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医生

隋静

高热惊厥后续篇

高热惊厥后续篇

家长教育管理

宝宝出现过热性惊厥后,很多家长非常担心,甚至不敢睡觉,不错眼珠的盯着宝宝,怕宝宝会再次出现惊厥,怕惊厥对脑子造成伤害…

所幸,大部分热性惊厥在一次热程中只发作1次,而且对宝宝大脑不会有任何损失。大多数患有热性惊厥的儿童没有任何长期健康问题。

有些儿童热性惊厥可能会复发。

绝大部分在6岁左右,热性惊厥发作不再出现。

 

 

热性惊厥会导致脑损伤吗?

不会!

无论热性惊厥看起来有多么吓人,但它不会造成脑损伤。

同样发热也不会“烧坏脑子”。发烧本身并不是一种疾病 ,是疾病的一个症状。在发热期间,是不用担心宝宝会烧坏脑或者落下什么后遗症。

当发烧、或惊厥本身是由于中枢系统的疾病导致的,比如脑膜炎、脑炎,才可能使脑实质本身受到破坏,可能会造成智力障碍等后遗症。

 

 

热性惊厥会再次发生吗?

可能!

大约三分之一的患有热性惊厥的儿童在随后的感染期间会再次出现热性惊厥。这通常出现在一年内。10% 的患儿有 3 次或更多次热性惊厥发作。

- 复发率取决于孩子的年龄:初次热性惊厥年龄越小,热性惊厥复发的风险越大(1岁内首发热性惊厥,复发率50%; 2岁30%)。

- 首次热性惊厥时,持续时间越长,说明患儿神经系统稳定性越差,越容易复发。

- 发烧开始和惊厥发作之间的时间很短,越容易复发。

- 惊厥发作前发烧程度低,越容易复发热性惊厥。

- 父母或兄弟姐妹患有热性惊厥或癫痫,更容易出现热性惊厥复发。

 

可以通过服用退热药来预防宝宝出现热性惊厥吗?

不会!

服用退热药(扑热息痛或布洛芬)有助于减少发烧,会让您的孩子更舒服,但不会阻止热性惊厥发生。

孩子出现惊厥时不要使用退烧药。等待惊厥结束后,再给予退热药。

宝宝发热时如何处理?

发烧是身体对感染的自然反应,使用药物治疗孩子的发烧不会阻止惊厥或缩短其持续时间,但可以使孩子感觉更加舒适。

1.物理降温措施:

多用于低温(体温不超过38.5℃)或高热服药后体温下降不理想情况。物理降温只是让宝宝舒服一些,所以如果宝宝不耐受物理降温措施,没有必要非给宝宝做物理降温。目前很多国家已经不太推荐物理降温。

脱掉过多的衣物,只穿一层衣物(单衣裤);

房间不要太热或太冷;

给宝宝喝水,少量多次饮水;

洗澡;

温水擦浴、头枕冰袋、退热贴等,都可能使宝宝不舒服,没有必要用。

目前已经摒弃酒精擦浴,很容易透过皮肤吸收酒精,造成宝宝酒精中毒。所以不要用酒精擦浴降温。

2.退热药:

体温超过38.5C,服用退热药。

儿童用退热药只有两大类:对乙酰氨基酚(又名扑热息痛)及布洛芬。

不建议儿童使用阿司匹林类退热药,偶尔会出现瑞氏综合症,是一种严重急性脑病合并肝损害的疾病。

小于3个月的小婴儿慎用退热药。

退热针已被淘汰,退热效果不优于口服退热药。

 

如何预防热性惊厥?

很遗憾,目前研究表明,使用药物控制发烧不太可能预防进一步的热性惊厥。

热性惊厥能很快自行停止抽搐,对宝宝大脑等无不良影响。抗惊厥药物(用于预防热性惊厥)相关的不良副作用超过了热性惊厥发作本身所带来的风险。

一般不主张用抗惊厥剂药物来防止惊厥再发。

有热性惊厥的孩子的父母应建议仔细监测疾病时他们的孩子的体温,高热时给予退热药(即使对照研究没有显示出退热治疗可以防止热性惊厥再次发生)。

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可以考虑预防性应用抗惊厥药物:

- 短时间内频繁热性惊厥发作:6 个月内发作大于3次或1年内发作大于4次

- 热性惊厥发作大于 15 min,需应用药物治疗才能停止。

建议间歇性预防治疗。具体如下:

由于热性惊厥多发生在发热24小时内,故在发热开始的时候给予地西泮片口服,0.3mg/kg.次,每8小时1次,一般服用2~3次。

 

 

热性惊厥会发展为癫痫吗?

几乎不可能!

热性惊厥仅在发烧时出现惊厥。癫痫患儿是反复的无热惊厥发作。

许多父母担心如果他们的孩子出现热性惊厥,他们的孩子会在年长时患上癫痫。即使有的宝宝有许多次热性惊厥发作,也不意味着他们以后将出现癫痫可能。

据估计,没有发热性惊厥发作的人有大约1%的机会出现癫痫;单纯性热性惊厥史的儿童在其后发生癫痫的几率为1.0%~1.5%,与正常人无异;有复杂性热性惊厥史的儿童在其后患上癫痫的机会为20%。

发展为癫痫的危险因素:

- 复杂性热性惊厥

- 直系亲属中有癫痫病史

- 首次热性惊厥前已有神经系统发育延迟或异常体征

 

 

有热性惊厥病史的宝宝可以接种预防针吗?

可以!

热性惊厥不是预防接种的禁忌。

有热性惊厥史的宝宝,在身体健康的时候就可以接种疫苗。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文章

文章 发热高峰来临,家长做好准备了吗? ——发热时如何用药   

目前新冠肺炎仍在全球肆虐,又快到了秋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峰期,发热是儿童最常见的生病表现。宝宝一发热家长就很焦虑, “发热恐惧症”几乎每个家长都存在。 但在着急宝宝发热的同时,家长需要对发热时接触的药物要做到心中有数 退热药 不要单单以降低体温为目的使用退热药,退热药也不能预防高热惊厥。 当宝宝因为发热不舒服,且体温达到38.5℃以上,再考虑服用退热药。退热药不治疗疾病,当药效消退后,体温可能会再次升高。 ★儿童常用的退热药只有两种: 对乙酰氨基酚(又名扑热息痛)——较温和的退热药。可用于3个月以上的儿童。 布洛芬——其优点是退热平稳且持久,控制退烧时间平均约6小时左右,最高可达8小时。而且它对于39℃以上的高热退烧效果比对乙酰氨基酚要好。用于6个月以上儿童。 ★退热药使用注意事项: 退热药一般间隔4~6小时服用。选择一种服用即可,不推荐交替服用退热药。 当用一种退热药退热效果不好的时候,最短间隔2个小时可以服用另外一种退热药。 不建议给年龄低于16岁的儿童使用阿斯匹林退热。阿司匹林会明显增加发生瑞氏综合症的机会, 小于3个月的小婴儿慎用退热药。 肛栓退热药效果差,只用于完全不能接受口服退热药。 退热针目前已被淘汰。 感冒药 针对感冒症状的药物:可减轻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喷嚏、流涕、鼻塞、咳嗽、咽痛等症状,很多家长都喜欢在发热的时候,给宝宝同时服用这类药物。 这类感冒药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一般包括对乙酰氨基酚、伪麻黄碱、氢溴酸右美沙芬、马来酸氯苯那敏等。其中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和伪麻黄碱可以缓解鼻腔黏膜充血或过敏引起鼻塞、打喷嚏、流鼻涕症状,对乙酰氨基酚针对退热,右美沙芬针对咳嗽。 这类药物成分复杂,服用这类复方性感冒药,等于同时服用很多无需的药物(比如无发热的时候,服用这类药物里面同时有退热等成分)。 如果宝宝在服用了这类复方制剂同时又服用退热药,等于用药重复,就会出现药物过量的问题。 因为孩子付出的代价(可能的药物副反应等)超出孩子从药物中得到的收益(减轻症状),所以欧美国家目前都建议不要让4~6岁以下儿童服用这类复合感冒药。 对于婴幼儿来说,没有必要用这类感冒药。 中药/中成药 很多家长认为中药纯天然,中药很安全。对比西药尤其是国外进口药物说明书,西药副作用、禁忌一大堆,家长就觉得药物毒性大,不能给宝宝吃。而中药说明书多简单,什么都没有写,植物提取的,很安全。实际上,我国大部分中药没有特别严格的临床试验,因此药品说明书里的不良反应、适应人群等等通常注明“尚不明确”。“尚不明确”只表明没有可参考的临床数据,不代表安全,不代表没有毒副作用。要牢记“是药三分毒”。 儿童发热时,不推荐使用中药。 抗生素 不要滥用抗生素:在有细菌感染的情况下,抗生素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普通的感冒发烧、流鼻涕、咳嗽,80~90%是由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对病毒没有治疗作用。反复咳嗽有可能是感染后咳嗽、变异型哮喘等过敏体质的一种表现,抗生素治疗也是无效的。如果宝宝持续高热超过24~48小时或低热超过3~5天,或咳嗽严重、呼吸急促,或症状好转后又反复等,要及时去儿科就诊,做详细的查体,查血常规筛查是否有细菌感染,再决定是否应用抗生素及抗生素疗程。而不要家长自己擅自给孩子服用。 一旦使用抗生素,就要足量足疗程完全抗生素疗程。不要擅自停药换药,否则很容易导致细菌“死灰复燃”。 抗病毒药物 病毒感染主要是通过自身抵抗力抵抗过去。没有必要吃什么抗病毒药物,目前也没有有效的抗病毒药物。 如果考虑或明确诊断流感,尽早(在发热的48小时内)服用奥司他韦,会明显缓解流感症状及缩短流感病程。但奥司他韦对其他呼吸道病毒没有治疗作用。 宝宝发热时,家长都希望马上用药物控制住体温。任何疾病及药物治疗都需要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有针对性服药。除了退热药之外,其他药物的使用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儿科医生隋静 文章首发于育果网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

隋静

副主任医师

北京明德医院

155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关于发热的几个谬论

要避免下列关于发热的谬论 “发热会烧坏脑子”——这是谬论。 研究证明,人类生病的时候发烧,调高体温是身体抵抗病菌的一种方式。算是一种保护性的本能反应,目的在加强我们对于疾病的抵抗力。 当体温高于42℃时,高温才会对大脑造成伤害。这种情况只出现在极端病例中,比如在热天把孩子关在封闭的车里,或严重的中暑。感染引起的未经治疗的发烧很少会超过41℃。 当发烧本身是由于中枢系统的疾病导致的,比如脑膜炎、脑炎,才可能使脑实质本身受到破坏,可能会造成智力障碍等后遗症。 发烧引起高热惊厥的机率只有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多见于幼儿期。高热惊厥多在5分钟内停止,它不会造成任何永久性伤害。但是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及治疗,排除中枢系统感染导致的惊厥。 发烧本身并不是一种疾病 ,是疾病的一个症状。在发热期间,是不用担心宝宝会烧坏脑或者落下什么后遗症。 “发热越高说明宝宝病情越重“——这是谬论。 还需要提醒家长注意的是,测量体温只是帮助了解宝宝疾病的情况,发烧的程度并不代表宝宝病情有多严重。患有轻度感染的儿童可能发高烧,而患有严重感染的儿童可能根本没有发烧。 当宝宝发烧时,爸爸妈妈不能只是盯着体温数字,还应该多点关注宝宝的行为及表现。如果宝宝的精神状态还好,就不必太过于担心;如果精神状态较差,则需要及时就诊。 发热就要捂着,捂出汗就好啦。——这是谬论。 宝宝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且排汗散热功能弱,容易受外在环境影响。如捂得太多或外界高温,不利用体温下降。 小婴儿儿捂得太多,可以出现“捂热综合症”。婴儿身体高热、大汗淋漓,严重者会造成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甚至循环衰竭。所以一旦发热,尽量晾开衣物(在没有对流风的情况下)。 有的宝宝在发热前有手脚冰冷、发抖,这是寒战,表明在半小时内体温会升到39℃以上。在寒战期,适当保暖,比如喝温开水、泡热水脚、适当增加衣被让孩子感觉舒适。等寒战停止,也就是体温到达顶峰的时候,再及时打开包被全身散热。 酒精擦浴降温效果最好——这是谬论 目前已经摈弃酒精擦浴,它只是让皮下血管收缩,摸起来好像退烧了,事实上不但无法达到退烧的目的,还会造成体内温度的增加及酒精中毒的危险。 当我们的身体试图抵抗感染时,就容易出现发热,儿童通常比成人更容易发烧。如果您的孩子发烧时仍玩耍的很好,无需采取任何措施降低其体温。当发热使宝宝不舒服的时候,您需要采取一些措施降温。

隋静

副主任医师

北京明德医院

158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发热高峰来临,家长做好准备了吗?——儿童发热的观点需要更新了

目前新冠肺炎仍在全球肆虐,又快到了秋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峰期,发热是儿童最常见的生病表现。宝宝一发热家长就很焦虑, “发热恐惧症”几乎每个家长都存在。 但在着急宝宝发热的同时,家长需要更新对发热的认识,摒弃某些发热的谬论,做到心中有数。 首先了解一下,体温为什么会升高。 人体脑部下丘脑的地方有一个体温调节中枢,正常人体的体温是受体温调节中枢所调控,并通过神经、体液因素使产热、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而让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体温维持在36~37℃左右。 大多数人的体温在一天中都会有所变化:早上低一些,晚上高一些;饮食、运动、情绪等因素也会使体温波动。一般这个波动范围在1℃内,都还算正常。 当感染等疾病或其他原因作用在体温调节中枢,而使体温的定位点上升,于是人体会进行很多生理反应而使体温上升,就出现发热。所以发热本身不是疾病,而且疾病的表现形式。 发烧是人体防御感染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会导致人体生病的细菌和病毒在37°C左右会大量繁殖。当病菌入侵人体后,大脑命令人体的温度升高,从而引导白细胞攻击并摧毁体内的病毒和细菌,抵抗病菌。从这方面说发烧也是一件好事。 测量温度最合适工具是腋下电子温度计、耳温计。 量体温的方法包括肛温、口温、腋温、耳温、额温等。 《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的急性发热诊断处理指南(标准版)》建议新生儿测体温应采用腋下电子体温计测体温,1个月至5 岁儿童可采用腋下电子测温计或耳温计。 美国儿科学会学术新闻网站指出,耳温计不应该给 2 岁以下孩子使用。美国儿科学会科普网站,给出的是 6 个月以下婴儿不能使用耳温计。 虽然不同机构给出的数据不同,推荐年龄有较大差别,但基于的原理是一致的,就是较小儿童耳道狭窄,不适合用耳温计。综合来看,小婴儿不建议用耳温计。 不建议采用额温(测量皮肤表面,准确度较差)、口温和肛温(操作有风险,及卫生问题)。 根据婴幼儿的特点,兼顾快速、准确、安全等因素,在家庭中最为简易的方式还是建议使用腋下电子体温计和耳温计。 发热标准及分度: 使用可靠的数字温度计确认发烧。当孩子的体温达到或高于下面水平时,就是发热。 从我国习惯、安全及卫生来看,家庭测量是以腋下温度为准。一般规定发热超过37.2 ℃以上就算发热。 发热分度:按体温状况(腋窝温度),发热分为 低热:37.3~37.9℃; 中等度热:38.0~38.9℃; 高热:39.0~40.9℃; 超高热:41.0℃以上。 下列发热需要就医: ★3个月以下宝宝体温38℃,3~6个月宝宝体温在39℃都需要及时就医。不是因为发烧会伤害小婴儿,而是发热可能是由非常严重的疾病(比如脑膜炎、肺炎等)导致的,需要及时诊断确保正确接受治疗。 ★流感流行季节,6个月以上宝宝发热超过39℃以上,同时出现有以下两种或多种症状:咳嗽,喉咙痛,流鼻涕或鼻塞,身体疼痛,头痛,畏寒,疲倦和腹泻。症状进展迅速,要考虑流感可能。流感需要尽早服用奥司他韦以减轻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 ★心动过速:<12个月,心率大于每分钟 160次;12–24个月,心率大于每分钟150次;2-5年,心率大于每分钟140次。 ★呼吸增快:0-5个月,呼吸频率每分钟大于60次;6-12个月,呼吸频率大于每分钟50次;大于12个月,呼吸速度大于每分钟40次。 ★出现三凹征: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出现明显凹陷 ★口唇皮肤发青。 ★脱水表现:口唇黏膜干燥;眼窝及前囟凹陷;哭时泪水;6~8小时无尿。 ★惊厥。 ★精神差,精神萎靡、不吃不哭不动。 ★伴有其他明显症状,如剧烈咳嗽、频繁吐泻、全身皮疹等。 ★连续发热三天以上不见好转。 发热时家庭护理要点: ★多喝水;为孩子提供定期的液体(水,稀释果汁等)。母乳喂养的婴儿最合适的液体是母乳。 ★冷饮:大孩子在发热时可以吃些冰棒和酸奶,以帮助身体从内而外冷却并保持水分。 ★脱掉过多的衣物,衣服要穿宽松透气的。 ★保持房间凉爽,这可以帮助散热。 物理降温 多用于低温(体温不超过38.5℃)或高热服药后体温下降不理想情况。 物理降温只是让宝宝舒服一些,所以如果宝宝不耐受物理降温措施,没有必要非给宝宝做物理降温。 除了上述家庭护理的要点外,还包括下列方法: ★温水拭浴或洗热水澡:用温水毛巾搓揉皮肤皱褶处(血管丰富,尤其重点擦拭腋下、肘部、腋窝、腹股沟等血管丰富的部位), ★洗热水澡,水温应该使您的手臂感到温热,但不烫,洗完澡后立即将宝宝擦干,并穿着轻便的衣服。避免使用冷水浴,这可能会导致宝宝发抖,反而使温度升得更高。 ★冰袋冷敷:在冰袋半冰半水的状态包上毛巾给宝宝冷敷(或凉毛巾)头部; ★退热贴:退热贴面积小,退热效果差。只适用于小婴儿。因宝宝小,不易转动身体,冰枕易造成局部过冷或致体温过低,可考虑退热贴。 儿科医生隋静 本文首发于育果网。 图片来源于网络。

隋静

副主任医师

北京明德医院

158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相关问诊

宝宝吃蛋黄后出现红疹,疑似食物过敏,需注意蛋黄过敏问题。患者男性6个月27天

就诊科室:小儿内科

总交流次数:15

医生建议:疾病:婴儿疑似食物过敏,皮肤出现红疹。用药:建议涂抹炉甘石洗剂止痒。生活建议:暂停添加蛋黄和其他辅食,观察皮疹消退情况。

隋静

副主任医师

北京明德医院

查看详情

宝宝从六点开始发烧,最高体温38.5度,有流清鼻涕和眼周发红的症状,家里人基本上都在感冒,4岁哥哥周四感冒高烧,宝宝是第一次发烧。患者男性6个月23天

就诊科室:小儿内科

总交流次数:29

医生建议:宝宝可能是被家里人传染的病毒性感冒,主要通过自身抵抗力抵抗过去。请监测体温,体温超过38.5度服用退热药,多喝水,暂停添加新的辅食。病毒感染没有特别的药,主要通过自身抵抗力抵抗过去。需要注意有一个疾病就是幼儿急疹。尽量不要让生病的孩子接触其他人,避免再次传染。

隋静

副主任医师

北京明德医院

查看详情

宝宝在转奶过程中出现大便异常和湿疹,需要了解如何调整奶粉配比和治疗湿疹,宝宝6个月大,正在转换奶粉。

就诊科室:小儿内科

总交流次数:42

医生建议:对于宝宝的转奶过程,需要慢慢进行,避免过快转奶导致不适应。同时,观察宝宝的反应和大便情况,根据情况调整配比。对于湿疹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可能需要暂停转奶,先治疗湿疹。等湿疹情况好转后,再继续转奶。保持宝宝的环境清洁,避免接触刺激物,预防湿疹的发生。

隋静

副主任医师

北京明德医院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