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看懂肿瘤基因筛查报告
如何正确服用蜂巢素以最大化其健康益处?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呼吸内科 主任医师 林英翔
小儿肺炎与感冒有点相似,但其区别在于:
第一 、体温:
小儿肺炎大多发热,而且多在38度以上,并且持续达到2~3天以上,体温仍然不退,感冒也可以出现发热,但多数感冒的发热,是在38℃以下为多,持续时间也比较短,用退热效果也比较明显。
第二、精神状态:
宝宝患病的时候,一般精神状态比较好,但是如果说小儿患肺炎的时候,精神状态就欠佳,常烦躁、哭闹不安。
第三、咳嗽、呼吸:
呼吸方面的症状,小儿肺炎大多有咳嗽,常引起呼吸困难,感冒和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一般较轻,不会引起呼吸困难。
第四、查体:
由于宝宝的胸壁薄,有时不用听诊器,用耳朵就可以听到水泡音,肺炎患儿在吸气末往往会听到,“咕噜”“咕噜”般的声音,称之为细小水泡音,这是肺部发炎的重要体征,小儿感冒一般不会有这种声音。
第五、饮食:
宝宝感冒,饮食尚正常,或吃东西、吃奶减少。但患肺炎时,饮食显著下降、不吃东西、不吃奶,常因憋气而哭闹不安。
第六、睡眠:
宝宝感冒时,睡眠尚正常。但患肺炎后,多睡易醒,爱哭闹。
糖尿病,是一辈子的持久战吗?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主任医师 谢鹏雁
胃肠炎分急性、慢性,急性发病在两周之内,慢性是指着迁延不愈长达4周以上。不叫长期胃肠炎,只有急性慢性之分。针对病因进行抗病原药物治疗,包括对于细菌、病毒和蠕虫类的直接治疗。治疗胃肠炎最主要的是补液,不让水电解质失衡,避免和减少一些酸性的饮料,或者茶、咖啡这类物质。长时间患腹泻的病人可能会造成机体其他系统的障碍。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耳鼻喉科 副主任医师 王冰
小孩鼻炎往往是由于免疫特点造成的。如果小孩能够注意平时的生活作息,加强运动增强抵抗力,有一部分小孩鼻炎是能够自愈的。对于急性鼻炎和急性鼻窦炎,往往在小孩长大的过程当中,随着鼻腔的宽敞程度加重,发病是会越来越少的。
临床上有些患儿,患有过敏性鼻炎,到青春期过敏性鼻炎往往能够好转,但是这种情况不是特别常见。因为过敏性鼻炎是这种过敏体质造成的,能够治愈的可能性不大,往往是终生伴发的。
绝大部分患有过敏性鼻炎的小朋友,想要让过敏性鼻炎在成长过程中逐步消失。最重要的是要控制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尤其是要有效的避免接触过敏原。过敏性鼻炎一定要有效的避免接触过敏原,才能够使小朋友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发病越来越少。
在诊断带状疱疹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症状来判断:第一、明显的神经痛,伴局部淋巴结肿大。第二、有时需要和单纯疱疹来进行鉴别,单纯疱疹容易发生于皮肤和黏膜交界部位,分布无一定规律,水疱较小容易破,疼痛不明显,多见于发热病的过程中,常易复发,偶尔也和接触性皮炎相混淆。而接触性皮炎是有明显的接触史,皮疹与神经分布无关,自觉烧灼、剧痒,无神经痛。第三、带状疱疹表现为簇集成群水疱,延一侧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中间皮肤正常。第四、在带状疱疹的前驱期及无疹型带状疱疹中,神经痛显著者易误诊为肋间神经痛、胸膜炎及急性阑尾炎等急腹症,需加注意。单纯疱疹通常有在同一部位,多次复发的病史,而且没有明显的免疫缺陷的就是说这样的情况。
视频简介:
作者: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妇产科 副主任医师 杨琼
急性盆腔炎的治疗一般都是需要输液的,静脉滴注的效果比口服和肌注的方式要好一些,常用的药物有青霉素、红霉素、氨基糖苷类的药物以及甲硝唑等等。青霉素一般与氨基糖苷内或者是甲硝唑配伍,还有第一代的头孢菌素也可以与甲硝唑配伍来治疗急性盆腔炎,这种就包含了需氧菌和厌氧菌。第三个方案也就是克林霉素或者是林可霉素,也可以与氨基糖苷类的药物配伍来治疗急性盆腔炎。
急性盆腔炎除了静脉输液治疗以外,还要包括一般治疗,比如说要半坐卧位让液体集中于下腹部,饮食上要注意清淡饮食,有营养的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输血进行对症支持治疗,还包括手术治疗,对于急性盆腔炎抗感染治疗无明显好转的或者盆腔包块持续不消退的,或者是患者在抗感染治疗过程中突发感染性休克等症状的都需要手术治疗。
视频简介
作者: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肛肠科 副主任医师 曹锡本
中医完全用泻药治便秘是错误的,因为个体病人的情况不一样,患者的便秘有的是热,有的是虚热,有的是属于精液亏损引起的,还有的是气虚,所以在用药上不能一概用泻药。
用泻药只能让患者越陷越便秘,而且有的病人甚至造成肠道的其他疾病,所以在治疗上,需辨证施治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对一些急性心肌梗塞的,急性心衰的,还有一些明确的这种心律失常的,这些我们讲的一般都不建议,立刻去做一些大剂量的这样的一些运动,因为你这时候实际上风险很高的。
我是一位新手妈妈,8月8日迎来了我的小宝贝。然而,刚出生不久的新生儿遗传性耳聋测试结果却让我心如刀割。测试显示我的宝贝携带了耳聋基因,这意味着他可能在将来面临听力问题。我感到非常焦虑和无助,担心这个小生命将来会遭受耳聋的折磨。
我决定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于是通过京东互联网医院联系了一位医生。医生详细询问了我的宝贝的出生情况和家族史,并告知我即使携带耳聋基因,也不一定会发病。医生建议我在42天和3个月时分别进行复查和听性脑干检查,以便及时发现任何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医生还建议我和我的伴侣也进行耳聋基因检查,以了解我们是否都是携带者。这个过程虽然有些复杂,但我知道这是为了我的宝贝的未来着想。医生的话让我感到安慰和希望,我决定按照医生的建议去做,尽我所能保护我的宝贝的听力健康。
生命的奥秘令人着迷,而遗传学作为解开生命奥秘的钥匙,一直备受科学家关注。从达尔文的进化论到现代分子生物学,遗传学为我们揭示了生命的传承和变异。然而,除了疾病,父母的某些习惯也可能在儿女身上延续,这不禁让我们对遗传有了更深的认识。
一、这些习惯会遗传
我们常常说“有其父必有其子”,这句话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习惯的遗传性。以下是一些可能遗传的习惯:
1. 面部表情:研究表明,面部表情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遗传性。即使孩子从小就与父母分开生活,他们的面部表情也可能会与父母相似。这可能与基因对情绪表达的影响有关。
2. 不爱运动:美国佐治亚大学的研究发现,不爱运动的人体内存在一种干扰多巴胺分泌的基因,这可能导致他们缺乏运动欲望。这种基因可能具有遗传性。
3. 作息习惯:昼夜节律基因与我们的作息习惯密切相关。研究发现,人类基因组中有一些区域与昼夜节律和早睡早起习惯相关。这些基因可能具有遗传性。
二、这些疾病会遗传
除了习惯,某些疾病也可能具有遗传性。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遗传疾病:
1. 先天性聋哑:这种疾病的遗传是由染色体决定的。如果夫妻双方都是先天性聋哑,那么下一代也有可能遗传到这种疾病。
2. 哮喘:哮喘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疾病。如果夫妻中有一人患有哮喘,那么下一代遗传的概率较高。
3. 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疾病。如果夫妻中有一个人患有高血压,那么下一代遗传的概率也较高。
了解遗传疾病对于我们预防疾病、优生优育具有重要意义。
三、如何预防遗传疾病
1. 了解家族病史:了解家族病史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遗传疾病的遗传风险,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 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可以降低遗传疾病的风险。
3. 定期体检:定期体检可以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4. 咨询医生:如果家族中有遗传疾病史,建议咨询医生,了解遗传疾病的遗传风险和预防措施。
遗传学是一门充满奥秘的学科。了解遗传的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预防疾病、优生优育。
在新生儿中,先天性听力损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据统计,每30秒就有一个缺陷儿出生,其中先天性听力损失位居出生缺陷之首。如果听力损失不能及时得到发现和干预,不仅会导致聋哑和言语发育迟缓,还会影响儿童的情感、心理和社会交往能力,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先天性耳聋并非完全是遗传因素导致的。据统计,约50%的耳聋是由基因和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性耳聋。除了遗传因素,孕期和产期因素也可能导致新生儿听力障碍。例如,孕妇在怀孕前三个月感染风疹,新生儿出现耳聋的几率可高达68%。此外,孕期使用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奎宁、链霉素等,也可能导致胎儿第七颅神经中毒,从而造成耳聋。
除了病毒感染和药物因素,孕期接受放射线检查、同位素检查等也可能导致胎儿听觉器官受损。此外,早产、难产、使用产钳不当、母体孕期深度麻醉等因素也可能导致新生儿耳聋。
为了早期发现和干预新生儿听力障碍,目前常用的筛查方法有耳声发射法(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法(AABR)。通过这些筛查方法,可以将有听力损失的新生儿筛查出来,并进行进一步的确诊。
对于正常出生的新生儿,需要进行两个阶段的筛查。出生后48小时至出院前完成初筛,未通过初筛或漏筛的新生儿需要在42天进行双耳复筛。如果复筛仍未通过,需要在出生后3个月龄内转诊到指定的听力障碍诊治机构接受进一步诊断。
对于具有听力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家长需要特别注意。即使通过筛查,仍需结合听性行为观察,在3年内每6个月随访一次。具有听力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包括: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住院超过24小时、儿童永久性听力障碍家族史、宫内感染、颅面形态畸形、出生体重低于1500克、高胆红素血症、母亲怀孕期使用过耳毒性药物、细菌性脑膜炎、Apgar评分低、机械通气时间过长、临床存在怀疑有与听力障碍有关的综合征或遗传病等。
需要强调的是,即使婴儿被确诊为先天性听力障碍,家长也不必绝望。只要在6个月龄前被发现,并且儿童的认知能力正常,经过医学干预后,语言能力基本上能达到正常水平。
2011年3月3日,第十二次全国“爱耳日”活动在我国举行。自2001年首次设立以来,“爱耳日”活动已走过11年,在听力残疾预防与康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每年仍有2.3万新生儿出生时存在听力障碍,这给我国的听力残疾防治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耳鼻喉科专家在珠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爱耳日”普查活动,重点关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健康状况。活动中,专家们向市民普及了耳部健康知识,并进行了免费听力检查。许多年轻妈妈带着宝宝前来咨询,希望为孩子建立健康的听力基础。
在普查过程中,专家们发现了一个沉默寡言的9岁小男孩朋朋(化名)。朋朋无法正常交流,只能通过简单的手势表达意思。据其舅母介绍,朋朋出生后从未进行过听力筛查,家人误以为他只是语言障碍,并未进行进一步检查。专家建议朋朋舅妈带他去医院进行诊断,早期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听力。
此外,专家们还提醒市民,长时间使用耳机听音乐容易导致听力下降。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已接诊多例因MP3等电子产品导致的听力损伤患者。专家强调,保护听力需要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做起,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嘈杂环境中,减少耳机使用时间,定期进行听力检查。
“爱耳日”活动提醒我们,听力健康不容忽视。通过加强听力残疾预防与康复工作,提高人民群众的爱耳、护耳意识,我们可以为更多人创造美好的听觉生活。
在中华文化中,人们常常将耳朵大视为福气和长寿的象征。那么,耳朵的大小真的与寿命长短有关吗?本文将从医学角度,探讨耳朵大小与寿命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观察耳朵来判断身体健康状况。
研究表明,耳朵大的人确实可能拥有更长的寿命。这是因为耳朵大小与肾脏功能密切相关。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耳大则肾气足,肾气足则寿命长。现代医学也发现,耳朵大小与肾脏功能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随着年龄的增长,耳朵的长度会逐渐增加,这是因为耳朵是人体唯一一个在成年后仍在不断生长的器官。因此,长寿者的耳朵通常比年轻人要大。但这并不意味着耳朵大的人寿命就一定长,因为寿命长短还受到遗传、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除了耳朵大小,我们还可以通过观察耳朵的外观来判断身体健康状况。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耳朵症状及其对应的健康问题:
1. 耳朵色淡白:可能患有风寒感冒或阳气不足。
2. 耳朵红肿:可能患有肝胆火旺或湿热。
3. 耳垂上有一条明显斜线纹:可能存在心气虚。
4. 耳鸣和耳聋:可能存在肾气虚弱。
5. 耳朵局部有结节状或条索状隆起、点状凹陷,且没有光泽:可能患有慢性器质性疾病,如肝硬化、肿瘤等。
6. 耳朵局部血管过于充盈、扩张:可能患有心肺功能异常,如冠心病、哮喘等。
7. 耳朵厚而大:肾气充足,身体健康。
8. 耳朵薄而小:肾气亏虚,可能存在健康问题。
9. “胖耳朵”:营养状况良好,身体抵抗力强。
10. “瘦耳朵”:体质偏弱,容易患病。
因此,关注耳朵的健康状况,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先天性耳聋,作为一种常见的耳聋类型,其发病原因复杂多样。
首先,遗传因素是导致先天性耳聋的主要原因之一。当父母或家族中存在耳聋基因时,孩子患先天性耳聋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其次,胎儿在母体中的发育环境也可能导致先天性耳聋。例如,孕期接触巨大噪音、化学物质或放射性物质等,都可能对胎儿耳蜗造成损害,从而引发耳聋。
针对先天性耳聋的治疗,原则是尽可能恢复或部分恢复已丧失的听力,并利用残余听力。药物治疗方面,可以采用扩张内耳血管的药物、降低血液黏稠度的药物、维生素B族类药物、能量制剂等。如果药物治疗无效,可以考虑佩戴助听器或进行耳蜗植入手术。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听觉和言语训练也是治疗先天性耳聋的重要手段。通过长期的训练,可以帮助患者逐步培养聆听习惯,提高听觉觉察、听觉注意和听觉定位等方面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预防先天性耳聋的发生也非常重要。孕妇应避免接触噪音、化学物质和放射性物质,保持良好的情绪,并注意饮食均衡,多吃富含铁质、锌、维生素A和B的食物。同时,戒烟、戒酒,避免高脂饮食,并定期检查血糖、血脂和血压等。
总之,了解先天性耳聋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对于保障人们的听力健康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