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双相障碍的非药物治疗

 双相障碍的非药物治疗
发表人:吴华龙

双相障碍是以情绪低落与兴奋激惹交替发作的一组情感障碍综合征,伴有躯体症状、睡眠改变,以及认知功能缺失等表现,如果不规范治疗,会导致反复发作,致使整体社会功能受损害。通常双相障碍在急性期首选药物治疗,心境稳定剂是必要的一线选择,其次可以考虑合并使用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如奥氮平、喹硫平、鲁拉西酮等药物,当然,严重持续的抑郁发作也需要使用抗抑郁剂。

然而,当患者进入巩固维持期时,需要根据具体的症状和个人需求,增加非药物干预。一方面,加强了治疗效果,避免复发,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心理状和社会功能、认知功能等给与训练,促进社会和人际适应、职业和学习能力的提升。笔者一一介绍一些非药物治疗模式。

1、物理治疗

目前常见的物理治疗如经颅磁刺激治疗(rTMS)在临床开展非常普及,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失眠、躯体化症状。很多患者虽然度过急性期,处于巩固期,但仍有一些残留症状如睡眠质量不佳、心烦焦虑和身体不适感存在,在维持原有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与 rTMS 辅助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这些残留的症状,通常 20 次以上的治疗频次就能使这些症状逐步改善。

2、心理治疗

毫无疑问专业的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治疗(CBT),人际关系疗法(IPT)、家庭结构治疗等多种模式逐渐被很多双相障碍患者朋友接纳。那么具有哪些症状可以接受心理治疗呢?通常在稳定期,存在的负性认知思维模式,如总是感觉自己不如别人、自责、否定自我等负性认知可以接受 CBT 心理治疗,此外,人际关系及适应困难、婚姻家庭冲突、职业压力等方面的问题都可以接受以上心理治疗,通常 12 次左右可以缓解大部分心理问题。

3、认知训练

认知训练是最近几年开始受到关注的治疗干预手段,主要通过专业的神经认知训练(FR)和社会认知训练(SCIT),旨在改善患者的神经认知缺陷,如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差,好忘事,工作和学习效率地下,思维逻辑能力下降等多种神经认知能力,通过 20 周的训练,可以有效改善双相障碍患者的上述认知功能问题。此外,针对人际关系冲突,人际敏感、情景误解、情绪失控等问题,给与社会认知和互动整合训练,经过 8 周的小组训练,也可以显著改善这些问题。总之,认知训练对于即将回归社会、踏入职场的朋友有着药物不能替代的效果。

4、体能训练

运动疗法对患者的动力不足、欲望低下、焦虑失眠、抑郁和神经认知缺陷都有很好的疗效,多项国际研究证实,球类运动、舞蹈样运动、骑车、游泳依次有不同的改善焦虑、抑郁和动力力不足的效能,每次运动 30 分钟,每周 5 天运动,坚持 1-3 月,效果卓著。

当然,还有其他模式,如音乐治疗、绘画治疗等也是建议的形式,无论哪一种治疗模式,共同的一点就是需要持之以恒,否则,都不会体验到最终疗效,所谓笑到最后的就是那个坚持下来的人!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情绪障碍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癔症型人格障碍是固定处理行为模式,癔症是精神障碍,患得患失。一般由重大事件引起,表现精神失常,比如大哭大叫、学狗叫猫叫或者幼稚、做作的行为,有暗示和自我暗示现象。对此类型人格障碍我们的治疗方式有哪些呢?

     

     

    一、提高认识

     

    我们要帮助患者了解自己人格中的缺陷。只有正视自己,才能扬其长避其短,适应社会环境。如果不能正视自己的缺陷,自我膨胀,放任自流,就会处处碰壁、导致病情发作。

     

    二、情绪自我调整法

     

    癔症型人格的情绪表达太过分,旁人常无法接受。所以具有此种人格的人要改变这种情-况,首先要做的便是问目己的亲朋好友作一番调查,听听他们对这种情绪表达的看法。对他们提出的看法,千万不要反驳,要扪心自问,这些情绪表现哪些是有意识的,哪些是无意识的;哪些是别人喜欢的,哪些是别人讨厌的。对别人讨厌的要坚决予以改进,而别人喜欢的则在表现强度上力求适中,对无意识的表现,可将其写下来,放在醒目处,不时自我提醒。此外,还可请好友在关键时刻提醒一下,或在事后请好友对自己今天的表现作一评价,然后从中体会自己情绪表达过火之处,以便在以后的情绪表达上适当控制,达到自然、适度的效果。

     

    三、升华法

     

    癔症型人格患者有一定的艺术表演才能,我们不妨"将计就计",让她们把兴趣转移到表演艺术中去,使患者原有的淤积能量到表演中去得到升华。事实上,许多艺术表演都有一定的夸张成份,为了使观众沉浸到剧情中去,演员必须用自己的表情、语言去打动他们。因此,癔症型人格的人投身于表演艺术是一条很有效的自我完善之路。

     

     

    四、移情焦点疗法

     

    移情焦点治疗是主要用Kernberg在发明的治疗癔症性人格障碍的动力学疗法,早年的创伤体验造成患者们神经生化的改变,主要是神经递质系统的失调。从而使患者们容易激活攻击性和抑郁情绪,以及对某些刺激过度敏感。这些生物学改变铸造了患者们的气质基础,同时在此基础上,患者们与重要养育者的攻击性客体关系被内化,形成了BPO患者的自体和客体表象。内化的攻击性灌注的客体关系决定了患者们前俄狄浦斯期的固着,并且主要使用分裂和投射认同等原始防御机制来保护好自体-客体不受到攻击性的损害,这样在心理发育过程中,逐渐形成 了身份认同弥散的症状。在此时此地的情景中,患者重复内化的病理性客体关系,从而造成了人际关系的困难。特别是在和治疗师的移情关系中表现出来,通过治疗师对移情的处理,患者能够整合那些分裂或投射出去的心理成分,从而获得康复。

     

    特别注意:癔症型人格障碍很可能是抑郁症等症状的前兆,因为它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心理特点,就是不能接受不完美的事物,所以出现癔症的同时,亦要当心抑郁症发作危险。

  • 一、味觉障碍与口淡无味如何鉴别?

     

    味觉障碍作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病,也是神经内科常见病之一。主要病因是药物引起的味觉异常或无明显原因导致的味觉障碍或减退。主要症状是无法正确判断食物味道,或完全失去味觉。主要危害是会导致脱油皮肤炎等相关并发症。患者预后良好,积极治疗后可治愈。口淡无味作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表现为进食时口中有异味感,或及时进食一些重口味的东西也没有明显的感觉,平时吃干的口味较重,加入的盐等调味品过多。病因多是味觉神经的退化造成的,对于味道的敏感程度下降,又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而导致味觉功能日渐减退,需要与味觉障碍的味觉减退或丧失进行鉴别。

     

     

    二、味觉障碍的治疗方式有哪些?

     

    味觉障碍患者的总体治疗是以补锌和舌下神经阻滞治疗为主,同时也可以配合中药治疗。一方面纠正患者的锌元素缺乏,可使用葡萄糖酸锌等锌元素制剂,另一方面使用利多卡因、地塞米松等药物,对舌下神经进行阻滞治疗以缓解症状,同时可配合中药黄连解毒汤、柴胡龙骨牡蛎汤等进行治疗。本病病程较长,一般为长期持续性治疗,短则半年左右,长则需要3~5年。

     

     

    1、药物治疗

     

    巯基乙胺: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因X线或其他放射,引起的放射病综合征,表现为恶心、呕吐、全身乏力、嗅觉及味觉障碍等,于本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一致,因此可用于治疗味觉障碍。
    葡萄糖酸锌:因为味觉障碍的主要原因是锌元素的缺失,因此补锌是味觉障碍的治疗的重中之重,对于味觉障碍的长期缓解也有着重要意义。
    地塞米松:是味觉障碍的舌下神经阻滞治疗中最为核心的药物,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从而促进传导功能恢复正常,而恢复患者的味觉。
    谷维素:临床上主要用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治疗,在味觉障碍的治疗当中,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症状,配合其他药物能更快的使得味觉功能得以恢复。

     

    2.其他治疗

     

    主要以饮食管理、纠正挑食为主,味觉障碍主要病因是锌元素的缺乏,很大一部分患者出现缺乏的原因是挑食,进食食物的营养严重不均衡导致,因此要对味觉障碍患者进行严格的饮食管理,从根本上杜绝味觉障碍。

  • class com.jd.security.xss.encoder.FilterForRichText:filter error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儿童最常见的神经行为障碍,也是学龄儿童患病率最高的慢性精神健康问题之一。根据患儿的病情和具体需要,合理运用药物治疗、心理行为治疗或个体化教育项目等治疗方法,对患儿进行全面的干预,从而最大程度地改善患儿的症状及社会功能。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于儿童期发病,但青春期和成年后仍可表现出相应症状,需要长期持续性治疗,逐渐改善症状。

     

     

    一、药物治疗

     

    哌甲酯:是目前用于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主要药物,哌甲酯禁用于有癫痫、癫痫病史或有痫样放电的异常脑电图的儿童。治疗早期可能出现副作用,通常都较轻微而且短暂。最常见的副作用是食欲降低、胃痛或头痛、人睡延迟、神经过敏或社交退缩。这些症状大多数都能通过调整给药方案成功控制。
    托莫西汀:该药是第一个被批准用于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非兴奋型药物,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疗效与哌甲酯相当,副作用不明显。可用于治疗成人及7岁以上儿童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禁用该药,不可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合用。
    中枢去甲肾上腺素调节药物:可乐定是作用于中枢的抗高血压药,经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批准的仅有的治疗适应证是治疗成人和大龄青少年的高血压,在儿童中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还未证实。丙咪嗪是兴奋剂治疗无效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者的二线药物,心脏毒性是主要的不良反应。


    二、其他治疗

     

     

    行为治疗:行为治疗是把治疗的重点放在可观察到的外在行为,应用“学习的原则”,根据具体的治疗步骤改善非功能性或非适应性行为。
    家长培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属于破坏性行为障碍的一种,其病态行为也可看作是固定下来的不良的行为习惯或行为模式。培养良好习惯或纠正不良习惯的具体办法不少,但总的理念不外乎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正确的关注方式和奖惩措施把某种好习惯固定下来或把坏习惯去掉。
    学校干预:学校干预是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治疗的一个重要部分,与家长、老师和其他学校工作人员的及时沟通是必需的,以监测疾病的进展和治疗的有效性。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完成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的儿童在记忆智力、操作智力上有明显提高,儿童的冲动控制也会明显下降,但这种方法也并非适用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所有亚型,研究表明这种方法对纯注意缺陷型和混合型效果较好。

  •   3月30日是世界双相障碍日,今年在中国的主题是“很高兴走近你”。与世界自闭症日、国际糖尿病日等健康日相比,人们对“双相障碍日”及双相障碍这种疾病的了解并不多。在3月29日召开的“很高兴走近你”世界双相障碍日媒体发布会,多位专家共同拨开围绕在双相障碍上的迷雾。

      双相障碍位列精神疾病TOP3 不易识别

      说起精神疾病,人们首先想起的通常是分裂症、抑郁症等,对双相障碍知之甚少。

      “双相障碍这个疾病是精神障碍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疾病,如果说我们弄个排行榜的话,它一定是可以进前三位的。” 深圳精神卫生中心、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分会副会长、双相及相关障碍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刘铁榜教授如是说。

    刘铁榜教授发言_副本

    (图为双相及相关障碍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刘铁榜教授)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重性精神类疾病,指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15-19岁最为高发,患者自杀的风险是普通人的10倍,梵高、马克吐温、普希金和英国首相丘吉尔都患有该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双相障碍的发病率约为1——2%,最高可达5%,但这类患者从首次发病到获得治疗的平均时间约为10年。

      患有双相障碍的名人创造出了流芳百世的作品,似乎为这种疾病增添了一丝丝魅力,但我们同样不能忘记的是,梵高、海明威等患者最终都选择自杀。刘铁榜教授表示,双相障碍对患者本人、社会以及家庭的破坏性也是非常大的。

      来自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的陈俊坦言,双相障碍在中国,不管是临床还是科研也好,都是刚刚起步,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做,尤其是在公共健康这块,对于老百姓来说,对这个疾病还不了解,需要去推广。

      因为认知低,这种疾病似乎远离人群。事实并非如此。北京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党委书记王向群教授表示,在我们的社会当中,在我们的人群当中,患病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要多。

      一份国际研究资料显示,美国双相障碍患病率达到4%,比平均水平高一倍,而深圳是全国最高的,是1.5%。刘铁榜指出,双相障碍离我们很近,“分裂症我们在稍微接触后,我们就能够了解,这个人不太正常,可双相障碍悄悄地生活在我们的周围,我们有时候不大容易识别它”。这种“近”就像我们在国外不大容易分辨出日本人、中国人、韩国人一样。

      双相障碍易被误诊 整体可治可控

      谈及双相障碍的治疗,刘铁榜教授表示,这是一个持续终生的疾病,一旦患了这个疾病,完全痊愈比较困难,但整体是可治、可控的,目前已经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帮助患者恢复到健康状态。

    媒体问答_副本

    (图为发布会上嘉宾回答现场提问)

      但值得注意的是,治疗所有方法,但在诊治过程中,双相障碍面前有不少难题。比如,因为双相障碍患者更多的表现是抑郁,所以这类病人被误诊为抑郁症的几率非常高。美国、法国等西方国家的一些资料显示,双相障碍误诊为抑郁症的有60%。

      “误诊为抑郁症就是只看到他情绪低落的一面,没有看到他情绪高涨的一面,所以认为他就是抑郁症。”刘铁榜教授表示,一旦误诊为抑郁症,给予患者抗抑郁治疗,将会导致疾病复杂化。

      第二版双相障碍防治指南将在今年年内发行,其中包括对临床医生指导双相障碍患者用药的指导。上海市虹口区精神卫生中心汪作为博士表示,双相障碍患者何时用抗抑郁剂治疗,何时用心境稳定剂治疗并不是一个普通人能够掌握的,最终要交给专业医生来决策。

      另外,由于15-19岁是该疾病的高发期,但另一方面这个年龄段也是青春期的孩子折腾、动荡的时候。那么,某个孩子到底是青春期的正常表现还是异常的病态呢?刘铁榜教授表示,这是容易发生误诊的地方之一。他建议,当家长觉得孩子处于很动荡不安的时候,应及早的咨询专家。

      此外,专家还提醒,公众应学会辨别正常的烦恼与双相障碍之间的区别。刘铁榜表示,正常的烦恼一般发生在一些处理不了的事情之后,如果某个人对某件事情的反应过于大,或者再事情解决后,情绪依然很重,就可能是一种病态。

      “该忧伤的时候忧伤,该兴奋的兴奋,他不是这样的,那我们就要考虑到他是不是一种异常。”刘铁榜表示,这是一种自我诊断的方式,帮助人们及时到医生那边去,最终双相障碍可以像乳腺癌一样,群防群治,误诊、漏诊数字随之减少。

  • 近日门诊来了一位女患者,30岁左右,自述每次来月经前几天整个人不正常,容易情绪激动,和老公吵架,打孩子,总觉得燥热,这种情况持续了两年多,症起生产之后,只有经前几天出现这些症状,月经一来就正常了。

     

    得病期间,每次发作起来和亲戚吵架,最后吵到大家都不敢去她家,家人都说她可能有精神病,差点送去西医院开镇静类药物。因害怕吃西药于是来寻求中医帮助。在诊脉看舌后老师开了方子,主要活血、化瘀、清热,因第二次来就诊时还未至经期,症状不显,但自述觉得没以前燥热了。

     

     

    可能我们生活中遇见的并没有这么夸张,大部分人只是经前或经期情绪不稳,容易悲伤或莫名烦躁,倒不至于时时欲哭或打人毁物。这些表现中医诊断为“经行情志异常”,关于本病的记载始见于《陈素庵妇科补解》。

     

    分析本病的病机一般有三种情况:

     

    心血不足

     

    中医讲“心主神明”,从狭义来说神指人的思维、意识、情感及性格等精神活动。而神又与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灵枢》说“血者,神气也”,心血充足则能化神养神,同时心神清明又能调控心血正常运行。若是素体心血偏虚或劳倦伤脾则导致血少,而经期气血下注冲任二脉,不能滋养心脾,神失所养,则出现精神异常,多表现为悲伤易哭,情绪低落。

     

     

    肝经郁热

     

    在脏腑学说中认为“肝主疏泄”,而女子月经来潮与它的疏泄功能息息相关,故又有“女子以肝为先天”之说。若肝气郁结,疏泄不畅,郁而化热,从而上扰心神。这种情况常常表现为烦躁易怒,打人毁物。

     

    痰火上扰


    有人素体痰湿内盛,或情志不畅,容易导致肝木乘脾土,脾虚又生湿,湿聚为痰,中医讲“百病皆由痰作祟”“怪病多痰”,痰积日久易化热,痰火上扰心窍,导致情志失常,多表现为精神狂躁,烦乱不安。

     

    其实临床上大多数都是以某一病机为主,兼有其它,故而辨证论治也有主有次。经期情志异常与平素体质有着极大的关系,同时也离不开自己的调节,尽量在经前经期放松心情,规律生活,可以缓解某些症状。如果像文章一开始所讲的那位患者那么严重的话建议及时就医,不可大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频发,不仅对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伤害,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心理疾病。

    案例中的8岁男童京京,因为遭受老师的体罚,导致出现情绪障碍,无法正常上学,不得不待在家里进行治疗。

    情绪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波动大、情绪低落、焦虑、抑郁等症状。这类疾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遗传、环境、心理等。

    针对情绪障碍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等方法。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调节神经递质水平,改善情绪症状;心理治疗则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动力学疗法等方法,帮助患者改善心理状态;物理治疗则通过经颅磁刺激等方法,改善情绪症状。

    预防情绪障碍,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首先,家长和老师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干预心理问题;其次,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最后,社会要加强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提高公众对心理疾病的认识。

    对于遭受校园暴力的学生,家长和学校要给予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阴影,恢复正常生活。

  •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情绪障碍是一个常见的问题。面对孩子情绪波动,家长应如何应对?本文将从心理、行为、环境等多方面分析原因,并提供应对策略,帮助家长更好地关爱孩子。

    一、孩子情绪障碍的原因

    1. 家庭因素:家长的教育方式、家庭氛围、亲子关系等都会影响孩子的情绪。

    2. 学校因素:学习压力、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等也会导致孩子情绪问题。

    3. 社会因素:网络信息、媒体宣传等也会对孩子心理产生影响。

    二、应对孩子情绪障碍的策略

    1.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家长要多陪伴孩子,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予关爱和支持。

    2.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长要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

    3. 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4. 培养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家长可以教孩子一些情绪管理的方法,如深呼吸、冥想等。

    5.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孩子情绪问题严重,家长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三、预防孩子情绪障碍的方法

    1.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家长要鼓励孩子,让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

    2. 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家长要让孩子学会面对挫折,勇敢地克服困难。

    3.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家长要定期带孩子进行心理体检,及时发现并解决心理问题。

    4. 关注孩子的网络使用:家长要关注孩子的网络使用情况,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网络。

    5. 加强家庭教育:家长要注重家庭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

  • 更年期不仅仅是女性的专利,男性同样需要关注这一阶段可能出现的更年期综合征。这种综合征常常被忽视,导致许多男性在出现疲倦、焦虑、易怒、健忘等“衰老”症状时,误以为这是衰老的正常表现,从而延误了治疗。

    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体内的睾酮水平逐渐下降,这可能导致靶器官发生紊乱,引发更年期综合征。除了睾酮水平下降,慢性疾病、不良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也可能导致睾酮水平下降,从而引发更年期综合征。

    更年期综合征的症状主要包括情绪和认知功能障碍、性功能减退、生理体能改变和心血管疾病等。常见的症状有失眠、乏力、心悸、多汗、食欲不振、肌肉疼痛、情绪抑郁等。

    对于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首先需要明确诊断,然后根据症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激素替代疗法、抗抑郁药等。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生活方式调整包括戒烟限酒、规律运动、保持良好作息等。

    为了预防和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男性需要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就医。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尽早咨询专业医生,寻求帮助。

  • 学校恐怖症,一种常见的儿童情绪障碍,主要表现为对学校的恐惧和回避行为。这种恐惧可能源于分离焦虑、适应新环境、人际交往困难,或是因学业、社交等方面的挫折和羞辱。

    患儿可能会出现头痛、腹痛、食欲不振、全身无力等症状,以逃避上学。在学校中,他们可能会表现出焦虑不安、畏缩不前、不敢与同学交流、不敢正视老师等行为。

    预防和治疗学校恐怖症,首先需要家长和老师的理解和支持。家长要避免过度溺爱,给予孩子适当的关爱和鼓励;老师要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此外,心理咨询和家庭治疗也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方面,新型抗抑郁剂如百忧解、兰释等可以改善情绪,消除焦虑。药物治疗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除了药物治疗,家长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帮助孩子走出学校恐怖症:

    • 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给予关爱和支持。
    • 鼓励孩子参加兴趣班和社交活动,提高自信心。
    • 与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 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让他们学会面对困难。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