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此物是人体“加湿器”多吃再好的身体也扛不住

此物是人体“加湿器”多吃再好的身体也扛不住
发表人:美珍健康课堂

冬天天气寒冷温度低,容易感染风寒;夏天气温高又潮湿,则容易中暑。风寒与暑湿都被中医认为是引起机体发生病变的原因。饮食中食物种类对于人体性质具有很大的影响。

 

有些食物吃多了会使人体内的湿气加重,而另一些食物却具有去除湿气的功能。过多的湿气积聚在人体内会使机体出现一些异常表现,此时如果再吃加重湿气的食物会使我们的健康状况变得更加糟糕。

  

 


湿气重,身体会出现哪些异常的症状呢?

过多的湿气积聚在体内会使我们的健康质量下降。湿气重最常见的表现是消化功能降低,很多朋友会出现吃饭的时候没有什么食欲,吃一点东西就感觉饱胀或者恶心。食物吃到肚子里后觉得根本不消化。

 

湿气重会体现在我们的皮肤上,有些朋友会发现头发特别爱出油,才洗了没两天又成了“大油田”。不但是头发,脸上天天也感觉油腻腻的。长期处在一种湿气重的状态时也会使我们觉得全身没有力气,精神状态也会不太好。

  
如果身体出现了以上异常症状应该怀疑体内的湿气比较多,应该采取一些适当锻炼,少吃一些加重湿气的食物。夏天天气温度比较高,大家都喜欢坐在空调屋内,长时间吹冷风容易寒凉。

 

如果不进行锻炼身体没有办法出汗,体内的湿气也就排不出来,所以即使天气较热,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也要进行适度的运动,让身体出一些汗,排一排过多的湿气。适度运动的同时也要少吃一些加重湿气的食物。

  
加重湿气的食物一:油炸烧烤类食物

 

油炸烧烤类食物大多数都是属于不利身体健康的食物,这类食物经过高温的加工制作后热量变得很高。而且油炸烧烤类食物多数含的脂肪量都很多,油脂太多并不利于消化器官对食物的消化。

 

这类高油脂的食物长时间存积在胃肠道就会使我们引起腹胀的感觉。这类食物吃多了会使胃肠道的消化功能降低,食物不能得到很好地消化的同时也加重了体内的湿气。

  


加重湿气的食物二:冷饮与雪糕

 

夏天天气热的时候,大家都喜欢喝一些冷饮吃一些冰激凌。这些食物的确能带走一部分体内的热量,但是吃的过多会损害脾胃。如果脾胃性质本身就比较寒凉的朋友吃冷饮与雪糕无异于在雪上又加了霜。

 

脾脏被认为是调节水分运转的重要器官。脾脏的功能减退对水的转运就会受影响,体内的湿气就会增多。胃与脾脏一样对食物的消化起着重要作用,胃的消化功能减弱直接会拖脾脏的后腿。

  
加重湿气的食物三:热带水果

 

除了冷饮与雪糕,水果在夏天也比较受大家的欢迎,但是一些水果吃得过多容易引起湿气积聚。西瓜是夏天的标志性水果,糖分和水分含量都很高,但是西瓜性质偏寒,如果吃得太多会使体内水的运化受影响,湿气加重。

 

除了西瓜这种常见水果,一些热带水果也会加重湿气。比如菠萝蜜、菠萝和芒果等。这些热带水果的糖分含量都比较高,但是水果的性质都比较偏寒,吃多了都会增加湿气。

  
除了注意适当进行运动,少吃那些加重湿气的食物以外,湿气重的朋友也可以适当吃一些去除湿气的食物。最常见的去除湿气功效强的食物就是薏米跟红豆了。

这两种食物在所有食物中最受大家青睐,不但可以直接熬水,还可以磨成粉做成粥糊样。薏仁与红豆具有健脾养胃的功能,不但能够增强消化功能还可以起到除湿、消除水肿的作用。

  
当身体出现一些异常表现时我们要怀疑湿气是否在过多的聚集。如果出现了湿气过重的情况,除了适宜运动促进排汗之外,我们要注意少吃一些加重湿气的食物,多吃一些帮助排除湿气的食物。希望每个朋友都远离湿气的困扰。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体内湿气重的现象并不罕见,很多人身上都有,但是有些人感觉湿气对自己的生活和身体没什么影响,所以并不关注。但是,相信大家都听过“小病熬成大病,大病熬成绝症”的说法,虽然短期内,体内湿气过重不会危及健康,但时间久了,五脏六腑都会被湿气侵扰。

     

     

    中医上认为,很多疾病的源头都是湿气,因为体内湿气过重,会阻碍机体的正常运转,从而影响身体的排毒和代谢,引发各种疾病。所以,尤其在湿气最重的夏天,要注意祛湿。

     

    三伏天吃这些食物,等于害自己!体内湿气重的人,再热也要忍住

     

    生冷寒凉的食物

     

    夏天一到,很多人家里,各种雪糕、冰镇饮料、西瓜等都供应不绝。但这些食物都属于寒性食物,常吃会加重体内的湿气,伤脾又伤胃。有的人觉得稍微吃一点没关系,等到脾胃受损的时候,有你后悔的!所以,不想体内滞留太多湿寒和毒素,就要管住自己的嘴。

     

     

    油炸、油腻的食物

     

    夏天吃烧烤,既是“应景”,又满足了口腹之欲,很多人平时经常约上几个朋友,在烧烤摊上吃上几个小时,畅聊天南地北。但是,烧烤摊上的很多食物都刷了不少油,肉串也比较油腻,平时经常吃这些食物,会加重体内的湿气,而且还不好消化,容易加重脾胃负担。

     

    含糖量高的食物

     

    对于女性来说,如果有什么食物能让心情立马“阴转晴”的话,那非甜食莫属,无论是奶茶、蛋糕还是甜点、饮料,都是女性的最爱。但是一块小小的蛋糕和一杯奶茶中,所含有的糖分是超乎想象的,而摄入过量糖分也会增加代谢负担,影响脾胃健康,加重体内湿气。


    夏日祛湿,要做到2个“坚持”

     

    坚持泡脚

     

    很多人在冬天的时候,喜欢在睡前泡一会儿脚,可以驱寒、助眠。其实夏天也有必要泡脚,虽然有些人觉得夏天泡脚太麻烦,还容易泡得一头汗,但是,因为夏天是湿热最严重的季节,这个时候通过泡脚驱散寒气,对身体的帮助很大。

     

    如果想下半年不受体内湿气的困扰,可以利用好这段时间,坚持泡脚,能帮我们及时排出滞留在体内的水分、垃圾和毒素,祛湿排寒,减轻脾脏负担,让身体恢复健康。同时还有利于提高新陈代谢,帮助入眠。


    坚持运动

     

    对于很多人来说,运动可能不是第一选择,在所有方案里,运动或许是排在倒数的。懒惰是人类的天性,即使知道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真正能做到并坚持下去的人也很少。不过,如果想迅速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驱散湿气,运动是最佳方案。

     

    如果你刚开始运动的话,不用选择太过剧烈的运动,可以先从慢跑或瑜伽开始,坚持一段时间的有氧运动,所收获的好处也很多,比如气色会变好,压力会被释放,最重要的是,能帮助身体排出毒素和湿气。


    除了这两点以外,在夏天大家也不要猛吹空调,整天待在空调房里;睡前如果洗头的话,要吹干头发再睡觉。不熬夜、不胡吃海喝,也能减轻脾脏的负担。

  • 临床上,每天都能碰到一些患者,他们老觉得自己身上的湿气重,然后就让我推荐一个治疗湿气重的方子。既然介绍给患者,就应该认真对待,好好的去查资料,然后才告诉大家该如何不该如何。

     

    1.什么叫湿气重?

     


    要治疗湿气重,首先要弄明白啥叫湿气重吧。自然界中存在六种气,叫做风寒暑湿燥火,这是正常之气。六气是造就世界的根本物质,也是最基本的元素。但如果太过,就成为邪气了。比如,火气太过,就成为火邪了。我们常说的热的冒火,就是火气太过的一种表现。空气中要有湿,不然就会太干燥。如果太湿,就会出现问题,变成湿邪了。 

     

    2.湿气重什么表现?

     

    湿邪分为两种,内湿和外湿。外湿很容易理解,比如暑天感冒,通常就是暑湿感冒。暑湿感冒是人体感受了夏季暑湿时邪,又因喜欢纳凉和饮冷,使体内的暑湿为风寒所遏,疏泄受阻,因而发病。此病的病位在于肌表与中焦脾胃,所以症状表现外则发热不扬,头身困重;内则胸脘痞闷,脾胃不和,消化系统功能障碍,脉数,口虽干而饮不多,舌苔虽腻而少黄。若暑湿犯肺,肺气不清,还会有咳嗽痰黏,鼻流浊涕的症状。 

     

    内湿则是长时间的生活环境或者别的原因引起的人体的一种由外而内的变化,逐渐成为一种体质叫痰湿体质。痰湿体质的人通常会出现体形肥胖,腹部肥满,胸闷,痰多,容易困倦,身重不爽,喜食肥甘厚味,舌体胖大,舌苔白腻,发病时同时并见痰湿留滞部位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症状。

     

    3.湿气重该如何破?

     

    中医治病,理论来源于生活。如果湿气太重,可以用食疗方法缓解。我推荐2味是药也是食材的物质,供大家参考。我给这个处方取名:除湿二仙方,由薏苡仁和苍术组成。 

     

     

     

    薏苡仁我们都很熟悉,具有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浓等功效。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肺痈,肠痈;扁平疣。这里就是取其健脾渗湿的作用,用以祛除体内的湿邪。

     

    苍术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湿;明目等功效。主湿困脾胃;倦怠嗜卧;胞痞腹胀;食欲不振;哎吐泄泻;痰饮;湿肿;表证夹湿;头身重痛;痹证温性;肢节酸痛重着;痿襞;夜盲。苍术是常用的祛湿中药,具有运脾的作用。

     

    两方合用,起到健脾渗湿的作用,共同去除体内湿气。用的时候,需要注意苍术量要少,一般不超过10克。薏苡仁可以用大量。
     
     

  • 仙鹤草,也叫脱力草,泡水喝能够让人更加有力。

     

    仙鹤草并不算是一味很有名的中药,和人参等相比,知名度要逊色很多,所以价格也低很多。但是仙鹤草确实是一味好药,作用并不比人参弱多少,更重要的是具有人参所不具备的多种功效。作为中医大夫,我喜欢到药房拿点仙鹤草泡水喝,确实具有很好的补虚作用,能够提高人的精力。 

     

     

    仙鹤草也叫脱力草,具有很好的强壮作用,民间常用来治疗脱力劳伤。认为仙鹤草能够治疗贫血衰弱,精力痿顿,方法是仙鹤草一两也就是三十克,加上红枣十个,水煎熬,当茶叶分多次口服。其实仙鹤草具有很多用处,现在药理研究也很多,认为仙鹤草为强壮性收敛止血剂,兼有强心作用。适用于肺病咯血,肠出血,胃溃疡出血,子宫出血,齿科出血,痔血,肝脓疡等症。 

     

    仙鹤草是很常见的中药,全国范围内均可以见到。和补虚相比,仙鹤草更重要的凉血止血作用。中医理论认为,仙鹤草苦、涩,平。归心、肝经。收敛止血,截疟,止痢,解毒。用于咳血,吐血,崩漏下血,疟疾,血痢,脱力劳伤,痈肿疮毒,阴痒带下。 

     

     

    我在临床上给患者开药,其实更多的用来治疗过敏性紫癜。过敏性紫癜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在临床治疗中发现,如果不积极治疗或者治疗不得当,容易出现肾损伤等问题,出现血尿蛋白尿等情况。仙鹤草的作用是收敛止血,同时还能解毒,治疗由血热引起的过敏性紫癜有很好的作用。文献记载,仙鹤草用于治过敏性紫癜。方法是仙鹤草三两,生龟版一两,枸杞根、地榆炭各二两。水煎服。引自苏医《中草药手册》。 

     

    用仙鹤草泡水喝,我的方法是取仙鹤草30克,加上大枣三枚,代茶饮。当然,这是在我了解自己体质的前提下做的,读者要服用最好先找中医大夫看看自己适合不。

     

    附:仙鹤草,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龙芽草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时采割,除去杂质,干燥。

     

    相关论述


    1、《岭南采药录》:治妇人月经或前或后,有时腰痛、发热。


    2、《滇南本草》:治妇人月经或前或后,赤白带下,面寒腹痛,日久赤白血痢。)

  • 看到标题是不是很激动?不要瞎猜,局长今天要讲的,是人人都有的用8块肌肉拼起来的舌头。

     

    身为人体口感最好的一块肌肉,仅用来吃吃喝喝,未免也太大材小用了。

     

    舌头的自我修养

     

    舌头是人体中特别有趣的结构之一,看起来软软糯糯的,毫无攻击力可言。

     

    但却是全身最结实、最发达的一块肌肉。

     

    肌肉发达:咱们通常所说的舌头,并不是一块肌肉,而是由8块肌肉组合而成的肌肉群。千万不要低估这小小一段舌头,其肌肉群的性质,就如同章鱼的触手与大象的鼻子。

     

    虽然没有骨骼支撑,但力道却大又灵活,所谓巧舌如簧真不是凭空想出来的。

     

    神经灵敏,除此之外舌头的神经也相当发达,在大脑的12对神经中,其中5对都与舌头建立了连接。这在大脑管理层中占的比例相当高了。

     

     

    有研究显示,舌头运动时,大区块的大脑回路与皮质层会被激活,可见舌头与大脑间的连接也是相当广泛的。

     

    调控呼吸,人之所以可以通畅的呼吸,舌头是功不可没的。

     

    对上呼吸道而言,舌头扮演扩张肌的角色负责上呼吸道咽喉的通畅度,其中颏舌肌是最关键的部分。

     

     

    如果这块颏舌肌失去稳定的张力,不论是松弛失灵还是异常紧张,你的呼吸都会大乱,尤其是在不省人事的睡眠期间

     

     

    掌舵深层筋膜,除了呼吸和力量外,舌头还会一路向下影响你的内脏。

     

    舌头与内脏是串联在一起的,而这条相连的生理构造正好就是人体的核心筋膜轴:深前线

     

     

    舌头处于身体深层肌筋膜的首端,如果将整条深层肌筋膜比作一艘船,舌头则扮演船舵的角色。

     

    看着不起眼的舌头,却与身体有着如此深刻的链接。据说伸出舌头接吻能和对方大脑进行深度“灵魂对接”。难怪男生热衷于此项运动。

     

    当舌头用来接吻时,尝尝爱情的味道

     

    你们别看舌头只是粉粉嫩嫩的一坨肉,人家身上长了上千个“乳头”。虽然这些乳头挤不出半滴奶,但藏了2000~8000个味蕾,可以尝出各种味道。

     

     

    目前苦、甜、鲜、酸和咸味的受体分别在2000、2001、2002、2006和2010年相继被找到。

     

    kiss时伸舌头是对舌头最起码的尊重,不然怎能尝出爱情甜甜的味道?又如何与对方大脑进行深度地“灵魂对接”?

     

    缓解经期烦躁

     

    比姨妈期更令人头痛的是男友的“直男行为”,“多喝热水”、“歇歇就好”……一句比一句敷衍。

     

    姨妈期间,女生的心情的确会随着体内激素的波动而变化。

     

    莫名低落,发个小脾气也是情有可原的。

     

    火山爆发的时候,啥也甭说了,建议吻她

     

    在接吻的时候人体会分泌内啡肽,这是一种能让你瞬间感到快乐的神奇物质,还有“镇痛剂”功效哦。

     

    总而言之对缓解经期的烦躁,非常有用。

     

    广大男性同胞剩下的就不用局长再亲自指导了吧。

     

    强身健体

     

    你没看错接吻可以强身健体真不是瞎讲的,亲亲时会分泌大量唾液,唾液中的钙和磷可以预防龃齿、牙斑菌等口腔疾病

     

    另外唾液中也含有大量细菌,嘴里的细菌会产生奇妙化学反应从而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特定抗体。让你能抵御感冒,身体棒棒。

     

    你以为这就结束啦,不!不!不!接吻还有预防颈椎病的功效。

     

    由于鼻子的存在,接吻时头部需要不断转换方向。

     

    换句话讲,接吻三分钟相当于做了一套颈椎保健操,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如果出现最萌身高差,一方需要低头弯腰,另外一方需要抬头踮脚。顺带还能完成一组腰部拉伸 ……

     

    好啦好啦,今天的科普(gou liang)就讲(sa)到这里!

     

    单身的面壁思过,双身的用实践检验真知,恋爱很甜,接吻伸舌头,会更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痰湿体质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种体质类型,当人体脏腑出现阴阳失调和气血津液运化失调时,便很容易形成痰湿体质,痰湿体质也被称为迟冷质,多由饮食不当或疾病困扰所导致。俗语常说,“千寒易去,一湿难除”,足见痰湿难以调养,但其实只要用对方法,并长期坚持调和湿气,也可以达到去痰去湿的目的。那么,改善痰湿体质有哪些方法呢?这6大妙招,只要长期坚持其中一二,便会奏效。

     

     

    痰湿体质的患者一般比较难耐炎热,如果平时出汗比较多,一定要及时补水,可以缓解体内的燥热之感。同时,日常生活中要避免长期喝冷水,否则会给人体脾胃带来较大负担,影响其脏腑功能的运转,从而会加剧痰湿症状。

     

    日常生活中多吃些健脾利湿、化痰祛痰的蔬菜、水果类食物,可以很好地预防痰湿体质,同时也可以缓解痰湿症状。比如白萝卜、荸荠、紫菜、洋葱、枇杷、大枣、薏苡仁、红小豆等食物,痰湿体质的患者不妨多吃一点。此外,痰湿体质的患者不要吃过甜或是过于油腻的食物,否则会加大对人体脾胃的损伤,尤其是夏季人们喜爱吃冷饮,这一类食物进入体内后易化为痰湿,还是少吃为妙。

     

     

    居住的环境过于潮湿,容易造成湿邪侵袭,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尤其是对已经患有痰湿体质的患者,更应避开潮湿的居住环境,需要保持空气的流通,否则会加重病情。同时,长期居住于潮湿的环境,还易诱发各种疾病,如风湿病和关节炎症。因此,要注意居住环境的改善,平时不要长时间待在房间中,要注意保持空气的流通,以免空气中的湿气加重,要做好除湿的工作。

     

    平日阴干的衣物,容易滋生各种霉菌、病毒等微生物,会有一股难闻的臭味,长期穿着这种衣服不仅会诱发各种疾病,更会加重患者的痰湿体质。比如因淋雨没有晒干的衣服、阴雨天清洗没有干透的衣物、被子床单未定期换洗等多方面因素,都会导致衣物中的湿气顺着皮肤进入人体,不但容易感冒,还会加重痰湿。

     

     

    痰湿体质的患者,体型一般都比较肥胖,因此经常感到身重和疲倦,也更加不爱运动。然而越是不动,身体就会越懒,反而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一直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越是痰湿体质的患者,越应该保持适量的运动,活动量逐渐增加,疏松的皮肉才会逐渐变得结实,不仅可以改善肥胖的体型,还可以调理体内的痰湿。

     

    “痰湿”本就是中医专用术语,因而我国中医自古以来就整理了很多具有祛痰除湿的药材,比如常见的白术、附子、黄岑、半夏等。同时,我国中医认为,痰湿体质的产生与脾、肺、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因而需要多注重调补脾肺肾三脏,还需查明病因。若因脾不健运,可选六君子汤或香砂六君子汤;若因肺失宣降,可选二陈汤;若肾虚不能制水,可选金匮肾气丸。找准病因,方能对症下药。

  • 在伤寒杂病论中,仅仅提及了“阴虚”这个词一次。


    是的,你没听错,仅仅只在《伤寒论》第111条提及了一次: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这是《伤寒杂病论》的特点决定的,这部经典著作有着紧紧围绕临床,客观描述现象,不做过分演绎,注重方证对应的特点,这是“遮蔽理,道乃见”的境界。

     

    在上面那段条文中,“阴虚”是指“津液缺失”的意思,而“存津液”是经方使用时需要时刻铭记的法则。在古代,没有静脉补液技术,所以“失津液”很常见,也容易危及生命;即使是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伤寒感冒或大病之后,若津液丧失,也很容易出现“口干舌燥,心烦少寐“”这类症状。如果不重视,一些患者会接着出现口腔溃疡,慢性咽炎,甚至血糖急剧增高。

     

    平常我们询问部分糖尿病病人的既往史,问他们是何时发现自己血糖增高的,他们经常会提及是某次大病之后,或者某次热病之后,突然就烦渴不已了。这便是热病解后,气液两伤,余热未尽导致的。对于这余热未尽,《伤寒论》中有个非常好的调理方子,它叫“竹叶石膏汤”。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方子的主治和组成:

     

    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竹叶二把、 石膏一斤、 半夏半升(洗)、 麦门冬一升(去心)、 人参二两 、甘草二两(炙)、 粳米半升。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这个方子由6味药组成。麦冬是这个方子的君药,起到的是滋润生津,清心除烦的作用。用量也非常大,为110克左右。

     

    实际上这个方也是“麦门冬汤”的变方,在麦门冬汤中,麦门冬的剂量更大,达到7升,治疗的是咽喉极度干燥,咳嗽。石膏用了一斤,也就是250克,当然,在“康平本伤寒论”中,石膏后面没有“一斤”二字,石膏在这儿起到的是除烦,止渴的作用,若患者大渴,烦躁不安,石膏的用量自然宜大,曹颖甫先生就曾用大剂量石膏治疗消渴,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若只是小渴,自然不必用那么大的量。15~30克左右即可。

     

     

    半夏在这儿起到的是降逆止呕的作用,原方用了半升,据柯雪帆教授考证下来,是42克,当然,若患者不呕,或者只烦不呕,这个用量可以减到12克左右。竹叶一把12克,两把24克,能清热泻火,除烦生津。但是,用了这么大量的滋阴药,下气药,清热药,很容易伤胃。

     

    所以,在原方中,启用了人参,甘草,粳米来保护胃。这个和现在我们去输抗生素,医师常会配合用一些胃粘膜保护剂原理是一样的。

     

    人参能补脾益气,又能治津伤口渴。甘草能解诸药之毒,又能益中气。粳米就是我们天天吃的大米中的一种,大米分为粳米、籼米和糯米,东北大米,珍珠米就是粳米,粳米米汤有非常好的温中和胃,除烦止渴的作用,相信多数读者都喝过清醇甘美的米汤。

     

    这六味合在一起,就能治疗“气津两伤”导致的“身体消瘦,口干舌燥,心烦难眠,气喘吁吁”,是一个生津液,补中气,标本同治的好方,可广泛用于热病津伤,余热不尽。

     

    当代医家多用它来治疗糖尿病,肺结核,急慢性咽炎,口腔溃疡等疾病出现的“口干舌燥,热渴欲饮,气短音微,气逆欲吐”等症候,患者多见舌红少苔,脉象虚数。

     

    这个方子确实有非常好的阻断早期糖尿病的效果,我曾经将其用于突然出现的烦躁口渴,血糖升高,患者的血糖迅速降到了正常范围。当然,这仅是个案,还需要大量的临证观察来佐证。

     

    最后,我想谈谈这个方子的剂量问题。这个方子原方剂量不小,与当代中药临床用量差别很大。日本京都大学医学系毕业的医学家江部洋一郎先生认为,这和“经方”最早出自军医之手有关,因为经方所有处方,配伍井然有序,加减极其严谨,而且文字夹杂有大量“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取如弹丸一枚”这样的富有军人色彩的话语。所以,经方在古代是救生死于一线之间的方子,在没有静脉输液,肠内营养技术的时代,不用那么大的剂量,恐怕也起不到起死回生的效果。

  • 赤小豆入小肠经,是清热解毒利湿的好食材。所以平常喝点赤小豆汤、有助于养护小肠。防治小肠湿热病。

     

    前面我们讲了不少有关食谱中都涉及了赤小豆。因为赤小豆和薏米一样,的确是很好的除湿热佳品,当我们找到一种好的养生佳品时,尤其是非常对症时,是很希望大家牢牢记住,并学会使用的。

     

    在这里我们继续要推荐赤小豆养小肠除湿热的效果。

     

    前段时间有一患者给我打电话,跟我说他在四川出差,可是去了不到一周,就开始闹肚子疼,当地的大夫诊断他是小肠湿热腹痛,给他开了一大堆健脾止泻的药,可是吃了好几天,感觉没什么效果,所以忍不住给我打了电话。

     

    问完具体的症状,感觉是小肠湿热没错,想想,建议他喝点赤小豆汤吧,如果是小肠湿热,那么这个汤很对症,如果不是小肠湿热引起,此汤对于患者来说也是有益的,因为当时正是暑夏季节,他又去了四川那样的湿热环境,所以喝点赤小豆汤也是有益的

     

    患者接受了我的建议,喝了三天打电话告诉我病好了,非常感谢,并表示以后会每天坚持喝。我笑称他可以减肥了,因为赤小豆减肥效果也不错,他说正合他意。

     

    下面来看看这“赤小豆汤”的做法:

     

    原料:赤小豆50克。

     

    制作方法:将赤小豆浸泡一夜,早上起床,加200毫升水,煮至豆开花,即可关火焖着。随饮随取,也可以加入蜂蜜饮用。

     

    养生功效:补心养小肠、清热利湿、避免小肠疾病。

     

     

    为什么这么简单的赤小豆具有如此好的养生效果?我们可以一起来分析下:

     

    李时珍称赤小豆为“心之谷”,说明赤小豆养心效果不错。心与小肠互相表里相辅相成,如果养好心,那么肠的受盛、泌别、主液等功能就会维持正常,小肠正气不虚,也不易招致湿热等外邪疾病。

     

     

    另外,赤小豆归心、小肠经,说明赤小豆除了可以从养心的角度来间接养小肠外,还可以很好地补中益气,健养小肠。其功用为“生津液,消胀,除肿,“上吐”,并治“下痢、除寒热臃肿”…所以小肠有疾,尤其是烦满、胀痛,受湿热侵袭时,赤小豆就能派上大用场了。

     

    所以防治小肠湿热,或者在湿热的环境,或是进食了过多的肥甘厚腻食物之后,饮用“赤小豆汤”是有很好的保健作用的。值得大家选择。

     

    本节养生要点提炼

     

    ①知道赤小豆的养肠的作用

     

    ②知道“赤小豆汤”的做法、养生功效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现在网上关于本草的文章很多,但有一个问题,每一味中药都有自己最强的一面,可部分作者并非中医师,只是摘抄中药辞典,作用洋洋洒洒罗列了一大堆,读者看了,还是不会用,因为不知道重点。今天我要介绍的就是一味功效极其繁复,让人感觉包罗万象,找不到北,有点懵的中药。它就是黄芪。

     

    如果你去看《中药学》上黄芪的作用,你会吓一跳:气虚乏力,食小便溏,水肿尿少,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肺气虚弱,咳嗽气短,表虚自汗,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久溃不敛,痹痛麻木,痈疽难溃......

     

    初学者看了,简直是一头雾水,因为看起来,这味药是万能药,作用太多,记也记不住。运用这味药也难,若抓不到它独到之处,运用时,往往蜻蜓晒水,到处放一点,疗效也不佳。其实理解这味药有一个便捷的办法,就是回到一本以临床实证为基础的医书中去,以那本经典医书对黄芪的描述为“基本点”。那本书就是《金匮要略》,在这本书中黄芪出现8次,现在从黄芪最实用最有效之处谈起。

     

     黄芪能治黄汗、自汗

     

    《金匮要略》中,“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最简单,方中黄芪五两,芍药三两,桂枝三两,苦酒一升。汉代没有高度酒,苦酒相当于现在上好的低度酒清酒。也有一些汉方家用醋来代替。

     

    这个方子治疗的患者有几个特征:一是身体浮肿而重;一是全身淌黄汗,汗出沾衣,周身如浸水中;一是汗出口渴。

     

    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出现了上身汗多,下肢湿冷,骨关节痛,不能饮食,小便少,情绪不安,则去苦酒,加生姜,甘草,大枣,此谓“桂枝加黄芪汤”。这大概是因为,生姜能散寒祛冷,并且和甘草,大枣配在一起能够强壮患者的脾胃,改善患者的饮食。这两个方证,虽也有浮肿,但“黄汗”症状更明显一些。

     

    临床上,明显的‘黄汗”’患者并不多见。黄汗是比较大的汗,汗出沾衣,如同沐浴。如果汗比较小,皮肤湿润,容易感冒,一般用的是“玉屏风散”,这个方子由黄芪,白术,防风组成。用量比较轻,一次只用9克。这个方子有增强体质的作用。

     

    黄芪擅治水肿

     

    如果,患者浮肿,特别腰以下显著浮肿,同时伴有脉浮,身重,汗出恶风,皮肤比较松弛,不紧凑,给人水湿肥胖的感觉。则用“防己黄芪汤”,方药如:汉防己一两 、甘草半两(炒)、 白术七钱半 、黄芪一两一分(去芦)。


    吉益东洞,大塚敬节,黄煌等医家都认为,此时黄芪的剂量应该遵循《千金要方》的五两,汉防己应该遵循《千金要方》的四两,白术为三两。这个方子是《金匮要略》中治疗风水的基本方之一。如果伴有喘鸣则加麻黄半两,胃肠不调则加芍药三分,下肢平素冰冷加细辛三分,有心悸的感觉加桂枝三分。

     

     

    另有一方,也能治疗是四肢浮肿,水气在皮肤中,即“防己茯苓汤”:防己三两、 黄芪三两、 桂枝三两、 茯苓六两、 甘草二两。两方比较。“防己黄芪汤”有白术,“防己茯苓汤”有茯苓,桂枝。

     

    白术有很强的健脾利水的作用,因此“防己黄芪汤”健脾利水的力量要强一些。桂枝有温通经脉的作用,所以,“防己茯苓汤”比“防己黄芪汤”要暖一些,有一定温阳的作用。同时茯苓还有安神定悸的作用,可以治疗水肿患者因为虚弱导致的肌肉不由自主地跳动。

     

    需要强调的是,这两个方子用的是汉防己(粉防己),切不可与含马兜铃酸的广防己,木防己混用。并且,即使是粉防己,也不可大量,长期使用。这个药物不像黄芪那么安全,黄芪现代研究已经证实用它30~60克/天口服,可促进肝脏白蛋白合成,减轻高脂血症,缓解各种肾病引起的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而汉防己这个药,了解其药性可以,入方则要相当慎重。

     

    本文涉及到的方子,请在执业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 如今的生活已不再像以前食不果腹,或者只是追求温饱那样简单了,酒足饭饱是常态,尤其晚上还时不时地去宵夜,肥甘厚腻的东西吃多了,加上平时又缺乏运动,长胖又成了常态,放在现代来说就是三高,以前这类人叫做膏粱之人。中医上还有句话叫做胖人多痰,痰在体内待久了,它既可以是病理产物,又会变成病因,造成其他的疾病。

     

     

    每个典型的病,都有它相应的方子进行治疗。《医方集解》记载:“治痰通用二陈。”意思就是说因痰而致的病症都可以用二陈汤来治疗。名医盛文纪就曾治疗过这样一例疾病。

     

    吴地有一位训导,突然觉得头疼,而且有发热恶寒的症状,最开始当做外感病治疗,后来又有医生把此病当做风邪侵袭治疗,有热便退热,见病人头痛便止痛,但症状不轻反而加重,后来又换了个医生,把此病当做气虚治疗,病情越来越重,最后到了人事不省、饮食不进的地步。后经人介绍找到了盛文纪。

     

    盛文纪到后诊察了一番,然后又了解了生病以来的诊疗经过后对其家人说道:“病人几次差点因为误治而丢掉性命啊。他的病症原本是因为‘痰裹食’而发,之前的医生并没有追寻疾病发作的病因,都是见热退热,见痛止痛,差点酿成了大错,应当先去其滞。”于是便开了二陈汤,并加了一味大黄。叫病人的家属,赶快去抓药煎药,让人连续给他喂药直到晚上。

     

    到了晚上病人左眼略微动了动,这说明病人郁滞的肝气略微疏散了些,只要病人大泄便有生还的可能。到了半夜时分,病人腹中突然出现了肠鸣声,左眼果然睁开了,后来病人又泄了许多污秽物,有的就像卵状物,用竹刀剖开卵状物,即可看见里面的东西是痰包裹的面食。由此可见病人的种种症状都是因为痰裹食所导致的,如果不细心追究病因的话,根本没法知道病人的真正病因。排完后,病人便感觉浑身轻松,感觉身上的郁结之气已经疏散,身体内的津液也得以流通。没过多久就想吃东西。

     

     

    这一病例在当时许多医者中流传,每逢遇到盛文纪便问他是如何得知训导此次患病是因为“痰裹食”。盛文纪总会不厌其烦地解释到:“训导是北方人,长期居住在吴地,北方人喜欢饮酒吃面食,吴地的潮湿气候和长期饮酒均能助湿,湿能伤脾,脾为后天之本,脾土一亏,则百病交作,有这样的病便需要服用这样的药,还有什么值得疑问的。”问的人每每听后,便对盛文纪赞赏有加。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