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用这种康复方法,可以让心梗卧床患者“起死回生”

用这种康复方法,可以让心梗卧床患者“起死回生”
发表人:京东健康

在疾病面前,我们会本能地选择快速见效的治疗方法。但治疗后,康复过程与生活质量的提高,需要的却是持续的量变。

——丁荣晶

 

若非亲身经历,普通人很难理解疾病给人带来的打击。

 

“心肌梗死”这四个字意味着——在短时间内,你的胸部会剧烈疼痛,心脏收缩能力下降,无法正常工作,最严重的结果是死亡。

 

如果能够抢救及时,医生会探查你的心脏,找到堵塞的冠状动脉血管,植入支架。命能够保住,但是等待你的是术后的心脏功能重建和心理重建。

 

甚至对于部分患者来说,只能长期躺在床上,在方寸之地活动,吃喝拉撒都需要人来照顾,没有基本的尊严可言。

 

但是置入支架并不是治疗的终点,病人的最终生活也不应该缠绵于病榻,他们值得更好生活。

 

李康(化名)是一名心梗患者,2018年,他经历了心梗住院治疗,病情恶化卧床不起,到最后经过心脏康复治疗后,慢慢恢复健康,能够正常生活的一系列转变。

 

他的经历,对于心脏疾病患者家庭来说,是一个值得参考和借鉴的案例。

 

一波三折

 

2018年,59岁的李康因心肌梗死住进当地的心外科病房,冠脉造影显示,他的心脏病变非常严重,需要马上植入支架,但是他的心功能严重不全,动手术的风险非常高。

 

无论手术与否,对于李康和他的家人来说,最后的结果可能都难以承受。

 

走投无路之下,全家人决定去北京做最后一搏。

 

2018年9月16日,在救援直升机的帮助下,李康入住北京大学人民医院CCU监护病房。10月10日,经过CCU医护人员积极抢救,李康的病情稳定下来,终于有条件接受支架介入手术。

 

李康放了支架之后,心脏功能确实好转了,然而并没有如之前所期望的全身功能恢复更好,感染不能控制,肾功能恶化需要血滤,消化功能严重下降,血糖水平不好控制,整夜无法入睡,甚至出现谵妄,连坐起的力气都没有。

 

手术后第三天,李康的肾功能衰竭,开始接受血滤治疗,消化功能也出现严重衰退,到后来睡眠也有了问题,甚至出现谵妄,连坐起的力气都没有。

 

为了给李康治病,他们全家人都来到了北京,在医院周边租了房子,为了让李康家能在医院吃的舒服,家里人更是日日买菜做饭,送到病人床前。

 

当时的情况,对于李康他们一家人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峰回路转

 

心脏监护室CCU医护人员为了患者的治疗殚精竭虑,心脏监护CCU的护士长王静忽然想到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她曾经参加过一次心脏康复的国际论坛,心脏康复目前是一个新的治疗方向,主要是为了帮助心血管疾病的病人在术后恢复健康,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北大人民医院刚好有心脏康复领域的专家——丁荣晶教授,她在心脏康复方面有着丰富临床经验。

 

王静辗转联系到了丁荣晶教授团队,幸运的是,丁教授经过评估后认为,如果李康在医生的严格监督下接受心脏康复治疗,是有可能康复的。

 

丁教授带领心脏康复团队,根据李康的心脏病变、身体状态、饮食、情绪、睡眠等情况作了细致全面的分析评估。

 

随后,丁教授为李康制定了心脏康复治疗方案,I期的心脏康复将在心脏监护室进行。

 

2018年11月5号,李康的心脏康复治疗开始了。

 

从改变呼吸方式做起

 

针对李康目前的状态,为了他的安全和科学化治疗,我们一方面需要降低患者的心肌耗氧量,另一方面要改善患者的氧摄取能力。

 

丁教授从李康的呼吸功能开始着手,不仅是进行呼吸模式调整,还有吸气和呼气功能角度整体进行评价和指导,以免因为错误的呼吸会引发呼吸肌窃血现象,导致心脏负担加重。

 

因此指导他学会如何正确呼吸非常重要,第一步就是要让李康能够重建呼吸模式,最大化控制病情进展。

 

运动康复训练

 

考虑到李康目前的精神状态问题,丁教授告诉运动治疗师需要加入身心放松训练,促进李康从神经肌肉到自主神经功能的双重改善。

 

李康的肢体功能恢复计划也在同步进行中,丁教授团队为李康安排了下肢关节活动,从髋关节,到膝关节再到踝关节,从每次5分钟逐渐延长到每次20分钟,上下午各一次。

 

 

由于李康卧床时间较长,腰部和下肢肌肉力量非常弱,待李康的关节灵活性与稳定性的提高后,丁教授开始加强对他的肌肉力量和耐力的训练。

 

丁教授为李康准备了脚踏车,这样他在床上躺着,就可以进行下肢肌肉的活动,同时也对其上肢肌肉从局部到整体设计锻炼方案。

 

 

饮食调整

 

调整饮食也是心脏康复的重要一环,邀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营养科一起,为李康设计了一套日常饮食方案。

 

经过I期的心脏康复训练之后,李康可以自己坐起来吃饭了,食量开始增加,精神状态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2018年11月16日,李康因病情需要转入肾内科继续治疗,但是他的心脏康复治疗并没有中断。

 

在他身体各项机能提高以后,丁教授团队又制定了下床后的活动方案,比如站立训练,走路调整训练……

 

2019年1月,李康仍然在进行心脏康复训练,现在已经可以下床正常活动了。

 

 

如果说冠脉支架治疗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心脏康复治疗就是让患者活得更好,余生不在病榻上度过,不再反复住院和发病,让患者拥有一个健康完美人生,实现健康终老。

 

心脏康复治疗

 

丁教授强调:“想要做好心脏康复,医生需要关注患者身体多脏器的功能协同问题,同时也需要有些意外事件的预判能力。”

 

第一,要有严密的心电血压血氧和血流动力学监护,随时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是否有异常,糖尿病患者还需要注意监测血糖。

 

第二,如果患者体力极度虚弱的话,从呼吸肌训练开始,训练中注意观察是否有呼吸模式异常等问题。

 

第三,肌肉的训练,从关节到肌肉,从下肢到上肢,从大关节到小关节,力量从抵抗身体重力开始,从肌肉训练到神经肌肉协调等等,避免肌肉拉伤和骨折。

 

第四:鉴于患者目前的精神状态异常睡眠颠倒等问题。

 

通过全面的评估和系统的设计安排,心脏康复才是完整的,我们才能真正做健康的主人,才能实现我们治病的初心。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作者:王俊玲

    事实上,有些老年人在生活中更容易发生脑中风,这类疾病更常见的并发症是偏瘫、大小便失禁和丧失正常的语言功能,因此许多患者康复后,必须做一些适当的康复锻炼。还有一些心脏病,如风湿性心脏病和冠心病,预防体内血栓形成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和脑梗塞,因此,饮食中要避免高脂肪、高盐和高糖的食物,饭后要适当运动以保持心情放松。

    1、中风后,患者首先需要平静自己的情绪,因为很多人在成功前可能会因情绪激动而引发,患了这种疾病后,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大多数人还没有调整好情绪,事实上,他们的内心仍然很抗拒这个事实。

    2、因此,中风患者应该首先调整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冷静下来,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他们不应该有排斥和抗拒的消极心理,毕竟在康复锻炼的过程中,肯定会有很多障碍,很多人会立刻气馁。

    3、在平时,如果患者患有一些心血管疾病,如果患者平时不注意合理的饮食,也很容易导致中风,中风在平时也可以称为中风,所以平时应该注意。

    4、患中风后,如果病情不严重,会给患者的行走带来一定的伤害,但是,当一些患者病情严重时,很可能会导致患者瘫痪,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患者终身瘫痪。

    如果平时不及时治疗中风,有时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平时必须做好预防工作,特别是对一些患有某些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患者处于安静状态,发病非常紧急,大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的头痛、呕吐等先兆症状,此时可以进行脑血管造影检查,显示不同部位的脑动脉狭窄、闭塞或扭曲。​

  • 顽固的失眠

     

    一般来说,顽固的失眠往往与血行不畅相关。

     

     

     

    所以改善这类疾病,若用补益心脾,壮水制火,益气镇惊,交通心肾等法无效,可以考虑从活血化瘀入手。

     

    有医家擅用王清任的“血府逐瘀汤”以活血化瘀之法治疗失眠,的确是别出心裁之法,临床实践下来也有实效。

     

    我取其意,用川芎搭配柏子仁,运用于各种失眠证型,经常收效。

     

    川芎,辛,温,虽然补血之效弱于当归,但是,推动血行之力强于当归;而柏子仁,为甘,平,可养心安神,润肠通便;川芎其性辛散,久用耗气伤阴,但柏子仁味甘质润,可滋补阴血。

     

    两者搭配,不但能够达到活血宁心的目的,还能经过配伍,活血而不伤阴,滋阴而不碍脾,是一个很好的组合。

     

    使用时,川芎的剂量宜小一些,柏子仁的剂量宜大一些。

     

    顽固的耳鸣

     

    事实上,不仅仅顽固的失眠,可以用“活血化瘀”之法,顽固的耳鸣也可以采用活血化瘀之法。

     

    我记得曾经有一个中年女性患者,被如蝉鸣的耳鸣困扰数年,后找到我一个朋友。

     

     

    我这个朋友师承出生,遇见这个患者后,遂诊脉。患者舌红少苔,腰膝酸软,兼头晕目眩,脉细弱,一派肝肾阴血两虚之象,但是时间颇长了,我朋友见了叹息一声,说她只有破戒了。

     

    因为我这个朋友秉承的这个流派,一般不到特殊的情况,就不用“动物药”。她开出的处方有,熟地,白芍,当归,川芎,丹参等补血活血药;亦有磁石等镇静安神药;再用骨碎补,淫羊藿,山茱萸等补肾气之虚;石菖蒲醒神益智。

     

    接着她又加了一味很关键的药物,水蛭。水蛭的用量在3-6克左右。水蛭是水蛭科动物蚂蟥,水蛭,或者柳叶蚂蟥的干燥全体。其性咸,苦,平,有小毒,能破血通经,逐瘀消徽,是中药中最强的活血药物之一,强于虻虫,桃仁,土鳖虫。

     

    她这个方案投下去后,很快患者的耳鸣就消失了,真是力挽狂澜。

     

    她的这个方法和湖南中医药大学谭敬书教授的“复聪汤”有异曲同工之妙,既益气养血、补肾填精,又活血通络,而活血通络,改善血气的循行是被很多人所忽视的。

     

    后期患者病情缓解后,可渐减川芎,水蛭的量,若气血仍虚者可渐加黄精,山药,黄芪。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

  • 前几天去江南,看到小区里有一棵树,我没见过。我看到标示,说是无患子。向来自负的我,竟然对无患子没有任何印象。第一时间打开手机查专业知识库,无患子为无患子科无患子属落叶小乔木,广泛分布于我国淮河以南、台湾和东南亚地区,具有十分广泛的利用价值。本文概述了无患子种质资源分布及遗传多样性、植树造林、栽培技术、重要化学成分皂苷和油脂的分离、提取技术和应用。 

     

     

    无患子原来就是肥皂树。我们老家没有,怪不得我没有见过。不过今天的主体不是无患子,而是和无患子有着亲缘关系的一种植物:龙眼,又称桂圆,益智,常绿大乔木,树体高大。7~8月果实成熟呈黄褐色时采摘。为无患子科植物,果供生食或加工成干制品,肉、核、皮及根均可作药用。明白我为什么提到无患子了吧,因为桂圆是无患子科的植物。 

     

    有一个做投资的朋友,他老家是桂圆的产地。有一次聊天,说到桂圆。他说好的桂圆很贵,一公斤要上万元。我说吹牛,在我们这几十块就很了不起了,怎么会有上万元的呢。他说还真有一些树种是珍惜的,很稀少,而且口感很好,所以会很贵。我说那也不至于这么贵。他说其实就算你掏那么多钱,也未必能够买到我说的那种桂圆。我说那你这不是瞎说吗?他说等桂圆下来的时候,我送你点,你吃点就知道了。我说好吧,但是三年过去了还没见到他说的桂圆。 

     

    方剂里有个著名的方剂,那就是归脾汤。归脾汤是一个非常之常用的方剂,里面就含有桂圆肉。本方多由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亏虚所致,治疗以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为主。心藏神而主血,脾主思而统血,思虑过度,心脾气血暗耗,脾气亏虚则体倦、食少;心血不足则见惊悸、怔忡、健忘、不寐、盗汗;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均属气血不足之象。方中以人参、黄芪、白术、甘草甘温之品补脾益气以生血,使气旺而血生;当归、龙眼肉甘温补血养心;茯苓(多用茯神)、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木香辛香而散,理气醒脾,与大量益气健脾药配伍,复中焦运化之功,又能防大量益气补血药滋腻碍胃,使补而不滞,滋而不腻;用法中姜、枣调和脾胃,以资化源。 

     

     

    抱歉哈,不把方剂写出来,毕竟这里不是看病的地方。上面说了,龙眼肉甘温补血养心。其实这只是效果的其中之一。龙眼肉能够益心脾,补气血,安神志。主治虚劳羸弱,心悸任忡,失眠健忘,脾虚腹泻,产后浮肿,精神不振,自汗盗汗等病症。 

     

    桂圆这几年貌似产量很多,因为在老家过年的时候,串亲戚会买点龙眼肉。当然,我们那买龙眼,基本上都是唬人的。买一筐龙眼,下面都树枝子,没几个桂圆。不过桂圆确实是好的东西,我比较喜欢吃,甜甜的。桂圆也有其缺点,比如核大。桂圆含糖量比较高,吃多了会上火,所以一次不能吃多。尤其是女性,血虚的女性,可以多吃点桂圆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张从正,是“攻邪派”的创始人,对汗、吐、泻等攻邪治法的认识别具一格,而且擅长使用药性猛烈的药物来治疗疾病,这在中医学历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张从正生活的金朝,金宣宗完颜珣曾因为张从正医术高明,将张从正征兆为宫廷太医,不过宫廷之中太医院太过闲暇,且有小人常常排挤。张从正想着自己有悬壶济世的志向不能埋没在宫廷之中,于是没干多久就辞官回家,继续他的“游医”生活。

    话说张从正有一次过亳州时,遇到了一个得了怪病的女子。那是什么怪病呢?有点像我们今天说的精神病,这位女子半年前也不知道因为什么事情引起的,突然的就变得疯疯癫癫的、见人就嬉笑不止。家里人和她说话,她也似懂非懂。家人怕她乱跑就把她关在家中,谁知她在家中又打又砸,还跳窗逃了出来。就这么整日在村子里游荡,已经有半年多的时间了。   

    她的丈夫将附近但凡有点名气的医生都请过来,为妻子看过病,有的医生认为是心火扰神,用清心火的药物;有的认为是痰火扰神,用祛痰火的药物;还有些认为药物难以治疗,用针灸治疗等。如此种种办法都用过了,就是不见效果。

    这位女子的丈夫本来都想放弃治疗了,不过听说亳州城最近来了一位郎中,以前还是皇宫里的太医,想着这位郎中名气这么大,万一能治好自己妻子的病呢?毕竟普通人家,哪里供养的来这么一个活菩萨。于是,便哄着疯癫的女子去找张从正碰碰运气。

     

     

    这天张从正在当地一家药房门前坐诊,慕名而来的病人不少。在排队看病的人群中就有一个男人带着一个疯癫的女子,由于那位疯癫的女子太过显眼,不一会儿便引来了人们的围观。这也引起了张从正的注意。

    张从正说:“这位兄台,你的妻子得的什么病?”这个男人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我妻子也不知道怎么了,这样疯疯癫癫半年多了,附近的人都说你是神医,你可要救救她啊!”这时药房的一个小二对张从正说:“张先生,这男人为了自己老婆的病,把附近的郎中都请了个遍,都拿这病没辙。”张从正看了看,那个女人,反而放声笑道:“这位兄台,今天你怕是找对人了,这个病我能治。”众人听了大惊,心想“太医”果真这么厉害?  

    只见张从正接着说:“《黄帝内经》有说到神有余则笑不休,这里所说的神便是心火,火如果遇到风则会变成烈焰,所以就会笑个不停。这个病必是因为痰热内盛,久郁化火,上扰心神导致的。所以这病很好治,只要祛除痰火即可。”

    众人听到这纷纷觉得分析的十分有道理。这时候药房的抓药老先生出来了,向张从正行礼后,客气地说道:“张先生,果然是高见,只是老朽抓药多年,能看出这病机的郎中怕是不少,只是这体内之‘痰火’先生打算如何祛除啊?”

    张从正微微一笑,说道:“此事简单,取沧盐成块者二两余,用火烧令通赤,放冷后研成细末,用河水一大碗来煮。放温后分三次喝完。然后用钗子伸到口中探吐,以催吐之法来呕吐痰涎。然后再用大剂量黄连解毒汤,以苦寒直折来清泄火热。老前辈以为如何?”   

    药房的老先生听后,捋了捋胡须,细想了片刻说道:“先生用药好大的手笔,敢用如此峻猛之手段,老朽佩服。”说完便吩咐药房的小二赶紧按照张从正的方子去配药,给那对夫妻带了回家,嘱咐一定按照张先生的方子吃药。

    果然,这位女子吃药后探吐,一下呕吐出了热痰五升,接着服用大剂量的黄连解毒汤几天,那病果然就好了。后来张从正将这个病案记载在了自己的医书《儒门事亲》之中,在病案末尾写下了这么一段话:“法虽无奇,但医者审因论治,确值后人仔细揣摩。”

    附:《外台秘要》黄连解毒汤:黄连三两(9g),黄芩二两(6g),黄柏二两(6g),栀子十四枚(9g)。

  • 中医将心力衰竭归“心悸”等类别。认为该疾病的位置在心脏,与肾脏,肺,脾脏和肝脏密切相关。这是一种混合缺乏症和过度症候群。中医根据心阳气虚,血瘀瘀阻的特点,明确指出心脏是血管。血管是指血管的生理功能以及在血管中流动的血液。心脏控制血管,这意味着心脏负责此功能。心脏提供血管中血液循环的动力。各种心脏疾病,例如长期超负荷和心脏血瘀,会导致心气和心阳不足。接下来我们对有关治疗心衰的药进行了讲解。

     

    1、黄芪

     

     

    黄芪是一种草本植物。性温益气,味微甜,归脾肺经。有利于水消肿、止汗。广泛用于治疗外虚自汗、脾虚泄泻、阳虚失血。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范围的不断扩大,黄芪的药理作用在临床实践中有了很大的进展黄芪中黄芪甲苷可以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来改善心肌收缩力。黄芪具有强心作用,对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更为显著,可显著增加心脏收缩幅度和出血量。

     

    2、桂枝

     

    这药辛辣甘而温。属于肺、心、膀胱等经络。滋阳温经,温脾胃,生汗散寒。研究发现,桂枝具有壮阳化气、利尿、抗炎、强心等作用。它还可以保护心肌细胞,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功能和血液循环,延长凝血酶原的聚集时间茯苓是一种御药,甘甜清淡,能透湿利尿;桂皮是官药,能温阳转阳滋阴,能增强饮用和促进补水的功效。与白术,温阳燥湿相结合,能健脾润湿,促进水循环。它不仅可以帮助运脾,消除痰源,还可以消除痰液积聚。甘草能补脾气,桂枝能温和养心阳,有利于渗透,对体液有害。目前仍在现代临床治疗中应用,已成为主要中药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3、丹参

     

     

    这药味苦,性微寒。具有养血安神、活血化瘀、清经止痛的功效。在神农本草中被列为上品。丹参能舒张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环,减少负性肌肉。力量,增加血流量,增加心脏收缩力,改善心室顺应性,改善心功能等。

     

    4、附子

     

    这种药物被称为恢复阳气和挽救不良反应的第一重要药物。它是药物的主要成分。具有健心,抗心律失常,保护心肌,消炎镇痛,局部麻醉,抗肿瘤等功效,具有散寒散阳,降逆花阴,活血化瘀的作用。

     

    5、芪苈强心胶囊

     

    方剂由黄芪、人参、附子、丹参、丁丽子、泽泻、玉竹、桂枝、红花、香加皮、陈皮等组成,以益气温阳为基础,辅以活血通络药。七里强心胶囊具有传统的强心利尿扩血管作用,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心输出量。

     

    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需要患者坚持服用、检查、及时调整处方。平时,要少吃多餐,多吃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保持情绪稳定。

  • 治病救人的道路上,绝对不单单是用药这么简单!

     


    现代医学之父说过,医生有三大法宝:语言、药物、手术刀。诊疗活动不仅仅是医疗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一种职业精神和从医的核心价值观,有人以为当医生,技术好,水平高,看的了病,讲的了课,写的了论文,有一堆头衔,成为一个专家,就是理所当然的好医生。其实仅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少讲大道理,进入真实医疗故事!

     

    这是一位83岁的老年,男性患者,姓李,我们就称呼为李大爷。据说他曾经是群艺馆的一位魔术师。第一次真正和他接触是在去年,为什么要说真正和他接触呢?因为他之前多次因为心衰在我科住过,但是我没管过他床,对他的情况不是十分了解。

      
    那天早上,门诊打来电话,说是一个心衰的老患者,患者人还没到,家属要求先办理住院手续。说句实话,这种情况是我最讨厌的,因为还不知道病人会是什么样,也不知道本次住院是不是因为心衰,总之是有太多的未知,因为门诊医生是我比较尊敬医生,也是非常靠谱的医生,所以虽然心里有不快,也没有拒绝,通知护士准备监护室床位。

      
    很快患者就被推到了病房,完全超乎了我的想象,我原以为指不定会有多重呢,气喘嘘嘘上来,到病房家属就会急急忙忙的催促你,遇到不讲理的家属或许还会掺杂着叫骂声。

     

    进门和我说话的是一位老太太, “是某大夫吧,给您添麻烦了,我们又来住院了”

     

    听到老人的招呼声,我赶忙站了起来,对老太太我比较有印象,但是看到患者却回忆不出来了。慈眉善目一直是我对老太太的第一印象,看起来就让人觉得亲切。看看患者的情况,感觉还可以吧,所以就把患者安排到了普通病房。

     

    在护士测生命体征,简单问询的同时,我迅速浏览了患者的既往病历,原来有高血压病史多年、糖尿病病史多年,患过脑梗,左侧肢体活动不利,言语不流利等等,随后来到病房,问诊、查体一系列的诊疗。

     

    经过合理的治疗,大约7-8天的样子就出院了。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老伴对李大爷无微不至的照顾,和每次不舒服的时候李大爷哎呦哎呦的样子,他从来不会像其他心衰患者那样,会有明显的气短,会明显的坐着喘息,仿佛这种哎呦哎呦是装出来的样子。

      
    此后因为心衰大概又住了2-3次院吧,我又管了1次,基本上这几次都和上面我说的差不多的样子。直到上次住院来,发生了改变。

     

    这次住院并不是由我管床的,起初还是老样子,但是除了哎呦、哎呦的喊,还总是从床上到椅子上不停的折腾,最初的利尿、扩血管、强心的常规治疗,也都失效了,给好药大约600块1支的药物,持续泵入3天,效果不明显,超过3天后医保不给报销了,家属表示自费也要继续用这种药物,用完还是不行,接着来1000块钱一支的,还是不停的折腾,一会要上床,一会要下床,看样子十分难受,脚肿的很厉害,似乎透过脚面薄薄的皮肤,水都要渗出来了。

      
    甚至我们医生都以为这次李大爷都会熬不过去了,所有的心衰的药物都用过了,终末期心衰,总会走向老去,顺理成章。

     

    故事却在一个夜班发生了转折,因为李大爷家陪床人手不够,李大爷要上床、下床需要我和护士帮忙,废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搬到了床上,刚回到办公室补写病历,又被喊去帮忙下床。

     

    如此下去,一晚上啥也不干,谁也受不了啊!穷则思变,我开始细细琢磨,李大爷为什么要反复下床?为什么这次这么反常?是因为脑梗后遗症吗?以前他不难受的时候还是很听话的啊。百思不得其解,所以我决定还是到床旁一探究竟。

     

    看着李大爷坐在椅子上,耷拉着脑袋,似乎是睡着了,但是很快就又醒了过来,看到我,又开始哎呦哎呦了起来,我开始安慰他,给他讲道理,让他保存体力,不要来回折腾,否认心脏得不到休息,永远无法恢复,他似乎听懂了,我还在沾沾自喜,沟通取得了成绩,这一晚上我可以安稳了。很快我的希望就破灭了,他又要去床上。老伴安慰他,想要阻拦他,可仍无济于事,于是我们又十分费力的把他弄到床上,刚躺下,他就要起来。

     

    我于是和李大爷老伴建议把床摇起来吧,他躺不下。

     

    但是很快就被阿姨否定了,摇起来也不行,他脑梗后,坐不住了,屁股怕疼。

     

    再一次回到椅子上,我已经气喘吁吁了。怎么办?怎么办?如此下去,我们受不了,李大爷也够呛啊。

     

    坐着能睡一会,但是低着头,脖子受不住啊,所以要上床休息脖子。可在床上躺不下,气短又只好坐起来。我突然间想明白了!一个非药物,可以说是非治疗性建议产生了:

     

    去弄个沙发吧!这样就解决了。

      
    现在我们在李大爷脖子后边垫个枕头,后面让家属拖着,让他先能睡会,慢慢就会好的,一切都会好的!

     

    省去无用的话语,第二天,沙发到了,大概又过了6-7天的样子,李大爷顺利出院了,我们胜利了!

     

    一切看起来很简单,却似乎没那么简单!

     

    虽然应用抗心衰的药物使得患者心脏有所好转,但上床、下床不断折腾,让刚有好转的心脏又不堪重负!正是辛辛苦苦几十年,一朝回到解放前。所有药物治疗,都只是辅助,只有当人体恢复机能后,才能坚定而持久保持不衰!

     

    用心去治疗

     

    用爱去治疗

     

    心会和爱一起走,平凡岗位我坚守!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很多小孩患有了小儿脑瘫疾病这样的疾病不仅折磨着孩子,而且给他们的健康带去很大的影响,家长也是非常挂心的。而且这样的疾病需要长时间治疗,也会给家庭带去一些经济负担,所以说出现了小儿脑瘫疾病要重视做好康复治疗才好。

    小儿脑性瘫痪又称小儿大脑性瘫痪,俗称脑瘫。是指从出生后一个月内脑发育尚未成熟阶段,由于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以姿势各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障碍综合征,病变部位在脑,累及四肢,常伴有智力缺陷、癫痫、行为异常、精神障碍及视、听觉、语言障碍等症状。

    1.早期发现、早期康复治疗,争取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1)早期康复效果较好的原因有:由于婴幼儿期的脑处于发育最旺盛的时期,脑的可塑性强,代偿能力强,接受治疗后效果好,因此早期发现异常,早期干预和治疗可以达到最佳康复效果。

    (2)早期功能康复对日后恢复行走能力有密切关系。据观察结果,凡在2岁前能单独坐稳者,日后总能恢复到独自步行,而到4岁时还不能单独坐稳的,日后恢复步行的可能性甚小。

    (3)早期康复的形式:有两种,一是在专业康复医疗机构由康复人员进行多专业的直接干预性治疗(运动疗法治疗师、作业疗法治疗师、言语疗法治疗师、矫形器师、社会工作者等);二是执行家庭康复或社区康复计划,由个别康复医务人员或社区康复辅导员指导康复。最理想的是把上述两种方式结合起来,再经康复机构作详细检查评估,订出康复计划,并进行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然后转入家庭或社区康复,再过一段时间又到康复机构复查和做一段治疗,之后又回到家庭和社区去。

    2.综合性康复治疗

    根据功能障碍的表现和康复的需求,脑瘫患儿常需同时或先后接受多个专业的康复治疗。以患儿为中心,组织各科专家、治疗师、护士、教师等共同制定康复训练计划,进行相互配合的综合性康复服务。中西医结合,治疗要与有效药物和必要手术相结合。

    3.长期甚至终生康复治疗

    对于长期康复,家长和儿童都要有耐心,进步通常是缓慢的,有时甚至暂时停滞或倒退(由于生病或发育上的问题),但总的趋势是长期的、有效的、积极而全面的康复治疗会带来功能上的逐步改善和发展。

    4.按需康复

    康复治疗要因人而异,训练内容个体化,根据患儿功能障碍情况、生活环境、家庭环境、康复资源以及其他具体需求,由康复人员与家长一起订出个人的康复治疗计划。

    专家提醒:我们小儿脑瘫疾病患者假如能够做好上面的康复护理是能够得到一定缓解的,但是需要我们家长注意的是这些护理措施一定要长期坚持才能看到效果。千万不要误认为只要做了上述康复护理,就能够减轻疾病,不要有这样的错误认识。

  • 脑梗塞和高血压,心动过缓是三个不同的疾病,但可以发生在同一个人的身上。

     

    心动过缓如果一旦有症状,或者有起搏器植入的适应症的话,治疗的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起搏器植入治疗。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植入于体内的电子治疗仪器,通过脉冲发生器发放由电池提供能量的电脉冲,通过导线电极的传导,刺激电极所接触的心肌,使心脏激动和收缩,从而达到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的目的。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患者真的需要植入起搏器,在同时患有高血压和脑梗塞的病人身上,可以安装起搏器吗?

     

    答案是能!

     

    影响患者不能植入起搏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脑梗塞急性期,危及生命

     

    脑梗塞急性期危及生命,但心动过缓也会危及生命,即使患者不能耐受永久性起搏器,也可以临时起搏器过渡治疗,临时起搏器的植入相对来说就比较简单了。所以,可以等待脑梗塞急性期过了以后再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治疗。

     

    2.高血压急症或者危象

     

    高血压急症和高血压危象可能也是永久起搏器植入的相对禁忌,但相对禁忌也是可以先行临时起搏器植入治疗,待患者病情稳定后择期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治疗。

     

    3.口服阿司匹林担心囊袋内出血

     

    脑梗塞的治疗需要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而植入起搏器之前,可能需要临时停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数天,如果患者不能临时停用,也可先行临时起搏器植入治疗。

     

     

    所以,解决不能耐受永久起搏器的最好方法就是临时起搏器植入,待病情稳定能够耐受手术的时候再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治疗。

     

    其实,如果是稳定的高血压和脑梗塞,绝不是起搏器植入的禁忌症。

     

    毕竟,如果患者反复晕厥、黑蒙,而且是永久起搏器植入的适应症,那么,如果不植入起搏器,患者发生猝死、心脏骤停的风险可能会更高。

     

    所以,起搏器植入治疗没有绝对禁忌症,只有相对禁忌,毕竟,不植入起搏器死路一条的话,怎样也要想办法起搏器植入治疗。

     

    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心力衰竭是各类心脏病的终末期的一种状态,去心脏功能不全的统称,了解了这个问题,我们就知道心力衰竭治疗的目的,其实也就是两个!


    心力衰竭治疗的目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寿命!和您提问的问题基本一致,那么问题来了,心力衰竭的病人,怎样才能做到这两点呢?
     

    且看李大夫和大家一起来支招!

     

    一、限盐限水饮食

     

    限盐饮食大家可能比较清楚,这是因为钠盐作为体内晶体渗透压的主要构成部分,过多得钠盐会引起水钠潴留,从而导致容量负荷增加,心脏负荷加重会诱发加重心衰。限水的原因其实也是这个道理,水的摄入过多,也会增加心脏负荷,导致心衰发病!在心衰治疗中,有一个比较简单实用的方法,就是保持干体重,而保持干体重的基础就是限盐和水!

     


    二、避免受凉劳累

     

    心衰诱发的常见原因中,感染和劳累占据了大多数原因!而受凉则是感染的常见原因,因为受凉导致的感染后,会增加交感神经张力,导致心衰加重!而劳累则比较容易理解,劳累会直接增加心脏负荷,从而诱发心衰犯病或加重!
     

    三、做好心脏康复

     

    心衰后的病人,如果心脏康复做的好,可以明显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心衰后的预期寿命!而心脏康复中,运动处方和心理处方尤其重要,做好心脏康复锻炼,做好心情后的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症状和预后!心脏康复,是心脏心衰后的一大法宝!

     


    四、药吃好

     

    心衰治疗中,黄金三角必不可少,黄金三角是明确的可以改善心衰预后的药物!所以,心衰以后,把药物吃好,才能更好的改善症状和改善预后!黄金三角主要是指ACEI类药物、醛固酮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
     


    心衰后期,使用各类心脏辅助装置,比如三腔起搏器,左室辅助泵等,也可以改善心衰的症状,但不管怎样,心衰都是心脏功能衰竭的最后状态,我们要科学面对,理性面对,才能让心衰患者的有限生命内过的更幸福、舒适和精彩!

     

    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 洪涝灾害中,极易发生溺水事故,因此我们应该掌握必要的急救知识。

     

    在对溺水者进行施救前,首先要注意自己是否身处于安全的环境,避免自己也陷入危机。特别是水灾中,将溺水者抬上岸后,要十分注意外在环境,要留意周围是否有湍急的水流,是否地势不稳,周围有没有稳定的建筑结构,可以提前寻找好附近的漂浮物,如游泳圈、长木板等。

     

     

    在确定好安全环境、拨打120电话后,要争分夺秒地开始对溺水者进行急救。

     

    首先要清除掉溺水者口鼻中的异物,包括污水、口腔分泌物、其他污物等,可以拍打背部,或者采取头低仰卧位来使口腔、气道液体流出,保证呼吸通畅。整个过程应迅速,不应持续太久,更不能使溺水者呈倒挂状态。

     

    之后可以轻拍溺水者双肩,在溺水者两侧的耳朵旁对其进行大声呼喊,观察溺水者有没有反应,意识是否清楚。与此同时,用手放在鼻翼前,判断溺水者是否丧失呼吸,将手放在溺水者脖子一侧颈动脉处,判断其脉搏是否停止。

     

     

    如果溺水者呼吸、脉搏已经停止,应该立刻进行心肺复苏,溺水者的心肺复苏与普通的心肺复苏顺序并不太一样,正确的步骤是首先开放气道,然后吹气,最后进行按压。即在清理呼吸道后,施救者一手的小鱼际按压在溺水者的前额,用另一手的食指和中指提起溺水者的下颌,让鼻孔对准上方。

     

    然后施救者在进行人工呼吸时,自己的嘴要包裹住溺水者的嘴巴,同时捏紧溺水者的鼻子,向溺水者肺内吹气,每次间隔一秒钟,连续吹总共五次后,开始进行心脏按压。心脏按压的部位是溺水者两侧乳头连线的中点,按压深度应该保持在五六厘米,频率控制在每分钟一百次到一百二十次,按压后要注意让溺水者胸部充分回弹。

     

    在救护车到来之前,要持续地对溺水者进行心肺复苏,不能轻易放弃,从而挽救一个宝贵的生命。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