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同事张姐最近总和我抱怨,说她心情差极了。这几天本就工作繁忙,前天还遭到了领导的批评,就连几个月的女儿也不让她省心,半夜总是大哭大闹,喂她喝奶时,还总是烦躁不安。
本以为过几天孩子就可以恢复如常了,没想到情况愈演愈烈,在白天也会大声哭闹,甚至是拍打大人,张姐以为是生了病,带孩子挂了儿科,结果医生说这只是孩子进入了猛涨期的一种正常表现而已。
0-1岁的宝宝一天一个样,长得特别快!但宝宝可不是匀速成长的,他们都会经历几个——“猛涨期”。
猛涨期出现在出生后7-10天、2-3周、4-6周、第3、4、6、9个月,不同的宝宝,猛涨期也是不同的。但宝妈们不必忧心,当宝宝猛涨期来临时,身体将会发出这三个信号,宝妈们可要抓住机会帮助宝宝稳定度过。
▲食欲增强、饮食次数增加
猛涨期的宝宝总会饿得特别快,食欲特别好、刚吃完不久,就又饿了。这是因为宝宝处于快速生长期,需要的能量多,吃奶的次数也会增加,但是吃奶的时间不长。
想要判断宝宝是否处于猛涨期?那就看宝宝吃奶的频率和奶量就可以了!
▲夜间醒来次数变多
一般宝宝出现睡不好都发生在猛长期前1~3天,宝宝作息规律变乱了,不是小睡次数增多,就是单次睡觉时间会延长,有时候甚至比平常多2倍。
等到了快速生长期,宝宝睡觉会变得不安稳,半夜醒来吃奶的次数也会增加。
▲焦躁易怒、情绪不稳
在猛涨期的宝宝,不仅长身体,还会长脾气。平时宝宝吃完母乳后,总会安静地玩耍或睡觉。
但这期间,宝宝常会在吃奶时,撕咬拉扯母亲的乳头;或是突然间的发脾气、哭闹难哄。
如果宝妈们发现了宝宝突然变得烦躁不安起来,要多注意安抚稳定宝宝的情绪,帮助宝宝度过这一时期。
那么宝妈们如何帮助宝宝顺利度过猛涨期呢?
▲按需供给
猛涨期的宝宝,为了满足自身的营养需要,常常会频繁进食,这时宝妈们不应该阻止、限制,应当尽最大可能满足他们的需要。
如果宝宝很疲惫,需要睡眠,那就让他多睡一睡,养足精神,以便身体更好的发育。
如果宝宝生长速度过快,出现“生长痛”的现象,那就帮助宝宝进行按摩、拉伸,来缓解疼痛,更好成长。
▲ 及时安抚
猛涨期,需要涨的不仅仅只有哺乳的需要,还有安抚和爱的需要。
宝爸宝妈们要多理解宝宝在这一时期烦躁的感受,并帮助他们转移和消除。可以多抚摸,拥抱宝宝,给予他们肢体的安全需要,也可以带他们多玩耍、多观光,转移他们的注意。
▲维生素AD不要忘记
研究表示:维生素A和D是婴幼儿生长发育时期所必要的营养素,维生素A可以提高机体抵抗力。同时,维生素D对钙质吸收和疾病预防也起着不容小觑的作用。
因此,育儿专家提示各位家长们,三岁以下的婴幼儿需要每日补充充足的维生素A和D,以满足生长的需要。
处于猛涨期的宝宝总会使新手妈妈手忙脚乱,手足无措。但宝妈们不要紧张,只需将最适合宝宝的一切给予他们即可,等到一切过去,你会发现,原来成长如此美妙!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作者 | 于晓云
文章首发于 | 中医美容产后调养于大夫微博
宝宝1岁内脊柱发育有3个重要发育期,如果生活不注意话,很容易导致宝宝脊柱发育出现弯曲或高低肩,会导致宝宝长大后出现驼背,形体发育不好看,因此妈妈在护理时候形体发育不妈妈在护理时候,一定要多留意。
宝宝3个月时候,脊柱发育主要体现在颈曲凸向前。
因此在宝宝三个月事前不建议竖抱宝宝,长时间竖抱会导致宝宝脊柱发育受到损伤,可以让宝宝伏于肩上,手部轻轻拖住宝宝头部。
也不建议经常抱宝宝睡觉,这样孩子一直处于比较弯曲状态很容易导致脊柱弯曲发育畸形,长大后出现驼背现象。
宝宝6个月时候,脊柱发育主要体现在胸曲凸向后。这个时候宝宝不要尝试让宝宝坐立起来,不要提前训练宝宝坐起来,一般建议宝宝在8个月时候,再开始训练宝宝坐起来。
过早训练宝宝坐起来,由于脊柱没有发育完善,宝宝就会一直往前面倾斜,长时间坐立,就会让脊柱出现弯曲,一般就比较出现驼背。宝宝坐立建议时间控制在20分钟内为宜。
宝宝12月时候,脊柱发育主要体现在腰曲凸向前。这个时候妈妈不要着急让宝宝学走路,过早开始训练走路,反而会影响到宝宝脊柱发育。
宝宝过早训练走路,就会增加宝宝要不重量,很容易让宝宝出现O型腿,还会损伤宝宝脊柱发育。最好让宝宝经过坐,爬之后,在慢慢训练宝宝走路,1岁半之后,慢慢会走路刚刚好。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作者 | 于晓云
文章首发于 | 中医美容产后调养于大夫微博
宝宝上火不会用语言告诉你,聪明的爸妈不妨观察宝宝身体上的症状,看看宝宝上火了没。
警示1:肠内有热气,宝宝屁屁颜色深
妈妈在给宝宝洗澡的时候,可能会忽略观察宝宝的肛门吧!这可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部位,因为它的颜色是宝宝上火与否的暗示标志。
妈妈知道怎么判断吗?
宝宝的肛门正常来说应该是粉红色的,但是,当肠内有热时,肛门的颜色就会呈红色,如果颜色很深的话,妈妈要更加小心了,因为这说明宝宝的体内火很大。
怎么办?
如果妈妈发现宝宝的肛门颜色是红色的话,要及时调整宝宝的饮食,多给宝宝吃些祛火的蔬菜或者水果,比如西红柿、甘蔗汁,或是喝点淡竹叶水、淡藤茶之类的。
一般可以用梨丝、白萝卜丝、藕丝滴上蜂蜜,沁出汁来给宝宝喝,很有效哦。
警示2:上火的宝宝眼屎多
小小的一个眼角也会说话?当然,身体是聪明的,当想要表达某种信息的时候,它们都会有某种表示,不要忽视这些"言语"哦!
它们能够用来判断宝宝是否上火了哦!如果眼角有眼屎出现,妈妈不要大意了,这是宝宝身体向外发出的一个信息。
眼屎的出现,说明了宝宝肝有火了。有肝火的宝宝往往容易发脾气,不听话,致使妈妈也更劳心。
怎么办?
妈妈可以给宝宝用生的嫩芹菜抹上花生酱和白糖吃,也可以榨些芹菜汁,煮粥喝。
要注意作息时间,宝宝不应该太晚睡。
警示3:舌头发红心火旺
舌头的某些特征能够表示我们身体的状况,医生就是以此来判断我们有病与否,有什么病的。
那么,妈妈也能效仿一下,给宝宝判断一下!
如果舌头、舌边发红了,这是上火的症状,说明宝宝有心火!有心火的宝宝通常白天很口渴,晚上爱折腾,睡觉也不安稳,睡不好觉。
怎么办?
祛心火的食物还是很多的,比如赶上夏天的话,可以买鲜莲子,剥了直接给孩子吃。记得给孩子准备好优质的枕头让他睡得更好。
警示4:宝宝嘴角有白茬
平时,妈妈不要只吻宝宝的小嘴而不观察它的异常状况!往往在小处也有反映身体状况的信息,像宝宝上火的信息就蕴含在里面了。
也许有些仔细观察宝宝身体的妈妈会发现,宝宝有时嘴角有些"白茬儿",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那是宝宝口干引起的,这说明宝宝有脾火了,赶紧灭火!
怎么办?
可以找一些柿饼上的柿霜给宝宝冲水喝,或是买一些杨桃给宝宝吃。
要是口舌生疮、舌苔发黄,那就赶紧给宝宝吃点相应的小中药,赶紧灭火,不然宝宝有火了,会更淘气,妈妈也更累心。
警示灯:大便干硬有胃火
很多妈妈都懂得可以观察宝宝大便的软硬度而得知宝宝是否上火了,可是,你知道那是身体的哪个部位上火了吗?
除了观察大便,有没有观察宝宝拉臭臭时的表情?每到宝宝拉臭臭的时候,家长除了观察大便的软硬度,还要观察宝宝的表情如何,是否便得轻松顺利。
如果宝宝很痛苦,大便很硬,同时还有口臭,那说明宝宝有胃火了。
怎么办?
宝宝有胃火,要尽量给宝宝清理一下肠胃,不要吃那么多东西。
可以喝点小米粥、百合粥。早上起来的早餐,最好是清淡点的粥。
警示灯:手心汗多虚火盛
手心是否常常有汗,湿湿的?是否凉凉的?妈妈有没有常留意宝宝的手心是怎么样子的?这可能也是一个暗示身体状况的地方。
如果手心是凉凉的,潮潮的,那是正常的;如果是干热干热的,晚上还出汗,那说明宝宝有虚火了。这样的宝宝,体质较弱,不能吃寒性大的食物。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作者 | 于晓云
文章首发于 | 中医美容产后调养于大夫微博
在对宝宝的护理中,要想让宝宝健康成长,那么,妈妈一定要提前知晓宝宝生病的讯号,做好全面的应对工作,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宝宝生病的前兆吧。
1.面色发红,焦躁不安
衣着正常的孩子,无缘无故面色发红,尤其是午睡后不仅脸红、耳朵也红,这往往是孩子发烧的征兆,这时大人别给孩子捂太多,但也不能少穿导致着凉。这时大人应该有意识让孩子大量喝温水,稍大的孩子让他们多跑动甚至运动排汗,加快新陈代谢。
2.手足心热甚至潮湿
父母有时候牵起孩子的小手,会发现孩子手心热甚至出汗潮湿,这是孩子食积的表现,容易导致肠胃不适,大人应该让孩子的饮食以清淡为主,避免高脂肪、高蛋白、高糖等不易消化的食物。
3.口干嘴唇红
孩子口干嘴唇红,是上火的表现,积累下来会导致孩子口腔炎症和咽喉炎等,建议让孩子多喝水 ,并适当饮食一些清凉效果的汤水,避免吃油炸、煎煮食物。
4.舌苔厚白
正常时婴幼儿舌苔薄白清透,呈淡红色。如果孩子舌苔厚白,表明孩子已经积食 了,母乳喂养的妈妈别吃油腻食物,稍大的孩子可吃些清淡的粥、蔬菜,直至肠胃恢复正常。
5.大便干
大便干是大肠内热的表象,往往易患感冒发热。建议让孩子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还可以熬梨水给孩子喝以消火,还可以煲黄鳝粥或者是鳗鱼粥。
6.鼻中青
即肉眼感觉孩子鼻子或鼻子周围青色。说明孩子脾胃寒湿,除了容易腹胀、腹泻,还会影响孩子生长发育,建议不要让孩子吃雪糕冰棍等寒凉的食物,冬季尽量不吃水果,多运动。
7.突然打喷嚏
如果孩子突然打喷嚏并伴随偶尔头晕,这说明孩子要感冒了。这时大人必须给孩子多喝水,甚至可以服用维生素C片增强身体抵抗力,还可以生吃大葱预防感冒,方法是将油烧热浇在切细的葱丝上,再与豆腐等凉拌吃,而且这道菜非常可口哦。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作者 | 于晓云
文章首发于 | 中医美容产后调养于大夫微博
一般从4-6个月开始就可以给宝宝添加辅食了。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的宝宝4个月以后就可以添加辅食了,而纯母乳喂养的宝宝要晚一些,但每个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不一样,个体差异也不一样,因此添加辅食的时间也不能一概而论。
至于具体何时给你的宝宝添加辅食,月龄只是给妈妈提供的参考,宝宝发出的这些“信号”,提示妈妈该添加辅食了。
体重:体重需要达到出生时的2倍,至少达到6千克。
吃不饱:比如说宝宝原来能一夜睡到天亮,现在却经常半夜哭闹,或者睡眠时间越来越短;每天母乳喂养次数增加到8-10次或喂配方奶粉1000毫升,但宝宝仍处于饥饿状态,一会儿就哭,一会儿就想吃。
当宝宝在6个月前后出现生长加速期时,是开始添加辅食的最佳时机。
发育:宝宝能控制头部和上半身,能够扶着或靠着坐,胸能挺起来,头能竖起来,宝宝可以通过转头、前倾、后仰等来表示想吃或不想吃,这样就不会发生强迫喂食的情况。
行为:如别人在宝宝旁边吃饭时,宝宝会感兴趣,可能还会来抓勺子,抢筷子。如果宝宝将手或玩具往嘴里塞,说明宝宝对吃饭有了兴趣。
伸舌反射:很多父母都发现刚给宝宝喂辅食时,宝宝常常把刚喂进嘴里的东西吐出来,认为是宝宝不爱吃。其实宝宝这种伸舌头的表现是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称为“伸舌反射”,说明喂辅食还不到时候。
伸舌反射一般到4个月前后才会消失。如果在消失之前坚持喂辅食,一味地硬塞、硬喂,不仅父母很有挫折感,让宝宝也觉得不愉快,不利于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
吃东西:如果当父母舀起食物放进宝宝嘴里时,宝宝会尝试着舔进嘴里并咽下,宝宝笑着,显得很高兴、很好吃的样子,说明宝宝对吃东西有兴趣,这时就可以放心给宝宝喂食了。
如果宝宝将食物吐出,把头转开或推开父母的手,说明宝宝不要吃也不想吃。父母一定不能勉强,隔几天再试试。
辅食添加时间
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的规定要求纯母乳或配方奶喂养到宝宝6个月再添加辅食(旧规定是4个月),因为母乳或配方奶完全可以为0到6个月的宝宝提供足够的营养,太早添加辅食会造成宝宝过敏和身体不适。
因为宝宝的消化吸收系统和免疫还未发育成熟,不能应对太多的复杂的食物。如果妈妈真的要早些添加,最早也要等到宝宝满17周。
宝宝到了六个月就必须添加辅食,因为母乳和配方奶中的铁的含量明显不足,宝宝需要从辅食中摄取,而且这个时候的宝宝各方面都已发育成熟,逐渐可以应对各种变化的辅食。
理论上辅食添加是4个月以上,可是真正在生活中要根据自己宝贝的情况而定。
温馨提示:到一岁前,仍要以奶类为主食。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作者 | 于晓云
文章首发于 | 中医美容产后调养于大夫微博
很多的新手妈妈,在宝宝出生后的日子里,关于给宝宝喂养上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不知道宝宝有没有吃饱,或者说不知道喂养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下面我们来看看。
1、出生3天后,每24小时排尿少于6次。
2、出生3天后,仍然排黑色、绿色或棕色大便。
3、出生后4天~4周,每天排便次数少于3~4次。
4、母乳喂养次数在24小时内少于8次。或者虽然喂养次数不少,但宝宝总是哭闹和不安。
5、宝宝表现得异常"乖",极少哭闹,连续睡眠超过4~6小时。
6、虽然妈妈的乳房能分泌母乳,但宝宝在吸吮时听不到吞咽的声音。
7、宝宝出生5天后,乳房仍不能很轻松地挤出乳汁。
8、大多数时候,宝宝在吃奶时,妈妈都会感觉到乳头疼痛,而且乳头充血明显(喂养前乳头较硬,喂养后也不变软)。
9、出生5天后,宝宝每天体重增长少于15~30克,生后10天,宝宝的体重还不能恢复到出生时的水平。
1、新生儿时期血糖过低是会影响神经细胞代谢而引起智力低下的,特别应该注意不要使小儿处于饥饿状态,尤其是出生体重较轻、比较消瘦的小儿,更应注意及时喂养。
2、新生儿的标准体重是3000克,以后前半年中每个月增加600克,后半年中每月增加500克,到一岁时应为9000-10000克。假如体重增加很慢,达不到标准,就应注意检查是否是由于喂养不好引起的,因为较严重的营养不良是可以影响脑子发育的。
头围的测量(用皮尺自眉弓上方最突起处经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为头围)有助于判断脑发育的情况。新生儿的头围平均为34厘米,前半年增长8~10厘米,后半年增长2~4厘米,一岁时平均为46厘米,以后增长速度减慢,一直到成年时56--58厘米。若头围明显小于正常,则可能是由于脑子发育不好。
3、有些先天性代谢疾病,如苯丙酮尿症、半乳糖血症等,都是一种先天性酶缺陷的病。得这种病的小孩,刚出生时都还正常,若给予普通喂养,以后就会发生智力迟钝及肝脏病变等,所以及早诊断后,尽早开始饮食治疗。根据不同疾病给以特殊的饮食,如在出生后一个月内即开始治疗者,智力发育可不受影响。如果发现婴儿吃奶不好,容易呕吐或者黄疸不退,以及尿有“霉臭”或“鼠尿”气味时,最好能及时带到医院去详细检查一下,争取早诊断,早治疗,以免影响小儿的智力发育。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作者 | 华大母婴
文章首发于 | 华大细胞公众号
从新生儿到3岁,宝宝总共需要经历10次体检。
体检的意义
婴幼儿体检十分重要,可以从体检中得知宝宝是否健康,对宝宝的身体状况更加了解。
宝宝从出生到三岁之前不仅体力脑力均发展较快,而且对外界的刺激反应最敏感,任何细微的环境变化都可能引起宝宝不适,所以让宝宝接受定期的体检对于全面掌握宝宝身体状况有着重要的意义。
有些疾病在宝宝婴幼儿时期就已经出现萌芽,体检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的威胁,并采取相关措施以降低这些疾病会宝宝的不良影响。因此,专家提议,宝宝在三岁之前应该一年至少做两次体检。对于体检反映出来的问题要认真对待,及时解决。
每次体检对于宝宝来说,都是一个成长的里程碑,宝爸宝妈们一定要重视哦!
10 次体检的时间
一岁以内宝宝要进行7次体检:
第1次体检:出生后
第2次体检:出生后第28天
第3次体检:出生后第42天
第4次体检:宝宝4个月时
第5次体检:宝宝6个月时
第6次体检:宝宝9个月时
第7次体检:宝宝1周岁时
之后在1岁半、2岁、3岁各进行一次体检。
这样宝宝从出生到3岁一共体检10次。
体检项目和时间表
第一次体检(出生后)
这是宝宝出生后接受的第一次检查,一般在出生后立刻进行。如果发现宝宝异常,可及早进行治疗。
重点项目解读:肌张力
肌张力是在静息状态下的紧张度,表现为肌肉组织微小而持续的不随意收缩。临床上以被动活动肢体或按压肌肉所感到的阻力来判断肌张力。脑瘫中无论是那种类型的脑瘫,几乎导致这些症状出现的原因都离不开肌张力,肌张力的异常是导致各型脑瘫的重要因素。
第二次体检(28天)
第二次体检通常是在宝宝一个月大左右,也叫做满月体检。另外,宝宝的计划免疫卡也应该在体检的时候办好。
重点项目解读:呼吸频率
呼吸是人体内外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必需过程,人体通过呼吸而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从而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第三次体检(42天)
第三次体检也就是“42天体检”,即体检时间是在宝宝出生后的42天或两个月的时候。因为此次体检时宝宝已经离开医院在自己家了,所以第三次体检也是监测宝宝生长发育的开端。
重点项目解读:评价发育智能
一般医生会以拉坐和竖抱等方式来测试宝宝竖头的情况,给予玩具来测评宝宝手部抓握的情况,用移动的图卡或玩具测试宝宝追视的情况,用摇铃测试宝宝听觉的情况,并询问家长宝宝语言发育的情况。
如果有疑问,会通过神经-行为测试进一步对宝宝的智能发育作全面评价。对有智力发育迟缓的宝宝,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进行早期康复治疗。
第四次体检(4个月)
当宝宝有四个月大的时候就可以进行第四次体检了。这时带宝宝去体检就要准备宝宝用品了,比如尿不湿、奶粉奶瓶等,因为整个体检下来,宝宝的体力有所消耗,不要让宝宝挨饿。
第五次体检(6个月)
当宝宝六个月大的时候就可以进行第六次体检了。这个时候有的宝宝已经开始长牙了,流口水及磨牙的现象比较常见,因此要给宝宝做好卫生工作,避免龋齿和口周湿疹的出现。
重点项目解读:
1、牙齿检查:乳牙的萌出时间是具有个体差异的,过早萌出或延迟萌出,都会对宝宝牙齿发育和辅食添加造成影响。一般,宝宝半岁开始萌发出两颗下门牙,医生会查看宝宝出牙状况,并给予相应的指导意见。
2、评价发育智能:半岁的宝宝已经能够灵活地翻身,独坐稳定而持久,可以向各个方向转动,扶着腋下可以主动迈步,玩具能在两手之间倒手,想要抓取小物体,叫名字有反应,偶尔模仿发音,甚至可以说爸 妈 打”等词,能够理解语言和动作及物品之间的联系,怯生反应明显。医生会依据以上几个方面对宝宝进行测试,观察宝宝的反应,并给予家长正确的指导和意见。
3、血常规检查:对于母亲孕期存在贫血问题的宝宝,可以做血常规检查,了解宝宝是否贫血,如果贫血应适当补充铁剂。
第六次体检(9个月)
宝宝九个月大的时候就该进行第六次体检了。由于宝宝已经长出乳牙了,所以口腔卫生工作一定要做好,控制宝宝进食甜食的数量,预防龋齿的出现。
重点项目解读:
1、牙齿检查:9个月的宝宝一般已经出2—4颗牙齿了,医生会查看宝宝出牙状况,了解宝宝是否患有龋齿,并指导家长帮宝宝做好口腔清洁工作。
2、评价发育智能:9个月的宝宝已经能够手膝爬,可以从仰卧位坐起到站立和坐下,各种体位和姿势之间可以较好的转换,扶着东西可以站并迈步,有取放意识,能够拇食指捏取小物体,会盖瓶盖、套杯等,可以清晰地发爸 妈”音,能够理解语言和动作联系,可以执行简单的指令,能认识身体部位,模仿家长肢体动作。
第七次体检(1周岁)
第七次体检的时间是在宝宝一岁的时候,本次体检时如果宝宝还没有乳牙萌出,可能是缺钙。就要相应地给宝宝补充钙质。
重点项目解读:
1、牙齿检查:1岁的宝宝一般已经出6—8颗牙齿了,医生会查看宝宝出牙状况,了解宝宝是否患有龋齿,并指导家长帮宝宝做好口腔清洁工作。
2、评价发育智能:1岁的宝宝已经可以爬越障碍,独立站片刻,扶物行走了,宝宝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增强,他已经可以搭积木、滚皮球、够玩具、翻书画、学涂鸦了,他可以理解更多的语言,学会用点头和摇头表达自己的意见,模仿能力也越来越强,可以随着音乐手舞足蹈”,还能有意识地叫爸爸妈妈”,甚至还可以说抱、拿、给、走、要”等简单的词语。
第八次体检(1岁半)
重点项目解读:
牙齿检查:医生会查看宝宝出牙状况,了解宝宝是否患有龋齿,并指导家长帮宝宝做好口腔清洁工作。
第九次体检(2周岁)
宝宝两周岁的时候进行第九次体检。宝宝两岁是有婴儿向幼儿转变的新时期,并表现为很多明显的幼儿特征。
第十次体检(3周岁)
这次体检是在宝宝三岁的时候。这时小朋友的乳牙已基本上齐全,共20颗,父母还是要注意口腔卫生,预防龋齿和牙龈炎。
婴儿体检标准
关于体检标准,比较重要的有三项:身高、体重以及头围。
身高
周岁之前,宝宝的身高增速是递减的。前三个月长高最多,平均每月3~3.5cm;四个月大到六个月大时,每月约长高2cm;七个月大到满周岁时每月长高约1~1.5cm。
所以等宝宝一周岁时,身高大约是刚出生时的1.5倍。宝宝满周岁之前是身高发育的重要阶段,因此一定要保证营养供给,科学喂养,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体重
宝宝刚出生时合理的体重区间在2.5~4.0kg左右。前三个月增重最明显,平均每月750~900g;四到六个月每月增重约600g,七个月大到一岁时,每月增重约500g。
累积下来,宝宝刚出生时的体重仅为一岁大时体重的1/3。实际上,宝宝体重既可能增加,还可能降低,但理想的变化量应该在正常体重的10%左右。
一旦增重大于20%就有肥胖症可能,同样体重减少量超过15%也是不正常的,可能是营养不良或者其他疾病,建议就医检查。
头围
宝宝大脑和颅骨的生长状况反映在数据上就是头围大小。具体测量方法是把软卷尺围在宝宝后脑勺较突出的位置到额头处一周。前六个月宝宝的头围增长约6~10cm,到周岁时共增长11cm左右,这也是人头脑和颅骨发育最迅速的阶段。
通过体检可能发现的疾病
① 孩子无论是过胖、过瘦或身材矮小、抵抗力低下,这都有可能跟营养性疾病有关。虽然如今的孩子生活条件都变好了,但营养性疾病的患病率仍然很高,如消化不良、贫血、某些慢性疾病,都会引起营养性疾病的发生。
② 人的心脏每天大约要跳动十万次左右,这么大的工作量,如果心脏存在问题,将会成为猝死的原因之一。除了人们熟知的先天性心脏病外,人们还面临着心肌问题的风险,这种风险也会出现在孩子身上。由于心肌功能代偿能力强,潜在的问题不易暴露,所以心肌问题常常会被人们忽略,只有通过体检的方式,才能监测心脏健康。
③ 乙肝病毒携带率在中国人中很高,严重危害公共健康,乙肝病毒是肝硬化、肝癌等疾病的元凶,因此接种疫苗必须及时、有效。通过体检,可发现身体保护性抗体是否有减弱或消失,有必要时必须要及时复种疫苗。
④ 脊柱侧弯可引发一些列问题,如脊椎病、身体发育不对称、腰腿痛等,除了先天性骨骼肌肉畸形外,不良的坐姿常常会影响脊椎发育的健康。脊柱侧弯也是儿童的常见病之一,通过体检的方式可及时发现病情,采取非手术疗法,加上积极正确的体育锻炼,可纠正侧弯,减轻手术带来的痛苦。
⑤ 肥胖已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需要调整饮食、改变生活方式,才能预防。肥胖症危害大,不仅可引发心血管、内分泌代谢等多系统疾病,肥胖还会影响智力等多方面发育。
⑥ 通过只有孩子耳朵疼或耳道流出脓水时,才会想起去看耳鼻喉科。儿童听力受损是很难被发现的,别等到听力受损才想到治疗。通过体检,可及时发现问题所在,并及时解决,以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⑦ 弱视在儿童身上并不少见,弱视必须在低龄时进行治疗,错过治疗关键期将无法挽回。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是很难发现孩子有弱视的,只有通过体检才能发现。
体检注意事项
明确体检地点
宝宝出生后的最早那次体检一般是在分娩的医院里,有的是在当地的妇幼保健所,后续的体检安排在就近的社区卫生院就可以。为了让体检准时进行,家长要提前确定“42天体检”的地点。
提前预约
带宝宝体检之前最好事先了解一下相关医院的时间安排,接着选择工作人员正常上班时间去体检,还要错开上下班交通拥堵时段。如果时间安排不合适的话,可以自行调整。
证件齐备
初次带宝宝体检的时候要带好基础证件,如宝宝的出生证明、户口本、家长身份证等。具体其他的证件根据地区要求携带。对于宝宝平时生活表现妈妈要仔细观察,用心记住,可与医生沟通。
照顾宝宝的情绪
体检是给宝宝体检,因此一定要在宝宝心情好的时候去体检,这样才能更好地配合检查。建议在上午去体检,因为空气比较好,温度也适宜。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作者 | 于晓云
文章首发于 | 中医美容产后调养于大夫微博
胎动是准妈妈感知宝宝存在的重要方式。有的准妈妈在第一次感受到胎动时激动异常,有的甚至喜极而泣。那么胎动究竟是什么感觉?准妈妈又该如何正确认识胎动呢?
胎动是指胎儿在孕妇子宫腔里因自主性活动撞击子宫壁,从而引起孕妇腹部变化。胎动易受到孕妇的情绪、动作、环境刺激等影响,它是检测胎儿活动量增减的指标之一,胎动异常一般也预示着潜在的健康问题。
全身性运动:整个躯干的运动,例如翻身。这种运动力量比较强,而且每一下动作持续的时间比较长,一般为3-30秒。
胸壁运动:这种运动比较短而弱,一般妈妈不大容易感觉得到。
肢体运动:伸伸胳膊、扭一下身子等等,每一下动作持续时间一般为1-15秒。
下肢运动:踢腿运动,这种动作很快,力量比较弱,每一下胎动持续时间一般在1秒以内。
由于每个孕妈的个人身体情况不同,所以对胎动的感觉也会不同。腹壁薄的孕妈比腹壁厚的孕妈更容易感觉到胎动,换言之,瘦一点的孕妈对胎动的感知力更强。当然,这还与孕妈的敏感度有关,当胎动还很微弱的时候,敏感的孕妈就能有所感觉,但迟钝一些的孕妈很可能就感觉不到。
最初胎动的感觉
如果是首次怀孕,孕妈第一次感觉到胎动可能会在18-20周左右。
刚开始的胎动若有若无,像是蝴蝶在扇动翅膀,微弱、不明显。慢慢孕妈会感觉到宝宝的胎动变得越来越有劲,也越来越有规律。孕早期由于胎儿运动量小,动作幅度小,此时胎动位置在肚脐附近,胎动的感觉类似胀气、肠胃蠕动,也有孕妈表示像小鱼游动。
20-24周胎动的感觉
这几周里,宝宝的胎动会越来越多。从这时起,一直到接下来的十几个星期里,将是胎儿胎动非常活跃的时期,宝宝正忙着在妈妈的肚子里踢腿、翻筋斗呢。
24-28周胎动的感觉
宝宝可能开始打嗝了,孕妈偶尔会感到肚子阵发性的一跳一跳。
这个时期孕妈的羊膜囊里容纳了多达740毫升的羊水,宝宝可以在里面自由活动。此时,宝宝可以感受一些外界刺激,当外界突然发出声响,宝宝会在子宫里跳一下。
一般从28周开始,宝宝的生活节奏就比较明显了,会有睡眠和觉醒的周期。
宝宝醒着时,胎动就多,胎动的幅度也大。宝宝睡觉时,就显得很安静,即便有胎动,动作也很小。所以,从现在起,孕妈需要好好了解宝宝的“作息”,每天数胎动,作为监控宝宝健康状况的一个自助手段。
29-31周胎动的感觉
虽然宝宝胎动的幅度变小,但孕妈却能更加明显的感觉到胎动。胎动的幅度变小,是因为随着宝宝长大,孕妈子宫里的空间变得狭窄,胎儿的活动自然受到了限制。
32-33周胎动的感觉
宝宝的胎动将达到高峰,发育正常的胎儿此时活动频繁,大动作增多,孕妈感受明显,同时胎儿的位置升高,胎动位置在孕妈的胃部及两侧。由于宝宝越来越大,越来越强壮,从现在开始,宝宝胎动的频率明显增加,胎动方式也变得多种多样。
36周左右胎动的感觉
这时候,宝宝可能已经头朝下蜷曲着身体,摆好了最终出生时的姿势。如果是头胎,孕妈子宫和腹部的肌肉会比较紧,能帮助宝宝保持这种姿势。
孕妈能感觉到的宝宝胎动主要是来自于小胳膊和小腿捅肚子,有时候还可能会把孕妈的肋骨踢得生疼。如果是二胎,孕妈腹部的肌肉可能松弛而不那么结实有力,宝宝可能会不断改变姿势和胎位,甚至有可能直到预产期都会不断改变。
36-40周胎动的感觉
随着宝宝越来越大,撑满了孕妈的子宫,胎动也随之减少,大翻身式的胎动不再那么频繁,胎动位置在孕妈的整个腹部。孕妈可能会感到宝宝快速、突发的胎动。如果宝宝正在吮吸拇指,突然找不到拇指了,宝宝的小脑袋就会从一边转到另一边,试图找回自己的拇指。
这时,孕妈就会感到宝宝这一快速、突发的胎动。在孕期的最后两周,胎儿成长的速度会略微下降,因此胎动也会稍慢下来,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孕妈不必过于担心。
正常胎动
胎动正常表示胎盘功能良好,输送给胎儿的氧气充足,胎儿发育健全,小生命在宫内生活愉快。一般来说,孕28周以后,胎动约每小时3-5次,12小时内胎动约为30-40次。
胎动的强弱和次数,个体差异很大,有的胎儿12小时多达100次以上,但只要胎动有规律,有节奏,变化曲线不大,即证明胎儿发育是正常的。
正常情况下,一昼夜胎动强弱及次数有一定的变化,一天之中以早晨次数少,下午6点以后增多,晚上8-11点胎动最为活跃。胎动的次数并非恒定不变,妊娠28-38周是胎动活跃的时期,以后稍减弱,直至分娩。
孕妇的运动、姿势、情绪以及强声、强光和触摸腹部等,都可引起胎动的变化。
异常胎动
12小时胎动少于20次则为异常,少于10次则表明胎儿在子宫内有缺氧现象,十分危险。在一段时间内胎动超过正常次数,胎动频繁,或无间歇的躁动,也是宫内缺氧的表现。
胎动次数明显减少直至停止,是胎儿在宫内重度窒息的信号。当胎儿的生命受到威胁时,胎儿便出现异常的胎动,不仅表现在次数上,而且还体现在性质上,如强烈的、持续不停的推扭样的胎动或踢动,甚或是微弱的胎动,这些都是不祥之兆,应及时就诊。
妊娠28周后,胎动部位多在中上腹,很少出现小腹下部。如果小腹下部经常出现胎动,则可视为异常,表明胎位不正常,多为臀位或横位,容易造成分娩困难,应及时就诊。
急促胎动后,突然停止
脐带绕颈、打结。好动的小家伙翻身打滚时一不小心被脐带缠住了,就会导致因缺氧而窒息的现象,从而造成急促运动又突然停止的现象,这是胎儿异常的信号。
胎动突然加剧,随后慢慢减少
缺氧、受到外界刺激、高血压、受到外界撞击、胎盘早期剥离,以及外界噪音的刺激都会使胎儿做出类似的反应。建议有妊高症的孕妈,应定时到医院做检查,并注意休息,不要过度劳累。无论是走路还是乘公共汽车,尽量和他人保持距离,不到吵杂的环境中去,防止外力冲撞和刺激。保持良好的心态,放松心情,控制情绪。
胎动突然减少
孕妈血糖过低、发烧发热、羊水量减少、服用镇静剂等会造成胎动减少。如果体温持续过高,超过38摄氏度,就会使胎盘、子宫的血流量减少,小家伙也就变得安静许多。
为宝宝健康着想,孕妈注意随气温变化增减衣物,避免感冒,尽量避免到人多的地方去。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适当进行锻炼。平时多喝水、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
计数胎动时,孕妇最好用左侧卧位的姿势,环境要安静,思想要集中,心情要平静,以确保测量的数据准确。为了测量胎动,也可以选购简单的胎心测量工具。
三点检测:孕妈每天固定同一时间段,最好的时间是每天上午8-9点,下午1-2点,晚上8-9点,各计数胎动1次,每次数1小时,3次计数相加乘以4,就是12小时的胎动数。若12小时胎动少于20次,就有异常的可能,若12小时胎动少于10次或少于平时胎动平均数的50%,则提示胎儿缺氧,所以一旦胎动减少,应立即就医。
白天检测:孕妈在白天测10次胎动。如能检测到10次胎动就是正常的,如胎动检测低于10次可能为异常。
餐后检测:孕妈从怀孕28周起,建议在晚餐后,记录10次胎动所需的时间。若10次胎动时间小于120分钟,表示胎动次数没有异常。若没有感觉胎动,或10次胎动时间大于2小时,应尽快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睡前检测:如果每日3次计数有困难,可于每日临睡前1小时计数1次,每天的检测时间也应该是固定的。然后将每日的数字记录下来,描绘成曲线,便于观测胎动的变化情况,及时了解胎儿的安危情况。
时长检测:孕妈监测10次胎动所需要的时长。若10次胎动所花时间超过3小时,可能为异常,应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作者 | 于晓云
文章首发于 | 中医美容产后调养于大夫微博
胎儿从出生时的皱巴巴到白嫩嫩,其实并没有经历多久的时间。
在宝宝刚出生的这一年内,爸爸妈妈们都会惊奇的发现宝宝长得好快,变化好大,不知道啥时候五官竟然张开,不再是出生时那个丑丑的嘬成一团的模样了。
家长或许不知道,宝宝在刚出生这一年经历了好多个猛长期呢!要不然我们怎么会说:“快着呢,小家伙一天一个样儿!”
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新生宝宝的生长速度并不匀速,会经历好几个快速发育的时期。
每个宝宝都会经历猛长期,这是孩子出生后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家长们会发现宝宝每天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快速生长,他的身长、体重、头围、五官以令我们惊讶的速度变化生长着,并且掌握抬头、翻身、坐、伸手等一系列行为技能。
一般来说,宝宝从出生到1岁,这个阶段会经历7个猛长期:
新生7-10天;2-3周;4-6周;3个月;4个月;6个月;9个月;
等宝宝1岁以后,这种猛长期就会逐渐拉长周期,几个月才出现一次;
而最后一次经历,就是我们所说的青春期了。
宝宝进入猛长期并不是无声无息的。
猛长期的宝宝和平常的宝宝还存在一定不同,家长可以通过下面这几个信号,再结合宝宝的年龄阶段(每个宝宝都不一样,时间上或多或少可能会有些偏差)来判断孩子是否进入猛长期:
1、宝宝吃奶次数增加,过不一会就要吃一次,几乎在不停歇的吃奶;
2、夜里醒来的次数和夜里吃奶的次数也在增加,嗜睡,但又睡不安稳;
3、吃奶时一会含着,一会吐开,心情烦躁,脾气变大;
宝宝进入猛长期,最折磨的其实还是妈妈。
妈妈要不停的喂奶,安抚、照顾宝宝,偏偏这个阶段的宝宝自己还很暴躁。
妈妈刚感觉自己掌握住了宝宝的各种需求信号,就发现宝宝又开始“混乱”了,其实人家只是在快快长身体而已。
宝宝猛长期虽然会很劳累妈妈,但是这个时间一般来说并不会持续太久。
正常情况下就只有2、3天,长的或许会持续1周左右,这就需要妈妈辛苦一下了。
在宝宝猛长期这个阶段,为了不拖宝宝后腿,快速发育,妈妈也需要站好自己每一班岗:
1、按需喂养。只要宝宝吃,妈妈就不要抱怨累了,喂吧!宝宝饭量增加,奶水不够的话,不要急着添奶粉或者挤奶。
多喝水,满足自己身体需求,让宝宝自己吸,这样大脑才能刺激分泌乳汁。要知道,妈妈的奶水永远是跟着宝宝的需求来供应的,不怕不够吃!
2、保持心情。我们说了,宝宝快速发育最遭罪的还是妈妈。
妈妈一定要调整好自己心情,不要烦躁、挫败。保持信心,相信自己坚持过这几天,宝宝一定会给自己一个大惊喜的!
在宝宝猛长期结束以后,需求回归正常,妈妈一般都会有涨奶的感觉,这就是快速发育期结束的表现。妈妈就可以好好休息,恢复自己了!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在成长中,宝宝的“吃”和“睡”是家长们最关注的事情。
毕竟,它们直接关系着宝宝的生长发育。
要是宝宝吃得不够、睡得不好,不仅身高体重长得慢,还可能免疫力低下、爱生病。
想让宝宝吃得好、睡得香、长得壮,没有科学的方法可真不行!
就拿半夜惊醒大哭这件事来说,很多新手爸爸、妈妈一发现宝宝哭了就马上将宝宝抱起,或通过喂奶的方式来安抚,但这样可能造成宝宝夜醒之后依赖抱睡、奶睡来接觉,还可能导致喂养过度加重肠胀气。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先排查可能的影响因素,再解决问题。例如,如果只是因为梦见了“可怕”的事情,与宝宝的安全感相对缺乏有关。也可能是肠胀气或肠绞痛所致,需要根据肚子是不是有咕咕叫或者吐奶等情况来分析。
在总结原因时,还有很多需要关注的细节:比如,如果婴儿通常睡觉惊醒,这与睡眠条件差引起的不适或缺钙的原因。有时婴儿吃得太多,导致腹部不适病;或者吃得不够,觉得饿了,就会哭着睡不着。
幼儿睡眠不佳也可能与睡前过度兴奋或紧张以及日常生活的变化有关,如外出、不规律睡眠、搬去新家和新保姆及陌生人在一起。白天睡得太多也会影响晚上的睡眠。可以让宝宝多晒晒太阳,补充一下钙元素,睡觉前不要和孩子玩闹。或是分离焦虑、夜惊症等都可能导致婴儿半夜大哭,父母需仔细排查原因,对症处理。
1.睡觉前玩的太兴奋:睡前把孩子逗得哈哈大笑,这样就很容易造成情绪激动、兴奋,很难安心地入睡。
2.大脑神经发育不成熟:人的睡眠分为深度睡眠和浅度睡眠,夜间约3~4小时交替一次。婴幼儿同样,当深睡眠与浅睡眠交替无法调整时,这个期间就会有哭闹或惊醒。
3.缺乏某种微量元素:血钙降低会引起大脑及植物性神经兴奋性增加,导致宝宝晚上睡不安稳,因此,建议就医查一下微量元素,另外也要坚持给宝宝补充维生素AD。
4.积食、上火、饱食:积食、消化不良、上火等都会导致睡眠不安。建议固体食物应在临睡前至少两三小时喂,一般宝宝睡前喂一点奶就可以了。
5.分离焦虑:在宝宝9~18个月时会出现分离焦虑的状况,不愿和父母分开,对外界警醒,表现在晚上醒得多,睡得轻,这时需要给予宝宝爱抚。
6.夜惊症:小孩最初进入睡眠,一般1到1个半小时时候就会进入第一个睡眠周期,在结束这个周期后,会进入第二个睡眠周期,在这个时候就会有一个短暂的惊醒。这个时期如果不能快速顺利度过,小孩就会出现短暂的非睡觉也非清醒的状态。一般从4、5岁开始到青春期阶段时常发生。出现这种情况,正确的处理方式是把不能入睡的孩子再次哄入睡。
作者 | 于晓云
文章首发于 | 中医美容产后调养于大夫微博
宝宝几个月会翻身?
几个月会爬行?
几个月会走路?
几个月会自己穿衣服?
这可是新手爸妈们非常关心的话题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套宝宝发育图谱
宝宝的每个发育阶段清晰明了
每个宝宝的发展都是独一无二的,以下时间是平均值,自家宝宝发展的早点或者晚些都是正常的,不必介意。
1个月
俯卧、握拳、蹬腿、挥动手臂、听声音有反应、感官敏锐、视力比较模糊。
2个月
开始学习抬头,发现自己的手,偶尔会露出笑容,会有各种情绪的反应。
3个月
俯卧可以撑起上身,头可以抬45度,开始把看和做联系起来。
4-5个月
会翻身,会大笑,喜欢注视镜子中的自己。
5-6个月
有支撑能够独立坐一会,会喃喃自语引起别人注意,躺着的时候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滚动身体。
6-7个月
可以自己坐、能够灵活翻身、表情更丰富。
7-8个月
开始爬行、发出的声音增多,理解成人语言的能力增强。
8-9个月
可以扶物站立、喜欢敲打能够发出声音的物品,手部动作更加灵活。
10个月
能够站起来,偶尔可以走几步,可以自己用杯子喝水。
11-12个月
能够扶物行走、手指灵活性大大增强,变得好动,能说简单的单字。
12-15个月
学会走路,会弯腰捡东西,有强烈的好奇心,能够简单交流。
15-18个月
喜欢尝试自己洗手、洗脸、能够自如蹲下,能说简单的句子。
18-21个月
能够搬动小物品,身体平衡力发展良好,开始尝试自己解决问题,能够表达自己的一些意愿和要求。
21-24个月
能够独立做一些事情,如洗手、上厕所等;手眼协调能力进一步加强;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如浇花等。
24-30个月
独立穿衣服、折衣服;也可以做些家务,如擦桌子、擦鞋等;语言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可以跟别人展开对话。
30-36个月
这个阶段的孩子可以独立做切、洗、种植等工作;可以用各种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开始主动和小伙伴们打招呼了。
宝宝从出生到3岁
每天都有新的变化
爸爸妈妈们千万不要错过哦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我是一位6岁女童的母亲,近来她总是反复咳嗽,嗓子红肿,西药中药无效,令我非常担忧。每次咳嗽都是从嗓子红肿开始的,断断续续,好了以后不久又开始。白天咳得比较连续,夜晚较安稳,嗓子红的好多了。我们已经尝试了将近一个月的治疗,但情况并未改善。
在朋友的推荐下,我决定尝试线上问诊。通过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平台,我与一位资深的儿科医生进行了交流。医生详细询问了孩子的症状,并了解到大便经常干、胃口不是太好、晚上睡觉出汗多等情况。医生告诉我,这些症状可能与肾虚有关,并建议我给孩子服用中成药来调理身体。
医生开具了处方,并指导我如何正确服用药物。我们按照医嘱给孩子服药,效果非常明显。孩子的咳嗽逐渐减轻,嗓子也恢复了正常颜色。我们非常感谢医生的精湛医术和优质服务。
我女儿今年13岁,已经来月经了。最近她总是在半夜被脚抽筋惊醒,疼得她直叫。我们一家人都很担心,带她去医院看了好几次,但医生总说是生长痛,给开了一些钙片就让我们回家了。可我总觉得不对劲,毕竟她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怎么还会有生长痛呢?
我决定试试网上问诊,毕竟现在科技这么发达,应该能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于是我在京东互联网医院上找到了一个专门看儿科的医生,向他描述了女儿的情况。医生很耐心地听完了我的描述,然后告诉我说可能是因为缺钙和维生素D引起的。他们建议我们增加日晒时间和活动量,同时补充碳酸钙D3片。还说可以查个维生素D水平,以便更精确地调整治疗方案。
我按照医生的建议给女儿补充了钙和维生素D,并且每天带她出去晒太阳和做一些适当的运动。果然,过了几周,女儿的脚抽筋症状明显减轻了。我们一家人都很高兴,感谢京东互联网医院和那位医生帮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
我是一个新手妈妈,自从宝宝出生后,我的生活就被各种育儿问题所困扰。最近,我开始担心宝宝的钙摄入是否足够。100天的宝宝,需要补钙吗?我决定寻求专业的医疗建议。
通过京东互联网医院的线上问诊服务,我很快联系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儿科医生。医生告诉我,3个月大的宝宝可以开始补钙了,但原则上6个月大的宝宝才是正常的补钙时期。然而,如果宝宝出现缺钙的症状,例如睡觉惊醒或枕秃,也可以及时补钙。
我向医生咨询了宝宝的具体情况,包括之前医生开的伊可新和碳酸钙。医生建议我继续按照之前的方案给宝宝补钙,并推荐了一种适合他吃的钙片。同时,医生也提醒我,宝宝太小,不能过量补钙,每天只需吃一个就行了。
除了补钙,医生还建议我给宝宝补充DHA,这对宝宝的脑部和视力发展都非常重要。同样,医生也强调了每天只需吃一个的原则。
通过这次线上问诊,我不仅解决了宝宝补钙的问题,还学到了很多关于宝宝营养和健康的知识。京东互联网医院的服务真的很方便和实用,我会继续使用它来关注宝宝的健康。
我记得那天晚上,我的姑娘小雨(化名)突然开始发烧,咳嗽不止。作为一名母亲,我心急如焚,立即带她去医院。经过一系列检查,医生告诉我小雨患了细菌感染,需要服用抗生素治疗。医生开了头孢和阿奇霉素,并嘱咐我注意观察小雨的病情变化。
然而,五六天过去了,小雨的病情并没有明显好转。她的白血球计数从14000上升到了17000,低烧依旧,鼻涕也越来越多。再次就诊后,医生建议我们更换为进口的头孢托仑匹酯颗粒。小雨服用了一天后,体温就恢复正常了,但鼻子还是有点不舒服。
我开始担心,是否进口的头孢托仑匹酯颗粒比普通的希刻劳更有效?我决定向医生咨询。通过线上问诊平台,我向一位经验丰富的儿科医生提出了我的疑问。医生解释道,头孢托仑匹酯颗粒是一种广谱抗生素,适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感染,包括呼吸道、泌尿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等。相比之下,希刻劳主要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和中耳炎等疾病。因此,在小雨的病情中,头孢托仑匹酯颗粒可能更适合。
医生还建议我,在小雨服用抗生素五天以上后,最好去医院检查血常规,以了解炎症控制情况。同时,医生也提醒我,孩子的反复感冒可能与免疫力下降有关,建议我给小雨服用玉屏风散来增强体质。
通过这次线上问诊,我不仅解除了自己的疑虑,也学到了很多关于抗生素和儿童健康的知识。感谢互联网医院和专业的医生们,让我们在家中就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
我是小李的妈妈,最近三周来,小李的嗓子一直呼哧呼哧的,咳嗽声粗重,鼻塞严重,流清鼻涕。起初我带他去看了当地的医生,医生说是肺热,开了清肺糖浆和罗红霉素。但是喝了一瓶多的清肺糖浆,情况并没有好转。我们还尝试了贴中药贴,但小李总是抓痒,根本不能坚持下去。他的精神状态还不错,除了昨天晚上发了一夜的低烧,早上就退了。由于疫情的原因,我不想带他去医院排队等候,于是决定在网上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通过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在线问诊服务,我联系到了王医师。王医师非常耐心地听完了我的描述,并询问了一些详细情况。根据小李的症状,王医师初步判断可能是支气管炎合并感冒,建议我们去医院做血常规检查,并给出了治疗方案:口服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达芬霖或内舒拿喷鼻,缓解鼻塞流鼻涕;加一个易坦静止咳化痰;如果有炎症,需要加一个消炎药如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或头孢唑肟。王医师还特别提醒我们要注意既往有无药物过敏史,并强调了检查的必要性,避免病情拖成慢性。
在王医师的指导下,我们决定带小李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和治疗。虽然这个过程有些曲折,但我很感激王医师的专业建议和耐心解答。通过这次经历,我也更加认识到在线问诊的重要性和便捷性,尤其是在疫情期间,能够在家中就得到专业的医疗帮助,真是太好了。
我儿子今年7岁,自从上幼儿园后,总是反复患上支气管炎。每次发作,他都会咳嗽不止,甚至咳到吐,脸上还会出现像雀斑一样的红斑。尤其是在冬天,这种情况更为严重。每次发作,我们都只能带他去医院挂水,希望能够缓解他的症状。然而,挂水并不能根治他的病情,反而让他变得越来越依赖药物。作为一个母亲,我感到非常无助和焦虑。
我开始四处寻找解决方案,希望能够找到一种方法彻底治愈他的支气管炎。有一天,我在网上偶然发现了京东互联网医院,决定尝试一下线上问诊。通过与一位资深的儿科医生进行交流,我了解到支气管炎的治疗并不仅仅是控制感染,还需要从根本上调整孩子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医生建议我们给孩子多喝水,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避免接触过敏原等。同时,医生也开了一些中成药,帮助孩子增强免疫力和改善肺功能。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们开始按照医嘱进行调理。几个月后,孩子的支气管炎症状明显减轻,咳嗽和吐的次数也大幅度降低。我们再也不用担心每次发作都要去医院挂水了。通过这次经历,我深刻体会到互联网医院的便利性和专业性,也感谢医生给予我们的帮助和支持。
我还记得那天晚上,孩子的咳嗽声让我彻夜难眠。从那以后,布地奈德就成了我们家中的常客。每次去医院开药都需要排队等候,直到我发现了京东互联网医院。通过线上问诊,医生可以直接开具处方,省去了很多麻烦。只是这次,在开药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小插曲。
当我告诉医生孩子需要开布地奈德时,他却误解为不他林。幸好我及时发现并纠正了错误。整个过程中,医生非常耐心地回答了我的问题,并且在我提供了孩子的体重、过敏情况以及肝肾功能等信息后,成功地开出了正确的处方。
这次经历让我更加信任线上问诊的便捷和效率。虽然有时候会出现一些小问题,但只要我们保持沟通,问题总能得到解决。现在,孩子的咳嗽已经好转了很多,我也可以安心地睡个好觉了。
我是小明的妈妈,最近我发现小明总是张口呼吸,扁桃体肿大已经有好几年了。最让人担心的是,他最近老是睡不饱,白天也总是精神不振。作为一名关心孩子健康的母亲,我开始四处寻找答案。终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我了解到了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存在,并决定尝试线上问诊。
通过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平台,我联系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医生首先询问了小明的症状,包括张口呼吸、扁桃体肿大、喜欢挖鼻孔等。然后,医生要求我拍摄小明的舌苔照片,并注意光线和拍摄前不要让小明喝水或吃东西。医生还询问了小明的便秘情况和是否有鼻塞等问题。最后,医生诊断出小明可能患有肿脾虚证,建议我们先尝试中药调理一段时间,避免手术治疗。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们开始了中药治疗。医生特别强调了使用京东合作药房的颗粒剂,并告知我们不要自行购买药物。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小明的症状有所改善,睡眠质量也得到了提升。我们非常感谢医生和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帮助,感谢他们为我们提供了便捷、专业的医疗服务。
我还记得那天晚上,我的小宝宝咳嗽得厉害,发烧也高达38.3度。作为一个新手妈妈,我感到非常焦虑和无助。幸运的是,我知道可以通过京东互联网医院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
我打开了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应用程序,选择了儿科专家进行在线咨询。医生很耐心地听我描述宝宝的症状,并问了一些问题来了解更多信息。经过一番交流,医生告诉我宝宝可能是因为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和发烧,建议我给宝宝服用小儿鼓翘清热颗粒和福尔可定口服液。
我按照医生的建议去药店购买了药物,并在家中给宝宝服用。几天后,宝宝的症状明显改善,咳嗽减轻,体温也恢复正常。我非常感激京东互联网医院和那位医生,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及时帮助让我避免了不必要的焦虑和麻烦。
我是一个五岁的孩子的妈妈,最近发现我的孩子有扁平足的迹象。起初我并没有太在意,毕竟孩子还小,很多问题都会随着成长而消失。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开始注意到他在跑步或跳跃时的姿势有些不正常,脚底板接触地面时的方式也和其他孩子不同。这让我开始担心起来,是否需要进行手术干预治疗?
我决定寻求专业的医疗建议。由于我们住在石家庄市,离大城市的专科医院较远,我选择了通过京东互联网医院进行线上问诊。这个平台上有许多资深的医生可以提供帮助。
在与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交流后,我了解到孩子的扁平足并不需要立即进行手术。医生建议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穿合适的鞋子,避免赤脚或穿平底鞋;其次,使用足弓垫来提供额外的支撑;最后,定期复查,观察孩子的足部情况是否有所改善或恶化。医生还提醒我,七岁以后再进行复查,到那时可以更好地判断是否需要手术干预。
虽然我仍然有些担心,但医生的建议让我感到安心。现在我会更加关注孩子的足部健康,并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日常调理。同时,我也会密切关注孩子的发展,确保他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