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秋天,是肺当令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就该把肺“宠”上天!拼命给肺补品吗?绝对不是!尊重它的个性,不要去伤害它,就是最好的宠爱!
肺怕寒凉,感冒初期灸灸风门穴。
肺是人身体内非常娇气的一个器官。说它娇气是由于肺开窍于口和鼻,邪气又都从口鼻而入,所以最容易受到外邪的侵犯。中医讲“形寒饮冷则伤肺”,就是指人受到外面的寒凉,从而损伤身体。现代已经渐进深秋,但有些人还在吃喝冷饮没有节制,这就容易造成过度纳凉令寒气由外而内沁入。
外头流鼻涕咳嗽、里面咳吐稀白色的痰。这是很典型的外受其寒,内受冷饮之伤,导致肺气受伤,每天在背部的风门与肺俞两个穴位处做做艾灸有温通气血,调整阴阳的作用。特别是刚感冒时,赶紧灸一灸风门穴,可以一鼓作气把风邪赶出去。
肺病患者睡觉时忌吹风,避免受凉,可以在床边做一点遮挡,比如拉个帘,也可以在枕边放个大被子挡一下。同时也要注意不要用被子捂住脸,这样对肺病患者是雪上加霜,病情会因缺氧而加重,对健康极为不利。摩鼻、深呼吸、捶背端坐、耐寒锻炼是运动保健养肺的主要方法。
肺怕浊气,户外慢跑或快走可清肺。
肺非常喜欢新鲜的空气,到大自然里走一走,就是很好的养肺方法,但是生活中很多细节的浊气,被我们忽略了。比如卫生间浊气太重了,需要经常用艾条熏一熏,给房间注入清阳之气;比如打扫卫生时,灰尘太大了,要记得戴上口罩;比如厨房里炒菜的油烟太大了、厨房里的垃圾没有及时倒掉等等。还有一些地方,长年见不到阳光,浊气很重,我们不要轻易带孩子进入,避免浊气伤肺;藏在箱底的旧书、旧衣服等物件也带着浊气,不要让孩子马上接触,应该先晒一晒太阳。
这里教大家个方法,每天咳嗽几声就可以清肺,因为咳嗽的震动可以将淤积在肺泡上的杂质清理下来,和体液混合成痰排出体外。建议大家每日清晨,早练时先咳嗽几声,来清清肺,但是震动也不要太大,次数也不要超过十五次。如果实在咳嗽不出,还有一个好办法,那就是每天拿出一段时间来快走或慢跑。因为运动时会加强肺部收缩,感觉有痰时,就有意识地咳嗽两下,可更加容易地把肺叶上的脏东西咳出。
肺怕燥热,可以泡杯桑叶茶。
秋季燥气当令,肺很容易被燥气伤到,此时的饮食要避免吃辛辣刺激、燥热的食物,比如油炸、烧烤类的食物,避免燥热之气伤到肺,孩子出现干咳等问题。
这个时候,最好每天都能比其他季节多喝500毫升水,以保持肺脏与呼吸道的正常润湿度。还可以将热水倒入杯中,用鼻子对准杯口吸入,每天两三次、每次10分钟。此时选择蔬菜水果时,可多吃白萝卜、莲藕、黄瓜、青菜叶,以及梨、葡萄、大枣、甘蔗、柿子,可以生津止咳,润肺养肺。
如果出现咳痰黄稠,甚至流鼻血等症状,居家使用可以泡杯桑叶茶,抓一小撮儿桑叶放进水杯里,倒上热水,然后把杯子盖严,10分钟后就可以喝了。桑叶药店有售,内服具有清肺润燥的功效。既能清肺热,又能润肺燥,非常适合秋季燥邪伤肺的口干咽痛,干咳少痰的情况。
秋冬季可食用芝麻、石榴等润肺生津、养阴润燥的食物,以保持上呼吸道黏膜的正常分泌,防止咽喉肿痛。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要说菊花茶现在喝可是正当时候呢!而且菊花本身都有去火的功效,所以只是搭配问题。不同的菊花有不同的饮用方法,以杭白菊来说明目最佳,配以枸杞明目佳品;而黄菊来讲对于咽干、咽痛的人群在这个季节可以配上金银花,橄榄等对咽干、咽喉肿痛非常有益。
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品种繁多,产地也很多,能够入药的就有好几种。菊花有具有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泡水喝也可以入药,菊花属寒性,脾胃虚寒者最好少喝菊花茶。菊花茶也适宜与多种花、茶一起泡水饮用,功效作用更为显著。
个人比较偏好杭白菊,也是中国最优质药用菊花的名字。主要产自浙江的桐乡。历史上曾享有“杭白菊与龙井茶”并提之誉是中国传统菊花菜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并含有黄酮类和挥发油等,每100克食用部分含蛋白质4.33克、脂肪0.34克、总酸0.09克、粗纤维1.13克、干物质10.7克、还原糖0.40克、维生素c13.0毫克、氨基酸总量3.74克、铁1.68毫克、钙113.1毫克、锌0.62毫克。著名出口中药材“浙八味”之一。
杭白菊适合秋天饮用《补农书》载:“甘菊性甘温,久服最有益。”元代《本草衍义补遗》说:“菊花能补阴”。白色的食物滋阴效果不错,对于秋天很是适宜,只是单独饮用味道有点略苦,这里建议用枸杞搭配,杭白菊有清肝明目的作用、枸杞则是性温和,同样也有清肝明目的作用同时还有滋补肝肾的作用,对于久坐于办公桌前的朋友们来说是很好的清肝明目茶呢!
杭白菊2-3颗,枸杞子3-5粒可加入适量蜂蜜调味,因为这款茶饮不含咖啡因成分所以很适合调养身体用,尤其是女性朋友可以一日数次代茶饮,对缓解眼干、眼涩很有帮助,过了25岁的女性一般多少肝肾不足会有经期不适症状,经常饮用这款茶饮对于缓解症状很好用奥!
秋天里,经常容易与咽干、咽炎的人群也很多,这时候就很适合用点黄菊代茶饮,比如天山雪菊,与杭白菊相比,黄菊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及痢疾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肺炎、鼻炎、支气管炎、咽喉肿痛等有明显效果。因此天山雪菊具有杀菌、抑菌、消炎、预防感冒和慢性肠炎的功效。
天山雪菊2-3颗、金银花适量、茉莉花适量,这道茶饮对缓解咽干、咽痛非常有作用,尤其是咽喉肿痛的初期代茶饮缓解症状比较明显,如果你有慢性咽炎、喉咙不适或者从事经常用嗓子的工作真的可以尝尝饮用这道代茶饮,当然如果喜好加上点清爽的口感还可以加入橄榄。
秋天给孩子养肺有多重要?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黄帝内经・素问・五藏生成》中讲:“诸气者,皆属于肺。” 肺主气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个方面:
① 通过肺的呼吸作用,不断吸进清气,排出浊气,吐故纳新,实现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② 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司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的作用。
在《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中说:“肺者,气之本。”
体现了肺对全身气机的调节作用。肺有节律地呼吸,则各脏腑经络之气升降出入运动通畅协调。
肺的呼吸失常,不仅影响宗气的生成及一身之气的生成,导致一身之气不足,即所谓“气虚”,
出现少气不足以息、声低气怯、肢倦乏力等症,并且影响一身之气的运行,导致各脏腑经络之气升降出入运动失调。
凡是行医的人都听说过“开鬼门”和“提壶揭盖”的方法。
要说明这个问题就要涉及肺主行水的功能了。肺以其气的宣发与肃降作用输布水液,故说“肺主行水”。
又因为肺为华盖,在五脏六腑中位置最高,参与调节全身的水液代谢,故清汪昂《医方集解》称“肺为水之上源”。
当外邪袭肺,肺失宣发,可致水液向上向外输布失常,出现无汗、全身水肿等症。
内伤及肺,肺失肃降,可致水液不能下输其他脏腑,浊液不能下行至肾或膀胱,出现咳逆上气、小便不利或水肿。
所以临床上多用宣肺利水法来治疗一些水液代失请的疾病,这就是所请的“开鬼门之法,也提壶揭盖”之法,重在“开上源以利下流”。
这个方法在临床治病当中经常使用。
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适过百脉流经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然后再通过肺气宣降作用,将富有清气的血液过百脉输送到全身。
肺气充沛,宗气旺盛,气机调畅,则血运正常。若肺气虚弱或壅塞,不能助心行血,则可导致心血运行不畅,甚至血脉淤滞,出现心悸胸闷,唇青舌紫等症状;
反之,心气虚衰或心阳不振,心血运行不新,也能影响肺气的宣通,出现咳嗽、气虚等症状。
所以养好肺就能保证肺及体内的正气不虚,避免湿热等诸邪侵犯人体。
下一期告诉你如何养肺。
我们可以从五行的角度来考虑。
① 肝喜条达,有硫泄的功能,有“木”生发的特性,故以肝属“木”;
② 心阳有温煦的作用,有“火”阳热的特性,故以心属“火”;
③ 脾为生化之源,有“土” 生化万物的特性,以脾属“土”;
④ 肺气主素降,有“金”清肃、收敛的特性,故以肺属“金”;
⑤ 肾有主水、藏精的功能,有“水”润下的特性,故以肾属“水”。
而脏腑组织之间生理功能有内在联系,
如肾(水)之精以养肝,肝(木)藏血以济心,心(火)之热以温脾,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肺(金)清肃下行以助肾水。
这就是五脏相互滋生的关系。肺(金)气清肃下降,可以抑制肝阳的上亢;
肝(木)的条达,可以疏泄脾土的壅郁;脾(土)的运化、可以制止肾水的泛滥;
肾(水)的滋润,可以防止心火的亢烈;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清肃的太过,这就是五脏相互制约的关系。
说明人体与外界环境四时五气以及饮食五味等的关系。
总之,五行学说应用于生理,就在于说明人体脏腑组织之间,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的统一性。
所以基于此理论,我们也可以选择“五行养肺汤”来养护肺及五脏六腑的正气,抵制湿热等外邪入侵。
原料:莲子15克,银耳10克,红小豆15克,黑豆20克,绿豆15克,山药50克。
制作方法:莲子洗净,泡发; 银耳冼净泡发;
红豆、绿豆、黑豆洗净泡两小时,山药去皮洗净切块,备用。
将上述食材入砂锅中,加入水,煮至所有的豆开花,汤浓稠,即可关火,温时拌入冰糖服用。
养生功效:润肺、养五脏、清热败毒、平衡湿热、修正五脏六腑的正气,避免湿热袭身袭肺。
在这个食谱中莲子和银耳都是养肺佳品,白色入肺,从五行角度讲,白食最养肺。
另外,莲子能清心醒脾,补中养神,健脾补胃,益肾涩精止带,滋补元气等,是养护五脏六腑的佳品。
银耳除了白色入肺,还能补肺润肺,还具有强精、补肾、润肠、益胃、补气、和血、强心、壮身、补脑、提神、美容、嫩肤、延年益寿之功效,也是滋补五脏六腑的佳品。
赤(红)小豆,李时珍称红小豆为“心之谷”,从五行的角度讲,红色入心,但从功用上讲,赤小豆可利水除湿,消肿解毒。
治水肿、脚气、黄疸、泻痢、便血、痈肿等,凡水湿停滞体内,就可用红小豆来除湿。
绿豆可以养肝胆,因为从五行和性味归经的角度讲,青色入肝,且能除湿除热,是养护脏器、排毒的佳品。
黑豆为“肾之谷”,养肾、清热、排毒等,五行中肾与肺也是相生相克的关系,但是肾气足,脾肺气足,是很治疗好的。
所以综上所述,“五行养肺汤”常饮,养好五脏六腑,平衡身体阴阳气血,有助肺气正常,维护肺的功能,避免外邪入侵肺脏及肺经,
在合适的条件下,湿热犯肺给人带来疾病。并且“这款五行养肺汤”最适宜日常保健饮用。对湿热体质者尤其适宜。
秋季的自然特点一方面是阳气开始收敛于内,体表阳气偏少,因此,平素体质虚弱之人,常易在此季节反复感冒;另一方面燥邪较盛,秋季的病症往往会出现燥邪伤人的征象。下面为秋季常见病症。
反复外感
素体阳虚之人,在秋冬季节最易不断感冒,可见鼻塞、流涕咳嗽等,因阳气不足,即使感受外邪,也常无发热。
预防措施
对这类患者来说,改善体质重于预防外邪。改善体质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1、服用中药玉屏风散。
玉屏风散的制作方法:将黄芪、白术、防风三味中药,按2:2:1的比例共研细粉,成人每次3克,1日2次,小儿每日3克,连服3个月。具有补益脾肺、益气固表的作用。
2、常服黄芪粥。
黄芪50克,粳米100克,红糖适量。将黄芪切成薄片,入锅加水适量,煮沸后除去药渣,再将粳米与药汁同煮1.5为粥,加红糖调匀再煮沸即可服食。具有补益元气、健脾养胃、升阳补中、固表止汗等功效。适用于气虚体弱、倦息乏力、自汗盗汗、脾阳虚弱、大便下血、气短心悸等症。本品尤适于老年人服食,可以强心健脾。
急慢性支气管炎
秋季是呼吸系统疾病多发的季节,急性、慢性支气管炎均易在秋季发病,最常见的症状是咳嗽。由于秋季气候开始是温燥,后期是凉燥,二者所致病症有所不同。如是温燥所伤,则见干咳无痰,或痰少,痰中有血丝,咽部疼痛,口干口渴等;如是凉燥所伤,则见咳嗽,咳少量白黏痰,恶寒流清涕等。
防治措施
对于温燥所伤导致的咳嗽,可服用百合枇杷茶,或服食贝母蒸梨。
制作方法:取水晶梨一只挖去梨核,将3克川贝母和冰糖适量放入梨内,隔水蒸30分钟,稍凉服食。每日早晚各一次,七天为个疗程。
严重者,可服用桑杏汤、养阴清肺丸等中药。对于凉燥所伤引起的咳嗽,可饮用姜苏茶(生姜、苏叶泡水),橘红茶(橘红、绿茶泡水);严重者,可服用中药杏苏散。
三、慢性咽炎
慢性咽炎四季均易发病,因为秋季空气干燥,最易加重。表现为咽部不适,如有物梗,痰黏难咯,咽部发痒,甚或疼痛,可影响发声及语言。
防治措施
对于慢性咽炎,多数患者甚至医生,均喜欢用滋阴清热的方法来治疗,包括西洋参代茶饮,口含薄荷糖、金嗓子喉宝等清凉之品,但从临床来看,效果并不好。
根据中医的传统方法,应当使用清热与化痰开窍相结合的方法来治疗。简单的对策是用桔梗、生草与石菖蒲泡水饮用,严重的可以用半夏厚朴汤与桔梗合用,组方为:半夏10克,厚朴10克,苏叶10克,生姜3片,桔梗10克、生甘草10克,石菖蒲10克。
四、便秘
习惯性便秘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的人,亦可发于任何季节,但鉴于秋季的气候特点,素有习惯性便秘的人,在秋季往往会加重。
预防措施
对于习惯性便秘,一般而言增加运动,多食用水果、粗纤维食物,晨起饮一杯凉白开蜂蜜水等方法都有预防或改善症状的作用。
忌长期使用清热泻下药,如牛黄上清丸、芦荟胶囊等,因这些药物长期使用,极易伤及人体的阳气,日久再损及阴液,只会使便秘加重,并且再引发其他病症。对严重的便秘,需要分清阴虚还是阳虚,服用些药物来调养,阴虚者可使用麻仁润肠丸,阳虚的可用肉苁蓉丸。
五、支气管哮喘
秋季天气转凉,素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者,如慢性支气管炎、喘息型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很容易在秋季寒凉、干燥的气候条件下诱发,老弱患者更是如此。这类病症在秋季发病,多数带有秋操的特点,如燥咳无痰或少痰,圆喉干痛,口舌干燥,大便移结等。
预防措施
此类患者,进入秋季就要注意防寒保暖,及时增添衣服;饮食注意不食用鱼、虾、蟹等易于诱发喘息发作的食物;因肺与大肠相表里,要注意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因便秘诱发喘息发作。
同时,对于慢性、虚弱型思者,还可以配合一定的药膳来预防,如蛤蚧人参粥(制作方法:蛤蚧、人参粉各3克,粳米80克,合于一起熬粥服用),山药核桃粥(制作方法:山药30克,核桃15克,粳米80克,合于一起熬粥服用)。
东垣在《脾胃盛衰论》中说脾胃病:“皆先由喜、怒、悲、忧、恐,为五贼所伤,而后胃气不行,劳役饮食不节继之,则元气乃伤"。说明精神因素损伤脾胃很严重,避免湿热上身,还要注意情绪,避免伤脾胃。
关于湿热病,寻根问源,无论是先天禀赋不足还是后天失调所致,总能找到脾胃虚弱的病本。所以防治湿热首养脾胃。
曾见过这样一位女性患者,年龄30岁,已婚4年,没有孩子,因为老公时运不济,再加上双方父母体弱多病,这位患者天天焦虑,浑身不舒服,今天这儿疼,明天那儿疼,干什么都不顺心,意志消沉,一大家子都陷入愁云修雾中。
又有一回,这患者因二便不畅,且尿黄便溏腹胀来找我。一搭脉,一问诊,脾胃湿热引起的,给她开了健脾胃除湿热的汤药,建议她注意保持好心情,注意饮食卫生。
听说这话,患者又长呼短叹起来,说自己的家事如何如何,天天心里不舒服。她也知道自己近几年来的确是患了很多“毛病”,全都是自己的“心病”,可就是解脱不了。我劝她想开点,注意保持好心情,她说她明白,也会慢慢调整。
之后再给这位患者看病,努力做到心身同治。时至半年,患者的确淡然了很多,身体也更健康了,之前一些湿热的症状也消失了。
东垣在《脾胃盛衰论》中讲了情绪与脾胃的关系,他说:“皆先由喜怒悲忧恐,为五贼所伤,而后胃气不行,劳役饮食不节继之,则元气乃伤。”说明精神因素在内伤病发病过程中起着先导作用,尤其是使脾胃之正气受伤,这种危害是很严重的。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之所以只活了54岁,就是因为他过于操劳、思虑过度造成不思饮食、脾胃衰弱,最终导致气血生成不足,撒手人寰,让后人留下“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感慨!
在现实生活中,一般人都有某种程度的心理和精神方面的变化,如对孤独生活的疑惑,对家庭或同事的恩怨,对疾病及死亡的恐惧等,这些心理和不良情绪,如果经常出现,则可影响脾胃功能或出现消化系统相关的疾病,如动气后脘腹胀满、疼痛、纳呆等,如果长期脾胃不好,则可能累及其他脏器,导致身体正气不足,待招惹湿热等内外邪时,诸多湿热症会出现。所以防治湿热症时,养好脾胃也要注意情绪问题。
① 保持良好的心态
首先是要有一平常心,有一句话说“你的烦恼,都是你不切实际的希望”,所以别太追求美好,把生活看得平淡些,修炼自己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对周围的人与事能充分理解,遇事能泰然处之,镇静自若,这样才能避免被不良情绪牵制,减少坏情绪对身体的危害。
② 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每个人都有一种归属的需要,会习惯性地把自己视为社会的一员,并希望从团体中得到爱。在一个环境中,我们能够得到别人的友爱、互助、需要,那么充满快乐的人际关系就有利于清除不良心理。
所以我们一定要努力“和诸”自己的生活环境、与人相处,以和为贵,同时要学会尊重和奉献,学会感恩和真诚,当你真诚地关心别人、帮助别人,无私奉就自己的一片爱心时,你会欣喜地发现,你获得的比你给子的更多。千万不要因为怕别人不高兴而把自己同他人隔绝开来。孤独只会使不良情绪更加严重,伤害人更深。
③ 适当发泄不良情绪
心情不好时不要一直憋着,找个可靠的人,找个可靠的环境,把心里的烦恼说出来。也可以在忧伤时哭泣、读诗词、写日记、看电影、听音乐,这些都是很好的宣泄方式。
另外,要注意有意识地获取成功的体验,这样有助于培养你的信心和乐心态、更有愉悦的心理感受,有益于培养好心情
总之,“气为百病之首”,为了保持身体气血平和,一定要注意保持好情绪,避免精神状况不佳久之影响脾胃产生疾病,同样也避免湿热的产生。
本节养生要点提炼
① 情绪不好会伤脾胃,而脾胃是维持一身正气的基础,所以保持好心情,有助脾胃安健,有助防治湿热袭身。
② 保持好情绪要有方可循,后面我们将给大家普及一些保持好心情的诸多方法。
想必各位朋友们在生活中应该都听说过“湿气重”这个词,因为很多人去中医院看病的时候都听医生提到过这个词,但是却不明白“湿气重”究竟意味着什么。所谓“湿气重”,就是指身体被湿气侵袭,它的症状比较常见,但很多人即便有这些症状,却仍然没有意识到自己湿气重。那么,我先为大家介绍一下湿气重的具体症状。
湿气重的症状比较常见,因此生活中,其实有很多人都不经意被湿气入侵。例如,大便溏泄、食欲不振、口苦、恶心、经常犯困等,这些现象虽然看似常见,但却都是属于被湿气入侵之后的症状。如果我们不对此加以重视,那么就有可能会引发一些常见疾病。
想要从根本上祛除身体内的湿气,首先要改变饮食习惯,食疗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因为食疗不仅健康,而且还能够帮助我们从根本上祛除湿气。下面介绍的几个食疗方子,不仅能够除湿气,还能有效增强体质。
1、赤小豆薏仁水
第1个方法就是经常饮用赤小豆薏仁水,这个方法也是许多中医们非常推荐“除湿气”的食疗方法。我们要先将薏仁炒熟,去除薏仁的寒气,然后再加入开水和赤小豆,接着等到赤小豆和薏仁完全软化之后,再将其捞出,这时赤小豆薏仁水便制成了,稍微放凉之后就可以喝了。
2、赤小豆鲫鱼汤
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一道菜,这道菜名叫赤小豆鲫鱼汤,也是一种能够除湿气的食疗方子。将赤小豆提前浸泡一晚上,然后再将鱼煎至两面微黄,然后加入开水,煮至汤泛乳白色,再加入提前泡好的赤小豆,用这种方法做出的赤小豆鲫鱼汤,不仅鲜美可口,还有除湿气和补脑益智的功效。
3、玫瑰蜜枣茶
此外,我们还可以选用玫瑰花瓣和蜜枣制成“玫瑰蜜枣茶”,因为蜜枣有补气益血的功效,而玫瑰花瓣则能促进新陈代谢,这两种食材非常适合搭配在一起。湿气重的人如果经常喝玫瑰蜜枣茶,不仅能有效去除湿气,而且还可以补气养颜,就连皮肤也会变得更细嫩。
以上三个食疗方法,在除湿方面均有良效,不过最推荐的方法还是赤小豆薏仁水,因为赤小豆薏仁水除湿气的效果最佳,而且见效也比较快。不过,对于湿气较重的人而言,不仅需要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同时还需要改善作息,每天坚持早睡早起。另外,日常睡觉使用的床单被褥,偶尔也要拿出来晒一晒,这样能够有效预防湿气入侵。
入秋后天气逐渐转凉,忽冷忽热的天气容易刺激胃肠道,导致胃病复发。秋天正是养胃的好时候,养胃能让你轻松度过漫长的冬季。那养胃,就得首先从饮食着手了。
一、山药
当天气逐渐变冷,一些胃口不好的人往往会出现食欲不振,便秘,四肢无力等症状。只需常煮山药粥喝,可有效缓解胃痛。
二、南瓜
秋季吃南瓜是能很好地达到养胃的效果。南瓜中富含果胶,同时,南瓜中含有大量的抗胃刺激成分,能减少胃溃疡的发生,对健康大有好处。
三、玉米
玉米属于粗粮,玉米富含维生素、不饱和脂肪酸、微量元素、氨基酸等成分,特别是富含纤维素,能促进肠道蠕动,进而帮助人体消化。另外,玉米中的镁元素可以很好地抑制癌细胞的扩散,有助于增强肠道蠕动,从而加速体内废物的体外排泄。
四、卷心菜
卷心菜富含维生素、叶酸、钾等物质,而且水分充足,可以帮助人体补充足够的水分,对胃口也可以起到很好的养护作用。另外吃卷心菜还可以很好的清洁血液,把血液中的杂质排出体外,进而起到抗衰老的作用,对提高免疫力非常有帮助。
五、稀饭
稀饭属于易消化的食物,对胃不会有太大的伤害,生活中胃功能不佳的人应多喝稀饭以达到养胃的目的。油腻食物吃得太多容易加重肠胃压力,而喝一点清淡的粥可以使肠胃得到休息,缓解胃的压力。
六、小米
小米养胃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情,胃不好的人可以多吃小米。在煮小米粥时,待粥熟了再稍微冷却沉淀,可见粥的上部浮有一层细而粘的东西,这就是米油,有保护胃黏膜,最适合患慢性胃炎和胃溃疡的人食用。
七、菠菜
秋天多吃菠菜,可促进胃、胰腺分泌,增加食欲,助进消化;富含纤维素,也有助于肠蠕动,有益大便。但要注意的是,菠菜中草酸含量高,易阻碍钙的吸收,应避免与高钙食物如豆腐、紫菜等同食,或在烹调前先将草酸轻微去除再食用。
八、红薯
地瓜富含膳食纤维,适量食用可刺激消化液分泌,帮助消化;还可促进肠胃蠕动,增强肠胃动力,加速排泄废物,有保护肠胃的作用。
入秋后天气逐渐转凉,忽冷忽热的天气容易刺激胃肠道,导致胃病复发。秋天正是养胃的好时候,养胃能让你轻松度过漫长的冬季。那养胃,就得首先从饮食着手了。
马上就要迎来24节气中的第4个节气——“春分”。正所谓“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一个“分”字,道出了昼夜和寒暑的界限,人们在保健养生时,应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
我们邀请到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任蒙强老师,为您讲解春分前后的养生和滋补小技巧。
春分节气前后,天气变化大、日夜温差大,雨水逐渐增多,使得湿气加重,人体很容易产生疲惫、倦怠感。
《黄帝内经》里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这个时候养生,最重要的是顺应“阳气升发”这个整体态势,就像植物发芽、冬眠的动物苏醒,而不能与之相逆。
中医认为,每个季节都有对应的脏器,春天对应的就是肝,所以春分节气调理的重点是养肝、柔肝,疏通经络,补益气血,使得阴阳达到平衡。
首先,千万不要想到“春补”就想到大鱼大肉。在冬天,特别是正月过年期间,我们已经吃了很多的“硬菜”了,在肝脏里攒起来的“肝火”极为旺盛,这时候再多吃肉,对身体没有好处,反倒是吃一些温补、清淡的菜肴,更有利于健康。
中医认为,所有的食物都有不同的颜色,可以分为绿、红、黄、白、黑这5种。其中绿色是入肝的,所以春天多吃菠菜、香椿、油菜等绿叶菜和青瓜等绿色的瓜果,对养肝有好处。
在清淡的基础上,还可以适当加一些辛散的食品,比如韭菜、蒜,它们都有刺激的辛味,有利于阳气升发,但是不宜过多。
乍暖还寒时候,有氧运动的强度不宜太大,可以选择快走、慢跑,每次30分钟左右,一周3次。
除此之外,再结合瑜伽、普拉提、太极拳等运动可以活动关节、放松肌肉、缓解身心疲劳,还能加快大脑处理信息的反应速度,促进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对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免疫系统都有良好的刺激作用,可以有效地防止“春困”。
除了温补膳食、多做运动,在这里向大家推荐几款适合春分前后饮用的代茶饮,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体质,酌情选择。
山楂玫瑰茶
山楂、玫瑰有疏肝健脾的作用,适用于脾气比较急躁、不思饮食的人,可以在山楂玫瑰里加上一些红糖,一起泡服。
但是,由于山楂和红糖都比较甜,同时山楂和玫瑰都有一定活血化瘀的作用,所以不建议孕妇和糖尿病患者服用。
枣仁茯苓茶
枣仁、茯苓有安神解压的功效,适用于那些工作压力大、晚上失眠多梦的人群,想要效果更好,还可以在里面加百合、桑葚,放在水里一起泡煮。
藏红花大枣茶
藏红花丝和大枣一起泡服,有活血化瘀的功效,适合平时嘴唇发白、感觉没有力气的气血虚弱的人。像是有痛经问题的女性,也可以喝一些。
但是,由于藏红花活血化瘀的力度比较强,孕妇、正在来例假的女性和刚做完手术的病人不适合喝。
除了上述这些养生要点,各位读者应注意,肝喜疏泄、厌抑郁,生气发怒易让肝脏气血淤滞不畅,切忌大喜大悲、情绪波动剧烈。所以,春分时节要努力调整自己的心态,在这里祝大家都能拥有轻松、愉快、乐观的好心情!
权威审核: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 针灸科 副主任医师 任蒙强
责任编辑:黑凤梨
已是入伏天,炎热的天气让人感到很难受,尤其是胖人早早得就用上了空调,这样空调病就会逐渐多起来。那什么是空调病?
空调病就是在空调制冷的房间内,出现鼻塞、头昏、打喷嚏、乏力、皮肤干燥、眼睛干涩、嘴唇干等症状的疾病。
中医对于空调病怎么看呢?古代没有空调,也就没有空调病之说。但留下一句话“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虚本意是空,这里理解为看不见、摸不着;贼指伤害,这句话就是说,人们尽量规避潜在的致病邪气。
中医称肺为“娇脏”,而且是唯一和外界直接接触的脏,所以空调病最容易导致娇弱的呼吸道发病,轻则出现鼻塞、打喷嚏、流涕等感冒的症状,重的可出现咳嗽、痰多等。
空调病就是汗出后被冷风吹导致的。空调在南方又叫冷气,一语道破空调风的性质是冷风。当夏天来临,人们带着一身汗,从酷热的户外,进入开有空调的房间,冷风透过张开毛孔进入人体,结果感冒了,不是鼻塞流涕,就是身体酸痛不适,这就是空调病。
从空调病发病过程来看,应属于中医阴暑范畴,什么是阴暑呢?就是夏季气候炎热,人们喜欢吹吹凉风,树底下乘凉,或者喝冷饮,导致的中暑。主要病状有发热、怕寒、身重疼痛、精神不佳、上吐下泻等。
有阴暑就一定有阳暑,阳暑就是患者长时间在太阳下暴晒而中暑,出现头晕倦怠、口渴身热汗出等,如不及时休息补水,甚至会出现休克危及生命。
如果觉得不好辨别,我给打家一个简单分辨方法,阳暑就是一直晒,最后晕倒;阴暑是晒后凉,凉了再晒,晒了再凉,最后出现感冒症状,如果是喝冷饮引发的,胃肠道症状会更明显。
空调病属于阴暑,可用三药预防。香薷10g,白扁豆5g、厚朴5g,加水300ml-500ml,武火急煎5-10分钟,去药渣,放凉后饮用,每服药量100ml,服药后若见从头到脚微微有汗,效果更佳。自从有了空调这种人造邪风,鼻炎、关节炎、头痛的人就越来越多,很多亚健康表现都是空调惹的祸。
虽然给大家提供了一个预防的方剂,但是提高对空调病的防范意识才是根本,希望此文对大家有用。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
爱打盹的我们总有办法为自己的困意找理由。不过困意这个东西确实挺任性的,想出现时就出现,该睡觉的时候往往人又精神了,打游击的战术简直一等一。
那么,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春困这回事儿!
春天为什么容易犯困?肝脾不和春困多。
中医学认为,春天属木应肝,春天树木生长舒展,肝气畅达而升发,若阳气不足或升发不利,则清窍失养,此外,春季肝气旺盛,肝木过剩,脾胃运化功能不健,湿气内困而造成春困。所以中医讲,春困多属肺脾气虚,尤其是阳气虚弱,而湿阻清窍所致。
莫惊慌,春困其实不是病!
“春困“是人体的生理机能不适应季节性的气候变化而发生的暂时性的生理反应。
随着天气变暖,新陈代谢逐渐旺盛,体表的毛细血管因舒展而需要增加血流量,耗氧量不断地加大,脑组织的血流量就会相应减少,脑组织供氧不足,加上春天适宜的温暖和湿度的良性刺激,对大脑皮层产生了良好的镇静和催眠作用,于是产生了“春困”。
1,按摩太阳穴:
太阳穴位于眉梢与眼外角连线中点,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按摩此穴位不仅提神还可缓解头痛。按摩此穴位适用于各种人群,但注意不可用力过度,感觉酸胀即可。
穴位按摩方法:用双手拇指或食指分别置于两侧太阳穴,轻柔缓和地环形转动,持续30秒。一般按摩的次数可多可少,可视大脑疲劳的程度调整。
2,按摩百会穴: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的最高点,是手足三阳经及督脉阳气交会之处,按摩此穴位可以提神醒脑、升举阳气。
穴位按摩方法:用双手拇指或食指叠按于穴位,缓缓用力,有酸胀感为宜,持续30秒;同时可做轻柔缓和的环形按揉,反复5次。
3,按摩风池穴:
风池穴位于项部,枕骨之下,与风府穴(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相平。这是足少阳胆经的穴位,按摩它除可提神外,还能缓解眼睛疲劳,特别对长时间在电脑前工作或长时间伏案的人,效果更好。
穴位按摩方法:保持身体正直,两手拇指分别置于两侧风池穴,头后仰,拇指环形转动按揉穴位1分钟,可感到此处有明显的酸胀感,反复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