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窦性心律不齐的治疗

窦性心律不齐的治疗
发表人:主治医师杜彦梅

如果检查发现有“窦性心律不齐”,而身体却没有不适的感觉,没有基础病,则不必恐慌,十之八九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并不是疾病,不需要治疗,完全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通过调整呼吸、保持稳定的情绪、远离危害我们身体健康的药品,我们的心脏会健康地跳动。

当然,如果出现心慌、胸闷、头晕、乏力、黑矇、晕厥、心绞痛等症状时,提示我们的心脏可能出现了问题,必须及时求助医生。

总结:没有症状的窦性心律不齐不需要治疗,调整心态为主;如果伴有症状,及时就医诊治。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窦性心律偶发室性早搏多数情况下无需特殊治疗,少数患者可通过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改善症状。

    窦性心律偶发室性早搏是指每小时的室性早搏次数<30 次,大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没有基础性心脏疾病的患者通常无需特殊处理,生活中避免熬夜,避免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即可。

    少数患者偶发室性早搏合并严重的心慌不适,影响了正常工作和生活,此时可口服美托洛尔等药物缓解症状,对合并原发疾病的患者还需要针对性治疗,比如心力衰竭患者可服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螺内酯、达格列净等药物治疗,焦虑抑郁的患者可服用舍曲林等药物治疗。

    极少数不伴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若药物治疗无效,还可以选择导管射频消融手术进行治疗,但通常不作为首选。

    窦性心律偶发室性早搏的患者需要根据心内科医师的意见选择最有效的治疗方式,不可擅自用药。

  • 相信大家经常听到“早搏”和“心律不齐”两个医学用语,但是人们对两者的区别与联系不是特别了解。所以,很多人还是想知道:早搏与心律不齐有什么关系?该怎么治疗?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早搏?

     

    过早搏动简称早搏。是指异位起搏点发出的过早冲动引起的心脏搏动,为常见的心律失常。可发生在窦性或异位性(如心房颤动)心律的基础上。可偶发或频发,可以不规则或规则地在每一个或每数个正常搏动后发生,形成二联律或联律性过早搏动。按起源部位可分为窦性、房性、房室交接处性和室性四种。其中以室性早搏常见,其次是房性,窦性过早搏动罕见。早搏可见于正常人,或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常见于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等。早搏亦可见于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洋地黄或锑剂中毒;血钾过低;心脏手术或心导管检查时对心脏的机械刺激等。

     

    什么是心律不齐?

     

    “心律不齐”指的是心跳或快或慢,超过了一般范围。心律不齐常由以下原因引起:新陈代谢异常:体内电解质(例如:钾。钠。钙)不平衡,内分泌失调(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情绪:尤其在情绪激动时,因影响内分泌系统会产生心律不齐;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疾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心肌病变及先天性心脏病等;药物:除了部分的药物可能会引起心律不齐外,咖啡中的咖啡因、香烟中的尼古丁及酒精,到—定的剂量时,也会造成心律不齐。

     

     

    早搏与心律不齐有什么关系?该怎么治疗?

     

    心律不齐和早搏是心脏供血不足的一种表现,两者都属于心律失常。对于心律不齐和早搏的患者,一定不要情绪激动或者精神过于紧张和焦虑,不要产生过大的压力。尽量少吃刺激性的,辛辣的食物,饮食不必过饱,戒烟戒酒,同时还要适量的进行自身锻炼。如果症状特别严重时去医院进行检查,确诊后可以通过药物进行治疗。

     

    在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中,中药比西药更具有优势,现在很多人都选择服用中药来治疗。

  • 心律不齐的情况可能很多人经历过,但是发病的时候不知道它的一些具体症状,会忽略它的存在,如果任由疾病发展,可能会影响心脏健康,这时就会加大治疗的难度,建议大家多了解一些心律不齐的症状,对身体健康有好处。

     

    呼吸困难

     

    心律不齐在发作的时候,人们会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不过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很多人会认为是劳累过度出现的胸口憋闷,往往不会在意。建议如果不能正常呼吸,一定要采取措施,前往医院治疗。

     


    嗜睡

     

    如果患上心律不齐,会感觉特别想睡觉,睡很长时间仍然睡不醒, 并且浑身没有力气。如果出现这些情况,要先放下手头的事情,坐下来休息一会或者喝一些水,等到症状稍微缓解后,再站起来,以免发生意外。

     

    心慌

     

    如果频繁出现心慌的情况,也可能是心律不齐的症状。建议这时不要进行剧烈的运动或者高强度的工作,很可能引起心梗,是很危险的。

      
    烦躁

     

    有些人的心律出现异常时,会感觉心情很烦躁,因为轻微的心律不齐基本不会使心脏出现异常,但是人们的情绪会受到很大影响,会出现情绪波动较大,因为一点小事就发怒。如果一个人平时脾气很好,但是最近经常出现脾气暴躁的现象,很可能是心律不齐导致的,要及时去医院接受治疗。

     

    头晕

     

    有些朋友患上心律不齐,会经常出现头晕的症状,并且心律不齐造成的头晕与其它头晕有区别,常常会伴随心慌,如果频繁出现这种情况,不要耽误,要及时去检查病因,及时接受治疗。

      
    胸闷

     

    胸闷应该说是心律不齐最明显的症状,心律不齐指的是人们的心脏不能按照正常的节奏跳动,过快过慢都会引起身体不适,例如,如果节奏过慢,就会导致人们呼吸困难,胸闷,如果过快,就会使人们感到心慌。所以,如果出现胸闷的现象,一定要先坐下休息,放松身体,尽量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严重时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日常中牢记4个小妙招,或许能帮助调节心律不齐,缓解心律不齐的症状。

     

    适当饮食

     

    对于心律失常的患者,要注意自己的日常饮食搭配,饮食更健康,对心脏是有保护作用的。建议少喝一些刺激的饮料,例如咖啡,可乐,雪碧等,这些饮品虽然味道很好,但是经常喝对身体不利。

     

     

    要少吃一些刺激的食物,避免食用油腻的食物,这些食物大多热量较高,脂肪含量较高,进入体内后不仅会导致脂肪堆积,还会加重胃部的负担,造成消化困难,胀气的情况。所以,饮食的摄入很重要,要注意饮食的搭配,以免加大心脏的负荷而导致心律不齐的发作。

     

    适当锻炼

     

    如果患有轻微的心律不齐,在平时一定要坚持锻炼身体,可以延缓病情的发展,每天进行固定的体育锻炼,能使身体放松,加快血液的循环速度,对心律不齐的症状会有所缓解。

     

    但是注意不要运动过量,要尽量选择强度较低的运动,例如练瑜伽,打太极拳,跑步,避免心脏受到较大刺激,引起身体不适。

      
    戒烟戒酒

     

    心律不齐的患者要改善生活习惯,尽量不要熬夜,晚上早点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同时,最重要的是要戒烟戒酒,因为过量饮酒,大量抽烟会刺激血管,影响心脏的正常运转,会导致心律不齐频繁发作。虽然戒烟戒酒难度是很大的,但是下定决心去戒掉,相信你一定能成功。

     

    保持好心态

     

    遇事要冷静,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引起情绪波动较大,更不要激动,否则很容易出现心律不齐。另外,心律不齐的患者切忌过度劳累,要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的时间,注意劳逸结合,一定要注意休息。

  • 你被“心律不齐”吓到过吗?

     

     

    一些人做心电图后会被告知有“窦性心律不齐”,于是误以为自己心脏出了问题。

     

    其实,单纯的窦性心律不齐不属于心脏病,“窦性心律太齐”反倒是一种不健康的表现。

     

    《生命时报》采访专家,告诉你关于心跳的种种真相。

     

    受访专家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 孙宁玲

    河北省人民医院老年病科主任 郭艺芳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公永太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委员 李学奇

     

      心跳太齐反而不健康

     

    如果把心脏比作一部“电动机器”,正常人心脏中的电流就来源于一个叫“窦房结”的地方。

     

    窦房结像一个微型发电站,每分钟发出60~100次电脉冲,使心脏规律跳动。

     

    另外,心脏中有两种神经,一种是交感神经,它兴奋后心跳会增快;另一种叫迷走神经,它兴奋后心跳会变慢。健康人的这两种神经一直在交互作用,随时调节心跳快慢,其目的是让心跳频率更好地适应身体内部与外界环境变化。

     

     

    例如,我们高兴、急躁、情绪冲动或运动时,身体会需要更多的血液供应,这时交感神经就会更兴奋,心跳增快。当我们安静休息或睡眠时,身体需要血液供应较少,迷走神经变得更兴奋,心跳就会相应减慢。

     

    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调节作用,可以受到极细微变化的影响,甚至吸气和呼气时,心跳频率都有差别,所以每两次心跳之间的时间间隔都不完全一样,只是我们察觉不到而已。

     

    所谓“窦性心律不齐”是指相邻两次心跳的时间间隔相差超过了0.12秒,这种差值的增大并不意味着心脏有病变。

     

    反之,如果心跳频率过于恒定,反而提示心脏的自主神经调节系统出了问题,不能根据实际需要及时调节心跳快慢,是不健康的表现,同时也意味着这部分人群未来出现心血管事件,甚至猝死的风险较高。

     

    现在很多医院都有一种叫“心率变异性检查”的项目,就是用更精密的方法评估心跳是不是“太整齐”了。一旦确诊,应在生活中格外重视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以防不良事件发生。

     

    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心脏跳动是规律匀齐的,一般为每分钟60~100次,老年人心率较慢,50次/分也可视为正常。

     

    有种心律不齐需要治疗

     

    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心脏跳动是规律匀齐的,一般为每分钟60~100次,老年人心率较慢,50次/分也可视为正常。

     

    普通青壮年人心率较慢时,常表现为不齐,被诊断为窦性心律不齐,但这种现象并非病理状态,无需过分担心。

     

    引起心律不齐表现的疾病之一是传导阻滞,指心脏传导系统出现了损伤、阻断,主要包括窦房和房室传导阻滞。根据严重程度,传导阻滞可分为一度、二度及三度。

     

    ▶如果患有一度传导阻滞但无症状,可不进行相关治疗。

     

    ▶二度患者要查明病因,比如是有冠心病还是仅为心律失常,同时进行必要干预。

     

    ▶三度患者常有晕厥表现,病情一般较重,心率多在40次/分以下,严重者甚至发生心脏骤停,因此要尽早查明病因并及时治疗。

     

     

    有种心律不齐很危险

     

    早搏也是常见的一种心律不齐,一般分为房性和室性早搏,患者常感到心慌或是“偷停”。

     

    当常规心电检查发现早搏时,不要过分紧张,应再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观察早搏总数。如果总数大于5000要及时就诊,明确是心脏疾病还是其他原因造成。

     

    健康人饮用过量咖啡或茶等,也可表现为大量早搏,减少饮用即可恢复。

     

    房性早搏

     

    病理性的房性早搏后续会发展为房速或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会出现绝对的心律不齐和脉搏紊乱。

     

    这部分患者要尤为注意,如不及时恢复窦性心律,长此以往,可导致心房内血栓形成,栓子一旦脱落堵塞脑血管则会引起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

     

    室性早搏

     

    室性早搏常与冠脉疾病相关,因为冠脉血管堵塞会导致心肌细胞缺血缺氧,从而导致早搏形成。

     

    当出现连续几个室性早搏时,要格外警惕,因为这很容易诱发室速或室颤。

     

    室颤是最危险的一类心律失常,此时心脏丧失了正常的射血能力,几分钟内就能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

     

    有些室颤可迅速发展为心脏骤停,患者往往来不及到医院就诊就已出现严重后果。

     

      这样的心跳最长寿

     

    人的心跳每分钟60~100次都是正常的,在专家眼里,有个最长寿的心率。

     

    60次/分钟最长寿

     

    台湾卫生研究院名誉研究员、中国医药大学教授温启邦,研究了近200万份体检资料发现:

     

    除去吸烟、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等容易造成心血管疾病的高风险因素,健康人平躺5分钟后的心跳应在60次/分钟左右。

     

    • 超过70次/分钟属于偏快,心跳每多1次,平均寿命就可能减少4个月。

     

    • 心跳70~89次/分钟的人,平均减寿3年6个月。

     

    • 90~99次/分钟,减寿8年。

     

    • 超过100次/分钟,可能会缩短13年寿命。

     

    这项研究首度证实,心率快是造成寿命缩短的重要因素,这一规律在动物界也得到了印证。

     

    哺乳动物一生的心跳总数基本上相同,约为7.3亿次,心跳越快,相对寿命越短。

     

    低于50次/分要就诊

     

    当然,长期心率过慢容易导致心脏“泵”血不足,引发人体缺氧、缺血,严重者可能猝死。

     

    如果心跳小于50次/分钟,就要去医院做详细检查。

     

    5招调整你的心率

     

    心率不超过100次/分钟,一般不需要治疗,可通过运动、调整生活方式等扭转这一长寿劣势。

     

     

    1.规律运动

     

    定期锻炼,运动强度适宜,会使心功能得到锻炼。研究发现,坚持至少3个月以上的运动,就能使心率下降4~5次/分钟。

     

    科学的运动频率是每周3~5次,每次20~60分钟,不包括热身和结束后的整理运动。

     

    推荐的运动项目有健走、游泳、太极拳等。

     

    一般而言,运动时的心率比静息心率快20次左右比较合适。国际上通行的公式:运动心率=170-年龄;体弱且年纪较大的人,运动心率=(170-年龄)×0.9。

     

    2.保持适当体重

     

    肥胖会使心脏负担加重,肥胖者要通过健身运动,调节饮食来保持适宜的体重。

     

    体质指数(BMI)是评定肥胖程度的重要方法。在我国,通常认为BMI≥24为超重,BMI≥28为肥胖。

     

    BMI=体重÷身高^2

    (其中体重以千克为单位,身高以米为单位)

     

     

    3.改正不良的生活方式

     

    熬夜、吸烟、饮酒均可使静息心率加快。少喝浓茶,特别是不要在睡前喝;还应定时大便,保持排便顺畅。

     

    4.避免生气

     

    生活中心态要平和,不要总着急、生气,如果因为紧张、生气的等情况出现心率过快,可以听通过音乐、静心冥想等方式逐渐恢复平静。

     

    5.合理膳食

     

    减盐限盐,戒烟限酒,少点外卖,少吃快餐,都有利于心血管健康。▲

     

    本期编辑:王晓晴

  • 左房心律不齐原因包括精神紧张、过度劳累、烟酒刺激等生理性因素,也有可能是内分泌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心脏器质性病变等病理性因素。

    1.生理性因素:精神紧张和过度劳累可能引起心脏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影响心脏的电传导系统,从而引发左房心律不齐。烟酒刺激可能对心脏的电生理活动产生不良影响,也可能导致左房心律不齐

    2.病理性因素:心脏器质性病变如冠心病、心肌缺血、心内膜炎、心脏瓣膜病等,这些疾病可以影响心脏的电生理活动,导致左房心律不齐。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等,也可能对心脏的电生理活动产生影响,导致左房心律不齐。

    如果患者左房心律不齐持续或者加重,应及时就诊,明确具体病因,遵医嘱治疗。

  • 谈到心律不齐,大家都不陌生,我们以前的文章也讲了很多次。然而,对于心律不齐具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许多人可能还不太清楚。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心律不齐的病因吧。

     

     

    每一个人的一生中都会出现心律失常,只是有些症状较轻,有些症状较重;有些症状较短,有些症状较长;有些症状有时会发生,有时会经常发生。如果症状轻,持续时间短,偶尔出现,对健康可能没有任何影响;如果症状重,持续时间长,频繁出现,则可能危及生命。

     

    心律失常可发生在各种器质性心脏病中,其中冠心病、心肌炎和风湿性心脏病较为常见,在心力衰竭或急性心肌梗死的情况下也会发生,基础健康人群或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患者中也有可能发生。

     

    此外,情绪也会导致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根据发作时心率的快与慢,可分为快与慢两大类,前者见于早搏、房颤、室颤、心动过速等,后者常见于窦性慢与各种传导阻滞。

     

    喜、怒、哀、乐、惊、恐、悲是人的七情,对于有心脏病基础的人来说,哪种情绪都可能引发心律不齐,甚至猝死。

     

    所以,如果一个人的情绪特别激动,肯定会影响他的心率。有些人的心律对情绪非常敏感,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对于无基础疾病的健康人来说,悲喜交集一般不会导致心律失常。

     

    对于患有基础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肌炎等)的人群。任何一种过度的情绪都可能导致心律失常,甚至导致猝死。

     

     

    然而,情绪是人的正常情感流露,心律失常病人应多注意病因,从源头上加以治疗和解决,而不应只注重情绪带来的消极影响。日常生活中,多做心电图自测,如有明显心脏不适,如胸闷、心跳过快等症状,请及时就医。

     

    常保持愉快情绪,可避免情志伤害,减少发病。因此,人生应尽量乐观豁达,怡情悦志,修身养性,使心境保持平静。患者应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念。

     

    轻度心律不齐的患者可以适当运动,避免高强度运动和剧烈运动。重病患者应卧床休息,或进行简单的轻度保健锻炼。只有从生活中入手,以小见大,一点一点的去改变,相信科学,患病及时治疗,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进而摆脱疾病。

     

  • 去年10月,一位老人家来医院体检,各项指标都正常,只有幽门螺杆菌阳性。老人也没有任何不适。但出人意料的是,做胃镜检查却是进展期胃癌!好在发现的比较及时,做了胃切除手术后,目前已经康复。同样是去年10月份,一位35岁的女性胃癌患者,一直有消化不良、胃胀反酸等毛病,但没有重视。后来在医院检查,碳14呼气阳性3个+,胃镜发现可疑病灶,病理结果是胃腺癌。好在发现及时,病灶在1cm左右,做了手术,目前恢复良好。要说这两位胃癌患者有什么共同之处,那肯定就是感染幽门螺杆菌而不自知了。今天,杜医生就跟大家讲讲,感染幽门螺杆菌后,身体会出现哪些症状。

     

     

    啥是幽门螺杆菌呢?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螺旋样的厌氧菌,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种能在胃里生存的细菌。该细菌主要通过粪—口传播,最喜欢上完厕所不洗手,紧接着就吃东西或者抹嘴巴的人。此外,幽门螺杆菌也会通过口—口传播,经常出现“一人感染全家遭殃”的现象。

     

    感染幽门螺杆菌,嘴里会出现3个异常


    1、老是一侧流口水

     

    幽门螺杆菌会分泌一种神经毒素,感染者的神经会受到刺激,稍微严重的患者,会出现神经紊乱,出现不自觉流口水的症状。

     

    2、难以去除的口臭

     

    八成以上的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出现口臭的问题,而且这种臭是怎么刷牙都刷不掉的,这主要是因为细菌寄生在牙齿间隙里,帮助牙菌斑大量繁殖。

      

    3、不自觉地打嗝

     

    幽门螺杆菌寄生在胃肠道,会刺激胃酸的分泌。胃酸大量分泌,病菌没杀死,反而会损伤胃黏膜,引起消化性溃疡和胃食管反流。反流的时候,不仅有食物,还有胃气,感染者会经常不自觉地打嗝。

     

     

    幽门螺杆菌不仅致病,还致癌,14亿国人,700万胃癌“候选人”!


    感染幽门螺杆菌,不仅胃病反复好不了,患胃癌的风险也会增加。我国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高达50%~67%,也就是说,几乎每2个人中,就有1个人是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研究还发现,感染者中大约有1%的人最终会演变成胃癌。而我国有14亿人口,有7亿人感染,即便是1%的感染者不加治疗,那么也会有700万人是胃癌的候选人。

  • 当身体处于压力下时,会扰乱自主神经。最有代表性的原因有:长时间工作或加班造成的压力、生活不规律、环境变化、激素失衡。到目前为止,是大众的认知。这里又加了一个因素——饮食错误。目前已知饮食不平衡或有问题时,自主神经的运作容易失衡,导致精神不适或疾病。

     

     

    这里,干扰自主神经的原因简单地分为以下三项:

     

    1.饮食以糖为主。

     

    2.饮食扰乱肠道环境。

     

    3.营养素摄入不足的饮食。

     

    当饮食习惯满足这三个条件时,自主神经的运行就会变得不稳定,容易失衡。

     

    糖摄入不当会扰乱自主神经。

    糖类有单糖、二糖等甜味类型,也有多糖等非甜味类型。白米和面包,这些碳水化合物,含有大量的糖。当许多人感到疲劳和焦虑时,他们会在吃了甜食后恢复过来。为什么甜点能让心情稳定?这是因为血糖水平急剧上升。但是,用饮食反复升高血糖水平,会使自主神经失衡更加严重。

     

    许多人仍然经常吃巧克力、甜点或碳水化合物,即使他们没有处于低血糖状态,以保持血糖水平的平衡。尽管这一状态并不意味着自主神经系统不健康,但这类饮食习惯是自主神经系统开始失调时的常见症状。

    糖的摄入和饮食顺序影响自主神经系统的运作。

    我们要追求的不是糖浓度低的状态,而是血糖水平稳定的状态。因此,最重要的是找到一种方法,即使你吃了糖,也能避免高血糖。吃含糖的食物时,只需多注意食物的量。

     

    有一个值叫“血糖指数”,用来表示血糖水平是否容易升高。因为即使是同样的食物,对血糖水平的影响也是不同的。该值越低,越不可能导致血糖水平升高。比如糙米的价值比白米低,全麦面包比普通面包低。以一日三餐为例,其中两餐可由白米改为糙米,食量可减少至半碗,或晚餐只可不吃碳水化合物和糖。

    没有沙拉或者蔬菜怎么办?

    这时候你只需要先吃肉或鱼等蛋白质就可以了。如果不喜欢这类食物或者不准备富含蛋白质的食材,可以先吃蛋白粉再吃碳水化合物。只要这样做,就能有效抑制血糖水平的上升。推荐的饮食不是限制热量,而是建议患者先吃蛋白质或脂类,以抑制血糖水平的升高。对了,大部分因高烧被紧急送往医院的患者都会注射葡萄糖补充能量。

     

    限糖饮食的人可能会担心这一点,但静脉滴注只是先保持血糖水平上升,然后再保持这种状态。这个时候血糖水平不会变,整体上还是比较稳定的,可以安心的打点滴。

  • 别小看排便,身体有没有癌症,排便有时是很重要的报警器,估计很多人都不会相信:这是不是有点太危言耸听了?怎么通过排便还可以看出身体有没有癌症?

     

    其实,消化道涉及的部位较多,包括、大肠、小肠、胃,还有胆囊、胰腺、肝脏等,不管哪个部位出问题,都会导致消化道受影响,而消化吸收若出现异常,身体的排泄物——大便,自然也会出现异常。

     

     

    那么,大便出现哪些特征,提示肠癌可能已经到访呢?


    第一,大便呈现黑色

     

    正常人群的粪便应为黄褐色,一旦大便颜色变为黑色,务必要提防大肠癌的出现。

     

    这多是由于大肠癌发生过程中,对肠道损伤严重,导致出血现象的发生,血液一旦氧化,排泄物自然呈现黑色,这与粪便中铁含量升高有关。

     

    第二,腹泻便秘交替出现

     

    大肠癌患者在排便时,若发现排便出现异常,则应提高警惕,尤其对于经常便秘、腹泻情况交替出现的患者,应高度警惕大肠癌的可能。一旦小肠功能受损,可出现腹泻症状。

     

    若已发现小肠狭窄或梗阻,排泄粪便较困难,通常可出现便秘。如在短时间内会频繁腹泻,便秘,两者交替出现,则需对大肠癌高度警惕。

     

    第三,大便不规律

     

    很多肠癌患者,会出现突然性的排便习惯的改变,比如大便次数逐渐增多,经常便秘,腹泻,这种情况如果频繁出现,要警惕肠癌的发生。

     

    肠癌与肺癌非常相似,在发病初期,其实没有明显的症状,这就是为什么一旦得了肠癌都已到了晚期。因此,一旦身体出现上面3个蛛丝马迹时,最好及时就医,及时干预。

     

    哪些人群是患大肠癌的高危人群呢?


    第一类:有肠癌家族史

     

    临床资料表明,60%的大肠癌患者都具有家族史,而且如果处在三高环境下,致癌物质可以随意扩散;

     

    第二类:长期便秘的人

     

    很多生活不规律的人群,以及长期便秘的人,都是大肠癌的高发人群;

     

    第三类:患有肠胃病的人

     

    例如大肠息肉,血吸虫病等等,尽管看起来很普通,但是却增加了患肠癌的风险。

     

    临床有数据显示,如果大肠癌早期能被及时发现,并且及时就医,那么它被治愈的几率可达九成,而后期发现的大肠癌患者,五年生存率则会低至10%。

     

    大肠癌前期并无预兆,但身体出现5个变化,或是大肠癌信号,不可忽视。


    但是由于早期大肠癌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明显的状态,所以患者被发现时已为中晚期,病情非常顽固。但早期其实也有一些信号,如果能及时抓住,也能避免大肠癌继续发展。

     

    1、排便习惯改变:

     

    症状多以排便次数增多、腹泻、便秘为最早表现,这往往也是大肠癌的异常信号。

     

    2、大便性状改变:

     

    粪中会有血,有脓,有粘液,即出现粘液脓血便,一旦出现,也要警惕大肠癌信号。

     

    3、出现腹痛:

     

    导致腹痛的大肠肿瘤多属于中晚期,而大肠癌的腹痛多发生在右腹,当出现不明原因的右腹持续疼痛时,应高度怀疑大肠癌的可能性!

     

    4、腹部包块

     

    正常情况下,自己触摸腹部包块,特别是右腹部包块,应及时进行B超初筛,必要时行肠镜检查;

     

    5、肠梗阻:

     

    肠梗阻的发生,一般在大肠癌晚期的时候会出现,多半是出现腹部胀痛、或者绞痛为主。

     

    以上信号一旦出现,务必及时就医,排除大肠癌风险。而在临床上,大肠癌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恶性肿瘤疾病,若不及时治疗,不但会导致患者腹部疼痛、身形消瘦、贫血等等,而如果发展到后期,还会损伤其他脏器,比如肝脏、肺部等,严重的甚至会由于癌细胞的转移,导致直接死亡。

     

    预防大肠癌,务必做好这“3事”,离大肠癌远远的!


    1,调整饮食结构

     

    饮食结构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为主,不但可促进肠胃蠕动,防止便秘,还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大肠癌的发生。

     

     

    2,及时做检查

     

    在35岁以后,每1-2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可以提高早期肠癌的发现率。

     

    3、胃病要及时治疗

     

    虽然没有足够的证据能证明胃病和大肠癌之间有关系,但是,一定程度上,胃病也是诱发大肠癌的诱因,及时治疗胃病,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大肠癌的发生。

     

    要想养胃,最好用食疗的方法,选择一些养胃杀菌的食物,烧开水后泡一点,在众多治胃病食物中,丁香这个天然“健胃剂”效果尤其突出。

     

    《千金翼方》中记载的养胃食疗方:准备丁香、猴头菇、茯苓、沙棘、橘皮、大麦、大枣、山楂、佛手9种食材,煮水代茶饮,早晚坚持喝1—2杯,健脾养胃、温中降逆、常喝排出胃部毒素。

     

    这些都是药食同源的食物,性质温和不伤胃!人体28天一个循环,坚持喝1个月,胃部毒素被逐渐被清除,口臭没影了,肠胃会越来越好。


     
     

  • 肝不好,造成的因素很多,除了病毒性肝炎,其他的肝不好,多数是自己“作”的,而这个“作”,好多人居然还不知道,慢慢的使自己的肝脏功能变得不正常了。

     

    ​避开四物

     

    最伤肝的食物,毫无疑问是发霉变质的食物。产生的黄曲霉素会强烈致肝癌,对肝脏细胞有极大的损伤。

     

    其次就是烟熏烘烤的肉类食物,产生的苯并芘也具有强致肝癌作用。任何毒性物质都有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而黄曲霉素和苯并芘均能在很小的剂量、很短的时间内破坏肝脏细胞,并诱发癌症发生。

     

    ​其他一些伤肝的食物都是老生常谈,多数都是需要大剂量、长时间的接触,还能引起肝脏实质性损伤。因为肝脏也有强大的修复机制,比如酒精、高脂肪饮食等长时间大量接触才会导致脂肪肝、酒精肝等。

     

    日常生活中,保肝养肝是很重要的,及时让肝脏得以修复,才不会发生实质性的病变。

     

    ​常吃4物

     

    提供营养帮助肝脏受损细胞的修复,是首要的原则。

     

    饮食上要提供充分的优质蛋白质和充足的维生素,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良都会导致脂肪肝。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D直接或间接参与肝脏的代谢过程,维生素C和维生素E可抵抗肝脏氧化,保持肝细胞活力。

     

     

    自己搭配饮食,我的肝,我做主!

     

    【蘑菇烧豆腐】豆腐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及钙铁磷镁等矿物质,同时胆固醇含量很低,可降脂解毒、清热润燥,比较适合有轻度脂肪肝的朋友食用。

     

    【凉拌菠菜】菠菜焯水,少量香油凉拌即食。菠菜含丰富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以及钙铁磷等矿物质,能生津止渴、解酒毒、保护肝脏。所以对于经常饮酒的朋友,可以经常食用。

     

    ​【肝杞蒸蛋】以猪肝成泥、枸杞、鸡蛋为材料,可加入姜汁、韭菜、等调成喜欢的口味,蒸熟食用即可。其实羊肝更好,就是味道稍微大一些。枸杞不但补肾阴,而且能保护肝脏,也可经常咀嚼吃。此方可滋补肝肾,经常食用可养肝护肝。

     

    【菊花佛手柑茶饮】选择胎菊,疏风清热、明目解毒效果不错。佛手柑,疏肝理气,对于肝气郁堵有较好的缓解作用。二者配合以茶饮,共同发挥疏肝、清肝的作用。

     

     

    【不药博士】简介

    博士,执业药师,高级营养师,守护生命健康,拒绝伪养生,手把手调养一个健康的你!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