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脂肪肝:你的肝脏“油腻”了吗?

脂肪肝:你的肝脏“油腻”了吗?
发表人:健康帮帮忙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聊的话题有点“油腻”——脂肪肝!

别小看这个听起来有点萌的名词,它可是个潜藏在我们身边的健康大敌。

脂肪性肝病,简称脂肪肝,是以肝细胞脂肪过度贮积和脂肪变性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1]

脂肪肝就像是肝脏上的“小油站”,一旦“油”加多了,肝脏就会闹脾气,甚至罢工。那么,这个“小油站”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呢?又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哪些伤害呢?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探索脂肪肝的奥秘吧!

一、脂肪肝成因:肝脏的“油腻”之旅

想象一下,我们的肝脏就像是一个勤劳的“厨师”,每天都在为我们处理各种食材——脂肪、糖分、蛋白质等。

可是,有一天,这位“厨师”突然收到了大量的“外卖订单”,也就是我们摄入的过量脂肪。它开始手忙脚乱,应接不暇。

于是,这些多余的脂肪就在肝脏里堆积起来,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脂肪肝。

造成脂肪肝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不良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酗酒、药物不当使用等。这些不良习惯就像是一个个“外卖小哥”,源源不断地给肝脏送去“油腻”的负担。

其中,高脂饮食是脂肪肝的主要诱因之一。当我们摄入过多的脂肪时,肝脏无法及时将其代谢掉,就会在肝细胞内堆积起来,形成脂肪肝。

此外,长期大量饮酒也会导致脂肪肝的发生。酒精会干扰肝脏的正常代谢功能,使得脂肪在肝脏内堆积。

这些年,我国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它包括了单纯性脂肪肝,以及由其演变而成的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

现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已经超过了病毒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病,成为最常见的慢性肝病[2]

二、脂肪肝伤害:肝脏的“全面受损”

脂肪肝虽然名字听起来有点可爱,但它的危害可不容小觑。一旦肝脏被过多的脂肪包裹,它的功能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想象一下,如果餐厅的厨房里堆满了未处理的食材,厨师还怎么做饭呢?同样,肝脏也无法正常工作,解毒、代谢、储存等功能都会大打折扣。

脂肪肝对身体的伤害是多方面的,不仅仅局限于肝脏本身。一般来说,单纯性脂肪肝可以经过四步——转化成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最后发展成肝癌[3]

以下是脂肪肝可能带来的主要伤害:

1. 肝功能减退:

脂肪肝会导致肝脏细胞受损,进而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解毒、代谢、储存等功能都可能受到影响,导致身体内环境失衡。

2. 肝硬化风险增加:

长期脂肪肝可能演变为肝硬化,这是一种肝脏组织严重受损、结构发生改变的疾病。肝硬化会进一步削弱肝功能,甚至可能导致肝功能衰竭。

3. 肝癌风险提升:

脂肪肝患者患肝癌的风险也相对较高。肝癌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治疗难度大,预后较差。

4. 代谢性疾病相关:

脂肪肝,这一看似局部的问题,实际上是身体脂肪代谢问题的缩影。它往往与高血脂、肥胖等代谢性疾病如影随形,共同侵蚀着我们的健康。

高血脂,即血液中脂质含量过高,是脂肪肝的重要诱因之一。当脂肪摄入过多或代谢异常时,血液中的脂质就会在肝脏内堆积,形成脂肪肝。而脂肪肝反过来又会影响脂质的正常代谢,进一步加重高血脂的情况,形成恶性循环。

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即腹部肥胖),与脂肪肝的关系更是密不可分。过多的脂肪堆积在腹部,不仅会增加肝脏的负担,还会干扰胰岛素的正常作用,导致血糖调节失衡,从而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脂肪肝并非只是胖人的“专利”。有些人虽然体型消瘦,但由于遗传因素、营养不良或其他代谢异常,也可能患上脂肪肝。因此,无论胖瘦,我们都应该关注自己的肝脏健康,定期进行体检。

此外,脂肪肝还与心血管疾病、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等多种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这些疾病之间相互影响,共同威胁着我们的健康。

三、给脂肪肝“减减负”,该用药时要用药

治疗脂肪肝,药物并不是万能的,但合理使用药物确实可以帮助肝脏“减减负”。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用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千万不要自行用药。因为不同的脂肪肝类型、不同的病情阶段,用药方案都是不一样的。

一般来说,治疗脂肪肝的药物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针对病因的药物,比如降血脂药、降糖药等;另一类是保肝药,如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易善复)等,用于保护肝细胞、促进肝细胞再生。

但请记住,药物只是辅助手段,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才是根本之道。

四、生活习惯和饮食建议:让肝脏“喘口气”

想要远离脂肪肝的困扰,我们必须从生活习惯和饮食入手,给肝脏创造一个健康的环境[4]。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大家预防和改善脂肪肝:

1.合理饮食:

少吃高脂、高糖、高盐的食物,这些食物就像是肝脏的“毒药”,会加重它的负担。相反,我们应该多吃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它们就像是肝脏的“清道夫”,有助于清理体内的垃圾和毒素。同时,保持饮食均衡也很重要,不要让肝脏总是处于“饥饿”或“过饱”的状态。

2.适量运动:

运动是消耗多余脂肪的有效途径之一。无论是散步、跑步、游泳还是瑜伽等有氧运动,都可以帮助身体燃烧脂肪,减轻肝脏的负担。当然,运动也要适量而行,不要过度劳累,以免对肝脏造成二次伤害。

3.戒烟限酒:

烟草和酒精都是肝脏的“天敌”。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害肝细胞的功能,而酒精则会干扰肝脏的正常代谢过程。因此,想要保护肝脏健康,就必须远离这两大“杀手”。如果实在无法完全戒酒,也应该严格控制饮酒量,避免酗酒。

4.规律作息:

熬夜、过度劳累等不良作息习惯都会加重肝脏的负担。肝脏需要在夜间进行自我修复和排毒工作,如果我们总是熬夜或过度劳累,就会干扰肝脏的正常工作节奏。因此,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对于预防和改善脂肪肝非常重要。

5.定期检查:

由于肝脏是个“沉默”的器官,即使生病了也不一定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

因此,定期体检是发现脂肪肝等肝脏疾病的有效手段。通过定期检查肝功能、血脂、血糖等指标,我们可以及时了解肝脏的健康状况,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关于脂肪肝的“油腻”之旅,我们就聊到这里啦!希望这篇文章没有让你的肝脏感到“压力山大”,反而让你对它有了更深的了解和关爱。让我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让肝脏每天都能“清清爽爽”地为我们服务吧!一起加油,远离脂肪肝的困扰,让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更加有活力吧!

 

参考文献:
[1] 林果为,王吉耀,等. 实用内科学:下册.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
[2]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脂肪性肝病专家委员会, 范建高,等.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18年更新版)[J].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8, 21(02):30-39.
[3] Fatty Liver Ups Risk for Liver Cancer,medpagetoday,November 13, 2012.
[4]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师协会脂肪性肝病专家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与酒精性肝病学组,等. 脂肪性肝病诊疗规范化的专家建议(2019年修订版)[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9, 035(011):2426-2430.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作者:许金云

    脂肪肝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它的出现与饮食的关系非常大,所以患有这种疾病的朋友要注意调整饮食,有些食物是不能再吃了,否则会加重病情,脂肪摄入过多会严重影响肝脏的健康,所以患者要清淡饮食,下面看看脂肪肝患者不能吃什么食物。

    1、脂肪、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猪肝、鸡肝等动物内脏,蛋黄、蟹黄这些都是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患者要尽量避免食用,尤其是鸭蛋黄。此外,有一些海产品的胆固醇含量也很高,如鱿鱼、沙丁鱼,患者也要少吃。猪油、黄油、奶油、肥羊、肥肉、烧鹅等食物脂肪含量高,患者食用会加重病情。

    2、辛辣食物:大多数患者都是湿热体质,辛辣的食物会生湿热,患者吃了对病情不利,所以患者要清淡饮食,辣椒、花椒、大料、辣酱、咖喱等食物要远离。

    3、高蛋白质食物:患者的肝功能下降,吃高蛋白食物会加重肝脏的负担,非常不利于疾病的治疗,所以患者摄入蛋白质要适量的,鸡蛋、牛肉、鱼虾、海参、鸡等高蛋白的食物要适量摄入。

    4、油炸食品:油炸的食物难消化,患者吃油炸食品也会给肝脏带来很大影响,所以炸鸡、炸鱼、香辣虾等食物要避免食用,要用蒸、煮、炖的方式烹饪食物。

    5、高糖食物:含糖量高的食物患者要少吃,如白糖、麦芽糖、果酱、糖果、蜜饯、巧克力、果汁、蛋糕、甜点等。摄入过多的糖分,会对肝脏代谢造成负担,过多的糖分不能被身体有效吸收,在体内转化为脂肪,会加重疾病。

    6、酒:酒精大多在肝脏代谢,所以患者要避免饮酒,否则很容易会引起更加严重的肝病。

    患上脂肪肝的人要进行高维生素、低糖、低脂肪饮食,常吃蔬菜、水果和纤维素含量较多的食物。改掉不良的饮食习惯,保证一日三餐有规律,要有固定的摄入量。少运动的人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饮食,高糖、高脂肪的食物最好不要吃,适当运动可以防止脂肪堆积。

  • 可能很多中年人甚至年轻人的体检报告单上都曾出现过“轻度脂肪肝”,却被认为无关紧要,没有引起重视。

     

    而最近,有科学家在研究了瑞典51年的队列研究数据后称,即使是轻度脂肪肝也会增加71%死亡风险,且风险与脂肪肝的严重程度成正比。

     

     

    《生命时报》结合该研究采访专家,详解“轻度脂肪肝”会给身体带来的危害,并教你如何应对。

     

    受访专家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科副主任 刘韬韬 李 煜

    湖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医师 徐晓平

    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会长 王旭峰

     

    轻度脂肪肝也会增加早亡

     

    这项发表在胃肠道顶尖杂志《GUT》上的研究纳入了1966~2017共51年间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脂肪肝的10568名患者。在进行了为期14.2年的中位随访时间后,4338名患者死亡。与对照组相比,脂肪肝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升高93%。

     

    不同严重程度与累积全因死亡率随时间的变化脂肪肝

     

    根据疾病严重程度,脂肪肝可以进一步分为单纯脂肪变性(轻度脂肪肝)、非纤维性脂肪肝炎、肝纤维化以及肝硬化。且随着疾病进展,肝硬化会逐渐引起肝功能衰竭、甚至肝癌。因此,研究人员进行分层后发现上述四组不同亚组的患者死亡风险均明显增加,分别为71%、114%、144%与279%。

     

    轻度脂肪肝也伤肝功

     

    一般而言,正常人的肝内总脂肪量约占肝湿重的5%,当脂肪量超过5%为轻度脂肪肝,超过10%为中度脂肪肝,超过25%为重度脂肪肝。

     

    轻度脂肪肝的症状很容易被忽视,早期表现可能仅为乏力易困,后期可能出现低热、出虚汗、口苦、腹泻等症状。

     

    体检B超报告中描述的脂肪肝,一般指单纯性脂肪肝,即肝细胞由于脂肪堆积而发生脂肪变性,最终形成肝脏脂肪变性;形象的说就是肝细胞被脂肪撑大,如果撑大到一定程度,就可能产生肝损害,也就是常说的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炎不及时治疗的话,可能发展为肝纤维化,进而形成肝硬化,最终发展为肝癌。

     

    需要注意的是,体检B超中提示的轻度、中度和重度脂肪肝,病理上是指肝细胞被脂滴撑大的程度。而肝细胞被撑大的程度,和肝细胞是否被损害导致脂肪性肝炎,并不存在绝对的相关性。一千片雪花没有一片是相同的,有的肝细胞可以被撑到很大,即使达到重度脂肪肝的状态,也可能不会导致肝损害;而有的轻度脂肪肝就已出现肝细胞损害,从而导致肝功能异常。

     

    六类人易得脂肪肝

     

    脂肪肝虽是可逆性病变,但如果脂肪肝影响了肝功能,不及时治疗,单纯性脂肪肝就会发展为肝炎,长期持续下去,出现肝脏纤维化。这种纤维沉积越来越多,可能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生活中,有以下六类人易得脂肪肝:

     

    肥胖的人

    肥胖是脂肪肝形成的主要原因。当脂类物质过多时,肝内载脂蛋白不足以结合全部的脂肪,剩余脂肪沉积在肝细胞内形成肥胖性脂肪肝。肝内脂肪的堆积程度和体重成正相关,所以越胖越容易发生脂肪肝。

     

     

    爱喝酒的人

    长期饮酒的人容易患上酒精性脂肪肝,他们的肝脏都有脂肪浸润。据统计分析,每天饮酒超过80~160克的人,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率增长5~25倍。

     

    糖尿病患者

    脂肪肝既与肥胖程度有关,也与进食脂质食物或含糖食物过多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中约58%的人可发生脂肪肝,特别是成年肥胖者。

     

    营养不良的人

    当摄食不足、消化障碍等引起营养不良,导致体内蛋白质缺乏、肝脏不能合并载脂蛋白(运输脂肪的工具),容易使脂肪在肝内堆积。

     

    快速减肥的人

    过度节食、只素不荤、疯狂运动或其他快速减轻体重的措施,可使体内没有足够的糖来分解,导致脂肪分解量短期内大量增加。如今,年轻女性的脂肪肝发病率呈快速增长趋势,大部分与过快过急的减肥有关。

     

     

    滥用药物者

    药物进入体内需经过肝脏解毒,某些药物或化学毒物如四环素、降脂药物、保健品以及砷、铅、银、汞等会伤害肝脏、干扰脂蛋白代谢,长期滥用则增加药物性脂肪肝的几率。

     

    轻度脂肪肝,饮食注意七点

     

    轻度脂肪肝导致脂肪性肝炎的概率要小于重度脂肪肝,但即使单纯性的轻、中度脂肪肝病程发展缓慢,不代表可以不管不顾,任其发展,饮食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 控制饱和脂肪酸摄入量。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来源有:牛肉、猪肉、羊肉、全脂奶制品、奶酪、椰子油、动物油等。
    • 尽量避免氢化植物油里的反式脂肪酸摄入。
    • 保持每日食物的多样性:包括谷类、动物性食品、蔬菜和水果、豆类制品、奶类制品和油脂,以达到平衡膳食,才能满足人体各种营养需要。

     

     

    • 摄入适量的优质蛋白。来源有深海鱼、虾、脱脂奶制品、大豆类制品和少量坚果。
    • 保持健康体重,控制能量摄入:对于脂肪肝患者能量供给不宜过高。
    • 保证足够的膳食纤维摄入,既有利于代谢废物的排除,对调节血脂、血糖水平也有良好的作用。
    • 禁止饮酒吸烟。
  • 现代社会,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了,人们也吃得越来越好了,很多男性的肚子越来越大,“啤酒肚”和“将军肚”随处可见。

     

    但这可不是好现象,这容易导致脂肪集聚在肝脏中,形成脂肪肝。脂肪肝可能会引发舌炎、口角炎、皮肤淤斑、四肢麻木等,严重情况还会出现肝炎、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等。

     

    不过,遇到脂肪肝也不是没有办法,通过饮食、运动调理,还是可以逆转这种现象的。

     

     

    运动能否有效消除脂肪肝?

     

    近年来,脂肪肝高发,由于许多年轻人常常是996工作制,加班多,运动少,而且常吃快餐,身材日益变形,越来越胖,所以患脂肪肝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了。

     

    不过,脂肪肝是可逆的,只要控制饮食,并且坚持运动,完全是可以改善这种情况的。

     

    在所有的运动中,中步速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可以说是比较适合肥胖脂肪肝患者的。

     

    建议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慢慢增加运动量,最好每次运动半小时以上,每周进行五次运动。这里有个口诀大家可以记一下:“三五七”,即运动3km/30min,5次/周,心跳+年龄=170。

     

    只要长期坚持有氧运动,就可以促进体内多余热量的消耗,消除脂肪,特别是那些因为营养过剩而形成的脂肪肝,通过坚持运动,可以看到比较好的效果。

     

     

    这3类脂肪肝患者不适合运动

     

    在治疗脂肪肝上,运动的作用还是比较明显的,不过,运动并不是万能的,比如下面这3类脂肪肝患者,就不太适合通过运动逆转脂肪肝。

     

    一、酒精肝脂肪肝

     

    酒精性脂肪肝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疾病,是酒精性肝病中的一个分型。患者有长期饮酒史,一般超过5年。

     

    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因为是常年饮酒导致的,所以通过运动并不能对疾病起到较大的帮助,更重要的是要戒酒。

     

    二、营养不良性脂肪肝

     

    营养不良也会出现脂肪肝?咋一听,似乎这两个词是扯不到一起的,但实际上,因为长期减肥节食,也可能会导致脂肪肝的。

     

    当人体摄入的能量不足,无法供应机体的正常需要时,身体就会通过消耗体内储存的脂肪,通过肝脏转化为能量供应我们的生命活动,这时一旦进入肝脏的脂肪超过负荷,长此以往,就会形成脂肪肝。

     

    所以,正在减肥的朋友一定要警惕营养不良性脂肪肝,不要过度节食,反而伤害了身体。

     

    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引发的脂肪肝

     

    慢性疾病会使人体代谢出现紊乱,肝脏中脂肪的代谢亦是如此,紊乱致使脂肪累积,形成了脂肪肝。其中,糖尿病性脂肪肝也是比较常见的。

     

    脂肪肝并不是不可治愈的,只要我们能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控制饮食,坚持运动,发现疾病时积极治疗,那么就有信心战胜疾病。

  • 中医针灸治疗脂肪肝的效果比较明显,可以通过针灸太冲穴、肝俞穴、期门穴等穴位进行改善。

    1.太冲穴:具有疏肝健脾、清热利湿等作用,可以改善肝气淤积引起的身体不适等症状,也可以辅助缓解脂肪肝引起的右上腹部疼痛、腹胀等症状。

    2.肝俞穴:具有疏肝理气、健脾和胃等作用,可以有效改善肝气不舒引起的身体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也可以缓解脘腹胀满、便秘等症状。

    3.期门穴:具有疏肝解郁、清热利湿等作用,可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可以改善因脂肪肝引起的身体乏力、右上腹部疼痛等症状。同时,通过针灸这些穴位,能够达到行气活血、疏肝利胆、健脾化湿清热以及降血脂的效果,对脂肪肝的治疗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是,单一依靠针灸治疗是不可取的,需要遵医嘱进行合理的饮食控制和运动。

    如果脂肪肝血脂较高,还应配合药物进行治疗。

  • 脂肪肝,一个在体检报告中高频出现的疾病。它发作隐蔽,早期不痛不痒;目标群体广泛,老中青都不放过。

     

    你可能不知道,脂肪肝还是个“狠角色”:攻占肝脏只是第一步,身体4大系统都会被它牵连,甚至发展为肝外癌症。

     

     

    《生命时报》结合新研究采访专家,告诉你脂肪肝为何会牵连一串病,教你一套方法帮肝脏“减脂”。

     

    受访专家

    北京协和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  杜顺达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地坛医院肝病中心主任医师  杨松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科主任医师  叶峰

     

    超2亿国人被脂肪肝缠上

     

    肝脏具有500多种生理功能,是人体巨大的“解毒工厂”。它由很多微小的肝细胞组成。

     

    当过多脂肪不能被肝脏代谢运输出去,沉积在肝细胞内和肝细胞间,就会形成脂肪肝。

     

      正常肝 脂肪肝
    颜色 深红色 黄红色
    表面 光滑 饱满
    质地 柔软且有韧度 糟脆

     

     

    正常情况下,脂肪细胞或脂肪样变的肝细胞仅占全部肝细胞的3%~5%,根据脂肪细胞的占比可以划分脂肪肝的轻重程度:

     

    • 超过5%,为轻度脂肪肝;
    • 超过10%,为中度脂肪肝;
    • 超过25%,为重度脂肪肝。

     

    近年来,我国脂肪肝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脂肪肝患者已超过2亿。中青年脂肪肝的发病率增长较快,患肥胖、脂肪肝的青少年也越来越多。

     

    2019年《柳叶刀》杂志统计,全球脂肪肝发病率为22%,我国比平均水平高7个百分点。

     

    2018年数据显示,B超诊断的脂肪肝患病率10年间从15%升到31%以上,脂肪肝已超过肝炎,成为我国第一大慢性肝病。

     

     

    多数脂肪肝患者属于腹型肥胖,脂肪肝的发展主要分为以下阶段:

     

    • 阶段一: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
    • 阶段二:肝细胞受损后出现转氨酶升高,伴有食欲下降、乏力、肤黄尿黄等症状;
    • 阶段三:肝脏受损严重时,可能出现肝掌,即手掌根部有片状充血或红斑,颈部、前胸、后背也可能有放射性蜘蛛痣。

     

    脂肪肝是如何连累全身系统的?

     

    很多人认为,脂肪肝的危害仅限于肝脏,但发表在《柳叶刀-胃肠病学和肝病学》上的一篇综述表明,脂肪肝是一种多系统疾病,涉及全身健康,不可忽视。

     

     

    该综述显示,非酒精性脂肪肝涉及代谢紊乱、脂毒性、胰岛素抵抗、慢性炎症、纤维化、肠道功能等多个方面,它与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和某些肝外恶性肿瘤有关,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心血管疾病、肝外癌症和相关并发症。

     

    数十项荟萃研究显示,脂肪肝患者有以下疾病风险:

     

    • 心血管疾病风险比一般人高64%,病情越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越高;
    • 2型糖尿病风险是一般人的2.19倍,尤其肝纤维化严重时,风险高达3.42倍;
    • 慢性肾病风险是一般人的1.43倍,在晚期纤维化脂肪肝患者中,风险增加到2.9倍;
    • 结直肠癌风险比一般人增加56%~204%。

     

    脂肪肝之所以能引起这么多疾病的原因在于,脂肪肝是代谢综合征的一个组分。代谢综合征包括肥胖、胰岛素抵抗、代谢紊乱所致的一系列疾病。

     

     

    得脂肪肝只是一个节点,从脂肪肝到引起其他系统疾病的流程如下:

     

     

    此外,代谢异常产物还会加重肝脏功能损伤,形成恶性循环,最终造成代谢综合征以及机体多器官损伤。

     

    脂肪肝与心血管疾病

     

    脂肪肝患者的脂肪代谢会出现异常,使血脂增高。血液中黏稠的脂质过多,日积月累附着在血管壁上,带来全身性血管损伤。

     

    如果附着在心脏的血管上,只要一点堵塞,就会造成冠心病;如果附着在脑血管上,严重时会形成中风等脑血管疾病。

     

    脂肪肝与2型糖尿病

     

    肝脏是保持血糖平衡的核心器官,正常情况下,摄入过多的糖会以糖原的形式储存在肝脏里,当机体需要时再转化释放出来。

     

    如果摄入的糖超过了肝脏的处理能力,过多的糖就会跑到血液里,造成或加重2型糖尿病。

     

    脂肪肝形成后,肝脏处理血糖的能力显著下降,从而无法保持血糖稳定,促使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脂肪肝和2型糖尿病有一个共同的发病机制:胰岛素抵抗,因此这两个疾病互为因果,相互促进。

     

    脂肪肝与慢性肾病

     

    脂肪肝会造成血糖、血压、血脂升高,而高血压、高血糖等会引起肾小球硬化,进而发展为肾炎,使肾功能变弱,严重的可导致肾功能衰竭。

     

    脂肪肝与肝外癌症

     

    脂肪肝发生后,机体的免疫功能也会受到影响。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随时“监视”并发现变异细胞,免疫细胞会把肿瘤细胞杀掉。

     

    当肝脏堆积了大量脂肪时,会发生慢性炎症,排出的胆汁出现异常,肠道菌群出现紊乱,久而久之会造成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癌细胞更易在体内增殖,导致结直肠癌、乳腺癌等非肝癌症的发生。

     

    4个方法,帮肝脏“减脂”

     

    患上脂肪肝,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就是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超重和肥胖。除此之外,还要重视体检,及早干预。预防或改善这种病最好做到以下几件事:

     

    1  控制体重

     

    《胃肠病学》杂志上一项为期52周的研究显示,若体重减轻5%以上,58%的脂肪肝患者症状得到减轻;若体重减轻10%以上,脂肪肝缓解率达到90%,纤维化逆转率达45%。

     

    建议脂肪肝患者每周减重0.5~1千克,一年内体重减轻5%以上,直至达到健康体重。

     

    2  均衡饮食


    脂肪肝患者并非“一口红烧肉都不能吃”,重点是保证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均衡摄入,每天能量摄入要负平衡500~1000千卡,形成热量缺口。

     

    目前研究认为,地中海饮食能降低肝脏脂肪含量,改善胰岛素抵抗,建议多吃蔬菜、水果、鱼类、五谷杂粮、豆类和橄榄油,适量饮用咖啡或茶也有助防治代谢紊乱。

     

     

     此外,轻断食饮食(每周5天正常饮食,2天摄入正常能量的1/4)有益于改善代谢,适合肥胖的成年人,但低血糖、营养不良、糖尿病患者不适合。

     

    3  规律运动

     

    2020年,《中国消化杂志》刊文指出,有规律的运动,如有氧运动、抗阻运动、柔韧性训练能有效减少肝内脂质,改善肝功能和外周胰岛素抵抗。

     

    建议有氧运动遵循“3—5—7”原则,即每次运动30分钟以上,不超过1小时,每周至少运动5次,运动时最大心率达到(170-年龄)次/分钟。

     

    可选择游泳、慢跑、骑车、快走、跳舞等,心肺功能不良或有氧运动不耐受的患者可选择抗阻运动,建议每周进行2~3次轻中度阻力性肌肉训练,如举哑铃、俯卧撑、弹力带训练等。

     

    4  调节肠道菌群

     

    越来越多研究发现,菌群调节对脂肪肝的病理发展有确切影响。运用益生菌和益生元调节脂肪肝患者的肠道菌群,可减轻胰岛素抵抗、脂肪肝变性和炎症,建议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使用。

     

     

    专家提醒,尽管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仅为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率的1/7,但危害也非常大,建议大家尽量不要饮酒。

  • 脂肪肝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而引起的病变。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是导致肝硬化的常见病因之一。一般而言,脂肪肝在发展成为肝硬化之前是可逆性病变,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只要去除病因,肝内的脂肪堆积就可以完全消失。

     

    一、什么造成了脂肪肝呢?

     

    脂肪肝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如慢性酒精中毒、营养缺乏或过剩、糖尿病、肥胖、药物或化学物质中毒、慢性感染或缺氧、内分泌紊乱等。

     

    其中长期酗酒是造成脂肪肝的首要原因。人们长期超量摄入的动物脂肪、植物油、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若不能被人体充分吸收利用,便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并因此而导致肥胖、高脂血症和脂肪肝,可谓“酒油穿肠过,脂肪肝中留”。

     

     

     

    二、患了脂肪肝,对身体有什么危害呢?

     

    许多人并不了解脂肪肝的危害,这主要是因为脂肪肝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往往容易被忽视。事实上,患了脂肪肝,除了表明肝脏已经受损,还伴随着其他疾病,如肥胖症、高血压、高血糖等。

     

     

    虽然脂肪肝是良性病变,但其纤维化的发生率高达25%,且1.5%~8.0%的患者可发生肝硬化。一旦发生肝硬化,即预示着腹水、静脉曲张、消化道大出血,最终死亡。此外,脂肪肝使得患者对药物耐受性差,用药变得不安全,容易发生药物性肝炎等危害。

     

    三、如何防治脂肪肝

     

    目前尚无治疗脂肪肝的特效药,饮食及生活治疗仍然是大多数脂肪肝患者治疗的基本方法,也是预防和控制脂肪肝病情恶化的重要措施。

     

    1、合理饮食

     

    控制高脂、高糖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富含纤维的物(如芹菜、韭菜、豆芽等),以及高蛋白质的瘦肉、鱼、虾、豆制品等;少吃油炸食物、动物内脏、蛋黄等。脂肪肝患者应提倡“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低糖、低脂肪”饮食。

     

    2、禁酒

     

    对酒精性脂肪肝,戒酒及改善身体营养状况是基本的治疗方法。禁酒和纠正营养不良可使大部分脂肪肝患者的病情在1~6周内减轻,少数患者的病情在4个月时才能有所缓解。

     

    3、治疗原发疾病

     

    对于与脂肪肝有关的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症、肝炎等原发病要积极治疗,以预防脂肪肝的发生。肥胖者,减重不仅可改善肥胖,并使脂肪肝消退。糖尿病、病毒性肝炎所致脂肪肝患者应以控制血糖、增强免疫、促使脂肪代谢恢复正常为主。

      

    4、不要乱吃药

     

    肝脏是人体的化工厂,任何药物进入体内都要经过肝脏解毒,所以不要乱吃药。对出现有症状的脂肪肝患者在选用药物时更要慎重,一定要在医师的指导下用药,谨防药物的不良反应,特别是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绝对不能用,避免进一步加重肝脏损害。

     

    5、坚持体育锻炼

     

    很据自己的体质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如慢跑、乒乓球、羽毛球等从小运动量开始循序渐进逐步达到适当的运动量,以加强体内脂肪的消耗。脂肪肝患者既要饮食控制,又要坚持体育锻炼,消耗体内热量,控制体重增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脂肪肝这种疾病家里有老人,或者身边有常年习惯很不好的患上这种病症的人,多少都有了解过一些。这种病症是由于肝细胞内堆积了过多的脂肪,所造成的的病变。而引发种种病变的因素有很多,这种病症的发病率人在不断的升高,并且,现在有不少的年轻人可能也患有这种病症。

     

     

    以前,这种病症在年纪比较大的人群中发病率比较高,是因为,在人上了年纪以后,身体素质下降了,也慢慢变得没有往常有活力,也不是那么的爱运动了。但是,在饮食上可能和往常没有什么变化,慢慢的脂肪堆积过多,就形成了这种病症。当然,运动量少也只是其中的一种原因。

     

     

    这种病症是可逆的,也就是说,如果发现得比较早,并且能够积极的配合医生治疗的话,是可以恢复正常的。但是预防这疾病,降低患病的几率对我们来说是更好的选择。所以,我们要了解哪些行为是会使我们患上脂肪肝的,我们平时的时候要注意哪些问题,能够帮助我们远离脂肪肝这种疾病。


    首先,我们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我们日常的饮食习惯。只有拥有一个好的饮食习惯,我们才能够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因为诱发脂肪肝的因素当中有一个因素就是肥胖。肥胖的人和正常人相比,脂肪肝的发病率要高很多。现在食物样式越来越多,人们吃到尝到的美食也越来越多。

     

    有的人能够比较好的控制自己的饮食,有的人则控制不住自己。一旦吃到好吃的东西总是忍不住多吃,但是,这也是肥胖的源头。


    再加上平时本身吃的就比较多,又不愿意运动,导致食物在身体内堆积,根本没有办法消耗很多,从而转化成身体的脂肪,身形也一天一天的胖起来。长期过量的摄入油腻、油炸的食物、含糖量高、淀粉含量高的食物,只会让身体越来越胖。

     

    长期的工作压力通过吃东西进行释放,长时间坐在位置上,缺乏运动,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容易患上这种疾病的原因。


    其次,我们需要注意和远离的一点是过量地饮酒。有一些年轻人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候总想学大人喝喝酒,开心一下。但是酒类并不是什么特别好的东西,尤其是对于正在上学的学生,过量地饮酒容易影响到大脑的脑细胞,非常不利于日常的学习。

     

    而且,过量地饮酒不管是对学生还是上班族还是老年人,都会容易使肝脏内的脂肪氧化降低,十分容易出现脂肪肝这种病症。同时,还有转化为肝硬化的可能性。现在,每一年因为过量饮酒引起的肝硬化人数都在增加。


    最后,我们需要注意的就是减肥的问题。现在人们几乎都是认为,一个人的身形只有是瘦的才是好看的,所以尽管自己并不是很胖,甚至是在标准的体重范围内的,依然去拼命地减肥。减肥这个事情是要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情况而定的,不是说这个人的标准是这个,你的标准就也是这个,你们的身高不同,骨骼所占的重量可能也是不同的。


    所以,不要单一的追求体重秤上的数字。而且,减肥并不是说体重秤上的数字小了,你就是瘦了。减肥更重要的是塑形,让你自己拥有一个好的体型才是减肥的重点。

     

    有的人为了减肥去尝试各种减肥药、减肥茶,甚至还有通过节食的方式来达到自己快速减肥的效果,其实这种做法完全是在伤害你自己。这些方式只会伤害你的肝细胞、引起你营养不良的状况,最后引起脂肪肝病症的发生。


    这三点是我们平时在生活中容易忽略但又对我们非常重要的地方,除了这些,我们想要远离疾病,就一定要通过我们自身的努力,多多锻炼,提高我们自身的抵抗力和身体素质。如果觉得身体上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一定要及时地询问医生,诱发脂肪肝的因素有很多,一定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意见去治疗,以免发生什么差错,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

  • 下班回家,一摸电脑、电视双双滚烫

    孩子肯定又在一直玩电脑、看电视

    晚饭后,孩子抱着平板在沙发上开始了吃鸡

    开了八倍镜后恨不得把眼睛贴在屏幕上打狙

     

    相信这一幕是很多家长们在孩子暑假经常碰到的情况,然而,除了每天揪着耳朵告诫孩子保护视力、少玩游戏、少看电视之外,我们还真无可奈何。

     

     

    那应该怎么做才能保护孩子的视力呢?

     

    视力是如何下降的?

     

    俗话说,知彼知己。方能百战不殆。要想预防近视眼,首先就要了解它。

     

    近视是屈光不正的一种,指当眼睛在放松状态下,外界光线进入眼内后聚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前,就导致了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像,导致视物模糊,称为近视眼 [1]

     

    简单来说就是孩子的眼睛看不清了。

     

    那么看不清怎么办呢,孩子们自然而然的就会靠近点看,靠近看得时间久了之后又看不清了,继续靠近,如此久而久之、恶性循环,就形成了近视或高度近视。

     

     

    在孩子们长时间看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屏幕时,观看过程中相应眼睛眨眼的次数会减少,从而造成泪腺分泌减少,导致眼部干涩,缺少润滑。

     

    并且电子设备强烈的荧光屏闪烁会不断刺激眼睛,最终促成了眼部疲劳、视力下降 [2]

     

    下面,我们从眼球的解剖结构来分析一下近视发生的原因。

     

     

    如图所示,人体眼球的内部主要结构为角膜、晶状体、玻璃体和后方的视网膜。

     

    其中角膜、晶状体、玻璃体是重要的折光系统,承担了光线的传导,视网膜是感光系统,承担了外界光线、图像的感知。

     

    同时,角膜还是眼球外侧直接接触空气的部分,因此当孩子们长期看电子屏幕时,由于缺少润滑,角膜上的水分蒸发,他们就有了眼部酸涩、干燥、刺痒的感觉。

     

     

    通常来说,近距离用眼时,晶状体曲度会增加、前后径加大,当停止近距离视物时,晶状体会缓慢恢复原来的状态。

     

    虽然短时间内会有些视力模糊,但还是会慢慢恢复过来,这时孩子们尚且处在“假性近视眼”的程度,经过放松、休息,避免继续近距离用眼,视力还可以恢复正常。

     

    然而晶状体就像橡皮筋一样,弹性也是有限的,绷紧过久后会失去弹性。因此如果长期保持近距离视物,缺乏休息,晶状体就会发生疲劳,即使再放松、休息后也无法自动回弹。

     

    因此造成视线传导异常,导致光线在视网膜前方成像,最终就会出现无法恢复的视物模糊,此时孩子们就已经发生了真性近视 [3]

     

     

    以上就是眼睛发生近视的根本原因。那么,该如何帮助孩子们保护视力呢?

     

    帮孩子保护视力

     

    要保护视力,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当然就是电视关掉、电脑上密码、平板游戏APP卸载,不让孩子们玩了。

     

    但是有时候强制不让孩子们玩也只会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甚至导致孩子们偷偷玩,得不偿失。所以我们应该如何采取柔性措施来帮助孩子保护视力呢?

     

     

    ❶ “近-远-近”间断放松法

     

    虽然没法强制孩子们一点电子设备都不碰,但是我们还是可以监督他们每玩1h,停下休息10min。

     

    离开电子屏幕,四处走动走动、活动下眼睛,走到窗台上看看外面的风景,例如绿色的树木,蓝色的天空,舒缓一下眼睛,松弛长期近距离用眼而紧张的晶状体与眼部肌肉。

     

    同时,在这里还可以向各位家长们介绍一个好办法,休息时将近视状态切换为远视,实现“近-远-近”切换法:眺望最远处的高楼,数一下楼上的窗户。

     

     

    上文提到,当眼睛在视远物时,晶状体就会从视近物状态下进行反向压缩,曲度变小、前后径变短,因此可以有效地主动松弛晶状体,避免视力下降。

     

    因此可以让孩子们通过尽力远视来达到这个目的,虽然数窗户到最后往往会数花了眼,但当再回头看向室内,一定会感觉视线清晰了很多。

     

    这就是由于尽力视远物时,晶状体的曲度、紧张度都被用力反向调节恢复到了正常状态,甚至在正常状态后继续调节,直到超常的状态。

     

    因此晶状体将会得到有效的放松,能够从很大程度上改善近视的问题。

     

    ❷ 保持安全用眼睛距离

     

    孩子们在课桌前学习或玩电脑、看电视时,保持一定用眼距离也对视力保护有重要帮助。

     

    例如,在课桌前学习时,坚持“三个一”的理念,即:一尺一拳一寸。

     

    拿笔时要求手的位置距离笔尖一寸,身体距离桌子边缘一拳的距离,身体坐正直,眼睛距离桌面一尺的距离,这是标准的写字、学习的姿势,同时也能够保持安全用眼距离。

     

    使用电脑时,尽量电脑椅位置靠后,以胸口距电脑桌2-3拳距离为宜,或在不影响双手操作键盘、鼠标前提下距离越远越好。

     

     

    观看电视时,距离应该随着电视屏幕的大小来调整,电视机越大,孩子距离电视应该越远,简单来说孩子的双眼至少要保持电视屏幕对角线距离的六到八倍。

     

    打个比方,29英寸(74CM)观看距离应为4.5米,34英寸(86CM)观看距离应为5.2米,以此类推。

     

    因此,当用眼距离拉开之后,近视眼的发生率将会有效降低,对保护孩子的视力有重要帮助 [4]

     

     

    ❸ 眼部保健操法

     

    前面还说到,从小上学时我们就都能熟练操作眼保健操。眼保健操的作用在于可以松弛眼部肌肉、改善眼部循环,它能够通过按摩使眼睛得到充分放松。

     

    所以当孩子们长期用眼之后,督促他们做眼保健操是很有帮助的。

     

    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用热毛巾、蒸汽眼罩帮孩子们敷一敷眼睛,局部高温也可以加速血液循环,促进眼部疲劳恢复 [5]

     

     

    以上就是几个保护孩子视力的好办法,不过仍然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目前网上针对保护眼睛、提高视力出现了琳琅满目的“江湖医术”——

     

    例如眼部按摩仪(内含远近跳动的闪灯+眼部按摩)、视力改善动态图等等,然而目前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指向这些措施对于保护视力有良好帮助。

     

    反而,长时间盯着这些所谓远近调节的闪灯、盯着动图时其实仍然在近距离用眼,不仅不能缓解眼部疲劳,反而还会加重眼睛的负担,各位家长一定要注意哦。

     

    当孩子出现明显视力下降后,还是应当及时纠正不良用眼习惯,注意眼部休息。

     

    如果已经出现近视的话,还是要尽快去正规眼科医疗机构测量视力,尽快配制眼镜,以免恶性循环导致视力越来越低哦。

     

     

    参考文献:
    [1] 瞿佳,李瑾.近视眼发生和发展机制研究的新进展[J].中华眼科杂志,2021,57(04):311-314.
    [2] 孙树茂,高泽,刘寨花,田海泽,刘荛,吕瑶,赵晓虎,王瑾.大学生视疲劳的调查与干预研究进展[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6(05):62-65+116.
    [3] 代诚,刘梦,李宾中.青少年晶状体形态与眼轴长度的关系[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21,43(06):547-552.
    [4] 余琼武,张萍,周善璧,胡雁,吉明霞,骆益春,游海玲,姚枝秀.不同阅读距离的调节准确度与早发性近视眼的相关性[J].中华眼科杂志,2016,52(07):520-524.
    [5] 亢泽峰. 预防“小眼镜”,家庭是主阵地[N]. 中国家庭报,2021-01-18(002).
  • 作者:孙丽君

      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孙丽君主任医师介绍,综观近年来艾滋病感染者中男女比例的分析,女性HIV感染者的比例逐年增加,在某些地区甚至接近或超过男性。

      从生理学角度来看,性接触中女性暴露的黏膜面积大,因此对HIV更易感。

      为此,孙主任总结出了女性预防艾滋病的9个建议:

      1.女性应该首先避免不安全性行为,发生性行为时,一定要使用安全套。

      2.不吸毒,避免共用注射器等。

      3.避免有多个性伴侣,要洁身自好。

      4.避免不必要的血液暴露,如美容、文身、扎耳朵眼、修脚等。如果必须进行上述操作行为,不要去价格低廉的操作室或没有卫生合格证的机构做这种高危操作行为。如果这些用具不进行严格消毒,很容易造成HIV病毒感染。

      5.女性尤其是外来打工者生活条件可能比较艰苦,为了节省费用,常常几个或多个人一起居住同一个居室,这样一定要避免牙膏、牙刷共用。

      6.女性经期要注意卫生,不要随意丢弃卫生用品,造成血液污染。

      7.工作中如有外伤、体育运动外伤或打架斗殴引起的流血,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救护伤病员时,避免破损的皮肤接触伤员的血液。

      8.由于目前还没有艾滋病疫苗,因此,健康教育是现阶段预防艾滋病最好的方式,普及艾滋病的知识和改变不良行为,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重要措施。

      9.就医时应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科学就医。

  • 癫痫是一种临床表现为反复癫痫发作的慢性脑部疾病,其病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脑损伤、先天性发育异常等。

    1.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癫痫的发生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某些家族中的癫痫患者可能具有遗传易感性,这意味着他们患病的风险较高。

    2.脑损伤:脑部的创伤或损伤,如头部外伤、脑出血、脑肿瘤、脑膜炎等,可能导致癫痫的发生。这些损伤可能干扰到脑部神经元的正常活动,导致电信号异常。

    3.先天性发育异常:在出生前或出生后早期,脑部发育异常可能导致癫痫的发生。这些异常可能是由基因突变、胎儿时期的缺氧或其他因素引起的。

    导致癫痫的原因比较多,且目前尚未完全清楚,一旦出现癫痫的现象,如抽搐、昏迷、呕吐白沫等,需尽快到医院就诊和治疗。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