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以下内容来源于pubmed。
Background: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have shown that total diet replacement (TDR) can lead to remission of type 2 diabetes. In 2019, the English National Health Service (NHS) committed to establishing a TDR-based interventional programme delivered at scale within real-world environments; development followed of the NHS Type 2 Diabetes Path to Remission (T2DR) programme, a 12-month behavioural intervention to support weight loss involving an initial 3-month period of TDR. We assessed remission of type 2 diabetes for programme participants.
Methods: In this national prospective service evaluation of programme implementation, people in England aged 18-65 years and diagnosed with type 2 diabetes in the last 6 years were referred to the programme between programme launch on Sept 1, 2020, and Dec 31, 2022. Programme data were linked to the National Diabetes Audit to ascertain HbA1c measurements and glucose-lowering medication prescriptions. The primary outcome was remission of type 2 diabetes at 1 year, defined as two HbA1c measurements of less than 48 mmol/mol recorded at least 3 months apart with no glucose-lowering medications prescribed from 3 months before the first HbA1c measurement, and the second HbA1c measurement recorded 11-15 months after the programme start date. Outcomes were assessed in two ways: for all participants who started TDR on the 12-month programme before January, 2022, for whom there were no missing data; and for all participants who started TDR on the 12-month programme before January, 2022, and had completed the programme (ie, had a valid weight recorded at month 12) by Dec 31, 2022, for whom there were no missing data.
Findings: Between Sept 1, 2020, and Dec 31, 2022, 7540 people were referred to the programme; of those, 1740 started TDR before January, 2022, and therefore had a full 12-month opportunity to undertake the programme by the time of data extraction at the end of December, 2022. Of those who started TDR before January, 2022, 960 (55%) completed the programme (defined as having a weight recorded at 12 months). The mean weight loss for the 1710 participants who started the programme before January, 2022 and had no missing data was 8·3% (95% CI 7·9-8·6) or 9·4 kg (8·9-9·8), and the mean weight loss for the 945 participants who completed the programme and had no missing data was 9·3% (8·8-9·8) or 10·3 kg (9·7-10·9). For the subgroup of 710 (42%) of 1710 participants who started the programme before January, 2022, and also had two HbA1c measurements recorded, 190 (27%) had remission, with mean weight loss of 13·4% (12·3-14·5) or 14·8 kg (13·4-16·3). Of the 945 participants who completed the programme, 450 (48%) had two HbA1c measurements recorded; of these, 145 (32%) had remission, with mean weight loss of 14·4% (13·2-15·5) or 15·9 kg (14·3-17·4).
Interpretation: Findings from the NHS T2DR programme show that remission of type 2 diabetes is possible outside of research settings, through at-scale service delivery. However, the rate of remission achieved is lower and the ascertainment of data is more limited with implementation in the real world than in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settings.
Funding: None.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复合维生素一般有复合维生素或复合维生素B,药物成分也有所不同,主要包含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如果是复合维素一般口服制剂是复合维生素片,为复方制剂,其主要包含人体维持生理功能必须得营养物质,成分有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D3、维生素E、生物素、叶酸、钙、铁等。
如果是复合维生素B制剂一般有复合维生素B片和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以B族维生素为主包括B1、B2、B3、B5、B6、B7、B8、B9、B12等。
复合维生素因为可选购种类很多,其成分略有不同,但首选使用一些权威大品牌的产品,日常合理饮食,做到营养均衡。
日常保护腰部很重要,否则很容易出现腰肌劳损的问题,扰乱我们正常的生活规划。出现腰肌劳损前身体会有这些表现。
1、弯腰困难
腰肌劳损的一些表现很容易被忽视,最终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比如我们在日常中做家务想要弯腰时,如果感觉腰部坚硬很难完成这个动作,很可能是出现了腰肌劳损,要及时去医院骨科接受检查。
2、腰部疼痛乏力
腰肌劳损的患者还会出现腰部疼痛的现象,时常会伴随腰部僵硬,并且还会出现腰部无力的情况。另外,还有一些患者腰部活动正常,没有明显的疼痛感,但是在久坐,或者久站之后会感觉直腰困难,也是其中一个征兆。
3、频繁出现腰背部酸痛
如果腰部损伤不及时医治,患者会出现频繁腰背部酸痛的情况,尤其是在搬重物之后,这种酸痛感会加剧。所以,如果经常感觉腰部不适,要及时去医院检查,不要耽误治疗。
3个原因,容易造成腰肌劳损,在日常中要多留心。
气候环境
环境因素是引起腰肌劳损的主要原因,比如长时间生活在气温过低,过于潮湿的环境中,会加快腰肌劳损的发作,并且还不利于病情的恢复。我们需要重视腰部的保暖,在较潮湿时,要及时通风,保持室内干燥,这些可以降低腰肌劳损出现的机率。
腰部常扭伤
如果腰部经常扭伤,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会出现后遗症腰肌劳损。很多人都认为没有疼痛感就表示完全康复,没必要去医院复诊,仍然继续搬重物,使腰部过度劳累,很容易使腰肌劳损发作或者加重。
久坐
长时间坐着,会使肌肉处于紧张的状态,而有些人坐在座位上时还喜欢弯腰,这会加重腰部肌肉的紧张度,长此以往使腰部肌肉感到疲惫,很容易出现酸痛的现象,诱发腰肌劳损。所以对于久坐的人,要注意多活动一下,不要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
那么,日常中有 哪些方法可以缓解腰肌劳损的症状呢?
适度运动
很多人认为出现了腰肌劳损就应该躺着不动,这样会恢复的更快,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虽然躺着会减少腰部的压力,但是不利于病情的缓解。所以,患者要进行适度的运动,比如快走,慢跑等,有助于减轻疼痛,也可以尝试倒着走路,对颈椎和腰部都有一定的好处。
切记不要运动强度过大,很容易损伤腰椎。
不要睡软床
软床虽然睡着舒服,但是很容易让腰部出现变形的情况,腰肌劳损的患者尽量睡硬板床。虽然刚开始的时候会感觉不舒服,很难受,但是慢慢就会适应,并且也能够缓解腰肌劳损的症状,避免反复发作。
注意腰部保暖
腰肌劳损患者注意不要让腰部受凉,如果受凉会使疼痛加重,甚至会影响正常活动。在平时多穿一些衣服,在夏季不要长时间待下空调屋中,避免冷风直接吹到身上。如果出汗或者淋雨,要及时更换衣服或者擦干身体。
可以选择穿厚底鞋
如果腰部感到不适,尽量穿厚底,轻便,质感较软的鞋子,可以减少对腰部的冲击,能帮助减轻疼痛。如果穿的鞋子过硬,会加重对腰部的冲击,会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适当坐下休息
腰部压力过大,会引起腰部疼痛,比如长时间站立,要抽出时间坐下休息,否则会使腰部肌肉变得僵硬,紧张,最终会引起剧烈疼痛,切记每天坐下休息5分钟,对保护腰部是有很大帮助的。
希望这些保护腰部的小妙招可以对你们有所帮助。
转移性肿瘤是一种相对较为严重的疾病。这是因为转移性肿瘤表明癌症已经进入了晚期阶段,其生物学特点包括发生侵袭、浸润,以及通过血液系统或淋巴系统发生远处的淋巴结或远处脏器、器官转移等。当形成转移瘤时,疾病可能已经到达了局部晚期,或者处于全身转移性的进展期状态。这种情况下,治疗相对比较困难,而且还容易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如果病症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那么患者的生存期可能会明显受限。但需注意的是,即使经过治疗,也不能保证能够完全治愈,但通过积极的治疗,可以延缓病情发展,缓解身体不适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对于转移性肿瘤,医生需要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根据治疗情况及时调整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同时,患者也需要积极配合治疗,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发生在任何的年龄之间,但是导致重症肌无力的发病原因也有很多种,所以正确的找出导致该病的原因,才可以有效的进行治疗。那么,重症肌无力的病因中医是怎么看的呢?要想了解更多知识下面便是。
重症肌无力这是一种自我免疫系统的紊乱,它会阻碍抗体的循环,阻塞乙酰胆素感受体在突触后神经肌的接合点。
重症肌无力,医学学名为Myasthenia Gravis,简称M.G.。此乃神经肌的疾病引致肌肉颤动、软弱及容易疲劳。这是一种自我免疫系统的紊乱,它会阻碍抗体的循环,阻塞乙酰胆素感受体在突触后神经肌的接合点。临床主要特征是局部或全身横纹肌于活动时易于疲劳无力,经休息或用抗胆硷酯酶药物后可以缓解。也可累及心肌与平滑肌,表现出相应的内脏症状。
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日常调理需注意:
起居有常,首先要按排好一日生活秩序,按时睡眠,按时起床,不要熬夜,要劳逸给合。
避风寒、防感冒,肌无力患者抵抗力较差,伤风感冒不仅会促使疾病复发或加重,还会进一步降低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饮食要有节,痿证的病机与脾气亏虚关系密切,故调节饮食更为严重,不能过饥或过饱,在有规律,有节度同时各种营养要调配恰当,不能偏食。
注意适量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但不能运动过量,特别是重症肌无力病人运动过量会加重症状,所以病人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一些有助于恢复健康的运动。病情较重的病人或长期期卧床不起的病人,应给予适当的按摩防止褥疮的产生。
在治疗上病人应有良好的心态与康复的信心。鼓励病人和病人本身应该有积极乐观的治疗信心,减少病人的心里负担,避免精神剌激和过度脑力(体力)劳累。
意各种感染,生活保持有规律,饮食方面应多食富含高蛋白的食物如:鸡、鸭、鱼、瘦肉、蛋类、豆制品及新鲜蔬菜水果,营养搭配对病人来讲非常重要。同时应该注意食物的易消化性。
忌食:生、冷、辛、辣性食物以及烟酒等刺激。服药其间禁食绿豆。
益生菌,是我们常在广告上听到的一个名词,大家对它的初步印象就好像广告里面所说的“调理肠道”,那么这到底是个什么奇妙的菌呢?
医学上所讲的益生菌,是指对宿主有益的一类活性微生物,它们主要是“定居”在人体消化系统的肠道以及生殖系统里面。它们主要是可以产生一些确切的健康功效从而对宿主身体内环境的微生态做到改善。
其实人和动物体内都是有益生菌存在的,比如乳酸菌、双歧杆菌、酵母菌、嗜酸乳酸菌等等,如果身体里的益生菌群发生紊乱就会导致消化和排泄功能等出现问题。最常见的菌群失调的症状就是腹泻,以及随之而来的免疫力下降的一系列变化。
对于正常人来说,益生菌是这么重要的存在,那么对于肿瘤患者来说呢?
我们最常知道的就是,肿瘤患者通常都会接受各种放化疗,这些治疗虽然是为了帮助杀死他们身体里面的肿瘤细胞和组织,但因为放、化疗法选择性很低,往往会在治疗同时杀死身体正常的细胞和组织,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引起胃肠道黏膜的损伤。
人体的胃肠道黏膜是负责消化和吸收的主要组织,一旦受损之后,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机能就会大大下降,同时还会带来身体对病菌的抵抗能力下降的变化。在这种时候,益生菌就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帮助肿瘤病人消化和吸收,对肠黏膜起到保护作用,还能提升本来就已经十分虚弱的肿瘤病人抵抗病菌的能力,避免再轻易受到其他病的攻击。
现今所发现的益生菌主要被分为三大类:
1.乳杆菌类,比如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等;
2.双歧杆菌类,比如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还有卵形、嗜热双歧杆菌等;
3.革兰氏阳性球菌,比如粪链球菌和乳球菌等。
除了这些,还有一些酵母菌和酶也可以被视作是人体所需的益生菌。
益生菌的存在和人的身体状况是相互影响的,菌群失调会导致人身体的疾病,而身体虚弱的人也更容易出现菌群失调的变化。这就好像是大自然中的共栖关系,益生菌以来健康人体存活,而人的健康也仰仗益生菌的正常繁殖。
对于肿瘤病人来说,益生菌不仅可以修复受损的胃肠道黏膜,许多菌株还能在消化道中产生一定的酶,既可以帮助吸收营养,还能与一些有害微生物竞争性地争夺吸收营养成分,不给它们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的空间。同时,益生菌还能产生一些维生素,B族维生素或维生素K等,还可以对肿瘤病人的骨骼和心脏系统健康有一定的保护。
益生菌是人和动物身上都有的重要菌群,对于守护人的健康有着必不可少的作用,肿瘤病人也更加需要它们!
离谱了!离大谱了!都2022年了,还有人听信这些谣言!今天,Dr.京就带大家来一一辟谣!
1 谣言:喝可乐杀精
一有男生喝可乐,经常会遭到人劝阻:别喝了别喝了!可乐会杀精!
Dr.京辟谣:可乐表示不背这个锅,不然大家都去喝可乐,谁还用避孕药避孕套?
男人精子的确脆弱,真正杀精还得看它们——
2 谣言:宫颈糜烂这是病
一听到“糜烂”这俩字,瞬间紧张,以为是什么严重的病。还会被一些无知人士误认为是私生活不检点才会有的毛病。
Dr.京辟谣:宫颈糜烂不是病,严谨点来说人家叫宫颈柱状上皮异位。首先需要确定的是,宫颈糜烂不是因为性生活引起的,而是雌性激素的锅,是生理性的改变,也不要听信那些治疗宫颈糜烂的小广告啦,那简直就是“谋财害命”啊!
3 谣言:体外射精不会怀孕
渣男常用套路,为了自己爽骗对方说体外射精不会怀孕,遇到这种渣男,趁早say byebye~
Dr.京辟谣:在射精之前,男性分泌的前列腺液中就已经含有精子,体外射精最不靠谱了。除了体外射经,安全期同房、中途戴套都是极为不靠谱的避孕方法。可靠、安全的避孕方法有安全套、短效避孕药、皮下植埋避孕等等,但这些方法的避孕率都不是百分百,百分百的避孕方法只有完全远离性生活。
4 谣言:性高潮生男孩机率大
啊……这?这道理要是说的通,难不成,家里都是女孩的父母没有体验过高潮?
Dr.京辟谣:生男生女是由基因决定的,而且是由男性的基因决定的。人类有23对染色体,其中有1对是性染色体,男性的为XY,女性的为YY,当和卵子结合受孕的精子中含有Y染色体时,孩子为男性,当和卵子结合受孕的精子中含有X染色体时,孩子为女性。
记住,民间流传的那些“酸儿辣女”、“尖肚子生男,圆肚子生女”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怀孕后想要知道性别,还是得医学鉴定,但我国已经禁止鉴定性别啦。
生男生女不都是自己的小宝贝嘛,也不必过分纠结。
5 谣言:同房后倒立更容易怀孕
Dr.京万万没想到居然还有这种说法!!为了怀孕还真是什么都编的出来啊!
Dr.京辟谣:这种说法的理由是,倒立会更有利于精子顺利到达子宫。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精子能否到达子宫,和精子的质量、对方的身体情况等有关,完全不需要用姿势来“助力”。
想要增加怀孕几率,不如利用女性排卵期同房,如果怀孕确实有困难,可能是双方中的某一人出了问题,及时检查解决问题比用什么偏方都好使!
6 谣言:第一次肯定会流血
这又是哪个老古董说的话?
Dr.京辟谣:女性的处女膜形状是多样的,并非是一个密不透风的膜,不然经血是怎么流出来的?只有一部分女性第一次会流血,年纪大了,处女膜还会越来越薄。除了性生活,一些剧烈运动也有可能会让处女膜破裂。
处女膜只是一张没有意义的膜,才不是鉴别忠贞的方法,再说了,以爱情为基础,是不是第一次真的那么重要么?
7 谣言:酒后就会乱性
借口!都是借口!这绝对是广大渣男出轨的借口!
Dr.京辟谣:酒精相当于麻醉剂,摄入少量酒精后,的确会“助兴”,但此时脑子还是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的;当摄入的酒精量多到让人的意识模糊、六亲不认时,已经完全不会再想着啪啪,而是只会闷头呼呼大睡。
喝太多酒,也会影响性功能哦。
8 谣言:精液能美容
好家伙,这个要是真的,每个男的都能开个公司了!
Dr.京辟谣:精液这个东西,96%以上都是水,也没有研究证明其中有什么物质可以美容,还真有人当营养品?要是有男的说这句话,不如先让他自己用上一个月试试!如果真的为了情趣,这就不是Dr.京能涉及的范围了。不过,作为一种体液,都有传播疾病的可能,如果其中携带病毒呢?如果携带病菌呢?这些都要提前搞清楚呀。
9 谣言:胸越揉越大
脸越揉越小?胸却会越揉越大?逻辑不通啊!
Dr.京辟谣:首先,胸不会越揉越大,胸的大小和先天基因和后天的营养有关。按摩不会改变胸部的脂肪量,也不会让胸部的组织变大。其次,随意揉捏会揉出毛病的!用力不当、按摩手法不对,会伤害乳腺,引起癌变。所以不要乱按胸啦,无论胸大胸小,都有各自的美丽。
10 谣言:体毛越重,性欲越强
黑猩猩:??????
Dr.京不理解为什么有人见到女孩子体毛重,就不怀好意地说女孩子性欲强。
Dr.京辟谣:体毛和遗传、雄性激素有关,雄性激素越旺盛,体毛也越浓密。而性欲和情绪、疾病、精神、年纪、伴侣关系等等很多因素有关,体毛只是一种很正常的生理现象,所以体毛和性欲并没有直接关系。如果欲望减退,需要考虑一下身体健康状况、心理因素等等,对症治疗~体毛重的各位,也不必太过焦虑,如果需要光滑的皮肤,那就乖乖脱毛~
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都有白头发,对于那些年龄大点的人有白头发大家都见怪不怪,毕竟这是一个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有不少青少年也有白头发。
虽然白头发短期并不会对寿命有什么影响,但是有了白头发以后让人显得没有活力,甚至有朋友会觉得有白头发会影响寿命。为了让大家对白头发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我来分享一下相关知识。
白头发和什么因素有关?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国人的头发之所以是黑色的主要是因为头发中的黑色素含量高,头发变白就说明里面的黑色素减少了甚至消失。黑色素在人体内的合成过程是比较复杂的,它是由酪氨酸在酪氨酸酶的作用下生成的。如果要合成黑色素,那就需要黑色素细胞、酪氨酸酶、营养物质(比如铜、铁、锌等),只要这里面的任何一个出现了问题,那头发中的黑色素的合成就会减少。
从古至今,关于白发的名言名句也有不少,大家耳熟能详的就包括白发三千丈、愁一愁白了头等。这些名言名句其实已经给了我们一些答案,就比如这个愁一愁白了头,它就很形象的写出了白发和情绪的关系。之前京东出现了问题的时候,就有媒体报道说刘强东在一夜之间出现了很多的白发。
其实精神因素能增加白发的发病率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人体内的酪氨酸不仅仅能转变成黑色素,还能够转变成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物质。当人有精神压力的时候,就会提醒人体合成更多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以提高人体的应激能力。这里需要注意一下,人体内的酪氨酸的含量是有限度的,如果长期处于精神压力比较大的状态,那就会分泌更多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这两种激素合成的多了,那用于合成黑色素的酪氨酸的量就会大大减少,所以就会完成头发中的黑色素合成减少,从而引起白发。
可能会有朋友觉得奇怪,既然酪氨酸的量是有限的,那为什么会有更多的酪氨酸转变成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呢?其实这个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当人处于应激状态,比如惊吓、恐惧、强刺激等,人体分泌这些应激激素来保证人能平稳度过难关,避免人体崩溃。
黑色素的合成需要黑色素细胞、营养物质、酪氨酸酶等,只要影响上述的因素都有可能会造成白发。比如吸烟、喝酒会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节食和偏食会造成营养物质的缺乏,自然就会使头发变白。还有一些人白发是因为某些疾病的影响,比如高血压、糖尿病、贫血、甲亢等,而且某些药物也会影响酪氨酸酶的活性。有些人生活的环境紫外线比较强烈,太强的紫外线也会损伤黑色素细胞。
白发和寿命有什么关系?
中医认为白发主要是因为肾不好、肾气虚、气血不足引起的,这种说法有点玄乎,其实这种说法就类似于西医的亚健康状态。
白发和寿命其实没有什么必然的关系,主要还是看具体的原因。踏入医学领域这几年,我见过有5岁的小孩白发的,这种可能是偏食或者营养不良,对于这种情况,很显然对寿命的影响是很小的。
也有一些人白发是因为某些遗传病,比如斑驳病、白化病等,这种情况下的白发对寿命的影响肯定是不小的,但是具体对寿命的影响到底多大并没有一个量化的标准。
不过综合考虑,个人觉得白发和寿命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白发只是某种疾病或者问题的一个表象,具体的还要结合原因进行分析。
随着冬天的来临,气温骤降,在北方会有很多小宝贝因为喘息来到医院,虽然喘息的声音很大,但绝大多数宝贝日常生活并未受到影响。那这种喘息声到底是怎么来的呢?这种疾病的名字叫做毛细支气管炎。
毛细支气管炎是指什么?
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解剖学诊断,意指发生在直径为300 um-75um的细支气管部位的炎症,因为粗细与毛发相当故我国习惯称之为毛细支气管炎。其常发生于2岁以内的儿童,2-6个月宝宝高发,这些婴儿有下呼吸道病毒性感染的体征,但没有其他原因可以解释哮鸣症状。
毛细支气管炎的表现?
毛细支气管炎仅发生于2岁以下,早期表现为感冒的症状。但随着病情的进展会在疾病发展至3天左右出现喘息,肺部听诊可有哮鸣音和/或湿罗音,严重时甚至出现呼吸窘迫的表现,如鼻翼扇动、三凹征、呼吸快(>60次/分)、烦躁、易激惹、嗜睡甚至昏迷。
导致毛细支气管炎的原因?
毛细支气管炎的通常为病毒感染引起,最常见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其次为鼻病毒。此外还可能为副流感病毒、偏肺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博卡病毒。
这些病毒中的一种或几种感染细支气管部位的上皮细胞,进而引起该部位的直接损伤以及炎症,主要表现为水肿、粘液分泌和坏死的上皮细胞脱落,进而引起细支气管部位的阻塞。
什么情况会导致毛细支气管炎发展成重症?
毛细支气管炎预后较好,但对于少部分宝贝来说仍然存在较大的风险有时可发展成重症甚至出现生命危险,所以对于如下情况的宝贝,家长们要格外注意。
早产儿(<36周);低体重儿、月龄<3个月;存在慢性肺部疾病,如支气管发育不良;存在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先天性心脏病,如比较严重的肺动脉高压、法洛四联症等;免疫缺陷;神经系统疾病。
另外,如被动吸烟、居住环境拥挤、多胞胎、高海拔地区。
需要使用抗生素么?
毛细支气管炎本身为病毒,如存在细菌感染多为继发出现,最常见的为中耳炎,所以如果一旦毛细支气管炎的宝贝出现中耳炎的症状或体征提示我们可能需要使用抗菌素,至于其他情况几乎可以忽略。
什么情况需要做X线检查?
对于病情较轻的婴幼儿,不太建议X线摄影,而且可能因X线的结果导致抗生素的使用不当。
对于存在中度-重度呼吸窘迫(如,鼻翼煽动、三凹征、呼气呻吟、呼吸频率>70次/分、呼吸困难或发绀)的小宝宝,特别是当体格检查发现有局灶性病变、婴儿有心脏杂音或有必要排除其他诊断时,可能需要实施X线摄影,对于临床缓解速度未能达到预期的儿童,也可能需要行X线摄影来排除其他诊断。
家长需要注意什么?
毛细支气管炎的宝贝我们建议尽量完善疫苗接种,特别是流感疫苗和肺炎链球菌疫苗,此外还要避免接触吸烟环境。
尽管绝大多数毛细支气管炎的宝贝会在最长1个月内完成自愈,但仍然30%的宝贝会在今后发生复发性喘息,甚至还会有一少部分出现哮喘,因此作为家长要仔细记录既往病史,定期对宝贝进行气道评估。
胃疼?光荣!肯定是忙工作忙出来的。”这句调侃的玩笑话,道出不少人的心声。没日没夜加班、不按时吃饭、饥一顿饱一顿……
胃不好是现代人普遍的毛病。事实上,胃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脆弱,生、冷、硬、酸、辣等刺激性食物都会影响胃的工作。
中国有肠胃病患者1.2亿,消化道溃疡发病率10%,慢性胃炎发病率30%,是当之无愧的“胃病大国”。
当心8大危险分子伤胃
1辛辣刺激的食物
辣椒是很多人离不开的调味品,对健康也有诸多益处。但辣椒素会引起胃酸分泌增加,刺激黏膜充血水肿,加速肠胃蠕动,引起腹泻、腹痛等症状,对消化功能也会有影响。
2腌菜
不合格的腌菜中含有大量亚硝酸盐,在胃内适宜酸度或细菌的作用下,能合成亚硝胺类化合物,有致癌作用。日本是胃癌高发国,就与其腌制保存蔬菜有关。
3烟熏和油炸食物
腊肠、腊肉等烟熏食物含盐量高,会损害胃黏膜,其中还有大量致癌物,如苯并芘和环芳烃。油炸、烧烤食物中也含有此类致癌物,都应该少吃。
4酒精
酗酒除了伤肝,也会伤胃。临床观察发现,1/3~1/2的胃癌患者有长期饮酒史,尤其以喝白酒为主,有些人持续喝了二十多年。
酒精会对胃黏膜造成损伤,黏膜被长期反复刺激,不断经历损伤、修复、再损伤的过程,就会导致慢性炎症,最终为肿瘤发生埋下祸根。
5寒凉的果蔬
夏天吃块西瓜固然神清气爽,但胃却有些受不了。这些寒凉的果蔬会让胃收到刺激,导致消化能力下降。
6生冷的海鲜
海鲜性寒,原本就会加重胃的负担。如果吃得过多,尤其是吃未经加热的生鱼片、生蚝等,蛋白质就更不易消化了,容易导致胃功能下降。
7甜腻多脂的食物
有的人一顿饭能吃下一个肘子、一整个小蛋糕,而这些高糖、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吃多了,会加重胃的负担,导致厌食、腹泻、肠胃功能紊乱等胃部症状。
8冷饮
冷饮、冰棍及凉的饭菜会让胃内温度降低。而很多消化酶的正常工作需要适宜的温度,这就会影响胃酸分泌和消化酶的作用。
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时,用药的误区包括仅依赖抗生素、过度使用糖皮质激素、忽视非药物治疗等。
1.仅依赖抗生素:慢性支气管炎是由长期炎症引起的,而非细菌感染,仅依赖抗生素治疗不能解决问题,抗生素只在感染时才是有效的,但对于慢性炎症,应根据病因采取其他治疗措施,比如过敏因素导致的慢性支气管炎,平时要避免接触过敏原,再遵医嘱抗过敏治疗。
2.过度使用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是一种强力的抗炎药物,能有效缓解支气管炎的炎症症状,但长期而过量使用糖皮质激素会导致一系列副作用,比如免疫系统抑制、骨质疏松等。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并严格控制剂量和疗程。
3.忽视非药物治疗:除了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在慢性支气管炎的管理中也很重要,包括戒烟、避免二手烟暴露、保持良好室内空气质量、定期锻炼、合理饮食等,这些措施可以减轻炎症、改善肺功能和减少症状发作。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应该个性化的,建议患者去医院检查,由专业医生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