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流感疫苗知多少之:是不是防护百分百?

流感疫苗知多少之:是不是防护百分百?
发表人:脊柱康复陈医生

有的家长认为,既然流感疫苗能有效预防流感,那打了流感针,孩子就不会得流感了?这里要注意,我们用的词是“预防”,并不是完全阻断,虽然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但是没有任何一种疫苗的保护力可以达到100%,因此无法保证孩子接种后就肯定不得流感。

 

而且,即使打了流感疫苗,接种后抗体增加到足以预防流感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大概需要14-30天才能发挥保护效应,所以接种流感疫苗后的2-4周内还是会有得流感的可能。

 

流感的潜伏期通常为 1~4 天,如果在疫苗产生抗体之前就已经感染了病毒,也会出现得流感的情况。由于普通感冒和轻症流感有相似症状,家长应学会识别孩子是否得了流感,以便早做处理。

 

一般流感出现高烧的频率较高,部分可高达39℃-40℃,而且高烧往往会持续3-5天,吃退烧药也不容易降下来。常伴有呼吸道和全身症状如: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等全身症状;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食欲也比较差,可能还会有呕吐、腹泻等症状;重症还可能出现病毒性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此外,流感疫苗接种后产生的抗体水平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而流感病毒的流行毒株可能每年都在变,不同地方每年流感活动高峰出现的时间和持续时间也不同,因此疫苗都是针对当年的流行毒株进行研制的。还有监测数据表明,流感病毒抗体大概只能维持一年左右的时间。所以即使新一季将流行的流毒株没有变化,也需要每年接种才能持续获得免疫力,获得有效保护。

 

并且我们不能一味的单靠流感疫苗来保护自己,坚持良好的生活起居习惯也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

 

1.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嘱咐孩子勤洗手,避免触摸眼睛、口鼻等,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

 

2.居家隔离: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家人出现流感样症状后,注意居家隔离,为避免交叉感染,应戴口罩、勤洗手、分开就餐、不共用毛巾,更不应带病上学、上班等;避免近距离接触流感样症状患者,不去人多的地方凑热闹。

 

 

3.注意均衡营养,适当运动,规律作息:营养均衡,饮食有节,注重顾护脾胃;多做运动,坚持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 注意保暖防寒,适时增减衣物,保持充足睡眠,规律作息。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2020 年 6 月 28 日,葛兰素史克制药公司宣布,带状疱疹疫苗「欣安立适」(英文名 Shingrix)在中国正式上市,用于 50 岁及以上成人预防带状疱疹。这时,离去年 5 月份通过国家药监局审批,刚好一年多一点,它也是我国首批快速引进的 48 个境外已上市“临床急需新药”之一。

     

     

    先看看带状疱疹疫苗这个新药能做什么?

     

    带状疱疹最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是后遗神经痛,严重时痛感甚至超过分娩痛或慢性癌痛,且因为持续时间较长,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临床研究表明,人们患带状疱疹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等并发症的风险在 50 岁以后会增加,几乎所有 50 岁及以上成人都曾感染过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大约三分之一的人在一生中会患带状疱疹,但在 85 岁及以上人群中,大约二分之一的人会患带状疱疹,可见病毒随年龄增长而重新激活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但带状疱疹在前驱期无皮损仅有疼痛时诊断较为困难,且目前带状疱疹治疗方法不能完全消除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生可能,因此接种疫苗才是预防带状疱疹的有效措施。在全球 18 个国家和地区的临床试验中,Shingrix显示出高达 90% 以上的带状疱疹保护效力,有效降低了 50 岁及以上人群发生带状疱疹的风险。所以带状疱疹疫苗有望能减轻大众们的痛苦。

     

    带状疱疹疫苗接种后多久能起效?

     

    欣安立适的常规接种程序需要接种两次,间隔 2-6 个月,接种方式为肌肉注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欣安立适的两次接种方案会产生有效的免疫反应,但具体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起效,对每个人来说可能不一样,这取决于实际身体状况。

     

    研究显示,在50至69岁的成年人中,接种两剂的欣安立适对预防带状疱疹的效果为 97%;在70岁及以上的成年人中,效果为 91%。在 50 至 69 岁的成年人中,接种两剂的欣安立适对预防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有效性为 91%;在 70 岁及以上的成年人中,有效性为 89%。

     

    带状疱疹疫苗的保护能有多久?

     

     

    研究显示,在70岁及以上的人群中,在接种疫苗后的四年内,欣安立适的保护率仍然很高(超过 85%),可见欣安立适提供的保护能长达 4 年。这已经很了不起了,因为没有其他疫苗对70岁和80岁的人有如此表现,这样的结果与儿童疫苗接种的结果相当。

     

    但研究者康宁汉姆教授则认为它将持续更长时间,他们正在计划评估疫苗在未来 10 年内的疗效,并对结果非常乐观。并且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患带状疱疹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风险也会增加,因此,在老年时期对带状疱疹进行强有力的保护非常重要。

  • 2月20日,网传北京市西城区外国语附小某班级因发热学生较多,由线下转为居家线上教学4天,经媒体记者核实,该消息属实,学生发热原因为甲流。京东健康邀请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白澎,为我们答疑解惑:

     

    甲流感染和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

     

    两者均属感冒,只是感染的病原体不同

     

    最近高感染率的甲流与普通感冒均属于感冒,区别在于病原体的不同,治疗手段也存在着差异。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而普通感冒的病原体就比较复杂了,可能涉及鼻病毒、腺病毒、细菌等等。

     

    甲流和普通感冒的临床症状也不全一样

     

    从临床症状上来看,有相似之处,比如:发烧、咳嗽、咽痛等。但两者也存在细微差别,甲流多会引起高热(一般可能烧到39℃-40℃),全身症状也很重,可能还会伴有头痛、全身明显肌肉酸疼,还可能合并一些并发症,像肺炎,严重者可能出现呼吸衰竭,甚至会危及生命;而普通感冒大部分会出现低热,伴随流鼻涕、打喷嚏、咳嗽等。甲流的传染性比普通感冒更强些,人群扩散能力更大,这也解释了近期甲流大规模流行的现象。

     

    对症治疗,是甲流和普通流感的共性

     

    甲流和普通感冒,均是需要通过对症来完成治疗的。其中,甲流需要使用抗病毒的药品,如:磷酸奥司他韦(别名:达菲);而普通感冒,则不需要使用特殊抗病毒的药物。

     

    哪些人是甲流易感人群?

     

    免疫力低下或缺乏的人群更易感

     

    甲流的易感人群和新冠易感人群非常相似。像老人(特别是平时合并慢性疾病者)、儿童等,免疫功能也比较弱,特别容易感染甲流病毒,另外孕产妇也易感。自身免疫缺乏,指的是罹患艾滋病、长期使用激素的患者,也很难防止甲流的“侵犯”。

     

    近期如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该怎么办?甲流会流行多久?

     

    低热可以居家治疗,高热要高度重视

     

    如果只是单纯的低烧、低热、嗓子不舒服、流鼻涕,不一定非要去医院就诊,在家自服感冒药即可缓解症状,如感冒冲剂、连花清瘟。但体温超过38.5℃以上,且全身症状比较严重的,周身酸疼、头疼难忍的时候,还是要及时医院就诊,发热门诊是首选,可以先做些病原学检查,如是甲流感染,尽快使用上达菲等抗病毒药品是最好的。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降低并发症的风险,比如鼻窦炎、肺炎、支气管炎等,3-5天症状不好转甚至加重,建议不论是甲流还是普通感冒,都要快速去医院就诊。

     

    甲流大约会流行1个月

     

    历史医学文献的研究上,的确没有明确指出甲流的流行有个时间范围。但据我的临床经验,并综合流行的地域、人群的特点及季节等因素来看,一般甲流易在冬春季节发生,大约的流行时间会在1个月左右。

  • 文章首发于 | 复旦儿科医院-黄剑峰医生

     

    流感与普通感冒的区别:

     

    上图来自于儿童流感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15版)

     

    如何预防流感?不是难题,答案是现成的。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及其并发症的最有效手段。人体对感染流感病毒或接种流感疫苗后获得的免疫力会随时间衰减,抗体滴度会下降,另外流感疫苗组份也会更新,因此不管前一季节是否接种流感疫苗,仍建议在当年流感季节来临前接种流感疫苗。推荐6个月及以上的人接种每年流感疫苗。奥司他韦虽然是治疗和预防流感的重要药物,但不是流感疫苗的替代品。

     

    生活中防护

     

    勤洗手,医院回来别忘洗鼻孔。

     

    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冬天了。空调房也要早晚通风。没有科学依据说室内熏醋能防流感,相反空气中醋的味道会刺激呼吸道,所以就免了吧。

     

    咳嗽、打喷嚏要用手纸、手帕或者上臂掩住口鼻;出门戴口罩。

     

    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黄医森就遇到小病人因为打疫苗后发热就医,结果染上了轮状病毒腹泻,看完腹泻,又得了流感。非必要,医院少去。

     

     

    一旦家中有流感病人,需要及时就医,最好单独一室隔离。切勿滥用抗生素治疗,挂水也不能缩短病程。流感发高热了,去挂水仅仅是寻求心理安慰,没必要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流感是一种高传染性疾病,流感病毒可以通过进入呼吸道感染人类。任何年龄组都可能得流感,但当下儿童得流感的比例高于成人。流感的症状包括头痛、高烧、流鼻涕、鼻塞、打喷嚏等。父母尽早带孩子去看医生是有帮助的。

     

    儿童流感感染的三种传播途径:

    飞沫感染:飞沫感染是流感病毒感染的主要途径。流感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喷出的液滴中较小的液滴核会漂浮在空气中。如果流感患者的飞沫直接落在你的眼、口、鼻,就有可能被感染。

     

    直接接触:如果有人触摸婴儿的鼻子、嘴巴或手,流感可能会传播,然后婴儿把手放在嘴里或揉眼睛,就可能被感染。

     

    被污染的物体表面:部分病毒可能在物体或物体表面存活两小时以上,婴儿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玩具或表面可能被感染。

    预防儿童流感的五项措施。

    流感疫苗。

     

    然而,许多人担心接种疫苗后,婴儿会生病甚至死亡。确实有些孩子接种疫苗后会出现轻度流感症状或发热,但不会超过两天。如果一个孩子在接种疫苗后感染了流感,通常是因为疫苗还没有产生抗生素来对抗病毒。一般来说,疫苗需要两周才能完全生效,所以父母应该在流感季节开始前两周带孩子接种流感疫苗。

     

     

    2.保持干净。

     

    饭前、零食前或玩耍前用肥皂洗手。请选择抗菌皂。父母应该看着孩子洗手,确保他们真的很干净,没有细菌的威胁。洗涤时间约为20秒。如果当下没有肥皂和水,请用乙醇或酒精浓度60%以上的洗手液消毒。

     

    3.保持家里干净整洁。

     

    记得给家里和所有的玩具消毒,并且要经常整理厨房、浴室、家具,以及任何会经常接触到的表面,比如桌子、椅子、键盘。别忘了冰箱把手、微波炉把手等家电用品!

     

    4.多摄入维生素c。

     

    父母可以考虑给孩子准备维生素C。除了健康食品,水果和果汁如韩国卷心菜、橙子、柳丁和葡萄柚也富含维生素C.

     

    5.体温测量。

     

    家长可以选择适合孩子的体温计,经常给孩子量体温。如有发热、鼻塞、咳嗽、疲劳、畏寒、耳痛、食欲不振、喉咙痛、腺体肿大等。家长要提高警惕,迅速带孩子去看医生,这样病情才不会恶化。

  • 流感疫苗作为二类疫苗,并没有流行,一方面是因为疫苗产能不够,导致疫苗供应不足,另外一方面,很多人甚至包括医务人员,对流感疫苗不感冒,认为没有必要!

     

    事实上,流感基本上每年都来人间走一遭,有些人患流感后甚至并发严重感染,导致健康和财产重大损失,这就让不少朋友一边小心翼翼预防流感,一边又纠结流感疫苗要不要打,且看今天分析如下。

     

     

    到底有无必要打流感疫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感冒可分为流感和普通感冒。流感指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见临床表现是高热、头痛、 乏力、肌肉酸痛等,相对于普通感冒而言,流感患者的体温更高,持续时间更长,全身症状更严重,并发症和病死率也更高。

     

    据估计,全世界每年约有5%到10%的成人和20%到30%的儿童罹患流感,导致300万到500万重症病例和29万到65万人死亡。

     

    流感对身体健康影响较大,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安全。世卫组织发布的《2019年-2030年全球流感战略》中,特别指出“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方法。

     

    专家建议:小于6个月婴儿的照护人员、6个月到5岁低龄儿童、60岁以上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体弱人群和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应优先接种流感疫苗。一般人群自行决定是否接种疫苗就可以了。对于可接种不同类型、不同厂家疫苗产品的人群,可以自愿接种任一种流感疫苗,没有优先推荐。

     

    中国疾控中心发布了《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0-2021)》,重点提到以下人群建议打流感疫苗:

     

    1. 医务人员和医养院、养老院等机构工作人员;

    2. 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

    3. 重点场所人群,如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监所机构的在押人员及工作人员等;

    4. 其他流感高危人群,但月龄<6个月幼儿,对流感疫苗成分可能有严重和致死性过敏者,不适宜接种流感疫苗。

     

     

    流感疫苗接种注意事项

     

    (1)接种流感疫苗后2~4周可产生抗体,因此需在大规模流感到来前接种流感疫苗,在我国,尤其是北方地区,每年10月到次年3月为流感流行季。所以,最好要在每年9月、10月份接种流感疫苗。不过,即使已经到了当地流感高发时期,如果还没有接种流感疫苗,都可以接种。

     

    (2)接种后需就地观察30分钟左右。

     

    (3)接种部位24小时保持干燥、清洁,儿童建议提前洗澡。

     

    (4)接种后,如接种部位发红,有痛感、低热等,都属于正常现象,一般24小时之后会自然消退,如持续发热或高热,需尽快就医。

     

    注意,即使打了疫苗,也不要就以为高枕无忧,特别当前全球新冠病毒疫情背景下,我们需要注意:接种疫苗,只能预防一部分病毒,不是打完就能完全隔离病毒。面对流感,即使接种了流感疫苗,仍然需要采取日常防护措施、注意健康生活方式,才能有效减少流感的传染和传播。

  • 又到了流感的高发季节,为使公众免受病毒传染,流感疫苗开始进入到人们的视线当中,那么,流感疫苗到底有什么作用?我们到底该不该打呢?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流行面广,传染性强及发病率高等特点,其波及范围之广、造成的经济损失位于传染性疾病之首。

     

    为什么要接种流感疫苗?

     

    首先,接种流感疫苗是目前公认的对高危人群唯一效果明显的预防措施。

     

    另外,全球新冠疫情流行态势仍持续不减,这个特殊时期,如果出现发热咳嗽流感样症状,必然会进行相应的隔离和筛查,甚至家人也有可能需要相应的筛查,可能造成工作学习的暂时中断。

     

    所以,这个特殊时期,多一份保护是非常重要的。

     

    哪些人群需要接种?

     

    基于流感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而流感病毒对全人群都有易感特点,因此,除了个别已知存在严重过敏禁忌的人士之外,所有年满 6 个月的人群都应该接种流感疫苗。

     

     

    《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0-2021)》重点提到几类人群,为建议接种流感疫苗的优先人群,因为这类人群患流感后出现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的风险相比健康成年人更高。

     

    6 个月以上的婴幼儿:

    6 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

     

    重点场所人群:

    • 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监所机构的在押人员及工作人员等
    • 医务人员
    • 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员工

     

     

    60 岁及以上的居家老年人:

    慢性病患者,包括心血管疾病(单纯高血压除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血液病、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肌肉功能障碍、代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等。


    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女性


    什么时候接种?

     

    通常接种流感疫苗 2-4 周后,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6-8 月后抗体滴度开始衰减。为保证流感高发季节前获得免疫保护,建议尽快安排接种工作,建议最好在 10 月底前完成免疫接种。

     

    对 10 月底前未接种的对象,整个流感流行季节都建议接种,即便已经到了当地流感高发时期,如果未接种流感疫苗也应该接种。同一流感流行季节,已按照接种程序完成全程接种的人员,无需重复接种。

     

    接种前的准备工作

     

    鼓励大家都去接种。但实际上,疫苗数量是一定的,医疗机构也有它的承受能力。建议大家接种之前一定要做好预约,避免集中接种造成聚集,对医疗机构带来冲击。

     

    总之,不要轻视流感,它并不是「普通感冒」。虽然迄今为止,任何疫苗的保护效果都不能达到 100%,接种流感疫苗同样无法完全预防流感的发生,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发病风险以及发生流感相关并发症的风险。

     

    所以,还犹豫什么呢,赶紧去预约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EV71及其所致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Hand, foot, mouth disease, HFM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感染性疾病,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多发于学龄前儿童,三岁以下婴幼儿普遍易感。其中EV71是导致手足口病的重要病原之一 。除EV71外,柯萨奇A组16型(CA16)、埃可病毒等均可引起手足口病。多数患者症状较轻,但有些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可致死亡,其中以EV71感染引起的病例尤为严重 。近年来,EV71引起手足口病,特别是其所致的重症和死亡病例,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引起社会和卫生部门的高度关注 。由于该病在儿童中普遍易感,且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接种安全、有效的针对性疫苗成为防控该病最经济有效的手段 。

     

    手足口疫苗可以完全预防手足口病么?

     

    EV71 型手足口病疫苗是我国领先研发的创新型疫苗,根据Ⅰ、Ⅱ、Ⅲ期共计 3 万余名婴幼儿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保护效力 。两剂次EV71疫苗接种后28天,血清抗体阳转率为88.1%-91.7%,对于EV71感染相关HFMD的保护效力在90%以上。

     

    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打上疫苗之后就不会再长手足口了,因为导致手足口病的病毒有二十多种,现在注射的疫苗是EV71疫苗,EV71病毒是近年导致重症手足口病和手足口患儿死亡的主要病毒之一,注射EV71疫苗之后,可以有效地预防EV71所导致的手足口病,和减轻该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症状,但是不能够预防其他的病毒所引起的手足口病。因此,注射完手足口病疫苗之后,还是要注意给小孩洗手,并且注意与其他的手足口病患儿进行隔离。

     

     

    手足口病疫苗会引发手足口病吗?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疾病,而手足口病疫苗是一种灭活病毒,不具有传染性和感染性,不会引起手足口病。所以手足口病疫苗并不会引发手足口病,儿童接种手足口病疫苗能够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不止不会引起手足口病,对于儿童感染手足口病疫苗还会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接种手足口病疫苗,一定要到正规的防疫机构进行接种。但是一定要去正规的防疫机构给孩子接种疫苗,接种疫苗的时候,应当提前做好准备,保证孩子的身体健康,不存在感冒,发烧,腹泻的症状,以免疫苗注射后发生不良反应。

  • 我们先来了解下流感的基础知识……

     

    流感是啥?得了会有哪些症状?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造成的一种传染性疾病。

     

    流感的症状主要包括高烧、流鼻涕、喉咙痛、肌肉酸痛、头痛、咳嗽和疲倦感,儿童还可能会出现恶心和呕吐症状。

     

    流感可能会引发严重并发症,比如肺炎、副鼻窦炎等,每年全球有很多人死于流感「镰刀」之下。

     

    流感通过哪些渠道狙击人类呢?


    感染人类的流感病毒有甲、乙、丙三型,病毒通常由咳嗽、打喷嚏和说话时产生的飞沫传播。也可借由接触到受污染的物体表面、再碰触口或眼睛后传播。


    流感病毒极容易变异,这也是流感病毒在流行年内受到遏制,来年却又卷土重来的原因。要想有效预防流感的发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种流感疫苗,流感疫苗的接种可以预防大部分的流感病毒侵害,对于易感者尤为重要。

     

    推荐以下人群考虑接种:

    1、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女性。

    2、60 岁及以上老年人。

    3、6 月龄至 5 岁儿童(12 岁以下儿童禁止接种全病毒灭活苗)。

    4、6 月龄以下儿童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

    5、特定慢性病患者:如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高血压、高血糖等。

    6、医务人员。

     

    市面上的流感疫苗分为哪几种?

     

    主要分为全病毒灭活疫苗、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 3 种。


    流感疫苗按防护范围分为 3 价与 4 价,其中 3 价疫苗包含甲型 H1N1,甲型 H3N2 和乙型 Victoria 系。4 价的除了以上之外,还增加了一个乙型的 Yamagata 系。

     

    中国疾控中心和美国疾控中心都建议公众尽快接种,不要因为等待 4 价疫苗而耽误了 3 价疫苗的接种。而且在我国的流感病例中 99% 都为甲型。

     

    流感疫苗免疫程序是怎样的?

     

    流感疫苗在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属第二类疫苗,但在一些地区针对特殊人群,属第一类疫苗。我国目前尚未推荐统一的免疫程序,具体免疫程序参考疫苗产品说明书或省级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预防接种方案。

     

    由于每年疫苗所含毒株成分因流行优势株不同而有所变化,所以每年都需要接种当年度的流感疫苗。

     

    在流感流行高峰前 1-2 个月接种流感疫苗能更有效发挥疫苗的保护作用,推荐接种时间为 9-11 月。

     

    以下是关于流感疫苗 3 个常见问题的解答:

     

    1. 流感疫苗副作用比得流感更糟糕吗?


    疫苗也可能导致不良反应,但造成罕见过敏反应和并发症的可能性极小,远远低于严重流感导致的风险。轻微的不良反应包括:在打针的部位有痛感或红肿、发烧、疼痛,延续 1 至 2 天。

     

    2. 接种流感疫苗可以导致流感发生吗?

     

    流感疫苗是从灭活(已杀死)的流感病毒获得的,因此不会因接种疫苗而导致流感发生。

     

    3. 对鸡蛋过敏的人群能够接种流感疫苗吗?

     

    根据《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18-2019)》,流感疫苗可以安全地给予有鸡蛋过敏史的人。

     

    虽然有些流感的说明书写明鸡蛋过敏者不可接种,但在指南描述的流感疫苗禁忌症中,不仅没有提及鸡蛋过敏是禁忌症,反而重点提到了疫苗说明书所依据的药典,也没把鸡蛋过敏列为流感疫苗接种的禁忌。


    但有严重过敏史(过敏性休克)的群体要在有资质识别过敏并能急救的医院接种流感疫苗,接种后在医院观察 30 分钟,无过敏反应即可离开。

     

    我最后再强调两点:

     

    第一:接种疫苗前

    应如实向预防接种医生告知自己或孩童的身体健康状况。若有感冒、发热等症状,待痊愈后进行补种。

     

    第二:接种疫苗后

    要在预防接种单位观察至少 30 分钟后方可离开。若出现轻度发热等一般反应,通常不需任何处理。若高烧不退或伴有其他并发症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秋冬季节本就是流感的高发季,再加上目前新冠疫情的叠加,更要警惕。

     

    武汉同济医院的统计显示,在2020年1月~2月期间,在93名新冠肺炎感染者当中合并感染流感的高达46名(占比 49%)。

     

    眼看马上就是10月了,如何在换季的关键时期做好预防?最简单有效的办法是,接种流感疫苗。

     

     

    《生命时报》结合疾控中心最新发布的流感疫苗接种指南,采访专家提醒已经/要接种新冠疫苗的人,如何安全接种流感疫苗。

     

    受访专家

    陆军特色医学中心疾病预防控制科主任 刘 丁

    航空总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 古艳婷

     

    流感、新冠疫苗要间隔多久?

     

    2021季节性流感学术交流会上,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彭质斌副研究员指出,新冠疫情期间长期采取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非药物干预导致流感在上一年的低水平流行,或会使人群中对流感的预存免疫力下降,这意味着今年秋冬接种流感疫苗尤为重要。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近日发布的《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1~2022)》,目前尚缺乏流感疫苗与新冠病毒疫苗同时接种对免疫原性和安全性影响的研究证据,参照中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的建议,流感疫苗与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间隔应大于14天。

     

    具体来说,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 可在接种流感疫苗14天以后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2. 在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种程序14天后接种流感疫苗;

    3. 在两剂新冠病毒疫苗之间接种流感疫苗时,需在接种第1剂次新冠病毒疫苗14天后接种流感疫苗,再间隔14天后接种第2剂次新冠病毒疫苗。

     

    提醒:选择两剂新冠病毒疫苗之间接种流感疫苗时,需遵循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剂次和间隔的要求。

     

    新指南划出5类优先接种人群

     

    《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1~2022)》建议按照优先顺序对重点和高风险人群进行接种:

     

    01 医务人员

    包括临床救治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间的流感疫苗使用,应优先考虑保护医务人员。

     

    医务人员接种流感疫苗既可预防个人因感染流感导致工作效率降低或缺勤影医疗机构运转,又可有效避免传染流感给同事或患者,保障和维持医疗机构的正常接诊和救治能力。

     

     

    02 大型活动参加人员和保障人员

    全国和地方两会等重大活动、冬奥会等体育赛事人员密度高,容易发生聚集性疫情。

     

    建议所有的活动参加人员,包括代表、委员、参赛人员、列席人员、工作人员、服务人员、保障人员等至少提前两周接种流感疫苗。其中活动保障人员,无禁忌证者建议全员接种。

     

    03 养老、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

    对以上人员接种流感疫苗,可降低此类集体场所聚集性疫情发生的风险, 减少新冠疫情排查难度和工作量,同时降低老年人群罹患流感及感染后发生严重临床结局的风险。

     

    04 重点场所人群

    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监所机构的在押人员及工作人员等是容易发生流感和新冠暴发疫情的重点场所。

     

    对此类场所人群接种流感疫苗, 可降低人群罹患流感风险和流感聚集性疫情的发生,减少新冠疫情排查难度和工作量。

     

    05 其他流感高风险人群

    包括60岁及以上的居家老年人、6月龄~5岁儿童、特定慢性病患者、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以及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女性,降低此类高危人群罹患流感及感染后发生严重临床结局的风险。

     

     

    不同流感疫苗怎么选择?

     

    我国批准上市的流感疫苗包括三价灭活疫苗(IIV3)、三价减毒活疫苗(LAIV3)和四价灭活疫苗(IIV4)。具体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接种推荐:

     

     

    6月龄~8岁儿童:首次接种或既往接种2剂次以下流感疫苗的6月龄~8岁儿童应接种2剂次,间隔≥4周,对IIV或LAIV均建议上述原则;2020~2021年度或以前接种过2剂或以上流感疫苗的儿童,则建议接种1剂。

     

    9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仅需接种1剂。

     

     

    通常接种流感疫苗2~4周后,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6~8月后抗体滴度开始衰减。

     

    • 我国各地每年流感活动高峰出现的时间和持续时间不同,为保证受种者在流感高发季节前获得免疫保护,建议各地在疫苗可及后尽快安排接种工作,最好在10月底前完成免疫接种。
    • 孕妇在孕期的任一阶段均可接种流感疫苗,建议只要本年度的流感疫苗开始供应,可尽早接种。

     

    接种后,建议大家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1.接种后,现场观察30分钟再离开。这是为了防止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尤其是对鸡蛋、牛奶等过敏的人群更要注意。

    2.接种部位会有针眼,接种后应避免摩擦和抓挠,防止破溃感染。

    3.接种24小时内别淋雨、不要洗澡。

    4.饮食方面,按正常饮食即可,以易消化、清淡饮食为主,葱姜蒜是可以食用的。

    5.接种疫苗后,至少需15天的时间才能产生有效的保护性抗体,此间仍可感染流感或一般性感冒,如果出现感冒症状,要及时治疗。

    6.接种疫苗后,局部可能会发生红肿痛痒,建议用毛巾对注射部位进行热敷,但要避开针眼处,每天敷4~5次,每次15分钟,可有效缓解红肿痛痒症状。

    7.有些不良反应属正常。流感疫苗是减毒的活疫苗,接种后可能会有短暂的发热、头痛、乏力等不适症状,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一般会在24小时之内消失。如果出现持续的发热等现象,可就近就医。

     

    最后提醒:对疫苗中所含任何成分(包括辅料、甲醛、裂解剂及抗生素)过敏者禁止接种;患伴或不伴发热症状的轻中度急性疾病者,建议症状消退后再接种。

     

    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方法,提倡接种,但也要听从医生指导,因人而异。

     

    参考资料:
    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1-2022)
    http://www.cpma.org.cn/zhyfyxh/xhdt/202108/6d12a017aa7a43cba9d40d91b0ab8052.shtml
  • 很多人反映,为什么接种了流感疫苗还是会感冒,这流感疫苗到底有用没用啊?这些同胞一定是先有“流感只不过是流行起来的感冒”这种认识才会这样想的。事实上,流感和普通感冒有天壤之别,认清这点你就明白了。

     

    先说说什么是普通感冒呢?

     

     

    普通感冒,俗称“伤风”,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多种病毒、支原体和少数细菌都可以引起感冒,每次发病可以由不同的病原引起,起病较急,初期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天后变稠,可伴咽痛。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轻度畏寒和头痛等不适,通常病程持续3-7天。我们每一个人在一年中都可能多次患感冒,无季节性,基本呈散发状态。这里再强调一点,感冒没有什么细菌感冒、肠胃感冒、风寒、风热感冒,感冒就是由感冒病毒引起的,大约有超过200种不同种类的病毒类型可能引起感冒,所有的感冒都是病毒感冒!(想要吃中药的时候再辩证风寒还是风热哈。)

     

    再来深度认识一下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按其核心蛋白分为四个型别:甲型(A型)、乙型(B型)、丙型(C型)和丁型(D型)。目前,甲型流感病毒的H1N1和H3N2亚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共同循环引起流感的季节性流行。丙型流感病毒仅呈散发感染,丁型流感病毒主要感染牛且未发现人类感染。流感主要以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体温可达39~40℃,多有畏寒、寒战,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等症状,部分患者症状轻微或无症状。

     

     

    可见,流感的症状通常更严重,也更容易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特别是小朋友、老人、孕妇、有慢性病的人。所以,流感是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感冒是感冒,是由感冒病毒引起的,它们的症状虽然有些相似,但是,他们是不同的两种病!而流感疫苗是针对流感病毒某一种风型而采取的预防措施,其主要作用是促使机体产生针对这一分型病毒的抗体,这种特殊抗体对普通细菌及其它分型的流感病毒是无任何抵抗作用的,因此,流感疫苗防不了感冒,打过流感疫苗还是会得感冒啊。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