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儿童肘关节常见疾病 -桡骨小头半脱位

儿童肘关节常见疾病 -桡骨小头半脱位
发表人:主治医师张琨
桡骨小头半脱位,是儿童骨科门急诊经常遇到的一种疾病。一般发生在2~5岁的学龄前儿童。常表现患儿用健侧手托着轻度屈肘或伸直的胳膊,哭闹异常,害怕患肢被触碰,肘部无明显红肿,不肯活动。但由于由于患儿年龄较小, 无法准确描述自身病情。但是家长们仔细回忆会发现多数发生在这些行为之后:

 

 
1、家长强行牵拉幼儿的前臂或腕部;
2、给患儿穿衣服时从袖口牵拉并前旋幼儿前臂或腕部;
3、大人提拉幼儿前臂蹦跳的上台阶;
4、低龄儿童,在床上翻滚时前臂被压在身下也会引发脱位
这是由于肘关节做旋转运动时, 桡骨头会围着尺骨近端转动。而5岁以下小儿的关节发育尚未成熟, 起固定作用的环状韧带相对薄弱和松弛, 一但受到纵向的拉扯, 极易出现桡骨小头从环状韧带内向下半脱出, 导致环状韧带卡尺骨及桡骨之间, 造成桡骨小头半脱位。

发现宝宝哭闹不止,肘部拒绝活动时应尽快就诊,避免影响复位效果。就医途中妥善固定幼儿患肢,尽快到达正规儿童骨科就诊,并详细告知医生发生意外时的情况。在医生进行诊疗时,应转移患儿注意力,尽量保持幼儿在安静及肌肉放松状态,更利于医生进行手法复位。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白血病,又被大家俗称为血癌,是一种由于造血干细胞出现异常而导致的恶性克隆性疾病。白血病多发于儿童,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儿童白血病的发病率大概为4/10万,且每年以9000的增长速度持续攀升。白血病一般分为急性白血病(AL)和慢性白血病(CL),儿童一般患急性白血病的居多,约占80%。

     

     

    白血病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而且愈后差,这也是导致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如果早期及时发现治疗,白血病的治愈率还是极高的。

     

    因此,了解并掌握白血病发作的早期症状,可以帮助我们更及时地发现白血病的存在。

     

    今天,我来给大家科普一下白血病早期的常见症状。

     

    如果自家孩子出现以下表现中的一种或多种,那可千万不要拖,一定要尽早就医!

     

    01贫血

     

    白血病的贫血症状经常在早期出现,根据患儿的病情,轻重不等。

     

    家长可能会发现,自己的孩子会出现脸色苍白、手指甲发白以及皮肤和口唇黏膜发白的情况,稍微大点的孩子可能还会出现头晕、乏力的情况。

     

    大部分家长看到孩子出现类似的情况,可能会以为孩子只是因为营养不良而引起的贫血,只需要多补充营养就好了。


    但其实不然,这主要是由于患儿体内的红细胞生成被抑制了,所以会出现贫血的症状。

     

    同时,如果孩子突然出现运动后呼吸急促、心悸或是脸面水肿、虚弱等情况,也有可能是白血病的初期表现之一。

     

    02反复感染和发热

     

    患白血病的儿童,虽然体内的白细胞计数很高,但却是因为异常细胞正在不断替代健康的白细胞。

     

    因此,缺乏白细胞保护的白血病患儿比健康孩子更容易感染,且容易反复持续发作。

     

    如果孩子突然出现没有原因的发热或是感冒,且一般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体温不退反升,那么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

     

     

    03出血

     

    出血也是白血病预兆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主要是因为孩子体内造血系统受到破坏,血小板数量减少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因此很容易出血且难以止住。

     

    如果孩子在无明显磕碰的情况下,出现出血或是淤青的情况,一定要警惕是否是白血病在作祟,及早带孩子去检查。

     

    04无原因的无痛性肿大

     

    由于白血病细胞是在骨髓中恶性增生,并浸润至其他组织和器官,所以会导致患儿出现不明原因的身体某部位肿大,比如合并肝、脾大及淋巴结肿大。

     

    如果孩子感到右上腹肝区、左上腹脾区不适和疼痛,或是胸骨下端明显的压痛,或是检查发现有不明原因的肿大,这都可能是白血病发出的信号。


    05关节疼痛

     

    白血病会引起患者骨痛,对于儿童和成人来说,骨痛的部位和性质不同。

     

    儿童一般发生在四肢,疼痛比较剧烈而且局限。

     

    年龄较大的孩子一般可以自述关节疼痛症状,但对于无法言语的婴幼儿来说,则可体现为睡姿或是走路的异常。

     

    因为儿童骨髓腔内充满红髓,所以白血病细胞在髓腔内大量增殖后没有足够的余地可供扩展,于是就向骨皮质及邻近组织侵犯,因此儿童急性白血病的骨关节症状较成人多且严重。


    同时还有相关调查研究显示,白血病患儿可能会出现眼痛、结膜充血、水肿、流泪、视力下降等眼部状况。

     

    由于白血病的发病症状较为多样复杂,且大部分症状都比较常见,因此很容易引起家长的忽视和医院的误诊。

     

    因此,如果孩子出现以上五种表现,家长们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早检查及早医治。

     

    同时,家里有肿瘤史的孩子更应该定期进行体检,注意饮食上的均衡,少吃高糖、油腻的食物,保证充足的睡眠,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

  • 睡觉尿床可能与生理因素、急性尿路感染、膀胱过度活动症、前列腺增生等因素有关,确诊后需合理治疗。1.生理因素:身体比较劳累,在晚上睡眠过深,可能会出现尿床,只是偶尔出现,属于生理现象,没有其他临床症状,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2.急性尿路感染:如急性膀胱炎,感染比较严重,可能会引起急迫性尿失禁,可导致晚上尿床,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确诊后遵医嘱应用阿莫西林、环丙沙星等抗菌药物治疗。3.膀胱过度活动症:可能与雌激素缺乏以及不良生活饮食习惯有关,膀胱频繁收缩,严重时可出现急迫性尿失禁,引起尿床,伴有尿频、尿急等症状。确诊后遵医嘱应用托特罗定片、索利那新片等药物治疗。4.前列腺增生:主要出现于老年男性群体当中,可引起排尿困难、尿无力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充溢性尿失禁,在晚上尿床。确诊后遵医嘱应用非那雄胺及坦索罗辛等药物治疗,严重时需考虑手术治疗,如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睡觉尿床还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频繁尿床或伴有其他临床症状,建议就医诊治,避免病变加重。

  • 有的家长认为,既然流感疫苗能有效预防流感,那打了流感针,孩子就不会得流感了?这里要注意,我们用的词是“预防”,并不是完全阻断,虽然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但是没有任何一种疫苗的保护力可以达到100%,因此无法保证孩子接种后就肯定不得流感。

     

    而且,即使打了流感疫苗,接种后抗体增加到足以预防流感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大概需要14-30天才能发挥保护效应,所以接种流感疫苗后的2-4周内还是会有得流感的可能。

     

    流感的潜伏期通常为 1~4 天,如果在疫苗产生抗体之前就已经感染了病毒,也会出现得流感的情况。由于普通感冒和轻症流感有相似症状,家长应学会识别孩子是否得了流感,以便早做处理。

     

    一般流感出现高烧的频率较高,部分可高达39℃-40℃,而且高烧往往会持续3-5天,吃退烧药也不容易降下来。常伴有呼吸道和全身症状如: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等全身症状;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食欲也比较差,可能还会有呕吐、腹泻等症状;重症还可能出现病毒性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此外,流感疫苗接种后产生的抗体水平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而流感病毒的流行毒株可能每年都在变,不同地方每年流感活动高峰出现的时间和持续时间也不同,因此疫苗都是针对当年的流行毒株进行研制的。还有监测数据表明,流感病毒抗体大概只能维持一年左右的时间。所以即使新一季将流行的流毒株没有变化,也需要每年接种才能持续获得免疫力,获得有效保护。

     

    并且我们不能一味的单靠流感疫苗来保护自己,坚持良好的生活起居习惯也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

     

    1.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嘱咐孩子勤洗手,避免触摸眼睛、口鼻等,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

     

    2.居家隔离: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家人出现流感样症状后,注意居家隔离,为避免交叉感染,应戴口罩、勤洗手、分开就餐、不共用毛巾,更不应带病上学、上班等;避免近距离接触流感样症状患者,不去人多的地方凑热闹。

     

     

    3.注意均衡营养,适当运动,规律作息:营养均衡,饮食有节,注重顾护脾胃;多做运动,坚持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 注意保暖防寒,适时增减衣物,保持充足睡眠,规律作息。

  • 作者 | 黄圆媛
    文章首发于 | 黄圆媛医师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宝宝容易出现积食的时节,在我接触的病患案例中,“饺子”“粽子”“包子”“卷饼”“汤圆”这类食物,都是常见的“积食制造犯”,因为这些食物材料的构成中,又是面饼面皮又是肉馅,而且往往还不止一种肉,是“三鲜”混杂,这对孩子脆弱的肠胃系统是巨大的挑战。

     

     

    打个比方,转动脖子会不会?健康人都能做到,骑自行车容易不容易?大多数人都会骑;写字难不难?经过小学教育,基本都能写出自己的名字;好了,现在让你把这三个动作一块做试试!

     

    做不来,那就对了!正常人都做不了,如果做得了,那是天赋异禀骨骼清奇。

     

    所以,给孩子的食物,肉类应尽量避免和面饼糯米等混杂在一起,极易引起消化不良与积食,尤其是有些家长热衷于给宝宝包小馄饨、小饺子,小小的,很可爱,宝宝也爱吃,但是不好消化。

     

    宝宝该怎么吃粽子呢?

     

    由于宝贝的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功能不健全,消化能力不如成人,加之粽子是糯米做的,粘性大,软糯,宝贝的咀嚼能力有限,从而导致宝贝对粽子类的食物消化更差。

     

    所以,给宝贝吃粽子,宝贝越小给的量越少,甚至控制不给宝贝吃。一般来说,1岁以内的宝贝尽量不给,1-2岁的宝贝可以给粽子的1/5,2-3岁可以给1/3的粽子,3岁-7岁给半个或者2/3的粽子就可以了。

     

    粽子种类的选择也要选择品种单一,像肉粽、蛋黄粽、还有什么奇奇怪怪的粽子就不要给宝宝吃了。粽子的热量很高,所以算主食食物,注意扣减主食摄入量,粽子的材料是糯米,糯米的黏性大,容易粘在宝宝的口腔,所以吃完粽子要给宝宝清洁口腔,以免在口腔残留引起蛀牙,适量蘸糖可以减弱粽子的黏性,但对于宝宝来说,糖还是要尽量少摄入,对宝宝的味蕾刺激很大,养成重口味就不好了。

     

    还要注意一点,粽子黏腻,注意防噎到,尤其是枣粽子的枣核,家长要提前把枣核剔除,以免发生呛咳,不要空腹吃粽子,也不要在晚上吃,如果宝宝有胃肠道的问题或者腺样体、扁桃体肥大也要忌口,就不能吃粽子。

     

     

    粽子好吃,莫要贪吃哦!​​​​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儿童用药有哪些注意事项?


    儿童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许多脏器发育尚不完善,肝、肾的解毒和排毒功能以及血脑屏障的作用也都不健全。所以,用药一定要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特别是要注意下面“四忌”:

     


     一忌滥用维生素。不要以为孩子吃了维生素有益无害。其实吃多了并不好,如维生素A、维生素D,吃多了会出现厌食、发热、烦躁、哭闹、肝肿大及肾脏损害。维生素C用处虽多,但大量服用也会引起腹痛、腹泻等症状,以及出现药物中毒。二忌滥用抗生素。不要孩子一生病,就不管什么原因就使用氯霉素、链霉素。如果长期使用链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会对听神经造成影响,引起眩晕、耳鸣,甚至耳聋。使用氯霉素可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8岁以内的孩子,特别是新生儿,服用四环素、土霉素容易引起牙齿变黄,并使牙釉质发育不良,所以小儿不用四环素、土霉素。三忌滥用解热止痛药。儿童发热的原因很复杂,也许是普通感冒、扁桃体发炎,也可能是麻疹、肺炎、脑膜炎等严重疾病。在没有查出病因前,滥用解热止痛药,会掩盖病情,妨碍正确诊断,耽误治疗。特别是幼儿高热时,如果使用解热止痛药不当,还会引起出汗增多、体温突然下降而发生虚脱。四忌滥用丙种球蛋白。有人把丙种球蛋白当成补药,其实丙种球蛋白主要作用是预防麻疹、甲型肝炎、腮腺炎和脊髓灰质炎。对其他传染病的防治效果不可靠。由于丙种球蛋白是用人血或胎盘血制成,滥用可能出现荨麻疹等副作用,所以不能把它当成补药滥用。


    小儿发烧为什么不能随便服用成人的药?

     

     

    小儿不能服用成人的药,主要因为:小儿发烧的原因很多,若不明原因就将大人用的阿斯匹林给孩子服用,很容易延误病情或掩盖症状,而且小儿服用阿斯匹林可出现恶心、呕吐、厌食等不良反应,因此,最好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小儿用药剂量与成年人的用药剂量差异很大,有的不是简单地由体重推算出来的,而是根据小儿的生理机能及其对药品的敏感性确定,用量过小可影响疗效,过大可能发生毒性反应,故家长不宜给小儿盲目用药。有的药品只适于成人,如四环素、土霉素、强力霉素等抗菌药,7岁以下的儿童不宜应用,否则可致骨骼、牙齿损害,引起“四环素牙”。红霉素、麦迪霉素容易在胃内被胃酸破坏,从而使疗效降低,起不到应有的治疗效果。

  • 同事小孩雯雯和我家小孩从小就是同班同学,雯雯今年7岁了,比我女儿大半岁,非常的可爱懂事,每次见到我都会甜甜地打招呼。

     

    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一年雯雯个子非常的瘦小,都快瘦成皮包骨了,而且也不见怎么长个,每次说起这个同事都觉得心烦,后来带孩子去医院做详细的检查才知道,原来,孩子竟然脾胃衰竭了,怪不得孩子吃都难发育,脾胃运化功能都快完全丧失了,吃进去的食物都得不到有效的营养吸收,孩子怎么能长高长肉。

     

     

    医生询问孩子的日常发现,孩子之所以这样都是日常饮食不当导致的,而且父母也没有意识到孩子的不妥,一拖再拖,导致出现脾胃衰竭的情况。

     

    一、儿科医生;这3种食物是伤脾胃大王,很多父母都不知道,傻傻喂娃,真是无知

     

    1.腌制食物


    像腊肠、咸鱼、辣白菜等腌制食物,很多家里都​做​有,尤其是南方地区的人,腌制过后的食物,非常美味又开胃,所以常常出现在餐桌上,但是这类食物盐分很多,小孩吃多了会损伤味觉,刺激脾胃,时间长了,孩子食欲不振,脾胃慢慢被拖垮。

     

     

    ​2、隔夜饭菜

     

    很多家庭都有吃隔夜饭菜的习惯,勤谨节约,不舍得浪费食物,到那时成人和小孩不同,大人脾胃强健,经常吃隔夜饭菜没有什么,但小孩脾胃娇嫩,又是长身体的时候,经常吃隔夜饭菜容易​上​脾胃,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不利于孩子的正常发育。

     

    ​3、各种零食

     

    小孩都喜欢吃零食,基本每次去超市都会缠着父母买一堆回家,父母不买,就又哭又闹的。零食大多有很多添加剂,营养成分也不高,消耗吃多了容易营养不良,上火导致咳嗽发烧等。给脾胃运化增加负担,且若小孩经常饭前吃零食,还会影响正常的食欲,不爱吃饭。

     

     

    二、要想孩子脾胃好,日常还要做好两件事

     

    1、调整孩子饮食结构

     

    当父母发现孩子脾胃不好时,要尽快帮孩子调整饮食结构,因此,这和孩子日常饮食脱不了干系。父母给孩子准备的饮食要以清淡为主,平时多吃新鲜果蔬和五谷杂粮,少给孩子吃高油高盐、辛辣、生冷等容易刺激脾胃的食物。

     

    2、督促孩子多多运动

     

     

    现在的小孩普遍运动量不足,作为父母要重视,改正孩子吃饱就坐着、躺着玩手机、看电视的坏习惯,多带孩子户外运动,让孩子养成坚持运动的好习惯,每天至少坚持运动45分钟,运动量随年龄的增长适量增加。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