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宝宝出生,是每个家庭非常欣喜的事情,伴随着一家人的期盼和希望。但是,随着宝宝的出生,越来越多的事情让新手妈妈的手忙脚乱,其中最揪心的莫过于宝宝生病了,每次看到宝宝生病,妈妈们总是很心疼。所以在宝宝很小的时候,妈妈们就要特别注意了。
天气越来越冷,妈妈们总是担心宝宝受冷,于是给宝宝加很多的衣服,,宝宝温度稍微有点热,就会很紧张的给宝宝物理降温,或者赶快想其他办法来解决。其实,有很多妈妈们不知道,宝宝小的时候生病,抵抗力和免疫力较差。所以,为了降低宝宝的生病几率,妈妈们应该要从小就锻炼宝宝的抵抗力。
宝宝的生长发育期,一般是这几个阶段抵抗力比较差,所以,妈妈们要注意啦,在这几个阶段照顾好您的宝宝。
您有没有发现,其实,在宝宝6个月之前,宝宝虽然看着娇弱,但是生病的几率是很低的,反而越大越容易感冒发烧。这是因为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时候,妈妈就已经将自身的抗体通过胎盘传给了宝宝,所以宝宝在这个阶段前就很少生病,但是,随着宝宝的长大,传输给宝宝的抗体消耗掉以后,宝宝自身的抗体还比较弱,就很容易生病了。
都知道母乳喂养是宝宝最好的口粮,因为母乳营养丰富,并且含有很多的抵抗病菌的抗体,那我们喝母乳的宝宝就比奶粉喂养的宝宝身体要康健的多。所以,宝宝到断奶的这个阶段,用来提供抵抗力的外力消失,宝宝自身的抵抗力又差,所以很容易引起生病。
很多家长很头疼的一件事,为什么宝宝在家好好的,只要一上幼儿园就会生病。所以是幼儿园照顾的不好吗?不是的。原因很简单,幼儿园是一个集体生活的环境,特别容易交叉感染,只要有一个小朋友生病,就会增加其他小朋友的生病几率。还有就是,宝宝上幼儿园生活,第一次离开家长的怀抱,独自去面对,会有各种不适应,情绪也会因此变得紧张,焦虑。这也会让宝宝的抵抗力下降。
现在,你知道宝宝抵抗力最差的阶段了吗?平时就要多注意了。日常生活中,还是要带宝宝去户外多晒晒太阳,这样有助于提高宝宝抵抗力。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很多宝妈都知道要益生菌,但并不知道怎么情况需给宝宝补充益生菌,简单来说,益生菌能够调节肠道环境,益生菌有乳酸菌类,双歧杆菌类等都能对肠道产生影响。当宝宝出现哪种情况要及时补充益生菌呢?作为宝妈您是否有自己的方法呢?当宝宝肠道出现问题,是不是就立即给孩子补充益生菌呢?小编整理了一些需要补充益生菌的情况,快来看看吧。
1、便秘的宝宝
很多宝宝会出现便秘的情况,引起便秘的主要原因是缺少肠道益生菌,膳食纤维摄入少,肠道蠕动慢,而导致便秘。闺蜜家的宝宝萌萌最近出现便秘的情况,闺蜜也是新晋宝妈,不知道怎么办好,就急忙咨询医生,医生说宝宝出现便秘是正常现象,要好好调理肠胃,可以给宝宝适当喂些益生菌,增加肠道蠕动,有助于缓解便秘的情况。如果宝宝出现便秘,可以适当喂食益生菌调理肠胃,同时也要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水果蔬菜是最好的选择。
2、腹泻的宝宝
当宝宝发生腹泻,会让宝妈们异常紧张,通常腹泻都要持续一个过程才会好转,而对宝宝来说特别伤身。同事最近很苦恼,请了两天假,说是家里宝宝腹泻,去了医院还是反复了,很是闹心,后来同事说医生反馈宝宝水电解质紊乱,需调理肠胃,除了给孩子吃止泻等药物,还要服用益生菌,待腹泻好转后,再持续吃一周益生菌调理肠胃。另外,服用益生菌时宝妈一定要温水给孩子服用,这样才能保持益生菌活性。益生菌不一定能治疗好腹泻,但是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调理好宝宝的肠胃很重要。
3、乳糖耐受不良的宝宝
对于乳糖耐受不良的宝宝,除了给孩子选用免乳糖奶粉,还需给孩子选用益生菌进行调理肠胃。最近经常看到隔壁宝妈很焦虑,频繁进出,了解后才知道,是家里宝宝有乳糖耐受不良的情况,出现腹泻,哭闹等情况,不止孩子受苦,家长也跟着心疼。后来我建议她赶紧去医院给孩子做个检查,第二天去医院检查,医生反映孩子的肠道内PH值低,提示乳糖不耐受,他建议给孩子免乳糖奶粉,另外配合益生菌,调理肠胃。
4、积食的宝宝
很多宝宝会出现积食,胃胀气的情况,大部分是因为孩子吃的太多或是吃了不消化的食物,造成消化不良。表姐最近很烦躁,跟她了解后才知道是因为孩子的问题,孩子最近老是消化不良,积食胃胀气,跑了两次医院,医生建议给孩子喂些益生菌调理,尽量选择易消化的食物,适当给孩子进行按摩调理。对于消化不良的情况,大多是因为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可以选择益生菌进行调理,能帮助宝宝消化。
益生菌对于宝宝调理肠胃有好处,改善肠道环境,帮助消化,此外,益生菌还有环境过敏,增强抵抗力,防止腹泻等作用,对于孩子来说,给孩子适当喂些益生菌,能够有效调理肠胃,注意需温水服用,保持益生菌活性,儿童服用要注意量的把握,适度很重要,益生菌虽好,过多也是对身体无益的,所以不可滥用,另外益生菌不可与抗生素同服。
众所周知,宝宝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内补外护缺一不可,而这“内外护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维生素补充和疫苗接种。
可能有些老一辈的家长觉得“我就没补充什么维生素,打什么疫苗,不也好好的吗”,殊不知,现代社会各种细菌和病毒肆虐,空气环境下降,现在的宝宝们比过去面临着更多的疾病威胁,所以维生素补充和疫苗接种对宝宝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科学研究表明,维生素A可以提高孩子免疫力,发热、腹泻及免疫疾病的风险降低;B族维生素有助于避免口角炎、舌炎、及某些神经系统疾病;维生素C可促进铁的吸收、抑制黑色素形成、促进骨骼发育及提高免疫力的作用;维生素D是钙吸收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近来有研究提示:维生素D或可提高新冠疫苗的免疫能力;维生素E可治疗新生儿硬肿症、治疗儿童癫痫、预防糖尿病、溶血性贫血等多种疾病。
而像结核、脊髓灰质炎、百白破、天花、麻疹等大家公认的传染病极高的疾病,均有疫苗可预防。
但很多新手爸爸妈妈对于维生素的补充及疫苗接种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下吧!
对各位宝妈宝爸们来说,相较于接种疫苗,如何给宝宝补充维生素可能更显得困难。
毕竟疫苗接种当地政府和国家都会给到提醒,而维生素的补充只能靠宝妈宝爸们自己去了解了。
1.维生素A
如果妈妈每日进食维生素A的含量足够,6月龄的宝宝通过母乳或配方奶是可以满足日常所需维A量的。
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主要有鸡蛋、奶制品、绿色蔬菜、动物肝脏及富含胡萝卜素的果等。
超过6月龄后,宝宝辅食中也可添加一些。儿童每日所需维生素A量见下表:
2.维生素B
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是最常见的B族维生素。
如果妈妈体质好的话,通过母乳或者配方奶粉可以保证宝宝的日常需要量。
辅食可添加适量的胚芽米、牛肝、花生、鸡蛋、奶酪等。儿童每日维生素B所需量如下:
3.维生素C
新鲜水果及蔬菜是维生素C的重要来源,宝妈们只要有每日蔬菜及水果的摄入量,宝宝的维生素C就无需额外补充。
当然,配方奶中也有充足的维C,不需要额外补充;
添加辅食后,西红柿、苹果、猕猴桃、红薯等都是绝佳的维生素C补充剂。
补多少,看下表:
4.维生素D
我们都知道,要想让宝宝长高高,足量的钙是基础,如何让钙良好吸收呢?
那就要我们的主角--维生素D上场啦!
每天让宝宝晒太阳,食用牛奶、鸡蛋、沙丁鱼等均可补充维D:
2周岁内的宝宝,每天1010μg的维生素D摄入量即可满足,2周岁以上的宝宝,还需要通过晒太阳、食物额外补充。
5.维生素E
含量丰富维生素E的食物有菠菜、鳄梨、葵花籽、油等,
宝妈们可通过饮食或配方奶粉保证宝宝维生素E每日所需量,辅食中也可适量添加。
6.维生素K
你知道吗?
刚刚出生的小baby,就由医生直接注射了一针维生素K1,这是为什么呢?
新生儿体内,尤其是早产儿,通常缺乏维生素K,维生素K1缺乏会导致新生儿出血,临床上会出现皮肤瘀斑、脐带的残端渗血,甚至有呕血、便血的情况,长期出血还会导致贫血的发生。严重的会导致颅内出血,甚至导致死亡和后遗症的出现。
注射一阵后,根据喂养方式的不同来决定是否需要注射第二针,配方奶粉通常含有维生素K,奶粉喂养的宝宝可以不打第二针;但如果是纯母乳喂养的孩子,建议在出生后1-2个月再补充一次维生素K1,在添加辅食后,适当让宝宝多吃绿色蔬菜有利于维生素K的补充。
至于各年龄段宝宝适合接种的疫苗,我们也总结了一个表格,各位宝妈宝爸可要好好收藏哦!
除了上述免费接种的疫苗外,还有需要自费接种的疫苗,建议各位家长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一些对应疾病比较常见的、严重程度较高的疫苗来接种,如轮状病毒疫苗、手足口病疫苗等。
冬季流感来袭,如何预防儿童患上流感?做到以下几点非常轻松。
对于流感的预防主要有如下措施:
1、在流感流行季之前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有效减少感染的机会或者减轻流感症状,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大家要做到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且用流动水洗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该立即要洗手;
3、打喷嚏或咳嗽的时候要使用手帕或者纸巾轻掩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
4、在流感流行高峰期,在以下情况时建议大家佩戴口罩,首先是到医院就诊或陪同他人就诊时;第二是接触有流感样症状的病人时;还有就是前往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时;
5、要保持家庭和学校的环境卫生,根据天气情况适当的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的空气清新;
6、做到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7、密切观察孩子的健康状况,出现发热等流感样症状时不要带病上课,包括课外的辅导班等,必要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在家对流感的防护措施主要包括:
1、患者应充分休息,多饮水,饮食清淡、富有营养;
2、患者要尽量单间居住,减少与其他共同居住者的接触机会;
3、患者在使用卫生间后,要立即通风,并且进行清洁和消毒;
4、患者在咳嗽和打喷嚏的时候要用纸巾保护口鼻;
5、在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后,我们要使用清洁剂洗手,或者是使用消毒剂消毒;
6、患者在家庭公共区域活动的时候也要佩戴口罩;
7、家庭成员尤其是流感高危人群,应该尽量避免与流感患者的密切接触,尽量固定一位非流感的高危人群来接触和护理患者,而且在近距离接触患者的时候要佩戴口罩;
8、密切观察其他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一旦家庭成员出现发热和急性呼吸道症状的时候,要根据情况及时就医。患者也是要体温恢复正常,其他流感样症状消失48小时之后才可以去上班、上课。
这次的流感是很重的一个问题,那么就建议家长们要多重视,因为流感是具有传染性的东西所以,需要父母平时都很好的注意身体情况,比如在办公室里如果有同事感冒或者有流感是一定要离远一些,还有需要注意的是一般流感是分急性期的所以这个时候要特别注意感染的前三天,是非常敏感容易感冒的时期,爸妈们最好和孩子隔离开。
人流多的密集的地方是建议少去的比如商场、密闭的游乐场,这样的地方尽量少去,如果去的话尽量避免和有流感的孩子接触,还有即使是在去这些地方的时候没有那么多的人以及没有那么多的人群聚集的地方这个时候需要很好的注意一下孩子和您手以及身体的卫生,因为有些细菌或可能存在于这里。所以建议一回到家就马上洗澡、洗手进行清理工作。
还有一个密切容易传染的地方就是幼儿园,学校,如果这两个地方孩子会会场密集,这个时候家长们要注意让孩子勤洗手、如果有患病的孩子一定要远离,当然如果是孩子非常不适一定要马上吃药并且尽快让孩子休息,这时候的药可以是维生素类的预防药物,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孩子有的时候如果被传染会马上不适这时候的方法是尽快去医院或者尽快让孩子吃药然后休息,尽量不要拖延,否则真的很容易感染。
提起湿疹,想必让很多爸爸妈妈都很头疼,因为这湿疹时不时就会找上宝宝,一年四季、不分部位反复发作,降低宝宝颜值,还会因为剧烈的瘙痒感还让宝宝寝食难安。面对宝宝的湿疹,家长除了做好治疗和护理措施,更应该关注如何预防湿疹。
预防宝宝长湿疹,做好以下几点:
1.宝宝还在肚子里的时候就补充益生菌
国内外指南推荐,在怀孕后期到哺乳期的4-6个月内补充益生菌可以增加免疫力,预防湿疹等过敏性疾病。
其中,特定菌株如鼠李糖乳杆菌LGG和动物双歧杆菌BB12是目前获证据最多的有效治疗和预防过敏性疾病的益生菌。
2.条件允许最好是选择顺产
研究证实,在相同的过敏风险下,剖腹产的小孩产生湿疹等过敏性疾病的概率是顺产的4.3倍。
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顺产时婴儿从母亲的子宫经产道出来,产道里充满许多细菌,这相当于婴儿人生中的“第一剂益生菌”。
3.出生后母乳喂养
母乳是婴儿的“第二剂益生菌”,因为母乳中含多种活性益生菌,坚持母乳喂养的宝宝得过敏性疾病的概率会远低于奶粉喂养。
配方奶粉通过对牛奶或羊奶进行母乳化改造,虽然无限接近母乳,但始终无法替代或超越母乳。在不得已使用配方奶粉的情况下,对于已经出现湿疹的患儿必须使用治疗性的低敏奶粉,如氨基酸奶粉或深度水解奶粉。如果是高风险但尚未出现湿疹症状,可选择部分水解奶粉。
4.辅食添加期延迟引入易过敏食物
6~8个月是婴儿锻炼吞咽的重要时期,这时应该及时添加辅食。可延迟引入明确引起过敏的食物。 等到宝宝身体的免疫功能逐步发育成熟之后,能应对这些易过敏食物的时候再添加。
5.出生后补充益生菌
上面已经提到过在孕期补充益生菌预防宝宝湿疹是有帮助的,其实如果条件允许,在宝宝出生后,也是可以继续给宝宝补充益生菌的。益生菌能分解乳制品中的乳糖,减轻宝宝患乳糖不耐受的症状,或者在肠道中迅速分解乳糖,减少腹泻、过敏、湿疹等症状的发生。
所以宝爸宝妈一定要牢记哦,不管是妈妈孕期补充、还是宝宝出生后的调理,这些都是预防宝宝湿疹的关键点。
由于宝宝身体功能发育还不完善,免疫力较低,刚刚出生时,宝宝可以从母亲那里得到保护,但一般只能维持6个月左右,6个月到3岁是确保孩子能够健康成长而最需要增强免疫力的关键时期。对宝宝而言,建设自身强大的免疫力尤为重要。为了帮助宝宝获得良好的免疫力,推荐如下方法供年轻的父母们参考:
1、母乳喂养
出生前宝宝可以通过胎盘接收抗体获得免疫力。出生后,母乳中富含增强免疫力的抗体成分可保护宝宝,直到宝宝建立自己的免疫系统。因此,妈妈应争取科学地母乳喂养,帮助宝宝增强免疫力。母乳中含有增强免疫力的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E,还有矿物质和镁。母乳喂养可以保护宝宝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耳部不受感染,建议母乳喂养最好至宝宝一岁。
2、增加营养
食物中特定的营养物质对建设宝宝的免疫系统起着关键作用。选择什么样的食物取决于宝宝所处的阶段。母乳期时,母乳是最好的营养食品;辅食阶段,母乳和辅食就是并行的最佳食品;在一岁之后,婴儿的固体食物应该是此时最合适的选择。运动和锻炼
3、增加锻炼
适当的锻炼可以使宝宝增强体质。另外,锻炼身体可以加快宝宝的体内循环,增强宝宝的胃口,并有助于宝宝休息。淋巴拥有很多抗感染细胞,而运动可以促进淋巴在宝宝体内的循环。每天带宝宝到户外接受一些自然光照,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尤其是对新生的宝宝来说,保持每天的日晒可以有效地防治佝偻病。如果裸露小屁股在阳光下,还可以很好地防治尿布疹的发生。
二、秋天里的宝宝食疗方(一周岁以上宝宝适用)
百合莲子羹
原料:去心莲子15克、百合15克、鸡蛋1个、白糖适量。
做法:将莲子与百合一同放在沙锅里,加适量清水慢火煮到莲子肉烂,再打入鸡蛋,加白糖。鸡蛋熟后即可食用
功效:补益脾胃、润肺、宁心安神。适宜在秋天气候干燥时食用。
姜汁牛乳饮
原料:牛奶250毫升、鲜姜1块、丁香1粒、白糖适量。
做法:将鲜姜切碎,加入开水适量,纱布包裹榨汁,倒入牛奶中,再放丁香,置锅中煮2-3分钟即成。每日1次,可连续服用一段时间。
功效:祛风、散寒、补脾益胃。适宜于小受风寒、咳嗽流涕、饮食无味的宝宝。
足月、健康的新生儿在一出生的时候都要进行乙肝疫苗的接种,很多人不知道为什么第一针就要打乙肝疫苗。
那我们就先来认识一下乙肝疫苗所预防的乙肝是个什么东东?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影响肝脏的严重传染病,由乙型肝炎病毒导致。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1. 传染速度非常快
2. 传染途径非常多
3. 对人体伤害非常大
而我国是乙肝大国,2006年一次全国乙肝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人群中乙肝携带者的比例约为7%。乙肝携带者母亲在分娩时会将乙肝病毒传给新生儿,这正是我国最重要的乙肝传播途径。
一旦宝宝感染了乙肝病毒,会给新生儿的身体带来很大的伤害,并且转为慢性感染的风险达到 90%。如果变为慢性乙肝患者,就几乎不可能治愈了。想想这对一个刚问世的小宝宝有多么残忍。
好在有大量研究证据表明:对于乙肝携带者母亲所生的新生儿,如果在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可以有90%-95%左右的把握阻断这种母婴传播。但是如果推迟接种,则会大大降低这种阻断效果。
即使是对于健康母亲所生的新生儿,由于在小孩子成长过程中经常喜欢乱摸东西,可能会通过其他途径接触到乙肝病毒,如果不慎触摸到乙肝患者用过的物品,或暴露在乙肝病毒下也是非常容易患上乙肝的。
所以基于防患于未然,不管母亲有没有携带乙肝病毒,都要按规定在宝宝出生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第一针),之后1个月(第二针)和6个月(第三针)时,分别再接种一针乙肝疫苗,以达到最好的保护效果。
总之,越早给宝宝接种乙肝疫苗,那么乙肝疫苗就会越早发挥作用,更快给宝宝全面的保护。这就是国家为啥要提倡,所有宝宝在出生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的真正原因!
因此新生儿一出生就尽早接种乙肝疫苗,这是为了与疾病赛跑。据数据统计,我国在大力推行出生后 24 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后,2014 年 1~4 岁和 5~14 岁儿童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率相比1992年分别下降了 96.7% 和 91.2%。
为了能达到最好的保护,我国不仅规定了乙肝疫苗第1剂应该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现在还推荐乙肝携带者母亲所生的新生儿应该在出生后12小时内接种,并且已经是全球共识。
在时尚领域混搭风是潮流,中国风运动T恤配上潮牌运动鞋,你就是乘风破浪的小姐姐~但在小宝宝的疫苗接种上,“混搭风”却不是明智之举,一不小心还可能威胁宝宝的健康!
看似名称一样,实则大不相同
宝宝6岁前要打很多疫苗,很多新手妈妈可能只知道这类疫苗的名称,似乎名称一样,疫苗也是一样的。
其实不然,在药物和疫苗领域,名称相同、适应症相同,并不代表效果相同。比如肺炎球菌结合疫苗,肺炎球菌结合疫苗最大的亮点在于“结合蛋白”,即肺炎球菌荚膜多糖与载体蛋白结合,这样的组合不仅能诱导B细胞免疫,也能诱导T细胞免疫,在2岁以下儿童体内可以诱导有效的免疫应答。
而且,接种结合疫苗后产生的抗体活性强,并可诱导免疫记忆。但是,不同的厂家使用的载体蛋白不同、生产工艺有差异、多糖纯化结合方法和具体多糖型别的抗原含量不尽相同,甚至添加的辅料也不同,这些差异会影响到疫苗的效果和安全性。这里就以载体蛋白为例,来给新手妈妈细细叨叨一下。
当前市面上的肺炎球菌结合疫苗采用的载体蛋白有两类,分别是白喉类毒素的无毒突变体(CRM197)和破伤风类毒素载体蛋白。其中,白喉类毒素的无毒突变体,它不具有毒性,无需脱毒过程,而且可以始终维持单体形式,这便于将每种肺炎球菌血清型的荚膜多糖“单独”结合到这类载体蛋白,更易于质量控制。
目前在全球使用时间最长、最广泛的肺炎球菌结合疫苗使用的就是CRM197作为载体蛋白,该疫苗已经上市20年,全球累积使用超过14亿剂次,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全球的广泛验证。
当然,也有使用破伤风类毒素作为载体蛋白的肺炎球菌结合疫苗,从字面意思上看,“类毒素”是指蛋白载体本身含有毒素,需要一个“脱毒”的过程来去除毒素,如果类毒素脱毒不彻底就会有毒性残留,安全性风险相对较高;而且在脱毒过程中蛋白本身的结构会发生改变,从而影响蛋白质的性质,后续可能会影响到蛋白与肺炎球菌荚膜多糖的结合,进而可能影响疫苗的效果。
如果宝宝在接种肺炎球菌结合疫苗的过程中采用了“混搭模式”,即随意转换不同厂家的疫苗,由于目前尚无有效的临床研究证据与使用先例去排除这些不确定性,“混搭”使用可能会给宝宝带来不确定的风险,尤其是安全性方面的威胁。曾任北京市疾控中心免疫预防所所长、科研教育管理办公室主任孙美平建议:以肺炎球菌结合疫苗为例,即使都是肺炎球菌结合疫苗,不同生产企业生产的疫苗,疫苗的组成成分、生产工艺等也会有所不同,所以不建议随意更换。
因此,在小月龄宝宝肺炎球菌结合疫苗的接种上,妈妈们切记千万不要走“混搭风”,应选择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全球广泛验证的肺炎球菌结合疫苗,记得在宝宝6周龄时就要打首针!
在时尚领域混搭风是潮流,中国风运动T恤配上潮牌运动鞋,你就是乘风破浪的小姐姐~
但在小宝宝的疫苗接种上,“混搭风”却不是明智之举,一不小心还可能威胁宝宝的健康!
宝宝6岁前要打很多疫苗,很多新手妈妈可能只知道这类疫苗的名称,似乎名称一样,疫苗也是一样的。其实不然,在药物和疫苗领域,名称相同、适应症相同,并不代表效果相同。
比如肺炎球菌结合疫苗,肺炎球菌结合疫苗最大的亮点在于“结合蛋白”,即肺炎球菌荚膜多糖与载体蛋白结合,这样的组合不仅能诱导B细胞免疫,也能诱导T细胞免疫,在2岁以下儿童体内可以诱导有效的免疫应答。而且,接种结合疫苗后产生的抗体活性强,并可诱导免疫记忆。但是,不同的厂家使用的载体蛋白不同、生产工艺有差异、多糖纯化结合方法和具体多糖型别的抗原含量不尽相同,甚至添加的辅料也不同,这些差异会影响到疫苗的效果和安全性。
这里就以载体蛋白为例,来给新手妈妈细细叨叨一下。
当前市面上的肺炎球菌结合疫苗采用的载体蛋白有两类,分别是白喉类毒素的无毒突变体(CRM197)和破伤风类毒素载体蛋白。其中,白喉类毒素的无毒突变体,它不具有毒性, 无需脱毒过程,而且可以始终维持单体形式,这便于将每种肺炎球菌血清型的荚膜多糖“单独”结合到这类载体蛋白,更易于质量控制。
目前在全球使用时间最长、最广泛的肺炎球菌结合疫苗使用的就是CRM197作为载体蛋白,该疫苗已经上市20年,全球累积使用超过14亿剂次,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全球的广泛验证。
当然,也有使用破伤风类毒素作为载体蛋白的肺炎球菌结合疫苗, “类毒素”,需要一个“脱毒”的过程来去除毒素,如果类毒素脱毒不彻底就会有毒性残留,安全性风险相对较高;而且在脱毒过程中蛋白本身的结构会发生改变,从而影响蛋白质的性质,后续可能会影响到蛋白与肺炎球菌荚膜多糖的结合,进而可能影响疫苗的效果。
如果宝宝在接种肺炎球菌结合疫苗的过程中采用了“混搭模式”?
“混搭”使用可能会给宝宝带来不确定的风险,尤其是安全性方面的威胁。
“混搭模式”,即随意转换不同厂家的疫苗,由于目前尚无有效的临床研究证据与使用先例去排除这些不确定性,“混搭”使用可能会给宝宝带来不确定的风险,尤其是安全性方面的威胁。
曾任北京市疾控中心免疫预防所所长、科研教育管理办公室主任孙美平建议:以肺炎球菌结合疫苗为例,即使都是肺炎球菌结合疫苗,不同生产企业生产的疫苗,疫苗的组成成分、生产工艺等也会有所不同,所以不建议随意更换。
因此,在小月龄宝宝肺炎球菌结合疫苗的接种上,妈妈们切记千万不要走“混搭风”,应选择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全球广泛验证的肺炎球菌结合疫苗。
记得在宝宝6周龄时就要打首针!
疫苗的分类: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
一类疫苗
又称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如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等。
二类疫苗
是指由公民自费并用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五联疫苗、Hib疫苗、水痘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
这类疫苗在多数发达国家已列入了国家免疫规划。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我国有些二类疫苗也在逐渐的转化为一类疫苗。
一类和二类疫苗并非以疾病的危害程度分类,由于国家的经济承受能力、疫苗的供应等原因,二类疫苗暂时实行自费接种,随着条件的成熟,许多二类疫苗也将纳入国家免疫规划 。
在二类疫苗中,有许多疫苗(如肺炎球菌疫苗,Hib疫苗)被证明预防疾病的效果良好,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纳入免费范围,在我国也建议接种。如果能在经济条件允许下进行全程预防接种,对传染病的预防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二类疫苗是对一类疫苗的重要补充。有些二类疫苗针对的传染病对人们威胁很大,如流感、水痘、肺炎等,不仅对个人的健康造成很大危害,也增加了经济负担。目前,二类疫苗已成为我国传染病防治的重要手段。
接种疫苗是我国传染病防治的重要手段 !
活疫苗:又称减毒活疫苗,是用减毒或无毒力的活病原微生物制成的疫苗。一般只需接种一次,如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等。
死疫苗:又称灭活疫苗,由自然病毒或细菌经灭活处理后,经工业化生产获得无致病性、但有免疫力的死疫苗。灭活疫苗已被完全杀死,不存在毒力恢复的危险,不再具有致病的可能。目前,广泛推广的死疫苗有肺炎球菌疫苗、乙肝疫苗、狂犬病疫苗等。
预防接种是最经济有效的卫生投资之一,估计全球范围内每年能够挽救约300万人的生命。它带来健康的同时,也存在不可避免的不良反应,但接种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只是个别现象。
公众担忧:可能导致严重疾病、加重免疫系统负担或者削弱免疫系统功能。
实际情况:如今,由疫苗质量缺陷引起的严重异常反应已属罕见。
到目前为止,临床上还尚未出现由于接种疫苗导致健康孩子免疫系统受到抑制的情况。
我国对疫苗接种有严格的监督管理措施:
很多疫苗都有大量的国内外使用经验,家长可为孩子放心接种 。
预防接种前注意事项:
预防接种后注意事项:
WHO将儿童肺炎球菌性疾病列为“需极高度优先”使用疫苗预防的疾病。
肺炎球菌广泛存在于鼻咽部
WHO 2012年报告在婴幼儿中肺炎球菌携带率为27%-85%,6岁以下儿童携带率为30-50%,而成人携带率为4-12%,青少年携带率为8.2%;北京1月龄-5岁下呼吸道感染儿童中,鼻咽部肺炎球菌的携带率约为28%;每3个下呼吸道感染的宝宝,将近有1个携带肺炎球菌。
肺炎球菌的传播特点:
宝宝受肺炎球菌侵袭,可引起哪些肺炎球菌性疾病?
非侵袭性肺炎球菌性疾病:
发病率高:75%的IPD发生于2岁以下儿童;
致残率高:在脑膜炎幸存者中, 长期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率可高达58%;
死亡率高:在发展中国家,肺炎球菌性脑膜炎的病死率达50%;肺炎球菌性疾病导致的死亡——中国大约每17分钟一例。
肺炎球菌性脑膜炎还可导致严重后遗症:智力低下、耳聋、瘫痪、死亡。约每3个肺炎球菌性脑膜炎患儿中,超过1个会出现严重后遗症。
容易导致宝宝患肺炎球菌性疾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宝宝出生后从妈妈体内获得的抗体有限,在宝宝6个月后逐渐消失,而宝宝的皮肤和黏膜非常娇嫩,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抵抗力不足,使宝宝发生肺炎球菌感染的几率大大增加。
总结
1. 积极接种疫苗,健康是给宝宝最好的礼物;
2. 侵袭性肺炎球菌疾病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
3. WHO 将肺炎球菌疾病列为“需极高度优先” 使用疫苗预防的疾病;
4. 一月龄前后,看护人吸烟、二胎家庭婴幼儿易感染肺炎球菌性疾病,需及早预防。
远离儿童侵袭性肺炎球菌性疾病,健康铸就美好未来!
一场疫情,让大家对健康、预防的知识需求格外迫切。面对特殊时期诞生的金鼠宝宝,更是要做足准备。
疫苗接种的必要性: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
能增强宝宝机体的免疫能力,提高自身抵抗力,抵御病菌的侵袭,从而起到保护宝宝的作用。
人体的免疫系统有记忆功能,接种了疫苗这种对人体毒性低的致病原后,免疫系统就会产生相应的抗体与之对抗。当免疫反应消失之后,对应抗体,会留在宝宝体内同时有记忆功能的免疫细胞也会把致病原信息记录下来。当宝宝再次遭遇同一种致病原时,抗体“立马激活”,火速被调动来对付敌人,记忆免疫细胞则火速调出这些“敌人”的“档案”,组织起有效的防御反应。
所以,每个人出生后都会有计划地接种疫苗,爸妈一定要重视。
大家知道,疫苗分一类苗和二类苗,一类疫苗一般国家规定宝宝要接种,这个家长不太会有疑问。让家长选择困难的往往是二类苗。
二类苗有两种,一种是与一类苗有同种功效、不含接种禁忌的同类疫苗,可以替代一类疫苗;另外一种是在一类疫苗的基础上的免疫补充,可以为宝宝填补更多免疫白,预防更多病种。
肺炎链球菌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染,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2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很容易被传染。而且感染后会出现高热、肺炎,甚至脑膜炎,病情比较严重。因此,建议接种,婴儿满两个月就可以开始接种HIB疫苗。
流感疫苗: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性呼吸道传染病。由于流感的变异,流感疫苗的有效性经常受到质疑。建议接种人群是1岁以上,特别是体质比较弱的宝宝更需要。
手足口疫苗:最近几年我国婴幼儿手足口病频发,甚至有死亡的案例,虽然手足口疫苗并不能百分百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但是可以预防EV71所致的重症手足口病,可以防患于未然。
轮状病毒疫苗:由轮状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是婴幼儿急诊和死亡(除呼吸道感染之外)的第二位病因,中国每年大约有1000万婴幼儿患轮状病毒感染性胃肠炎,占婴幼儿总人数的1/4。
一般情况下,宝宝最好是按时接种疫苗,但也有些家庭会因为种种原因没法按时接种,确实是个普遍情况。另外特殊时期,宝宝也会出现延迟接种的问题。尽管多数短期延迟接种可能不会对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产生明显影响,但是这并不代表疫苗可以无限期推后,而是应该在接种条件恢复后及时补种。
另外有的疫苗是需要注射几次才可以完成的,如果因为特殊原因不小心中断了疫苗的注射,及时补上就可以,不需要从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