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很多人对石膏,知母这些药物很恐惧,这种恐惧和对附子的恐惧是一样的,其实是因为对药物的药证不熟悉,又被一些既往的理论框架囿住了。中医的一些理论,其实只是前人对经验的总结,是不同的人对同一个“象”的摹写,但是请注意,摹写出的“绘本”并“象”的本身。
对石膏恐惧,应该源于《温病条辨》的四禁:若其人脉浮弦而细者,不可与也;脉沉者,不可与也;不渴者不可与也;汗不出者,不可与也。
也源于《伤寒论》第170条: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
所以,石膏证往往会被局限于用于阳明经证,用于朗朗之明日高悬于空,患者汗流浃背,口渴欲饮之时。很多医家认为表证不可用,无汗不可用,阴虚不可用。但是使用中药,不谈具体的剂量和配伍,空洞地谈禁忌,都是耍流氓。
其实表证,我用到石膏的机会蛮多的,特别是患者外感风寒,迟迟不愈,开始郁而化热,此时用石膏再合适不过了。这就是桂枝二越婢一汤方证。
这个方证的病机和桂枝麻黄各半汤相近,乃是太阳表证,得了八九天,依然在发热恶寒,但热多寒少,病邪交争于表,无呕,大便也如常,也就是说,没有胸胁苦满,心烦喜呕这样的柴胡证,大便也正常,没有阳明腑实证。
于是依然要经常坚持补益肌表,发汗解表,使邪随汗去的原则,一方面由于患者热多寒少,出现了口干舌燥,口渴,乃至烦躁,观其舌证,可能会有舌苔薄黄或舌面干燥等情况。汤本求真先生认为还应该看看尿,尿多见赤浊。脉或洪大,浮大或脉微弱,脉象,舌象这些都是表象,烦躁,渴而欲饮,所提示的无形气热之存在才是根本。
此时可用石膏: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方:桂枝(去皮)、芍药、甘草各十八铢、生姜一两二铢(切)、大枣四枚(劈)、麻黄十八铢(去节)、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七味药,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伤寒论》第二十七条
在这儿,依然用了桂枝,麻黄,所以这儿所谓的不可发汗,应该是指“不可大发汗”的意思。石膏用量不大,按一两为15.625克,而一两为二十四铢,石膏也就用了15.625克。石膏在这儿的作用使清除肌腠之间的郁热。
麻黄,石膏,杏仁,白术这些药物若配伍在一起,在汗解之外,可开辟另外一条祛除热邪,湿邪的出路:内泄,尿解。这是石膏更大的奥秘所在,我觉得值得反复揣摩。
其实在小青龙加石膏汤中,使用石膏,取的也是上述的思路。
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证治第七
只是,在桂枝二越婢一方证中,无形气热位于肌腠之间,外象即为热多寒少;而在小青龙加石膏方证中,无形气热乃郁于肺,外象则为烦躁而喘。
所以说,即使是表证,一旦窥见无形气热,虽仍发热恶寒不解,可外象已呈现出或渴而欲饮,或烦躁而喘,或尿见赤浊,即可用石膏。当然此时,石膏的量不宜过大,最好控制在十几克左右,还需配伍甘草,大枣之类守胃的药物,以防止其耗伤胃气,肾气。
一般来说,太阳表证,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之时,的确不该单用石膏,或者用白虎汤。这得从麻黄汤证为什么会出现发热、无汗说起。
麻黄汤证,之所以出现高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是因为寒邪外束肌腠,正气被鼓舞,正邪交争于皮下,于是郁热内生,出现高热。这个郁热是正气源源不断集合于皮下,气过剩导致的,这时你发汗解表,正气外出把邪气一驱散,病就好了。
此时,若你投以石膏,或者白虎汤,或者其他的清热药物,正气也被清除了,正气一虚,邪气就可肆无忌惮地入侵。所以,在无汗时用石膏,是非常有讲究的。
以大青龙汤为例: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你看,这个大青龙汤证,它也是发热恶寒,不汗出,身疼痛,和麻黄汤证相似,但,其肌肤之间的郁热比麻黄汤证更甚,到了什么程度呢,到了烦躁的程度。
这个时候,一方面依然重用麻黄,桂枝这些发汗解表药;一方面坚持守护胃气,用生姜,甘草,大枣;另一方面需要开辟另外一条通路,用杏仁,石膏组合在一起,也就是我上面说的内泄,尿解,这样的特别通道来泄热。因为单靠发汗来除热,力量显然不够了,而且汗多亡阳:麻黄六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掰)、石膏如鸡子大(碎)。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
这个温粉是什么啊?就是炒热的米粉。就是白虎汤中的粳米,这个梗米有守护胃气,生胃津的作用。所以也一再提醒我们,无论是汗法,还是清法,都必须时刻铭记守护胃气。石膏在这儿用得比桂枝二越婢一汤多一些,用了多少克呢?如鸡子大,实测下来是50~60克左右。
一些医家认为阴虚发热不可用石膏,实际上阴虚发热而渴且欲饮水,亦可用石膏。当然这个阴虚,我们要搞懂《伤寒论》中阴虚的原意,在伤寒杂病论中,“阴虚”这个词只出现了一次,在伤寒论第111条: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
这儿的阴虚,就是津液虚竭的意思,和后世所言的肾阴虚还是有所不同,肾阴虚会出现烦热,但很少出现渴而欲饮,若有,那就证明合并有无形气热,依然可用石膏。
著名的治疗余热未尽,津液枯燥的方剂就是竹叶石膏汤。方中在用竹叶,石膏清解余热,麦冬滋阴润燥,人参益气、生津的同时。用了大量的甘草,梗米来守护胃气,再次提醒我们使用石膏时,守护胃气的必要性!
总之我们看伤寒杂病论症中用药,是非常活泼的,表证可用石膏,无汗可用石膏,阴虚可用石膏,抵达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特别需要说明的是,这个“矩”是指大自然的客观规律,并非是指后世编出来的各种条条框框,理论定式。
要用好石膏,关键是要洞悉石膏证之无形气热存在的病机,观察到口渴欲饮,烦躁而喘,尿见赤浊等外象,注意把握好配伍和剂量,做到趋利避害。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这是一位44岁女性患者,来住院是因为自觉胸骨后不适,没有明显胸痛、胸闷,没有出汗,诊所给查心电图说是没事,怀疑是胃病,给了胃药吃了也没管用,在我市另一家医院也是查了心电图和之前相比没有明显变化,也不知道是住院部没有床位,还是因为其他原因,并没有在那住院,后来找一个朋友介绍直接到住院部找到了我。
看了看前后两份心电图,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我却发现一个心电图的一个其他的问题,就是左室高电压。
在这里我觉得有必要简单说说,左室高电压也就意味着可能存在左室肥厚,左室肥厚使左室电动势明显增强,其表现为以R为主导联的QRS高电压(见上图),具体数值如下:Rv5 >2.5mV;Rv5 +Sv1 >4.0mV(男性)或>3.5mV(女性)。其他:RⅠ>1.5mV 、 RⅡ>2.5mV 、 RⅢ>1.5mV 、 RAVL>1.2mV及 RAVF>2.0 mV。同时伴有其他导联的ST-T改变。那么左室肥厚多数是由于高血压造成的,所以我就追问患者是不是有高血压病史,结果得到的答案是高血压病病史15年,血压最高220/120mmHg,并且是只吃药,而并没有监测血压。再接着问还有糖尿病病史1年,看着她胖胖的身材,我开始怀疑这次应该是冠心病,而不是什么胃病。
对一个疾病的诊断一定要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和相应的检查,对于一个44岁的女性来说,如果没有其他高危因素,患有冠心病的几率是绝无仅有的。而此患者却不能忽视,虽然她是走着来看病的,活动后也没有明显的不适感。既然怀疑她是心脏的问题,那么就要更加细致的询问病史,因为从病史里会发现蛛丝马迹。其实在工作中,总会有患者埋怨医生问来问去,甚至会有些不耐烦,恨不得来了就让医生马上用药,殊不知诊断都无法明确,何谈用药?如果用用哪方面的?用反了怎么办?
话题一扯就远,接茬来说这个女患者吧,经过仔细询问,该患者近1-2年,再干力气活的时候还是会有胸闷的感觉,停下来就会很快好转,所以并没有在意,本次发病呢就是觉得胸骨后不适感,自己并不能很好的形容,到底是疼还是闷?反正就是觉得隐隐约约的不舒服,但是这次呢一直没有缓解,另外最近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症状,就是早餐后总觉得胸骨后烧灼感,并没有反酸烧心的感觉,平时胃呢也没有类似的症状,也没有相关是胃病病史,中午及晚餐后并没有此种感觉。
这令她很疑惑,说不是胃的事吧,却和进食相关,说是胃的事吧中午和晚上却没事,作为专业心内科医生,在她说完后,我已经有了明确的诊断方向,她就是冠心病,从描述的情况看,已经超过24小时没有缓解,很有可能是心梗了,想到了这里,我果断决定让护士推轮椅过来,安排进心脏监护病房,并继续和家属进一步交流。
告知家属我的想法,我考虑患者心脏病问题有点严重,现在不除外急性心肌梗死,需要住院进一步观察治疗。家属倒是真的很配合,因为是托人找到的我,对我应该是很信任。
有了信任交流起来就很舒适
有了信任交流起来就很贴心
有了信任交流起来就很直接
有了信任办起事来就有效率
没说的开住院证住院吧,就在患者家属掏出医保卡的时候,我发现了家属手里的一张化验单,赶紧拿过来一看,得!这下更印证了我的判断,有一项心梗的指标cTnI指标超过了正常值的2倍了,看来真真的就是心梗了。在这给诸位提个醒,如果去看病,不要把原来检查的资料留在家里,更不要拿在手里也不给医生看,你看不懂觉得没有意义,但是对于医生来说却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考虑心梗了,但是时间已经超过了24小时,且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暂时给予药物治疗吧。用药几个小时后,患者感觉胸骨后的不适感较前有明显缓解,随着症状的好转,也没有原来那么担心了。
紧接着就是要谈后续治疗了,对于检查心脏的血管,现在有2种检查方法,一个如上图的冠脉CTA,一个如下图的冠脉造影。
而对于这个患者来说,我还是建议冠脉造影了,因为冠脉CTA的准确度并不高,而且对于已经考虑冠心病,甚至已经心梗的患者来说,再去做冠脉CTA的意义并不大,不仅仅是浪费钱,而且要多受辐射,还要承担造影剂过敏、造影剂肾病的风险。而冠脉造影更精准,更直截了当,有了问题,就可以直接植入支架。当时家属同意造影,但是患者本人听说是个手术就是担心,怎么解释也没有答应呢。
好吧,目前患者病情还是相对平稳的,姑且先答应患者吧。当了这么多年医生,有的时候面对患者很无奈,你给了她最好的方案,她却不接受。年轻的时候会因此而懊恼,有的时候甚至心里还暗骂患者是个大傻子。但是现在却不同了,作为一个救死扶伤的医生,不能凭一时之气,也不能和患者置气!她不理解,她不接受,是因为她不懂,是因为她恐惧。正所谓欲速则不达,这种情况就是先冷处理,可能你越是劝,她越是不停,你越是苦口婆心,她更就能你别有用心。
我们医院的冠脉CTA是64排,需要心律规整,心率70次/分,而这个患者来的时候心律104次/分,给了比索洛尔,估计心率要达到70次/分,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第二天查房,她说感觉好多了,也有精神了,睡眠也不错,感觉就像换了一个人,这才是你好我也好,患者好转了,患者高兴,家属欢喜,医生也HAPPY。但是第二天她又反馈,说是昨天早餐后还是有食道烧灼感,但是好转了,就没有和我说,今天早上早餐后这种烧灼感仍然很明显,她说感觉就是胃的事,要求静脉点胃药。
我并没有同意加药,也没有着急反对,而是从床头桌里,拿出我开的消心痛,递给她:明日早餐前5分钟含2片!她半信半疑的接过了药,直直的看着我。我投给她鼓励的目光,并安慰她:试试吧,我有信心!
第三天查房,她见到我,不等我问话,就着急的和我汇报:这两片药真神奇,我今天早饭后,没感觉!
这就更加证明了,胃是没有问题的呢,出问题的地方在心脏,冠脉堵了,而且还很厉害,顺势再和她商量:你看你用了管心脏的药,才没有了不舒服的感觉,所以一定是心脏的问题。因为大多数心脏病患者患病都是早上,这个时候心脏负担重,你早上进食后,胃的血流增加,心脏负担就更重了,所以你就难受了,再说你的心率,虽然我们给了降心率的药物,也逐渐加量了,可也仅仅到了90次/分,根本也达不到做冠脉CTA的标准啊,所以我还是建议你做冠脉造影。
随后又再次给她讲了造影的过程、造影的费用,有可能出现的风险,她终于同意了冠脉造影,病情一天天转好,也如约进行了冠脉造影检查,最终她前降支严重狭窄,回旋支次全闭塞,共植入支架2枚,好转出院。
开了出院证、诊断证明,嘱咐她按时吃药,不可自行断药,并且药严格控制血压、血糖,控制体重,保持良好精神状态,最后再她的要求下,给她留下我的电话号码!
同一种病的症状不一定相同,同一个症状的病人不一定是同一种病!
医学没有那么简单,医学也并没有那么复杂!
今后我会用通俗的语言,通过医疗故事,分享医学知识!
病情的与“缓与急”,用药的“加与减”
即使是今天,姜科植物“姜”依然被广泛使用,但主要活跃在餐桌和保健品中了,它或者被用来烹调美食,或者被用来制作成温中散寒的养生姜茶。很多人不知道,晒干了的姜,曾被用于生死一线,最危险的地方。
在古代,由于没有静脉输液技术,不能迅速补液,不能调整酸碱平衡,所以,剧烈泄泻导致的脱水,是会致命的。所以,对于暴泻导致的“脱水”,“手足厥冷”,甚至休克,古代医师在与“疾病”生死相搏时积累了一套方法,寻觅到了一线生机。
这套方法,即使是在今天,若方证对应,也可力拔沉疴。因为慢性病,是人体的阴阳,脏腑的虚实,偏离了正常状态导致的,由于惯性,人体已长期处于偏颇状态,病情很复杂,处于寒热,虚实错杂的状态,所以,用药会比较繁杂,热药有之,寒药有之,补药有之,理气药有之,剂量也不宜过大,应缓缓将患者的身体拉回正常轨道,否则患者受不了。
这是中医应该用的是“加法”,力求辩证精准。但是,到了危机时刻,该用的则是“减法”,我们下面将会看到,随着病情危重,药的数量会越来越少,剂量会越来越大,此刻,救命是第一位的,讲究单刀直入,禁忌也会少许多。
在经方医学中,我认为《伤寒论》“霍乱病”一章,堪称中医抢救“暴泻”的临证指南,这份指南,受到中,日,韩三国经方家的推崇。审视这份指南,我们会发现,从急性泄泻初起,到暴泻期,再到患者处于脉微欲绝,手足厥冷的状态,有一味药贯穿了始终,这就是干姜。
病之初起,又吐又泻,身体寒冷,不想饮水,用理中汤
我们理解伤寒论“霍乱篇”这一段,切不可望文生义,把伤寒论中的“霍乱”和现代的“霍乱弧菌”引起的霍乱混淆。因为历史条件所限,前者采用的是整体论的方法,后者因为有显微镜,有病理检测手段,所以采用的是还原论的方法。伤寒中“霍乱”,指的是又吐又泻,泻泄不止,这样一种状态。我们在临床中,遇到这种状态,不管它是哪种原因引起的,只要“有是证,用是方”,一样可以起到好的效果。
我们回到那份指南。那份指南说到,急性泻泄,又吐又泻初起,会有两种状况。一种是,头痛,发热,身疼痛,患者渴想饮水,小便又少,这时用的是五苓散。五苓散的组成是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通过五苓散,利小便,把热泻出去,患者就好了。如果患者没有小便不利,同时又是湿热泻,可以用葛根黄芩黄连甘草汤。但是,若患者又吐又泻,身体怕冷,不想喝水,这个时候,就得用理中丸了。
区别热利与寒利,最好的办法就是去观察患者的大便,是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还是清稀如水,前者为热,后者为寒。也可以用手去摸摸患者的腹部,看看是温,是冷。胡希恕认为,舍表救里,理中丸不如理中汤快。
我们来看看理中丸(汤)的功效和组成:吐利,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胁下逆抢心,人参汤亦主之。
人参、 甘草、 干姜、 白术各三两。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所谓人参汤,就是理中汤。这个理中汤,是治疗腹中虚寒类疾病的要方。它可以治疗腹中虚寒引起的又吐又泻,又可以治疗寒气积聚在胸腹部,引起的胀满疼痛。患者多表现为呕吐,泻泄,食欲不振,心下胀满,腹冷,大便清稀,不思饮水。
这个方子中甘草,干姜可以用于治疗里寒证引起的腹冷,吐逆,泻泄;人参,白术有补气健脾的作用,可以用来修复脾胃功能。
如果患者畏寒重,虚弱甚,脉微弱,可以再加附子,这就是附子理中汤;自汗多,又兼恶风,身痛等表证表现,可以加桂枝,这就是桂枝人参汤;腹部胀满甚,还可以加枳实,茯苓,木香等药物以理气和中。
但是,如果患者呕吐,泻泄不停止,手足开始冰冷,这个时候,就要做减法了,连人参也不能用。胡希恕就认为,人参这个药微苦,微寒,所以最危急,四肢厥冷,脉微欲绝时,用人参是没有用处的。
中国南北方地域差距太大,所以很多时候在南方常见的植物,在北方就见不到。我出生在北方,长在北方,工作在北方,对很多南方的药材就比较生疏。有一次,为了领略祖国大江南北的壮丽河山,我专门跑了一趟江浙地区,实地考察那里的药材,收获很大。
鸭舌草之所以叫鸭舌草,我从字面上理解,可能和长相有关系。这种草的叶子,长得像鸭子的舌头,所以就叫鸭舌草。这种草的叶子像心的形状,所以看上去很好看,我就有拔一棵拿回家种植的冲动。后来问了当地的老农,他们说你在家里种这个,不怕别人笑话吗?好吧,到处都是的东西,反而是让人看不起的野草,其实它确实好看。
鸭舌草为雨久花科植物,异名鸭儿嘴,鸭仔菜、香头草、猪耳菜、肥猪草等,多生于潮湿地区或水稻田中。鸭舌草具有清热,凉血,利尿,清热解毒等功效。能够用来治疗痢疾,肠炎,急性扁桃体炎,齿龈脓肿,丹毒,疔疮等疾病,是南方地区民间常用中药之一。
鸭舌草最早见于《唐本草》,在这个典籍中,鸭舌草被称为蔛草,认为其味甘,寒,无毒。在南方地区的民间,多用其清热解毒功效。比如治疗咳血,用鲜少花鸭舌草一至二两。捣烂绞汁,调蜜服;治尿血,鲜少花鸭舌草一至二两,鲜灯芯草一至二两。水煎服。治风火赤眼:少花鸭舌草鲜叶,捣烂外敷眼睑。 治丹毒,痈肿,疔疮:鲜少花鸭舌草适置。捣烂敷患处。
(附:鸭舌草是雨久花科雨久花属植物,水生草本;根状茎极短,具柔软须根。茎直立或斜上,全株光滑无毛。叶基生和茎生;叶片形状和大小变化较大,由心状宽卵形、长卵形至披针形。总状花序从叶柄中部抽出,该处叶柄扩大成鞘状;花序梗短,长1-1.5厘米,基部有1披针形苞片。蒴果卵形至长圆形,长约1厘米。种子多数,椭圆形,长约1毫米,灰褐色,具8-12纵条纹。花期8-9月,果期9-10月。
该种植物适合露地栽培,为池塘水面的装饰材料,亦可盆栽观赏。其嫩叶可以作为蔬菜食用。全草能够入药,具清热解毒、消痛止血之功效,可以用来治疗肠炎、痢疾等症。 也可做猪饲料。)
薏米性凉,味甘、淡,入脾、肺、肾经,具有利水、健脾、除痹、清热排脓的功效。薏米生于温暖潮湿的十边地和山谷溪沟,海拔2000米以下较普遍。由于薏米的营养价值很高,被誉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在欧洲,它被称为“生命健康之禾”;在日本,最近又被列为防癌食品,因此身价倍增。薏米具有容易被消化吸收的特点,不论用于滋补还是用于医疗,作用都很缓和。
古代人把薏米看做自然之珍品,用来祭祀,现代人把薏米视为营养丰富的盛夏消暑佳品,既可食用,又可药用。薏米有防癌的作用,其抗癌的有效成分中包括硒元素,能有效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可用于胃癌、子宫颈癌的辅助治疗,薏米可以跟多种食材搭配,对身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薏米祛湿,的确是很好的药食两用的食材,正常情况下建议每天食用或者隔天食用,大约一个月左右会起到效果。
薏米祛湿?
从食疗药膳角度讲,薏米的确有这样的作用,只是作为药食同源的食材,薏米可以有很好的帮助身体祛除湿气的作用,只是我想告诉你如果你那它当药来用,觉得马上可以见到效果那么可能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理想的状态。需要注意的是薏米最好搭配红豆来一起食用,祛湿的效果更好。
红豆来帮忙?
没错,红豆也是祛湿的很好的食材,两个一起搭配红豆软软糯糯可以很好的帮助身体改善,还有最重要的一天可以很有效的改善口感。薏米的口感略略偏苦而红豆的口感比较甜这样口感综合到一起才比较完美。另外,薏米是米类食材碳水化合物高,但是蛋白质不够优质,而红豆味豆类食材含有优质蛋白和多种维生素、矿物质是非常好的食材。两者互补营养更好。从祛湿的角度,两者搭配比单独吃薏米的效果要好得多。
一般坚持喝红豆薏米粥半个月左右,它辅助祛除湿气的效果。
那么红豆薏米怎么做呢?
首先,先将红豆泡一晚上,这样可以让红豆更加的软烂,其次将薏米洗净。两种食材以1:1的比例放入高压锅中,因为高压锅比较容易把这两种食材压煮软烂,可以更好的保证口感,以及食疗效果。快试试吧!
昨天晚上,和朋友们去火锅店吃刷肉羊,锅底的名字叫“子母锅”,中间漂着鲜红的辣椒和无数的花椒,让人味蕾爽到极致。朋友们每吃完一口都透着一种狰狞的表情,而我却很享受这种麻辣的感觉,不只在火锅店,大部分饭店餐桌上的佳肴,都会有这样一种让人既爱又恨的佐料——花椒。
其实,花椒不仅是美食佐料,还是一味中药。很多人并不知道,其实花椒可以用来治疗人们的“难言之隐”——痔疮。古人云“十人九痔”,说明痔疮的患病率很高,更何况在这美食当道的社会,嗜辣的食客数不胜举,因此痔疮患者也越来越多。花椒能治痔疮,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
接下来,我们先一起深入了解这种药食同源的佳品。
花椒,又名蜀椒、川椒、山椒,为芸香科植物花椒的果皮。其味辛、性温,入脾、胃、肾三经,具有温中止痛、杀虫止痒之功效。花椒既是美食佐料,又是治疗痔疮的妙药,简单又省钱。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花椒具有镇痛、抗炎作用。
临床上,很多痔疮患者得病后难以启齿,自己去药店随便买点药膏,涂抹后效果并不理想。说到痔疮,中医认为该病“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临床表现主要为便血、疼痛、脱出,治疗以清热利湿、消肿止痛为原则。
现在,为了帮助痔疮患者解除病痛,与大家分享一首简单又实用的家庭常备方。
处方由花椒10g,食用盐3g组成。将花椒用纱布包好,加入适量的水,加入开锅后,煎煮15分钟。关火将药液倒入盆中,先用热气熏蒸患处,待水温不烫时,再坐浴,全程15分钟,早晚各1次。
花椒温中止痛,盐水具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可以治疗肛门局部炎症,两者合用共奏消肿止痛之功效。对于痔疮较轻,且不愿意就医的患者,乃是良方也。当然,出血、疼痛较严重的,还是要到正规医院就诊,避免延误病情。另外,由于花椒辛温,孕妇、阴虚火旺患者不宜使用此方。
如果你患有痔疮,还等什么,不妨一试,告别“后”顾之忧,让你高枕无忧。
周大妈患了肾炎,在医院里输了半个月的吊瓶好多了,出院了。回来后找到我,让我用中医给她调理。通过她的化验单可以看出病情控制得不错,没有必要再吃中药了,建议她可以试试“玉米须汤”来保健,清热利尿消炎很好用。她觉得这法子太简单,但是对于她的病情是有益的。
玉米须
玉米须是很廉价的药品,一般不为人们所珍惜,只是在中医师的眼里它是个宝。玉米须,最早药用记载见于1476年的《滇南本草》,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中国药典》1977年收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材标准》1985版(一部)收录的常用药材品种。
吃玉米,大家都爱光煮玉米,把玉米须扔掉。其实这很浪费,我们应该把玉米须摘下来,洗浄,煮水喝,是一家人清热消暑的保健茶。高脂血症、高血压、高血糖的病人喝了,可以降血脂、血压、血糖。它还能利水、消肿。中医认为玉米须,甘平,能利水消肿、泄热、平肝利胆,还能抗过敏,治疗肾炎、水脚、肝炎、高血压、胆囊炎、胆结石、糖尿病、鼻窦炎、乳腺炎等。
玉米须对人还有利尿作用,可以增加氯化物排出量,其利尿作用是肾外性的,所以对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都有一定的疗效。
所以对于防治肾炎,适当喝点玉米须茶是很有益的。
玉米须汤制作方法
原料:玉米须50克。干品100克。
制作方法:将玉米须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煮1小时,取汁饮用。
养生功效:清热利湿,对湿热肾阳有益。
另外,再介绍几个玉米须用于防治肾炎的食疗方法:
肾炎水肿尿少:玉米须50克,黄精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可以除湿利尿,消水肿。
膀胱炎、小便黄赤:玉米须50克,车前子(各包)9克,甘草6克,煎汤。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口服,5天为1个疗程。清热、利尿、消炎、有辅助治疗作用
尿少、尿频、尿急、尿道灼热疼痛:玉米须、玉米芯各50克,水煎去渣代茶饮。毎日1剂,分早、中、晚三次饮用。清热、利尿、消炎,缓解症状有益。
尿血:玉米须50克,白茅根18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5天为1个疗程。清热、利尿、消炎、止血,可起到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总之,玉米须不是废物,应该了解它的功效,为我们所用,尤其是要防治湿热病、下焦湿热病、肾脏炎症性疾病等,都可以选择玉米须来保健。
理解经方,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聊到了汉代古医书中“痉病”的本质,所谓痉病其实就是热邪停留于肌肉深层,导致肌肉津液匮乏的一种病理现象。
然后又聊了在太阳病中,“痉病”的两种类型,一为刚痉,二为柔痉,刚痉首选葛根汤,柔痉首选瓜蒌桂枝汤。但,一种病理状态,它不会永远停留在原地等你去治疗,它可能会发展为另一种病理状态,或复归平和。所以,停留在肌肉深层的热邪是可能继续向前发展的,所谓热盛于表,势必及里,扰动里气,上逆则为呕,下奔则为利,入肺则喘而胸满。邪在太阳未解,热传阳明渐盛,这就是今天我们要探讨的内容。
一、热盛于表,上逆则为呕
这就是所谓的邪在表未解,肌肉深层的热邪又下逼肠胃,导致里气扰动,胃气上逆为呕。此时可用葛根加半夏汤。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 桂枝二两、去皮生姜三两、切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黄,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伤寒论 第33条
这个方子很简单,就是葛根汤加上半夏。依然用葛根汤,是因为葛根汤对应的证仍在,所谓葛根汤证对应的症候群就是“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所谓项背强几几,就是指从颈项至背部肌肉僵凝之态。本质是,风寒束表,皮腠关闭,肌肉深层郁热灼津,津液向肌肉、皮肤的供应减少,首先出现颈部津液供给恶化,接着弥散到全身肌肉。再严重些,还可能发热恶寒,头痛项强,口噤不得语,角弓反张。
但是,如今在上面的症状上,还要添上一条,那就是呕。这呕,就是热邪逼胃,里气扰动,胃气上逆导致的,于是加半夏。半夏一能燥湿化痰,二能降逆止呕,放在这儿恰如其分。若是“有汗恶风”,则需去麻黄,减轻发汗的力度。
二、热盛于表,下奔为利
所谓利,就是腹泻的意思。表邪入里而致腹泻不止。此时,又分两种情况。
其壹,虽然出现了下利,但是正邪相争的主要矛盾还在表证上,此时,可用葛根汤:太阳与阳明合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伤寒论 第32条
太阳病的特征有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而其中,恶风,脉象和缓,皮肤腠理疏松者,为太阳中风证。恶寒,脉寸关尺俱紧,皮肤腠理比较致密,身痛,头痛者为太阳伤寒证。
为什么太阳与阳明合病(在同一时间段,太阳、阳病均发病)会导致腹泻呢?这一段,日本汉方家大塚敬节解释很精彩。一般太阳伤寒证,太阳之邪闭塞于表,当用“麻黄汤”发汗解表之,若出现肌肉津液亏虚,则加用葛根以补肌肉津液之不足。若与阳明同时而病呢?阳明病有一个特征就是,渴,同时有濈然汗出。可是,现在表证未解,皮肤腠理不开,汗出不来,于是阳明之汗外出无门,遂内迫于里为下利。你看,虽然有下利,但是主要矛盾还是在肌表,太阳证>阳明证,所以依然要坚持解表发汗,疏经升津,这个葛根本来就有升阳止泻之能。
其贰,虽然有表证,但是“利遂不止”,邪气只是残留肌表,矛盾转移到了胃肠,此时,可用葛根黄芩黄连汤: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方子: 葛根半斤、 甘草二两炙、 黄芩三两、 黄连三两、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伤寒论第34条
此条中的下利,乃表证误下,导致邪气内陷所致。 此时,是表里俱病,太阳证的份量与阳明证相当,所以,需要表里俱治。脉促,即短促之脉,与浮数之脉类似。它提示什么呢?提示上虚下实, 有一个著名的方子“桂枝去芍药汤” 就是治疗“上虚下实,脉促胸满”的,此胸满是虚满。葛根黄芩黄连汤证的脉促,即是误下使得上焦之气(肺、胸之气)下陷导致的,所以不仅有脉促,还有虚喘。
《伤寒论》原文用词极精当,此处是“喘而汗出”,而不是麻杏石甘汤证中的“汗出而喘”:“喘而汗出”乃上焦肺气虚之虚喘,喘是重点;“汗出而喘”乃邪热壅肺之实喘,汗是重点。所以用大剂量的葛根(八两),就可以理解了。葛根不仅能解肌退热,生津之渴,还能升阳举陷,其药势向上,向外,可推动胃气向上焦,肌表循行。至于黄连三两,黄芩三两,清胃肠之邪热也,炙甘草二两守护胃气。
三、入肺则喘而胸满
刚刚我们说到了停留在肌肉深层热邪的两种变化:
一种是,热邪逼胃,里气扰动,胃气上逆为呕,可用葛根加半夏汤。
一种是,遂内迫于里为下利,同样是下利,主要矛盾还在表证的,用葛根汤;主要矛盾在胃肠的,用葛根黄芩黄连汤。
那么,第三种,就是热邪入肺,入肺则喘了:太阳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伤寒论 第33条
这一次的胸满,则是邪热壅肺之“实满” 了。既然提到了“不可下”,可能患者还伴有大便硬或者燥,甚至便秘,所以才被视为“太阳阳明合病”,但尚未到里热燥实的程度。此时当用麻黄汤类方,即所谓“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脉浮无汗而喘是此时的主要矛盾,此时的治法是“此虽邪实于胃,先发其表然后下之也。”若肺热甚重,可用“麻杏石膏汤”。
它在东亚地区非常火,有一段时间,我收藏了好几个地区这种中药的制成品,中国大陆的,中国香港的,中国台湾的,日本的。这些地区的人广泛用它来祛除湿热。它如此家喻户晓,同时它又是一把打开中医经方治疗“湿病”的钥匙,所以这味中药在我们研读经方医学的过程中,无可回避。它叫薏苡仁。
我们不可把经方医学所言的湿病狭隘地于现代医学所指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等同,然后用抗O,类风湿因子,血沉之类的指标来判断疾病的转归。
我们一定要记住,限于历史条件,中医走向了从整体、宏观的角度,分析疾病的病理病机的道路,所以我们如果只是盯着几个指标看,那便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所以我们如果要对中药复方进行循证研究,以一组症候群为目标,才是比较合理的研究方法。
什么是湿邪,所谓湿邪就是坏的津液,湿邪的存在阻碍了正常津液的流动,导致组织得到不到充分供给,故而逐渐萎缩。
当湿邪初期可能会导致患者身体疼烦,关节疼痛,身体滞重,后期则有可能导致关节出现明显的疼痛,肿胀, 变形,这是一个湿邪从人体的体表外壳向人体内部的肉,筋,关节,甚至五脏侵入的过程。湿邪入侵的原因非常复杂,可能是外因,如汗出当风,久病取冷,也有可能是内因,如血虚生风,表虚不固。
治疗湿病不易,因为当患者出现症状时,往往经历了一个从局部津液运行不利,到身体各关节气血津液流动失常的复杂过程,此时,病因已难确定,同时由于局部组织已经发生了萎缩,变性,所以也很难使它们完全恢复正常。而薏苡仁是治疗各阶段湿证都有可能用到的一味药。
薏苡仁是作用比较单纯的中药,作用主要就是三点,一是利水渗湿,二是解除湿痹引起的筋脉挛急疼痛,三是排脓,还有一些医家用来解毒散结,治疗赘疣,癌肿。
其实,后面的这些功效都与薏苡仁的第一个作用息息相关。它能祛除人体肌部,肉,骨,关节中的湿邪,也就是不好的,过剩的津液,从而为正常津液的循行留出了位置,所以能一定程度拮抗湿邪留滞,气血津液循行受阻导致的筋脉挛急疼痛,甚至赘疣,癌肿。而它能够排脓,应该和它擅长祛除凝聚程度比较高的湿邪有关,胡希恕先生用它来治疗硬皮病也是这个道理。
要用好薏苡仁来祛除湿邪,一定要熟悉它的药性,才能更好地和另外一些祛湿的常用药物,例如白术,杏仁,进行鉴别。
白术:甘,苦,温。
苦杏仁:苦,微温。
薏苡仁:味甘,微寒。
三味药比较,从寒凉的角度分析,白术温,苦杏仁居中,薏苡仁最寒。所以薏苡仁适合治疗热象较重的湿病,白术适合治疗偏于寒象的湿病,所以需要我们具体用方时,辨清寒热,有的放矢。运用薏苡仁排脓也是如此,所谓脓肿,痈疽,有寒有热,有虚有实,同样是排脓药物,黄芪治虚,薏苡仁治实。
不过,也可以通过精心炮制和配伍,在保留它祛湿,排脓的能力的同时,祛除其寒性,也就是所谓的寒药温用法。主要办法是炒用,或是将薏苡仁与白术,桂枝,当归,麻黄搭配,治疗慢性期寒象较著的湿痹,例如《明医指掌》中的“薏苡仁汤”;或是将薏苡仁与附子搭配,用来治疗慢性期体力衰减,疲劳,颜面苍白,病性属“阴”的肠痈,例如《金匮要略》中的薏苡附子败酱散。
我研究过中国台湾,和日本生产的保健用的薏苡仁粉,或者红豆薏苡仁粉,每袋大概在9克作用,这个剂量是平时养生保健用的剂量。
如果是医疗用,一般认为《外台秘要》中祛湿的麻杏薏甘汤,排脓的苇茎汤的剂量较可靠,薏苡仁都用了半升,也就是70克,那么薏苡仁治疗急性期病症的量应该在70克左右。
中医发展到宋代,有了自己的官方方药专著,即《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借助宋代科学文化的高度繁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收录的方剂中,有很多为后世经常应用的经典方剂,其中“藿香正气散”即出自该书卷二。
今日大家误解最多的就是藿香正气到底能不能治疗中暑。
首先,“中暑”这个词有歧义,在现代医学里,指的高温引起的“热射病”。藿香正气是不治疗“热射病”的。夏季高温中暑(热射病)需尽快将患者移到凉爽的地方,并饮用含有电解质的饮料。必要时候需要去医院就医。
而传统中医也有“中暑”和“伤暑”病。从外感六淫中看,暑邪的概念很大,凡是具有炎热、升散、兼有湿热的特性都可以称为暑邪。暑邪易上扰清窍,当出现发热、面赤、心烦、头晕、目眩等症状,即为暑邪所致。
一般来说,中暑较重,“中”即外邪直中、中暑与中风的“中”指代一样,即神志出现问题;而伤暑则较轻,神志正常。显然藿香正气也不治疗这两种疾病。
那么它到底治疗什么呢?藿香正气主要治疗的是“外感风寒,湿阻中焦”。其病因为暑湿邪内蕴后外感风寒,它仅仅治疗暑邪中兼夹湿邪,且病位在中焦脾胃的疾病。其功效为: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主治为脘腹疼痛,恶心呕吐,肠鸣泄泻,胸膈满闷,恶寒发热,头痛,舌苔白腻。
首先,夏季气候炎热,腠理开,易感外邪。当我们酷热难耐时,直吹空调或者饮食生冷就可能造成外感风寒,出现头痛颈僵,鼻流清涕等症状。如果体内有湿或本身便是湿重体质,更容易出现上述症状,且会出现呕吐泄泻、肢体酸楚疼痛等。其中,腹痛、呕吐、泄泻即为中焦脾胃受损的典型症状。
笔者蜜月期间去泰国旅游,泰国热带水果较为便宜,我们买了很多,但泰国天气炎热,吃不了的水果便放到冰箱。第二天,拿出凉飕飕的水果,我们吃了个痛快,我的妻子便出现了恶心、腹泻。这便是很典型的,在炎热的夏季,感受了外邪,出现脾胃症状。而我的妻子那时比较胖,是典型的肥人多湿体质,舌苔常年是滑苔。
当时服用的是从国内带去的“藿香正气水”,一日两次,喝了两瓶,因味道太过刺激还吐了一瓶,但当天就好了,正所谓辨证精准,药到病除。
治疗腹泻,是一个中医的基本功,但是现在中医也很少用中药来治急性腹泻了,遇到急性腹泻,医师首先想到的是输液,纠正水电解质的平衡,开蒙脱石散等胃黏膜保护剂,使用抗生素。
使用中药来治疗急性腹泻,慢性腹泻的“功夫”已差不多失传了,部分中医由“疾医”沦为了只会开不痛不痒“补药”的医师。所以,我觉得,有必要重温经方家是怎样治疗腹泻的。今天说的是中医经方治疗腹泻的一味要药:干姜。
姜科植物的新鲜根茎是生姜,如果把生姜晒干或微火烘干,就是干姜了。生姜擅治呕吐,而干姜呢则擅治“水毒结滞”和腹泻。
前段时间我遇到了一个慢性腹泻的患者,她每天稀便已经很久了,每天肚子咕噜咕噜叫,伴有腹胀不适。做过胃镜,肠镜,西医诊断是慢性浅表性胃炎。也看过中医,诊断是“脾虚泄泻”,有开红参的,有开山药的,有开黄芪的,总之一堆补脾药,但是患者的症状也没有解决。她后来找到我,说想开点补药调理。她上腹部感觉胀满不适,但按起不硬。下腹部有肠鸣音。舌淡,有齿痕,苔黄腻。脉稍弱。
四诊后,我考虑她心下有痰饮。所谓痰饮,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而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于是我第一时间想到了干姜。干姜能温中逐寒,回阳通脉,是一味温热药。《千金要方》就单用它来治疗中寒水泻,方法是:干姜(炮)研末,饮服二钱。
回到这则医案。患者上腹部满闷不适,伴肠鸣,大便清稀,和以半夏,干姜为主药的“半夏泻心汤证”非常吻合。半夏泻心汤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均有记载:但满而不痛者,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腹部胀满,咕噜咕噜肠鸣,稀便,是许多慢性腹泻共同的特征。患者一方面脾弱,消化不良,一方面,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这个时候,只用补药是没有效果的。仅仅用黄芩,黄连这些寒凉,止泻药也不行。必须要加上能去水毒的要药干姜,及燥湿化痰的半夏。
半夏泻心汤用量,用法:半夏半升(经方家常用量5~15克)、黄连一两(经方家常用量6克)、 黄芩三两(经方家常用量18克)、干姜三两(经方家常用量18克)、甘草三两(经方家常用量18克)、 人参三两(经方家常用量18克)、大枣十二枚。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实际运用时,因那位患者拒绝服用苦药,所以,我将其中的“黄连”改为了同样有清热解毒之效的“蒲公英”,蒲公英也是一味非常好的清热解毒,平胃止痛的好药,而且不苦,很适合依从性差的患者服用。
上面的药,患者服用几剂后,腹泻,肠鸣便渐渐减少,大便也逐渐成型了。这个以干姜为主药的方子,是经方中治疗慢性腹泻的要方之一,特别适合寒热夹杂,心下痞满,伴有腹泻的患者。
如果患者恶心,呕吐的症状比较重,泄泻的症状比较轻,可以加上四两生姜,减干姜用量为一两,这就是生姜泻心汤;如果患者呕吐,泄泻均较轻,腹部闷胀尤其突出,心情烦躁,可以将甘草加到四两,这就是甘草泻心汤。
总之,我们需要牢记,半夏,生姜治呕,治痰,干姜治水,干姜治疗泄泻时一般与配合黄芩,黄连并用,可以加上一些补脾药物,比如人参,沙参,山药,一些理气药,比如橘皮,枳实。
这便是经方家治疗腹泻的一般原则。若遇到暴泻,手足厥冷,或者长期腹泻,肢冷畏寒者,光用上面那些药物是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