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药物不宜与牛奶同服

药物不宜与牛奶同服
发表人:AI医疗先锋

在日常用药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药物与食物相克的情况。其中,牛奶与某些药物同服,可能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和疗效,甚至导致不良反应。本文将详细介绍哪些药物不宜与牛奶同服,以及如何正确服用药物。

一、牛奶与药物同服的危害

1. 形成薄膜,降低药物吸收

牛奶中含有大量的脂肪、蛋白质等成分,与药物同服时,会在药物表面和胃黏膜形成一层薄膜,阻碍药物的吸收,降低药物的疗效。

2. 发生化学反应,影响药物疗效

牛奶中含有钙、磷、铁等矿物质,容易与某些药物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难溶的复合物,影响药物的吸收和疗效。

3. 增加药物毒性,导致不良反应

例如,牛奶中的钙离子会增加强心药的毒性,导致不良反应。

二、哪些药物不宜与牛奶同服

1. 四环素类抗生素

四环素类抗生素(如四环素、土霉素、多西环素等)与牛奶同服,会降低其抗菌疗效。

2. 铁剂

铁剂与牛奶同服,会降低铁的吸收,影响治疗效果。

3. 强心药

强心药(如地高辛、洋地黄毒甙等)与牛奶同服,会增加其毒性,导致不良反应。

4. 抗帕金森病药

抗帕金森病药(如左旋多巴)与牛奶同服,会降低其疗效。

5. 降压药

降压药(如优降宁)与牛奶同服,可能引起血压骤升。

6. 含钙、锌制剂

含钙、锌制剂(如乳酸钙、葡萄糖酸钙等)与牛奶同服,会影响其吸收。

7. 中草药或中成药

中草药或中成药与牛奶同服,会影响其吸收和疗效。

三、如何正确服用药物

1. 错开服用时间

为了避免牛奶与药物相互作用,建议将牛奶和药物的服用时间错开,一般间隔2小时左右为宜。

2. 严格按照说明书服用

在服用药物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用法、用药时间等进行,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用药时间。

3. 咨询医生或药师

在服用药物期间,如有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确保用药安全。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药物不良反应疾病介绍:
药物热是患者治疗疾病时因,使用一种或多种药物引起的发热,是一种药物不良反应,停药后发热可消失。发热原因不明确,无法用其他疾病解释时,应考虑为药物热。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较为常见。抗菌药物是导致药物热最常见的药物,其次为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抗肿瘤药物和心血管药物。服药后出现发热的平均时间为7~10天,可合并过敏性皮炎的表现。停药后一般情况下,体温在48~72h内自行恢复正常。体温恢复正常后,无需特殊处理。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我家宝宝今天打了麻腮风疫苗,起疹子了。肚子后背腿上都是红疹,脸上没有。作为一名新手妈妈,我心急如焚,立即想起了我在铜陵市某医院的线上问诊记录。打开手机,找到之前的对话,重新发起咨询。医生很快回复了我,询问宝宝的精神状态和是否方便拍摄患处照片。虽然我跟宝宝不在一起,家里老人的手机像素不太好,但我还是尽力拍摄了几张清晰的照片发送给医生。医生看过照片后,安慰我说这可能是接种疫苗后的不良反应,暂时观察即可,一般过几天就淡化了。他的专业和耐心让我感到安心和放松。

    我开始回想起之前的两性生活,是否有什么不当之处导致宝宝的脾虚湿重?我和丈夫都很健康,生活习惯也算规律。难道是因为我们在某个特殊的夜晚使用了情趣用品,引起了宝宝的荨麻疹?我越想越害怕,决定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结果显示,脾虚湿重可以引起荨麻疹,但与情趣用品无关。医生之前的诊断是正确的,宝宝的红疹只是疫苗接种后的正常反应。

    我深深地感谢互联网医院和线上问诊的存在,否则我可能会因为宝宝的红疹而焦虑不安,甚至误解病因。现在我可以安心等待宝宝的红疹自行消退,同时也意识到自己需要更加关注宝宝的健康和生活习惯,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 近年来,随着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安全性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中药注射剂与传统中药相比,具有起效快、作用强的特点,但也存在着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的问题。

    为了提高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3年)》,报告中指出,控制不良反应率,把好合理用药关与提升药剂质量两方面缺一不可,即“双控论”。

    在合理用药方面,专家建议,医生在使用中药注射剂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并讲究辨证,选择不良反应小的品种。同时,患者在使用中药注射剂时,也要注意观察身体反应,如有不适,应及时停药并就医。

    在提升药剂质量方面,企业应严把生产监测环节,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同时,监管部门也要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质量监管,确保其安全性。

    此外,公众也应树立正确的用药观念,不要盲目追求中药注射剂的快速起效,而忽视了其安全性。

  • 2024年9月5日,下午1点18分,一个年轻人匆匆来到孝感市的某家互联网医院。他在前一天晚上用了头孢类抗生素后,喝了一些酒,担心会有不良反应。医生仔细询问了他的情况,并告诉他头孢类抗生素与酒精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引起头晕、恶心等不适症状,但通常不会有严重后果。医生建议他多休息,注意观察身体状况,并在必要时及时就医。年轻人表示感激,并表示会好好照顾自己的健康。

    在这次线上问诊中,医生展现了专业的知识和细心的态度,成功地缓解了患者的担忧。通过互联网医院,医生可以更方便地为患者提供帮助,节省了患者的时间和精力。同时,患者也需要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和个人信息,选择正规的互联网医院进行咨询和治疗。

  • 感冒还没好可以打新冠疫苗吗?

    在当前新冠疫情的背景下,疫苗接种成为了防控疫情的重要手段。然而,许多人在接种前会有各种疑问和担忧。比如,感冒还没好可以打新冠疫苗吗?这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解答这个问题。

    感冒和新冠疫苗接种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感冒和新冠病毒是两种不同的病毒引起的疾病。感冒通常由流感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等引起,而新冠病毒是一种特殊的冠状病毒,属于SARS-CoV-2家族。因此,感冒和新冠病毒在病因、传播途径、临床表现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为什么要等感冒好后再接种新冠疫苗?

    在感冒期间,人体的免疫系统处于高度活跃状态,正在与感冒病毒进行斗争。如果此时接种新冠疫苗,可能会干扰人体对感冒病毒的免疫反应,影响新冠疫苗的效果。另外,感冒期间人体的抵抗力相对较弱,如果接种新冠疫苗可能会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因此,为了确保新冠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建议在感冒完全恢复后再进行接种。

    如何判断感冒是否完全恢复?

    感冒的恢复时间因人而异,一般需要7-10天。判断感冒是否完全恢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 体温是否恢复正常
    • 咳嗽、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是否消失
    • 是否有全身乏力、头痛等不适感

    如果以上症状都已经消失,说明感冒已经完全恢复,可以安全接种新冠疫苗。

    线上问诊的重要性

    在疫情期间,线上问诊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医疗服务模式。通过线上问诊,患者可以在家中就医,避免了前往医院的风险。同时,线上问诊也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给出更精准的诊断和治疗建议。对于那些有接种新冠疫苗需求但又担心感冒影响接种效果的人来说,线上问诊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通过与医生在线交流,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决定何时进行疫苗接种。

    总结

    感冒还没好可以打新冠疫苗吗?答案是否定的。为了确保新冠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建议在感冒完全恢复后再进行接种。同时,线上问诊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做出更明智的医疗决策。

  • 丙戊酸钠缓释片是一种常用的抗癫痫药物,患者在服用该药物时需要注意饮食禁忌。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油腻食物、生冷食物、含咖啡因的食物以及含苯妥英钠的食物,以免影响药物疗效或引起不良反应。同时,患者可以适量食用新鲜水果和蔬菜以及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以补充营养。若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

  • 预防药物滥用的正确方法包括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滥用药物、以及避免使用含有激素的药物。首先,患者应严格遵守医生的用药指导,不得私自调整药物剂量或延长用药时间,以防药物依赖性的产生。其次,患者在使用药物时应避免滥用,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以防不良反应的发生。再者,使用激素类药物时也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免出现不良反应。此外,患者还应避免擅自更换药物。总体来说,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避免自行用药。

  • ‘是药三分毒’,这句古话警示我们,药物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可能带来一定的副作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却时有发生。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因药品不良反应导致死亡的住院患者每年约有19.2万人,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则高达250万人。

    造成药害泛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良用药心理是重要原因之一。

    1. 从众心理:许多人看到别人使用某种药物效果良好,就盲目跟风,不考虑自身病情和体质。事实上,即便是同一种疾病,由于个体差异,用药也应因人而异。

    2. 盲目追求特效药:部分患者和医生追求快速见效,滥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导致药物滥用和耐药性增加。

    3. 中药滥用:有些人认为中药无毒副作用,盲目使用中药,甚至滥用中药补品,导致不良反应发生。

    4. 不规范用药:部分患者不按照医嘱用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疗程等,导致药效降低或不良反应发生。

    5. 缺乏用药知识:许多人对药物知识了解不足,导致用药不当。

    为了减少药害事件,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制度,提高药品安全性。

    2. 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患者用药意识。

    3. 加强药品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用药知识。

    4. 规范用药行为,避免滥用药物。

    5. 加强中医药监管,确保中药安全。

  •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患者通常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等症状。治疗抑郁症时,常用的药物包括盐酸舍曲林片、盐酸帕罗西汀片和盐酸文拉法辛胶囊等。这些药物虽然能有效治疗抑郁症,但也可能伴随一些不良反应,如头晕、口干、恶心、失眠等。在服用这些药物期间,患者应密切关注自身反应,并在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量或停止用药。此外,患者还应避免饮酒和饮用咖啡等刺激性饮料,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疲劳,并与亲友保持良好沟通,以缓解压力。

  • 治疗失眠的药物,如艾司唑仑、劳拉西泮等,可能因不良反应导致长痘。这可能是因为药物影响激素水平,导致皮脂腺分泌异常。此外,长期熬夜、皮肤疾病或其他原因也可能导致长痘。针对不同原因,应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例如,停止服用药物、改善生活习惯、治疗皮肤疾病等。若症状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

  • 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备受人们的青睐。许多人认为中药安全无副作用,既可以治疗疾病,也可以作为保健品长期服用。然而,这种观念是错误的。中药并非绝对安全,不合理使用同样可能导致不良反应,尤其对婴儿而言,更是危险重重。

    六神丸,作为家庭常备药之一,常用于治疗咽喉肿痛、咽炎和急性扁桃体炎。然而,一些父母却错误地认为中成药没有毒副作用,为了给孩子清除“胎毒”或预防疮疖,竟然一次性给孩子服用大量六神丸。结果导致孩子出现吐奶、气急、嗜睡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出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频发性早搏,危及生命。

    事实上,中药并非绝对安全。以六神丸为例,其组方中含有蟾蜍毒、雄黄、麝香等成分,孕妇、脾胃不足者、过敏体质者应慎用。同时,六神丸不宜与阿托品等药物合用,以免增加雄黄的毒副作用和其他不良反应。此外,在使用中药时,还需注意用量和用药时间,避免长期大量使用,以免产生药害。

    除了六神丸,许多其他中成药如牛黄解毒丸、云南白药、安宫牛黄丸、龙胆泻肝丸等,其组方中也含有有毒成分,长期大量使用同样会对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在使用中药时,应在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避免产生药害。

    中药的不良反应主要是由不合理用药引起的。中医按照君、臣、佐、使配方,组方中有主药、辅助药、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的药,既治主症又治兼症,配方是规律、科学的。但如果不按照配伍、宜忌使用中药,不但产生不了疗效,反而会产生毒副作用和不良后果。

    为了避免中药的不合理应用,加强中医知识培训至关重要。西医对中医知识的匮乏是造成不合理用药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西医合理、规范使用中成药的培训至关重要,避免泛泛用药造成药物滥用,危及患者健康。

    此外,患者也应提高中医药知识,避免将中药、中成药当成“保健品”,大量长期服用,从而导致药品不良反应的出现。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