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肢体出现麻木、发冷、疼痛等症状,或是血管堵塞了

肢体出现麻木、发冷、疼痛等症状,或是血管堵塞了
发表人:赵彦鹏医生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条件的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有的人经常性的进食大鱼大肉等食物,引起血脂、血糖等的升高,进而导致血管出现狭窄甚至是堵塞的现象。导致血管堵塞的常见原因有哪些?由于血管堵塞部位的不同,其症状表现也会不一样,今天就来为大家做一个详细的介绍。

 

血管堵塞的原因

1、高血压

 

引起血管堵塞常见的原因是血压,当血压平稳时血流正常,血压增高之后,血流开始冲击血管,血压越高对血管的压力越大,致使血管变形,高血压长期时血管内膜受损,很容易使血管壁增生增厚,这导致了我们的血管腔内狭窄,引起堵塞。

 

2、吸烟


长时间的吸烟会对我们的肺造成一定的伤害,可能会导致肺部疾病,经常吸烟的话会使我们的血液量逐渐的变少,从而就会引起脑血流量供不足。此外,吸烟还会引起其它一些疾病,想要一些疾病远离我们那么就要戒烟,这样才能够使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健康。

 

3、长期不锻炼、不运动

 

长期不锻炼、不运动的人很容易造成肥胖,如果再加上饮食不规律、作息时间不规律等原因会引发脑血栓,血管受损、血栓增加,最终形成血管堵塞。所以,我们要经常运动,每天坚持运动锻炼,能够起到锻炼血管的作用。

由于血管堵塞部位的不同,其症状表现有哪些?

1、心脏冠脉血管的堵塞

 

此时会出现明显的胸前区疼痛,有时甚至会放射至上肢、后背等部位,一般是压榨性的疼痛感,持续时间在半小时以内,不典型的心肌梗死还会出现咽喉部的窒息感、出汗量多、胸闷等症状。急性的心脏血管堵塞一般情况比较危及,要及时的进行治疗。

 

2、颈部血管堵塞

 

此时因为脑部组织供血不足,会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另外如果血栓脱落进入了脑部,阻塞了脑部的关键血管,导致大面积脑梗死的发生,会出现突然昏倒、偏瘫、猝死等危险情况的发生。

  
3、四肢血管堵塞

 

 

导致肢体出现麻木、发冷、疼痛的表现,如果长时间的堵塞还会导致四肢活动不利,局部组织坏死等情况出现。

 

4、肺部血管堵塞

 

会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情况出现,严重者还会导致呼吸衰竭等情况的发生。

 

由此可见不管是那个部位的血管发生了堵塞,其后果都是非常严重的,因此我们再出现上述症状时,要及时的进行相应的治疗,减少危险情况的发生。同时要养成好的生活及饮食习惯,减少血管堵塞情况的发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大脑中动脉血栓形成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久坐是现在很多人的生活常态,有时候忙起来甚至可以忘乎所以的从早坐到晚,既不流汗,也不费力,多舒服啊。可是,力气省了是不假,冬暖夏凉也是真的,但久坐不动真的那么好吗?

     

     

    久坐导致经济舱综合症

     

    经常出差的人应该都会有这样一种体会:无论是坐飞机还是火车硬座,只要是长途行程,十几二十个小时下来,不但会感觉腿脚发麻,有时甚至脚肿的连鞋都穿不进去,这在医学上被称之为“经济舱综合症”,与办公室久坐的情形很类似。

     

    而如果你觉得久坐就只是脚麻、脚肿这点小case,那可就大错特错了,长期的久坐不动,会严重影响全身血液循环,导致血液循环速度减慢,引发血栓问题,严重时甚至可能引起心脏功能受损、肺栓塞、脑死亡等等。

     

    静坐为何会引发血栓?

     

    人的静脉里有很多只向心脏方向开放的膜片,叫静脉瓣,这些膜片就好像门一样,从外向里推就能打开,人就能进屋,再从里往外推,门就关上。而下肢的静脉血流也是如此,当肌肉收缩时,压迫静脉,使血液流动,对于这段静脉以上的瓣膜,血流就像开门的手,冲开瓣膜向心脏流动,对于以下的瓣膜,血流就像关门的手,使瓣膜合上,防止血液因地心引力向下返流。

     

    而当人处于运动时,肌肉的不断收缩会加速静脉里的血液流动,使其不易凝结,但如果下肢长时间不运动,没了肌肉收缩的压力来冲开静脉瓣,血液就会在血管里滞留,逐渐凝结形成血栓。

     

    血栓就像是游走在血管里的幽灵一样,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任何时间,且绝大多数静脉血栓没有任何症状。一旦血栓堵塞了身体某个部位血管的通道,导致相关脏器失去血液供应,就会造成其死亡。而固定坐姿超过三小时,患血栓的风险将比常人大大增加。

     

     

    如何预防血栓?

     

    要远离静脉血栓,最有效的防控措施当然还是让身体“动起来”,但对于那些确实时间紧张的上班族、学生党来说,可以多注意以下几方面:

     

    1、按摩

     

    办公室里久坐不动时,如果可以坚持按摩身体,通过按摩的方式来促进、改善血液循环,有利于防止血栓的形成。

     

    2、调整饮食

     

    久坐一族的肠胃功能会受到很大影响,容易出现消化不良、胃胀、胃痛、便秘等症状。如果日常饮食中再经常食用一些辛辣刺激、油腻荤腥的食物,很容易导致肠胃及血管问题,尤其会使血液粘稠度大幅升高,从而引发血栓问题。所以平时应以清淡饮食为主,减少脂肪物质的摄入。

     

     

    3、及时补充水分

     

    人体只有在水分充足的情况下才能维持身体各项机能的正常运转,身体一旦缺水,会严重影响血液循环,导致血栓的患病几率大幅上升。因此,一定要及时补水。

     

    4、适当运动

     

    久坐过程中注意每隔一段时间就起身适当地活动一下,或者定时转动一下头颈部、舒展一下手脚,可以有效减少由于身体长时间不动对血液循环造成的负面影响。

  • 小李是今年刚刚考入大学的大一学生,在父母和老师心中,小李是一个善良懂事、成绩优异的好孩子,在同学们心中,小李是一个活泼开朗、乐于助人的好同学。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好孩子、好同学,却差点被进入大学后养成的一个坏习惯要了命!

     

     

    一天早晨,小李在寝室洗刷时突然晕倒,同学们赶紧打了120,急救车来到后,医生对小李进行初步检查并进行抢救后,小李终于转危为安。后来,医生又对小李进行了详细检查,最终确定小李是由于下肢静脉血栓引起了肺栓塞,导致呼吸困难最终晕厥。如果不是医生抢救及时,恐怕小李这次命都保不住。

     

    小李舍友问医生:“平常都觉着小李很强健的呀,为什么他会得这种病呢?”医生解释说:“可能是长期久坐造成了下肢静脉血栓,后又引起了肺栓塞,最终导致小李呼吸困难而晕厥。”

     

    原来,小李进入大学后,因为课程比较少,平常不上课时他就跟舍友在宿舍呆着,看到其他舍友都玩游戏挺嗨,他出于好奇也开始接触游戏。结果一发不可收拾。只要没课,小李就跟舍友一块打游戏,而且晚上经常熬到半夜。其实,小李在晕倒的前一天晚上就感觉到了下肢疼痛,自己看了一下,发现下肢有些肿胀,并且有一小块皮肤发紫,本想着第二天去校医院看看呢,没想到早晨还没洗刷完就倒下了。

     

     

    此时,大家还是不太明白:“为什么久坐就会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呢?最后怎么又牵扯上肺栓塞了呢?” 医生继续解释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有三大因素,首要因素是血液瘀滞,小李就是这个造成的。而引起血液瘀滞的原因主要是长期久坐下蹲,久病卧床、妊娠分娩等,对小李来说,则主要是长期久坐玩游戏造成的。下肢静脉血栓的典型表现是下肢突然肿胀、疼痛和压痛、皮肤发紫等,小李的症状就属于这一典型表现。之所以又出现肺栓塞,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血栓脱落进入血液循环,最终卡在肺部而引起。临床上,2/3肺栓塞患者在2小时内发生死亡。这次,幸好抢救及时。”

     

    听了这些,大家才明白。医生继续提醒说:“久坐其实会引发很多疾病,比如下肢静脉血栓、痔疮、盆腔炎、前列腺炎、脊椎病等。所以,玩游戏一定要适度,你们在上课学习甚至以后工作时,都要利用空闲之余起身多活动活动,做到劳逸结合。一般来说,每坐60~90分钟,就要起来活动活动,这样才能避免由于久坐所引起的各种疾病。”

  • 关于血管的话题一直是大家最爱的话题。近几年,也有一些保健品广告宣传自己的产品可以清除"血管垃圾"。但其实所谓的"清除血管垃圾"的说法,就是在"坑"你的钱!

     

    谎言一:血管里有"垃圾、毒素"

     

    很多人认为血管里边有「毒素」「废物」,不清理干净,这些「垃圾」就会累计堵住血管,然后造成各种疾病。

     

    医生:血管里没有垃圾,有的也只是细胞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比如尿素、胍类化合物、酚类等。它们会随着血液流动而运输到其他器官,最后会由肾脏清理并自然排出体外。正常情况下是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的。

     

    建议:多喝水,增加排尿,就可以帮助代谢废物加速清理。

     

    谎言二:"垃圾"是堵塞血管的凶手

     

    虽说"血管垃圾"不必担心,因为你的肾脏会帮助你清理,但大鱼大肉吃多了,血管肯定会"堵"。因为造成血管堵塞的真正原因就是摄入过多的脂类。久而久之就会出现血管斑块, 这个斑块一旦破裂了,就会形成血栓,可能导致血管堵塞,引起脑梗死、心肌梗死等危重疾病。

     

    建议: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都有利于降低血脂水平,必要时还要配合药物治疗,防止血管堵塞。

     

    谎言三:保健品能帮你"清理"血管

     

    导致血脂高的主要原因除了吃了太多脂肪,更重要的是我们身体对脂类物质的代谢出了问题。

     

    单单依靠保健品来解决身体的代谢问题是不可能的。一味轻信那些保健品,放弃了正规的调脂治疗,不但不会降血脂,反而可能加重血脂紊乱,增加心梗、中风的危险。

     

    谣言四:喝红酒活血

     

    想通过喝红酒,来清除粥样斑块,是缺乏科学依据的。

     

    确实,红酒中有白藜芦醇,可能对血管有好处,但要达到白藜芦醇的"有效剂量",恐怕每天都得把酒当水喝吧!到那时,估计血管还没喝好,肝脏也快被酒精搞坏了。

     

    总而言之,血管里根本没有"垃圾"!以后再跟你说"血液排毒"的就是在"坑"你的钱!

     

     

    血管健康,注意这3点

     

    1、规律作息,劳逸结合

     

    我们的生活都是有生物钟的,生物钟一旦被打乱,内分泌就会受到影响,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会增多,引起血管收缩、血液流动缓慢、黏稠度增加等现象。

     

    所以保护血管健康首先要注意规律作息,尽量避免熬夜。

     

    2、清淡饮食,戒烟限酒

     

    血管堵塞的元凶不是垃圾,而是脂类。所以想要拥有健康的血管。就要保证你的生活习惯。摄入低油、低盐、低糖的食物,戒烟戒酒等。

     

    3、定期检查,及时就医

     

    年龄较大或者有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要注意定期体检,如果有动脉硬化迹象要及时治疗。

     

     

    希望你的血管跟你的心态一样,永远18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患者一:我今年65岁,男性,平时工作忙,没有做过什么体检,最近一段时间出现了突然的不适,到医院一查,发现是身体内出现了血栓。主治医生说血栓出现之前,是会出现血管狭窄的。

     

     

    我想问下医生,该怎么避免血管发生狭窄?

     

    如果真的发生了血管狭窄,我们的机体会有哪些信号呢?

     

    医生:血管是我们整个人体的重要交通网络,起着运输氧气、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等等重要作用。

     

    一旦重要部位的血管发生了严重的狭窄,缺氧缺血带来的后果都将是重大的。


    总的来说,造成血管狭窄的原因有先天性和非先天性两种。

     

    如果患者生下来就血管狭窄的话,我们说这是先天性的一种情况。

     

    非先天性的血管狭窄的话,一般都是由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的,例如长期抽烟、喝酒,熬夜、过度劳累。

     

     

    患者要是又很喜欢吃油腻、高糖的食物的话,很容易在无形中形成血栓。

     

    那么,如果真的出现了血管狭窄的话,机体会有哪些信号呢?我们根据这些信号,又可以做出哪些应对措施呢?

     

    信号一:四肢末端发绀、冰冷、麻木

     

    这是由于血管狭窄,导致四肢末端的供血量减少,这时候四肢末端就会出现紫绀、冰冷、麻木,尤其是在天气寒冷的时候,为了减少机体散热,血管会进一步收缩,发绀、冰冷、麻木的情况会加剧。


    信号二:胸痛胸闷、头昏头痛、中风

     

    当心脏的冠脉大血管发生狭窄时,给心脏的供血会减少,患者的心前区会出现绞痛,尤其是做了剧烈运动,或者是干了农活之后,这种胸闷、胸痛的情况会加剧。

     

    如果脑部的血管发生了狭窄,脑部供血量减少,脑血管弹性降低,脆性增高,更加容易出现脑出血、中风等等危险的情况。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你感觉到莫名其妙的胸闷胸痛,或者是头昏头痛,就要考虑下是不是这些部位的血管发生了狭窄,及时地到医院里做血管造影检查下血管的情况。

      
    信号三:腿部抽筋、下肢活动障碍

     

    如果你的腿突然间感觉到抽筋、难以忍受的疼痛,不要单纯的判断为缺钙,还要考虑是不是腿部的血管发生了狭窄,导致腿部供血不足,进而出现了抽筋,或者是下肢活动障碍的情况。

     

    间接性跛行,是腿部血管狭窄的另外一个表现,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

     

    总而言之,四肢末端发绀、冰冷、麻木,胸痛胸闷、头昏头痛、中风,腿部抽筋、下肢活动障碍都是不同部位血管发生狭窄的信号,以上三个信号不必同时出现,满足两个,就提示着我们血栓正在不断形成,足以让我们有一颗警备之心。


    这些信号一旦出现,就要及时的到医院寻求医生的专业帮助,积极地配合医生的治疗,千万不要放松警惕,认为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 栓塞手术有哪些?

    假如要进行一项最常听到的清除血管栓塞手术,也许可以说是“冠状动脉绕道手术”,而且这种手术风险很高,也使很多人对“通血”,始终抱有畏惧的心理。但实际上,血栓的处理方法除了传统的外科手术外,还有很多不同的做法,不一定都要采用绕道手术。

     

     

    普通血栓处理手术

     

    绕线手术

     

    膨胀球囊加血管支架

     

    栓塞抽吸清除术

     

    微导管震波溶栓

     

    当处理血栓时,除了使用抗凝血剂、血小板抑制剂等药物外,有时还必须面对手术选择。心血管中心医师表示,首先看血栓是否属于急性或慢性,急性血栓通常较软,慢性血栓一般较硬,还有堵塞的部位,危险程度,跟病人身体承受能力,都会影响对选择手术的判断。

     

    若粗分,软的血栓不适合做气囊扩张术跟支架,硬的不适合做抽吸跟震波,而仍留在大血管阻塞处,基本上可以执行,但如果血栓已落入小血管,则推荐采用导管震波。

     

     

    绕线手术

     

    球囊扩张术后支架

     

    球囊扩张术是将一个会自行膨胀的球囊,放入栓塞处,将血管撑起,再视情况放入支架支撑,虽然不能清除血栓,因此仍需配合使用抗凝血剂或抑制血小板的药物。现在,下肢栓塞的气囊扩张术跟支架均有健保给付,可减轻一些负担。然而,气球扩张并不适合用在软血栓上,事实上,气球扩张可以被看作是怪手,软血栓就是烂泥,“你用怪手把路、泥推到旁边,过一会儿泥还是会流回路上,所以气球扩张只能用在硬血栓上,就像清理碎石子一样。

     

    栓塞抽吸清除术

     

    这个就是用导管把溶栓的物质注入体内,然后喷水把溶栓打碎,最后把溶栓抽出来,不过,由于这是利用了血管的压力,所以只适合用在大血管上,小血管效果不好,风险也比较高。另一个缺点是导尿费得自己付,大约十万元。

     

    微导管震波溶栓

     

    微导导管EKOS震波溶栓”原理是在鼠蹊部开出2mm的口子,放入导管中带有超音波震波节点的管路,到达血栓的位置,利用超音波的能量将血栓震“松”,再注入血栓溶解剂,溶解率可达90%以上。

     

    “因为急性血栓会有一层纤维,把红血球、血小板通通包裹起来,形成一个紧密的结构,超音波就是把纤维震松,再用药物溶解里面的薄膜,所以用药的剂量可以很小,效果也很好。”虽然这类手术需要自费进行相关治疗,约12~15万元。

  • 现如今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快,让很多年轻人都复刻着这样的生活模式:白天埋头工作、疯狂学习,晚上熬夜加班、拼命刷题。与老年人相比,时间成本很紧张,结果越年轻反而越容易“一动不动”。这也是造成诸如静脉血栓这类似乎原本“专属于”老年人的疾病却日趋年轻化的原因之一。

     

    为预防静脉血栓的发生,我们一方面鼓励大家要多活动,而另一方面又在担心过度运动对血管内皮损伤反而增加静脉血栓发生的风险,面对这样的矛盾该怎么办呢?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些方便、易行的小动作,便于老人或长期卧床的病人活动身体,而对于平时没时间运动的年轻朋友也可以作为简单的热身。

     

    1、踝泵运动

     

    踝泵运动的作用像泵一样,通过踝关节的屈伸和踝绕运动,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循流来消除肿胀,尤其对于卧床及术后的患者,在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方面有重要意义,同时还可以增强肌力,避免肌肉萎缩。

     

    1)屈伸动作:躺或坐在床上,下肢伸展,大腿放松,缓缓勾起脚尖,尽力使脚尖朝向自己,至最大限度时保持10秒钟(背伸),然后脚尖缓缓下压,至最大限度时保持10秒钟(跖屈),然后放松,此为一组动作。每天做4-6次,每次重复10-30次。

     

    2)环绕动作:以踝关节为中心,足趾作360度绕环,即踝关节的跖屈、内翻、背伸、外翻组合在一起,尽力保持动作幅度最大。每天做4-6次,每次重复10-30次。

     

    2、屈腿

     

    这个动作可以锻炼大腿肌肉的功能,放松平躺在床上,双腿伸直慢慢抬离床面,用力绷紧大腿前侧肌肉,坚持2-3秒。弯曲膝关节,膝盖紧贴腹部、脚跟紧贴臀部,绷紧大腿后侧肌肉。一伸一屈为一组,每天早、中、晚各活动一次,每次100-200组为宜。

     

     

    3、踮脚

     

    保持坐立姿势,然后将双脚的脚尖着地,让其跟脚踝持平,以脚尖作为一个支点带动足部向后上下移动十五次。

     

    4、足跟运动

     

    保持坐立姿势,双脚的脚跟着地,然后以脚跟为支点带动整个足部上下运动,在向上移动的时候要尽量让足踝靠拢,进行十五次。

     

    5、抱膝旋转

     

    保持坐立姿势,然后用双手抱住左脚的膝盖,然后以脚踝作为支点让足部向左旋转,之后向右侧旋转,每个方向十次,之后右脚也进行同样的动作。

     

     

    这几个简单动作你学会了吗?想要促进血液循环,远离静脉血栓,一定要记得坚持做。

     

    当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到户外做一些如慢跑、打太极、骑自行车等强度较低的运动就更好了,但一定要记得在运动后做放松、舒展运动哦,这也是避免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防护动作呢。

  • 血栓是当代人非常熟悉的疾病,也是困扰一众人群的血管疾病。虽然血栓跟家族因素有着脱不开的关系,但随着生活水平,因为生活习惯造成血栓的现象也很平常。生活中很多人总是因为不良的习惯,在伤害我们身上的血管。当血管内堆积太多毒素时,血液就会运行不畅,血管堵塞,自然造就了我们经常见到的血栓的发生。

     

    临床上最常见的抗栓治疗,则是使用溶栓类的药物,还有各种溶栓治疗。还要根据血栓的程度,预防反复的发作,恢复血管的畅通状态。

     

    发生血栓之后。身体哪些地方容易堵塞?

     

    1、脑部

     

    老年人经过了年轻和中年时期的不良习惯影响,或是本身患上的“三高”症状的影响,到了老年就容易出现血栓。因此平常要注意日常的防范,预防三高。

     

    2、心部

     

    血栓在我们的心部发生堵塞,也就是平常说的冠状动脉处的堵塞。跟平常的饮食脱不开关系,吃的油盐过重,就会引起动脉处的硬化,诱发血心肌梗塞等疾病。

     

     

    3、肺部

     

    血栓出现在肺部,肺部的动脉处出现血栓,脱落导致肺部血管堵塞,初期的症状很难被发现,或是没有引起注意,导致最后发生重大疾病。而晕倒是肺梗塞的常见征兆。

     

    身上患有血栓,这几个地方会“讲话”:

     

    1、皮肤

     

    当在我们的深静脉的地方出现血栓的时候,我们的皮肤上面,就会有像瘀血一样变红的部分,沿着静脉的纹理出现红色的条纹,并且还会伴随肢体发热的现象。

     

    2、嘴巴

     

    当发现身上出现口齿不清,说话不流利的情况,并且经常流口水、吃饭还容易掉筷子的表现,这时候就要小心是否脑梗情况恶化。并且这种情况,三高人群要格外注意,发病率高于一般人。

     

     

    3、头部

     

    经常会莫名其妙的眼前发黑,头晕看不清,甚至严重的时候,有短暂性失明的症状。这种情况的发生,或许是因为大脑部位的供血不够,导致视网膜血液不足,可能发生脑梗。

     

    4、腿脚

     

    首先当下肢静脉处发生血栓的话,可能身上的一边的腿脚肿胀和疼痛,站着的时候感觉身体非常的沉重。这时候也不要走动太多次,尽量去把腿脚抬高,然后到血管科就诊治疗。

     

    其次血栓形成之后,手脚可能就会无力,走路时候重心不稳跌倒等现象的发生,还有手脚的麻木,包括嘴唇和舌头都可能会发麻。

      
    5、胸肺

     

    当一觉醒来就感觉喘不上气,呼吸急促好久才能缓和过来,当日常做些什么体育劳动就会现这样的现象,就要考虑是否是因为肺栓塞的现象,及时到医院就诊治疗。

     

    并且当心出血栓的时候,发生心梗的患者一般会在一周内感觉到心慌无力和胸闷的现象。

     

    医生呼吁:血栓患者坚持做2事,预防血管默默承受伤害

     

    事情1:稳住三高

     

    三高患者是出现血栓的高危人群,因此要及时在血脂和血糖、血压上面控制住,保护好血液的通畅。

     

    平常要注意饮食之外,还要按照医生的嘱托,认真用药,不要随意的不吃药,影响血压或者其他方面的稳定。

      
    事情2:不久坐,常运动

     

    办公室的人群,还有比较懒惰贪玩的人,黑天白夜打麻将和出差坐飞机、火车的人,长时间的久坐就容易让静脉血栓。因此,专家声明每坐一小时的时候就起身活动一下身体,加速血液的通畅。一周最好可以保持3-5次的运动,增强体质,提高代谢,预防更多的并发疾病发生。

  •  

    前不久,#男子每天久坐10多小时左腿险截肢#的话题登上了微博热搜。

     

    由于工作性质特殊,当事人李先生常需要连续坐位工作10多个小时。长此以往,李先生自觉左腿不适,足部肤色也渐渐发黑。

     

    直到最近,他的左腿愈发疼痛难耐,B超医生检查的结果让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由于久坐不动,小伙子的左下肢竟然形成了深静脉血栓!

     

    医生告诫说,还好及时来医院诊治,否则可能危及生命,后果不堪设想..……

     

    这不禁让我们回想起几年前那条让人痛心的新闻——「年轻女记者崴脚后12天离世」,同样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惹的祸!

     

    深静脉血栓是个什么「血栓」呢,为什么会这么可怕?

     

    隐秘且凶险的健康「杀手」

     

    血栓,根据形成部位的不同,大致可分为动脉血栓和静脉血栓,两者的形成机制和治疗方法不尽相同。

     

    其中,动脉血栓的形成多以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破裂为病理基础,所形成的白色血栓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元凶」。如我们熟悉的心肌梗死、脑梗死等。

     

    而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等。

     

    深静脉血栓形成

    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

     

    顾名思义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与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统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

     

    深静脉血栓之所以凶险,是因为原本形成于下肢的血栓随时可能脱落,并随血液循环回流到肺部,堵塞肺血管,导致呼吸和循环系统衰竭。

     

    因此,有学者提出,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可看做是同一疾病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

     

    图片来源:soogif

     

    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病程有急性期和慢性期之分——急性静脉血栓表现为患侧下肢突然肿胀、 疼痛等,触之皮温升高、压痛明显。

     

    而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多发生于急性深静脉血栓的6个月后,临床表现包括患肢的沉重感、静脉曲张、皮肤瘙痒、色素沉着、湿疹、甚至溃疡不愈等。

     

    目前,针对深静脉血栓的非手术治疗包括抗凝和溶栓治疗,但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进一步植入下腔静脉滤器来捕捉、拦截脱落栓子。介入手术本身是微创的,但依然可能给患者和家属带来额外的经济负担。

     

    哪类人容易中招

     

    深静脉血栓危险又难治,防患于未然最重要。日常生活生活中,如果合并有如下情况更容易中招,需要格外小心:

     


    ●  损伤和骨折

     

    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多发性创伤、脊柱骨折、骨盆及下肢长骨骨折等影响下肢运动功能,而骨折愈合本身也会促进血液高凝。

     

    ● 高龄患者及脑卒中、瘫痪或长期卧床

    ● 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以及重症感染

    ● 患有血液高凝状态疾病

    ● 既往发生过深静脉血栓

    ● 女性相关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因素

     

    产后、长期口服避孕药、激素替代治疗需警惕深静脉血栓风险。而女性妊娠期胎盘产生大量雌激素、促进肝脏分泌凝血因子,也使血液处于「高凝易栓」状态。

     

    ● 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

     

    近年来,与电子产品相关的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激增,深静脉血栓发病率增高与现代人久坐、久躺不动的工作和娱乐方式密切相关。

     

     

    长时间的坐位状态容易导致下肢血液瘀滞,静脉血回流缓慢,加之饮水量不足间接导致了血液粘稠度增高,年轻人尤其要警惕这种潜伏在身边的「电子血栓」。

     

    ● 「经济舱综合征」

     

    长时间的飞机旅行中,乘客在狭窄的坐位空间内较少活动,也可能诱发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

     

    需要强调,所谓「经济舱综合征」只是一个大家惯用的名字(虽然有点拉仇恨),商务舱、头等舱的乘客也要在长途旅行中活动活动筋骨哦。

     

    此外,深静脉血栓风险不仅局限于乘坐飞机旅行,当然也包括长时间活动受限的的火车、汽车旅途。

     

    如何预防深静脉血栓

     

    俗话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起来,让我们下肢的肌肉更好地发挥「泵」功能就是预防深静脉血栓最好的方式。

     

    下面举例的动作不仅站着可以做,坐位也能进行,可谓「搬砖」运动两不误,长途旅行中也可以做上2-3组,预防深静脉血栓!(温馨提示,已经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患者不适合自行运动,要严格遵医嘱哦!)

     

    ● 人坐着腿要动

     

    「踝泵运动」:在舒适的坐位下,请尝试尽力向上勾脚和向下绷脚交替进行(足踝的背屈和跖屈)。尽可能在勾脚和绷脚的活动度末端位置保持3-5秒,以确保肌肉充分收缩。

     

     

    脚踝环绕运动:以脚踝为圆心,用脚掌用力做类似画圆圈的动作,运动幅度尽可能大。

     

    双腿「踩缝纫机」:坐着、躺着都可以运动,可以动员更多的下肢肌肉动起来。

     

    ● 建议坐位办公和站立办公交替进行

     

    久坐的危害不胜枚举,目前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坐位-站立式交替办公的好处,也为自己配置了更为科学的人体工程学工作台和座椅。


    如果你也是一个热情投入的工作狂人,记得设置提醒,至少每个小时起身走一走、喝点水,都是不错的休息方式。

     

    ● 下肢按摩

     

    如果因为各种条件限制,导致无法进行主动的下肢运动,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间歇气压治疗(又称循环驱动治疗)或下肢按摩,也有部分研究支持弹力袜防治深静脉血栓的作用,相关循证依据还在进一步积累。

     

     

    最后,给大家的温馨提示:如果在生活中发现自己或身边人在较长期制动后出现了下肢肿胀、疼痛、小腿和/或大腿有压痛时。

     

    应尽快前往医院寻求专科医生的帮助。切忌自行处理哦,以免加重病情或延误重要的治疗时机。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第三版)[J].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7,32(9):807-812. 
    [2] 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介入专业委员会,中国静脉介入联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规范的专家共识(第2版)[J]. 介入放射学杂志,2019,28(1):1-10.
    [3] Sun M, Liu C, Zhao N, Meng K, Zhang Z. Predictive value of 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 in postpartum deep venous thrombosis and its possible mechanism. Exp Ther Med. 2018;15(6):5215-5220.
    [4] Li Y, Guan XH, Wang R, et al. Active Ankle Movements Prevent Formation of Lower-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 After Orthopedic Surgery. Med Sci Monit. 2016;22:3169-3176. Published 2016 Sep 7. 
  • 我们都知道久坐、久卧、长期缺乏运动是静脉血栓形成的一大诱因,因此,想要预防、改善静脉血栓,最常被告诫的话大概就是:多运动。但是你知道吗?不是所有运动都有效,如果是不当的运动或健身方式,反而会增加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为什么运动也会引起静脉血栓?

     

    要说到运动所造成的损伤,运动员一定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其实静脉血栓是运动员中常见的一种疾病,而且大多需要手术取出才能继续运动,如果不去除,甚至会危及生命,最为人熟知的,大概就是美国NBA前热火巨星波什了,他正是因为静脉血栓于2019年正式宣布退役,提前结束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那么,究竟为什么运动员也会得此病,甚至比普通人更容易被静脉血栓盯上呢?我们可以从血栓形成的三个因素来做一下比较就明白了。

     

    1、血流速度减慢:

     

    下肢肌肉收缩的泵功能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因为通过下肢肌肉的收缩使血液往心脏回流,是影响静脉血液流速的重要因素,所以普通人如果长时间不运动可能会增加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比如手术后卧床的患者等等,由于静脉血流缓慢,就容易形成血栓。

     

    而对于运动员来说,由于经常锻炼,他们的心率往往都比一般人要慢,通常保持在60-100次/分,有些人安静时甚至低于60次/分。心率慢的人,血流速度就会减慢,这就是运动员得血栓的第一个原因。

     

    2、血液黏稠:

     

    一般来说,肥胖、肿瘤、肾病综合征等疾病会使患者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因而容易发生静脉血栓。

     

    而运动员在运动时会大量的出汗,如果水分不能及时得到补充就会造成脱水和血液浓缩,导致血液黏稠度升高,这就是可能触发血栓形成的第二个原因。

     

     

    3、血管内皮损伤:

     

    当血管破裂出血,内皮损伤后,机体认为该止血了,所以启动凝血机制,促进血液内的血小板聚集,产生血栓样改变,就容易导致血栓的发生,而血管内膜改变的常见原因有手术、外伤、药物刺激等。

     

    而运动员受伤、出血,甚至手术发生的概率都比普通人要高,这就是触发血栓形成的第三个原因。当然,有时候肌肉拉伤等会引起小静脉出血,从而引发全身的凝血机制启动,诱发血栓,这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而对于一般人来说,在剧烈运动之后也要重视放松拉伸练习,不然机体骤然停止运动状态,会让肌肉的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消退,从而引起炎症,并形成血栓,造成健康威胁。

     

    所以说剧烈的、过度的、不当的运动确实会增加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但不要因此杯弓蛇影,成了不想运动的借口,专家表示正常运动不会导致静脉血栓,所以闲暇之余,还是要通过合理、适量的运动来保证身体的健康。

  • 下肢静脉血栓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下 肢静脉血栓导致的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及并发的肺栓塞是病人劳动力及生命安全的一大危险。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是血液滞缓,静脉壁的损伤和高凝状态。有时下肢静脉血栓还可以向心性延伸至下腔静脉,甚至堵塞肾静脉而引起肾功能衰竭从而威胁生命。下肢静脉血栓,是久坐不动或者是术后卧床不动患者的噩梦,也是医院里常见的疾病之一,下肢静脉血栓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其并发症有时候是致命性的,比如最大的并发症——肺栓塞。

     

     

    所以,下肢静脉血栓很可怕,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呢?

     

    一、避免久坐

     

    久坐是静脉血栓的一个原因,现代人由于生活习惯和工作方式的缘故,久坐的人越来越多,比如长期在电脑旁边坐着,长期在办公室坐着,等等等,久坐以后使得下肢静脉回流不畅,会大大增加下肢静脉血栓的概率。

     

    二、避免长期卧床

     

    有人说,长期卧床谁愿意啊!都是没有办法才长期卧床的。其实也是这个道理,但事实是,长期卧床的患者家属伺候陪护的好坏,直接影响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概率。长期卧床的病人,也要动,只不过是被动的动,需要家属定期定时的给予按摩、活动等等,才能避免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三、学会活动

     

    不管是坐还是其他姿势,时间久了,也要活动一下,学会活动,是避免下肢静脉血栓的有效方法,动起来,下肢回流就会改善,形成血栓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

     

     

    四、使用抗凝剂

     

    如果真的是疾病需要,不能活动而且产生血栓的风险非常的高,比如易栓症的患者,比如严重的外伤不能搬动的患者,等等等,如果真的没有活动的可能,使用抗凝药物,也是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有效方法之一。

     

    其实,不管是哪一种方法,只要能动起来,就可以解决大多数的下肢静脉血栓,如果你真的不能动,而且已经产生了下肢血栓,那么还是建议赶紧到医院就诊,避免产生更为可怕的并发症。

     

    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身体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 我们每天都会经历睡眠和梦境,但你是否知道,梦境可能与我们的健康状况息息相关?

    研究表明,婴儿每天睡眠16小时,其中8小时在做梦;中老年人每天睡眠6-8小时,做梦时间不足1小时。而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痴呆老人的梦境数量明显少于同龄健康老人。这些现象说明,做梦的量与脑力活动量及情感活动量呈平行关系。

    那么,梦境真的可以预示疾病吗?答案是肯定的。例如,脑血栓患者在夜间睡眠时,血压下降、血流缓慢,脑活动降低、代谢缓慢,更容易形成血栓。而做梦可以提高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心率增快,血压升高,有助于预防血栓形成。

    此外,睡眠医学临床研究证实,凌晨04:00-07:00时,人体处于做梦增加的节律和“睡醒周期”,此时睡眠与心率失常、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绞痛、心力衰竭、十二指肠溃疡、支气管哮喘和偏头痛的发作之间有密切关系。为减少这些疾病在夜间睡眠中发作,患有上述疾病的人应设法深度睡眠,以减少做梦,预防夜间疾病发作。

    那么,如何通过梦境来判断自己的健康状况呢?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梦境与疾病的对应关系:

    1. 梦见自己从高处坠落,可能预示着心脏疾病。

    2. 梦见自己被追赶,可能预示着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3. 梦见自己掉进深坑,可能预示着消化系统疾病。

    4. 梦见自己生病,可能预示着免疫力下降。

    5. 梦见自己被攻击,可能预示着心理压力过大。

    需要注意的是,梦境并非绝对预示疾病,只是提供了一种参考。若出现频繁、异常的梦境,建议及时就医,以便及时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 脑静脉血栓形成(CVT)是一种罕见的疾病,主要影响年轻的成年人和儿童。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类似,CVT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口服避孕药、癌症、局部感染和头部外伤。

    近期一项发表在《JAMA Neurology》的研究指出,肥胖女性使用口服避孕药时,CVT的风险显著增加。与未使用口服避孕药的正常体重女性相比,肥胖女性使用口服避孕药后,CVT的风险增加了近30倍。

    研究纳入了来自两家医院的186例CVT患者和6134例对照组。结果显示,CVT患者普遍更年轻、为女性、使用口服避孕药的频率更高,且更有可能有癌症既往史。

    值得注意的是,口服避孕药的超重女性也存在CVT风险增加的情况。然而,未使用口服避孕药的肥胖人群,无论男女,对CVT风险没有影响。

    尽管CVT的绝对风险仍然较低,但口服避孕药的使用确实会增加血栓形成风险,尤其是在存在其他危险因素的情况下。因此,临床医生在为肥胖女性开具口服避孕药处方时,需要谨慎评估风险。建议这类女性考虑使用与血栓形成无关的其他避孕方式,如宫内节育器,以降低风险。

    此外,患者在使用口服避孕药期间,应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如出现头痛、视力模糊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VT的治疗包括抗凝治疗、溶栓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进行。

    总之,肥胖女性在使用口服避孕药时,应充分了解CVT的风险,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避孕方式。

  • 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每年约有1700万人因此过早死亡,这一数字预计到2030年将增至2300万,位居各类疾病之首。在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高达2.9亿,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患者。

    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即使接受最先进的治疗,仍有超过50%的患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而这些疾病的根源,正是我们的血管。

    血管是如何被堵塞的呢?健康的动脉血管壁平滑,血小板等物质不会附着其上,因此不会形成血块。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不可避免地出现老化,血管壁变硬,出现钙盐沉积,形成所谓的血管钙化。

    血管钙化本身并不可怕,但如果钙化发生在血管外膜,且不是在大动脉上,通常不会影响供血。然而,血液中携带的血脂成分过多,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会沉积在血管壁上,引发炎症,形成斑块,导致血管狭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分为两种:脆性斑块和稳定性斑块。脆性斑块易受损,破裂后随血液流动,堵塞血管,形成血栓;稳定性斑块不易脱落,但会使血管壁变厚,导致血管狭窄,流向心脏的血液减少,严重时甚至出现血管闭塞。据统计,三分之一的心脏病都由稳定性斑块引起。

    早期发现并治疗血管堵塞至关重要。血管狭窄发生在脑部可能导致中风;发生在心脏可能导致心梗;发生在肾脏可能导致肾功能不全或肾性高血压等。从3岁开始,血液中的胆固醇就开始沉积在血管壁上。只有当冠状动脉被堵塞70%~80%时,人才会出现心绞痛、胸闷等症状。因此,血管堵塞越早发现,越早治疗,越有机会避免严重后果。

    血管的“年龄”并不一定与人的生理年龄完全一致。以下这些情况,如果你符合其中几项,就可以判断你的血管年龄:

    1. 最近情绪压抑。

    2. 对事情过于认真。

    3. 喜欢吃方便食品、饼干或点心。

    4. 喜欢吃肉类。

    5. 缺乏锻炼。

    6. 吸烟指数大于400。

    7. 爬楼时感到胸痛。

    8. 常觉得手足发凉、麻木。

    9. 经常丢三落四。

    10. 血压偏高。

    11. 胆固醇或血糖值偏高。

    12. 家族中有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

    结论:

    A:0~4项,你的血管年龄正常。

    B:5~7项,你的血管年龄比生理年龄大10岁。

    C:8~12项,你的血管年龄比生理年龄大20岁。

    心脑血管疾病虽然凶险,但我们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来预防。红肉、动物内脏、禽畜皮等不健康食品是导致血脂升高的主要原因,但除了饮食,遗传、年龄、肥胖、不良生活习惯、缺乏运动、感染、压力过大等都是诱因。乔治全球健康研究院所长克雷格·安德森教授建议,加强日常锻炼、保证新鲜蔬果的摄入、避免暴饮暴食、戒烟限酒、定期体检,必要时进行药物治疗,可以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记住三个关键词:控制饮食、锻炼、戒烟。

  • 洗澡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然而,洗澡也会带来一系列生理变化。首先,洗澡过程中,人体会通过汗液蒸发和呼吸等方式丢失大量水分。这种水分丢失会导致血液中红细胞比例增加,血液黏稠度上升,血流速度减慢。对于老年人而言,这种变化尤为危险。

    老年人的心肌收缩力降低,血管弹性减退,管腔变窄,血流速度本身就相对较慢。一旦体内水分缺失,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凝固的风险也随之升高。这可能导致血管阻塞,引发脑血栓,进而引发半身麻痹和瘫痪。

    因此,老年人洗浴后,及时补充水分至关重要。最简单的方法是慢慢喝一杯温开水,以补充丢失的水分。

    除了补水,老年人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控制洗澡时间,避免长时间浸泡在水中,以免过度蒸发水分。

    2. 选择合适的水温,避免过热的水温刺激皮肤,造成水分流失。

    3. 洗澡后及时涂抹润肤露,保持皮肤水分。

    4. 适当进行有氧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5.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心血管疾病。

    总之,老年人洗浴后补水是一项重要的保健措施。只有保持充足的水分,才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享受健康的生活。

  • 随着季节的更替,立秋过后,气温逐渐转凉,空气也变得干燥,对于患有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饮食调理显得尤为重要。

    一、合理搭配饮食,注意营养均衡

    秋季,脑血管患者应该避免过量进补,以免增加身体负担。建议以清淡为主,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玉米、燕麦、糙米等,有助于保持肠道通畅,预防便秘。同时,适当摄入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鱼肉、鸡肉、豆腐等,有助于增强身体抵抗力。

    二、适量饮水,预防血栓

    秋季天气干燥,人体容易缺水,导致血液黏稠,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因此,脑血管患者要保证充足的饮水量,每天至少喝1500-2000毫升水,以保持血液稀释,预防血栓。

    三、多吃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

    秋季,人体容易受到自由基的侵害,导致血管老化。因此,多吃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如番茄、胡萝卜、绿茶、蓝莓等,有助于保护血管,预防脑血管疾病。

    四、注意饮食卫生,预防感染

    秋季,天气转凉,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各种病毒和细菌。因此,脑血管患者要注重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冷、变质的食物,预防感染。

    五、适量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有助于预防脑血管疾病。患者可以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每周至少进行3-5次,每次30-60分钟。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