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卒中后,30%患者会出现抑郁!医生会尝试2个方法干预

卒中后,30%患者会出现抑郁!医生会尝试2个方法干预
发表人:庞欢

中风,也称为卒中,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其致残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一旦发生中风,患者可能会出现各种后遗症,如偏瘫、偏身麻木、癫痫发作、语言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

据研究表明,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生率高达30%。这种抑郁症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还会对康复过程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帮助患者克服卒中后的抑郁症,医生通常会采用以下两种干预方法:

1. 药物治疗:抗抑郁药物可以帮助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2. 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和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学会应对疾病带来的挑战。

除了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以下措施也有助于预防和管理卒中后的抑郁症: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

2. 积极参与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3. 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与家人、朋友保持良好的沟通,寻求他们的支持和帮助。

4. 参加社交活动:积极参与社交活动,扩大社交圈子,提高生活质量。

5. 学习应对技巧:学习如何应对疾病带来的压力和挑战,提高心理韧性。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中风病疾病介绍:
脑卒中,是指脑血管发生破裂或意外阻塞而导致的急性脑损伤,并引起损伤或坏死脑组织所支配的躯体功能异常表现的疾病。该病的发作与年龄因素、生活习惯因素、药物因素、原发疾病因素等有关,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临床表现包括头痛头晕、面瘫偏盲、麻木、意识障碍等。临床上有药物和手术疗法,及早治疗非常关键。预后情况总体而言不容乐观,若不及时接受正规治疗则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导致卒中面积的增大,继发脑疝等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及时接受医学干预后部分轻症患者可治愈且无后遗症。重症患者不能完全治愈,且可能会遗留有偏瘫、失语等后遗症。该病有复发的可能,因此完全康复有一定的难度。影响正常生活质量。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睡眠,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但并非睡得越多越好。近期,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表明,每天睡七八个小时对预防中风最为适宜。每晚睡眠超过8小时,中风几率将提高146%;而睡眠少于7小时,中风风险也会上升22%。

    该研究分析了近29万人的调查数据,综合考量了健康状况、生活方式、年龄、种族等因素后得出上述结论。研究还发现,每晚睡七八个小时,并坚持每周3到6次、每次30到60分钟的锻炼,对预防中风效果最佳。

    中风发生后,时间就是大脑。每延误治疗一分钟,就会有190万个神经细胞死亡,导致140亿个突触和7.5英里的神经纤维损失。每耽搁一小时的救治时间,则将使大脑变老3.6年!因此,中风发生后,每分每秒都是急救的宝贵时间。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吉训明副院长指出,大脑对缺血、缺氧特别敏感。脑血流完全被阻5分钟,即可产生不可逆的损伤。若缺血情况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将产生局灶性或弥漫性缺血改变,并进一步引起神经功能的损害。

    中风后遗症如偏瘫、失语等,就是负责这部分功能的神经细胞死亡所致。吉训明副院长强调,神经细胞死亡是不可逆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来说,时间就是大脑,脑卒中抢救要“精确到秒”。中风后的血管再通是最大限度恢复大脑功能的办法。吉训明教授还提醒大家,每年春节前后,都是脑中风发病的高发期。天气寒冷、家人团聚、情绪激动、熬夜聚会等因素,都容易诱发中风发作。一旦出现中风迹象,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尽快将病人送往有溶栓资质的脑血管病专科医院。

    吉训明副院长建议,在中风发生后,患者应在24~48小时后开始早期康复性活动或训练,积极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

    因此,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避免过度睡眠或睡眠不足,对预防中风至关重要。同时,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也是预防中风的有效手段。

  • 近年来,脑卒中作为一种严重的慢性疾病,其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和低治愈率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的健康。为了提高脑卒中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水平,我国卫生部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设立了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并携手65家陕西省及周边地区县、市级医院共同构建脑卒中筛查与防治网络。

    脑卒中,又称脑中风,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导致脑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的介绍,我国脑卒中发病率年增长率高达8.7%,农村地区脑卒中死亡率甚至超过了城市地区。据统计,我国每年用于脑卒中患者的直接医疗费用高达120亿元,间接费用更是高达200亿元以上。

    为了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我国卫生部启动了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并成立了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该委员会致力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省级脑卒中筛查与防治网络,并逐步延伸至县、乡一级。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作为陕西省唯一的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将承担起全省脑卒中筛查与防治的重任。该院已选取了65家条件成熟的县、市级医院作为首批脑卒中筛查与防治网络医院,共同构建陕西省脑卒中筛查与防治网络体系。同时,该院还将邀请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教授对医务人员进行脑卒中筛查与防治知识培训,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健康教育,做好相关筛查防治与病人随访等工作。

    脑卒中的早期诊断和预防至关重要。为了提高公众对脑卒中的认识和预防意识,以下是一些预防脑卒中的建议:

    1. 健康饮食:保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

    2. 适量运动:坚持每天进行适量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3.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应尽量避免。

    4. 控制血压: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应定期监测血压并积极治疗。

    5. 控制血糖:糖尿病也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应积极控制血糖。

    6. 保持良好心态:心理压力过大也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应学会调节情绪,保持良好心态。

  • 互联网医院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管理

    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健康问题,包括冠心病、脑卒中和高血压。这些疾病不仅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质量,也给医疗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随着技术的进步,互联网医院和线上问诊平台开始发挥重要作用,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心脑血管疾病。

    冠心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的心肌缺血或坏死。通过在线平台,患者可以与心脏专家进行远程会诊,获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生活方式建议。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这些平台学习如何正确使用药物,例如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等。

    脑卒中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中断或减少而引起的脑细胞损伤。互联网医院可以提供紧急远程医疗服务,帮助患者在黄金时间内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此外,平台上也会有康复专家的指导,帮助患者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

    高血压是指血压长期高于正常水平,可能导致心脏、脑部和肾脏等器官的损害。在线问诊平台可以帮助患者监测血压,提供饮食和运动建议,并指导患者如何正确使用降压药物,例如ACE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等。

    总的来说,互联网医院和线上问诊平台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医疗服务。通过这些平台,患者可以获得专业的医疗建议,学习如何自我管理疾病,并在需要时及时得到紧急医疗帮助。

  • 心脑血管疾病是什么造成的?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类影响心脏和血管健康的疾病,包括但不限于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这些疾病通常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遗传因素**:某些基因突变可能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2. **生活方式**:吸烟、高盐饮食、缺乏运动、肥胖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增加患病风险。
    3. **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会损害心脏和血管,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4. **高血脂**: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过高,容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5. **糖尿病**:高血糖状态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6.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会增加。
    7. **性别**: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上心脑血管疾病。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除了改善生活方式外,还应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的健康问题。此外,保持良好的心态也有助于降低患病风险。

  • 随着冬季的到来,寒冷的气候对人体产生诸多影响,其中之一便是血压的升高。冬季严寒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更是一个需要特别警惕的季节。

    日本大学医学系综合门诊中心循环内科久代登志男所长指出,冬季血压容易上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冷空气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2. 冬季运动量减少,体重增加,血压升高。

    3. 年底聚会、聚餐增多,饮酒量增加,血压升高。

    4. 高血压容易促进动脉硬化,血管变硬后血压进一步上升。

    那么,冬季高血压患者该如何预防血压升高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注意保暖,避免温差过大。

    2. 适当运动,控制体重。

    3. 限制饮酒,避免暴饮暴食。

    4. 控制食盐摄入,多吃富含钾的食物。

    5. 定期测量血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高血压患者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遵医嘱按时服药。

    2.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

    3.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4. 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遵循医嘱。

  • 房颤,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在我国有近800万患者,占据了心脏科住院患者的很大比例。患者不仅要忍受心脏无节律蠕动的痛苦,还面临着血栓脱落,导致脑卒中的风险。据统计,近1/3的脑卒中与房颤有关,房颤患者的脑卒中发生率是没有房颤者的5倍以上。

    积极抗凝、预防脑卒中是房颤治疗的重要目标。然而,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了许多关于抗凝治疗的误区。

    误区一:谈出血就色变。抗凝药物虽然可能诱发出血,但医生和患者无需过度恐慌。一项研究发现,仅有6.6%的高风险患者服用了抗凝药物。

    误区二:盲目用药,未能知己知彼。华法林适用于高风险患者,阿司匹林仅适用于低风险患者。服用华法林后,患者需要定期复查,根据指标调整用药剂量。

    误区三:只拿医嘱不执行。华法林和许多药物、食物都存在相互作用,可能导致出血。患者需要严格遵守医生的饮食禁忌。

    我国发布的《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指出,只要正确掌握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抗凝治疗的获益远大于风险。

    为了提高房颤脑卒中的预防力度,患者和医生都应更新理念,积极干预房颤患者脑卒中风险。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安全系数高,服用方便,和食物、药物的相互作用小。

  • 心脑血管疾病是什么造成的?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类影响心脏和血管健康的疾病,包括但不限于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这些疾病通常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遗传因素:某些基因突变可能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2. 生活方式:吸烟、高盐饮食、缺乏运动、肥胖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增加患病风险。
    3. 年龄增长: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血管弹性下降,血管壁增厚,容易形成动脉硬化斑块,从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4.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易引发心血管并发症。
    5. 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使血管壁变硬,进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6. 高血脂: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过高,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7. 肥胖:肥胖者体内脂肪含量较高,增加了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8. 压力过大: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应从改善生活方式入手,如戒烟限酒、合理膳食、适量运动、保持健康体重等。此外,定期体检也能帮助早期发现潜在的心脑血管问题,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降低疾病风险。

  • 心脑疾病在线问诊的科普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在线问诊的方式进行健康咨询。特别是对于一些常见的心脑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通过线上平台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心脑疾病。心脑疾病是指影响心脏和大脑功能的一系列疾病,包括但不限于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这些疾病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可能对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那么,如何通过互联网医院或线上问诊来获取专业的医疗帮助呢?首先,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可靠的在线医疗平台。在选择平台时,应考虑其资质、医生资源以及用户评价等因素。其次,我们需要提供详细的病情描述,以便医生能够准确判断并给出相应的治疗建议。最后,我们还需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避免敏感信息泄露。

    总的来说,互联网医院或线上问诊为心脑疾病的患者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但同时也需要注意,线上问诊并不能完全替代线下就诊,对于一些复杂情况,仍需前往医院接受专业诊治。

  • 心脑血管疾病一直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尤其是高血压和脑卒中。为了提高公众对这两种疾病的认知和防治意识,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与中国医师协会联合主办了“心脑保护伞”行动。

    “心脑保护伞”行动旨在普及高血压和脑卒中的相关知识,帮助公众了解这两种疾病之间的关联,并鼓励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积极寻求专业建议。该行动将在北京和上海率先启动,并得到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高血压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超过1.3亿人。长期高血压不仅会导致脑卒中,还可能引发心脏病、肾脏病等严重疾病。脑卒中则是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每年约有20万人因高血压直接死亡。

    为了提高公众对高血压和脑卒中的认知,卫生部与中国医师协会决定开展“心脑保护伞”行动。该行动将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包括:

    • 开展公众教育活动,普及高血压和脑卒中的相关知识
    • 组织专家讲座和义诊活动,为患者提供专业咨询和指导
    • 发布高血压和脑卒中的防治指南和科普资料
    • 开展关爱调查活动,了解患者需求和关注问题
    • 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患者就医体验

    通过“心脑保护伞”行动,我们希望能够提高公众对高血压和脑卒中的认知和防治意识,降低这两种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 近年来,脑卒中已成为我国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脑卒中,2014年5月17日,“2014中国脑卒中大会中西医结合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本次论坛汇聚了来自全国近20个省份的近400名专家和学者,共同探讨中西医结合在脑卒中防治领域的最新进展。

    论坛上,各位专家分别就中西医结合对脑卒中的早期干预、卒中相关抑郁、认知障碍、帕金森、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防治思路及临床用药等相关领域进行了深入研讨。例如,东方医院张允岭教授介绍了对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系列研究,指出中医综合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东直门医院高颖教授则详细介绍了中医药防治脑卒中的战略平台建设思路。

    此外,论坛还就中医药在脑卒中防治中的应用进行了广泛探讨,例如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中药标准化研究、大数据时代的中医药网络药理学研究等。通过此次论坛,与会专家们对中西医结合在脑卒中防治领域的应用前景充满信心。

    本次论坛的成功召开,不仅为我国脑卒中防治事业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也为推动中西医结合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起到了积极作用。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