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了解下青年脑脑卒中

了解下青年脑脑卒中
发表人:王维海
脑卒中的病因
发生脑卒中的病人会有偏瘫,一侧肢体无力,口角歪斜,说话不清楚。 脑卒中分脑出血和脑梗死,脑梗死是脑动脉堵塞,一般发生于老年人,主要老年人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患动脉粥样硬化而发生脑梗死。高血压控制不好,随意停降压药,也可能发生脑动脉破裂出血。
 
但也有年轻人罹患脑梗死,这是因为脑梗死还有其他少见的病因,动脉本身的问题,如动脉夹层,另一个是血栓从心脏来源,如 亚急性心内膜炎,房颤,卵圆孔未闭,粘液瘤等等!
动脉夹层
动脉分为内膜,中层和外层,受外力影响,如按摩,外伤,过度扭转,导致内膜和中层撕裂,暴露出内膜下的胶原,胶原是很强的致栓物,容易产生血栓,血栓脱落后堵塞远端的脑动脉,从而导致脑梗死。 本人曾经接诊过一个20多岁的年轻女性患者,发病当天上午曾拔河比赛,晚上出现头晕,意识模糊,最后血管造影发现是椎动脉夹层,血栓堵塞基底动脉,后来取栓后血管恢复正常血流。另外容易导致夹层的是颈部按摩,年轻人发生脑梗死前数天一般有颈部按摩的病史。当然还有更少见的病因,是血管发育的问题,如烟雾病,动脉自发闭塞;动脉炎,如 继发于红斑狼疮,也有原发性动脉炎,如大动脉炎,又称 Takayasuarteritis。
 
卵圆孔未闭
占青年心源性卒中的一大部分,卵圆孔未闭时来自静脉系统的静脉栓子,如长时间坐飞机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脱落后到右心房,然后可直接通过由右向左通过未闭塞的卵圆孔分流通道进入动脉系统,造成脑栓塞。TCD 的发泡实验是性价比最佳的影像手段。
 
心脏瓣膜病
罹患风湿性瓣膜病或亚急性心内膜炎,病人的心脏瓣膜上就有可能黏附赘生物。如果一个患者近期内出现阵发性发热,突然某一天发生中风,病人有可能就是罹患亚急性心内膜炎,发热是因为病变的瓣膜上有菌栓,时不时脱落,脱落一次导致发热一次,如果菌栓掉落到脑动脉,就发生了脑梗死卒中。
 
房颤
正常人的心跳是窦性心律,心跳节律保持均匀一致,如果病人得了房颤,心跳跳的就节律不一致了,有时慢有时快,这样在左心房容易出现涡流,在凹凸不平的心房容易附着血栓,如果血栓脱落掉落至脑动脉,就会发生脑梗死。 房颤导致脑梗死比率占25%左右。 房颤分持续性和阵发性房颤,两种房颤均有可能导致脑梗死,持续性房颤做普通的心电图检查就可以诊断出来,而阵发性房颤,普通心电图有可能会漏诊,如其他脑卒中病因未找到,可以反复多次行 动态心电图检查,以提高诊断率,房颤导致脑梗死二级预防和 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脑梗死二级预防用药是有差别的。房颤导致脑梗死病人要用 华法林等抗凝药物进行预防,而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罹患脑梗死二级预防要用阿司匹林。
 
心脏粘液瘤
女性多见。对于青年缺血性卒中、没有脑血管病变证据,特别是窦性节律、面部广泛雀斑、内分泌过度活跃的患者需考虑心脏粘液瘤的可能;尤其是青年女性出现难以解释的周围神经病变,伴血管闭塞、炎症征象而自身抗体阴性时,需行心脏彩超检查。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中风病疾病介绍:
脑卒中,是指脑血管发生破裂或意外阻塞而导致的急性脑损伤,并引起损伤或坏死脑组织所支配的躯体功能异常表现的疾病。该病的发作与年龄因素、生活习惯因素、药物因素、原发疾病因素等有关,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临床表现包括头痛头晕、面瘫偏盲、麻木、意识障碍等。临床上有药物和手术疗法,及早治疗非常关键。预后情况总体而言不容乐观,若不及时接受正规治疗则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导致卒中面积的增大,继发脑疝等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及时接受医学干预后部分轻症患者可治愈且无后遗症。重症患者不能完全治愈,且可能会遗留有偏瘫、失语等后遗症。该病有复发的可能,因此完全康复有一定的难度。影响正常生活质量。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脑卒中是世界范围内导致死亡和严重残疾的重要疾病之一,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87%,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年内的病死率高达10%,致残率也高达20%~25%[1],因此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心脑血管疾病都有很大的危害,容易突然出现,该如何识别呢?今天就教大家快速识别脑卒中。

     

    脑卒中中医又称为中风,分为脑出血和脑梗塞,而脑梗塞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脑血栓

     

     

    为什么对于脑梗塞更要早期识别呢?因为时间就是大脑。越是早起治疗受益越大,受到的损害就越小,也就是说后遗症越小。而脑梗塞最佳的黄金抢救时间是3小时内,4个半小时是卒中的有效抢救极限。一旦超过4个半小时,溶栓的风险将大大增加。因此,在能快一秒是一秒的紧急时刻,卒中患者如果能更快更高效的就医,对其后期康复的帮助无疑是巨大的。脑卒中是急症,抢救时要争分夺秒,3个小时内是中风治疗的最佳时间。在此时间内用溶栓药物治疗,42%的病人都能够恢复工作或自理能力。如果超过3个小时,特别是6个小时后,患者的神经细胞会出现坏死。即使这时候采取措施,血管状况已经很差,甚至可以说于事无补。所以,当发现有脑卒中迹象时,马上拨打120。

     

    作为普通老百姓怎么能快速识别呢?其实也并不难。这就是FAST原则。下面教大家快速识别。

     

     

    F Face(脸)面部不对称:嘱患者微笑,一侧脸部低垂。

     

    A Arms(手臂)手臂乏力:嘱患者向两侧伸直手臂,一侧稍有下垂。

     

    S Speach(言语)言语障碍:嘱患者重复一句简短的话,观察患者能否重复,或言语奇怪,或含糊不清。

     

    T Time(时间)尽快就诊:当出现卒中征象,尽快呼叫120,请神经科专科会诊治疗。

     

    早发现,早治疗,减少致残率,致死率!

     

    预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慢性疾病的管理

     

    管理好三高请和您的医生一起管理您的健康。

     

    2、健康饮食

     

    经常食用水果,蔬菜,全谷类和低脂乳制品等。多食用含钾的食物,少摄入脂肪,特别是饱和脂肪。

     

    3、控制食盐的摄入

     

    在降低每天摄入食盐量的同时,您还要注意那些加工过的食物中所含的盐分,如罐头或是冷冻食品等。

     

    4、增加运动

     

    规律的运动可以帮助您降低血压,控制体重。要争取每天能够运动30分钟以上。

     

    5、戒烟、饮酒要适度

    吸烟可以引起血管痉挛,血压升高,加速动脉硬化,促进血小板聚集,从而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缓慢,为脑卒中发生创造了条件;过度饮酒容易引起中枢神经兴奋,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易发生脑卒中。戒烟、限酒是我们远离脑卒中的必要条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经常熬夜、出差的白领,体检报告中常发现血管斑块,这是什么?它最大的危害在哪里呢?

     

    其实,血管斑块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也就是动脉粥样硬化。

     

    现实生活中,堵车误大事。心血管系统好比人体内的交通要道,血管出现斑块问题,整个系统就「行驶缓慢」可导致各个重要靶器官缺血。

     

    这种缺血状态不会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但滴水穿石、聚沙成塔。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整体代谢能力越来越差,机体就会报警,出现心梗、脑梗、肾衰等急危重症。

     

    血管中的「水垢」——血管斑块

     

    人老了,脸上就会起斑,与此同时,血管也会起斑。

     

    有人将血管斑块比喻成血管中的「水垢」,确实很形象。血管内膜形成的纤维斑块,沉积在大动脉和中等动脉的血管壁上,就形成了血管斑块。

     

     

    血管壁出现血管斑块,这不仅仅导致血管变厚变硬,还会对血管壁造成三大损伤:管壁变硬、管腔变细、血管弹性减弱,血流的通道出现问题。

     

    目前研究证明,血管斑块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年龄、肥胖、吸烟、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都是血管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

     

    所以,管理好血脂、血压、血糖等,对预防动脉斑块的形成显得尤为重要。

     

     

    积少成多,可能害人性命

     

    颈动脉斑块会出现「脑梗」?

     

    颈动脉是长在喉结两侧的一对血管,因此处血流冲刷力量大,容易造成动脉内膜损伤,更易堆积形成斑块。

     

    • 血管狭窄度<50%:建议先控制危险因素,再根据斑块稳定性,考虑是否进行药物治疗。
    • 血管狭窄度≥50%:一般应接受他汀类药物和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 血管狭窄度>70%:无症状患者需考虑手术治疗。

     

    冠状动脉斑块会出现「心梗」?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指在冠状动脉内血管壁上形成的胆固醇和其它物质的沉积物,会导致血管壁变厚、变硬,并逐渐形成斑块。

     


     

    冠状动脉斑块会导致血管狭窄甚至闭塞,影响心脏血液供应,最终引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即冠心病。

     

    如何防治血管斑块?

     

    年龄、性别、家族史、「四高一吸」,是血管斑块产生的不可控因素。

     

    前三个因素很难撼动,而「四高一吸」即「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体重和吸烟」都是可以干预的可控因素。

     

    及早戒烟并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和体重,就可以预防血管斑块。

     

     

    需要注意的是,血管斑块不一定与「三高」病史和冠心病家族史有关。

     

    若因长期大量吸烟,并伴随工作压力大、运动无规律、饮食结构不合理,也可以出现血管斑块,导致冠脉中度狭窄。

     

    这种情况下必须遵医嘱坚持服用二级预防药物,否则很可能血管狭窄进行性加重,出现急性心梗。

     

    饮食

     

    ● 主食搭配多样化

     

    在慢病防治过程中,营养治疗必不可少,越来越多的心血管医生倡导「保护血管,营养先行」。

     

     

    有了血管斑块,饮食上要特别注意,主食不可过于精细,要粗细搭配多样化。除了白米、白面以外,还要搭配粗杂粮、玉米、薯类及各种杂豆,更重要的是不要加糖、加油。

     

    ● 适量补充蛋白质

     

    蛋白质类的食物可选择豆制品、鱼类,尤其是海鱼。

     

    推荐每天半个或一个鸡蛋、牛奶250ml、红肉(牛、猪、羊)40g~75g。尽量不选用动物内脏等胆固醇含量过高的食物。

     

    1. 保证适量的蛋白质,充足的维生素C,有助于维持血管壁的正常结构。

    2. 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比例,保证磷脂的摄入。

    3. 控制好血压,减少食盐的摄入。同时加强血管壁的保护因素,食用抗氧化物质,如花青素、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大豆异黄酮、维生素C、维生素E、锌、硒。

    4. 增加摄入膳食纤维,可有效控制血糖、血脂、血胆固醇。

    5. 保证叶酸及维生素B12的摄入。

     

    运动

     

    出现血管斑块,要谨慎运动,不能不运动,更不能进行盲目的剧烈运动,或不规律运动。

     

    不科学运动方式不仅不利于病情恢复,反而会增加病情恶化,甚至心源性猝死的风险。

     

     

    所以,首先要到医疗机构,请专业人士做运动风险专科评估,客观科学地评估患者运动的风险。

     

    让医生制订个体化且安全合理的运动方案,如什么时候可以开始运动、每次运动的时间、强度、运动的形式、运动的频率等。

     

    血管斑块若要治疗,首当其冲便是降血脂。以下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同数值的治疗方式。

     

     

    可能是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必须接受他汀药物降脂治疗干预。

     

    关注血管健康,体检别忽视

     

    评估动脉血管斑块情况,推荐三个无创检查。

     

     

    1. 颈动脉彩超:可以早期检测到颈动脉血管壁厚度、血管斑块类型及形成部位等,临床医生可以通过彩超结果来预测卒中风险,进而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2. 心电图:血管斑块比较大,导致冠状动脉狭窄的情况下,心电图检查一般会出现ST段改变,尤其是当出现胸痛等心肌缺血症状时,心电图出现ST-T动态改变更有意义。

    3. 运动平板:是运动的心电图,可以作为排查冠心病的一项无创检查。

     

    两大类人群要做检查

     

    ● 40岁以上的人群

    经常出差、熬夜、加班,尤其是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高危人群。

     

    ● 围绝经期女性

    体内雌激素大幅度减少,心脏血管缺乏缓冲适应力,所以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急剧上升。

     

     

    加之更年期内分泌水平的变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会出现心烦、多汗等症状,容易使人误以为是更年期综合征而不加重视。

     

    这些可能会成为潜在的、不同程度的应激,对心脑血管系统都会产生一系列的损伤。

     

     

  • 不久前,一项针对上海十万余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调查显示,心律失常已成为年轻白领们最主要的心脏问题。这项研究显示,在21~30岁年龄段的患者中,心律失常的检出率远超其他心脏疾病的检出率而位居第 一,这一年龄段的心律失常人群量高达总心律失常患者量的19%。专家指出,这些心律失常患者多为年轻白领,因为他们工作压力大,熬夜加班已经习以为常,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心慌、心悸等心律失常的情况。

     

     

    心律失常是如何产生的

     

    我们的心脏之所以能够通过有规律的舒缩运动来完成泵血的功能,为全身各组织器官输送血液,主要是依赖于支配心肌的一套完整的电活动体系。这套管理心脏节律的体系由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左右束支、心肌细胞组成。其中窦房结被称为“总司令”,它发出让心脏收缩或舒张的指令,指令沿着结间束这条“指令发射道路”先到达“下级部门”房室结处,房室结再将指令通过左右束支等“道路”传递给“作战小兵”心肌细胞,进而完成整个心脏的心肌细胞的指令传递,最后心肌细胞再进行收缩或舒张的活动。从总司令发布指令一直到作战小兵完成任务,这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如果出现问题,都会引发心脏节律的紊乱,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心律失常是一大类疾病的总称,包括很多种类型,每个类型的临床表现各有不同,病情轻的患者有可能毫无症状,病情严重的则有可能发生猝死,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就是心悸、心慌。

     

    心律失常应做哪些检查

     

    由于很多患者心律失常的现象并不是时时刻刻都有,而是以阵发性的情况居多,因此单纯靠心电图检查,有时无法捕捉到紊乱的心率,无法确诊心律失常,故而患者需要做24~48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长程Holter、心电监测等检查,这些检查能大幅度提高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必要时,患者还可以做电生理检查,可诱发出心律失常。另外,患者有时还需做心脏超声、冠脉CT、冠脉造影、心脏磁共振、运动平板试验等检查,以便于鉴别心律失常发生的病因,进而有效治疗。

     

    年轻人心律失常防重于治

     

    专家指出,年轻人罹患的心律失常往往是没有器质性病变的良性心律失常,而且大多都是一过性的,一般不需要用药治疗,因此,对于年轻人来说,对心律失常的预防胜于治疗。说到对心律失常的预防,专家给年轻人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要保证生活规律,避免工作过度劳累,尽量不要熬夜加班,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充足的睡眠;其次要保持心态的平和,情绪的稳定,要学会自我解压;再次不要暴饮暴食,要科学合理规律地安排自己的饮食,不抽烟不喝酒;最后要注意加强运动锻炼,增强体质。

     

     

     

    症状严重的患者要积极治疗

     
    虽然年轻人发生的心律失常大多是良性的,但是也有一些年轻患者症状比较严重,而且一些恶性的心律失常是导致年轻人猝死的主要原因,因此专家提醒广大年轻人,一旦突然出现胸闷、气短、眩晕、心悸等症状,一定要给予足够重视,及时就医诊治,病情严重的患者要遵医嘱积极服药治疗。

  • 作者 | 杜万良

    文章首发于 | 北京天坛医院公众号

     

    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今年的主题是“医体融合 预防卒中”,宣传口号是“科学运动 健康生活”。

     

    什么是卒中?

    怎么才能预防?

    发生了卒中应该怎么办?

     

    世界卒中日前,小编找到被网友昵称为“阿杜”的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杜万良,请他带领我们认识卒中、了解卒中。

     

    什么是卒中?

     

    卒中,又称脑卒中,也有人称为脑中风,泛指因脑血管阻塞或破裂所突然出现的各式各样的状态。

     

    脑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坏死时称为脑梗死。脑血管破裂导致脑组织破坏时称为脑出血。脑卒中严重者可致残甚至致死。

     

    卒中有多可怕?

     

    全世界每6个人中就有1人可能罹患卒中,每6秒钟就有1人死于卒中,每6秒钟就有1人因卒中而永久致残。

     

    我国每年有240万新发脑卒中,110万脑卒中相关死亡。脑卒中现患人数约1100万。

     

    脑卒中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中老年多见。

     

     

    怎么发现卒中? 发现卒中怎么办?

     

    脑卒中最常见的表现是突发的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嘴歪、言语不清。

     

    一旦家中有人出现上述表现,家属切勿给患者盲目服用药物,因为从外在表现无法区分是脑梗死还是脑出血。

     

    症状严重者要平卧、侧头以防呕吐物窒息,由家人呼叫急救车。

     

    拨打急救电话时,要说清患者的症状、准确地址,留好联系方式。

     

    症状较轻者可由家人送到医院。脑卒中在病程早期容易加重,所以无论轻重都要立即就医。

     

     

    早发现、早治疗是减少残疾或死亡的重要环节。脑梗死约占所有脑卒中的2/3。到达医院越快,治疗越早,效果越好。所以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医院优先救治。家属要跟医生说清患者的确切发病时间、患病史、用药史。同时患者要接受抽血化验、建立静脉通路、拍急诊CT。

     

    脑梗死早期的最佳治疗是溶栓。溶栓就是用药物溶解血栓,使血管再通。如果能够及时再通,可以避免严重的残疾和死亡。溶栓有引起脑出血的风险,但发生率很低。溶栓的好处远远大于风险。

     

     

    得了卒中怎么办?

     

    脑卒中有后遗症者,要通过康复锻炼促进功能恢复。

     

     

    有脑卒中高风险的人,要积极预防发病。已经患过脑卒中的人,要积极预防复发。一方面是改变生活方式,比如戒烟限酒、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心理平衡;另一方面是控制危险因素,比如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按时服用抗血栓药物,定期到医院复查。

     

    另外,气温低时脑卒中发病增多。提醒广大中老年朋友早晨外出不宜太早。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讲哪一种疾病容易“复发”,不提脑梗,那真的是不了解脑梗。像我们医院每年那么多脑梗塞病人,其中有40%左右是脑梗“复发病人”,也就是说他不是第一次得脑梗,而是二次,甚至三次入院!

     

    所以,我经常跟我的病人这样解释脑梗:我说你没见过脑梗,但是你肯定看过老家的墙掉墙皮,是不是有一个地方开始掉了,其他地方就很容易再掉了?脑梗就是这样一种容易复发疾病,只要出现过第一次脑梗,那么就很容易出现第二次,第三次……

     

    那么面对高复发率的脑梗,我们应该怎么办?真的不可预防吗?可防的话,那我们说阻止脑梗复发的“冠军”是什么?今天我跟大家来聊一聊。

     

     

    我们先来看一下,好端端一个人为什么会得脑梗?


    脑梗,有很多名字,有的人叫它脑梗塞,也有的人说是脑梗死,而在我们医学上还有一个说法,叫做缺血性脑卒中。但不管它叫啥,都离不开它发病原因来命名的,就是这个脑梗,是由于我们脑部血管堵塞了,导致它所供应脑细胞、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从而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发生,甚至处理不及时,还可以直接导致病人的死亡。

     

    那问题就来了?既然脑部血管堵塞是脑梗的“原罪”,那这平时通的好好的脑血管,怎么说堵就堵了呢?

     

    实际上,我们脑血管说它说赌就赌只对了一半,因为有时候它是慢慢堵起来的,只是我们在它堵的不是很厉害时候,没什么感觉。

    那么具体有哪些原因会导致我们脑血管堵塞,引发脑梗?

     

    第一个,大家最常见的,也是目前诱发脑梗最主要的原因,那就是血管源性的,由于我们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斑块,不断积累,然后脱落,形成血栓堵塞我们的脑部血管,引起脑的供血不足,诱发脑梗;

     
     
    第二个,是我们的血液出现了问题。比如我们有一些得了特殊血液疾病的病人如高血小板症、高红细胞症等,他们这些人血液长期处于一种高凝状态,这样也很容易引起血管堵塞,出现脑梗;

     
     
    第三个,就是“祸从其他降”,什么意思?就是说这个脑血管本身也没有斑块脱落,也没有其他堵塞的风险,但是由于我们人体血液是一种循环状态,这时候我们其他地方脱落的斑块,有可能就正好掉到我们这个脑血管里头去,引起了这样一个堵塞,比如最常见的心脏冠脉斑块脱落、主动脉斑块脱落等。

     
     
    第四个,就是“供不应求”。这个脑梗诱发的原因,可能跟我们说的堵塞有点不太一样,但其实也很好理解,就是假如我们一个人出现大出血,这人的血液总量不够,那么自然而然我们脑部血管也会出现血液供应不足,引发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坏死,诱发脑梗。

     

    所以,我们一个人得脑梗的原因可以有很多种,只不过我们平时大家提到的脑梗的诱因,基本上指的都是第一种,因为它高发,普遍,而下面我主要提到的预防,也基本上主要针对第一种原因引起的脑梗,这点大家要清楚!

     

    接着我们说,哪些人最容易得脑梗?


    实际上,大家可以想想哪些人容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容易引起血管内皮损伤?哪些人容易出现高血脂?这自然而然就知道哪些人最容易得脑梗了!

     

    第一个,患有高血压的人。血压高了,血管长期压力就大,我想血管容易损伤也很好理解;

     

    第二个,高血脂的人。像我们经常提到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坏的胆固醇,其中就是因为它容易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导致斑块形成;

     

    第三个,糖尿病患者。像糖尿病病足、糖尿病肾病等,都是糖尿病引起的血管病变;

     

    第四个,经常抽烟的。抽烟损伤我们血管内皮生长,这是早就跟大家说过的,而同样的,抽烟的人比不抽烟的更容易得脑梗;

     

    第五个,不爱动,又胖的。

     

    第六个,有一定的遗传因素,注意不是说脑梗是遗传病。简单来讲,就是家里你父母得过脑梗,那么你想对比其他人来说,更容易得一些,但不是必得!

     

    第七个,要跟大家提醒的,严格意义上讲,不算容易得脑梗的人群,但是他很容易被大家忽视,那就是很多人认为自己年轻不会得脑梗,这点是错误的。

     

    事实是年轻人也可以得,任何年龄的人都有引起血栓形成原因。比如我们曾经有一个病人,颈动脉无名长了一个血栓;还有一些年轻人得了瘤子压迫了我们的颈动脉等等都是可以的。所以,脑梗是各个年龄都可以得的,只是说人到了45岁之后更容易发生这玩儿!

     

    那我们平时生活中出现哪些症状就要高度警惕脑梗塞的发生?


    脑梗之所以可怕,致残致死率那么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早期的表现,很容易,经常被我们老百姓给忽略。

     

    那具体有哪些典型症状?

     

    首先,第一个就是嘴歪,平时都能流利表达的,突然说话说不好了,说不太利索了,而且很容易犯困等等;

     
    还有就是我们医生经常说的一过性黑圈,突然之间,眼前啥都看不见,然后过了几分钟自己又好了,这种有时候就是我们一过性的脑缺血引起的,很可能那时候有一个小东西掉到我们脑血管了,或者出现了短暂的脑血管痉挛导致的,像这样的,大家还是要特别留意的!

     
     
    当然,还有一些病人,它也不完全眼前一黑,就是可能视野的缺损等等,这些其实都提示我们要尽早去医院检查,千万别以为它跟我们有一些突然心梗一样,你含一片硝酸甘油,这样的药,就会好,就没事,这不能完全对等处理的,因为脑梗塞很多时候是我们颈动脉突然的血栓形成全堵死的,这时候要做的就是在3小时内,尽快输液溶栓,所以保持病人呼吸道畅通、平躺,尽量往医院送就对了!

     

     

    最后,我们说脑梗塞到底能不能根治?


    ,只有少部分人可以根治,大部分是不能根治的。

     

    哪些人属于少部分可以根治的?

     

    比如大出血引起的,只要止住血,补充血容量就可以;

     

    还有由心脏或者其他地方脱落斑块堵塞脑血管,也可以根治,只要把血栓溶了就可以;

     

    但假如,你是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那这种基本上不可能根治,因为这个病变是几乎不可逆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延缓,降血脂降血压控制糖尿病,或者吃一点抗血小板一类的药物,比如说阿司匹林、氯匹格雷等等,只有极少数病人可以根治。

     

    既然不能!那么对于已经发生过脑梗的病人,应该怎么做,可以减少脑梗的复发率?

     

    首先,第一次得脑梗要越早治疗越好。现在有很多病人送的太晚,到我们医院去的时候已经很重了,导致很多后遗症,也就是说对于目前很多脑梗病人,是没有完全好就出院的,而这肯定容易诱发二次、三次脑梗,我们强调跟时间有关系,因为治的越早,我血管早期通了,那么可能就恢复得更好,越不容易复发;

     

    其次,发生脑梗以后要严格遵从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比如像我们脑梗病人出院,一般都会开具一些抗血小板聚集以及抗凝治疗药物,这个大家一定要听从我们医生的,什么时候吃,吃多少,能不能停,都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选择,切勿擅自做主;


    最后,一定要改变以前生活习惯,积极干预引发脑梗的相关危险因素。

     

    大家一定要记住,一个人得了脑梗,大多数时候就说明这个人之前生活方式、习惯肯定是有问题,或者都能查出一些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等易于引发脑梗的危险因素,这些就需要我们去改,去控制,不要明知而不为,血压也不去控制,血脂高也不控制饮食,不服药;烟也不戒,而是好了以后就忘记它的危害。

     

    总结一句话:别好了伤疤忘记疼,脑梗复发往往是加倍奉还的!

  • 对于那些家有患抑郁症的青少年子女的家庭来说,生活中的一切都充满挑战。这些家庭中的父母可能会在每一个细节上都变得小心翼翼,有时孩子病情的波动也会令他们手足无措。

     

    对于患有抑郁症的青少年来说,家人可能是他们唯一的希冀,理应成为能够提供支持和温暖的港湾。本文为这些父母提供了详尽的指导和建议,或许能够帮助他们度过艰难的时刻。

     

     

    要区分青春期的成长烦恼和真正的抑郁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你可以从这里了解到如何识别抑郁症的迹象和症状,并最大程度地给予孩子帮助。

     

    了解青少年抑郁症

     

    青少年时期的孩子可能会面临很多困难。抑郁症对青少年的影响比我们认为的要更加严重。实际上,约有五分之一的青少年会在青春期的某些时刻被抑郁症状所困扰。虽然抑郁症是可以被治愈的,但大多数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从未得到帮助。

     

    青少年抑郁症不仅是简单的喜怒无常。它是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会影响青少年生活的方方面面。幸运的是,它可以被治疗,并且父母的帮助能促进孩子康复。你的关爱、指导和支持可以极大地帮助孩子战胜抑郁,并让他们的生活重回正轨。

     

    如果你是一名感到抑郁的青少年······

    你可以寻求帮助,并且你对情绪的控制力比你想象的要强大。无论现在的生活看起来多么令人沮丧,你都可以做很多事情来改变自己的心情,让此刻的你感觉更好。

     

    我的孩子抑郁了吗?

     

    虽然青少年时期偶尔出现不良情绪或不当行为是正常现象,但抑郁症却与之不同。青少年抑郁症产生的负面影响远远超过了单纯的忧郁。抑郁症会根本上地破坏青少年人格,引起令人无法承受的悲伤、绝望或愤怒感。青少年群体中许多叛逆和不健康的行为或态度都可能是抑郁症的表现。

     

    以下是青少年做出“不当行为”来应对其痛苦情绪的一些方式。

     

    出现学业问题

    抑郁症会导致精力不足和注意力集中困难。在学校里,这可能导致出勤率下降、成绩下滑或使以前的好学生面对学业产生挫败感。

     

    离家出走

    许多患抑郁症的青少年会离家出走,或说他们打算离家出走。这些行为通常是一种求救信号。

     

    滥用毒品和酒精

    青少年可能会用酒精或毒品来试图“自我治疗”抑郁症。不幸的是,这只会使情况变得更糟。

     

    低自尊感

    抑郁症会引发并加剧丑陋感、羞耻感、失败感和无价值感。

     

     

    手机成瘾

    青少年可能会通过上网来逃避他们的问题,但是过度使用智能手机和互联网只会增加他们的孤独感,使他们更加抑郁。

     

    鲁莽行为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可能会参与高风险行为,例如鲁莽驾驶、狂喝滥饮和不安全性行为.

     

    暴力

    有些患抑郁症的青少年(通常是受到欺凌的男孩)会变得好斗和暴力。

     

    青少年抑郁症还与许多其他精神健康问题有关,包括进食障碍和自我伤害。尽管抑郁症会给你的孩子带来巨大的痛苦,并干扰家庭生活,你可以采取许多措施来帮助孩子感觉好受一点。第一步是要知道青少年抑郁症的表现,以及当发现了这些征兆时你该如何去做。

     

    青少年抑郁症的症状和迹象

     

    与有能力自行寻求帮助的成年人不同,青少年需要父母、老师或其他照料者来识别他们的痛苦且提供帮助。但做到这些并不是那么容易。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来说,他们不一定会表现出悲伤。相反,易怒和激越会是最显著的症状。

     

    青少年抑郁症的迹象和症状:

     

    - 感到悲伤或绝望

    - 易怒且充满敌意

    - 频繁流泪、哭泣

    - 不愿与朋友家人交流

    - 对活动失去兴趣

    - 学校表现不佳

    - 饮食和睡眠习惯发生改变

    - 坐立不安和激越

    - 无价值感和负罪感

    - 缺乏热情和动力

    - 疲劳或精力缺乏

    - 难以集中注意力

    - 感到莫名的躯体疼痛

    - 出现死亡或自杀的念头

     

    青少年抑郁症与成人抑郁症的比较

     

    青少年抑郁症与成人抑郁症的表现差别很大。与成人相比,以下症状在青少年中更为常见:

     

    易激惹或愤怒情绪。如前文所述,对于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来说,其情绪通常以易怒,而不是悲伤为主。患抑郁症的青少年可能会脾气暴躁、充满敌意,容易沮丧或暴怒。

     

    难以解释的躯体疼痛。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经常抱怨身体不适,如头痛或胃痛。如果全面体检不能揭示其医学原因,则这些躯体疼痛可能指向抑郁症。

     

    对批评极其敏感。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饱受无价值感的困扰,这使他们极易受到批评、拒绝和失败的影响,尤其是那些自我要求很高的青少年。

     

    不与某些人交流,但不是所有人。成年人在抑郁时往往会自我孤立,但青少年通常会至少维持一些友谊。但是,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可能比以前更少参加社交活动,疏远父母,或者开始和一群不同的朋友交往。

     

    是抑郁症还是青春期“成长的烦恼”?

     

    如果你不确定自己的孩子是患上了抑郁症还是只是在经历青春期,请考虑症状的持续时间、严重程度以及孩子的行为方式与平时有何不同。激素和压力能导致青少年偶尔的焦虑发作,但不能解释持续的、无休止的悲伤、疲惫感或易怒。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自杀征兆

     

    抑郁严重的青少年,尤其是那些同时滥用酒精或毒品的青少年,经常会想到、谈到自杀或试图自杀,而且实施成功的人数越来越惊人。因此,有必要十分认真地对待任何自杀意念或行为。这是孩子发出的求救信号。

     

    应密切关注的自杀征兆:

     

    - 谈及打算自杀或拿自杀开玩笑

    - 说些类似“我死了会更好”、“我希望自己永远消失”、“我已经走投无路了”之类的话

    - 喜欢正面地谈论死亡,把死亡浪漫化(“如果我死了,人们可能会更喜欢我”)

    - 撰写有关死亡、垂死或自杀的故事和诗歌

    - 行为鲁莽或多次发生意外伤害事故

    - 将贵重财物送人

    - 像永别一样地与朋友和家人道别

    - 寻找武器、药品或其他方式用以自杀

     

    如果不进行治疗,抑郁症会带来很大危害,因此请不要坐等这些令人担忧的症状自行消失。如果你怀疑自己的孩子患上了抑郁症,请以一种充满关爱的、非评判性的方式提出自己的担忧。即使你不确定孩子是否患上抑郁症,他们棘手的行为和情绪都意味着有些问题亟需解决。

     

     

    如何帮助青少年抑郁症患者?

     

    告诉孩子你已经注意到了哪些抑郁症状和你对ta的担忧,并以此开启沟通。然后,让孩子分享他们正在经历的事,并做好认真倾听的意愿和准备。不要总是质问ta(大多数青少年不喜欢高人一等的姿态或者被当作懦夫),但要明确表示你已准备好并愿意提供他们所需的帮助。

     

    如何与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沟通

     

    专注于倾听,而不是说教。一旦孩子开口,就要控制批评或说教的冲动。重点在于孩子正在和你沟通。最好的做法是让孩子知道你会无条件地支持他们。

     

    既要温和也要保持执着。 如果他们一开始将你拒之门外,请不要放弃。对青少年来说,谈论抑郁症这一话题可能非常困难。即使他们愿意,可能也很难表达自己的感受。在尊重你的孩子、让他们不会感觉不舒服的同时,还要强调自己愿意去关心和倾听。

     

    理解他们的感受。 即使他们的感受或担忧对你来说似乎很愚蠢或不合理,也不要试图和他们掰扯明白。哪怕是善意地试着解释“事情还没有那么糟”也会让你看起来好像没有认真对待他们的情绪。仅仅承认他们正在经历的痛苦和悲伤就能大大帮助他们感受到理解和支持。

     

    相信自己的直觉。当孩子嘴上声称一切如常,但对导致抑郁行为的原因没有作出解释时,你应该相信自己的直觉。如果孩子不愿对你敞开心扉,可以让孩子与值得信赖的第三方交流:学校咨询师、他们最喜欢的老师或精神健康专业人士。重要的是让孩子能向他人倾诉。

     

    帮助青少年抑郁症患者

     

    建议1:促进社会交往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倾向于远离他们的朋友和过去喜欢的活动。但是,孤独只会让抑郁恶化,所以请尽你所能帮助青少年重新建立社交关系。

     

    优先考虑面对面交流的时间。每天都留出交流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把注意力完全放在孩子身上,不要走神或分心。面对面交流这一简单的举动能为缓解青少年抑郁症发挥重要作用。还有,请记住:谈论抑郁症或孩子的感受不会使情况变得更糟,而你的支持可以大大促进他们的康复进程。

     

    避免社会孤立。尽你所能让孩子与他人保持接触。鼓励他们与朋友出去玩或邀请朋友过来。参加有其他家庭一同参与的活动,让孩子有机会和其他孩子见面并建立良好关系。

     

    让孩子融入集体。提议孩子参加一些活动(例如运动,课余社团,或艺术、舞蹈及音乐课),这些活动可以发挥孩子的兴趣和才能。虽然孩子起初可能缺乏动力和兴趣,但当他们重新投入生活时,他们会感觉更好并重拾热情。

     

    鼓励参与志愿服务。 为他人做事是一种强大的解郁良方和自尊助推器。帮助孩子找到他们感兴趣的目标,这会给予他们目的感。如果你与孩子一起参加志愿活动,这也会成为一种增进感情的宝贵经历。

     

    建议2:将身体健康放在首位

     

    身体和心理健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缺乏运动、睡眠不足和营养不良会加重抑郁的程度。不幸的是,青少年群体以不良的健康习惯而著称:熬夜,吃垃圾食品,以及花很多时间玩手机和电子设备。但作为父母,你可以通过建设健康、支持性的家庭环境来控制这些行为。

     

    让孩子运动起来!运动对促进心理健康无疑至关重要,因此,尽可能让孩子活动起来。理想情况下,青少年每天应该至少进行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但这些锻炼不该是无聊或痛苦的。发挥你的想象力:遛狗、跳舞、打篮球、远足、骑自行车、滑板运动——只要能动起来,都是有益的。

     

    限制电子设备使用时间。青少年经常通过上网来逃避问题,但是当面对屏幕的时间增加时,体育锻炼和与朋友面对面交流的时间就会减少。这两者都会使症状恶化。

     

    提供营养均衡的饭菜。保障孩子能获得他们所需的营养,食用富含健康脂肪、优质蛋白质的食物,以及新鲜的瓜果蔬菜,以此让大脑进入最佳健康状态,帮助情绪改善。摄入太多含糖或淀粉的食物(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偏爱的“肥宅快乐食品”)只会对他们的情绪和精力产生负面影响。

     

    鼓励充足睡眠。与成年人相比,青少年需要更多的睡眠时间才能达到最佳机能状态——长达每晚9-10小时。确保你的孩子不要熬夜,直到能够满足必要的、能够改善情绪的休息时间。

     

    建议3:知道何时寻求专业帮助

     

    他人的支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对患者的病情产生翻天覆地的改善,但这还不够。当抑郁严重时,请毫不犹豫地求助在青少年治疗方面受过专业培训的精神健康专业人士。

     

    让孩子参与治疗选择。当选择专科医生或寻求治疗方案时,请务必征求孩子的意见。如果你希望孩子有意向参与治疗,请不要忽视他们的偏好并自行作出决定。没有一个治疗师能包治百病,也没有任何一种治疗方法适合所有人。如果孩子感到不舒服或者只是与某个心理学家或精神科医生“不来电”,请寻找更适合的专业人士。

     

    探讨治疗选择。与你选择的专业人士就治疗方案进行讨论。对于轻度至中度抑郁症患者来说,谈话治疗通常是一种良好的初始选择。随着治疗进程的推进,孩子的抑郁症可能会得到缓解。如果没有,则可能有必要进行药物治疗。不幸的是,一些父母会力图选择抗抑郁药,而放弃其他昂贵或费时的疗法。但是,除非你的孩子做出危险举动或有自杀倾向(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有必要服药和/或持续观察),你可以花时间仔细权衡这些治疗选项。总体而言,在更普遍的治疗计划中,抗抑郁药是最有效的。

     

    药物治疗存在风险。抗抑郁药是针对成人研发和试验的,因此它们对青少年大脑的影响尚不完全清楚。一些研究人员担心,百忧解之类的药物可能会干扰大脑的正常发育——尤其是大脑处理压力和调节情绪的方式。

     

    抗抑郁药本身也存在风险和副作用,包括许多针对儿童和成年早期患者的安全顾虑。并且我们已经得知它们会增加某些患者的自杀意念和行为风险。患有双相障碍、有双相障碍家族史或曾自杀未遂的青少年尤其容易受到伤害。

     

    服用抗抑郁药治疗的前两个月自杀风险最高。应密切监测服用抗抑郁药的青少年的病情是否出现恶化的迹象。

     

     

    青少年抗抑郁药治疗:要警惕的信号

     

    如果注意到以下问题,请致电医生:

     

    - 出现或产生更多的自杀念头/言论

    - 自杀的示意或企图

    - 开始或更加抑郁

    - 开始或更加焦虑

    -  激越或坐立不安

    -  惊恐发作

    -  睡眠困难(失眠)

    -  出现或更加易怒

    -  出现攻击性,愤怒或暴力行为

    -  冲动行事

    -  多动的言语或行为(躁狂)

    -  其他异常行为变化

     

    建议4:在治疗过程中给予孩子支持

     

    当患抑郁症的孩子接受治疗时,你能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让他们知道你会倾听他们的心声并提供支持。现在的孩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知道他们是有价值的、被接纳和关爱着的。

     

    要理解他们。与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一起生活会是艰难和令人心力交瘁的。有时,你可能会体会到精疲力尽,被拒绝、绝望、心烦意乱或其他多种负面情绪。在这段艰难的时期,重要的是要记住,孩子并非故意变得难缠。他们正在遭受痛苦,因此请尽力保持耐心和理解。

     

    参与治疗。无论是参加心理治疗还是正确服用任何处方药,请确保孩子遵照所有的医嘱。追踪青少年病情的变化,如果抑郁症状似乎变得更严重,请致电医生。

     

    保持耐心。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康复之路可能崎岖不平,请保持耐心。为微小的胜利感到欣慰,并为偶尔的挫折做好准备。最重要的是,不要评判自己,也不要拿自己的家庭与其他家庭比较。只要竭尽全力为孩子提供必要的帮助就已经是尽职尽责了。

     

    建议5:照顾好自己(和其他家人)

     

    作为父母,你可能会发现自己把所有精力和注意都放在了患抑郁症的孩子身上,而忽略了自己和其他家庭成员的需求。但是,在这段艰难时期里,继续照顾好自己非常重要。

     

    首先,这意味着在急需支持时向他人求助。你无法一个人包揽所有事情,所以可以请家人和朋友来帮忙。拥有支持自己的一群人能让你在帮助孩子时保持健康和积极心态。

     

    不要压抑自己的情绪。感到不知所措、沮丧、无助或愤怒是可以理解的。可以尝试融入朋友们,加入支持小组,或咨询自己的心理治疗师。谈论自己的感受有助于减轻情绪强度。

     

    照顾好自己的健康。孩子患抑郁症的压力会影响你自己的情绪情感,因此,合理饮食、充足睡眠和腾出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加健康和幸福。

     

    向家人坦白。不要为试图“保护”其他孩子而回避其患抑郁症的话题。孩子们能感受到异常情况的出现。如果不告诉他们,他们往往会想象出更坏的结果。坦言正在发生的事情,让孩子们提出问题并分享他们的感受。

     

    同时关注其他孩子。一个孩子患上抑郁症会导致其他家庭成员产生压力或焦虑,因此请确保不要忽视“健康”的孩子。其他孩子可能需要特别关注或专业帮助来处理他们对这一情况的感受。

     

    避免相互怪罪。父母可能容易将孩子的抑郁症归咎于自己或其他家庭成员,但这只会让原本充满压力的现状变得更糟。此外,抑郁症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因此,除了孩子被虐待或被忽视的情况以外,家人可能不需为此“负全责”。

  • 左侧额叶小缺血灶是指发生在左侧额叶的小的脑部缺血梗死病灶。左侧额叶小缺血灶是由于大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栓塞等因素等导致。此外,三高包括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血管条件较差,也非常容易发生脑梗死,引起左侧叶小缺血梗死病灶。左侧额叶是位于左侧大脑半球,在中央沟以前,大脑外侧沟以上的部位。左侧额叶是皮质运动中枢,肢体运动纤维都由额叶发出,同时额叶负责运动以及肢体动作的协调、书写。

    此外,额叶还参与某些精神运动。所以额叶的小缺血灶很可能影响以上功能,导致人体运动、精神方面出现异常,建议此类患者及时就医,遵医嘱展开治疗。避免耽误病情。

  • 脑梗死旧称脑梗塞,又称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是指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脑梗死的临床常见类型有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脑梗死占全部脑卒中的80%。

     

    脑梗死作为一种突发性脑部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坏死程度因血栓部位及大小不同而有差别。多见于45~70岁中老年人。发病较急,多无前驱症状。

     

    脑梗死的临床症状复杂,它与脑损害的部位、脑缺血性血管大小、缺血的严重程度、发病前有无其他疾病以及有无合并其他重要脏器疾病等有关。

     

     

    脑梗死的危害多了,比如常见的偏瘫、言语不利、昏迷、意识不清、感觉障碍等等,长期卧床,对身体会有哪些危害,所以,就脑梗死后长期卧床,对身体有哪些危害我们具体描述如下:

     

    1.长期卧床,褥疮形成

     

    褥疮是长期卧床的必然结果,许多老年人最终许多都会因为褥疮形成从而导致感染、长期不愈合等等,最终出现更为严重的并发症。

     

    2.坠积性肺炎

     

    长期卧床,不能活动的另一个并发症就是坠积性肺炎,坠积性肺炎多数都是不能活动导致的,患者如果舌后坠或者球麻痹的话,可能会更多的出现坠积性肺炎,而肺部感染可能是老年人长期卧床的常见的致命性并发症。

     

    3.下肢静脉血栓

     

    不活动的另一并发症就是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可能会出现肺栓塞等更为严重的并发症,而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最终方法可能还是动起来。

     

     

    4.情绪障碍

     

    长期卧床势必会引起社会交往的减少,而社会交往的减少,会导致抑郁、焦虑等各种情绪障碍的出现,从而使得患者出现严重的躯体症状障碍。

     

    5.其他

     

    长期卧床还会出现其他诸多的并发症,比如肢体废用性萎缩等等。

     

    预防这些并发症的最为关键的就是——动起来。

     

    所以,长期卧床并发症较多,及早康复及下床活动,会减少许多并发症。

     

    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某医院住院部收了一名年纪仅为24岁的年轻小伙子,该患者长期在宿舍熬夜玩手机,在一天凌晨4点天快要亮之际突然感觉自己四肢不能动弹。之前也会偶尔出现这样的症状,但是过几分钟就缓解了,可是这一次却并没有任何的好转,反而越发的严重,于是赶紧叫醒其室友把他送去医院进行救治。经过一系列的查体和检查,医生诊断为急性脑梗死,并表示幸好送来的及时,否则很有可能会猝死。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发展的越来越先进,其中有趣的东西越来越多,让人们目不暇接。在这些产品给生活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也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但对身体有害的往往不是电子产品本身,而是不正确、不合理的使用方式。

     

    有很多人沉迷其中无法自拔,尤其是一些青少年,熬夜玩已经是家常便饭。隔一段时间总会出现新闻报道:某学校的初中生或者高中生在网吧熬夜玩游戏送医院,或者某个知名的网络主播熬夜做直播险猝死等,这些事件不胜枚举。

     

    正常情况下,夜间全身的各个部分是需要休息的。全身的血管在此时是放松的,血流速度会减慢,血压也会下降,但是熬夜会兴奋交感神经,反而会升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也就随之升高。经常性的熬夜会使全身处于超负荷状态,不停的运转会降低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癌症等疾病也会趁虚而入。

     

     

    另一方面,熬夜会造成内分泌系统的紊乱。其中有一种名为褪黑素的物质就会减少。该物质的减少可抑制脂多糖的产生,脂多糖的主要作用是诱导内皮细胞凋亡,减少血管内皮的损伤。由于该物质的减少,脑卒中发生的可能性就大大提高了。经常熬夜的人还会习惯性吃夜宵和不吃早餐,这样做会不仅会增加胃肠的负担,诱发胃肠疾病的发生,也会使肥胖和糖尿病应运而生。

     

    很多疾病都呈现出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这与熬夜是分不开的。目前国际上已经把熬夜列入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呼吁各位年轻人,不要认为自己年轻身体好就为所欲为,不良的生活习惯要及时的改变,首先要做的就是放下手机好好休息,让自己的全身进行放松。

  • 脑内散在缺血灶的意思是出现了散在的脑梗死。

    脑梗死是脑组织急性的组织缺血、坏死或软化。病因复杂,大多数和大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由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危险因素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壁血栓形成动脉栓塞,从而导致相应的供血部位出现低灌注,从而导致缺氧、缺血,进而引起脑局部组织的坏死。所以脑梗死和大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当然,脑梗死还有其他的原因,比如心源性栓塞,当患有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感染性心内膜炎等问题时,容易出现心源性栓塞,导致脑梗死。此外,由高血压引起的脑部小动脉玻璃样变等也可以引起小动脉闭塞,导致散在的脑梗死出现。

    所以建议脑梗患者应该及时就医,查明原因,积极对应治疗,以避免脑梗死反复发作,改善预后。

  • 中风作为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康复过程受到患者和家属的高度关注。其中,饮食调理是康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中风病人的饮食原则是既要保证营养充足,又要易于消化吸收。急性期患者由于身体虚弱,消化功能减弱,容易出现便秘、食欲不振等症状。此时,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可适量摄入牛奶、豆浆、米粥、软面条、鸡蛋、鱼类、瘦肉等易消化的食物。同时,多饮水有助于预防便秘和泌尿系感染。

    恢复期和后遗症期的患者,身体虚弱症状逐渐缓解,但仍然需要注重饮食调理。此时,可适当增加营养丰富的食物,如黄芪、党参、当归、田七、丹参等药材,以及鸡肉、瘦肉、蛇类、龟类等。但需要注意的是,“补”的原则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避免过度滋补。

    此外,中风病人应避免食用浓茶、酒及煎炸肥腻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以下是一些适合中风病人的食疗方:

    1. 芪蛇汤:适用于中风后遗症之半身不遂、患肢肿胀、麻木、语言不利等症状。

    2. 田参鸡肉汤:适用于中风后遗症之半身不遂、患肢肿胀、疼痛、语言不利、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3. 地黄龟肉汤:适用于中风后遗症之半身不遂、患肢挛缩、僵硬、头晕、面红、口干、腰酸等症状。

  • 冬季是脑中风的高发季节,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更需要警惕这种急性疾病。寒冷的天气会刺激血管,导致血管收缩,血液黏稠度增加,从而容易引发缺血性中风。据统计,冬季脑中风的发生率比其他季节高出50%以上。为了预防脑中风,我们需要了解其症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脑中风分为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两种类型。出血性中风是由于脑血管破裂导致的,而缺血性中风则是由于脑部血管堵塞引起的。其中,缺血性中风是最常见的类型。及时进行溶栓治疗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关键。

    大脑对缺血非常敏感,缺血1分钟可能导致意识模糊,2分钟脑电活动停止,5分钟则可能造成不可逆的组织学损害。因此,脑中风的抢救时间非常紧迫,通常在脑梗死发生后3-6小时内进行抢救,可以显著降低致残率。

    脑中风的症状通常是突然出现的,包括突然麻木或无力(尤其是单侧)、突然言语不清或理解困难、突然视物障碍、突然行走困难或眩晕、平衡或协调障碍,以及突然的剧烈头痛。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尽快送往医院。

    为了预防脑中风,我们应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保持适当的体重、戒烟限酒、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控制血压和血糖等。此外,冬季应注意保暖,避免情绪波动,保持良好的心态,并定期进行体检,以便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在治疗脑中风方面,除了溶栓治疗外,还有其他治疗方法,如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抗凝血药物、神经保护剂等。具体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

    对于脑中风患者来说,康复治疗非常重要。康复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运动功能、言语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了解脑中风的相关知识,采取预防措施,并及时就医,是预防和治疗脑中风的关键。

  • 近年来,脑中风患者趋于年轻化,越来越多的青壮年成为脑中风的高发人群。为提高公众对脑中风的认知,国家卫生计生委于10月27日在北京举行了2013“世界卒中日”宣传周系列活动的启动仪式。以下是一些关于脑中风的科普知识,帮助大家更好地预防和应对脑中风。

    一、脑中风是可以预防的

    脑中风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吸烟、饮酒、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都是脑中风的重要危险因素。通过戒烟限酒、加强锻炼、控制血压、血糖等,可以有效降低脑中风的发生风险。

    二、脑中风患者趋于年轻化

    以往,人们普遍认为脑中风是老年人的专利。然而,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慢性疾病的年轻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成为了脑中风的高发人群。因此,年轻人也要重视脑中风的预防。

    三、如何预防脑中风

    1.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是脑中风的危险因素之一。戒烟限酒有助于降低脑中风的发病风险。

    2. 加强锻炼: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以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压、血糖等,从而降低脑中风的发病风险。

    3. 控制血压、血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是脑中风的危险因素。通过控制血压、血糖,可以有效降低脑中风的发病风险。

    4. 健康饮食:合理膳食,保持营养均衡,有助于降低脑中风的发病风险。

    四、脑中风的早期症状

    脑中风的早期症状主要包括:突然出现的口眼歪斜、言语不清、肢体无力、恶心呕吐等。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

    五、脑中风的救治

    脑中风的救治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一旦确诊为脑中风,应立即送往医院接受治疗。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六、脑中风的康复

    脑中风患者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共同努力。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等。

  • 弥散加权成像(DWI)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诊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有时即使患者的病史、体征和CT检查结果都符合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诊断,DWI检查结果却为阴性。

    那么,DWI阴性脑卒中该如何治疗?是溶栓还是不溶?本文将为您解答。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DWI信号的变化规律。

    表观扩散系数(ADC)反映组织内的水分子弥散运动。DWI信号强度受ADC和T2透过效应的影响,DWI高信号、ADC低信号代表水分子移动受限,即低灌注。

    研究发现,急性缺血性卒中病灶的DWI信号强度随时间而演变。

    在卒中后40小时内,DWI信号强度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至57天恢复正常。

    在急性期(0-7天),ADC值降低,DWI信号显著高信号,ADC图像上低信号;

    在亚急性期(1-3周),ADC假性正常化,DWI信号仍保持高信号;

    在慢性期(>3周),ADC高信号,DWI信号多样。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DWI阴性脑卒中的发生率。

    一项Meta分析显示,DWI阴性卒中占所有缺血性卒中的比例约为6.8%,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DWI阴性发生率是前循环缺血的5倍。

    那么,DWI阴性脑卒中该如何治疗呢?

    对于DWI阴性疑似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即使初始DWI扫描为阴性,也应考虑紧急再灌注治疗。

    研究表明,DWI阴性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具有以下特点:NIHSS分值低,症状轻,多为小卒中。

    对于这些患者,医生应考虑其他诊断,并尽量避免延误溶栓治疗。

    此外,PWI和MRA等检查可以帮助筛选出适合溶栓治疗的患者。

    总之,对于DWI阴性脑卒中,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 不能走路的疾病与线上问诊

    本文将探讨那些可能导致患者无法行走的疾病,并介绍如何通过互联网医院或线上问诊寻求帮助。

    不能走路的疾病

    • 脊髓损伤
    • 帕金森病
    • 多发性硬化症
    •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
    • 脑卒中

    线上问诊的优势

    1. 节省时间,避免排队等待
    2. 随时随地获取专业医疗建议
    3. 保护隐私,避免尴尬

    总结

    虽然不能走路的疾病可能给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但通过互联网医院或线上问诊,我们可以获得及时有效的帮助。请记住,在任何情况下,如果病情严重,请立即寻求专业医疗人员的帮助。

  • 心脑血管疾病的四大类别:线上问诊的新前景

    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包括多种不同类型的疾病。了解这些疾病的分类对于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线上问诊和远程医疗服务也为患者提供了更便捷的医疗资源。下面我们将探讨心脑血管疾病的四大类别以及如何通过线上问诊进行有效管理。

    一、冠心病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或坏死的疾病。常见症状包括胸痛、气短和心悸。在线上问诊中,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初步诊断,并推荐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方法。

    二、脑卒中

    脑卒中是指由于脑部血管破裂或阻塞而导致的脑部功能障碍。其症状包括突然出现的面部、手臂或腿部的麻木或无力,视力模糊,语言困难等。在线上问诊中,医生可以指导患者进行急救措施,并在必要时建议就近就医。

    三、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长期不控制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在线上问诊中,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血压数据和生活习惯提供个性化的管理建议,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

    四、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跳动的节奏或速度异常。在线上问诊中,医生可以通过询问症状和查看心电图等检查结果来诊断和治疗心律失常。

    线上问诊的新前景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线上问诊已经成为一种越来越受欢迎的医疗服务形式。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线上问诊可以提供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

    • 方便快捷:患者可以在家中或任何有网络的地方进行咨询,无需长时间等待或排队。
    • 隐私保护:在线上问诊中,患者的个人信息和病历都得到严格的保护,避免了传统医疗环境中可能存在的隐私泄露问题。
    • 专家资源:线上问诊平台通常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医生,患者可以获得更广泛的医疗资源和更专业的意见。

    总之,心脑血管疾病的四大类别各有特点,通过线上问诊,患者可以更方便地获取专业的医疗建议和治疗方案,从而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

  • 近年来,卒中作为一种常见的疾病,对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在今年的欧洲卒中组织大会(ESOC 2019)上,Lancet杂志发表了多项关于卒中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我们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发现。

    首先,一项名为RESTART的研究发现,脑出血后重启抗血小板治疗,反而能降低脑出血复发的风险。这对于以往认为抗血小板治疗会增加脑出血复发风险的观念提出了挑战。

    其次,一项汇总分析发现,虽然脑微出血与脑出血风险增加有关,但与脑缺血风险相比,脑缺血的风险更为严重。因此,权衡利弊后,脑微出血或许不应成为抗栓预防缺血性卒中的阻碍。

    最后,一项荟萃分析证明,在发病9小时以内通过CT灌注成像选择适当的患者进行溶栓治疗,仍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这些研究成果颠覆了我们对卒中的固有观念,为卒中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 中风,又称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生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大幅下降。如何有效地进行家庭急救,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时间,是每个家庭都需要掌握的知识。

    中风可分为多种类型,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其中,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属于出血性中风,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属于缺血性中风。小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其他脑血管病的前驱症状之一。

    中风的发生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包括高血压、吸烟、糖尿病、高血脂、肥胖、久坐不动、血液黏稠、心房颤动等。其中,高血压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中风的症状包括头痛、头昏、耳鸣、半身麻木、恶心、昏迷、呕吐、偏瘫、失语等。若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就医。

    中风的急救原则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呕吐物误吸入呼吸道、尽量减少头部和上身移动、拨打急救电话、给予吸氧、控制血压、进行人工呼吸等。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杜作义教授提醒,预防中风的关键在于控制危险因素,包括戒烟限酒、控制血压、控制血糖、控制血脂、保持健康饮食、适当运动等。

  • 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生原因复杂,可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大类。脑卒中的主要症状包括偏身瘫痪、癫痫发作、肢体瘫痪等,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

    脑卒中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等。因此,预防脑卒中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在疾病方面,高血压是导致脑卒中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控制血压,可以有效降低脑卒中的发生风险。此外,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也需要得到有效控制。在生活习惯方面,戒烟限酒、保持健康饮食、适量运动等都是预防脑卒中的重要措施。

    除了药物治疗,脑卒中的康复治疗也非常重要。康复治疗主要包括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等,旨在帮助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在康复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并保持良好的心态。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此外,患者还需要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在脑卒中的治疗过程中,医院和科室的选择也非常重要。患者应选择具有专业医疗设备和丰富临床经验的医院进行治疗。脑卒中治疗科室主要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康复科等。

  • 常见心脑血管疾病有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这些疾病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线上问诊逐渐成为人们获取医疗服务的新方式。本文将介绍互联网医院或线上问诊在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应用和优势。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