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消化性溃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消化性溃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发表人:京东健康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消化内科 副主任医师 张继舜

引起消化性溃疡发生的原因,可能是以下几点:

一、幽门螺旋杆菌,它是最重要的致病因素,它能产生碱性物质氨,以中和胃酸,形成有利于自身繁殖的胃内环境,也可产生空泡毒素,引起免疫反应等,其中十二指肠溃疡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可高达90%以上。胃溃疡的幽门螺旋感染,感染率约60-90%。

二、药物,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氯吡格雷等药物,容易发生消化性溃疡,其中非甾体抗炎药最常见,包括布洛芬、吲哚美辛、阿司匹林等。

三、胃酸和胃蛋白酶。正常人胃黏液表面存在黏膜屏障,以防止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蚀,当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减弱或者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作用增强时,可导致消化性溃疡的产生。

四、大量吸烟、饮酒,应激、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也是消化性溃疡发生的常见原因。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视频简介: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消化内科 副主任医师 张继舜


    消化性溃疡如果出现上腹部疼痛,认为是由于胃酸刺激导致的,可以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如抑制胃酸分泌药物以及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奥美拉唑肠溶片和硫糖铝药物等。

     


    同时消化性溃疡患者,日常一定要注意饮食调整,多吃点开胃并且容易消化、容易吸收的食物,像鸡蛋、豆浆、鱼、瘦肉等,多吃碳水化合物,可以选择软饭、粥、面条、馒头、花卷、馄饨等。食物要保证充足的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特别是维生素A、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等,它们均有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

     


    不能吃辛辣刺激、过于油腻、不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戒烟酒。同时也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出现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

  • 视频简介: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消化内科 副主任医师 张继舜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是胃肠黏膜在各种致病因子的作用下发生的炎性缺损。

     


    通常与胃液的胃酸和消化作用有关,病变穿透黏膜肌层或达更深层次,常发生于胃、十二指肠等,可发生于食管-胃吻合口、胃-空肠吻合口或附近,含有胃黏膜的Meckel憩室等。它可见于任何年龄段,男性多于女性,其中胃溃疡多见于中老年人,十二指肠溃疡多见于青壮年。

     


    消化性溃疡以上腹痛为典型症状,表现为胀痛、烧灼痛、钝痛等不适,是一个慢性过程,可达数年或10余年。腹痛可反复、周期性发作,常在季节变化时,如秋冬或冬春之交。消化性溃疡可仅表现为上腹胀、反酸嗳气、厌食等消化不良症状,也可无任何症状。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消化内科 副主任医师 张继舜

    消化性溃疡是指在各种致病因子的作用下,黏膜发生的炎性反应和坏死性病变,病变可深达黏膜肌层,其中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最为常见,胃溃疡是我国人群中最为常见,而且容易发病的一种疾病。胃溃疡受地理及气候影响,同时还受季节的变化影响,男性发病率会比女性高,与男性爱吸烟以及一些不良的生活饮食,还有工作压力有一定的关系,另外,男性的心理精神上,都比较紧张,忧郁也会诱发胃溃疡的发生。

    十二指肠溃疡是指发生在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好发于气候变化较大的冬春两季,与胃酸分泌异常、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非甾体抗炎药应用等因素有关,多发生于青壮年,发病率占消化性溃疡的70%。

  • 视频简介: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消化内科 副主任医师 张继舜


    预防消化性溃疡需做到以下几点:

     


    一、避免精神紧张
    精神焦虑紧张会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和溃疡的愈合。因此,保持心情愉快、生活规律、劳逸结合是预防和控制消化性溃疡的第一步。

     


    二、戒除不良嗜好
    比如,吸烟会干扰消化道粘膜修护;酒精对胃粘膜有直接刺激损伤作用,所以应该戒烟酒。

     


    三、合理规律饮食
    饮食遵循16个字:定时定量、少吃多餐、饥饱适中、细嚼慢咽。食物的选择上,首先选择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粥、面食、蔬菜水果等,忌吃或少吃生冷硬、辛辣和咖啡、浓茶等刺激性的食物。

     


    四、避免服用对胃粘膜有害的药物
    有许多止痛药、退热药、风湿病的药物都会引起胃肠道粘膜的损害,长期大量服用的话会加重胃溃疡病情,甚至导致出血等后果,应当尽量避免长期服用。

  • 视频简介: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张继舜


    目前把消化性溃疡的用药,分为四大类:

     

    一、抑制胃酸分泌药。它主要针对胃酸过多引起的溃疡,常用的是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阻断剂、M3受体阻断剂。常用的药有奥美拉唑肠溶片,兰索拉唑钠肠溶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法莫替丁片、哌仑西平等。

     


    二、抗酸药。此类药可以利用化学反应中和胃酸,降低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和胃蛋白酶的活性,促进溃疡的愈合。常用的抗酸药有氢氧化铝、铝碳酸镁、氧化镁等。

     


    三、黏膜保护剂。主要原理是促进胃黏液和氢氧化钠和碳酸氢盐的分泌,促进胃黏膜细胞合成的前列腺素,增强胃黏膜的屏障能力。常用的药物是米索前列醇片。

     


    四、抗幽门螺杆菌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导致消化性溃疡的重要原因,主流的治疗方法是质子泵抑制剂+铋剂+两种抗菌药。

  • 视频简介: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消化内科 副主任医师 张继舜


    消化性溃疡是会有恶心、呕吐的症状出现的,因为消化性溃疡本身就是一种胃肠道疾病。另外,它还会有腹痛、反酸、嗳气等症状的出现,也可有失眠、多汗、脉缓等自主神经失调的表现。少数患者还会出现呕血和黑便。

     


    患有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可以应用一些止吐的药物来进行对症治疗,像可以应用甲氧氯普胺等药物来缓解症状。同时消化性溃疡患者日常一定要注意饮食调理,不能吃辛辣、刺激、油腻、不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因为这些也可能是恶心、呕吐的诱因。

     


    可以多吃点开胃并且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像鸡蛋、豆浆、鱼、瘦肉等,多吃碳水化合物,可以选择米饭、粥、馒头、花卷、馄饨等,平时也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经常出现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消化内科 副主任医师 张继舜

    消化性溃疡会引起口臭的症状。

    消化性溃疡可能会导致胃肠道蠕动减慢,从而导致食物堆积在体内,不容易被发酵和排出,长期以来会引起口臭症状。出现口臭是以抑酸护胃,促进胃动力以及保护胃黏膜来进行治疗。还建议做一个碳14呼吸试验检测,如果碳14呼气试验是阳性,还要进行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治疗,因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也会引起口臭的表现。

    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消化性溃疡,推荐铋剂+质子泵抑制剂+两种抗菌药物联合使用。铋剂常用的像枸橼酸铋钾、胶体果胶铋等;质子泵抑制剂常用如奥美拉唑、艾司奥美拉唑等,抗菌药物组合首选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青霉素过敏者可以选用克拉霉素+甲硝唑等方案,当消化性溃疡治愈,口臭自然也就消失了。

  • 视频简介: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消化内科 副主任医师 张继舜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会导致消化道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导致消化性溃疡最重要的致病因素,由于幽门螺旋杆菌的作用,会使胃部产生过度的胃酸,引发胃黏膜受损,胃动力不足等,就会导致一系列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胃胀气、绞痛、出血等。

     


    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是关键,这是溃疡的愈合和预防复发的有效措施;除了除菌治疗外,还需要增加胃动力、修复胃黏膜、减少胃酸等。可依据具体病情、症状等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效果更好。

     


    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后,溃疡的年复发率50~70%下降到5%左右以下,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就要严格遵守医生医嘱的服药疗程,切忌自行停药。

  • 视频简介: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消化内科 副主任医师 张继舜 


    消化性溃疡和爱吃辣有一定关系。长期吃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会刺激胃黏膜,会对胃黏膜造成严重的损伤。


    胃黏膜表皮虽然有一定的保护层,但是在平常的生活中经常吃一些不健康的食物、吸烟饮酒、喝咖啡、喝浓茶等,都会损伤胃黏膜,长期如此会引发消化性溃疡的发生。


    因此,如果想要避免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平常一定要注意饮食方面的问题。饮食遵循16个字:定时定量、少吃多餐、饥饱适中、细嚼慢咽。食物的选择上,应选择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粥、面食、蔬菜水果等,忌吃或少吃生冷、硬、辛辣或咖啡、浓茶等刺激性的食物。同时要保持心情愉快、生活规律、劳逸结合。

  • 视频简介: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消化内科 副主任医师 张继舜


    消化性溃疡主要是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溃疡,胃溃疡有一定的癌变率,主要发生于中年以上的男性,是反复发作且久治不愈的溃疡,临床上对于所有的胃溃疡,都要进行病理活检,要排除癌变以后,才能进行抗溃疡治疗,以防误诊或延误病情,而十二指肠溃疡几乎不会发生癌变。据我国文献报道,5%左右的胃溃疡可以发生癌变,这个数字目前有增高趋势,有统计最高达29.4%的胃癌来自于胃溃疡的恶变。

     


    一般来讲,发生胃溃疡癌变的患者都有长期慢性胃溃疡病史,溃疡边缘上皮细胞反复破坏,与粘膜修复再生、化生、不典型增生。随着时间的延长,增加了癌变的可能性。癌变一般发生于溃疡的周围黏膜,这些部位的黏膜在溃疡活动时发生糜烂,经反复破坏和再生的刺激时,发生癌变。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