同时寻找喜欢的活动和放松方法,如休闲娱乐、冥想等,可以缓解情绪压力。保持规律的作息、健康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也有助于维持身体的平衡,从而稳定情绪。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高油高盐危害不小,“减油减盐”势在必行!那么,高油和高盐究竟是以什么为标准的,具体又有哪些危害呢?
我们要牢记两个指标——30g(高油)和6g(高盐)。中国营养学会建议,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食用油量不应超过30g,摄入食盐则不应超过6g[1]。
其实,油脂不只来源于烹调油,更多的部分来源于我们日常摄入的肉类、豆类等食物。我们“控油”时,还要从限制总油脂的角度考虑。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在一天摄入的总能量中,脂肪占比20%~30%最为健康。一个中国成年人的日均能量摄入量为1800~2600kcal,以上限30%计,他每天最多摄入60~85g脂肪[2]。
我们是这样计算出烹调油的用量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较为理想的饮食模式,我们如果严格参照这一模式,会从各种动物性食物和豆类食物中获得脂肪30~50g,留给烹调油的,就剩下最多30g了,否则就有脂肪超标的风险[2]。
普通啤酒瓶盖,去掉胶垫后,盛满就是6g的盐。这个6g不只指食用盐,还包括酱油和食物中的盐分。我们每天需要2200mg的钠,以维持正常的水盐平衡,而1g食盐含有400mg钠,所以6g盐量就能满足我们的日常需要,超过就有一定的患病风险[2]。
1. 肥胖
脂肪的热量极高,我们如果摄入过量的脂肪,特别是动物脂肪,不能被人体及时消耗,就会储存在脂肪组织等处,造成肥胖。肥胖又是多种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我们要提高警惕。
2. 冠心病
脂肪中的反式脂肪酸会提高冠心病的发病风险!反式脂肪酸是不饱和脂肪酸的“变形”,主要来源于各种经过氢化加工的植物油,如人造黄油、起酥油等。研究表明,反式脂肪酸会引起脂代谢紊乱,进而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等。
1. 高血压
研究表明,人体每天多摄入1g钠,收缩压平均升高2.11mmHg,舒张压升高0.78mmHg[3]。可见,高盐饮食和高血压的发生密切相关。原来,钠离子具有一定的吸水能力,会吸引组织中的水分进入血液中,让血量增加而血压升高。高血压又会进一步增加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严重缩短我们的寿命!
2. 脑卒中
高盐饮食会将脑卒中的患病风险提高23%[4]!高盐可能通过升高血压,间接地诱发脑出血;也可能直接作用于脑血管,诱发破裂出血和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5]。
3. 胃癌
通过对多个国家的人群研究发现,高盐饮食会将胃癌的发病率提高68%[6]!长期高盐饮食,提高了胃粘膜细胞所处环境的渗透压,胃粘膜细胞在“高压”下变性,就有癌变的风险[1]。
用油不超过30g,用盐不超过6g,以此为标准,我们的健康才能得到保障,否则,肥胖、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胃癌……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和消化道疾病都可能“找上门”来!
家中有卒中病人需要细心的护理。首先,确保病人的药物按时按量服用,遵循医生的处方。保持家居环境整洁和安全,预防跌倒等意外。提供均衡的饮食,低盐低脂,多摄入水果、蔬菜和健康蛋白。
定期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及时就医。进行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肢体运动和语言能力。关注病人的情绪,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他们积极面对康复挑战。
是的,虽然急性期治疗是挽救生命的关键,但长期的恢复治疗同样重要,在恢复期,通过促进血管新生和改善脑血流,可以持续改善患者的脑血流灌注。这有助于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给受损的脑区域,从而促进神经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通过物理治疗、康复训练、言语治疗等方法,患者可以逐渐恢复语言、运动、认知等方面的功能。这都需要漫长的恢复期。
在预防卒中复发中,他汀药物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酶,减少体内的“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从而起到多重积极作用。长期坚持他汀治疗可以降低卒中复发的风险。
研究表明,持续服用他汀药物5年,可以将卒中复发风险降低22%,而在1年内坚持他汀治疗可能已经能够显著降低卒中复发的风险。
脑卒患者中康复治疗需要根据患者情况,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方案,常见的治疗方法有:康复康复医疗处置,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治疗,心理治疗,矫形器治疗,中国传统治疗以及康复护理。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法的选择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康复需求进行个体化定制。重要的是与医生、康复师和其他专业人员密切合作,以制定最适合患者的康复计划。
高血压患者预防脑卒中等神经系统合并症的关键在于控制血压和健康生活方式。定期监测血压、均衡饮食、减少盐和高脂食物摄入、增加水果蔬菜摄入,以及适度体育锻炼,有助于维护心血管健康。戒烟限酒是减少脑卒中风险的重要措施。遵医嘱定期服药,稳定血压,也至关重要。
此外,良好的心理健康和应对压力的能力同样重要。通过综合性的措施,高血压患者可以降低患神经系统合并症的风险,提升生活质量。
卒中的溶栓和血管内治疗各自具备优势和局限性,不能一概而论说哪种治疗更为合适,需要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而定。脑卒中发病后有条件者选择溶栓治疗,若未行溶栓治疗,48小时之内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常用抗血小板治疗药物有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血管内治疗对于大血管闭塞患者显示出良好效果,但技术和设备存在限制,且可能导致再灌注损伤。
43岁的刘女士在吃完饭后洗碗的时候突然感觉剧烈的头痛,并且有恶心、呕吐的症状,家人扶她到沙发休息,她言语不清楚,逐渐出现视物模糊,甚至一边身体出现麻木、无力的感觉。
家人见情况不好,赶紧打了120,送到医院急诊,测血压180/110mmHg,紧急做头颅CT,诊断为脑出血,由于出血量超过100ml,紧急做外科手术,由于出血量过多,虽经过全力救治,还是没有抢救过来,半个月就离世了。
刘女士住院期间血压高,血脂高,诊断有高血压、高血脂,医生询问病史时发现刘女士有一特殊习惯动作,她习惯每次吃饭时,把剩菜都自己吃了,甚至剩下的汤都喝下去,舍不得倒掉,怕浪费!
医生叹息:正是刘女士这个特殊动作害了她!因为实际上很多肉类的汤里面脂肪含量高,剩菜吃多了也会增加盐的摄入,这样高脂高盐的饮食很容易导致高脂血症、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增加脑出血等脑卒中的风险。
如何预防脑卒中?
生活饮食习惯与脑卒中的发生关系密切,如高盐饮食、吸烟、饮酒、缺乏体育锻炼等都已经被研究证实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因此,脑卒中的预防要以“健康四大基石”为主要内容,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态平和”。
(1)合理膳食
避免高盐、高脂、高糖饮食,特别是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饮食要清淡,每天盐量控制在6克以内,避免食用动物性脂肪和内脏,少吃宵夜、烧烤、炸鸡等高脂高盐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和谷物、粗粮等食物,保证饮食种类多样化,使营养均衡。
(2)适量运动
运动对身体的好处是众所周知的。每天锻炼30分钟,每周锻炼至少三次,可以有效降低卒中风险。例如步行、骑自行车、爬楼梯、乒乓球等运动可有效预防中风,而且运动越早,中风的风险就越低。
(3)戒烟限酒
吸烟和酒精都会损害血管内皮,引起血压升高,增加脑卒中的风险。所以不仅要戒烟,而且要避免吸入二手烟。最安全的酒量是0,所以最好不喝酒。实在要喝酒,每日饮用酒量不要超过25克酒精量。
(4)定期体检,知晓自己的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
很多人就像本文的刘女士一样,直到最终脑卒中发病才知道自己有高血压、高血脂,事实上,如果能定期体检,知晓自己有高血压高血脂,完全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规范药物治疗,控制血压、血脂、血糖达标,从而大大降低脑卒中发病风险。
结语
脑卒中可防可治,只要坚持以上的好习惯,就能把风险降到最低,同时特别提醒,冬季脑卒中高发,因此平和、乐观的心态对于预防脑卒中也是很重要的,冲动易怒的性格很容易由于受外界刺激导致血压骤然升高而引发脑梗死或脑出血。所以有个平和的心态很重要,要开心每一天哦!
先将患者平放在地面上,避免过度搬动。不要让头部过高,以免影响脑血流,还可能引发癫痫等问题。若患者出现呕吐,要将头部偏向一侧,同时解开患者的衣领,轻轻拉伸患者的舌头,以避免呕吐物阻塞气道。
在等待急救救援的过程中,中风患者应避免摄入任何食物、药物,甚至是水。若患者发生抽搐,可以使用包裹在手帕中的筷子放入患者口中,以避免抽搐时咬伤舌头。
近年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越来越高。医院甚至开通了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绿色通道。为了更好的抢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跟死神争夺时间,通过绿色通道,先诊治后付费,电梯直达病房,优先救治,优先检查的多项措施并进,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愈率。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范围涉及生命科学、社会科学和环境科学中的诸多相关学科。
随着大气污染的加重、地球环境的恶化,气象因素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地位已逐渐被广大学者认知并重视。然而,由于不同纬度地区气象因素、饮食习惯和经济水平的差异,其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在不同研究中得出的结论也有所差异。
普遍认为,寒冷和气温的大幅波动是缺血性脑卒中诱发因素,而在温暖季节和气温相对平稳的月份,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减少,不同类型卒中对气温变化的敏感性也有一定的差异。
在气温变化时,老年人较中青年人更易发生异常血压波动,可能是老年人更易发生脑卒中的原因,因此,老年人与高血压病患者等脑卒中高危人群,在季节交替、寒潮来袭等引起气温较大波动的时候,不仅要注意室内温度的控制,更要对血压的变异引起足够的重视。
高血压病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气温变化与有高血压病史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基线血压波动有关,气温下降和温差增大可引起血压的升高,秋、冬季此现象更为明显,老年患者更为严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胆固醇水平随增龄呈下降趋势,老年患者血胆固醇水平在不同的季节有所变化,但此短时血脂水平的波动可能对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无明显影响。
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与年龄、性别、气温波动和血压变异等多方面有关。在气温变化时,老年人较中青年人更易发生异常血压波动,可能是老年人更易发生脑卒中的原因,因此,老年人与高血压病患者等脑卒中高危人群,在季节交替、寒潮来袭等引起气温较大波动的时候,不仅要注意室内温度的控制,更要对血压的变异引起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