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外伤后X线片检查没有问题,就万事大吉了吗?  

外伤后X线片检查没有问题,就万事大吉了吗?  
发表人:副主任医师郭应龙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会经常遇到一些四肢外伤的患者,对于疼痛、肿胀、活动受限明显的患者,医生基本都建议患者行X线检查。对于一些明显错位的骨折X线片容易发现,

但是如果X线片没有发现明显的骨折线,那是否就说明没问题了呢?答案是否定的,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隐匿性骨折(occult fractures)

 

隐匿性骨折也属于骨折的范畴,隐匿性骨折只不过是局部对位对线非常好,多数不存在有错位的情况,轻度凹陷骨折、青枝骨折、裂缝骨折等,或者由于患者体位、拍摄角度的原因,常规X线片不能显示骨折线,一般诊断比较困难,就常容易被漏诊。这是一种假阴性现象。按发病机制结合临床治疗可以分为四种亚型: 疲劳骨折、 衰竭骨折、 隐性创伤骨折、 隐性骨内骨折。患者有没有骨折,在临床治疗方案上,和单纯软组织损伤是完全不同的。比如最常见的踝关节扭伤,若只是外侧副韧带损伤,石膏固定3周即可;但若存在无移位骨折,需石膏固定4~6周。如果活动太多,太剧烈或者是活动的太早,也有可能会影响病人骨折愈合,甚至会引起骨折的地方再次错位的可能性。这期间可以应用一些活血化瘀和促进病人骨折愈合的药物治疗就可以。因此准确判断是否有隐匿性骨折具有重要意义。

 

 

隐匿性骨折并非一种罕见的骨折类型,它更好发于解剖结构复杂、骨骼重影较多的部位,如胸部、髋部、腕部、足部等处,容易漏诊、误诊。再例如肋骨骨折,肋骨的骨折大部分为不完全性骨折,该类型骨折较隐匿,X线片常不能显示骨折线,比如局部的ct就可以发现。CT 也仅表现为一侧骨皮质断裂、褶皱、凹陷或隆起,甚至仅表现为一侧骨皮质细线样透亮影,与肋骨侧面上的滋养孔不易区分。隐性骨折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2周后骨折断端吸收,复查X线片或者CT发现增宽的骨折线。

再例如患有骨质疏松症的老年人,髋部受到低能量外伤后,患者感轻度疼痛,甚至只会感觉到膝部疼痛,无明显屈曲、短缩、外旋畸形,有的可以独自走入诊室。此类患者如果只当做软组织损伤,而不进行患肢制动保护继续负重行走等活动的话,那么非常容易发展成移位骨折。对于有明显压痛、纵向叩击痛的患者,只进行髋关节正侧位X线检查,会有6%左右的漏诊率。故当X线检查未发现骨折但仍怀疑骨折时,为避免治疗不及时很容易延误病情。均应及时应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或磁共振检查进行明确诊断。目前MRI是诊断微小骨折和不完全性骨折的“金标准”。

  
 
二、骨挫伤(bonebruise)
 
骨挫伤是指受伤处比较轻微骨折没有发生明显的裂缝和移位,是一种微观的骨小梁的微骨折,以及损伤区的充血,骨挫伤是一种普通X线检查无法显示的损伤,CT片上呈阴性,只有MRI可以确诊,骨髓以及软骨下骨在核磁共振发生高信号的改变,常能看到形态各异的骨挫伤图像,如地图状、线状等。多发生于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的伴随伤,也叫对稳症,在核磁上看到骨髓水肿,股骨髁和胫骨平台后方有骨挫伤,低年资医生对骨挫伤的认识度和警惕性往往不够,不及时做出诊断则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骨挫伤也是一种骨折,一定要重视。也应该按照骨折的治疗原则来处理。卧床休息避免负重最少10-12周,挫伤区的小梁损伤如果休息好,会像骨折一样重新愈合,但如果负重过多,微骨折刚愈合好又负重断裂,导致骨小梁愈合不良,就会导致囊变,它容易导致创伤性关节炎;目前有研究报道它是加速骨性关节炎发生的一个危险因素。

因此,当我们在临床遇到外伤患者的时候,特别对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的患者,决不能认为只是简单的软组织损伤,要考虑存在隐匿性骨折和骨挫伤的可能。在X线片没有发现骨折时,建议患者行CT、MRI图像检查,如果患者拒绝行CT或/和MRI图像检查,一定要嘱患者先患肢制动避免负重2周,2周后复诊进行查体及复查X线片,尽量做到全面诊断、合理治疗。以免漏诊、误诊,留下明显的后遗症。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稳定性骨折的急性期处理原则:要理解稳定性骨折的急性期处理原则,我们先理解急性损伤的处理原则:就是下图的5个方面。

     

      
    保护:给予受伤处一定的保护,比如支具等;


    休息:不能再继续活动患处;


    冰敷:有止痛及消肿作用;


    压迫:不建议过紧的压迫;


    抬高:抬高患肢,争取达到高于心脏。


    以上是急性损伤的处理原则,包括骨折,也是同样适用的。

     

    医生在治疗的时候还有两个原则:

     

    X线可能早期不能明确是否骨折,2周后复查:这意味着什么?这就告诉我们即使去医院拍X线片,如果是轻微的裂隙骨折,X线片往往也不能明确诊断。2周时间,血肿被逐渐吸收、机化,断端纤维骨痂生长,才开始出现X上能看到的骨折线,这就是为什么2周后复查。


    不能明确骨折,按骨折处理:如果去医院,医生当时并不能确定患者是不是骨折时,都会按照骨折进行处理,也就是会进行固定。比如腕关节疑似骨折,医生会进行石膏或者支具固定。

     

     

    以上的内容我们可以理解为,稳定性骨折通常不拍片子不能判断出来,即使拍片子也可能漏诊,统一按照骨折来处理。建议老百姓自己可以做的就是:注意休息,佩戴支具,抬高患肢。有条件也建议冰敷患处。

     

    如果自行处理,早期不用复位吗?

    这是很多老百姓关心的问题,早期不是应该进行复位吗?不稳定性骨折必须尽早去医院进行骨折的复位。而稳定性骨折是无需复位的,因为通常没有移位。复位反而造成骨折处的二次损伤。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应该理解一下复位的时限,万一真的需要复位呢?

     

      
    一般两周之内骨折是纤维愈合,在此阶段是可以复位的,过了两周再进行复位,是非常困难而且对病人是不利的。这就说明了什么?稳定性骨折不用担心复位问题,可自行处理,但期限为两周。

     

    总结:综上所述,王医生肯定建议第一时间至医院就诊。但是在疫情等特殊时期,为了不外出添乱,我们进行如下方法自行处理:

     

    判断为不稳定性骨折,立即至医院处理,判断为稳定性骨折,参照第2步;


    注意休息,佩戴支具,抬高患肢;


    有条件进行间断冰敷,年老体弱不建议,万一冻感冒发烧了得不偿失;


    3天后如果症状完全缓解,不痛不肿,可排除骨折,拆除支具,如果不缓解,参照第5步;


    2周内务必至医院进行一次初步诊疗。

  • 作者:薛磊

    平时工作和生活的时候都是离不开双手的,正是因为双手经常被使用到,所以也是很容易受到伤害的,当手部受到伤害之后应该及时的进行处理,不然很容易会出现感染的状况,并且还会给正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不过很多人在出现手外伤之后比较关注的问题是恢复时间,那么手外伤什么时候能够恢复呢?

    1、手腕上如果只是单纯的皮肤或软组织裂伤的话,只要积极的给伤口进行缝合处理,一般在两个星期拆线之后就已经基本恢复了,不过拆线之后局部皮肤还是比较脆弱的,所以依然要减少对局部组织的刺激。

    2、若是手外伤存在肌腱和血管损伤的情况,那么恢复的速度相对来说就会慢一些,这些组织愈合的时间大概需要3~4周的时间。若是手外伤损害到了神经的话,那么恢复速度就会非常缓慢,可能会是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才可以让神经组织恢复,若是神经损伤比较严重的话,就算是恢复好了还是会出现感觉方面的一些障碍。

    3、若手部受到了非常大的伤害,不仅存在手外伤,并且还有骨折的状况,那么就需要积极的去医院进行相关的治疗处理。骨折的愈合时间一般是三个月左右,建议在恢复期间注意个人饮食,多吃一些含有钙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对伤口恢复和骨折都有不错的效果。

    以上内容是手外伤的恢复时间,因为每个人的身体素质是不同的,所以出现伤害之后恢复的时间也有所区别。建议在受伤之后积极的去医院进行相关处理,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生活当中的护理,饮食习惯和生活当中的不良习惯都要积极的进行改善,这样才可以让恢复速度更快。

  •  

    医生……我肚子痛的厉害……是不是急性阑尾炎啊……

     

    30岁的小贺皱着眉头对医生说,他之所以认为自己得了急性阑尾炎,是因为一年前他的工友也出现过类似情况,当时他还去医院看望了。

     

    现在自己腹痛的部位位于右下腹,小贺理所当然就想到了急性阑尾炎。

     

    通过检查,医生发现,虽然小贺的痛点位于右下腹,但他却并不属于急性阑尾炎,他所罹患的疾病,医学上称之为腹股沟疝。

     

    医生说,腹股沟区是前外下腹壁一个三角形区域,它的下界是腹股沟韧带,内界为腹直肌外侧缘,上界为髂前上棘至腹直肌外侧缘的一条水平线,腹股沟疝就是指发生在这个区域的腹外疝,临床上将腹股沟疝又分为斜疝和直疝两种。

     

    可是小贺也有了新的疑问,自己有疝气其实很多年了,平时从未感觉到特殊不适,疝气只是在站立,行走和咳嗽时突出来,睡下去的时候往往就自然消失了,现在怎么会痛的这么厉害?

     

    医生说,之所以突然出现疼痛是因为疝气出现了嵌顿,医学上称之为嵌顿性疝,疝门较小而腹内压突然增高时,疝内容物可强行扩张囊颈而进入疝囊,随后因囊颈的弹性收缩,又将内容物卡住,使其不能回纳。

     

    嵌顿性疝必须要立刻处理,因为如果不及时解除嵌顿,肠管和肠系膜受压情况会不断加重,最终导致肠管缺血坏死,医学上称之为绞窄性疝。

     

    万幸的是,通过医生在手术台上的全力抢救,三个小时后小贺转危为安。

     

    但这个年轻人,恢复后却暴跳如雷,他首先怀疑医生诊断错误,因为自己这么多年都与疝气和平共处,医生解释,如果真的是阑尾炎,而不是疝气所致,那么疝气修复手术之后,疼痛就不可能消失。

     

    说到这,小贺没有什么可反驳的,于是又质疑医生的收费太贵,说修复的材料是不是黄金做的?医生解释,疝气手术分为两种,儿童常用的是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术,而成年人多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这里需要借助一种特殊的合成材料,那就是网片。

     

    网片又分为国产和进口两种,术前已经完全向小贺告知清楚,小贺已经表示要用进口的,现在又觉得贵,还骂医生没有医德,这不是摆明了要故意找茬吗……

     

    不过闹归闹,因为所有的谈话记录,手术同意书,自费材料同意书,都有小贺的签字,铁证如山,他也没有办法,出院那天,他来了一句,现在的医院,真的太黑了。

     

    但他却忘记了几天前他躺在病床上痛的死去活来的模样,是医生,及时救了他。

     

  •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改变,痛风的患病率逐年增高。国内对痛风患病率报道从0.86%-2.20%不等,其中男性为1.42%-3.58%,女性为0.28%-0.90%。痛风中12%-35%会并发痛风石。

      肉眼可见或可触及的痛风石通常见于多年内反复发作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也有资料描述通常在第一次痛风关节炎发作后十几年才出现痛风石。国内报道认为,痛风病程长、血尿酸水平高、受累关节数目多、出现上肢关节受累、肾结石、合并高血压者更易早期出现痛风石。

      

      痛风石结构和好发部位

      痛风石是一种尿酸盐结晶沉积引发的复杂但有序的动态慢性炎症组织,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均参与其中,其结构由内到外主要分为尿酸结晶核、外周细胞层及纤维血管组织。痛风石病变中促炎症因子和抗炎症因子均有表达,符合炎症和炎症消退的反复循环的临床特点。

      痛风石最常见于富含蛋白聚糖的关节、关节周围和皮下区域,包括关节、骨、软骨、肌腱和皮肤。实质器官发生痛风石罕见,但不是不可见。

      痛风石有何危害?

      已形成的尿酸盐结晶比形成结晶过程释放更多炎症,所以说已沉积形成的尿酸盐结晶向滑液中释放微痛风石可能启动了急性痛风发作。

      痛风石形成后,关节破骨细胞被激活,促进骨侵蚀和关节损伤,尿酸盐结晶也可对软骨细胞及软骨生存能力和功能造成负面影响。随着病情进展,肌腱、软骨及骨组织均受到破坏,并形成骨赘,造成不可逆的关节损害,从而引起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度下降、关节畸形、骨侵蚀骨折,以及出现皮肤破溃,并有可能伴发感染,也可因为巨大痛风石形成卡压神经,造成工作能力下降,甚至出现社交中的自卑心理。

      什么情况痛风石才需要手术?

      痛风手术的历史由来已久。在有效降尿酸药物出现之前,因痛风石影响病变器官外形而选择手术治疗的情况很常见。基于痛风石形成后难以再吸收理论,有学者主张直径>1.5厘米的痛风石应争取尽早手术,直径<1厘米的痛风石建议积极保守治疗。

      手术切除痛风石的目的

      手术切除进行性增大的痛风石,可防止对骨关节和软组织的进一步破坏;

      切开张力大的痛风石,可避免皮肤坏死;

      切除手足部痛风石可矫正畸形、改善功能和外观;

      切除痛风石还可以减压,减轻神经压迫;

      更重要的一点是痛风石切除后可减少痛风石库的储存量和降低体内尿酸总量,以免高尿酸进一步加重器官、脏器损害,并保护了残存的肾功能。

      但手术毕竟属于有创操作,切除痛风石的同时难免损伤局部软组织,而且严重痛风石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有限,甚至在术后出现伤口愈合不良或感染等术后并发症。

      中国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指出,痛风石患者经积极治疗,血尿酸降至300μmol/L以下维持6个月以上,痛风石可逐渐溶解、缩小。对于痛风石较大、压迫神经或痛风石破溃、经久不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但患者术后仍须接受规范化综合治疗。

      由此看出,药物是痛风治疗的基石,内外科医生应保持良好的科室间协作,共同制定痛风的治疗决策,不能仅仅基于手术技巧的提高、并发症的减少而放宽手术指征,忽视内科治疗。

      当然,出现下列情形时,应争取早期手术干预。具体如下:

      ①巨大痛风石破溃开放,并排除乳糜状物质,为防止继发感染者;

      ②经内科保守治疗、服用抗痛风药物后痛风石未能消失,并影响手指屈伸功能或影响足部行走;

      ③肌腱内有痛风石,并有明显的疼痛症状及功能障碍者;

      ④有神经压迫,症状明显者。尤其是痛风石沉积引起马尾或脊髓受压,在这种情况下,迅速手术减压是防止永久性神经功能缺损的关键;

      ⑤当痛风石病灶破坏骨质致局部骨折时;

      ⑥痛风进展破坏关节致关节僵直、畸形者,应行病灶清除、关节融合术。

      痛风石手术管理

      手术造成的创伤会诱发痛风发作,主要表现为关节急性炎症。一旦急性炎症发作,术口疼痛会急速增强,术后2天到达顶峰,术口发红、肿胀,严重者术口破溃,痛风结晶自术口流出,加之痛风创面血运差,细胞再生力弱,创面经久不愈,继发感染几率增加,窦道难以自行愈合。

      术前应积极控制关节急性炎症和血尿酸,可减轻创面渗出、水肿,抑制白细胞趋化所引起的吞噬反应,不仅减少术后痛风发作几率,而且在血尿酸得到有效控制后,尿酸盐结晶溶解,痛风石与关节面、肌腱附着力降低,更有利于手术清除。

      对于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者,需要评估肾上腺皮质功能。如存在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则需要糖皮质激素替代,必要时激素剂量可翻倍或增加到相当于强的松15mg/d治疗1-3天,从而避免手术应激导致痛风关节炎急性发作及肾上腺危象。

      国内有学者认为痛风石围手术期,不论是否存在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可有效抑制痛风急性发作,缓解发热等全身症状及胃肠道反应,且能促进手术切口的愈合。

      手术时应充分清理坏死组织,彻底创面冲洗,术后勤换药。对于创面不可直接缝合者,可进行皮瓣修复。对于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患者,应积极稳定血糖、血压;继发感染则需积极抗感染治疗。

      小结

      血尿酸浓度降至亚饱和水平并加以维持,可以避免尿酸盐继续沉积及骨侵蚀,这是预防痛风复发和逆转痛风的根本措施,也是痛风治疗的目标。

      加强慢病持续性管理,并提高患者自身管理意识,可达到治疗收益最大化,也是提高患者身体机能及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保证。

      “未病先防,有病早治,既病防变,病后调护,瘥后防复”,这个理论在痛风治疗中得到很好的体现。早期规范化综合治疗痛风,持续尿酸控制达标,不形成明显痛风石,减少手术机会,才可以避免和减少不可逆的人体伤害。

      参考文献:

      [1]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诊疗多学科共识专家组.中国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中华内科杂志,2017,56(3):235-248.

      [2]李晨,曾学军.中国痛风石手术治疗文献回顾.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2018,12(1):25-30.

      [3]马利丹,程晓宇,吴秀英.痛风患者易患皮下痛风石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7,33(6):497-501.

      [4]Dalbeth N,Clark B,Gregory K,et al.Mechanisms of bone erosion in gout:a quantitative analysis using plain radiography and computed tomography.Ann Rheum Dis,2009,68(8):1290-1295.

      [5]Chhana A,Dalbeth N.Structural joint damage in gout.Rheum Dis Clin North Am,2014,40(2):291-309.

      [6.]Chhana A,Callon KE, Pool B,et al.The effects of monosodium urate monohydrate crystals on chondrocyte viability and function:implications for development of cartilage damage in gout.J Rheumatol,2013,40(12):2067-2074.

      [7]Murshid WR,Moss TH,Ettles DF,et al.Tophaceous gout of the spine causing spinal cord compression.Br J Neurosurg,1994,8(6):751-754.

  • 腰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因为腰间盘突出的患者,腰部会出现酸软无力以及疼痛的现象,并且还会蔓延到腿部,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而且腰间盘突出的治疗比较困难,会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患者都希望能够早日治愈。那么,腰间盘突出还能治好吗?

    牵引治疗是常见的腰间盘突出的治疗方式,常用的牵引方式为盆骨带牵引以及机械牵引等。通过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腰间盘的压力,减轻不适症状。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腰间盘突出患者都可以通过牵引进行治疗,尤其是急性发作时期,如果使用牵引方法进行治疗,反而会导致损伤加重。

    热敷治疗对于腰间盘突出的治疗也非常的有效,适用于急性期已过的患者。在患者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使用温热的水来敷患处,但是不要过热,以免导致患者的皮肤受到损伤。推拿治疗也能够有效治疗腰间盘突出,有效促进腰部的血液循环,减轻腰部疼痛症状。

    外伤、长时间的劳损都容易导致人体腰椎间盘出现退行性的变化,从而导致腰间盘突出。为了减轻这一状况,患者在进行专业治疗的同时,还要重视日常的辅助治疗,患者要保护好自己的腰部,避免损伤加重。还有患者要积极参与体育锻炼,能够帮助减轻腰椎负荷,缓解腰间盘退变。

    综上所述,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治疗腰间盘突出,因此患者不用过于担心,腰间盘突出可以治疗好。人们在生活中如果发现腰间盘不适,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腰间盘突出的检查,若是确诊,则要尽早参与疾病的治疗。但是不建议在急性期接受治疗,以免加重病情。

  • 今天上午,我朋友王小米的脚在打篮球时崴了,据王小米自己说,当时在突破的时候踩到另外一个球友的脚,随即脚就崴了,脚往里翻了90度,他问我应该怎么办?

     

     

    首先分析一下王小米踝关节的受伤机制是什么?

     

    通过王小米的描述,我大概知道他的受伤就如上图一样,是脚往里翻,这最有可能的就是一个旋后内收型的踝关节损伤。解释一下,旋后通俗地说是脚掌朝向内侧,内收通俗的讲就是指脚掌内翻。

     

    接着分析王小米可能会是什么伤?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王小米的伤势可能有以下4种之一:

     

    单纯的外侧副韧带断裂;


    外侧副韧带断裂+内踝垂直骨折;


    单纯的外踝横行骨折;


    外踝横行骨折+内踝垂直骨折。


    王小米的伤势怎么确诊?


    1、X线检查:在X线检查上,我们可以看到所有的骨性结构,包括胫骨、腓骨、距骨以及他们所组成的踝关节。无论是外踝横行骨折或者是内踝垂直骨折,在X线上都可以被发现。也就是说,为了确诊,伤后我们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做一个X线,排除骨性结构的损伤。

      
    2、CT检查:CT可以360度无死角地看清楚每一块骨头的形态及受伤情况,如果是骨裂,在X线不能确诊时,CT检查就展现出它的优势,比如下图,就是CT的情况,比X线更立体,看的更详尽。

      
    3、核磁共振检查:如下图,韧带、肌肉、肌腱这种软组织只有核磁才能够看清楚,X线及CT主要是用来观察骨性结构,也就是骨头的形态。如果在X线或者CT检查明确无骨性结构的损伤,而脚踝又很肿,怀疑软组织损伤,我们就必须做核磁共振的检查,只是核磁共振检查要比X线及CT检查麻烦一点。

     

      
    王小米的伤势多久可以恢复?


    王小米多久可以恢复需要看病情的轻重:

     

    如果是单纯的韧带损伤,并没有骨折:这就需要从核磁共振来看韧带损伤的程度,然后再决定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无论是何种治疗,预计恢复时间是4~6周。


    如果韧带损伤合并有骨折:合并有骨折就会比较麻烦,这需要更长的时间恢复,无论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都需要8~12周的恢复时间。


    王小米应该怎么做?


    后来,我默默地进行了一番分析以后,告诉王小米应该这么做:

      


    遵从POLICE原则,就如上图介绍,需要做到保护、休息、冰敷、压迫及抬高,这也是所有的急性损伤需要注意的处理原则,骨科王医生对于这个知识点也不止一次地介绍过;


    在做好以上这一切以后,需要进行一个X线的检查,明确有无骨性结构的损伤;


    如果X线不能明确而又高度怀疑骨折,需要进行CT的检查;


    如果明确无骨性结构的损伤,而肿胀及疼痛明显,就需要进行核磁共振的检查,明确有无外侧副韧带损伤。


    在诊断明确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治疗规划。


    王小米表示他已经明白了,他会做好急性损伤的处理,并去医院做一个X线检查,然后再和我联系。我觉得王小米已经听懂了,亲爱的网友们,如果遇到急性崴脚,你们知道怎么办了吗?

  • 作者 | 张伟
    文章首发于 | 耳鼻喉科张医生

     

    原来是误会一场。

     

    鼻出血反反复复,检查时发现鼻中隔前端有破溃的血管,血管断端活动性出血。决定给其进行电凝。——通过电凝固组织的方式,将这个出血较为凶猛的小血管周围凝固住,切断血管供血,使其不再出血。

     

    电凝之后,出血点周围粘膜得以凝固。表面会形成创面,这个创面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修复,逐步结痂上皮化,形成新的粘膜。      

     

    因此电凝术当天,鼻腔可能会填塞一些物质,保护创面和压迫创面减少渗血。

     

    鼻腔填塞物取出(吸收)前    

     

    如果使用的是不可吸收的填塞物,在术后2-3天后需要取出填塞物。可吸收填塞物可以自行讲解,一般不需要再处理。在鼻腔填塞物取出(吸收)前,被塞住的鼻子通气不好,还可能有些淡淡的分泌物。没有被填塞的那一侧鼻子,也可能因为神经反射而鼻塞流涕。

     

    填塞物取出(吸收)后      

     

    鼻腔电凝的部位表面会形成伪膜,看起来像化了脓。同时鼻腔还会有一些分泌物渗出来。这是电凝的粘膜表面纤维素等物质渗出形成的伪膜,流出的鼻涕一部分可能是反射性的渗出。

         

    伪膜逐步脱落,电凝的术区白色的伪膜面积也慢慢缩小。鼻涕逐渐减少,最后在电凝的位置留下干痂附着,干痂脱落,粘膜再次光滑。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心电图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变化图形的技术。心电图体检正常的患者,然后突然出现猝死,那么心电图是不是在猝死之前提示不了什么呢?心电图是不是不可信呢?今天就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

     

     

    一、猝死前有征兆吗?

     

    根据猝死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到所谓的猝死是指平时身体健康的人群或者是身体貌似健康的人群,出乎意料的在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的情况,即为猝死。所以顾名思义,从名字上我们就可以看到猝死是猝不及防、不可思议的死亡的意思。所以猝死前应该是没有征兆,或者是即便有征兆,但比较轻微,让我们没有加以注意。


    二、猝死前心电图可以正常吗?

     

    猝死的原因有很多,如果说心源性猝死的患者心电图可以异常的话,那么猝死的原因中并不是全部都是心源性猝死。非心源性猝死的种类也有很多,比如我们常常听说的肺栓塞、主动脉夹层、严重的电解质紊乱、脑血管系统疾病等等。而这些疾病在死亡之前或者是其他时候,其心电图应该是正常,因为其死亡原因,就不是心脏的原因。


    三、心源性猝死的心电图会有变化吗?

     

    在心源性猝死的原因中,绝大多数都跟冠心病有关,其次,比如说严重的心律失常、肥厚梗阻性心肌病、爆发性心肌炎、心肌病、主动脉瓣狭窄,以及其他可能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或者是心脏破裂的相关疾病,从而引起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出现心源性猝死。而这些患者的心电图,在猝死前很多也应该是正常的。

     


    由此可见,猝死之所以发生,就是因为其猝不及防和不可思议才让我们感觉到意外。如果在之前发现了蛛丝马迹,那么其感觉到意外的可能性就比较小,可能也不被称之为猝死了。但确实有一些容易发生猝死的人群,比Brugada综合征、短QT间期综合征的患者,在正常状态下也可以发现其猝死风险,但比较少见。

     

    亲,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身体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 提到胃肠镜检查,许多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疼”,“难受”,谈镜色变,觉得胃肠镜检查一定很痛苦,很可怕。

    其实,胃镜检查主要不适感觉是恶心,肠镜主要是腹胀,这些不适感对绝大多数人而言都是可以耐受的。

    如果心里过于恐惧或者特别敏感的,还可以选择无痛胃肠镜检查。

    切记,不要因为恐惧害怕就放弃检查,胃肠道体检一定要做胃肠镜,以免遗漏病变。

    当医生建议您做胃镜或肠镜检查后,一般都给您一个“知情同意书”,此时患者要仔细阅读,有疑问时可以咨询医生及预约台的工作人员(多数是护士或者医生助理),预约时一般工作人员还会告诉患者应做的准备或注意事项,这些事情您要牢记并按照要求准备,但有时有可能工作人员没有仔细说清楚,患者可能有必要多了解一些。

  • 王阿姨昨天摔了一跤,手腕疼的很厉害,并慢慢的肿起来,虽然手腕还能动,但是一动就痛。因为疫情的关系,王阿姨不想去医院,可是不去医院也不能确定自己是不是骨折,这导致王阿姨很纠结。这不就是我们门诊经常遇到的情况吗?很多患者就是来做个X线片看看有没有骨折,求个安心的。受伤了是不是一定要拍片子呢?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自我处理呢?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

     

      
    一、不拍片子能不能看出来有骨折?

    要解释受伤了是不是一定要拍片子,就必须知道不拍片子能不能看出来有骨折。在这里,王医生首先给大家介绍骨折的专有体征:畸形;反常活动;骨擦音和骨擦感。

     

     

    比如上图的腕关节,就出现了明显的畸形,有经验的医生甚至能看出来是典型的桡骨远端colles骨折,甚至于在没有X线片的年代,厉害的中医不用拍片子就能给予复位固定。反常活动是指出现了骨折前并不存在的活动范围,比如大腿中段都可以活动了,那么一定是大腿中段骨折了。骨擦感及骨擦音患者自己也能够体会到,就感觉受伤处骨头在磨骨头,还有时候发出响声。出现以上任意一种骨折的专有体征,不用拍片子就可以确诊为是骨折。

     

    二、有没有可能骨折不出现以上三种情况?

    要解释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先解释一下骨折的分类,按照骨折的稳定性的不同,我们可以将骨折分为稳定性骨折以及不稳定性骨折。

     

    稳定性骨折:举两个例子,老年人的胸椎压缩性骨折,骨折完还能弯腰及行走,只是翻身疼痛;肌肉拉伤的小块撕脱性骨折,比如外踝处的撕脱性骨折(见下图)仅仅是出现踝关节疼痛而已,稍微影响踝关节功能,有的甚至能忍痛行走。稳定性骨折指的是骨折比较稳定,处理得当不容易再次移位。


    不稳定性骨折:骨折通常不稳定,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都属于不稳定性骨折,不稳定性骨折指的是骨折不稳定,很容易发生再次移位,出现畸形、骨擦音、骨擦感等等表现。

     

     

    以上的知识告诉我们,不稳定性骨折通常符合骨折的专有体征,我们不用拍片子就能确诊,必须去医院治疗;稳定性骨折通常比较稳定,可能并没有骨折的三个专有体征之一,不拍片子可能很难发现是不是骨折,疫情期间,又不敢去医院拍片子,怎么办?接下来我们继续聊一聊稳定性骨折的急性期处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