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发热原因(一)

发热原因(一)
发表人:王淼东

1、感染性发热 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不论是急性、轧机星或慢性,局部或全身性感染,均可引起发热。2、非感染性发热:(1)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 因组织细胞坏死物质吸收所引起的发热,亦称为吸收热。常见于①机械性、物理性或化学性损害,如大手术后、内出血、大面积烧伤等。②因血管栓赛或血栓形成的心、肺、脾等脏器梗死或肢体坏死。如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热。③大量组织坏死及细胞破坏,如癌、白血病、淋巴瘤、溶血反应等。(2)抗原-抗体反应 如风湿热、血清病、药物热、结缔组织疾病等。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发热疾病介绍:
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各种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如细菌、病毒、真菌及细菌毒素等)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37.3℃),称为发热。正常情况下体温会有波动,但一般波动范围不超过1℃,如下午体温较早晨稍高,剧烈运动、热水浴或进餐后、月经期、妊娠期体温略升高。除此之外,发热就是生病了。按发热的高低可分为: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咽喉部是我们食物必经之路,如果出现灼烧感的话,很可能是与某些疾病相关了,如慢性咽炎、反流性食管炎等。炎症可刺激皮肤黏膜,直接引发疼痛感,反馈到神经中枢,所以了解清楚喉咙灼烧感来源,对于缓解症状表现有着重要意义。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几个引发喉咙发热的原因吧。

    第一、慢性胃炎引发喉咙灼烧。胃部疾病患者常常会有消化不良症状表现,当胃酸积压过多时,就会导致患者出现恶心感,从而引发打嗝,胃酸返回到食道中的时候,患者就会感觉到喉咙有阵阵灼烧感。因此,如果感觉到喉咙总有热热的感觉的话,应先排除是否患有慢性胃炎。

    第二、慢性咽喉炎。慢性咽喉炎也会引发喉咙有热热的感觉。临床上,慢性咽喉炎的主要症状表现有:咽部不适、异物感、痒感、灼热感、干燥感等。因此,对照自己的症状表现,如果喉咙除了有热热的感觉外,同时还伴有咽部不适、异物感等症状的话,应考虑是不是患有慢性咽炎。

    第三、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也是引发喉咙灼热的诱因之一。该病主要是由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食管炎症性病变,主要表现为食管糜烂以及食管溃疡等。由于疾患处有明显的创伤性,所以当吞咽口水、食物等的时候,患者可出现自觉的灼热感。

    以上是几个引发喉咙发热的原因。若发现自己有喉咙有热热的感觉时,可对照以上几种病因进行排除。如果不敢确认病因的话,应及时就医诊断治疗为宜。此外,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外,还要尽量避免使用辛辣刺激性较强的食物,以免灼伤喉咙,引发不适。

  • 孩子不发热没精神嗜睡可能是生理性因素引起,也可能是感冒、脱水、胃肠功能絮乱、脑内病变等病理性因素引起。

    1.生理性因素:低年龄小孩对睡眠的需求较高,喂养不当或者疾病等因素导致睡眠不足,都可能出现嗜睡、精神不振、昼夜节律紊乱等症状。

    2.病理性因素:(1)感冒:可能由于病毒感染或天气变化导致感冒,身体比较乏力,但可能会出现精神萎靡或者嗜睡等症状。(2)脱水:长期处于闷热环境、饮水过少、出汗多、腹泻过度等因素导致脱水,轻度的脱水不一定发热,但是孩子的身体素质差,对脱水非常敏感,可能出现嗜睡、头痛头晕或者没精神等症状。(3)胃肠功能絮乱:部分孩子的身体比较弱,肠胃道器官发育不完善,肠胃道功能絮乱,也可能导致孩子不发热没精神嗜睡,甚至伴随腹痛。(4)脑内病变:如颅内占位、颅内出血等也可能导致孩子出现此类症状。

    当孩子出现这种情况时,建议家长密切关注孩子的病情变化,及时带孩子前往医院就医,明确病因,对症下药,以免耽误病情。

  • 可通过病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区分感染性与非感染性发热。

    1.病史:感染性发热常常存在感染性疾病史,如上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肺炎等;而非感染性发热的患者可能存在风湿免疫性疾病,常见的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此外恶性肿瘤患者也可以出现非感染性发热的表现。

    2.症状:感染性发热通常伴随其他感染症状,如咳嗽、喉咙痛、流鼻涕、寒战、头痛、全身不适等。非感染性发热可能伴有其他特定的病症或症状,如关节疼痛、肿瘤等。

    3.实验室检查:感染性发热的患者血常规检查可能显示白细胞计数的变化,降钙素原等指标也会出现升高,痰培养、尿培养等检查可明确病原体;非感染性发热的患者抗体检查会出现相应的变化,此外血沉等也会出现异常。

    4.影像学检查:感染性发热的患者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病灶,比如肺炎患者可通过胸部ct进行检查,对于非感染性发热,影像学检查如X光、CT扫描、超声检查等同样有助于发现病灶,比如肿瘤的患者可通过ct检查发现病灶。

    需要注意的是,只有经过医生的评估和确诊才能得出准确的诊断。如果有发热或不适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评估和治疗。

  • 宝宝全身发烫但不发烧可能有以下原因:

    1.环境温度:如果宝宝身处温暖的环境中,例如在夏天、室内温度较高的房间或被过多的衣物包裹,可能会导致宝宝感觉全身发热。

    2.运动或活动:当宝宝进行剧烈运动或活动时,身体会产生热量,导致全身感觉发热。这种情况通常在运动或活动后会自行消退。

    3.食物摄入:某些食物,特别是辛辣食物、热饮或高糖食物,可能会导致宝宝的身体感觉发热。这种情况通常是暂时的,并在一段时间后自行消退。

    4.激动或情绪变化:当宝宝处于激动、紧张或情绪变化较大的状态时,体内的肾上腺素分泌会增加,导致血液循环加快,从而引起全身发热的感觉。

    5.代谢率增加:宝宝的新陈代谢率较高,特别是在成长发育阶段,身体会持续产生热量,导致全身感觉发热。如果宝宝出现其他症状,如异常疲倦、食欲减退、呕吐、腹痛等,或者发热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咨询儿科医生的意见,以便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诊断。

  • “医生啊,我的小孩高烧不退怎么办?”“小孩是否会烧坏脑袋?”入冬以来,气温偏低,病菌蠢蠢欲动,不少小朋友发烧咳嗽,儿科急诊人数明显变多,儿童发烧是儿科急诊最常见的主诉,家属常因小孩发烧不适,而焦虑不安。‘幼儿发烧七大危险情况’,家长应立即就医。

     

     

    发烧若无脑膜炎、特殊不适症状可先观察

     

    一般来说,小孩如果没有脑膜炎及症状,单纯发烧是不会影响脑部。建议家长详记小孩发烧天数及相关症状,作为医生诊断时的重要参考,才能对症下药。

     

    耳温达如果超过38.5度,则可使用口服退烧药,耳温达到39度以上,或使用口服退烧药过了一个小时以上还未退烧,则建议使用退烧塞剂。 

     

    如果小孩原本身体健康,发烧时身体无特殊不适,即使耳温达到38度以上,家长可先观察,不一定急着使用退烧药。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孩子有热痉挛或癫痫相关病史、慢性肺疾病、发绀性心脏病或并发心衰之心脏病、慢性贫血、糖尿病或其他代谢异常等疾病,耳温一超过38度,就可使用退烧药物,减少身体之不适,以免引发发烧相关并发症。

     

    退烧过程出现七大危险情况应尽快就医

     

    至于物理性退烧,例如,退热贴、冰枕,以及温水拭浴,可作为退烧辅助,不宜作为单一的退烧治疗方式,因为宝宝如因感染而发烧,则这类物理性退烧的效果有限,孩子看病后返家休息,家长务必注意其身体状况,如果出现下列症状,必须尽快就医。

     

    症状:

     

    (1) 意识不清、持续昏睡、眼神呆滞或退烧时精神活动力不佳。

    (2) 痉挛、肌跃型抽搐、肢体麻木、感觉异常或肢体无力。

    (3) 持续头痛呕吐、颈部僵硬。

     

    呼吸窘迫症状:

     

    (1) 呼吸暂停、退烧时呼吸急促、呼吸困难、胸壁凹陷。

    (2) 正常活动后变得很喘,例如,不能爬楼梯或走一小段路就很喘。

     

    循环不良症状:

     

    (1) 皮肤紫斑、嘴唇或四肢末梢发黑。

    (2) 尿量大幅减少、哭泣时没有眼泪。

     


     
    提醒,发烧儿童如果出现上述七大危险情况,或是三个月以下的婴幼儿发烧,务必谨慎处理,尽速陪同至儿科急诊就医。

  • 经行发热,中医称为‘经行发热证’,是指女性在月经前后出现发热症状的一种常见病症。本文将为您介绍经行发热的辨证论治方法,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一病症。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经行发热的常见病因。经行发热多与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失常有关。常见的病因包括气虚、阴虚、血热和瘀热等。

    针对不同的病因,中医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1. 气虚型经行发热:表现为月经前后发热、乏力、气短、自汗等。治疗方法为补中益气,代表方剂为补中益气汤加减。

    2. 阴虚型经行发热:表现为月经前后低热、五心烦热、盗汗、口干等。治疗方法为滋阴养血,代表方剂为青蒿鳖甲汤加减。

    3. 血热型经行发热:表现为月经前后发热、口干、烦躁、尿黄等。治疗方法为清热凉血,代表方剂为清经散加减。

    4. 瘀热型经行发热:表现为月经前后发热、腹痛、月经色暗有块、舌质紫暗等。治疗方法为活血化瘀,代表方剂为桃红四物汤加减。

    除了中药治疗,还可以配合中成药和简便方进行治疗。

    1. 中成药:补中益气丸、生脉饮、金刚藤糖浆、甘露消毒九、七味新消丸、血腑逐瘀汤等。

    2. 简便方:黄芪30克、金银花10克,水煎服;生大黄3克(后下)、黄柏9克、丹参12克、胡黄连9克,水煎服;红藤15克、桃仁9克、丹皮10克、丹参12克、香附10克、败酱草15克,水煎服;生大黄3克(后下)、牡丹皮10克、桃仁9克、败酱草15克,水煎服。

    此外,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以预防经行发热的发生: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2. 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油腻食物。

    3.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4.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5.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相关疾病。

  • 一、症状概述

      热性嗜中性白细胞皮肤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皮肤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发热:患者常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高达40℃,伴有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全身不适。

      2. 皮肤损害:皮疹为热性嗜中性白细胞皮肤病的典型表现,皮损可为丘疹、结节、斑块、小脓疱、小水疱或紫癜样皮损等,皮损常融合成片,呈环形或椭圆形,边缘清楚,局部有疼痛和触痛。

      3. 关节表现:部分患者可出现关节痛、肿胀,多累及肘、腕、膝和踝等关节,症状可持续数周。

      4. 眼部表现:部分患者可出现结膜炎、浅表性巩膜炎,伴有怕光、流泪、分泌物增多和眼部疼痛等症状。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热性嗜中性白细胞皮肤病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感染、药物、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其发病机制可能与血管炎、细胞因子介导的炎症反应等因素有关。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热性嗜中性白细胞皮肤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检查。鉴别诊断需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肤结核、结节性红斑等疾病相鉴别。

      四、治疗与预后

      热性嗜中性白细胞皮肤病的治疗主要包括抗感染、抗炎、免疫调节等。预后良好,多数患者可完全治愈。

  • 发热是儿童常见的症状,很多家长会担心孩子发热期间饮食问题。那么,儿童发热能吃鸡蛋和牛奶吗?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般来说,儿童发热期间可以适量食用鸡蛋和牛奶。鸡蛋和牛奶都是优质的蛋白质来源,能够为孩子提供充足的能量,帮助他们更快地恢复健康。此外,鸡蛋和牛奶中的软磷脂和钙质也有助于补充营养,促进儿童骨骼发育。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过量食用鸡蛋和牛奶可能导致消化不良、腹胀等问题,不利于儿童健康。因此,家长在给孩子补充营养的同时,也要注意控制食量。

    除了饮食,发热期间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服用药物: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等退热药物,可以有效缓解发热症状。

    2. 物理降温:通过温水擦浴、使用退热贴等方法,可以帮助孩子降低体温。

    3. 补充水分:发热期间,孩子会大量出汗,需要及时补充水分,以维持身体水分平衡。

    4. 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孩子恢复体力。

    5. 饮食:发热期间,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过多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总之,儿童发热期间可以适量食用鸡蛋和牛奶,但要注意控制食量,并采取其他措施帮助孩子恢复健康。

  • 发烧时,许多人会担心饮食问题。其中,关于发烧能否吃糖的问题,困扰了不少人。

    事实上,发烧时是不建议食用过多糖分的。因为发烧时,人体各器官功能会下降,消化系统也不例外。此时摄入过多的糖分,可能会导致消化不良,甚至引发呕吐等不适症状。

    那么,发烧时应该如何饮食呢?一般来说,发烧患者建议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蔬菜和水果等。这些食物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补充身体所需营养,同时不会给消化系统带来负担。

    除了饮食,发烧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多喝水、果汁等,以补充体内水分。

    2.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过冷或过热。

    3. 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4. 如果发热症状明显,应及时就医,查明发热原因,并进行对症治疗。

    发烧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感染性因素和非感染性因素。常见的感染性发热包括感冒、流感、扁桃体炎、肺炎等。非感染性发热则可能由风湿性关节炎、内分泌疾病、肿瘤等引起。

    在治疗发烧时,常用的药物包括退热药、抗生素等。退热药如布洛芬、扑热息痛等,可以缓解发热症状。抗生素则用于治疗感染性发热,如肺炎、尿路感染等。

    总之,发烧时要注意饮食,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休息,及时就医,才能尽快恢复健康。

  • 登革热是一种常见的热带病,很多人对其传播途径存在误解,认为登革热会人传人。事实上,登革热并不会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传播。那么,登革热究竟是如何传播的呢?

    登革热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蚊虫叮咬。当蚊子叮咬了一名登革热患者后,病毒会进入蚊子的体内并繁殖。之后,当蚊子再次叮咬其他人时,就可能将病毒传播给下一个人。因此,预防登革热的关键在于灭蚊和防止蚊虫叮咬。

    在家中,可以通过安装纱窗、挂蚊帐等方式来防止蚊虫叮咬。外出时,可以选择穿着带有避蚊胺药物成分的衣物,以降低被蚊虫叮咬的风险。登革热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高热、头痛、肌肉关节剧烈酸痛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皮疹、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减少等症状。

    登革热主要发生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如我国的广东、香港、澳门等地是登革热的主要流行区域。登革热的发病高峰期通常在7至9月份,主要通过伊蚊传播。人群普遍易感,但发病以成人为主。登革热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经过对症处理,大部分患者都能痊愈。

    感染登革热的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做好个人和家庭卫生清洁,清理堆积的垃圾物品,将积水处清洗处理干净,避免蚊虫滋生。

    2. 多喝水,饮食方面以清淡的半流质饮食为主,积极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

    3. 在高热时,采取物理降温疗法,如冷敷、温水擦洗等。

    4. 退热药物要慎用,因为对一些患者可能会导致溶血发生。

    5. 严密观察患者的水电解质情况,必要时进行补液治疗。

    6. 一定要卧床休息,不要着急下地走动。

    7. 如果有出血症状,要进行止血药物治疗。

  • 一岁半的宝宝发烧是家长们非常关心的问题。当宝宝体温升至39.5度时,家长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家长们需要保持冷静,并尽快寻求医生的帮助。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给宝宝口服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滴剂、对乙酰氨基酚颗粒或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等。此外,布洛芬混悬液或布洛芬颗粒也是常用的退热药物。

    在服用退热药物的同时,家长们需要密切观察宝宝的病情。应详细记录宝宝发热的规律,最高温度,以及是否有伴随的症状,如咳嗽、流涕、头疼、头晕、纳差、乏力、皮疹、关节疼痛等。

    除了药物治疗,家长们还需要采取一些物理降温措施。适当减少宝宝的衣物,保持室内通风,给宝宝适量多饮温开水,以促进新陈代谢和排汗。同时,可以使用温水擦拭宝宝的身体大关节部位,如腋窝、腘窝、腹股沟、踝关节、膝关节等,以帮助散热降温。

    如果宝宝体温持续不退,或者精神状态不佳,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以明确病因。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宝宝的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2. 加强宝宝的免疫力,适当进行户外活动,晒太阳。

    3. 饮食上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避免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

    4. 定期带宝宝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 变应性皮肤结节性血管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主要表现为皮下结节。

    一、症状表现

    变应性皮肤结节性血管炎的主要症状为皮下结节,常见于小腿、大腿和臀部等部位。结节大小不一,通常为蚕豆至杨梅大小,边缘清晰,质地中等。结节颜色初期为淡红色至鲜红色,随着病情发展,颜色会逐渐加深。部分结节中央皮肤光滑,甚至出现脱屑现象。

    除了皮下结节外,患者还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 局部疼痛和压痛
    • 下肢酸软无力,肌肉胀痛
    • 四肢大关节游走性疼痛
    • 轻度水肿
    • 午后畏寒、寒战、发热、出汗等全身性症状

    二、病因与诊断

    变应性皮肤结节性血管炎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免疫、感染等因素有关。诊断主要依据以下临床表现:

    • 多发于中青年女性
    • 损害部位主要在臀部以下,尤其是小腿
    • 基本损害为皮下结节,两侧分布
    • 季节性反复发作,不破溃
    • 全身性症状较少

    三、治疗与预防

    变应性皮肤结节性血管炎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包括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等;物理治疗包括紫外线照射、微波治疗等。此外,患者还需注意以下预防措施:

    • 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 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
    • 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
    • 定期进行体检

    四、预后与注意事项

    变应性皮肤结节性血管炎的预后良好,多数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可得到缓解。患者需注意以下几点:

    • 遵医嘱服药,不要自行停药或换药
    • 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

  • 变应性亚败血症综合征,又称为变应性蛋白血症,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儿科疾病。该病主要症状包括反复高热、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全身无力以及头晕等。高热通常是该病的首发症状,热型多样,包括间歇热、弛张热、稽留热等。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皮疹、关节症状以及肝脾肿大。血液检查常显示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血沉加快,但血培养结果通常为阴性。

    由于变应性亚败血症综合征与免疫系统异常有关,因此抗生素治疗通常无效。然而,皮质类固醇和其他免疫抑制剂可以缓解症状。该病多见于4岁左右的儿童,成年患者也可见,但相对较少。

    为了预防和治疗变应性亚败血症综合征,患者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 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2. 多饮水,保持身体水分。

    3. 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减少感染机会。

    4. 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5. 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变应性亚败血症综合征的治疗需要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以及心理支持等。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提高生活质量。

  • 结核性血管炎,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虽然听起来令人担忧,但只要积极治疗,患者是可以获得治愈的。

    结核性血管炎的症状主要包括困倦、疲乏、头痛、食欲不振和发热等。当患者出现这些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以便医生进行诊断,了解病情严重程度,为后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结核性血管炎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这种疾病多发生在30岁左右的女性身上,偶尔也见于年轻男女。早期疾病表现为皮下结节或大型浸润性肿块,主要发生在下肢,呈现不对称性。在严重情况下,结节可能会自发疼痛或压痛,有些结节甚至呈线性排列,沿浅静脉方向出现。

    治疗结核性血管炎的方法有很多,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一般化治疗。对于没有明确结核因素的病例,可以使用中药进行治疗,主要采用清热解毒的药物。此外,由于结核性血管炎主要病变在下肢,因此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应减少站立和行走,以缩短病程、减轻痛苦、提高疗效。治愈标准主要表现为皮疹消失和特异性病理改变消退。

    为了更好地控制病情,结核性血管炎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和其他感染。其次,适当进行运动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抵抗疾病和感染的能力。此外,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保持个人卫生。在饮食方面,戒烟戒酒,避免辛辣、刺激性和新鲜食物,多吃高维生素、高蛋白和高营养的食物。

    总之,结核性血管炎虽然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只要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仍然可以获得治愈。

  • 风寒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其特点是恶寒重、发热轻、周身疼痛、鼻流清涕、不渴。治疗风寒感冒的关键在于辛温解表,常用的药物有感冒清热冲剂和九味羌活片。

    在饮食方面,风寒感冒患者可以适当食用一些水果,如苹果、香蕉、梨、猕猴桃、樱桃等。这些水果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的功效,有助于缓解感冒症状。同时,应避免食用冷的食物,如梨和瓜类,以免加重病情。

    除了饮食调理,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也是预防风寒感冒的重要措施。此外,患者应避免接触感冒病人,以免时邪入侵。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预防风寒感冒:

    1.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2.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预防病毒滋生。

    3.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

    4. 合理膳食,保持营养均衡。

    5.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睡眠。

    6. 避免接触感冒病人。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