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流感来袭吃很多感冒药就不好,药用对了吗?

流感来袭吃很多感冒药就不好,药用对了吗?
发表人:赵彦鹏医生

在感冒多发的季节,身边的人基本上未能幸免,有的甚至感冒了好几轮,或者持续几周不见好转。总有朋友在问:“为什么吃了那么多感冒药就是不好?”而我的回答是:“你确定你吃的感冒药都对吗?”

 

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和医疗知识的普及,以及药店的增多,对于感冒这种“小问题”,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去药店直接买感冒药来服用。而药品选择的依据,一个是凭借自己所知的医疗知识,一个是药店销售人员的推荐,再有一个就是经验――或者是自己以前感冒的时候吃了某种药效果不错,或者是听别人说感冒吃了某种药效果不错等等。大部分的依据往往没有明确的了解,甚至可以说是靠运气,买对了就治好了,买不对,就拖成了“大问题”。

 

 

感冒是中医病名,指感受触冒风邪,邪犯肺卫,卫表不和的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恶寒、发热等为主。对感冒的描述,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北宋时正式提出“感冒”的病名,到清代时又认识到时行感冒即流行性感冒的存在。历史上各代医家对感冒都有重要的描述。

 

感冒多由外邪侵袭而发,可以是自然界六淫突发,人体不能及时调整而发病,如气候突变、流行病毒突发等;或者是生活起居不当,感受寒热,如寒冷季节穿衣较少、冒风淋雨等;或者是平时身体虚弱,又不注意保护,感受外邪,这一类通常称为虚体感冒;还有就是肺内本身就有疾病,又感受外邪,内外相引发生感冒。

 

 

根据感冒发生的原因和发病时的症状,中医将感冒分为风寒束表证、风热犯肺证、暑湿伤表证、气虚感冒、血虚感冒、阴虚感冒、阳虚感冒,总体治疗原则为解表驱邪,但因具体证型不同,具体的治疗方法也有所区别,所以其用药也不尽相同。

 

目前市场上普遍使用的感冒药,主要分为风寒感冒药、风热感冒药、暑湿感冒药。

 

风寒感冒药,主治风寒束表之感冒,这种感冒的主要表现为怕冷较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体、关节酸痛,鼻塞或鼻痒,打喷嚏,咽痒而咳嗽,痰清稀色白。有些人发现自己一开始是风寒感冒,但用了几天药之后出现了肺燥咽痛、咳吐黄痰等热的症状,这种现象是由寒转热,多是由于温燥太过或者寒郁化热而成。风热犯表之感冒以身热重,怕风,有汗但不多或汗出不畅,头胀痛,面赤,咳吐黄痰,咽喉肿痛,流黄涕为主。

 

暑湿感冒常发生在夏季的暑月,一般指夏末秋初,此种感冒除了发热外,多伴有肢体酸重或疼痛,头重胀痛,心烦口渴却不想多喝水,恶心,腹胀或便溏。

 

对于虚体感冒,其治法扶正与驱邪兼顾,治疗较复杂,目前市场上此类感冒药不常见。建议在挑选感冒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所选感冒药的功能主治,其上多注明用于风寒感冒或风热感冒等,对症选药,不可盲目,用药种类一般为两种,建议不超过三种。若选用的感冒药不对,轻则病情日久不愈,伤耗正气,重则加重病情,造成更大疾病。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感冒疾病介绍:
哺乳期感冒是指发生在产后哺乳婴幼儿时期产妇所患的感冒,该疾病的表现与发生于普通人的感冒相类似,也有发烧、流涕、咳嗽、咽喉肿痛等表现,普通感冒常为自限性,一到两周往往可以自愈。流行性感冒通常症状要严重,容易出现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并具有一定的传染性,需要注意避免传染给婴儿。服用药物可以加快疾病痊愈进程,及时规范治疗,疾病预后较好,无后遗症。未经正规治疗的患者,流行性感冒有并发肺炎、心肌炎等风险,增加治疗难度,也可危及生命。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很多人反映,为什么接种了流感疫苗还是会感冒,这流感疫苗到底有用没用啊?这些同胞一定是先有“流感只不过是流行起来的感冒”这种认识才会这样想的。事实上,流感和普通感冒有天壤之别,认清这点你就明白了。

     

    先说说什么是普通感冒呢?

     

     

    普通感冒,俗称“伤风”,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多种病毒、支原体和少数细菌都可以引起感冒,每次发病可以由不同的病原引起,起病较急,初期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天后变稠,可伴咽痛。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轻度畏寒和头痛等不适,通常病程持续3-7天。我们每一个人在一年中都可能多次患感冒,无季节性,基本呈散发状态。这里再强调一点,感冒没有什么细菌感冒、肠胃感冒、风寒、风热感冒,感冒就是由感冒病毒引起的,大约有超过200种不同种类的病毒类型可能引起感冒,所有的感冒都是病毒感冒!(想要吃中药的时候再辩证风寒还是风热哈。)

     

    再来深度认识一下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按其核心蛋白分为四个型别:甲型(A型)、乙型(B型)、丙型(C型)和丁型(D型)。目前,甲型流感病毒的H1N1和H3N2亚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共同循环引起流感的季节性流行。丙型流感病毒仅呈散发感染,丁型流感病毒主要感染牛且未发现人类感染。流感主要以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体温可达39~40℃,多有畏寒、寒战,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等症状,部分患者症状轻微或无症状。

     

     

    可见,流感的症状通常更严重,也更容易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特别是小朋友、老人、孕妇、有慢性病的人。所以,流感是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感冒是感冒,是由感冒病毒引起的,它们的症状虽然有些相似,但是,他们是不同的两种病!而流感疫苗是针对流感病毒某一种风型而采取的预防措施,其主要作用是促使机体产生针对这一分型病毒的抗体,这种特殊抗体对普通细菌及其它分型的流感病毒是无任何抵抗作用的,因此,流感疫苗防不了感冒,打过流感疫苗还是会得感冒啊。

  • 每到流感高发季节,很多人会发生感冒症状,尤其是小儿、老人以及体弱人群,而且多数被诊断为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因此,临床上很多病人同题主一样,也会问到流感和普通感冒到底存在哪些不同。

     

    普通感冒一般不会特别严重,主要家里注意护理,一般一周左右就可以康复。而流感是由于感染流行性感冒病毒(以下简称“流感病毒”)所致的一种发生在呼吸道得急性传染性疾病。患上流感的病人通常会有咽痛、咳嗽、头痛、发热、怕冷、肌肉酸痛以及疲劳乏力等症状,也有部分病人会出现胃肠道症状。儿童、老年人、体质虚弱以及患各种慢性病的人容易感染流感病毒而发生流感,并且容易产生多种并发症。

     

     

    那么,流感到底有哪些方面区别于普通感冒呢?

     

    第一、二者的发生病因不同

     

    流感多为急性起病,通常因感染甲/乙/丙型流感病毒所致。然而普通感冒起病通常较缓慢,且有细菌/支原体/鼻病毒/其它病原体等多种致病源。

     

    第二、二者有着不同临床表现

     

    流感的临床表现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而普通感冒有比较显著得流涕、喷嚏等症状表现,但这2个症状在流感患者身上表现并不明显。普通感冒全身症状也比较轻微,病人仅出现低热甚至不发热,但是流感病人却有较显著的全身症状,并且通常会出现高热。

     

     

    第三、二者对身体的危害程度有异

     

    普通感冒一般不流行,而流感却可能出现暴发流行。

     

    我们平时如何预防流感?

     

    流感主要是流感患者通过咳嗽、喷嚏排出的分泌物和飞沫将病毒传染给周围的人,因此我们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要勤洗手。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要去人多拥挤、空气不好的封闭场所,如果必须去也最好戴口罩。另外,平时尽量不熬夜加班,不劳累,规律作息,多加强运动,来增强自身免疫力。

     

    除了做好以上防护外,我们可以及时接种疫苗。建议儿童、老人、孕妇、免疫力弱者等高危人群都应该每年注射流感疫苗,以防流感病毒感染后造成的严重后果。越早接种,越早得到保护,收益也越大。提醒大家,预防比治疗更有效哦。

  • 生姜能够治疗“风热感冒”吗?

     

    我发现一件很奇怪的事情,许多中医师治疗感冒,效果还没有民间老奶奶治病效果好。在民间,有经验的老人,在家人偶感小感冒时,生姜一大块切片,红糖少许,熬一大锅,让家人趁热喝些,发发汗,感冒也就好了。更有经验的,懂得用大枣来益气补中,抑制生姜的辛辣之性。略通医道的,还会配点甘草来调和诸药。

     

     若患者去找部分“正统”的中医开药,如果患者身热较重,怕风,怕冷,流浊涕,脉浮数,往往会被辨为风热感冒,然后开些银花,连翘,栀子,菊花来“辛凉解表”;若患者恶寒重,发热,鼻塞身重,则被辨为风寒感冒,然后开点荆芥,防风,茯苓,淡豆鼓之类的药;结果小小感冒,不喝还好,喝了反而一拖再拖总不好,最后不得已,患者只好去打针输液吃西药了事。

     

    什么是风寒感冒,风热感冒?

     

    我个人觉得《中医内科学》的教科书的说法有一些问题。按照教科书的定义,恶寒重,发热轻就叫“风寒感冒”,然后用点荆芥,防风等不痛不痒,微温的药物;身热甚,微恶风,就叫“风热感冒”,接着就用些菊花,连翘,银花之类的凉药。

     

    一些中医师按图索骥,见到发高烧就说是风热,见到怕冷就说是风寒,非但不敢用桂枝汤,麻黄汤,甚至连生姜都不敢用,结果治疗起感冒来连民间老人的一碗生姜汤都不如。

     

     

    假如你去网上搜索“风热感冒能不能用生姜”,多是一片否定之声,其来源就是《中医内科学》教科书。可惜这本书对“风热感冒”的定义可能是错误的。

     

    假如说,“身热较著,微恶风”,就是风热感冒,就要用辛凉解表药,如何解释在《伤寒论》中,桂枝,麻黄,生姜,这类热药,恰恰都是用来治疗发热的呢?

     

    桂枝汤,可以治疗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麻黄汤,可以治疗头痛发热,身疼腰痛;这些都是发热之象啊。有的甚至还是高热。可是,假如方证对应,即使是用热药,治疗高热,照样效若浮鼓。

     

    其实无论是发热重、恶寒轻,还是身热较著、微恶风,都不过是外邪犯表的表现而已。只是因为人的体质不同,对于外邪入表的反应不同。并不是说有一种风是寒的,一种风是热的。

     

    既然是外邪犯表,那么就当发汗解表,让邪随汗出,这样表证才会好。若连发汗都不敢,那么,恐怕就连感冒都感到棘手,最后只有求助于西医。有时温习《伤寒论》太阳病篇,我觉得就像是一份对“发汗的艺术”进行细致解说的美妙篇章。

     

     

    我们再来说说生姜这味中药。·在吉益东洞的《药征》中,他认为生姜只有“治呕,兼治干呕,噫,哕逆”的作用,我觉得是有失偏颇的。

     

    生姜是呕家之圣药,但是,生姜的确是有“发表散寒”作用的,虽然它发汗之力不强,在《伤寒杂病论》中入方90次,均是作为辅助用药,从未单独出现,可它发汗的功效还是比防风,荆芥,银花,连翘之类的药物强出不少。所以,民间用它来治疗伤风小恙,配些大枣,紫苏之类简单药物,也能取得不错效果。

     

    所以,对于生姜能够治疗“风热感冒”吗?我的回答是,风热感冒这个概念定义上是有问题的,比较模糊。对于外感表邪,我们应当通过细细分析患者体强还是体弱,有汗还是无汗,皮肤紧凑还是疏松,精神良好还是嗜睡来用药。

     

    例如,患者皮肤平素爱自汗,皮肤细嫩疏松,那么,就当选用桂枝汤,慢慢地、微微地发汗,不能让患者大汗淋漓,否则病必不除。如果患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则当用麻黄汤来发汗解表了。如果只是伤风小疾,则用点生姜,紫苏熬汤即可。

     

    当然,生姜治疗感冒也有须谨慎使用的时候,口干舌燥,舌红少苔,阴虚火旺的患者忌用,或者配伍玉竹再用,否则容易损阴伤目,口角生疮。经常喝酒的患者也应慎用,因为这类患者内有实热,服用生姜,容易火邪烧心。

  • 前段时间小丽(化名)来看病,说自己经常感冒,一感冒就打喷嚏、流鼻涕。仔细询问病史发现,她这可不是感冒那么简单,她得的是过敏性鼻炎。

     

    感冒和过敏性鼻炎有很多相似之处,经常让人傻傻分不清。两种病症都有打喷嚏、鼻塞、流鼻涕,但感冒经常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头痛、发冷、四肢无力、咽痛、恶心、呕吐等,像小丽的过敏性鼻炎只有鼻子的不适。

     

    感冒的症状会持续好几天,一般一两周就能好转,而小丽经常是在早晨或接触到异味儿时表现出症状,一天可出现几次,季节性或全年间断发作,不发作时如常人。此外,感冒时鼻子痒不明显,打喷嚏也较少,鼻塞持续,鼻涕可由清转黄,而小丽则正好相反,鼻涕总是清的。

     

     

    仔细询问之后发现,小丽的儿子也有过敏性鼻炎症状。难道小丽的过敏性鼻炎传染或遗传给了儿子?当然不是,过敏性鼻炎既不传染也不遗传,而是父母的过敏体质遗传给孩子,当受到某些因素刺激,就会通过过敏性鼻炎等变应性疾病反应出来。

     

    如果你看到孩子频繁揉眼睛、揉鼻子那就要注意了,这很可能是过敏症状出现的前兆。有统计表明我国的过敏性鼻炎发病率在37.74%,以15-40岁青壮年最多,而儿童中有鼻炎症状者高达27.1%。

     

    近年来,受环境恶化等多种因素影响,该病还有不断增长的趋势。

     

    小丽以为自己是感冒了,经常自己吃感冒药,可神奇的是吃了感冒药还真就好转了!感冒药起效是因为含有抗过敏成分,能暂时缓解症状,但复发也很快。有人说鼻炎就是有炎症,是不是应该吃消炎药呢?消炎药多用于治疗感染性炎症,对于过敏性鼻炎这种非感染性炎症却毫无用武之地。

     

    过敏性鼻炎是过敏引起的,是不是避开过敏物质就可以了?如果你只是对花粉、鱼虾等某一类东西过敏还可以避免,但有些人群的过敏原很多,或者查不出过敏原而只是对冷空气过敏,那岂不是连呼吸都变得奢侈!

     

     

    过敏性鼻炎比较顽固,且治疗不当易导致鼻窦炎、非变应性鼻炎、支气管哮喘、鼻息肉等疾病。中医治疗通常通过改变这种过敏体质来减少发作次数。

     

    中医认为,过敏性鼻炎患者多为虚寒体质,因此选用温热性质的治疗方式效果显著,三伏贴、艾灸、温热的中药等都能起到相应疗效。在日常生活中,建议过敏性鼻炎人群应避免受寒,避免食用寒凉性质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每次一到换季的时候,就有很多人感冒、咳嗽、发烧,其实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因为在季节交替的时候,温差比较大,身体还没有准备好,防御系统还没来得及开启,免疫力较弱,所以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

      


    有些人在入秋后就开始咳嗽,断断续续几个礼拜了还没好,药也吃了不少,忌口也做到了,却一直不见好转的迹象。其实这种情况不能“一棍子打死”,并不一定跟感冒有关,还是要多留意其他病症,注意甄别,才能对症下药。

     

    咳嗽不断,可能跟这些疾病有关

     

    胃部疾病

     

    可能大家非常不理解,为什么胃病会导致咳嗽呢?其实在大部分人的认知里,许多病症都是比较直接的,比如感冒就会发烧,呛到就会咳嗽,但其实这些病症都不仅跟一种疾病有关。

      
    咳嗽也可能是因为胃食管反流,很多胃不好的朋友,胃液分泌量大,每次饭后都会出现胃肠功能紊乱的症状,导致胃食管反流,食物混合着胃酸和胆汁,反流到我们的咽喉部,从而对咽喉部位产生刺激,造成猛烈的咳嗽。

     

    哮喘

     

    即便大家不了解哮喘,也应该听说过,因为很多电视剧里也有相关的情节,当哮喘发作的时候,人就会止不住地咳嗽。这是因为患有哮喘的人,病情发作时,呼吸不畅,肺部所接收到的新鲜气体减少,气管受到刺激,从而出现了咳嗽的症状。

      
    像哮喘患者平时就很容易出现咳嗽的症状,因为他们的器官与我们的不同,稍微受到灰尘、冷空气的刺激,就会引发咳嗽,所以在日常的养护上,需要更加费心照料。

     

     

    过敏性鼻炎、鼻窦炎

     

    鼻炎患者也容易出现咳嗽的症状,虽然大部分人以为咳嗽症状一般都是跟肺部有关联,但鼻部受到刺激或出现炎症的话,也会引发咳嗽,这种情况也比较常见,注意观察身边患有鼻炎的人就能发现。

      
    如果是因为鼻炎所引发的咳嗽,那么往往还会伴随有头痛、鼻塞、打喷嚏等症状,所以一般来说比较好辨别。

     

    药源性咳嗽

     

    除了疾病以外,有些药物也会导致咳嗽,像肺炎、哮喘、肺水肿等疾病的治疗药物中,大多含有抗菌成分,而这些成分进入人体,很可能引发咳嗽等副作用,如果平时在服用这类药物的话,心里也要做好准备,一般在停药后一段时间症状即可消失。

      
    体质虚弱引起

     

    现在亚健康人群越来越多,真正身体强健的人很少见,大部分人因为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早早地透支了健康,导致现在体质虚弱,大病小病不断。大家注意观察的话就会发现,很多电视剧里的体虚人设,通常都是咳嗽不断的,其实这也跟我们身体机能衰退有关,唾液腺退化,喉咙干痒越来越严重,咳嗽常伴。

     

    咳嗽不是小事,有些人一开始不重视,等到咳嗽越来越严重的时候,再去检查,可能就会得到不幸的消息。咳嗽可大可小,有的人误以为咳嗽是感冒引起的,乱吃退烧药,有的人以为是肺功能下降造成的,胡乱调理,最终对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药不能乱吃,不论我们怎么猜测,都不能作为吃药的依据,还是应该在体检之后,在医生的嘱咐下服药。

     

    总结:很多原因都会引起咳嗽,在判断原因之前,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警惕,不要放过任何一个“细枝末节”,同时也要信任医生,不要胡乱服药,以免对身体造成损伤。

  • 冬日临近,一年一度的流感高发季也即将随之而来,那么今年的流感疫苗你打过了吗?面对这样的问题,不少人可能会在心中嘀咕:流感疫苗真的有用吗?甚至反问一句:难道打了疫苗就不会得流感了吗?相信这样的疑问是很多人犹豫或拒绝流感疫苗的一个重要原因。

     

     

    流感疫苗为什么“无效”?

     

    关于流感疫苗“没用”、“效果不好”、“接种了还是会得流感”等等的否定之声一直是此起彼伏,我们必须知道的是,流感疫苗确实达不到100%管用,甚至在某些年份的有效率可以低到10%,但这并不是因为疫苗“无效”,而是流感实在太过于“狡猾”了。

     

    流感可分为甲、乙、丙三型,而且每一型下面还包含了数十种的亚型,但是不同种类病毒之间的疫苗却并不通用,也就是说如果只打了一种流感疫苗是没有办法预防其他流感的发生的。

     

    而每年世卫组织根据来自世界各地100多个流感中心统计汇总的数据,分析过去一年中各国的流感病例及病毒样本,以此来预测下一年可能流行的病毒株,提出全球流感疫苗株的推荐意见,以便药厂能够据此来生产疫苗,一般来说,这样的疫苗能够预防40%-60%的感染。同时这也意味着,一旦预测失准,那么当年就可能出现疫苗效果不佳的情况。

     

     

    接种流感疫苗的必要性

     

    可能有的人一听:什么?有效性才40%-60%,甚至还有可能无效,不打了不打了……

     

    其实大可不必这么悲观,在大多数年份里,流感疫苗与流感流行毒株的匹配性还是不错的,具有良好的保护力。而且即便没能防住病毒,也可以起到减轻感冒症状的作用,预防重症和并发症的发生,换句话说就是不至于看医生甚至住院。

     

    同时,很多人都接种流感疫苗以后还能形成集体免疫,避免流感疫情的爆发。所以,尽管流感疫苗没有100%的效果,但依然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

     

    1、普通感冒,甚至是一些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症状都与流感症状相似,但流感疫苗只能预防流感,需要加以区分。

     

     

    2、流感疫苗接种的免疫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弱,同时,当流感病毒株发生变异时,原来的疫苗就失效了,所以流感疫苗是需要每年定期接种的。

     

    3、流感疫苗是一种减毒活疫苗,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抵抗力,这样当面对真正需要治病的病毒时,身体已经提前做好了防御准备。所以流感疫苗的起效需要一定的时间,一般在接种后需要2周左右才会在体内产生抗体,接种流行感冒疫苗的时间应该在流行感冒高峰期之前的1-2个月内进行,以发挥良好的预防功效[1]

     

     

    所以为了自己和身边人的健康,接种流感疫苗还是非常有必要的。而无论是流感还是普通感冒的预防,平时都应注意勤洗手,避免触摸眼、鼻、口,如出现发烧或其他流感症状时,应尽早自我隔离、及时就医确诊。

     

    参考文献
    [1] 冯雨明.流行性感冒疫苗的预防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5):125-126.
  • 前几天,不药博士参加了一帮医学工作者朋友的聚会。大家同属于医药工作者,席间却对生病了吃不吃药的问题展开了一番热烈讨论。

     

    正方:年轻人生个小病,抗一抗,就过去了,不需要吃药。反方:生病了,要及时吃药,才能好的快。不吃药耽误病情。

     

    谁对谁错?

     

    不药博士认为双方都对,但是前提是要针对不同的人,考虑以下因素:

     

    1、 缺乏医学常识的人,建议不要盲目抗病。上述医药工作者都是具备专业医学常识的人,他们很清楚什么情况可以不吃药抗一抗,什么情况必须吃药。而一般的老百姓,没有医生指导,多数不能确切地知道自己当前症状是哪种疾病,是小病还是程度较重的并,该疾病是否可以拖着不吃药。

     

     

    2、 老人和儿童,免疫力相对较弱,小病不治疗就容易拖成大病。发热、头痛、干咳、浑身酸痛,这些感冒的症状,同样也是肺炎的症状,特别是儿童,一旦发展成肺炎,痛苦不说,控制不好,还可能致命。虽然说儿童能不用药尽量不用药,但是本着风险与获益的原则,与危及生命相比,还是及时选用儿童可以使用的药物控制疾病为好。

     

    3、 在已经生病的时候,食疗通常起的作用很微弱,或者说只能起辅助的作用。比如风寒感冒了,喝碗姜汤,确实效果不错。风热咳嗽吃点百合,煮个冰糖雪梨,也有很不错的润肺止咳功效。但是这都不能当成药物使用。症状轻微,可以不用药,但是症状明显,则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

     

    4、不少人可能认为,食疗更安全,如果食疗采用卫生部公布的100多种药食同源食物,在正常量的范围内食用是安全的。但是现在有的人很喜欢用药膳,没有医生的指导,便放一些中药在食物中。因为我们不能充分的了解这些中药的药理及其与其他食物药物相互作用的情况,这样做很可能出现一些不可控的安全风险。

     

     

    不药博士总结如果您能判断就是个头痛脑热,症状轻微,又对食疗有所了解,那么可以不吃药,选择食疗的方式。如果感觉身体不适,程度较重,就请别乱食疗,尽早用药物治疗!

     

    【不药博士】简介:博士,执业药师,高级营养师,拥有13年的用药指导、营养咨询和健康管理经验。不药不药,健康生活,不生病,不吃药!

  • 孩子顽皮贪玩出了一身汗就吹空调吃冰棒,难免容易感冒、发烧、流鼻涕

    家长朋友们心急的不得了

    孩子一发烧赶紧给孩子把感冒药、退烧药、消炎药一股脑灌进去

    等了半天,发现一点效果没有

    感冒没好,烧没退,孩子反而还有点烧迷糊了

    可真是吓坏了家长们

    这才想起赶紧去医院求助

     

    相信这一幕经常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孩子一感冒、发烧,家长们就赶紧喂药,乱喂药、喂错药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这个小孩子感冒发烧后怎么处理、吃什么药的问题。俗话说,只有从内部了解敌人,才能彻底瓦解他,那么我们先来学习一下,小孩子感冒是怎么发生的。

     

     

    一、感冒是什么

     

    感冒是我们老百姓们通俗的说法,从医学角度的专业说法是: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我们人体的上呼吸道被病毒、细菌侵犯了。既然有上呼吸道,就一定有下呼吸道,那么上、下呼吸道是什么呢?如图,上呼吸道主要由口、咽、鼻、喉组成,下呼吸道则是气管、支气管。

      

     

    所以感冒时,细菌、病毒存在于我们的上呼吸道中,感染了上呼吸道,因此出现口、咽、鼻、喉的一系列症状,例如咽喉肿痛、鼻塞、流涕,同时病原体入侵后所产生的外毒素和人体内部的炎症反应也会让身体体温上调,因此出现发烧。

     

    这时感冒还只存在于我们的口咽部,但是如果细菌、病毒继续蔓延、入侵,就会顺着上呼吸道一路小跑到下呼吸道:气管、支气管。下呼吸道的周围是什么呢?当然就是我们的肺组织了!至此,上呼吸道的感冒就升级成为了肺炎 [1]。当小孩子出现肺炎时,就不是简单地头晕头痛、发热流涕了,肺炎会导致全身症状,严重者还会出现呼吸系统功能衰竭甚至丢掉小命 [2]

     

    如果是感冒,可能经过抗感染治疗、对症治疗,三五天就能痊愈,治疗费用也不过几盒药钱,非常低廉。但是如果放任不管,最终被肺炎实锤了,那没半个月一个月都好不利索,甚至需要住院系统治疗,这花费可就一路飙升、上不封顶了,没个几千块钱根本治不好,所以这正可谓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当初为了节俭,省这百十块钱的药钱,最终住院花好几千,花钱不说,耽误事情自己还受罪,大家说这还是节俭吗?

     

    二、小孩子感冒之后该怎么办?

     

    有些家长一发现孩子感冒了,就开始一股脑的把药喂给孩子吃,什么清热解毒冲剂呀、头孢呀、鼻塞通呀,恨不得把孩子变成一个药罐子,孰不知,这样非但起不到治疗效果,还容易吃出副作用来。

     

    前面说到,入侵我们呼吸道、让我们感冒的病原体有细菌和病毒。根据这两类病原体的不同,我们使用的药物也有所不同,那么应该如何区分到底是细菌性感冒还是病毒性感冒呢?

     

    (1)看规模和速度

     

    病毒性感冒,往往在一定生活范围内,先先后后小朋友们一起得,而且来势汹汹,发烧、乏力症状特别明显,因为病毒的传播方式相对猛一些;细菌性感冒往往就你自己中招了,而且症状有些慢热,发展没那么快。

     

    (2)看症状

     

    以流鼻涕这个症状来讲吧,病毒性感冒一般多是清白色鼻涕和痰,而且鼻涕比较多。细菌性感冒呢,往往一开始就流鼻涕的少,大多以咽喉肿痛开始,嗓子不舒服,后期,会出现黄绿色的浓痰浓鼻涕,这些带色的,就是细菌被人体免疫细胞杀死后的产物,被人体排泄出来。

     

    但也不一定尽是如此,因为有时候病毒先感染了小孩子,然后人体免疫力下降后,又合并了细菌感染,或者是细菌先侵入了体内,病毒后来。最终就形成了病毒+细菌性感冒,这样的表现会比较复杂,可能两者兼备,很难区分。

     

    (3)看抽血化验指标

     

    一般来说,抽血化验单的结果是区分二者的金标准。化验单上一般是这样的: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等等等等~

     

    究竟是什么意思不用深究,大家只需要记住,病毒性感冒【淋巴细胞】会增高,细菌性感冒【中性粒细胞】增高。具体化验单上,这个指标后面就会有一个向上的箭头,提示增高。

     

    因此,当我们难以确定是,可以去医院进行抽血化验,通过结果即可判断感冒类型 [3]

     

     

    三、那当我们确定了小孩子的感冒类型后,该如何治疗呢?

       

    (1)普适性用药

     

    所谓普适性用药,即指无论细菌性、病毒性感冒均可使用,这类药物不以杀伤入侵的病原体为目标,而是通过改善症状,让感冒的人能够舒服一些。

     

    如果孩子咳嗽特别厉害,可以选择使用止咳糖浆等药品;如果发热特别高,超过了38°C,那么可以选用清热解毒颗粒、布洛芬、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双氯芬酸等非甾体抗炎药或对乙酰氨基酚进行退烧 [4];如果鼻塞、流涕特别严重,可以选用盐酸伪麻黄碱等通鼻类药物 [5]

     

    诸如此类~给孩子对症治疗,缓解症状,让感冒的孩子不会那么痛苦。然而这里需要注意,由于小孩子的肝肾功能和代谢能力和成年人有所不同,因此选用上述药物时应选择购买儿童款,现在市面药店里都有针对儿童发售的特别款,减少剂量、减轻小孩子用药后的副作用。

     

     

    (2)针对性用药

     

    当我们确定了细菌性或病毒性感冒时,可以有针对性用药,杀灭病原体。如果是细菌性感冒,那么可以选用一代或二代头孢:例如头孢氨苄、头孢唑林、头孢羟氨苄、头孢拉定、头孢呋辛、头孢克洛、头孢替安、头孢丙烯等,此类药物属于抗生素,能对细菌起到有效的杀灭作用 [6]。如果是病毒性感冒,那么可以选用抗病毒药物:例如奥司他韦、金刚烷胺 [7]

     

     

    但是要注意的是,抗生素和抗病毒类药物由于没有儿童专用款,所以最好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哦。前文也说到了感冒不及时治疗,放任不理很容易发展成更严重的肺炎,因此当孩子出现感冒、发烧,如果家长们自行处理无效后,或孩子出现严重高烧(超过39°C)、严重头晕头痛等症状时,还是应该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接受治疗。  

     

    (3)常规指标检测

     

    除了用药之外,也建议家长们家中常备体温计,及时、定时监测孩子的体温变化,在就医时提供孩子体温变化记录,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庄惠.如何分清小儿肺炎与感冒[J].健康博览,2021(06):44-45.
    [2] 梁颖隽.如何预防呼吸道感染[J].幸福家庭,2021(03):97.
    [3] 罗勤.感冒了帮你鉴别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J].家庭医学(下半月),2018(07):54.
    [4] 郭洪新.布洛芬混悬液与对乙酰氨基酚在小儿高热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评估[J].中外医疗,2020,39(02):1-3.
    [5] 马壮,林志旺.能减轻鼻塞的药物[J].解放军健康,2018(02):24.
    [6] 张华.头孢类抗菌药物的发展和临床应用[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7(10):147.
    [7] 修思雨,张健,鞠翰,贾瑞芳,黄兵,展鹏,刘新泳.抗流感病毒药物靶标及其小分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药学学报,2020,55(04):611-626
  • 天气渐凉,恰逢换季时节,突然而来的冷空气让很多孩子都患上了感冒、发烧的病症。

     

    每逢这个时候,就体现出来“天下老妈是一家”的感觉了:来吧,孩子,喝碗白粥吧,生病期间不能吃辛辣刺激的,油腻的也不行,就喝粥吧!

     

    就这样,感冒发烧的这一周内,一天三顿的大白粥倒换着吃,感觉打个喷嚏鼻子里出来的都不是鼻涕流儿,而是米粒啦,真的忍不住感叹,为啥中国家长老让感冒发烧的孩子多喝粥呢,粥和生病真的那么搭吗?

     

    吃肉它不香吗?不是能更好地补充体力吗?

     

    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为什么一感冒发烧,老一辈人就建议喝粥来滋补。

     

    这种做法到底科不科学呢?

     

    生病的时候喝粥是比较科学可行的选择。为什么这么说呢?


    1、生病时水分流失严重

     

    孩子在生病发烧的时候,由于身体体温升高,免疫力是会随之下降的。

     

    这时候身体会出汗很多,对能量的也会需求极大,且免疫力、抵抗力和肠胃的消化能力都会低到一个很容易被侵袭的地步,所以,这时候孩子需要做的就是休息和补充水分。

      

     

    2、生病时肠胃虚弱

     

    生病的时候人的食欲会随之下降,肠胃功能也会变得紊乱,这时候吃的太油腻或过于复杂反而会影响肠胃吸收。

     

    甚至还会加重肠胃负担,导致孩子出现胃痛、便秘等不适。

     

    因此,这就要求孩子吃的食物可以在短期内大量补充身体水分的食物种类,且要清淡、有营养、不刺激,又好消化。

     

    而粥正好符合以上所有需求,也就成了感冒发烧人群的食物首选。

     

    其他的像是肉啊、骨头汤啊,虽然营养齐全,又美味健康,却不容易被患病期间的人群吸收,甚至还会引发一些像是肠胃疾病等其他不良症状,不如不吃。

      

     

    所以,当你家那位”国家发放的””统一标准的”妈妈让你的孩子喝粥的时候,还是乖乖妥协接受吧,这份散发着浓浓母爱气息的食物,加上这时候粥确实对身体有好处,何不欣然接受呢?

     

    当然,也不是说一天三顿都要喝粥,也可以搭配吃些软面条、煲清淡点的汤,或者做不同口味的粥来吃都是不错的选择。

     

    日常注意预防,可有效减少感冒发烧

     

    1、及时添加衣服

     

    天气逐渐变冷,但是温度却会反复,大家需要注意及时增添衣物

     

    2、适当运动锻炼

     

    日常适当跑跑步、活动锻炼一下身体是有助于增强身体免疫力的,也能更好的帮助我们远离疾病侵扰。

     

    3、营养均衡

     

    营养均衡不只体现在一日三餐的搭配上,还需要多吃些水果、坚果类食物,让身体营养成分更齐全。

     

    在孩子感冒发烧时,记得煮粥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感冒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为鼻塞、喷嚏、流涕、发热、咳嗽、头痛等。

     

     

    为什么吃了感冒药后会犯困?

     

    感冒药中会引起嗜睡作用的成分主要为氯苯那敏,这是一种抗组胺药,也是大家常说的抗过敏药。有的人可能会觉得奇怪,感冒为什么要吃抗过敏药?事实上,组胺是一种重要的化学递质,在细胞之间传递信息,参与一系列复杂的生理过程。感冒时的流涕、呼吸道红肿发痒等,都与组胺释放增加有关。然而,抗组胺药有一定的镇静作用,服用后可能会引起嗜睡。所以大家便因此留下了吃感冒药后容易入睡这个印象。

      
    所有的感冒药都会引起嗜睡吗?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感冒药都会引起嗜睡。有些感冒药中不含抗组胺药,如日夜百服咛的日片。有些感冒药中虽然含有抗组胺药,但同时加入了可以兴奋中枢的咖啡因拮抗嗜睡反应。

     

     

    医生提醒:感冒药过量会导致中毒昏迷

     

    然而,抗组胺药并不是复方感冒药中的最主要成分,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才是。而最常用于感冒药中的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是对乙酰氨基酚。大家熟识的康必得、泰诺、白加黑、快克等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

     

    是药三分毒,对乙酰氨基酚最为人诟病的,是它的肝毒性。作为感冒药常规剂量使用时,对乙酰氨基酚的安全性很高,极少引起不适。但是不当使用时则容易引起急性肝损伤等不良反应,甚至出现肝衰竭、肝昏迷。南京市浦口医院曾经报道过一例23岁男性,因感冒一天服用12粒“感冒灵”,出现神志不清,呼之不应,全身皮肤黄染,就是典型的对乙酰氨基酚过量导致肝昏迷的病例。

     

    对乙酰氨基酚的说明书中提到,摄入一次不应超过500毫克,4-6小时可重复一次,但每日不超过4次,即最大剂量不超过2g。疗程上,用于感冒不超过3天,用于镇痛不超过5天。有的人认为感冒药副作用比安眠药小,因而使用感冒药代替安眠药治疗失眠。这其实是大错特错。虽然一般不可能一次服用大剂量的感冒药治疗失眠,但肝功能不全、同时服用其他含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或者长期使用导致药物蓄积,都有可能导致急性肝损伤,甚至引起肝昏迷。

  • 幼儿感冒是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但许多家长容易忽视其潜在风险。事实上,感冒若处理不当,可能导致肺炎等严重并发症。本文将探讨幼儿感冒与肺炎的关系,以及如何预防和管理此类疾病。

    幼儿感冒通常由病毒引起,其症状包括咳嗽、流涕、打喷嚏等。然而,由于幼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以及呼吸道解剖结构的特点,感冒病毒可能导致气道炎症,进而发展为肺炎。

    感冒转变为肺炎的常见迹象包括持续高烧、呼吸急促、咳嗽加剧等。若家长观察到这些症状,应立即带孩子就医。及时治疗可以避免病情恶化,降低并发症风险。

    除了及时就医,家长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预防幼儿感冒:

    •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过度拥挤的场所。
    • 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随地吐痰。
    • 增强幼儿体质,适当进行户外活动。
    • 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降低感染风险。

    此外,家长在为幼儿选择感冒药物时,应谨慎选择,避免使用对幼儿身体有潜在副作用的药物。如有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

    总之,幼儿感冒不容忽视,家长应密切关注幼儿的病情变化,及时就医,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感冒和肺炎的发生。

  • 春节过后,随着天气转暖和人们生活节奏的逐渐恢复正常,肺炎患者数量明显增多。这与春节期间作息不规律、过度疲劳以及节后雾霾天气等因素密切相关。

    专家指出,肺炎主要是由呼吸道细菌引起的,感染途径多样。春节期间,感冒患者众多,许多人对此掉以轻心,没有及时治疗,最终导致了肺炎的发生。此外,污染严重的天气也是肺炎发病的重要因素。春节期间雾霾天气严重,加之燃放烟花爆竹后空气中漂浮的污染尘埃,都增加了肺炎等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有肺炎呢?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症状和检查方法:

    1. 症状: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

    2. 检查:

    (1)血常规:通过检测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可以判断感染的性质和预后。

    (2)胸部X光片:可以直接反映肺部病变情况,是诊断肺炎的重要依据。

    (3)痰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通过痰培养可以检查出致病菌种类,为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除了及时就医,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预防肺炎:

    1.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者。

    2.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3. 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

    4.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空气污染。

    5. 及时接种疫苗,提高免疫力。

  • 春天,万物复苏,人体新陈代谢也开始活跃。然而,春季天气多变,气温忽冷忽热,人体容易出现各种不适。如何应对春季气候特点,保持身体健康,是许多人都关心的问题。以下是一些春季养生的小秘诀,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1. 调整饮食,注重营养均衡

    春季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菠菜、胡萝卜、苹果、梨等,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可以适量食用一些温补的食物,如红枣、枸杞、核桃等,以增强体质。

    2. 适当运动,增强免疫力

    春季是进行户外运动的好时节,可以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方式进行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3. 保持良好作息,避免熬夜

    春季天气渐暖,人体容易犯困,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

    4. 注意防寒保暖,避免感冒

    春季气温变化较大,要注意及时增减衣物,避免感冒。特别是早晚温差较大时,要注意保暖。

    5.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

    春季是万物生长的季节,也是情绪波动较大的季节。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影响身体健康。

    总之,春季养生要注意调整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作息、注意防寒保暖、保持心情舒畅等方面,以保持身体健康。

  • 随着气温的剧烈变化,市民们纷纷出现耳痛、耳闷、耳鸣、听力下降等耳部症状,这让武警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门诊量急剧攀升。据统计,患者约占门诊总量的48%。医生表示,这主要是由于气温变化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进而导致耳部症状。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董玉礼教授指出,气温变化是诱发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因素。人体在气温变化时,免疫力下降,容易受到病毒感染。鼻腔呼吸不通畅,耳部受到的影响也就更大。咽鼓管是连接鼻腔和耳道的管道,当咽鼓管不通畅时,耳部会形成负压,导致中耳炎等耳部疾病。

    除了中耳炎,感冒也是导致耳部疾病的重要原因。很多患者没有意识到耳鼻同病相怜的关系,认为耳部出现问题才需要治疗。实际上,感冒时出现的耳痛、耳鸣等症状,也可能是中耳炎的早期表现。

    除了中耳炎,突聋也是春季常见的耳部疾病。突聋是一种突发性听力下降,原因复杂,可能与病毒感染、精神紧张、劳累等因素有关。突聋需要及时治疗,否则会对听力造成永久性损害。

    董玉礼教授提醒,春季气温变化大,市民要注意保暖,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增强免疫力。一旦出现耳部不适,要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

    除了药物治疗,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保养措施也非常重要。例如,避免长时间使用耳机,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噪音污染等。

    武警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作为专业的耳部疾病诊疗机构,拥有经验丰富的医生和先进的诊疗设备,能够为患者提供全面、有效的诊疗服务。

  • 春季,万物复苏,气温逐渐回暖。然而,对一些人来说,这个季节却伴随着干燥综合征的困扰。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以干燥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为口干、眼干、关节疼痛等症状。那么,如何通过中医健脾中药缓解干燥综合征呢?

    中医理论认为,干燥综合征的病机为脾气虚,不能化生津液,导致津液不足。因此,治疗干燥综合征的关键在于健脾益气,化生津液。以下几种中药常用于治疗干燥综合征:

    1. 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脾气虚、气虚乏力、水肿等症状。

    2. 茯苓:具有健脾利湿、宁心安神、渗湿止泻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虚湿盛、失眠多梦、泄泻等症状。

    3. 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脾气虚、食欲不振、水肿、自汗等症状。

    4. 山药:具有健脾益肺、滋阴润燥、补肾固精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肺两虚、食少体倦、口干咽燥、腰膝酸软等症状。

    5. 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脾气虚、心悸气短、疮疡肿毒等症状。

    除了中药治疗,干燥综合征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

    2. 饮食宜清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3. 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避免长时间待在干燥环境中。

    4. 注意眼部卫生,避免用眼过度。

    5. 定期复查,遵医嘱进行治疗。

  • 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但同时也是感冒的高发期。对于孕妈妈来说,感冒不仅会影响到自己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本文将详细介绍春季孕妈妈如何预防感冒,以及感冒后的护理方法。

    一、春季孕妈妈容易感冒的原因

    1. 孕妇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导致免疫力下降。

    2. 孕妇新陈代谢加快,容易出汗,导致抵抗力下降。

    3. 孕妇呼吸系统功能减弱,更容易受到病毒感染。

    4. 春季气温变化无常,容易感冒。

    二、预防感冒的方法

    1.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2.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空气污染。

    3. 增强锻炼,提高免疫力。

    4. 合理膳食,补充营养。

    5. 避免接触感冒患者。

    三、感冒后的护理方法

    1. 休息: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2. 多喝水:补充水分,促进病毒排出。

    3. 服用感冒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安全的感冒药。

    4.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5. 适当使用物理降温方法:如温水擦浴、冷敷等。

    四、孕妈妈感冒用药注意事项

    1. 避免使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

    2. 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感冒药。

    3. 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五、总结

    春季孕妈妈要重视感冒的预防和护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免疫力,才能度过一个健康、快乐的孕期。

  • 感冒,作为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几乎每个人都会经历。然而,面对感冒,我们是否真的了解它?如何正确应对感冒?本文将为您揭秘感冒的奥秘,帮助您更好地预防和应对感冒。

    感冒的成因与分类

    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毒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等。感冒可以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两种类型。普通感冒症状较轻,如鼻塞、流涕、咳嗽等;流行性感冒症状较重,如高烧、头痛、肌肉酸痛等。

    感冒的预防和治疗

    预防感冒的关键在于增强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下是一些建议:

    •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病毒。
    •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拥挤的场所。
    •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 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 合理膳食,均衡营养。

    感冒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 对症治疗:根据症状选择合适的药物,如解热镇痛药、抗过敏药、止咳药等。
    • 抗病毒治疗:对于流行性感冒,可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 休息与饮食:保证充足的休息,多饮水,饮食清淡。

    感冒用药注意事项

    感冒用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根据症状选择合适的药物,避免盲目用药。
    • 避免同时使用多种感冒药,以免药物相互作用。
    • 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用药时间。
    • 如有疑问,请咨询医生或药师。

    结语

    了解感冒的成因、预防和治疗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感冒。在生活中,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的发生。

  • 随着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但春季也是疾病高发期。女性由于生理特点,更容易受到春季气候的影响,因此做好春季防病工作尤为重要。以下是一些春季防病小贴士,帮助女性朋友们度过一个健康愉快的春天。

    一、加强保暖

    春季气温变化无常,早晚温差较大,女性朋友们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感冒。不要过早穿短裙、短裤,以免受到寒风的侵袭。可以适当增加衣物,尤其是早晚温差较大的时段。

    二、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春季是各种病毒、细菌繁殖的高峰期,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减少病菌滋生的机会。同时,注意室内温度和湿度的调节,保持适宜的居住环境。

    三、饮食调养

    春季饮食要以清淡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辛辣的食物。可以适当食用一些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功效的食物,如梨、蜂蜜、银耳等。

    四、加强锻炼

    春季是锻炼身体的好时机,可以参加一些户外运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等,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五、保持良好心态

    春季容易情绪波动,女性朋友们要注意调节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可以尝试听音乐、看书、做瑜伽等方式缓解压力。

    六、定期体检

    春季是各种疾病的高发期,女性朋友们要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七、预防常见疾病

    春季常见疾病有感冒、流感、肺炎、过敏性疾病等,女性朋友们要注意预防,如接种流感疫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过敏源等。

  •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普遍认为吃药喝水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然而,正确的服药方式远比想象中复杂。

    首先,干吞药片是非常危险的。这样做一方面可能会损伤食道,另一方面会因为没有足够的水来帮助溶解而影响药效。有些药物(如复方新诺明等磺胺类药物)容易在体内形成结石,干吞药片会加重这种风险。

    其次,服用解热镇痛药、抗生素、抗结核病药等药物时,需要喝更多的水,以免造成肾损伤。解热镇痛药如快克、百服宁等,如果病情需要大剂量或是长期服用,很可能会造成部分患者出现肾损害,此时就要通过多喝水来达到“稀释”毒性的作用。

    抗生素如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常用于治疗腹泻,服用这些药物时同样应多喝水。需要强调的是,如果因发烧、拉肚子造成体内缺水时,可在饮用水中加点盐,以补充体液以及血容量。

    抗结核病药如氨基水杨酸、利福平等,很容易在尿液中析出结晶而损害肾脏,因此也需要补充大量的水分。另外,用于治疗水痘、疱疹等阿昔洛韦之类的抗病毒药是经肾脏由尿液排出体外,如果药物排泄障碍会加重肾脏负担,严重的还会出现蛋白尿等症状,同样需要患者多喝水,以免引起药物不良反应。

    此外,多药同服、饮料送服药物、中西药都有饮食禁忌等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例如,用果汁或酸性饮料送服复方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和黄连素、乙酰螺旋霉素等糖衣抗生素,会加速药物溶解,损伤胃黏膜;送服氢氧化铝等碱性治胃痛药,会酸碱中和使药物完全失效。

    因此,正确的服药方式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需要了解不同药物的特点和服用方法,避免因错误用药而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 感冒,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常见病,却困扰着无数人。由于人们对感冒的认识不足,许多患者在感冒时往往采取自我药疗的方式,导致病情反复甚至加重。事实上,感冒并非同一种疾病,根据不同的症状和病因,可分为多种类型,针对不同类型的感冒,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感冒的常见类型。常见的感冒类型包括风寒型、风热型、病毒型和肠胃型。

    1. 风寒型感冒: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清涕、打喷嚏、怕冷、头痛、全身酸痛等。治疗时,可选用伤风感冒冲剂、感冒清热冲剂、九味羌活丸等药物。

    2. 风热型感冒:主要表现为咽喉肿痛、流黄涕、发热、口干、口渴、咳嗽等。治疗时,可选用解热消炎胶囊、香雪抗病毒口服液、感冒退热冲剂等药物。

    3. 病毒型感冒:主要表现为打喷嚏、鼻塞、流涕、咽痛、咳嗽、发热等。治疗时,可选用香雪抗病毒口服液、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等药物。

    4. 肠胃型感冒:主要表现为呕吐、腹泻、腹痛等。治疗时,可选用藿香正气水、银翘解毒丸等药物。

    除了药物治疗,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注意事项也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建议: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避免熬夜。

    2. 多饮水,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3.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4. 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5. 如果病情严重,应及时就医。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