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儿童乳牙龋齿率70%,宝宝多大适合刷牙?

儿童乳牙龋齿率70%,宝宝多大适合刷牙?
发表人:王医生说健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升高,宝宝们的饮食营养也丰富起来。

 

一些家长认为,宝宝年龄还小,等长大一些再开始注意口腔卫生也不迟。于是,被放任的食物残渣渐渐在牙隙中腐烂,细菌开始滋生,宝宝的牙齿逐渐被腐蚀。

 

据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统计,我国5 岁儿童龋齿率为70%,龋齿患病率日益增长。

 

还有一些家长,虽然早早意识到保护乳牙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宝宝抗拒刷牙的哭闹,或是刷牙方法的误用,仍导致宝宝满口“烂牙”。

 

 

给宝宝刷牙自然是越早越好,但万一宝宝抗拒、不配合怎么办?这时就需要家长的强制进行了。

 

宝宝3岁以前,家长要在帮宝宝刷牙的同时,培养宝宝自主刷牙的意识;在宝宝3岁以后,逐渐有了刷牙意愿,家长可以在一旁检查宝宝刷牙方式,避免操作不当。

 

家长们不要忽视乳牙的重要性,乳牙往往要伴随宝宝6-10年,如果在此期间没有好好保护,导致龋齿形成,很容易伤害到牙根牙髓,对日后恒牙的形成十分不利。

 

因此,我们从宝宝出生开始,就要做好口腔卫生的护理。


4-6个月

 

这段月龄的宝宝大多数孩子吃奶,建议在哺乳后,宝妈可以采用一次性纱布擦拭宝宝的牙龈和口腔黏膜,避免病菌滋生。

 

妈妈在清洁宝宝空腔的同时,可以观察宝宝出牙和口腔健康情况。

 

 

6个月-3岁

 

大部分宝宝在6-18个月时,宝宝的乳牙要陆陆续续长出来了。所以“刷牙计划”就该正式实施了。由于6个月以后的宝宝,普遍都开始添加辅食了,口中难免会留有食物残渣,建议妈妈开始用乳胶手指和温水给宝宝清理空腔。

 

18个月以后,宝宝的自主意识开始建立。起初,宝宝对于刷牙一定是抗拒的。这时,就需要宝爸宝妈的耐心引导,以身作则,和宝宝一同刷牙。坚持早晚各一次刷牙,有利于培养刷牙习惯。

 

由于宝宝的自控力还比较差,需要家长的培养和督促。在刷牙时,可以让宝爸制住孩子的四肢,将孩子的头平放在宝妈的膝上,然后由宝妈进行刷牙工作。

 

由于这个年龄的宝宝还不能很好的漱口,因此牙膏的用量建议为米粒大小。而牙膏的选择建议使用低氟牙膏。

 

家长培养孩子按时刷牙的习惯,不仅可以保持孩子的口腔卫生,还能训练宝宝的精细动作,加强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


3-6岁

 

三岁以上的儿童,已经有自主刷牙意识。在使用牙膏时,建议用量为豌豆粒大小的牙膏,然后用少量清水漱口。

 

这个年龄段的宝宝适合采用“圆弧刷牙法”,刷牙时在牙面画圆圈的方法。家长在孩子刷完牙后,要检查牙内侧、和咬合面的洁净程度。


6岁以后

 

6岁以后,很多宝宝已经能自觉地刷牙,但需要家长检查刷牙的方法。

 

这个年龄段的儿童一般采用“巴氏刷牙法”,刷毛呈45-60°在牙齿、牙龈交界处进行刷动,并全面刷牙。

 

牙齿咬合面上的窝沟,是蛀牙的高发地。恒磨牙的咬合面上会出现很深的窝沟,容易堆积代谢物、残渣,导致蛀牙。

 

因此,在蛀牙未出现时,应及时进行窝沟封闭,防止食物残渣进入牙隙,保护牙齿。

 

在6-7岁,第一次恒磨牙出现时进行第一次窝沟封闭;在11-13岁,第二次恒磨牙出现时进行第二次窝沟封闭。


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定期进行牙齿检查,防患于未然。

 

家长们不要忽视母乳宝宝的口腔卫生,因为乳牙一旦变成了龋牙,对日后的恒压萌出是由影响的,所以妈妈们无论采用哪种喂养方式,都要好好保护宝宝的牙齿。为宝宝以后能长出一口整齐的牙齿,立刻行动起来吧。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每当做一顿大餐后,看着孩子认真吃饭,作为家长心里是暖暖的,但就在孩子吃完饭幸福地抹抹小嘴后,露出笑容时,一嘴参差不齐的小牙齿立马显得很突兀,甚至夹杂着几颗小龅牙,家长心里瞬间拔凉。

     

    相信这一幕是很多家长朋友们都碰到过的情况,不知何时,孩子的牙齿慢慢开始长的歪歪扭扭。

     

    家长们不知该如何是好,任其发展不予管理?还是积极进行医学矫正?需不需要矫正?如何矫正?

     

    看到邻居家的小朋友们都戴上了牙套,要不要给孩子也装一个?相信这些问题都萦绕在很多父母们的心里。

     

    暑假来临,不妨带孩子去看看牙,Dr.京先带你了解一下儿童牙齿不齐、牙齿矫正那些事儿。

     

     

    什么是牙齿不齐?

     

    俗话说,知彼知己。方能百战不殆。要想矫正这个牙齿不齐,首先就要了解它。

     

    牙齿不齐又称为错颌畸形,一般是指在小孩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先天遗传因素或后天环境因素造成,先天遗传因素这没得说,就是遗传了父母牙齿不齐的基因。

     

    后天环境因素就比较复杂了,例如口腔疾病(牙周炎、牙齿更替障碍)、不良用牙习惯(喜啃食硬质食物、咀嚼过于用力)都属于后天影响因素,能够诱发牙齿不齐的发生。

     

    另外,牙齿不齐还可由于在小孩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因外伤等暴力因素原因所导致。

     

     

    牙齿不齐可表现为:牙齿排列不齐、上下牙咬合时相互之间对应关系的异常、颌骨大小形态位置的异常、甚至面部畸形 [1]

     

    那么牙齿不齐的主要类型有哪些呢?看看你家孩子有没有以下现象:

     

    ① 牙列拥挤,即牙齿排列不整齐,这一点最常见,是大多数牙齿不齐小朋友的问题,不但影响美观,还容易造成龋齿;

    ② 牙列稀疏,即牙齿间缝隙过大;

    ③ 上颌或下颌前突,即龅牙;

    ④ 反合,即地包天,正常情况下我们都是上排牙包裹下排牙,但是反合时,就会出现下排牙包住上排牙的不美观现象;

    ⑤ 下颌后退,即下巴显得特别小;

    ⑥ 牙齿开合,即上、下牙合不拢;

    ⑦ 偏颌,即面部发育不对称;

    ⑧ 多生牙或先天缺牙,即多长牙齿后推挤到临近牙齿,或牙齿不生长造成缺失 [2]

     

     

    牙齿不齐居然有这么多的类型,是不是十分惊人?大多数的牙齿不齐都是需要医学矫正的,任由其发展只会越来越歪,甚至影响到其他正常牙齿的健康。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帮助牙齿不齐的孩子进行牙齿矫正呢?应该在孩子几岁时带他们前往进行矫正呢?

     

    牙齿矫正的最佳时机

     

    牙齿矫正以早发现、早矫形为原则。最佳的矫正时间以孩子们牙齿畸形的具体情况和生长发育阶段来确定。

     

    说白了就是,牙齿矫正越早越好,但是不同牙齿不齐的类型,矫形时间不同。

     

     

    例如,前文中提到的地包天、下颌后退、偏颌、开合、牙齿阻生、恒牙发育迟缓等,应尽早治疗,最早可在小朋友3-4岁时就可以开始医学矫正了。

     

    当牙齿不齐表现为面部骨骼发育不对称、发育不足、发育过度、恒牙埋伏阻生等问题时,则应在女孩8-9岁之前、男孩11岁之前进行矫正。

     

    当然,也不是说超过了这个年龄就无法纠正了,只是我们人体的牙齿一般分为乳牙和恒牙,乳牙在出生后六个月至6岁之间长出并逐渐脱落,6岁起开始长出恒牙,恒牙一般在12-14岁会完全发育结束。

     

    因此,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恒牙发育越来越成熟,这时对牙齿的矫正效果就没有年龄小时那么好了,矫正过程也会比较困难 [3]


    因此再次提醒各位家长,如果孩子的牙齿出现不齐的情况,最好每半年就带他们去正规医院的口腔科进行检查,随时根据病情变化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


    那么,我们经常看到的隔壁小孩牙齿上的牙套是怎么回事呢?牙齿矫正都有哪些方式呢?

     

     

    牙齿矫正器怎么分?

     

    牙齿矫正一般都需要借助矫正器来达到矫正效果,矫正器种类繁多,琳琅满目,主要可以分为这几种:

     

    按目的分类

     

    • 矫治型矫正器:对已经发生的牙颌面畸形进行主动矫治;
    • 预防型矫正器:对有潜在牙齿不齐的儿童进行预防,如缺隙保持器,可以保持牙弓长度,避免牙齿向不齐的方向生长发育;
    • 保持型矫正器:矫正治疗后,保持矫正过的牙齿固定在新的位置上,避免复发 [4]

     

    按固位方式分类

     

    • 固定矫正器:通过医用粘固剂把矫正器粘固于牙齿上,戴上后我们就不能取下来了,需要医生使用器材才能取下;
    • 活动矫正器:附于牙齿或黏膜上,孩子自己可随意摘下或戴上 [5]

     

     

    按材料分类

     

    例如金属或陶瓷普通托槽矫正器、金属或陶瓷自锁托槽矫正器、以及可自由穿戴的隐形无托槽矫正器 [6]

     

    至于究竟该选择哪一种类型的矫正器,除了经济因素、美观因素,更重要的还是需要带孩子前往正规医院的口腔科就诊后,根据孩子牙齿不齐的情况来选择。

     

    拥有一口整齐健康的牙齿,不仅可以使孩子更好地享受美食,还可以提升颜值,让孩子绽放自信的笑容!

     

    参考文献:
    [1] 冯琳静.牙齿错颌畸形有哪些[J].幸福家庭,2021(04):99.
    [2] 游弋. 儿童牙齿矫正的那些事儿[J]. 家庭医学(下),2020(10):22-23.
    [3] 谢贤聚. 牙齿错过“黄金时间”还能矫正吗[N]. 北京日报,2021-05-12(015).
    [4] 刘兴华.不同材料矫正器在口腔牙齿矫正中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01):73-74.
    [5] 罗立伟.不同材料矫正器在口腔牙齿矫正中的应用分析[J].系统医学,2017,2(24):113-114+117.
    [6] 姚远.口腔牙齿矫正中不同材料矫正器的应用效果对比[J].临床医学,2016,36(10):45-46.
  •   每个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副健康、整齐、洁白的牙齿,但由于遗传、吃食偏软、不良习惯等种种原因却造成孩子的牙齿不太整齐,许多妈妈为此有所担心:牙齿不齐有什么危害?目前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能让牙齿变整齐?让牙齿变整齐有没有年龄的限制?带着众多疑问小编现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宝妈们有所帮助。

      牙齿不齐危害篇

      Q:孩子牙齿不齐好多妈妈担心有危害,这种顾虑正确吗?

      从健康层面来说:首先,牙齿畸形影响儿童口腔功能的正常发挥,如咀嚼功能、发音功能、呼吸功能;其次,牙齿畸形还会影响儿童的面部美观,引起面部畸形;再次,牙齿不整齐刷不干净,容易造成龋坏、牙石、牙龈炎等;从心理层面来说:由于牙列不齐所造成的对面部形象的损害,给儿童的思想带来一定负担,甚至会产生自卑感,影响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

      牙齿矫正方法篇

      Q: 孩子小小的牙齿问题有可能成为身体健康蝴蝶效应的起点,容不得家长忽视!主任,目前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能让不整齐的牙齿变整齐?

      A: 目前,牙齿矫正的方法主要有。牙齿矫正就是通过使用各种牙齿矫治器给牙齿施加温和而持久的生物力,使之慢慢移动,恢复到正常位置,将牙齿排列整齐。目前虽然牙齿矫正器有很多种,但是它们的原理都是一样的,在牙齿矫正器矫正过程中,顾客需要有耐心和毅力,不可操之过急,要不然就达不到牙齿矫正的最佳效果。

      牙齿矫正年龄篇

      Q:牙齿矫正是让不整齐的牙齿变整齐的唯一途径,那么牙齿矫正没有年龄限制?

      A: 由于人的牙槽骨一生都处于变化中,矫正是没有年龄限制的,成人也可牙齿矫正。临床上有48岁做牙齿矫正的,同样达到了理想的效果,故牙齿矫正没有最晚,但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最佳矫正年龄阶段”。

      第一阶段:乳牙期(3~6岁左右),此时我们的恒牙还没有萌出,可以通过戴用口腔内活动矫正器进行矫治,疗程约6个月左右,早期治疗对患儿颌面部的正常发育非常有益。如果您的孩子错过了这个最佳时机,不要紧,赶快抓住第二个最佳时期。

      第二阶段:混合牙期(在7~11岁),此时新生恒牙开始萌出,牙齿生长很快,咬合不稳定,是牙齿畸形的多发期。您可以带孩子去看牙医,正畸医生根据不同程度可以从轻至重分别采用活动或固定矫治器,甚至配合口外整形力来纠正牙列。

      第三阶段:成人恒牙期(12~18岁左右),这时牙齿畸形的诊断比较明确,孩子恒牙列已经形成,在此生理发育期内矫正,速度快而且矫正效果稳定。

  • ——早期矫正的意义(避免替牙结束后的矫正或者减小需要矫正时的操作难度)

    龋齿的及时干预后,发现有宝宝牙齿的其他情况,如何考虑呢?这次的分享接续上次的内容:

    比如乳牙的反颌——“地包天”、多生牙(马牙)、牙齿萌出异位(错位)、先天缺失牙齿等等每种情况,都需要怎样的干预,以及干预的时机如何选择呢?

     

    图1显示的“马牙”或称“板牙”,医学上叫做“上皮珠”,是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的,不是疾病;“马牙”不影响婴儿吃奶和乳牙的发育,“牙根”非常短,在出生后的数月内会逐渐脱落;有的婴儿因营养因素,“马牙”不能及时脱落,这也没多大妨碍,不需要医治;——请避免自行“挑破”,担心引发感染。,

    图2、5是有牙齿的位置萌出异常,可以考虑早期的活动矫正,牙弓局部调整,可以减少替牙后矫正的难度。

    图3是俗称的“地包天”——反颌,需要尽早纠正,建议是在孩子发现的初期,可以是在三岁左右,不建议拖延到替牙的阶段,牙齿松动,不容易纠正上下颌的关系;上颌骨的发育多数会在10岁左右减缓或者停止,如果纠正较晚,容易导致上颌骨发育不足,容易呈现凹面型。

    图4是有先天的牙齿缺失,建议考虑空间管理,好处第一是对美观性有提高,避免孩子的不自信;第二是避免发音习惯的不良;第三是保留足够的替牙空间,对后续牙齿的排列整齐有辅助效果。

    如果还有其他的疑问,您可以准备具体的口内图片,点诊我,了解更详细的建议

     

  • 高中时乃情窦初开,正值爱美的年纪,却常常苦于一口黄黄的牙齿,于是乎惶惶不可终日也。相信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曾有过我这样的苦恼,即为何电视中,那些明星们各个都是唇红齿白,而我这毫无血色的双唇下,包被着一口大黄牙;甚至是身边的好多人,他们的牙齿也都比我的白,怎么办啊?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来了解一些牙齿的小知识

    牙体是由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三种硬组织和里面包绕的牙髓组织组成的。釉质是全身最硬,矿物质含量最高的组织,无机物占96%-97%,无机物主要为羟基磷灰石晶体简单来说,是一种类似于白石灰样的物质,外观呈乳白色或淡黄色;牙本质硬度稍低,无机物含量为70%(仍比骨组织硬度高),外观呈淡黄色;因釉质的透明度较高,故正常的恒牙呈现牙本质的颜色(且釉质矿化度越高,牙本质色约明显),而黄的程度存在轻微的个体差异。

     

    而且好多细心的家长也常常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孩子的牙本来挺白的,又小又白又整齐,可等他一换完牙,则变得又大又黄又挤。这是因为相较于恒牙来说,乳牙的矿化程度低,呈现青白色或近白色,而恒牙则为淡黄白色。

     

    另外所谓的大和挤大多也是暂时性的,这是因为颌骨的生长和牙齿的替换不同步造成的,牙齿替换的早而突然,但牙冠的大小在一生中基本恒定,而颌骨呈现一种渐进性的生长,随着年龄的增长,便会发现,其实这新长出来的牙也没有那么大了,而且也不再挤了。

    接下来再了解一些病理变化

    1.外伤牙-受过外伤的牙齿,如未进行及时有效地处理,后期多出现牙髓坏死,牙齿呈现黄褐色或者灰褐色。

     

    2.四环素牙-怀孕期间、哺乳期间或者8岁以下的儿童服用四环素族的药物,都会导致儿童出现四环素牙(恒牙更为明显),牙面呈现为黄色-灰色-黑灰色不等,与服用剂量相关,多见于70年代出生的人。

     

    3.氟斑牙:饮食、饮水中氟含量过高引起,牙面呈现白垩色到黄褐色的斑块,有时甚至并发牙齿的缺损,多有高氟地区生活史。

     

    4.釉质发育不全,是一种发育畸形,多由营养不良所引起(维生素A、C、D及钙磷的缺乏),表现为牙面上有白垩色或是褐色的细横纹,多左右成对出现。

    那么面对不同的情况,我们如何改善呢?

    1.牙体无疾患,只是单纯的想要美白者,可选用漂白法治疗,也可选择贴面修复。

     

     

    2.若外伤牙,并发牙髓疾患者,先进行根管治疗,同期行内漂白法或者全瓷冠修复。

     

    3.对于着色比较深者,单纯的漂白和贴面修复效果不是很理想,则需要行全冠修复。

     

    漂白法相对比较简单,损伤小,尤其外漂白术,不影响磨损牙体组织;贴面修复见于牙齿形状不太好,对美观要求高者,需要磨除一层唇侧的牙体组织,但修复效果更为理想;全冠修复则需要磨除一圈的牙体组织,损伤相对较大,多见于同时伴发牙体疾患者(如龋病,牙髓根尖周病)。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我们都知道,牙齿是我们的咀嚼器官,为我们咀嚼食物时所用的,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牙齿的咀嚼也能为我们分泌唾液腺,促进我们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因此,牙齿对于我们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儿童牙齿健康的重要性吧。

     

     

    儿童牙齿健康的重要性

     

    1、有利于小儿的生长发育。儿童期是生长发育的旺盛期,健康的乳牙有助于消化和营养的吸收,有利于全身的生长发育。正常乳牙能发挥良好的咀嚼功能,给颌骨以良好的功能刺激,有助于颌骨的正常发育。2、有利于恒牙的正常萌出及正常恒牙列的形成。乳牙列的存在为继承恒牙的萌出预留出间隙,过早乳牙丧失,邻牙发生移位,恒牙萌出时间隙不够,导致恒牙排列不齐。3、有利于儿童发音及正常心理。

     

    儿童口腔的保健方法

     

    1、学习口腔保健知识 幼儿正处在既长身体,又长知识的重要时期,自己主动选读一些有关口腔保健的科普性的读物,提高认识,培养自我口腔保健能力。2、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 每年至少1次。做到早发现问题,即使给予处理。正确对待有病乳牙,决不能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应在牙医的指导下,给予恰当的处理。3、学会正确的刷牙方法 选有保健牙刷和含氟牙膏。做到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从小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其实儿童对牙齿的保护不仅仅是为了进食食物,也是为了自身的生长和发育。而有些人认为乳牙并不重要,反正到时也会脱落再长新的,而这种想法是错的,乳牙也是有很重要的作用的,特别是在婴儿到儿童这一阶段作用更为明显。

     

    宝宝的牙齿小测验  

     

     

    1、您有发现宝宝牙齿或颌部变形吗?2、宝宝在吃饭、喝水、咬合、咀嚼或吞咽方面有问题吗?3、宝宝是否有下列习惯:磨牙或咬牙、压舌、咬指甲、咬或吸吮嘴唇、舔牙?4、宝宝睡觉会一直保持张大口状态吗?5、宝宝睡觉经常鼻鼾吗?6、宝宝在3岁以后还会吮吸拇指或奶嘴吗?7、宝宝主要用口、而非鼻子呼吸?8、宝宝因为意外或龋齿而乳牙提早掉落吗?9、乳牙还没掉恒牙都已经长出来了么?10、为什么牙齿一边换了另外一边迟迟没有换?

     

    若上述问题有2题或以上回答“是”,那么您的宝宝可能有口腔异常的情形。您应与牙科医生约诊。他们在必要时可介绍一个正畸科专家、语言治疗师或耳鼻喉专科医师等专家给您。

  • 作者 | 宣教科  高艳红

    文章首发于 | 南阳市口腔医院公众号

     

    孩子到了换牙时期,牙齿没有萌出,大多数家长可能会不放在心上,认为早晚会换的。

     

    可是最近南阳一名9岁男孩因为门牙旁边的牙迟迟长不出来,家长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医生从孩子嘴里发现未萌出的牙组织周围竟然深藏了70多颗小牙,太震惊了!

     

     

    人怎么会长出这么多牙齿?这到底是什么怪病?

      

    南阳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主任蒋子超检查发现孩子的上颚部位有点鼓,根据患者口腔CT片发现有一2.0*2.0*2.0cm的高密度影,确诊该男孩患了牙瘤和上颌多生牙。

     

    牙齿也会得肿瘤?

     

    第一次听说这种怪病,这可吓坏了男孩的爸妈。在详细解释了男孩的病情并进行沟通后,家长同意医生为孩子实施手术。

     

    6月27日上午,蒋子超主任在全麻下完整地摘除了男孩右上颌的组合性牙瘤,现场清点奇形怪状的小牙有70多颗。同时医生还拔除了该男孩口内的埋伏牙。

     

     

    蒋子超主任介绍道,牙瘤生长于颌骨内,是由一个或多个牙胚组织异常发育增生而形成。其中可含有不同发育阶段的各种牙胚组织,直至成形的牙;形态不规则,可能近似正常牙,也可以没有牙的形状,只是一团紊乱的硬组织混合而成,其周围是纤维膜。

     

    牙瘤根据这些组织排列结构不同,可分为混合性牙瘤和组合性牙瘤两种。该男孩的情况属于组合性牙瘤。这种组合性牙瘤,患者发病年龄较小,好发于上颌切牙—尖牙区,镜下肿物由许多牙样结构所构成,这些牙样结构虽然不同于正常牙,但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和牙髓的排列如同正常牙的排列方式。

     

    牙瘤多见于青少年,生长缓慢,早期无自觉症状。往往因牙瘤所在部位发生骨质膨胀或牙瘤压迫神经产生疼痛,或因肿瘤穿破黏-骨膜,继发感染时才被发现。

     

    蒋子超指出,人类正常乳牙是20颗,恒牙是28-32颗。6-12岁为换牙期,口腔内既有乳牙,也有恒牙,到12-13岁完全替换成恒牙。

     

    家长若发现孩子恒牙延迟生长达半年,应带子女接受X光检查,以确保牙齿并没有受外物阻碍而无法生长,否则牙瘤有机会压迫神经,产生疼痛,影响进食以及出现面部麻痹。

     

    另外,有埋伏牙的也应尽早拔除,一方面容易造成错牙合畸形、邻牙牙根吸收、影响正畸治疗,另一方面它也是引发牙源性囊肿和肿瘤的原因。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文章首发于 | 范少轻正畸诊室

     

    我们人类拥有两幅牙列。婴幼儿时期的牙齿被称为乳牙。孩子6岁左右开始在最后一颗乳磨牙后面萌出第一恒磨牙,上下左右各一颗,共四颗。因为第一恒磨牙在替换的时候并不顶掉任何一颗乳牙,所以很多家长容易忽视,以为还会再换进而轻视了对它的清洁与治疗。因此在此提醒一下,六岁左右新长的那颗大牙是要用一辈子的,千万不能忽视。

     

    6-7岁左右小朋友开始替换下颌的切牙。替牙开始的时间存在个体差异,偏早或偏晚都不必过于紧张。但是!如果对侧同名牙(对侧位置相同的牙)已经萌出超过六个月,患侧乳牙一直未脱落或者乳牙脱落了恒牙迟迟未萌家长就要提高警惕了。最好带孩子去医院检查看看,是否存在恒牙先天缺失或阻生的问题。如果是先天缺失,替牙期一般不做特殊处理。但如果存在恒牙阻生则要考量干预时机。尽早干预牵引阻生牙不仅提高牵引成功率也能改善预后,使得阻生牙也能正常行使功能。

     

    以临床上一个小患者为例。患者就诊时口内右上中切牙未见,原本应该生长中切牙的部位由一颗多生牙占据。拍片后发现多生牙阻生于骨内,且由于生长方向异常,牙根发育明显受限。

     

    图1.阻生牙埋与骨内,牙根发育受限

     

    与患者家长充分交流后,患者家长选择正畸牵引阻生牙。通过正畸牵引纠正了牙齿的萌出方向,并拔除了占据中切牙间隙的多生牙。

     

    图2.阻生牙牙轴方向调整至正常

     

    阻生牙牙轴调整至正常后,可见牙齿牙根出现了继续发育,根长逐步接近正常。图3-5

     

     

     

    阻生牙的牵引尤其是伴有明显短根、弯根的阻生牙的牵引效果与患者年龄息息相关。年龄小的时候趁着牙齿仍有发育潜力,牵引到位后牙根仍可继续生长。而成年人不仅牵引难度大,即便牵引成功也只能接受牙根短的事实。

     

    所以,给替牙期小朋友的家长们一个建议:孩子出现以下情况:1.乳牙掉了迟迟未换;2.对侧同名牙已经萌出超过半年而患侧乳牙一直不掉。要密切关注替牙情况,不要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 文章首发于 | 范少轻正畸诊室

     

    先说答案:不完全是。

     

    在孩子六岁左右会在最后一颗乳磨牙后面新长一颗大牙。这颗牙齿是恒牙,也称“六龄齿”,医学上称之为第一磨牙。由于这颗牙齿在萌出的时候并不顶掉任何一颗乳牙,因此经常被忽视而成为口内龋齿高发牙位。

     

     

    “六龄齿”萌出后,前牙开始陆续替换。这个时候是一颗乳牙替换一颗恒牙的。如果数目不一致则要考虑恒牙先天缺失、恒牙阻生、多生牙等情况。

     

    乳牙替换完成后,在“六龄齿”的后面还会再长一颗大牙,又称第二磨牙。

     

    第二磨牙长完后恒牙是不是就长全了?No!No!No!

     

    还有第三磨牙,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智齿”。智齿通常在18岁左右逐渐发育成熟,但大部分人长不正。

     

     

    总结一下:乳牙和恒牙在数目上并非一一对应。正常情况下,乳牙20颗,恒牙32颗。​​​​

  • 经历十月怀胎,宝宝出生后,各方面发育都倍受家长关注,都说孩子出生后真的是一天一个变化。一出生是个没有一颗牙齿的小家伙,在五六个月的时候就开始慢慢两颗两颗的往出蹦小牙,了解宝宝长牙时间和顺序可自行观察宝宝牙齿发育是否符合规律,如果有异常也可第一时间发现,至少能找到具体依据。

    受宝宝个体情况发育不同,再加上遗传因素、后天喂养干预等问题,每个宝宝具体长牙时间也有差异,一般是在4-10个月左右开始有萌牙,在4个月时长出第一颗小牙也好,或者是在第10个月长出第一颗小牙也罢,这都是正常发育,没有任何特殊可言。在时间上是这样的,在顺序上,也有正常现象当然也存在极个别情况。接下来就具体介绍一下宝宝长牙时间和顺序,这是按照大多数宝宝 宝宝长牙时间和顺序做出的平均数据。

    宝宝长牙都是两颗两颗这样出,基本不会有单颗出现,开始是中切牙,也就是第一次长牙的就是两颗下中切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下门牙,间隔一个月左右开始长两颗上中切牙,也就是上门牙;

    通常在长上中切牙接着还会长出上侧切牙,与中切牙前后顺序,再间隔一两个月长出两颗下侧切牙;

    再间隔两三个月萌出下乳磨牙,同样是两颗,上乳磨牙与下乳磨牙间隔两个月左右萌出;

    接着是犬牙,同样是下犬牙、上犬牙这样的顺序;

    接着是第二乳磨牙,先下后上,在两颗上乳磨牙长出后,大概是在宝宝两岁左右,至此,宝宝的20颗小乳牙就全部长齐了。

    以上就是宝宝长牙时间和顺序,时间是个不确定因素,每个宝宝长牙齿的具体时间不太固定,会有前后差异,但牙齿萌出的顺序基本是不会变的,如果有什么特殊情况建议还是要找医生了解是否正常,这样更放心。

  • 作者 | 于晓云
    文章首发于 | 中医美容产后调养于大夫微博

     

    一般来说,孩子到了两岁半,20颗乳牙都萌出后,就可以开始教孩子学刷牙;3岁左右就应该让孩子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

     

    很多家长认为等宝宝长出牙齿再进行口腔的护理,实际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应该从宝宝出生后,宝爸宝妈们就应该重视宝宝的口腔护理了。那么宝宝多大开始刷牙呢?

     

    一般来说,孩子到了两岁半,20颗乳牙都萌出后,就可以开始教孩子学刷牙;3岁左右就应该让孩子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

     

    刷牙不仅可以清洁牙齿、去除牙菌斑,还可以起到按摩牙龈,促进牙龈血液回圈的作用,能够改善局部营养和氧的供应,以利组织代谢,提高牙龈的抗病能力。所以,刷牙是维护口腔清洁,预防龋齿、牙周病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宝宝一岁多两岁,已经长蛀牙了,怎么办?

     

    这个年龄出现蛀牙,属于蛀牙发病比较早的年龄,首先检查宝宝是不是进食甜食的频率太高,是否做好牙齿的彻底清洁,是否有含奶瓶睡觉的习惯。先要改正不良的习惯,已经出现的蛀牙及时补起来,但是这个年龄的宝宝还不能配合医生的治疗,如果蛀牙比较严重,可能需要在全麻下治疗。如果蛀牙只是刚刚开始,可以先观察,等宝宝可以配合时再做治疗。

     

    如何做才可以预防宝宝的牙齿出问题?

     

    少吃甜食,好好刷牙,养成良好口腔卫生习惯;宝宝从半岁开始每3-6个月定期见牙医,牙医会发现一些父母平时不能发现的牙齿隐患,及早处理效果会更好。

     

     

    宝宝看牙不配合怎么办?

     

    宝宝看牙不配合可能因为有过不愉快的看牙经历,或者被传递过看牙会很痛的信息。遇到这种情况,解决宝宝看牙恐惧的问题可能比看牙本身还要来的重要。

     

    治疗就要循序渐进慢慢来,完全有可能前几次的就诊都是在和医生建立信任,而对于牙齿本身什么处理都没有,但是宝宝一旦接受,后面的治疗就不是问题。宝宝看牙,也需要父母的配合。

     

    怎么预防宝宝牙齿长歪呢?

     

    牙齿不齐和遗传有关系,这个原因无法干预。还和一些口腔习惯有关系。比如:口呼吸,咬铅笔,咬手指,吞咽时舌头的位置不对等等都可以导致牙齿的不齐。 如果孩子有定期看牙的习惯,这个问题在医生检查中一般都会及时发现。​​​​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