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大暑用它解暑,能养阴安神,也不容易妨碍脾胃消化

大暑用它解暑,能养阴安神,也不容易妨碍脾胃消化
发表人:副主任医师黄继斌

盛夏养生的三个标准

 

大暑时间,气候炎热,万物蓬勃生长,草木极其茂盛,人体气血亦趋向肌表,以中医视野观之,此时容易形成阳气在外,阴气内伏的生理状态。

 

因为气候炎热,人不仅仅容易身心疲惫,而且经常胃口不佳,食欲减少; 因为阳盛于外,人的心气也容易燥动不安;又因夏日酷烈,气温节节攀升,人也容易伤津上火。所以,此时的养生原则就是,健脾,清心安神,清热滋阴。

 

不过要选对符合以上标准的养生之品,颇不容易,因为擅长滋阴生津的中药,多具有滋腻之性,不易消化,过用或用于脾胃不健者容易妨碍脾胃运化功能,导致腹胀,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所以,我们在使用滋阴药物时,往往需要酌加行气,散结之品,例如绿萼梅,紫苏梗,陈皮,预知子,佛手等等。

 

而具有清热作用的中药,大多寒凉,例如石膏,知母,夏枯草等等,易伤脾胃,其中部分苦药,例如,黄芩,黄柏,黄连等等,又容易化燥伤阴。所以我们在使用这类药物时,需要用大枣,甘草,山药等等中药来辅佐。

 

正因为需要加减,养生方案就变得繁杂了,别说普通人无所适从,专业人士制定方案时也常顾此失彼。

 

 

 

那么有没有既能清心,安神,养阴,又不容易妨碍脾胃运化的本草呢?

 

其实是有的。

 

我另辟蹊径,去翻了翻广东盛夏百姓常用的羹汤,从中窥见端倪。

 

这个时节,广东人爱喝的羹汤有“莲子百合玉米煲猪肚”,“淮山百合炖鳗鱼”,“淮山百合玉竹炖甲鱼”,“沙参玉竹百合煲水鸭”,“木瓜莲子百合煲鱼尾”等等。大家发现没有,百合出现的频率很高。为何如此呢?

 

百合是非常古老的药食同源的中药了,它是百合科植物卷丹、百合、或者细叶百合的干燥肉质鳞叶,在东汉中医经典《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中频频出现,如“百合知母汤”中有它,“百合鸡子汤”中有它,滑石代赭汤中亦有它。它是治疗中医所言的“百合病”的主力。

 

 

在这儿先科普一下什么是百合病。所谓百合病,就是热病之后,因余热尤存,情志不遂,郁而化火伤阴而生,以神志恍惚,口苦,小便赤,脉微数为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

 

而百合正是能清心,安神,滋阴,化解“百合病”之品,因为它能化解这一类疾病,所以这一类疾病也用它来命名。百合符合了夏季养生三原则中“清心安神,清热滋阴”的要求,那么,它也像其他滋阴清热药一样容易碍脾或者伤脾吗?

 

百合不易碍脾

 

滋阴药物其性滋腻,容易碍脾,导致不消化,腹胀。例如沙参,麦冬,天冬,玉竹,石斛,黄精,女贞子,特别是生地黄,脾胃稍弱的人食了后,特别容易诱发腹胀。而百合,是非常罕见的既能滋阴又能除胀满的中药。

 

《神农本草经》这样描述它:味甘,平,无毒,治邪气腹胀,心痛,利大小便,补中益气。《名医别录》则如此补充:“除腹肿,胪胀,痞满”。《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均记载百合不仅不碍脾,还能缓解腹胀,两书均成书于汉代,所以可见这是一个汉代共识。

 

现代研究也发现,百合的提取物百合总皂苷可以提高血中及结肠组织中胃泌素(GAS) , P-物质(SP) 等的含量,提高血浆血管活性肠肽(VIP) 的含量,降低结肠组织中 VIP 的含量,从而改善抑郁老鼠的行为绝望感,改善胃肠不适症状 。

 

现代研究对百合既能“清心安神”又能“改善脾胃不适”的传统功效,提供了部分证据。

 

若“津液亏虚”且伴有“湿气重”怎么办?

 

在盛夏,一方面夏日炎炎,酷暑难耐,一方面人们又爱食瓜果凉物,所以往往会出现“阴虚”与“湿重”并见的“症状”。

 

患者既容易口渴难耐,心烦,又容易困倦,身重不爽,身体拘急不舒;一方面舌质红,一方面又常见舌苔白腻,乃至腹痛吐泻。

 

这因为,脾胃一方面有津液亏虚,一方面中焦又有湿浊内蕴。

 

这个时候,因为百合除湿的力量不够,所以我们可以在百合茶的基础上稍稍配伍一下。搭配什么呢?搭配蚕沙。

 

 

蚕沙甘,辛,温,是蚕蛾科昆虫家蚕的干燥粪便,一般6-8月采集,以二眠到三眠时的粪便为主。

 

蚕沙和佩兰,连翘,薄荷,藿香这些药一样,有透邪的作用,能让邪气有出路,所以也可以作为祛风湿药用。

 

在南方,人们经常把蚕沙每次15克,用纱布包装,代茶饮用。蚕沙茶和百合茶一样,是种南方常见的祛湿茶品,有和胃化湿化浊的作用。

 

当我们把百合,蚕沙汇合在一起后,对于盛夏津液亏虚虚兼湿浊引起的,似渴非渴,似胀非胀,胸闷心烦,舌红苔白腻之象,有峰回路转之妙。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西洋参又称花旗参,是一种补而不燥、男女老少皆宜的高级保健食品,主产于美国、加拿大等北美国家。其具有补气养血、滋阴补肾、健脾养胃、延缓衰老及养颜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西洋参具有抗疲劳、提高思维、改善记忆及调节内分泌、增强人体免疫力及改善心血管功能等作用。有不少朋友问,西洋参这种东西能在夏天吃吗?理所当然的认为,西洋参是滋补的,夏天那么热,应该不能在夏天吃吧?

     

    夏天能不能吃西洋参?

     

    夏天当然能吃,还是一个吃西洋参的好季节,尤其是对于气虚,表现为发力、面色苍白、懒言少语的女性,比较适用。男性也可以使用。

     

     

    西洋参的作用和功效

     

    西洋参性凉味甘,具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气虚阴亏,咳喘痰血,虚热烦倦,口燥喉干等病症。

     

    西洋参被誉为“清凉”参,夏天天气炎热,酷暑难耐,人体消耗比较大出汗比较多,很容易阴虚火旺,适当的使用一些西洋参是不错的选择,能有效地解决自身出现的阴虚内热的问题。

     

    西洋参又称花旗参,是一种补而不燥、男女老少皆宜的高级保健品,主产于美国、加拿大等北美国家。其具有补气养血、滋阴补肾、健脾养胃、延缓衰老及养颜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西洋参具有抗疲劳、抗衰老、抗休克、提高思维、改善记忆及调节内分泌的作用。

     

    夏季热伤风了,还能吃西洋参吗?

     

    也是可以吃的,如果是热伤风的话,表现为口干舌躁、咳嗽气喘、食欲不振等多种症状,适量吃点西洋参也有助于疾病恢复。

     

    最适合吃西洋参的人群

     

    阴虚火旺的,比如上面提到的失眠多梦、烦躁不安、口干咽燥、五心烦热等虚热症状,宜采用西洋参等清热滋阴的药材。

     

    而实火的不能用,比如发热头痛、烦躁目赤、喜冷饮、大便秘结等,就是实火旺盛,可以采用菊花、百合、金银花等降火。这一点大家一定要切记!

     

    其实,对于处于长期疲劳、工作压力较大、耗气伤阴较多的人群,西洋参都是上佳的选择。

     

     

    怎么吃最好?

     

    1、炖个雪梨,放1~4克西洋参,比较适合有老慢支及阴虚便秘者使用。

     

    2、炖个母鸡,放5~8克西洋参,比较适合手术后的元气恢复。对于接受放化疗的人来说,也是很好的滋补佳品。

     

    【不药博士】简介:生命科学博士,执业药师,高级营养师,守护生命健康,拒绝伪养生,手把手调养一个健康的你!

  • 粥因其广泛适用于老人和小孩,所以在很多家庭都很常见,与此同时喝粥也好处颇多。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餐桌上的饮食日益丰富,可供人喝的粥也种类繁多。面对品种繁多的菜品和质量参差不齐的粥我们应该怎么选择呢?下面小编将为大家介绍几种比较受欢迎的粥类,它们的做法、好处都有涉及,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饮食习惯有一个帮助。

      


    皮蛋瘦肉粥

     

    皮蛋瘦肉粥里有大量的蔬菜,含有大量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能够满足人体的多种需求。皮蛋瘦肉粥做法相对简单。首先米放入锅内煮大约二十分钟,米饭煮的差不多后再放入肉、皮蛋和蔬菜以及一些别的调味品。最后熬制十几分钟就可以食用了。皮蛋瘦肉粥荤素搭配较为健康,冬夏都适合食用,冬天能够抗寒保暖,夏季能够健脾利尿。所以说当我们不知道要做什么饭的时候,皮蛋瘦肉粥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桂圆、莲子八宝粥

     

    很多人都喜欢喝粥,黑米粥、八宝粥、银耳粥等,因为这些粥都非常的健康和有营养啊,就比如桂圆、莲子八宝粥。桂圆具有补气血、润肺等功能,莲子能够健胃补肾,这种粥的做法更为简单。先放入洗净的桂圆、莲子、银耳等食材,大火熬制熟透就可以了,做法是相当的简单,营养是非常的丰富。多食用这种粥类可以激发人的食欲,同时对于广大爱美女性来讲也有美容护肤的重要作用,小编认为这也是这种类型的粥广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

      
    丝瓜粥

     

    小编的家庭几乎没怎么喝过丝瓜粥,因为小编和小编的家人认为丝瓜粥过于清淡,可能不会有什么营养,直到写这篇文章之前小编才了解到原来喝丝瓜粥有这么多好处。丝瓜味道甘凉,夏天食用可以消除疲劳,多食用还可以有效防止中暑等。不久酷暑就要来临,小编认为家中可以常备几根丝瓜,既可以煮粥又可以炒菜,一举两得。

      


    除了皮蛋瘦肉粥、桂圆、莲子八宝粥、丝瓜粥等其实还有很多种美味的粥,比如小米粥、紫薯粥、银耳粥等,多喝粥对人的消化系统是有很大的好处的。但是纵使喝粥好处多多也不要一天三餐都喝粥,可以早晚喝粥,午饭吃米饭,面食等,如此才能有一个平衡的饮食习惯。

  • 眼下正值三伏天,很多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四肢无力、精神萎靡、胸闷不适以及食欲不振等症状,去医院检查,却又查不出什么病,这种情况称为“苦夏”。其实它并不是一种器质性的疾病,而是身体受到了体质和气候的影响。中医养生理论认为,苦夏是伏天暑湿之气旺盛对人体造成种种影响的总称,它的形成一般有两大根源。

     

     

    “脾累”

     

    所谓“无病三分虚”,在炎热多雨的三伏天,暑湿之邪往往乘虚而入,侵犯人体的脏腑经络或困阻中焦等,如果湿气太盛,就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加之有些人夏日里贪凉、爱吃冷食、喜欢熬夜等习惯,就更容易出现食欲不振、身体消瘦、四肢乏力、消化不良等苦夏症状。

     

    “心累”

     

    中医认为,夏季对应人的心脏,心阴和心阳在夏季消耗很大。心阳一旦受损,就很容易出现心慌、气短、多汗、乏力等症状,而心阴受损,就容易出现烦热、失眠等阴虚火旺的症状,这些都是“心累”的表现。

     

    肾虚酷似苦夏

     

    此外,夏季也极易引起和加重人体肾虚的症状,一旦肾虚了,人同样会有头晕、乏力、食欲不振等等类似苦夏的症状。因为肾本就喜热恶寒,而夏季人们久处空调房、饮食贪凉、喜欢打赤脚、女孩子衣着喜欢露腰腹等等这些习惯,都会加重体内的寒气,从而加重肾虚,所以中医说夏季人易心火旺而肾寒凉。

     

     

    夏季饮食的“苦”

     

    民间对于“苦夏”还有一种更为接地气的解释:夏天要多吃苦,可别以为这就是简简单单的拆字造句,其中可是蕴含了智慧的。这个“多吃苦”,并不是要多干活,让身体劳累的意思,而是在夏天,人应该多吃一些苦味的食物,如苦瓜、莲子心,苦荞、杏仁,甚至是带苦味的咖啡、茶叶等。因为夏季暑盛湿重,而苦味食物大都具有清热燥湿的作用,能泻热坚肾,泻中有补,还能清心火,同时,苦味属火,脾胃属土,因此食苦对脾胃也有好处,正所谓“苦夏食苦夏不苦”,也就是这个道理了。除了多吃苦味食物以外,一些食物也可以补气固肾、健脾燥湿,如羊肉、山药、芡实、红枣等等。

     

    冬病夏治

     

    说了这么多夏季时节给人体带来的不适症状,那么夏季是不是真的就“百害而无一利”呢?当然不是,四季循环如同人体一样,是个相生相克、此消彼长的过程,夏季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节,如果我们利用好这把“火”,不但可以养生,还能治病呢。

     

    中医有“冬病夏医”之说,是中医治未病的一个具体体现,不是说在夏天把还未发生的冬天的病给治了,而是利用夏天这个特殊时间,改善我们身体的内部环境,扶正祛邪,让导致我们冬天生病的因素减少,这样容易犯的病就不复发或者减少复发。例如体内阴盛阳衰,抵抗力明显下降,被一些虚寒性疾病侵入而引发的冬病,中医认为虚寒疾病与脾、肾关系密切,所以在夏季通过补肾、健脾来改善体质,可以有效的达到防治冬病的目的。除了针刺、艾灸、理疗、按摩、穴位贴敷以及内服温养阳气的中药等方式以外,还可以日常吃一些具有祛湿、健脾、补肾功效的食材,比如山药、荔枝、枸杞子、芡实等等,毕竟药补不如食补。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  

    七月盛夏,烈日当头,小暑节气也到来了。俗语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非常形象地概括了这一节气高温、闷热难耐的特点。

     

    在小暑节气,如何进行中医养生,如何才能在酷暑中安然度过呢?

     

    小暑节气有特点

     

    从中医理论来说,“暑”即夏日之“热”,但是此时天气虽然很热,但还不到最热的时候,所以叫作“小暑”。我们可以理解小暑为小热。

     

     

    古代中小暑又可分为三候(五日为一候)。

     

    “一候温风至”,意思就是说风中带着热浪,不再有一丝凉气;

    “二候蟋蟀居宇”说的是蟋蟀都因为炎热离开了田地转入庭院;

    “三候鹰始鸷(zhì)”,老鹰都因为气温太高不断往高处飞翔。

     

    除了温度不断升高,雨水也同样增多,尤其是华北、东北地区进入多雨季节,所以铺面而来的是热度与湿气交杂的潮湿感与闷热感。“热”与“湿”是小暑节气最主要的特征,同时也是致病的重要因素。

     

    暑湿致病多缠绵 健脾祛湿是关键

     

    中医认为“壮火食气”,而湿又重浊而黏腻,小暑的湿热环境中,热会伤津耗气,湿又会遏制机体功能,使脾胃变弱,这就是夏季脾胃病丛生的根本原因,虽说夏季宜清心,但长夏更应健脾胃。

     

    在中医当中脾胃主运化,除了消化饮食之外,还要运化水湿,一旦脾胃功能减弱,水湿就会停滞在身体当中,这时就会出现浑身无力、头身困重、食欲不振等症状。

     

    如果水湿聚集在皮下就会引起水疱、湿疹等问题,很多人会在此时会出现手、脚上长“小水泡”的问题,瘙痒难耐。

     

     

    更有甚者会出现一定的水肿,通常多表现为手、足部有轻度凹陷,同时伴有乏力、厌食等症状,等夏天一过,水肿有时候会自动消退。

     

    这都是轻微的功能性水肿,也是身体对环境无法适应的表现。

     

    由于湿的黏腻性,所以也有“千寒易除、一湿难去”的说法,如果不能及时去掉,那么由它所导致的疾病也会缠绵难愈,所以强调夏季养生的饮食里要多吃祛湿、健脾胃的食物。

     

    小暑养生妙方

     

    饮食调节

    • 薏苡仁(薏米),性味甘、淡,能健脾祛湿;
    • 冬瓜,性味甘、淡,能利水消肿,消暑解毒;
    • 芡实(鸡头米),味甘、涩,性平,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

     

    这些食物属于药食同源,既可入药也可作为日常饮食,比如常见的食疗方芡实莲子薏苡汤。

     

     

    ● 食用方法

     

    芡实、莲子、薏米用清水浸泡30分钟以上,这样能更快的激发出它们的营养物质;

    起锅烧水,排骨冷水下锅并放入10克生姜片,大火烧开,然后温火再煮2分钟即可捞出,用清水冲干净表面的血泡沫,沥干水分;煲汤。

    准备一个大点的砂锅,放入排骨、芡实、莲子、薏米和适量的水,大火烧开,转小火再煲30分钟。

     

    注:夏季宜清心降火,莲子心苦寒清心火,可不取出

     

    穴位按摩

     

    穴位按摩法可取丰隆穴与承山穴。

     

    丰隆穴可治痰湿,按摩丰隆能把脾胃上的浊湿像打雷下雨一样排出去。位于人体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处。每天可用大拇指点按此穴1~3分钟即可。

     

     

    承山穴可将水液气化,位于小腿后面正中,在腓肠肌肌腹下,伸小腿时,当肌腹下交角处。用指按压此穴1~2分钟,或揉此穴5分钟亦可。

     

     

    夏季也要养肺气

     

    有的人会问了,夏季养心、长夏养脾,夏季为什么还要养肺气呢?

     

    我们从中医五行上来看就非常明白了,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火克金而土生金。

     

    心火亢盛或脾不健运都会影响肺的功能,中医非常讲究“治未病”,所以在清心健脾祛湿的同时,也应该兼顾肺气的升提。

     

    中医认为肺主宣发,适当吃一些辛味的食物就有助于发汗祛湿,也就能够升提肺气,比如川渝地区环境湿热,当地人最爱吃的也是辣,不过对于北方人来说,这样的辣就有些过重了,葱蒜的程度刚刚好。

     

    此外香菜、生姜、洋葱等也均具有发汗行水的作用。

     

     

    本就脾肺不足的人,经常咳嗽气短,而且还经常咯出清稀的痰液,还有大便不成形或者常因感冒而使咳嗽加重的情况,观察舌象有舌淡胖边有齿痕的情况,这时更应该注意夏季的调养,也可以使用健脾利湿、益肺气的参苓白术散作为日常用药。

     

    总之,进入小暑这样湿热的环境中,一定要注意脾胃的健运与肺气的升提,保证自身能有足够的力量抵御环境的变化。 

  • 患者是一个年轻的妹子,女,24岁,身高162厘米,体重才75斤,从事的是自媒体工作,经常熬夜通宵写稿,有长达4年的熬夜史。2月末月经结束后,出现了头晕症状,头晕2+周,无恶心呕吐症状,无腹泻症状,未作任何治疗,上症未见缓解,遂语月7日就诊于当地医院,12导联心电图提示:频繁室性早搏;心肌酶谱(-);甲状腺功能五项(-);腹部B超(-);心脏B超未见异常,甲状腺B超未见异常;24小时动态心电图提示:室性早搏6791个,每小时284个。有1+年糜烂性胃炎病史。具体用药不详,患者上症未缓解,于2018年3月13日就诊于我处。

     

    患者面有郁郁寡欢之色,脉象缓而时止,止无定数,脉结而无力;舌淡嫩有齿痕而少苔,舌苔如下:

     

     

    遂诊断患者为阴阳两虚证,建议用通阳复脉,滋阴养血之法,患者家属犹豫再三,改去某中医院中医处就诊,处方:山银花15克、 板蓝根15克、 苦参10克、 五味子5克、黄芪25克、 麦冬15克、 丹参20克 、鸡内金15克、酸枣仁20克、 百合15克、 茯神15克、 甘草5克、太子参30克、 羌活10克、 牡蛎20克、 龙齿20克、浮小麦60克 、郁金10克 、灵芝15克、 黄精25克。

     

    此方中有大量苦、寒清热之品,甘、寒质润之品亦多,一派阴霾之象,患者服用后,头晕无力较前加重,且出现心下灼烧感,腹胀,腹泻,手颤,卧床则稍安,起则眩晕,其母亲遂复诊于我处。

     

    甘草

     

    处方:炙甘草21克、 栀子5克、柴胡15克、 龙骨30克、陈皮12克 、牡蛎20克、 大枣30克、 百合12克、麦门冬20克、 桂枝16克、 地黄60克、 醋延胡索12克、茯苓12克、 山药12克、 丹参12克、 焦白术12克、人参10克 、郁金12克。中药1付,加姜四片,2000毫升熬到600毫升,分三次服用。

     

    患者服药后,胃部灼烧感消失,腹泻较强好转,腹泻较前稍好转,仍有便稀,腹胀。

     

    遂去清热凉血之栀子、郁金,清心安神之百合,因为此散药其性偏凉,既然患者心下灼烧感已消,不可留其寒凉伤胃。处方:炙甘草21克、 醋柴胡15克 、生龙骨30克、 陈皮12克、牡蛎20克、 大枣30克、 麦冬20克、 桂枝16克、 生地60克、醋延胡索12克、 茯苓12克、 山药20克、 丹参12克、 白术15克、人参10克、 木香6克、 干姜6克。中药1付,加姜五片,2000毫升,熬到600毫升,分三次服用。

     

     

    此方乃炙甘草汤打底。《伤寒论》第117条云:“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金匮.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治虚劳不足,汗出而闷,脉结悸。”

     

    炙甘草汤方,炙甘草四两,生姜三两,人参二两,生地黄一斤,桂枝三两,阿胶二两,麦冬冬半升,麻仁半升,大枣三十枚。

     

    炙甘草汤乃桂枝汤的变方,此方中无药势沉降之白芍,所以药力趋于向上。大剂量炙甘草,大枣,可以滋补胃津,守护胃气;人参补胃气;生姜可鼓舞胃气;大剂量麦冬,地黄生津,以补血中津液;桂枝温通经脉,且有引药上行之功。此方阴阳相谐,有善补阴者,于阳中求阴,善补阳者于阴中求阳之意。

     

    不过炙甘草汤原方中的火麻仁有润肠通便之效,阿胶则滋腻碍脾,而此患者伴有腹泻,遂去之。患者情绪低落,犹豫,遂以醋柴胡以疏肝解郁,升举阳气。延胡索,丹参,一温一凉,共奏活血之功。龙骨,牡蛎镇惊,安神。陈皮,木香理气健脾。再加山药,茯苓,白术健脾脾胃,干姜温中散寒。

     

    患者服药后,脉象渐平,精神渐好,腹泻减少,叮嘱患者续用此方。考虑到炙甘草汤药势主要向上,温补脾阳之力不足,患者动辄眩晕,脾阳不固,故叮嘱患者配合服用附子理中丸,以守脾阳。

     

    如此十余天,患者眩晕渐渐好转,逐渐能够正常活动,3月末月经期间,又有一次反复,眩晕加减,治以温中健脾的苓桂术甘汤后,好转。4月初查24小时动态心电图,室性早搏6791个降到4748次,嘱患者服用中成药稳心颗粒以善后。

     

    患者体力恢复后,又嘱咐其查一个幽门螺旋杆菌呼气试验,检查结果是阳性,遂建议其做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术,以便其糜烂性胃炎能够痊愈,邪气去而正气自生。

     

    后回访,患者已渐渐回归正常生活,希望她不要再熬夜,成功的自媒体人寥寥无几,身体的健康比阅读“十万加”更重要。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

  • 中医里的凉茶,是一种以中医养生理论为指导,以中草药为原料,总结出的一种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祛火除湿等功效的中草药饮品。凉茶是中草药植物性饮料的通称,也是夏天常饮的一味饮料。虽然叫凉茶,但实际上是中草药,没有茶叶成分。

     

     

    所谓“凉”,是指将药性寒凉和消解人体内热的中草药煎水做饮料喝,以消除夏季人体内的暑气,或治疗冬日干燥引起的喉咙疼痛等疾患 。凉茶也不一定凉,热着喝效果更好,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板蓝根。

     

    01 凉茶根据成分可以分为哪几类呢?

     

    凉茶对实热、湿热、燥热所引起的症状能够起到一定的缓解、改善的作用,对虚火、虚寒、寒湿体质的人来说反倒是一种伤害。按照凉茶的不同功效,凉茶可分为四类:

     

    1. 清热解表茶:主要适合内热,火气重的人。代表药材有金银花、菊花、栀子、黄岑等。适饮于春、夏和秋季。

     

    2.解感茶:主要医治外感风热,四时感冒和流感。代表药材有板蓝根。四季都适饮。

     

     

    3.清热润燥茶:尤其适饮于秋季,对于口干,舌燥,咳嗽都有良好的药用功效。代表药材有沙参、玉竹、冬麦、银耳等。四季都适饮。干咳少痰、口燥咽干的人应该喝清热润燥茶。

     

    4.清热化湿茶:针对湿热气重,口气大,面色黄赤等人饮用。代表药材有金银花、菊花、茵陈、土伏苓等。适饮于夏季。湿热气重、口气大的人多表现为口苦、口干、口黏等,应该喝清热化湿茶。 

     

    02 哪些人不适合喝凉茶呢?

     

    气虚体质者夏季应喝点由西洋参、太子参等制成的参茶来代替凉茶。风寒感冒者夏季因空调温度过低或淋雨而引发感冒者,如果表现为怕冷、流鼻涕,再喝凉茶极易加重症状,不利于感冒的治愈。

     

    经期女性女性月经期处于失血状态,抵抗力降低,此时若喝寒性的凉茶,极易导致气血受寒而凝滞、经血排出不畅,引发痛经,严重者可造成月经不调。刚生完宝宝的妈妈身体极为虚弱,喝凉茶不仅不利于产后脏腑功能恢复,还会伤及脾胃,引发日后的腹部冷痛。

     

    老年人和孩子老年人的脾胃功能相对减弱,婴幼儿脾胃功能尚未健全,含黄柏、黄芩等成分的凉茶过于寒凉,会损伤他们的脾胃,引起消化不良、厌食、腹泻等。

     

     

    03 什么天气适合喝凉茶呢?

     

    凉茶虽叫茶,但成分还是中药,且多是性偏寒凉的药物,长久服之,必然损伤脾胃,也易损伤人体阳气,不论体质偏寒偏热,都不宜饮用时间太长。

     

    夏季阳气隆盛,尤其三伏天,天气炎热,可以饮用一段时间凉茶以消暑降温,对人体影响不大,但饮用须根据个人体质、脾胃功能以及基础疾病作适当选择。但立秋之后,天气转凉,阳气开始潜藏,此时服用则需谨慎。对于脾胃虚弱的人群和老年人群,服用的时间宜更短,频次也宜小。

     

    ▼权威审核▼

  • 中医的命脉在于中药,中药的密码在于配伍。当然,中药的配伍不是随意的乱点鸳鸯谱,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经典组合。

     

    在滋阴养肝方面,有一味效果显著的药材,那就是人们常常以为是补肾的枸杞。枸杞对于我们来说,耳熟能详,但是很多人只要一想到枸杞就会联想到补肾,实际上,枸杞的首要作用是养肝明目。

     

     

    再来说说大枣吧!在古代,大枣曾经作为饥荒之年救民于水火的果子,所以又把大枣视为“铁杆庄稼”“木本粮食”之一。大枣红了味道更好,还有滋阴补血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女性来说,更是倍受青睐。

     

    中医认为,大枣味甘性温,归脾、胃、心经。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适用于脾虚食少,乏力便溏,妇人脏躁等症。除此之外,大枣用作食疗,也是作用多多。

     

     

    来说说车前草,这个草药其实在民间比较多,山野路旁所处可见。但在中医眼里,车前草味甘淡;性微寒。归肺经、肝、肾、膀胱经。具有清热利尿、渗湿止泻、明目、祛痰等功效,适用于小便不利、淋浊带下、水肿胀满、暑湿泻痢、目赤障翳、痰热咳喘等症。

     

     

    那么,这枸杞、大枣、车前草三个药组合在一起,又会是一番什么景象呢?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个方子了——枸杞大枣车前草汤。这个方子由200克车前草,30克大枣和20克枸杞子组成。先将车前草去根,去掉老叶,清洗干净;大枣洗净去核;枸杞子洗净;将这大枣和枸杞药放入砂锅,加适量水,大火煮沸后,再用小火煮10分钟后,放入车前草,再煮片刻即成。

     

    综合而言,车前草全身是宝,性味甘寒无毒,具有清热利尿、祛痰止咳、清肝明目等作用。且与大枣枸杞配伍,既能相得益彰,也能相互作用,可以起到清热利尿、养肝明目、滋阴益肾的作用。

  • 养肝之计在于春。在中医理论中,肝脏和春天相合,所以春天是呵护调养肝脏的最佳时节。在众多养生手段中,养生茶凭借其简单易制、味甘效高的特点而广受人们的青睐,常常是“爱肝人士”的不二首选。今天就为大家揭秘春天喝养生茶能利肝的道理,并为大家准备了四大养生茶,让我们的肝脏也“迎来”自己的春天!

     

    春天喝养生茶真的能利肝吗?

     

    如果把人体比作一棵大树,那么中医中的肝就是大树的树干,肝气生发其中而向上运行,将养分带向“枝枝叶叶”,促进了人体大树的繁茂和生长。可见,肝脏的属性似乎是生发的、向上的和生长的,隐隐和万物生长的春天相合。“天人合一”不外如是,中医就在春天和肝脏中建立了一种对应关系,也由此认为春天养肝能事半功倍。

     

     

    这似乎不难理解,春天和肝脏的特性两相映衬,达到了“人面桃花别样红”的效果,肝气在春天总是较为活跃。这样一方面让养肝气的效果更加显著;一方面又使肝脏更容易出现问题,使得春天养肝变得势在必行。由此看来,肝脏与地球似乎并不存在时差,春天更要护肝也是确有其事。

     

    那么养生茶护肝的原理又是什么呢?古语有云:“当春之时,食味宜减酸增甘,以养脾气”。这句话就在告诉我们,养生茶中的成分往往酸性弱而更为甘甜。其中少酸能抑制酸性食物的助肝效果,防止肝火“越烧越旺”,最后伤及脾胃;而味甘入脾,养脾又能反过来调畅肝气,达到护肝的效果。

     

    春天的四大养生茶

     

    菊花枸杞茶

     

    取3朵菊花和3克枸杞于杯中,再冲入开水浸泡5分钟,最后晾至稍温即可饮用。其中起到养肝护肝作用的明星主要是枸杞。枸杞具有养肝明目、补血安神、改善疲劳等众多功能,无疑是现代众多长期使用电子产品导致视疲劳者的福音。

     

      

    决明子绿茶

     

    取3克决明子和5克绿茶于杯中,用沸水冲泡5分钟左右再晾至微温即可饮用。其中的决明子能清肝明目、润肠通便,对于肝火过旺、大便燥结的人更是有“奇效”。

     

     

    菊花罗汉果茶

     

    将三朵菊花和1/4颗罗汉果加入杯中,冲入开水浸泡5分钟后同样晾至微温饮用。罗汉果味甘而性凉,有清肝明目、止咳润肺的功能,天气变热时喝上一杯最是舒爽不过。

     

     

    菟丝子茶

     

    取用3-5克菟丝子,加入杯中,冲入开水浸泡5分钟,再加入适量红糖搅拌至均匀,最后晾至稍温再饮用。菟丝子具有养肝明目、补肾益精等功能,但是也要注意,实热症或阴虚患者不宜饮用。

     

     

    这些养生茶原材料较为常见,做法更是再简单不过。在生机盎然的春日,斟一盏清凉味甘之养生茶,调畅肝气、降火降燥,何不快哉!

  • 作者 | 黄圆媛
    文章首发于 | 黄圆媛医师

     

    冰糖薄荷茶

     

    将中药薄荷叶用冷水洗净后放到茶杯中,加入热水200毫升,加盖15~20分钟直到药香散出,可按个人喜好加入冰糖、果汁用来提升口感。薄荷茶能缓解夏季外感风热、头晕目眩、咽喉肿痛等症状。


    玫瑰普洱茶

     

    将普洱茶放入杯中,注入开水,第1泡茶倒掉不喝,第2泡加入玫瑰花,再注入热水,静候15分钟即可。夏天人体肝火旺盛,人易发怒,玫瑰花加普洱茶一起冲泡饮用,能疏解胸闷、气烦。

     


    冬瓜茶

     

    将1000克冬瓜去皮去籽洗干净,切成块状,加入300克黑糖拌匀腌上30分钟,在锅内加水煮开后,焖煮40分钟,熄火后再焖20分钟即可。冬瓜茶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清肝明目之功效,是延年益寿的理想饮品。


    蒲公英茶

     

    将干燥蒲公英75克洗净,放入锅中,加1000毫升水大火煮沸后盖上锅盖,小火熬煮1小时,滤除茶渣,待凉后即可饮用。蒲公英富含硒元素和钾元素,含有丰富的蛋黄素,可以预防肝硬化,增强肝和胆的功能。


    茉莉花茶

     

    取干燥的茉莉花蕾放于茶具中,用沸水冲泡,茶与水的比例为1∶50,每泡冲泡时间不超过5分钟。茉莉花茶可以安定情绪,健脾化湿,减轻肠胃不适,并能滋润肌肤、养颜美容。需要注意的是,茉莉花茶饮用过量会导致贫血和缺钙。


    金银花茶

     

    将10克金银花放入茶壶,注入沸水500毫升,放凉后加适量白糖代茶饮。金银花茶,其性味甘寒,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消肿止痛的功效,宜于治疗夏天热毒疮疖等。

     


    菊花茶

     

    泡饮菊花茶时,每次放上四五朵,用沸水冲泡两三分钟即可,再加几颗冰糖味道更甘甜。菊花具有养肝平肝、清肝明目的功效,适宜夏季饮用,还可增强微血管弹性,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和胆固醇,对用眼过度导致的双眼干涩也有较好的效果。


    荷叶茶

     

    荷叶茶不用煮,开水冲泡即可,最好能焖5分钟,这样茶味更浓;夏季还可冰镇后饮用,味道更佳。荷叶茶具有清心解暑、消风祛湿的功效,还能促进肠胃畅通,是“三高”人群以及减肥人士的理想选择。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赤小豆入小肠经,是清热解毒利湿的好食材。所以平常喝点赤小豆汤、有助于养护小肠。防治小肠湿热病。

     

    前面我们讲了不少有关食谱中都涉及了赤小豆。因为赤小豆和薏米一样,的确是很好的除湿热佳品,当我们找到一种好的养生佳品时,尤其是非常对症时,是很希望大家牢牢记住,并学会使用的。

     

    在这里我们继续要推荐赤小豆养小肠除湿热的效果。

     

    前段时间有一患者给我打电话,跟我说他在四川出差,可是去了不到一周,就开始闹肚子疼,当地的大夫诊断他是小肠湿热腹痛,给他开了一大堆健脾止泻的药,可是吃了好几天,感觉没什么效果,所以忍不住给我打了电话。

     

    问完具体的症状,感觉是小肠湿热没错,想想,建议他喝点赤小豆汤吧,如果是小肠湿热,那么这个汤很对症,如果不是小肠湿热引起,此汤对于患者来说也是有益的,因为当时正是暑夏季节,他又去了四川那样的湿热环境,所以喝点赤小豆汤也是有益的

     

    患者接受了我的建议,喝了三天打电话告诉我病好了,非常感谢,并表示以后会每天坚持喝。我笑称他可以减肥了,因为赤小豆减肥效果也不错,他说正合他意。

     

    下面来看看这“赤小豆汤”的做法:

     

    原料:赤小豆50克。

     

    制作方法:将赤小豆浸泡一夜,早上起床,加200毫升水,煮至豆开花,即可关火焖着。随饮随取,也可以加入蜂蜜饮用。

     

    养生功效:补心养小肠、清热利湿、避免小肠疾病。

     

     

    为什么这么简单的赤小豆具有如此好的养生效果?我们可以一起来分析下:

     

    李时珍称赤小豆为“心之谷”,说明赤小豆养心效果不错。心与小肠互相表里相辅相成,如果养好心,那么肠的受盛、泌别、主液等功能就会维持正常,小肠正气不虚,也不易招致湿热等外邪疾病。

     

     

    另外,赤小豆归心、小肠经,说明赤小豆除了可以从养心的角度来间接养小肠外,还可以很好地补中益气,健养小肠。其功用为“生津液,消胀,除肿,“上吐”,并治“下痢、除寒热臃肿”…所以小肠有疾,尤其是烦满、胀痛,受湿热侵袭时,赤小豆就能派上大用场了。

     

    所以防治小肠湿热,或者在湿热的环境,或是进食了过多的肥甘厚腻食物之后,饮用“赤小豆汤”是有很好的保健作用的。值得大家选择。

     

    本节养生要点提炼

     

    ①知道赤小豆的养肠的作用

     

    ②知道“赤小豆汤”的做法、养生功效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