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中药的特殊煎煮方法

中药的特殊煎煮方法
发表人:副主任医师邱海新

      1、先煎:一剂药物由多种药物组成,其中有一两味,必须开锅后先煎30-60分钟,然后再把泡好的药物加进去再煎。这种药物主要有两种:其一是有效成分溶出很慢的,溶出困难的药,像矿物类贝壳类的药物,比如珍珠母、煅牡蛎、瓦楞子等等。其二是一些有毒性的药物,随着煎煮时间的延长,其毒性可以降低,比如附子、川乌、草乌等。

       2、后下:一剂药当中需要在起锅前15分钟左右放进去的。一般这样的药物都不耐久煎也有两种情况,其一是挥发性强的药物。其二是有效成分易分解的药物,比如钩藤。

       3、包煎:指有的药物需要用纱布包住再与其他药物一起煎煮。这种药物一般有三类:其一,容易使药液浑浊的药物,比如五灵脂这一类的。其二,小颗粒状药物,容易糊锅的。比如车前子这一类种子药物。其三,有毛的药物,混在药液里可能刺激咽喉,比如辛夷、旋复花这一些。

       4、烊化:这是说把固体的药物熬成液态,调匀之后再加入药液中,一起喝。这主要是指一些胶类药物,比如阿胶、鹿角胶,龟板胶等。

 

 

  5、冲服:水溶性很好或者干脆就是液体的药物,可以直接等药液滤出后兑入药液中服用,比如鲜竹沥、芒硝等。

 

  6、另煎:指一类药物不与其他药物一起煎,而是单独煎好后,将其药液与其他药物的药液兑在一起服用。这样的药物通常都属于贵重药物,比如年岁比较久的人参、西洋参等。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临床常用到的中药,无论是中成药颗粒剂还是熬的中药汤剂,大多数情况下都应喝温热的,尽量不要喝凉的。

    中药汤剂加热可以采用水浴加热法,或倒在砂锅里用炉火加热。但要注意的是,中药最好不使用微波炉加热。

    在临床上一些患者使用微波炉加热中药,结果影响了药物的临床疗效,使疾病治疗阶段停滞不前。

    中药为何不能用微波炉加热?

    这其中的原理包含了中药学、分子物理学、微波物理学等多个领域。

    具体原因如下:

    • 1、微波炉的加热原理是通过微波作用于食物,使食物内部分子产生震动而产热。利用微波炉加热中药的同时,药物分子震动产热的过程中,药物分子也会发生破坏变质,容易失去原有的药物功效;
    • 2、不同药物对微波加热功率敏感性不同,这一点与药物本身的结构组成特性相关。药汤是多种药物的混合溶液,不适宜一同加热;
    • 3、相比于传统加热方法,微波炉加热中药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但其不良反应是否明显可能与个人体质有较大关联。有研究报道发现,某患者服用微波炉加热的冷冻中药汤剂后引起呕吐,而使用砂锅对同样的冷冻中药汤剂加热后服用并未出现呕吐症状。因此,建议在以后的服药治疗中最好不要使用微波炉给中药汤剂加热,以避免上述情况发生。

  • 肾是先天之本!2种豆子一起煮汤,除湿除热补足肾气,肾好腰强健

     

     

    《黄帝内经》中讲“肾热病者,先腰痛”,这句话的意思是腰为肾之府,肾病必见腰痛。如果是湿热导致的一些疾病,比如尿路感染、肾炎等都会出现腰痛的症状,“黑豆除湿补肾汤”可化解。

     

    很多人都经常有腰痛的情形出现,可是腰痛是一种症状,不是一种疾病,所以临床诊治时一定要注意辨证施治。在本书中我们主要介绍湿热腰痛,这是腰痛的一组重要病症,需要积极防范。

      

     

    在《黄帝内经》中有这样一段阐述:“肾热病者,先腰痛。” 这句话的意思是腰为肾之府,肾病必见腰痛。如果是湿热导致的一些疾病,比如尿路感染、肾炎等都会出现腰痛的症状,并且也伴随有其他症状。所以当腰痛时,一定要注意考虑肾的原因,另外,根据临床其他症状,来找出辨证施治的方法方可化解。

     

    有一位湿热腰痛的患者来找我看病后,问我如何预防湿热腰痛,我建议他注意清淡、流质的饮食。另外,要注意适度运动,并保证下yin部的卫生,避免湿热外邪上逆,传导疾病。另外建议他,如果有闲,可以试试“黑豆除湿补肾汤”来补益、除湿热、坚筋骨、治腰痛。对于一般湿热性肾病引起的腰痛都有益。

      

     

    下面来学学“黑豆除湿补肾汤”的制作方法

     

    原料:薏米60克,绿豆30克,黑豆30克。制作方法:把黑豆、绿豆用温水泡透;锅内加水,下黑豆用小火烧开;然后下入绿豆烧开;下入洗好薏米,用小火煮至软烂;粥内加入糖调匀即成。养生功效:补肾、坚筋骨、除湿、清热、健脾开胃等。

     

    黑豆,在长期的农耕社会中,人们发现,牲畜食用黑豆后,体壮、有力、抗病能力强,所以,以前黑豆主要被用作牲畜饲料,其实这是黑豆的内在营养和保健功效所决定的。

     

    那时人们崇尚白色食品,只有贫者和食不果腹的人才无奈食用黑豆。但医者和养生者却发现并总结出黑豆的医疗保健作用。黑豆性平、味甘;归脾、肾经;具有消肿下气、润肺燥热、活血利水、祛风除痹、补血安神、明目健脾、补肾益阴、解毒的作用;用于腰痛或腰膝酸软,四肢麻痹,肝肾阴虚,头晕目眩,视物昏暗,或须发早白;对脚气水肿,或湿痹拘挛、腰痛;腹中挛急作痛或泻痢腹痛者有用。所以黑豆在此方中起重要的补益作用,除湿除热,补肾治腰痛。

     

    绿豆,清热解毒利湿。薏米,也起清热解毒利湿的作用。所以三种食材一起组方,共奏补肾,除湿除热,除湿痹拘挛、腰痛等症。腰痛的患者不妨多选择一下这个食谱,养生保健作用不错。

     

    本节养生要点提炼

    ① 知道肾湿热导致腰痛的病机、症状等。

    ② 学习“黑豆除湿补肾汤”的配伍、制作方法,养生防治疾病的功效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周大妈患了肾炎,在医院里输了半个月的吊瓶好多了,出院了。回来后找到我,让我用中医给她调理。通过她的化验单可以看出病情控制得不错,没有必要再吃中药了,建议她可以试试“玉米须汤”来保健,清热利尿消炎很好用。她觉得这法子太简单,但是对于她的病情是有益的。

     

     

    玉米须

     

    玉米须是很廉价的药品,一般不为人们所珍惜,只是在中医师的眼里它是个宝。玉米须,最早药用记载见于1476年的《滇南本草》,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中国药典》1977年收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材标准》1985版(一部)收录的常用药材品种。

     

    吃玉米,大家都爱光煮玉米,把玉米须扔掉。其实这很浪费,我们应该把玉米须摘下来,洗浄,煮水喝,是一家人清热消暑的保健茶。高脂血症、高血压、高血糖的病人喝了,可以降血脂、血压、血糖。它还能利水、消肿。中医认为玉米须,甘平,能利水消肿、泄热、平肝利胆,还能抗过敏,治疗肾炎、水脚、肝炎、高血压、胆囊炎、胆结石、糖尿病、鼻窦炎、乳腺炎等。

     

    玉米须对人还有利尿作用,可以增加氯化物排出量,其利尿作用是肾外性的,所以对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都有一定的疗效。

     

    所以对于防治肾炎,适当喝点玉米须茶是很有益的。

     

     

    玉米须汤制作方法

     

    原料:玉米须50克。干品100克。

     

    制作方法:将玉米须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煮1小时,取汁饮用。

     

    养生功效:清热利湿,对湿热肾阳有益。

     

    另外,再介绍几个玉米须用于防治肾炎的食疗方法:

     

    肾炎水肿尿少:玉米须50克,黄精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可以除湿利尿,消水肿。

     

    膀胱炎、小便黄赤:玉米须50克,车前子(各包)9克,甘草6克,煎汤。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口服,5天为1个疗程。清热、利尿、消炎、有辅助治疗作用

     

    尿少、尿频、尿急、尿道灼热疼痛:玉米须、玉米芯各50克,水煎去渣代茶饮。毎日1剂,分早、中、晚三次饮用。清热、利尿、消炎,缓解症状有益。

     

    尿血:玉米须50克,白茅根18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5天为1个疗程。清热、利尿、消炎、止血,可起到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总之,玉米须不是废物,应该了解它的功效,为我们所用,尤其是要防治湿热病、下焦湿热病、肾脏炎症性疾病等,都可以选择玉米须来保健。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我们通常判定上半身最关键的部位在于肩颈,而下半身则是骨盆定江山,从人体结构来看,骨盆处于中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就好比是人体的一根“平衡木”。所以一旦盆骨出现了问题,那么就会像多米诺骨牌倾倒一样,引起连锁反应,例如高低肩、长短腿、脊柱侧弯等等,同时还可能伴有头晕、手麻、颈肩腰腿疼等等症状。如果说自己在家按摩,怕手法不当,适得其反,吃药又怕吃“苦”,那不如就来看看今天我们要说的熥药方吧。

     

     

    熥药方是宫廷正骨派的一大特色,自清朝时起就开始使用,随着时代的变迁,渐渐发展,形成了适合不同部位疾病使用的特色熥药,而颈肩和腰腿就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两个容易出现问题的部位。

     

    1、颈椎熥药方

     

    葛根30克,桑枝20克,红花15克,当归20克,牛膝20克,川椒15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川芎20克,桂枝20克,大青盐100克,片姜黄20克,海桐皮20克。头晕、头痛为主的,热敷时往上,敷在风池穴周围;颈部疼痛,伴有上肢发麻的,热敷时往下,以颈椎下段为主;也可用于肩膀、手臂的敷用。

     

    2、腰椎熥药方

     

    骨碎补20克,透骨草20克,伸筋草20克,牛膝20克,桑寄生30克,川断20克,海桐皮20克,红花15克,鸡血藤30克,羌活20克,独活20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木瓜15克。此方具有温通经络、活血止痛的功效,敷用时,以腰带处和腰椎的交点为主。

     

    3、独家熥药-四子散

     

    紫苏子60克,莱菔子60克,白芥子60克,吴茱萸60克,紫苏子可以降气除寒,白芥子和莱菔子有利气的作用,吴茱萸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疼的功效。

     

    以上的药材都经过粗加工粉碎做成糙末,将药一齐倒进一个大点的容器中,加入度数高些的白酒(对酒精过敏者可不加)、大青盐(可用食盐代替),拌匀后静置一会,让酒被药材充分吸收,达到提升药力的作用。装入大小合适的两个布袋中,袋口缝合,制成药包,上锅蒸制,开锅后再蒸5分钟即可。蒸时不要加锅盖,用一条毛巾替代,这样水蒸气可以散发而不至于打湿药包,只热不烫。蒸好后,取出一个热敷于患处5分钟后重新放回锅中加热,再换另一个药包继续热敷,如此反复交替热敷一小时即可。中医对热敷讲究:一通皮,二通肉,三通血脉,四通筋骨,五六七八直通病处,所以药包起码要换10次效果为佳。

     

     

    当然也有一些细节需要注意

     

    1. 每天热敷一次的话,药包大约可反复使用5天,用完的药包不要直接扔掉,可以把药倒出来加水煮开泡脚,同样有舒筋活血的功效。
    2. 因为药包需要不停更换加热,建议可以使用电磁炉配合蒸锅加热,这样不受空间限制更方便。
    3. 皮肤有外伤者、孕妇及哺乳期女性不建议使用此法。

     

    熥药,舒服又治病,自古传承,是个不错的选择。

  • 白露季节,暑气已消,秋高气爽,甚是舒服。在这个时候需要养阴防燥,建议多吃花生。

    主题:花生小米粥

    食材:小米50克,花生仁50克,红小豆30克,桂花糖、冰糖各适量。

    做法:

    1.将小米、花生仁、红小豆放入清水中浸泡2小时,淘洗干净待用;

    2.锅中注入适量清水,加入花生仁、红小豆煮沸后,改用小火煮30分钟;

    3.放入小米煮至烂,花生仁、红小豆酥软,再加入冰糖、桂花糖即可。

    39食神特别提醒:

    一、花生滋阴润肺 蛋白含量高

    因花生有滋阴润肺,抵抗肠道病毒等保健作用,而秋季保健的工作重点就是养阴防燥,所以大家可多食花生。中医认为,花生味甘,性平,入脾、肺经,可补脾益气、润肺化痰,滑肠催乳。而营养学认为,花生有“长生果”、“植物肉”、“素中之荤”之称,多吃花生可补蛋白。花生仁含丰富的脂肪油,油中含多种脂肪酸的甘油酯,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0%以上;又含丰富的蛋白质、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卵磷脂、嘌呤、胆碱、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泛酸、钙、磷、铁、甾醇、部分鞣质等。

    注意,寒湿阻滞及肠滑便泄者不宜吃花生。

    二、炒花生易上火 秋天要少吃

    花生的吃法有很多,可生食、磨成粉冲服,还可炒熟或煮熟吃。因为炒花生特别香,花生米成了一道受欢迎的开胃菜,但炒花生时,温度骤然升高至120℃以上,既清除了花生中的“自由水”,又破坏了“结合水”中的氢键,使原本味甘性平的花生变成了性燥热的炒花生。吃多了炒花生,容易上火,因此需要滋阴润肺的朋友要少食或不食炒花生。最好选择清炖、熬煮等方式,比如今天教的花生小米粥,可健脾润肺。

    39食神每周五提醒:

    水对应肾,如有腰膝酸软、水肿、尿频、记忆力减退、易感风寒、无故大量脱发等症状时,就需要养肾了。

    肾最强时间:5~7时 肾最弱时间:23~1时 强肾关键词:藏

    ●睡前用热水局部泡手、脚,不但可以促进末梢的循环,还有帮助睡眠的作用。

    39食神补充提醒:食疗只是日常辅助调理,别过分依赖;若感身体不适,请尽快就医。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系“料‘食’如神”系列,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 1、 苦参洗剂  

    组成:苍耳子15g、蛇床子30g、苦参50g。

    功效:外用止痒并且能够祛湿消肿。

    使用方法:将对应的药物量放在锅中煮开后再用小火炖20分钟,将汁放入盆子中晾凉可直接使用浓汁来涂抹患处,也可以兑水清洗皮肤。


    2、 侧柏叶洗剂

    组成:侧柏叶50g、蝉蜕10g。

    功效:清热解毒、透疹止痒。

    使用方法:将侧伯叶先剪碎,然后和蝉蜕用纱布蜜蜂可以碾碎,倒入适量的水烧开后再煮10分钟,可以直接用汤汁涂抹患处。


    3、 土茯苓洗剂

    组成:土茯苓20g、苡米30g、木通10g、蒲公英20g、甘草3g。

    功效:清热解毒、止痒。

    使用方法:将其和1000ml的水一起炖煮,煮开后再继续小火15分钟然后将水晾凉后兑水清洗患处治疗湿疹。


    4、 无花果叶洗剂

    组成:50g无花果叶、20g明矾。

    功效:透疹止痒。

    使用方法:将无花果叶先洗干净然后加入明矾一起煮水,煮开后可以兑水清洗身上皮肤,也可以不兑水直接清洗治疗皮肤瘙痒和湿疹。


    5、 玉屏风散

    组成:黄芪60g、白术60g、防风30g。

    功效:益气增强抵抗力,治疗慢性湿疹。

    使用方法:将其一起打磨然后搅拌均匀每天喝9g,可以加入大枣2颗和水一起煎服饮用。


    6、 消风散

    组成:木通3g、甘草3g、石膏6g、牛蒡子6g、苍术6g、荆芥6g、胡麻6g、苦参6g、知母6g、蝉蜕6g、防风6g、生地6g、当归6g。

    功效:清热、凉血、疏风、除湿。

    使用方法:将药物煎服后每天喝一剂,是治疗湿疹风疹皮肤瘙痒的药。


    7、 凉血祛风汤

    组成:生地15g、丹皮10g、炒黄芩15g、僵蚕10g、防风9g、蝉蜕10g。

    功效:凉血止痒、清热透疹。

    使用方法:每日煎服一剂,可分2-3次饮用,适用于皮肤瘙痒的皮肤疾病患者。



  •   现在在大医院里,医生开出的中药大多由煎药室代劳,省时省力,方便了病人,但是,由于是机器煎煮,几服药一股脑倒进去,高压煎煮,速度快了,包装整齐,携带也方便了,可药液明显稀薄了,而且有些中药的特殊煎法,比如先煎、后下、包煎等等也无法进行,因而效果大打折扣。

      事实上,中医对中药的煎法是非常考究的,同样一张药方,因为药物的煎法、服法不同,治疗的适应证和效果就不一样,一个病即便辨证再准确,用药再恰当,如果煎、服方法不当,就不可能发挥应有的疗效。所以,奉劝病员,中药一定要自己煎,那么,中药该如何正确煎、服呢?

      煎药是不能图省事的,煎药器具,加水量及煎煮时间都是有讲究的。多选用有盖的陶瓷砂锅或搪瓷锅,加水量,则以浸泡后水面高出饮片2-3厘米为宜,如果药味多、体积大、吸水强、煎煮时间长的中药加水宜多些,头煎加水量宜多些,二煎时适当减少。煎煮前先加水搅拌后浸泡30分钟左右。煎煮火候、时间等也直接影响汤药质量,一般先武火(急火),煮沸后文火(慢火)保持煮沸状态,直至达到煎药要求。

      不同的药煎法大不同,这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对于治疗外感病的发汗解表药,多系花、叶、全草等,这类药物性轻扬发散,气味芳香,含挥发油较多,长时间煎煮容易使其有效成分挥发殆尽。所以煎药时间要短,宜用武火(大火)急煎。对于滋补调理药,烹煎时间则需延长,并用文火(小火)慢慢熬煎,头煎从汤沸后再熬30-60分钟,滤出药汤;二煎则在沸后再煮20-30分钟。文火慢熬,能使药物成分充分溶解于汤汁之中,可使药效达到最佳。

      有些药物需要特殊的煎煮方法,在药方中医生都会注明,如先煎、包煎、后下药、溶化(烊化),其它还有另煎、泡服、冲服、煎汤代水等的用法,在服药前一定要问清医生或药师,相信如果能够正确煎煮及服用方法,就能真正发挥药物的作用,达到治病的目的。

      补益药需煎需煮久些

      补益调理药是以滋补人体气血不足为主要功用。常用的药材如黄芪、党参、白术、当归、白芍、地黄、牛膝、黄精、玉竹、天冬、麦冬、仙茅、何首乌、山药、莲子、肉苁蓉、龟板、鳖甲等,都是植物的根茎、果实及动物的甲壳类等,如以短时间煎煮,其有效成分不易完全煎出,直接影响滋补调理的功效。

      因此,为了完全煎取补益调理药中更多的营养成分,正确的方法是开始采用大火煎沸,然后改用小火慢煎。头煎沸后再煎30~40分钟左右,有的药需要煎煮的时间更长,应遵医嘱,二煎沸后再煎约20~30分钟,以饮片掰开无白芯为度。这样的时间长度才可使药材里的有效成分全部煎出,发挥应有的疗效。

  • 作者 | 李奇

    文章首发于 | 儿科李奇大夫

     

    中草药汤剂是目前中医最常用的药物剂型之一。但是门诊中很多家长咨询如何煎制中药,也有不少家长反映孩子喂药困难,所以今天的话题是:小儿汤药的煎服。

     

     

    材料要求

     

    锅:

    煎药时最好用材质安全、受热均匀的砂锅、陶锅及搪瓷锅,不建议使用铁锅、铜锅及铝锅;也不建议使用带油垢的锅,煎药锅最好与烹煮食物的锅分开使用。

     

    水:

    煎药用水就是日常生活中的饮用凉水,不要加热水。

     

    药材:

    许多中药都是经过炮制加工过的,无需清洗。

     

     

    常规药材怎么煎?

     

    1、首先将药放入锅内,加入适量凉水,水位要高于药物约2-3cm。

     

    2、浸泡约15-20分钟。(先煎药无需浸泡,可以在煎先煎药时把其它药物浸泡好)

     

    泡药水不必倒掉,浸泡后直接煎煮。

     

    3、开始煎药(头煎药):煎药时先用大火(武火)煮开,再用小火(文火)煮约15-30分钟,这样药物的有效成分才能彻底溶解出来。

     

    有些药物因质地粘稠、易成糊状,故应频频搅动,以免水干药糊。

     

    解表药和清解药煎药时间要稍短,约10-15分钟,而调理和滋补的中药煎的时间要长,约20-30分钟,具体可遵医嘱。

     

    4、将溶剂倒入盛药容器,在煎药锅中再次加凉水至淹没药即可,重复步骤3,第二次煎药。

     

    煎药一般要煎两次,第二煎不需要浸泡,将两次煎出的药液混合在一起,分2-3次服用。

     

    特殊煎法的药物如何煎?

     

    先煎药:需要在煎群药之前先煎煮20分钟后再与群药同煮。

    后下药:在头煎药出锅前5-10分钟放入。

    包煎药:用纱布包裹后再与其它药一起煎煮。

    另煎药:单独煎煮取汁,服用时兑服。

    冲服药:用药液直接冲服,不用煎煮。

    烊化药:放入热水或药液中加热溶化再服用。

     

    药煎糊了怎么办?

     

    倒掉,并且把煎药锅彻底清洗干净,重新取药煎煮。药物煎糊以后,成分会发生变化,切不可因为节省、害怕重新煎药的繁琐等心理而继续服用。

     

    为避免药物煎糊,除选择好的药锅外,还应保持药锅干净,煎药时应专心,期间不时翻动,避免糊底。

     

     

    服药的常见问题

     

    1、服药方法及用量优先遵从医嘱。以下服药方法适用于无严格医嘱的情况:

     

    服用中药汤剂比较困难的孩子,煎药时尽量煎的少一些,可分多次温服,一日服完。

     

    1岁左右的孩子,可煎60毫升,每服10-20毫升,日服3次;

    2-5岁的孩子,可煎100-150毫升,每服30-50毫升,日服3次;

    6岁以上的儿童,可煎200毫升,每服100毫升,日服2次。

     

    若服药后出现呕吐或发热、饮食不佳者,可减少每次服药量,多次服用,效果更佳。

     

    2、什么时间服药比较合理?

     

    服药时间最好在餐前或餐后0.5-1小时。

     

    对于上幼儿园不方便中餐前后服药的小朋友,通常我们会建议早上上学前、下午放学后,晚上睡觉前服药。

     

    3、服药需要忌口吗?

     

    服药期间,一般忌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有的需要忌食油煎、油炸、油腻不好消化的食物;有的需要忌食鱼虾螃蟹,牛羊肉,香菜、茴香等发物。

     

    一些特定疾病,比如咳嗽、便秘等,还需要根据病情适当忌口。

     

    另外,服药前后间隔1小时再喝牛奶。

     

    4、是否可以在汤药中加糖调味?

     

    能够顺利服药的孩子,我们不建议加糖。但中药汤剂酸苦,有些孩子难以下咽,适量加糖影响也不大,对于临床上服药困难的孩子我常建议在服药后,再给糖吃,这样可以很快解除口中的苦味。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说起急性附睾炎,相信大家也不陌生,它主要就是由于患者身体内部受到感染导致的,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生殖系统感染疾病,大多数都是由于前列腺或者尿道口受到感染而导致的。导致附睾炎的病菌几乎都是大肠杆菌的,所以大家平常在饮食方面的时候就应该要特别的注意,特别是男性朋友们还应该要清洗干净自己的生殖器官。

     


    急性附睾炎的患者发病是非常紧急的,甚至是会在发病的头一天都会感觉到自己上厕所的时候血尿,这是非常明显的一个症状,而且这种疾病大部分都是中青年男性朋友们才会患上的,这主要就是由于尿道口狭窄而引起的,那么患者就会时常感觉到自己的附睾周围都非常的疼痛,不过这种疼痛不会蔓延到其他的部位,只是局限在附睾周围,但是随着病情再次恶化患者就会感觉到自己全身上下都非常的不舒服,甚至是不时的会感觉到自己有些发热的。


    其实急性附睾炎这种疾病的治疗方法并不是那么单一的,还是比较多样化的,主要就包括了外科治疗,和内科治疗的,因为本来急性附睾炎就是由于患者身体内部的湿热太重引起的,甚至还有的患者是因为自己气血不足导致的,所以就可以采取中医的治疗方法来治疗这种疾病的。


    很多患者需要采取抗生素这种药物来治疗自己的疾病,但是应该要正确的去使用这种治疗方法的,要不然的话就会引起很大的副作用,而且还需要配合使用中医的治疗方法,这样内服外用的结合方法才能够非常好的去治疗急性附睾炎,这样就能够增强炎症的快速吸收。

     


    那么在治疗的时候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起到清热解毒,还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就比如说蒲公英,柴胡,还有丹参这些药物都是可以起到这个效果的,这些药物对于附睾疼痛非常剧烈的患者是非常有疗效的,能够非常快速的去缓解患者的疼痛,而且还可以加入红花这味药材的。


    上文就是向大家详细介绍了急性附睾炎中医的治疗方法,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还要防止自己的疾病出现复发的情况,因为这种疾病本来就是非常容易复发的,有很多的患者都是在康复以后而导致的再次发作,要是复发太多次的话就必须要进行手术来治疗的,比如说输精管结扎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写在前面的话


    每个中医师的用药习惯都有所不同,我个人特别喜欢用生姜这味药。这味药是经方中用途最广泛的药物之一,在《伤寒论》中出现39次,在《金匮要略》中入方51次。若中药世界也有“世界杯”,那么生姜就相当于球场上的“自由人”,能够根据场上形势,灵活变换自己的位置与职责。

     

    当风寒感冒来袭,生姜能够辛散温通,祛风解表;当患者出现脾胃虚寒时,生姜则能鼓舞胃气,温中散寒;当患者罹患寒痰咳嗽时,生姜能温肺散寒,化痰止咳;此外,生姜还能解鱼蟹毒及半夏,天南星的毒性。

     

    也就是说,生姜就如同“足球皇帝”贝肯鲍尔一般,活动范围覆盖全场,既可以作用于胃,心下,促进胃气的生成,鼓舞胃气;又可以将胃气全方位的输出,温养肉,骨,筋,皮,肌。

     

    在人身体最危险的时候,胃与五脏即将中断联系时,可以用大剂量生姜使胃气供给到五脏。但是,有朋友会问,如果不想让胃气四处发散,就想让它收敛一点,老老实实地做一个中场选手,效果局限于局部,可以吗?当然可以,这时我们可以选择一种奇妙的煎煮方法。

     

     

    去滓再煎法

     

    在《伤寒论》中有七个处方煎煮法清楚标明去渣再煎。它们是:重用生姜或干姜三两~五两的: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旋覆花代赭汤。

     

    重用柴胡的: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并用的:柴胡桂枝干姜汤。通过去滓再煎,生姜(干姜),柴胡,桂枝这四种药物的挥发油(也称为精油)消失殆尽,其功效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桂枝:在柴胡桂枝干姜汤中,通过去滓再煎,桂枝发汗解肌的功效被减弱了,主要作用于胸腔与腹腔之间。

     

    生姜(干姜):生姜,干姜在中药中都属于比较广谱的药物,作用广泛。但通过去滓再煎,在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中,它们的药性被集中于心下,胃脘。将胃气全方位的输出的能力被减弱了,而鼓舞胃气的能力则被增强了。

     

    柴胡:柴胡有两种主要的功效:


    一、是直达腠理,透表泻热,具有发汗的作用。

     

    二、是和解少阳,疏肝解郁。

     

    在第一个作用中,柴胡的作用部位是:皮肤腠理,此时不再煎,代表方剂是柴葛解肌汤。在第二个作用中,柴胡的作用部位是:胸胁,此时再煎,代表方剂是大、小柴胡汤。

     

     

    具体实践:

     

    既然是以“生姜”点题,那么就继续用“生姜”结尾吧。在“旋覆代赭汤”中生姜用到了五两,五两是多少?按照汉代一两为15.625克换算,就是70多克。


    这个方子,是治疗心下痞硬,同时呃逆不已的方子。其病机主要是胃气虚弱,胃饮内生,守胃功能失调,浑浊之气被胃饮所阻不能下达于小肠,被人体向下棑出,于是只能向上,形成打嗝。在2000毫升水中,纳入旋覆花,人参,生姜,代赭,甘草,半夏,大枣等药物。

     

    煮到1200毫升时,把所有的药物渣滓捞出来。去滓,再煎,煎到只剩600毫升。每日服用三次,每次200毫升。这个方子的煎煮方法就是去滓再煎法。

     

    当然现在我比较喜欢开中药配方颗粒,一般来说,如果我需要药力作用于里,我会让患者多放些水,将颗粒泡好后,再小火煮几分钟。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