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没人送我花,我怎么就花粉过敏了?

没人送我花,我怎么就花粉过敏了?
发表人:京东健康

春天来了,正是出游的好季节。但对有些倒霉蛋儿来说,春天意味着打喷嚏、流鼻涕、起红疹.....

 

说的就是花粉过敏。

 

什么是花粉过敏

 

花粉过敏症简称花粉症。致敏的花粉分为虫媒花和风媒花,而引起流行的往往是风媒花。

 

风媒花就是依靠风传粉的花,这种花很不起眼,花型小,质地轻、味道不强烈、颜色也不艳丽,但却数量极多,风一吹,就飘得到处都是。它们飘散在空气中引发敏感群体的花粉症,这就是为什么你没有见到花,但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接触到它们的花粉。

 

而虫媒花却相反,只能依靠昆虫来传粉,比如春季常见的桃花、杏花就属于虫媒花,它们颜色鲜艳、花粉黏稠,虽然也会引起过敏,但由于比较重,飞不起来,很难大范围扩散。

 

 

在春季,最常见的风媒花的花粉就是树木的花粉,柏树、梧桐、桦树等等都在向空气中挥洒着它们的子孙,可偏偏这些树遍及大街小巷,只要你上街,就避免不了和花粉贴贴。

 

别小看这不起眼的花粉,在一些国家, 花粉症已经成为季节性的流行病。是 我国北方最常见的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之一。

 

花粉症的临床表现在呼吸系统, 最开始的症状较轻,但是如果每年的花粉季都反复接触,就会逐渐加重。当花粉颗粒和雾霾颗粒结合在一起,还会更容易诱发和加重过敏,所以生活在雾霾重的城市人也就更容易出现花粉症。

 

患上花粉症后,鼻部、眼部、皮肤、气管和肺会出现一些症状: 鼻塞、流鼻涕、鼻痒、打喷嚏、咳嗽、哮喘,皮肤瘙痒、起皮疹、眼睛痒、眼睛红肿流泪等等。

 

 

怎么健康享受春天

 

足不出户是不可能的,毕竟还要打工。

 

有花粉过敏经历的小伙伴,要赶紧开始预防了:

 

出门戴口罩、防风镜,穿长袖长裤,尽量不要让鼻腔、眼结膜和皮肤暴露在外。

 

尽量选择 在早晨和晚上出门 因为中午前后花粉浓度最高,尽量避免这个时间段外出活动并且关闭门窗,有条件的可以在家中放置一台空气过滤器,过滤掉偷偷溜进家中的花粉。

 

外出回家后 用生理盐水和鼻腔冲洗器冲洗鼻子,将鼻腔内可能存留的花粉冲洗干净。

 

 

使用 花粉阻隔剂。花粉阻隔剂涂在鼻黏膜上后,形成的保护膜可以起到一个隔离的作用,不让花粉直接接触到鼻腔黏膜。

 

有条件的话,远离自己现在居住的环境,逃到花粉浓度低的城市。

 

● 查看当地医院和气象台是否有发布花粉浓度地区分布的相关信息,根据信息有选择性地出行。

 

如果已经有过敏的症状,一定要抓紧到医院的变态反应科治疗,以免病情加重哦。

 

首先医院会通过皮试、抽血检测一下过敏原,确定一下是对哪种花粉过敏。一方面方便医生选择治疗方案,另一方面,有助于过敏的人有针对性地减少与这种花粉的接触。

 

 

医生会用药来控制过敏的症状,针对不同部位会使用不同的药物,比如鼻部会使用鼻用激素。不要私自在网上买什么所谓的“神药”,一定要选择正规医生。

 

过敏严重的宝子可以考虑一下 脱敏疗法。脱敏疗法就是让过敏人群渐渐适应这种过敏原,治疗是在花粉季结束之后,方式比较多样,滴剂、皮下注射等等。

 

但是 脱敏疗法的疗程时间较长,一般在3年以上,所以有条件的和已经下决心的小伙伴可以试一试,但要注意在长时间的治疗过程中都要谨遵医嘱,不要私自用药哦~

 

花粉过敏的某些症状和感冒很像,容易被误认为感冒,花粉过敏的标志性症状时鼻子痒,要注意区分哦,以免错误治疗延误了病情~

 
参考文献:
[1]辛嘉楠,欧阳志云,郑华,王效科,苗鸿.城市中的花粉致敏植物及其影响因素[J].生态学报,2007,27(9):3820-3827.DOI:10.3321/j.issn:1000-0933.2007.09.033.
[2]王金太.花粉过敏症的治疗与预防[J].东方药膳,2021,(14):257.
[3]李静,孟春明,胡学莲,袁春莉,苏杨.儿童花粉症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科学,2020,10(18):53-56.DOI:10.3969/j.issn.2095-0616.2020.18.012.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作者:李梅

    在我们的生活中,蛋白粉是一种很受欢迎的保健食品,含有丰富的营养,但有的人在吃蛋白质之后,会出现上火的情况。主要是因为蛋白粉加工方式错误,患者体液大量损耗,维生素b缺乏等因素导致的,患者要注意停止食用蛋白粉,应当使用药物治疗。人们应该对吃蛋白粉上火的原因和解决方法有所了解。 

    很多人在吃蛋白粉之后,出现了身体上火的情况,这会使患者的健康受到影响。有的蛋白粉的加工方式错误,所以蛋白粉的营养会丧失,当蛋白质被摄入人体之后,蛋白质与水的结合,就会释放大量的热量,所以患者就会上火。不同的患者出现蛋白质上火的原因或许是不同的。

    有的人在吃蛋白粉之后上火是因为维生素b缺乏,有的患者是因为体液大量损耗。蛋白质在分解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物,肾排出废物的时候,需要带走身体水分,所以就会消耗患者大量的体液,患者就会出现上火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患者需要使用药物调理身体。

    如果患者在吃蛋白粉之后出现了上火的情况,患者可以到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在得到具体的检查结果之后,患者可以通过吃一些清热下火的药物和食物的方法来帮助去除身体的火气。患者要注意保持合理的饮食方式,不要大吃大喝,不要吃一些油腻辛辣的食物。

    综上所述,在我们生活中有的人在吃蛋白粉之后,出现了身体上火的情况,这让患者比较担心。可能是因为蛋白粉的加工方式有问题,患者身体维生素b缺乏等因素导致的。患者需要到医院接受检查,需要通过药物和饮食来调理自己的身体,患者应该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瓜果,多喝温水。

  • 今年的冬天来得晚,可能就是想把一年的寒风攒在这一个月来刮呢!

     

    一周的“大风小嚎”,全国人民的脸部和身体都起了一层“细致均匀”的小白皮儿,脱衣服的时候飞屑漫天不说,痒痒了还要挠上一挠,然后一道一道子红红的印子就出来了!

     

     

    冬季来临,皮肤受到寒冷环境的刺激,很容易出现干燥、泛红甚至脱屑、瘙痒的情况。最苦恼的是抹上保湿霜皮肤居然“不吸收”,甚至还有刺痛感。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皮肤“保护层”被破坏

     

    “保护层”相当于是皮肤的屏障,就是一层具有保护作用的“膜”。角质层位于皮肤的最外层,是形成皮肤屏障“砖墙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1]。因此如果角质层遭到破坏,我们的皮肤屏障也会受到损伤。

     

    人体正常皮肤含水量是20%~35%。当外界的相对湿度较低时,角质层的水分就会逐渐流失。

     

    当相对湿度低于60%时,皮肤含水量会下降到10%以下。此时皮肤正常代谢受阻,屏障功能就受损,皮肤会出现瘙痒、干燥、起屑等问题,甚至已有皮肤疾病会发生恶化[2]。

     

    2种常见的皮肤屏障受损:


    1)接受刺激的能力下降:在同样环境下,受损皮肤更容易在过寒过热的环境中出现皮肤的红斑、瘙痒,甚至脱屑、红肿,更加敏感薄弱。

    2)外用护肤品不耐受: 比如说 “什么护肤品都不能用”了。造成皮肤屏障薄弱的情况太多了,比如过度清洁(过度使用去角质的护肤品、过度的使用洁面乳)、洁面水温过高、过度敷面膜、频繁换用护肤品、不恰当的美容护肤操作、过度激光治疗等等。

     

    激素产品正在“偷”走你的肌肤屏障

     

    修复皮肤屏障是许多人面临的皮肤问题,许多不法商家也是看中这一点,大肆在护肤品中添加激素等违规成分。

     

    许多人受广告及“微商朋友圈”的影响,大量使用此类含激素的护肤品,最开始可能觉得自己的皮肤敏感找到了“救星”,一用这种激素类护肤品皮肤就变好了,殊不知皮肤会出现激素依赖性皮炎或其他更严重皮肤问题,使治疗变得非常困难!

     

    肌肤清洁容易“用力过猛”

     

    在皮肤清洁上,为了保持皮肤的润泽,应该在皮肤干燥发生之前就要做好各种防护措施。清洁不能过分频繁,很多人怕自己皮肤没洗干净,一天多次反复的洁面、沐浴,这是不正确的。

     

    洗脸:每天早晚用温水洗脸即可。选用温和的洁面乳,每天使用1次就可以。

     

    洗澡:要适当减少次数,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皮肤水分减少,皮脂腺功能下降,对外防御能力降低,频繁的沐浴可能加重皮肤的干燥程度。因此,一般35℃~40℃的温水比较适合,沐浴液或者香皂需要使用含有滋润成分的。

     

    特别注意的是在洁面或洗完澡3分钟内,水分还没有彻底蒸发的时候,就要及时使用润肤剂来保持皮肤的润泽弹性。

     

    想保湿,却把水分带走?
     

    很多人觉得皮肤干燥就大量的的涂保湿霜,天天敷面膜,这是不对的。当被给予大量的水分时,皮肤结构会发生变化(比如水化)。举个例子,如果我们长期把手泡水里,再拿出来发现手指发白、变皱,这就是肌肤水化。

     

    面膜最好一周2-3次,不要天天敷。我们皮肤本身有修复的作用,如果天天过度补水,反而使皮肤失去本身的活力,加重皮肤屏障受损。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越补水,皮肤越干,越敏感。

     

    关于护肤品的选用,建议大家可以选用温和、成分相对单一的功能型护肤品。有研究发现:使用含有青刺果油的功能性护肤品,可达到精准修复皮肤屏障的目的[3],这种护肤品往往在正规医院皮肤科可以看到。对比一般护肤品,它更加温和,除了保湿还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这种特殊的护肤品可以直接接触创面,对于炎症皮肤有修复作用,而一般护肤品是没有这种功效的,所以它属于“械”字号,而不是“妆”字号。

     

    紫外线是肌肤“杀手”
     

    除了做好清洁、保湿,防晒也是我们护肤重要步骤,特别是修复受损皮肤屏障不可或缺的一步。

     

    要知道紫外线本身就是加速我们皮肤老化的“杀手”,而过度的紫外线刺激更容易损伤皮肤屏障。所以高原地区,受紫外线影响,许多人的皮肤除了黑,更容易出现红血丝、皱纹、色斑等皮肤问题,就是传说中的“高原红”。

     

    坚不可摧的肌肤屏障,是因为你的选择!

     

     

    当然,不是说皮肤屏障受损,我们就不能用一般护肤品了。只要选用适合自己肤质,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护肤品都是可以使用的。

     

    关键做好保湿、防晒。通过选用适合的保湿剂,可降低皮肤水分丢失,提高角质层含水量,促进皮肤屏障的修复。研究证明:大分子量的透明质酸可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薄膜,减少皮肤表面水分蒸发,为皮肤提供一个良好的保湿环境。同时抵御外界不良环境及细菌、致敏源的伤害,减少炎性反应,促进皮肤屏障功能的恢复,提高皮肤的耐受性[4][5]。

     

    划重点:

    1.洗澡、洗脸不要太频繁;

    2.注意防晒,杜绝屏障被破坏;

    3.含有青刺果油的护肤品可修复皮肤屏障;

    4.大分子量的透明质酸可以使肌肤保湿。

     

    皮肤屏障的修复是需要时间的,正常人皮肤代谢的周期一般是28天。

     

    如果防晒1个月后皮肤受损屏障仍然没有任何改善,建议大家要及时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我们在选用护肤品的同时,还可以配合口服、外用药物,激光等物理治疗来帮助皮肤屏障的修复。

     

    参考文献:
    [1]  慕彰磊,张建中,等.皮肤屏障与特应性皮炎[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9,18(10):707.
    [2] 王珊珊,梁虹,胡英姿,等.功效性化妆品对敏感性皮肤的防护作用[J].中国美容医学,2009,48(11):1486-1489.
    [3] 何黎.皮肤屏障功能的精准修复[J].首届全国湿疹皮炎皮肤过敏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9,7.
    [4] PROFIRE L,PIEPTU D, DUMITRIU R, et al.Sulfadiazine modified CS/HA PEC destined to wound dressing[J].Rev Med Chir Soc Med Natlasi,2013,117(2): 525-531.
    [5] VOIGT J,DRIVER VR.Hyaluronic acid derivatives and their healing effect on burns,epithelial surgical wounds,and chronic wound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 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 Wound Repair Regen,2012,20(3) : 317-331.
  • 作者 | 胡亮
    文章首发于 | 儿科医生胡亮微博

     

     

     

    进入11月,在天气预报里最常听到就一句话就是“受来自西伯利亚寒冷气流的影响,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将经历一次大风、降温的过程”。

     

    呼啸的北风,瞬间将空气变得寒冷而干燥,同时也让很多患者因为鼻部的不适而就医。 由于和过敏敏性鼻炎的症状相似,并且诱因为冷空气,所以在民间就会流传一种“冷空气过敏”的说法。

     

     

    但实际这种鼻炎并未免疫机制介导的鼻炎,冷空气也不能称之为过敏原(过敏原需要诱导免疫机制,多为蛋白质),所以这种鼻炎并非冷空气过敏性所致,其真正的诊断为:血管运动性鼻炎。

     

    01.什么是血管运动性鼻炎?

     

    血管运动性鼻炎与过敏无关,多由干、冷空气刺激鼻黏膜导致患者出现类似过敏性鼻炎的症状。

     

    02.血管运动性鼻炎怎么诊断?

     

    ①环境中存在干、冷空气刺激。

     

    ②存在鼻炎的症状:鼻塞、流涕、鼻痒、喷嚏,症状可以联合出现,也可以单一出现,但无眼部症状。

     

    ③鼻内镜检测可见鼻黏膜发红、粘膜充血水肿以及存在分泌物,而过敏性鼻炎通常为鼻黏膜苍白水肿。

     

    ④血清特异性IgE或皮肤点刺试验阴性。

     

    ⑤血清及鼻分泌物嗜酸性粒及细胞不高。

     

    03.为什么会出现血管运动性鼻炎?

     

    我们都指导过敏性鼻炎是由于过敏原(如螨虫、花粉等)诱导机体在鼻黏膜位置产生的一种免疫反应,通过这种免疫反应激活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炎症介质,进而出现临床症状。而血管运动性鼻炎,通常为干冷空气直接刺激导致自主神经异常。

     

    04.血管运动性鼻炎怎么治疗?

     

    相比变应性鼻炎患者,血管运动性鼻炎患者对药物治疗的反应一般更差。特别地,大多数患者发现口服抗组胺药无效,可以选择局部鼻喷激素、鼻喷抗组胺药以及日常生理盐水清洗鼻腔。

     

     

    总之,虽然冷空气会导致我们出现类似过敏性鼻炎的症状,但并不是冷空气过敏性,也不是过敏性鼻炎,而且在治疗上也与过敏性鼻炎存在差异。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一到季节变换,过敏性鼻炎的患者仿佛又要受虐了。其实鼻炎患者也会觉得很苦恼,很多时候鼻炎和感冒都傻傻分不清楚。但是喷嚏连连,鼻涕连连,那种感觉很是令人难受。一般来说,过敏性鼻炎(又称变应性鼻炎)的典型症状是阵发性喷嚏连续性发作,大量水样清涕,其次是鼻塞和鼻痒,还有部分患者有嗅觉减退、头痛等症状,但大多是暂时性的。

     

     

    在过敏性鼻炎的主症里,喷嚏是排在第一位的,一般呈阵发性,而且每次都会打上好几个甚至十几个喷嚏,大多在晨起、夜晚或接触变应原后发作。再者就是清水样的清涕。一般还有鼻塞和鼻痒的症状。鼻塞的程度和轻重会各不相同,有间歇性或持续性,一侧、两侧或两侧交替。在鼻痒的时候,往往还伴有眼痒、耳痒、咽痒等症状。

     

    少数过敏性鼻炎患者还有嗅觉减退及头痛症状。一般鼻炎患者出现嗅觉减退,大多是由于鼻黏膜水肿明显,但这种情况一般是暂时性的,但也不排除持续性的可能。少数过敏性鼻炎患者还可能会出现头痛症状。

     

     

    那么,这种过敏性鼻炎怎么治疗呢?中医和西医的方法是不一样的。西医可能会用抗组胺剂,降低鼻黏膜敏感性的治疗以及免疫学治疗。而中医的方法也比较多,传统的辨证施治是主要方法,民间偏方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食疗药膳更是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

     

    在食疗方子中,有两味药比较好。第一个是蜂蜜,如果是过敏性鼻炎的患者以及花粉过敏的人都可以每天喝上一小勺蜂蜜。这是为什么呢?中医里有一个概念叫“以毒攻毒”,蜂蜜中含有微量的蜂毒,而这个蜂毒恰好可以用于一些过敏性疾病。另外,蜂蜜中还含有一定的花粉粒,对花粉过敏会产生一定的抵抗能力。

     

     

    还有一种比较好的中药,那就是苍耳子,在《药性赋》中就指出,苍耳子具有“透脑止涕”的作用。中医认为苍耳子味辛、苦,性温,有毒;归肺经;具有具有散风除湿、通窍止痛等功能;适用于鼻渊头痛,风湿痹痛等症。如果用苍耳子12 克,白及9 克,葱白13 根,茶叶12 克,做成苍耳子茶,对于过敏性鼻炎也是大有裨益的。具体怎么制作呢?将上述的原材料用沸水冲泡后,当茶饮服即可。这个食疗茶具有抗菌、通鼻等功效。但需要注意的是,苍耳子有小毒,可不要贪杯哟。

  • 作者 | 胡亮
    文章首发于 | 儿科医生胡亮微博

     

     

     

    1、什么是过敏原?

     

    能够引起我们出现过敏症状的物质叫过敏原,过敏原通常是些无害的天然物质,这些过敏原对于绝大多数人群是安全的并且可以良好共存的。

     

    但对于过敏性体质的人群,这些过敏原会诱导过敏患者产生特异性IgE,然后这种被叫做特异性IgE的东西会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结合,导致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炎症介质,进而导致过敏症状,严重时甚至导致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2、过敏原有那些?

     

    过敏原与我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比如空气中飘散的花粉;餐桌上的美食;墙角、下水道滋生的霉菌等。这些对于过敏人群来说都叫做过敏原。

     

    针对过敏原进入人体的方式,我们将其分为吸入性过敏原(呼吸道),食物性过敏原(消化道),接触性过敏原(皮肤),

     

    具体如下:

     

    常见吸入性过敏原

     

    螨虫、花粉、霉菌等。

     

    常见食物性过敏原

     

    牛奶、鸡蛋、水果、坚果等。

     

    常见接触性过敏原

     

    化妆品、金银首饰等。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很难做出划分,比如注射或口服的药物,蚊虫毒液。

     

    还有一些划分存在交叉,比如,原本芒果为食物过敏,但某些人闻到芒果气味同样导致吸入性过敏或者接触芒果导致皮肤过敏。

     

     

     

    另外,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很多新材料越来越多的进入人类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也发现了很多新的过敏原,比如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类大规模开发使用乳胶制品,我们发现了很多乳胶过敏的案例。

     

    3、总结

     

    引起过敏的途径很多,但过敏症状却类似,因此处置上也多以对症处理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详细判别过敏原没有意义。

     

    相反详细的识别过敏原,可以帮助我们有效的回避过敏原,还可以判断是否适合采取进一步的病因治疗方式(脱敏治疗),这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过敏防治方式。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夏末秋初本是怡人的时节,可一些人却出现了诸多不适:眼睛痒、流鼻涕、咳嗽、打喷嚏……

     

     

    有不少人将这些症状当作感冒来医治。其实,这不一定是感冒,也有可能是花粉过敏。

     

    为什么秋季也会花粉过敏?防疫期间花粉过敏者如何防治?《生命时报》结合研究并采访专家,为大家解读。

     

    受访专家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过敏科副主任  汪慧英

    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副主任医师  关凯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城市林业研究室研究员  王成

     

    秋季花粉致敏性更强

     

    很多人认为花粉过敏只有春天会发作,其实秋季也是花粉过敏的高发季。从7月底、8月初,一直到9月底、10月初都是花粉过敏的高发期。

     

    秋天的花粉过敏,时间更长,症状也更重。春季花粉过敏出现哮喘的概率大约只有5%。而夏秋季症状更重,可能有50%的病人会出现哮喘。

     

    提到花粉过敏,就要提到过敏原,你认为下面哪种植物是引起花粉过敏的罪魁祸首?

     

     

    大多数人认为花粉过敏,顾名思义是花引起的。事实上,花粉过敏的人多数情况下并不是对鲜花过敏,而是对长得平平无奇的树、草产生的花粉过敏。

     

    春季引起过敏的主要是树木类花粉,而秋季引起过敏的主要是杂草类花粉。所以正确答案是底下那两张看起来“不会开花”的树(C:柏树)以及杂草(D:葎草)的花粉。

     

    在自然界中,植物根据花粉传播方式的不同分为风媒花虫媒花两大类。

     

    风媒花的花粉数量特别多,表面光滑、干燥、轻,可以飞得很高。

     

    常见的风媒花有春季的树木,如白蜡、梧桐、柏树、桦树,和夏秋季的杂草,如蒿属植物、葎草等。

     

    虽然相比春季花粉数量较少,但致敏性却更强,因此秋季更易花粉过敏。

     

     

    虫媒花的花粉颗粒比较大,产量相对较少,经常粘成块,不容易被风散,也不可能吹得高。

     

    虫媒花多为观赏花,因此虫媒花很难引起花粉过敏。那些看起来不像会开花的树类、杂草类植物,才是引起人过敏的主要元凶。

     

    研究:全球花粉季都延长 

     

    2011年,《美国科学院院报》上曾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气候变化使美国和加拿大的花粉季越来越长,花粉数量、花粉浓度也有所增加。

     

     

    2012年,美国《科学》杂志曾发布的观测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每年的开花时间提前5~6天。这意味着花粉会出现得更早、持续时间更长。

     

    近些年,中国也出现这一趋势,随着花粉期提前、时间延长、花粉浓度增加,过敏者数量也在逐年增加,花粉过敏者的“苦日子”越来越长。

     

    以北京为例,根据北京市气象服务中心预报,大部分地区在今年8月初陆续进入始期,其中最早的藜科花粉起始日为8月2日,大部分地区夏秋季花粉持续时间在56~58天之间,最短的为53天。

     

    2021北京藜科花粉始期预报 (北京市气象服务中心制图)

     

    2021北京夏秋季花粉结束期预报(北京市气象服务中心制图)

     

    !  别把花粉过敏当感冒

    花粉过敏和感冒确实有症状相似的地方,比如都可以引起流鼻涕、打喷嚏、鼻子堵,但是有以下区别:

     

     

    专家建议:花粉过敏一定要早期治疗,以防并发症的出现,如过敏性鼻炎症状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发展成过敏性哮喘、慢性鼻炎和鼻窦炎。需要避免过敏原,进行药物治疗和脱敏治疗。

     

    戴口罩也无法100%抵御花粉过敏

     

    有些人会有疑问,为什么戴了口罩仍会有过敏症状?

     

    这是因为任何款式的口罩都无法100%拦截空气中所有花粉。花粉会随着空气进入室内,患者在室内取下口罩仍能吸入花粉。除了通过呼吸道吸入途径,花粉还可以通过面部、颈部、手部等皮肤接触引起过敏反应。

     

     

    除了要忍受“鼻涕一把眼泪一把”的痛苦,花粉过敏者还要兼顾防疫,如果频繁揉眼、抠鼻,在疫情期间会进一步增加新冠肺炎病毒的感染风险,专家建议花粉过敏的人居家外出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外出戴眼镜

    有实验表明,与不戴眼镜的情况相比,进入眼睛的花粉量减少约40%,更有专门的防花粉眼镜能减少约65%的花粉量。

     

    佩戴活性炭口罩

    花粉过敏者应尽量佩戴有活性炭滤芯的口罩,这类口罩能有效吸附、过滤花粉,对过敏者有很好的防护作用。

     

    勤洗手

    因花粉过敏者发作需要不停摘下口罩擦鼻涕或揉眼睛时,必须要反复洗手。双手每次触碰到口罩外层也要洗一次手。每次洗手花20~30秒的时间,手指缝处也要认真打肥皂,用流水冲洗干净。

     

    关紧门窗

    居家时关紧门窗,以防花粉飞入,同时避免将花粉带入卧室等生活空间。同时,不要在室外晾衣服,避免衣服、被单、床单等沾染花粉。

  • 作者:顾昕

      毛囊炎刚开始发生的时候,多为红色丘疹,逐渐演变成丘疹性脓疱,孤立散在,自觉轻度疼痛。在成人主要发生于多毛的部位,在小儿则好发于头部,很多人觉得毛囊炎不危及生命,所以问毛囊炎不治疗会自己好吗?

      皮肤科医生解释,由于毛囊炎的发病部位不同,因此所表现的形式也各异,如生在头部的毛囊炎,治愈后可出现米粒至指甲大的脱发斑,而且患处不再生发,这通常称为秃发性毛囊炎;有的毛囊炎呈集聚排列,其深部相互贯通而融合成片,称为穿凿性毛囊炎;如毛囊炎发生在枕部,因部位特殊常增殖呈乳头状硬结,称为乳头状毛囊炎或枕部硬结性毛囊炎。

      关于毛囊炎不治疗会自己好吗?医生介绍,毛囊炎不治疗的话患者也会发现慢慢的红包会变成脓包,脓包再破裂后也就会慢慢的消失了,但这并不表示,毛囊炎不治疗可以自愈。现实生活中毛囊炎自愈是因为毛囊炎还没有严重到一定的程度,严重了您就无法控制了。

      需知毛囊炎初发时大都成批出现,每一个损害历时5~7天可以吸收痊愈,然而新的损害不断发生,故病程往往绵延数周至数月,有的甚至更久。症状时轻时重,反复不愈。瘙痒的程度也不一,有时伴有微痛。检查时患处附近淋巴结肿大,病变严重时可伴有发热。总的来说,毛囊炎不治易产生如下危害:

      第一,毛囊炎反复发作则会形成慢性毛囊炎。毛囊炎如果发生于头皮,而没有得到正确的处理,则容易形成疤痕,造成永久性的脱发,对患者的容貌有很大的影响。

      第二,病情严重的话还会出现淋巴结肿大、发热、头痛等全身不良症状,甚至引起脓毒血症或败血症等严重疾病。

      第三,毛囊炎如果向深部发展,可引起毛囊周围炎,即疖。

      第四,而发生在颈部的毛囊炎,则容易形成乳头状增生或形成瘢痕硬节。

      所以,毛囊炎患者千万不要抱着“毛囊炎不治疗会自己好”这样的侥幸心理。皮肤科医生提醒,治疗毛囊炎首先要讲究皮肤的清洁卫生,同时要避免搔抓等刺激。特别是头部,由于毛发多、皮脂腺和汗腺较丰富,排泄物也多,所以更应该保持清洁卫生。患者平时要尽量少食刺激性食物、动物性脂肪,并保持每天通便。如果是糖尿病患者应该及时进行治疗,这样可以防止诱发毛囊炎。

        


  • 首先肯定的是过敏性皮炎不传染。因为它没有传染的条件,没有导致传染的病原体。下面咱们看一下过敏性皮炎是怎么回事。

     

    过敏性皮炎,《中国临床皮肤病学》上根本就没有这个诊断,皮炎也只是作为一种症状存在。

     

    但是在临床实际工作中,经常会看到一些大夫诊断为过敏性皮炎。这是为什么?是诊断错了吗?显然不是,是因为这种病有皮炎的症状,但是致病原因又不明确,但是可以肯定是过敏反应导致的。

     

    为了和其他原因明确的皮炎相区别,才诊断为过敏性皮炎。是一种约定俗成。过去对于异位性皮炎曾经诊断为遗传性过敏性皮炎,现在叫做特应性皮炎(AD),由于这种病和家族遗传有一定关系,所以这个病不在今天的讨论范围之内。

     

    什么是过敏性皮炎?

     

    过敏性皮炎是由于接触过敏性抗原引起的皮肤过敏反应,当过敏原首次进入人体,过敏体质的免疫系统对该种过敏原产生记忆,当过敏原再次进入体内,过敏体质的免疫系统认出后发生强烈反应。

     

     

    引起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的细胞膜破裂,释放组胺、5-羟色胺、慢反应物质等过敏反应介质,过敏反应介质与皮肤血管黏膜相结合,导致皮肤出现红斑、皮疹、瘙痒等不适症状。

     

    有什么东西可以引起过敏性皮炎?

     

    能引起过敏性皮炎的刺激物种类很多,主要有动物性、植物性、化学性三种:  

     

    1.动物性的过敏原包括各种动物皮毛和毒素,某些动物如蜂类、水母、恙、螨、蝶、蛾等。   

     

     

    2.植物性的过敏原主要指有些植物的叶、茎、花、果或其产物等,如漆树、橡树、芥子、巴豆、大蒜、荨麻、除虫菊等。

     

    3.化学性物质,绝大多数过敏性皮炎均系化学刺激物引起,如药物、染料、洗涤剂、油类、化妆品、化学纤维、塑料制品、化工原料、避孕用具、表带、染甲油等。

     

    过敏性皮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在临床上常见的过敏性皮炎可表现为红斑,水肿略隆起或伴有少数米粒大小的红色水肿性丘疹,有的仅表现为局部红斑,水肿不明显,有的还可为湿疹样改变,有糠粃样鳞屑,伴有瘙痒。

     

  • 现如今很多人养宠物来丰富自己的闲暇时间,已成当下热潮。而每年被宠物所伤的人数也逐渐增加。接种狂犬病疫苗的年龄层次更是上有八九十岁的老年人,下有几个月婴幼儿。注射狂犬病疫苗的成年人多见于猫、狗的咬伤或抓伤,而婴幼儿多见于兔子、仓鼠的咬伤或抓伤。这篇文章就带大家一起来认识狂犬病。

     

     

    一、狂犬病的分级?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脑炎,是动物源性传染病。通过狂犬病动物咬伤、抓伤皮肤,或者舔舐粘膜或皮肤破损处而传播。潜伏期为1-3月左右,极少数短至两周以内或长至一年以上。根据我国狂犬病流行情况,致伤动物传播狂犬病的风险可分为三等级:

     

    高风险:狗、猫、蝙蝠;流浪的或野生的哺乳动物,这类动物致伤后,一律应及时进行开展暴露后处置。

     

    中风险:牛、羊、马、猪等家畜,兔子、鼠等啮齿类动物,是否进行暴露后处置,视当地流行情况而定。

     

    无风险:非哺乳动物不患狂犬病,如龟、鱼、鸟类、昆虫等,无需进行狂犬暴露后处置,但最好去医院检查伤口,让医生处理。

     

    二、被注射狂犬疫苗的猫狗咬伤了,需要打狂犬病疫苗吗?

     

    如果家里的猫狗与流浪的猫狗接触或者是猫狗接种疫苗后未能产生抗体,都有可能导致已接种疫苗的猫狗感染狂犬病毒。所以,被家里打过疫苗的猫狗抓伤后也需要注射狂犬病疫苗。

     

    三、被咬伤后怎么处理?

     

    “一洗”首先用水与流动水交替清洗伤口至少15分钟,后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

     

     “二消”用2%-3%的碘伏(碘酒)或75%酒精涂擦伤口,进行消毒处理。

     

     “三免疫”及时进行疫苗接种。

     

    四、什么情况需要注射抗狂犬病毒免疫球蛋白?

     

     

    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抗狂犬病血清都属于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主要用于三级暴露或者免疫缺陷人群,在注射完疫苗后,机体产生抗体之前的这段时间给患者提供保护。

     

    近年来我国提倡文明饲养宠物,养宠物娱乐的同时也要注意,及时给家养的狗和猫接种疫苗,不轻易遗弃。出门遛猫狗时要栓绳,减少对他人的伤害,如果被猫狗咬伤,一定不能大意或者不以为然,要及时到犬伤的门诊,进行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

  • 现在快速的生活节奏,使得在城市中生活的人们越来越孤单,特别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公司工作,回到自己的小家,还是自己一个人,所以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养一只狗狗和自己作伴,在照顾它们的同时,家里的安全也不同自己操心,在遇到危险的时候,狗狗还可以保护我们。但是狗狗咬人的事件越来越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损害,这个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那么如何避免被狗狗咬到呢?如果不小心被狗狗咬到了,怎样做自我急救呢?下面就给大家简单的讲解一下。

    一、如何预防被狗咬

    1. 在户外遇到恶犬时,要保持冷静的心态,站在原地不要动,就像平常站在马路边一样,一定不能跑,因为狗的速度比人快,一旦逃跑,会激发狗的追击欲;如果狗的状态是要攻击你,这是你一定不要挑衅它,千万不能动,并且地下头,让狗觉得你没有威胁性,狂吠一会一般就会自行离开,这时你再离开,同样不能跑,要以平常的走路速度步行离开。

     

    2. 避免与狗进行对视,当它从你跟前经过时,一定不要去看他,保持原有的速度前进即可。一般情况,狗会将你的对视当成一种威胁,回让它觉得处于劣势,可能会用攻击你的方式宣示自己的地位。

     

    3. 在人多的地方遇到狗狗对你发凶,在他攻击之前一定要大声呼叫,为自己搬救兵,可能狗的主人也会在附近听到,这样你就更能很快的脱离危险了。

     

    4. 如果狗狗直接进攻咬你,一定要用自己手里的物品及时遮挡身体。厚一点的东西会阻止狗的牙齿接触到你的皮肤。在狗进攻时,要及时避开自己的头部和颈部并大声呼叫。

     

     

    狗狗的进攻总是猝不及防的,在外遇到恶犬时,冷静就是第一个救生符。

    二、被狗咬伤后的急救工作

    1. 注射狂犬病疫苗

     

    疫苗的注射是不可省略的步骤,狂犬病的潜伏期比较长,并且不易发现,一旦发作,基本很难治愈,严重的会失去生命,所以被狗咬后,要尽快进行疫苗注射,一般24小时之内,并且疫苗的注射一般需要十几次,每天一次,这样才可以保证体内的狂犬病毒被中和掉。

     

    2. 冲洗伤口

     

    被狗咬后,要及时处理伤口,用20%的肥皂水或清水清洗伤口半小时以上,之后及时用70%的酒精擦拭伤口并进行包扎,降低伤口处对病毒的吸收量。

     

    3. 注射免疫血清

     

    免疫血清是一种主动抗体,进入人体后可直接将病毒中和,并与狂犬病疫苗协同作战,可彻底清除狂犬病病毒。

     

    户外活动一定要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在遇到比较兴奋的狗狗时,尽量不要随便触摸,以防被狗狗误伤。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