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10种方式喝牛奶不如喝水

10种方式喝牛奶不如喝水
发表人:疾病解码者

牛奶作为一种常见的饮品,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如蛋白质、钙、维生素等,对人体健康具有积极作用。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于牛奶的食用方式和注意事项了解不足,以下列举了10种常见的牛奶食用误区,帮助大家科学饮用牛奶。

1. 加糖过多:不加糖的牛奶不好消化,是许多人的“共识”。加糖是为了增加碳水化合物所供给的热量,但必须定量,一般是每100毫升牛奶加5-8克糖。加糖过多容易摄入糖分过量,导致肥胖、糖尿病等疾病。

2. 早餐只吃牛奶加鸡蛋:现在有超过9%的孩子早上只吃牛奶加鸡蛋,粮食长期在早餐中缺位。早餐应搭配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面包、馒头、粥等,以补充早晨人体所需的能量。

3. 橘汁或柠檬汁使蛋白质变性:在牛奶中加点橘汁或柠檬汁,看上去是个好办法,但实际上,橘汁和柠檬均属于高果酸果品,而果酸遇到牛奶中的蛋白质,就会使蛋白质变性,从而降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4. 牛奶服药降低药效:牛奶能够明显地影响人体对药物的吸收速度,使血液中药物的浓度较相同的时间内非牛奶服药者明显偏低。用牛奶服药还容易使药物表明形成覆盖膜,使牛奶中的钙与镁等矿物质离子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非水溶性物质,这不仅降低了药效,还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

5. 瓶装牛奶阳光下晒维生素D得不偿失:有人从广告中得知:补钙还要补维生素D,而多晒太阳是摄取维生素D的好方法,于是便照方抓药地把瓶装牛奶放到太阳下去晒。其实这样做得不偿失。牛奶可能会得到一些维生素D,但却失去了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C。因为这三大营养素在阳光下会分解,以致部分或全部失去;而且,在阳光下乳糖会酵化,使牛奶变质。

6. 在牛奶中添加米汤、稀饭破坏维生素A:有人认为,这样做可以使营养互补。其实这种做法很不科学。牛奶中含有维生素A,而米汤和稀饭主要以淀粉为主,它们中含有脂肪氧化酶,会破坏维生素A。孩子特别是婴幼儿,如果摄取维生素A不足,会使婴幼儿发育迟缓,体弱多病。

7. 牛奶过浓影响消化:有人认为,牛奶越浓,身体得到的营养就越多,这是不科学的。所谓过浓牛奶,是指在牛奶中多加奶粉少加水,使牛奶的浓度超出正常的比例标准。婴幼儿常吃过浓牛奶,会引起腹泻、便秘、食欲不振,甚至拒食,还会引起急性出血性小肠炎。

8. 以炼乳代替牛奶糖含量过高:炼乳是一种牛奶制品,是将鲜牛奶蒸发至原容量的2/5,再加入40%的蔗糖装罐制成的。炼乳太甜,必须加5-8倍的水来稀释。但当甜味符合要求时,往往蛋白质和脂肪的浓度也比新鲜牛奶下降了一半。

9. 牛奶煮沸可能产生诱发癌症的焦糖:通常,牛奶消毒的温度要求并不高,70℃时用3分钟,60℃时用6分钟即可。如果煮沸,温度达到100℃,牛奶中的乳糖就会出现焦化现象,而焦糖可诱发癌症。

10. 牛奶与茶水同饮影响消化吸收:牛奶中的钙与茶水中的鞣酸结合,会生成不溶性的钙盐,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此外,茶水中的单宁酸还会降低牛奶的营养价值。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营养风险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营养风险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零食成为了许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一些零食中过量添加的添加剂却对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本文将探讨5类常见的零食及其添加剂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1. 派类食品

    派类食品如蛋黄派、巧克力派等,通常由多种添加剂混合而成。这些添加剂包括氢化油(含有反式脂肪酸,危害心血管系统)、甜味剂、防腐剂、乳化剂、膨松剂、香精、色素、增稠剂和抗氧化剂等。长期大量摄入这些添加剂,可能导致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2. 薯片

    薯片经过油炸加工,破坏了马铃薯中原有的营养素。此外,薯片为了保持酥脆口感,通常会添加大量氢化植物油(含有反式脂肪酸,危害心脏健康)和丙烯酰胺(一种致癌物质)。长期食用薯片,可能导致肥胖、心血管疾病、癌症等健康问题。

    3. 果冻

    果冻几乎全部由添加剂制成,没有任何天然食物原料。长期食用果冻,可能导致消化不良、营养不良等问题。

    4. 火腿肠

    火腿肠的颜色、口感和味道都与猪肉无关。其制作过程中,会添加发色剂、防腐剂、香料、肉皮、下水、猪血、大豆分离蛋白等。长期食用火腿肠,可能导致肥胖、心血管疾病、癌症等健康问题。

    5. 油炸酥类零食

    油炸酥类零食如糖果、饼干等,同样含有大量添加剂。长期食用这些零食,可能导致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为了保护自己的健康,建议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零食的摄入,选择天然、无添加的食品。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也是预防慢性疾病的重要途径。

  •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近日,卫生部通报称,在北京、天津、河南等地露天种植的菠菜中检测出碘-131。这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担忧。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事件进行分析和解读。

    1. 放射性物质污染的来源和途径

    放射性物质污染主要来源于核事故、核设施泄漏、核试验等。这些放射性物质可以通过空气、水源、土壤等途径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此次菠菜中检测出的碘-131,很可能是由于空气中的放射性物质沉降所致。

    2. 菠菜放射性物质污染的影响

    据了解,此次检测出的菠菜中碘-131含量较低,对公众健康无影响。但这也提醒我们,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为了保障公众健康,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食品的监测和监管,及时发现和处理食品安全问题。

    3. 如何预防放射性物质污染

    为了预防放射性物质污染,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关注食品安全信息,及时了解食品安全动态。
    • 购买新鲜、安全的食品,避免食用来源不明的食品。
    • 注意食品的储存和烹饪方式,减少放射性物质对食品的污染。
    •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4. 医疗机构的应对措施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放射性物质污染的监测和评估,为公众提供科学、准确的健康指导。同时,医疗机构也应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健康保障。

    5. 公众的健康意识

    公众应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关注自身健康状况,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问题,保障公众健康。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进口水果。然而,在购买进口水果时,许多消费者都会注意到水果标签上有一个4位数字。有人认为,这个数字代表着水果的农药残留、转基因等信息。那么,这个数字究竟代表什么呢?

      实际上,这个数字被称为“价格查找代码”,简称PLU代码。它起源于1990年,主要用于散装且未经加工的蔬菜、水果、草药、调料以及干果等。PLU代码的目的是为了方便超市对产品种类和价格等信息进行跟踪查询。目前,PLU代码由国际农产品标准联盟进行管理。

      基本的PLU代码由4位数字组成,以3或4开头,分配给具体的水果种类。然而,这些代码的分配并没有规律。例如,北美的哈密瓜,小个的代码是4318,大个的代码是4319。大多数水果的代码不分地域,只要是同一种类,不管来自哪个国家,都共用一个代码。

      为了区分产品的种植方式,国际农产品标准联盟为这些4位代码添加了一个“前缀码”。其中,前缀“9”表示有机生产,前缀“8”表示经过基因改造,而前缀“0”可以省略,表示传统生产。例如,一种常规种植的木瓜代码是4052,如果是有机种植的,代码就是94052。如果进行了转基因操作,则代码为84052。

      理论上,这个代码确实可以提供上述信息。然而,目前这个“生活小窍门”并没有实际价值。首先,国际农产品标准联盟只是一个行业协会,它制定的代码没有强制约束力,经销商是否使用完全出于自愿。其次,目前世界上只有木瓜进行了转基因操作,其他水果并没有。最后,中国对转基因产品强制标注,因此消费者在购买进口水果时,不必过于关注这个代码,只需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新鲜安全的即可。

  • 合理的膳食构成,科学而营养地搭配,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方面。蔬菜类食物更是与我们的一日之餐密切相关。要正确食用蔬菜,除尽量减少其维生素的损失和毒性外,更重要的是正确地搭配。

    在蔬菜搭配方面,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禁忌:

    1. 甘蓝与西红柿:甘蓝中的维生素C与西红柿中的铜离子结合,会降低维生素C的吸收率。

    2. 菠菜与豆腐:菠菜中的草酸与豆腐中的钙离子结合,会形成草酸钙沉淀,影响钙的吸收。

    3. 芹菜与虾:芹菜中的草酸与虾中的钙离子结合,会形成草酸钙沉淀,影响钙的吸收。

    4. 茄子与土豆:茄子中的生物碱与土豆中的淀粉结合,会影响消化吸收。

    5. 白菜与兔肉:白菜中的草酸与兔肉中的蛋白质结合,会影响蛋白质的吸收。

    6. 黄瓜与花生:黄瓜中的生物碱与花生中的脂肪结合,会影响脂肪的吸收。

    7. 竹笋与鸡肉:竹笋中的草酸与鸡肉中的蛋白质结合,会影响蛋白质的吸收。

    8. 甜椒与豆腐:甜椒中的维生素C与豆腐中的钙离子结合,会降低维生素C的吸收率。

    9. 莴苣与蜂蜜:莴苣中的草酸与蜂蜜中的葡萄糖结合,会影响葡萄糖的吸收。

    10. 芥蓝与鲫鱼:芥蓝中的草酸与鲫鱼中的钙离子结合,会形成草酸钙沉淀,影响钙的吸收。

    了解这些蔬菜搭配禁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享受蔬菜的营养,维护身体健康。

  •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营养问题越来越受到家长们的关注。豆浆作为一种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品,成为了许多家长为宝宝补充营养的选择。然而,豆浆并非适合所有宝宝,尤其是0-6岁处于脑部发育黄金阶段的婴幼儿。

    母乳或含有高水平DHA的配方奶粉才是满足宝宝脑部发育所需的理想食物。豆浆虽含有丰富蛋白质、铁、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成分,但缺少了最重要的有益于脑部发育的营养素DHA。

    那么,豆浆是否适合婴幼儿食用呢?以下是一些关于豆浆与婴幼儿健康的相关知识。

    豆浆适合婴幼儿吗?

    1. 豆浆适合肥胖宝宝代替牛奶食用。

    豆浆对肥胖宝宝来说,比喝牛奶更有利健康,因为大豆血糖指数为15%,而牛奶为30%。但是,如果是生长发育时期的宝宝,对脂肪的需求量还是很大,不建议用豆浆代替牛奶。

    2. 豆浆适合对乳糖过敏的宝宝食用。

    牛奶含乳糖,在亚洲黄种人中有70%的人不吸收乳糖,而豆浆含寡糖,它100%被人体所吸收。

    3. 豆浆可以增强宝宝抵抗力。

    豆浆含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大豆皂甙、卵磷脂等几十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这些物质具有增强宝宝免疫力的功能,另外,豆浆里还含有5种抗癌物质。

    4. 豆浆不能完全代替牛奶。

    豆浆与牛奶蛋白质质量相等,铁质是牛奶的5倍,而脂肪不及牛奶的30%,钙质只有牛奶的20%,磷质约为牛奶的25%。所以不宜用它直接代替牛奶喂养小宝宝。

    喝豆浆的注意事项

    1. 忌不彻底煮开。

    豆浆要彻底煮开。因为生豆浆里含有皂素、胰蛋白酶抑制物等有害物质,未煮熟就饮用,会发生恶心、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

    2. 忌冲入鸡蛋。

    鸡蛋中的黏性蛋白会与豆浆里的胰蛋白酶结合,产生不易被人体吸收的物质,使鸡蛋和豆浆均失去原有的营养价值。

    3. 忌空腹饮豆浆。

    最好不要让宝宝空腹饮豆浆,豆浆里的蛋白质大都会在人体内转化为热量而被消化掉,营养成分不能被宝宝充分吸收。

    4. 忌放红糖。

    红糖里有机酸较多,它们能与豆浆里的蛋白质和钙质结合,产生变性物及块状物,这不仅有损豆浆的营养价值,而且也影响豆浆里所含营养素的吸收。

    5. 忌用保温瓶储存豆浆。

    把豆浆装在保温瓶内,会使瓶内的细菌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大量繁殖,3~4小时后,就会使豆浆变质。

    6. 忌过量饮豆浆。

    妈妈注意不要让宝宝一次饮用过多豆浆,易引起蛋白质消化不良症,出现腹胀、腹泻等不适感。

    7. 忌与药同饮。

    有些药物如红霉素等抗生素类药物会破坏豆浆里的营养成分,甚至产生副作用,危害健康。

  •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剩菜是一个常见的现象。为了节约食物,很多人会选择将剩菜留到第二天食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隔夜菜。然而,关于隔夜菜,网上流传着很多说法,其中最令人担忧的就是:隔夜菜会致癌。

    那么,隔夜菜真的会致癌吗?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隔夜菜中的亚硝酸盐与致癌风险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蔬菜中的硝酸盐。在蔬菜的生长过程中,茎部含量最高。蔬菜被采摘后,硝酸盐会还原成亚硝酸盐。因此,当听到隔夜菜会致癌的说法时,很多人会认为是亚硝酸盐在作怪。

    实际上,亚硝酸盐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都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安全的剂量下,并不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威胁。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代谢速度相对较快,对健康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然而,隔夜菜之所以存在致癌风险,是因为蔬菜中的亚硝酸盐与蛋白质、氨基酸或胺类物质结合,形成了致癌物质——亚硝胺。蔬菜中的维生素C可以阻止亚硝酸盐转化为亚硝胺,但如果蔬菜保存方式不当或保存时间过长,维生素C含量会大幅下降,从而加速亚硝胺的转化速度。

    哪些剩菜不宜隔夜食用?

    由此可见,吃剩的蔬菜不宜久放。那么,隔夜菜到底能不能吃呢?答案是:可以吃,但一定要保存和加热处理得当。以下两种剩菜最好不要隔夜食用:

    1. 凉菜

    凉菜是很多人喜爱的美食之一。然而,隔夜的凉菜最好不要食用。因为隔夜的凉菜在加热后口感不佳,且未加热的凉菜中含有的细菌不易消灭,容易导致腹泻。

    2. 绿叶蔬菜

    一般而言,隔夜的绿叶蔬菜亚硝酸盐含量较高,且营养和维生素流失较多,因此最好也不要食用。

    如何正确保存隔夜菜?

    在日常饮食中,难免会有剩菜。为了确保隔夜菜的安全,以下是一些正确的保存方法:

    1. 剩菜凉透后放入冰箱

    热的剩菜放入冰箱会产生蒸汽凝结,容易促使霉菌生长,导致食物霉变。因此,剩菜应该等凉透后再放入冰箱,这样可以起到抑菌作用,保护食物不变质。

    2. 剩菜分类储存

    剩菜放入冰箱时,应该分类储存,避免细菌交叉感染,使食物不易变质。可以使用保鲜盒、保鲜袋等密闭容器进行分类储存。

    3. 存放时间不超过一天

    隔夜菜存放时间过长,亚硝酸盐和黄曲霉素含量会增加,即使经过高温加热处理,也难以彻底杀灭致病菌。因此,隔夜菜存放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一天。

    总而言之,隔夜菜可以食用,但需要注意保存和加热处理方法。正确的方法可以让我们吃得安心、放心。

  •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但很多人却将医生视为神,忽视了自身在健康管理中的重要性。其实,预防疾病的关键在于营养,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我们可以更好地守护自己的健康。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国民健康问题,陆续发布了《健康中国2020》、《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等一系列战略发展规划,旨在提高国民健康水平。2012年11月24日,由中国营养联盟、中国营养学家大会委员会和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中国营养学家大会暨行业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旨在推动中国营养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打造中国营养健康行业高端交流平台。

    在开幕式上,多位领导和专家分别致辞,预祝大会顺利举办。大会期间,近50名专家教授和政府领导进行了精彩的发言和专题报告,近20名专家和领导参与了大会的各种论坛发言和交流。大会设置了六大峰会论坛,涵盖了健康中国发展战略、营养健康教育、慢性病防控、食品标签与健康生活等多个方面,为参会者提供了丰富的学术交流和产业发展信息。

    此次大会的召开,不仅为国内外营养学专家、行业专家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也为营养健康产业专家、企业负责人搭建了共谋发展的桥梁。同时,大会还为营养师提供了开阔视野、提升业务水平的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大会还关注到了慢性病防控这一重要议题。慢性病已成为我国国民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而营养膳食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会专家们指出,通过合理膳食,可以有效预防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

    总之,首届中国营养学家大会的召开,对于推动我国营养健康产业发展、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让我们共同努力,从营养入手,守护好自己的健康。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食健康越来越重视。蔬菜作为人们餐桌上的常见食材,很多人认为越新鲜越有益于健康。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过度追求新鲜蔬菜反而可能带来健康隐患。

    首先,我们来看看蔬菜的种植过程。为了提高产量和品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这些物质虽然可以防治病虫害,但同时也可能残留在蔬菜上,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其次,新鲜并不等于营养。研究表明,大多数蔬菜在存放一周后,其营养成分含量与刚采摘时相差无几。因此,过度追求新鲜蔬菜,反而可能忽视了其中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

    此外,还有一些食物,新鲜的反而是有诸多不利影响的。例如,新茶中含有未被氧化的多酚类物质、醇类物质、醛类物质等,可能引起腹泻、腹胀等不适。鲜海蜇含有五羟色胺、组织胺等毒胺及毒物肽蛋白,容易引起腹痛、呕吐等症状。鲜咸菜在腌制过程中,硝酸盐会还原成有毒的亚硝酸盐,长期食用可能增加患癌风险。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食用蔬菜呢?首先,要选择新鲜、无公害的蔬菜;其次,要适当存放,等残留的有害物质逐渐分解减弱后再食用;最后,要多次清洗蔬菜,去除表面的农药残留。

    总之,在追求健康饮食的过程中,我们要理性看待“新鲜”这个概念,避免过度追求新鲜蔬菜带来的健康隐患。

  •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食品包装标签的安全性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许多消费者发现,超市中的水果、蔬菜等食品上贴有的标签,其黏合剂可能含有有毒化学物质,引发了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忧。

    研究发现,部分食品包装标签使用的丙烯酸黏合剂中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毒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风险。苯是一种致癌物质,长期接触可能导致呕吐、胃痛、头昏、失眠、抽搐、心率加快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建议消费者在购买水果、蔬菜等食品时,注意以下几点:

    1. 尽量选择无标签或标签较少的食品;

    2. 在食用前,将食品清洗干净或削皮;

    3. 仔细观察食品包装,选择使用环保黏合剂的包装;

    4. 如发现食品标签黏合剂异常,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

    5. 关注食品安全相关的科普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 牛奶,作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饮品,富含钙质、蛋白质等多种营养成分,被誉为‘白色血液’。适量饮用牛奶,不仅可以补充人体所需营养,还有助于维护骨骼健康、增强免疫力。然而,喝牛奶也有许多注意事项,以下为大家揭秘喝牛奶的五大秘诀。

    1. 选择合适的牛奶

    市面上牛奶种类繁多,如全脂牛奶、脱脂牛奶、低乳糖牛奶等。根据个人体质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牛奶。例如,乳糖不耐受人群可以选择低乳糖或无乳糖牛奶;想要控制体重的人群可以选择脱脂牛奶。

    2. 注意饮用温度

    牛奶的最佳饮用温度为40-60℃,过热或过冷都会影响牛奶的营养吸收。加热牛奶时,注意不要煮沸,以免破坏牛奶中的营养成分。

    3. 合理搭配食物

    喝牛奶时,可以搭配一些淀粉质食物,如面包、饼干等,可以延缓牛奶在胃中的停留时间,有助于营养吸收。此外,牛奶与蜂蜜、香蕉等食物搭配,可以增加口感,提高营养价值。

    4. 避免与某些食物同食

    牛奶不宜与果汁、菠菜、巧克力等食物同食。果汁中的酸性物质会与牛奶中的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易消化的沉淀物;菠菜中的草酸会与牛奶中的钙结合,影响钙的吸收;巧克力中的草酸会与牛奶中的钙结合,形成草酸钙,影响钙的吸收。

    5. 控制饮用量

    每天饮用牛奶的量不宜过多,一般建议成年人每天饮用300-500毫升为宜。过量饮用牛奶可能导致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