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糖尿病人三宜三不宜

糖尿病人三宜三不宜
发表人:住院医师李来华

三宜

  • 五谷杂粮,如莜麦面、荞麦面、燕麦片、玉米面、紫山药等富含维生素 B、多种微量元素及食物纤维,以低糖,低淀粉的食物或者粗粮以及蔬菜等做主食。
  • 豆类及豆制品,豆类食品富含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且豆油含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
  • 苦瓜、桑叶、洋葱、香菇、柚子、可降低血糖,是糖尿病人最理想食物,如能长期食用,则降血糖和预防并发症的效果会更好。

三不宜

  • 糖尿病人日常饮食也要警惕“三不宜”
  • 不宜吃各种糖、蜜饯、水果罐头、汽水、果汁、果酱、冰淇淋、甜饼干、甜面包及糖制糕点还有无糖饼干、无糖食物之类的,基本都含大量淀粉,因为这些食品含糖很高,食用易出现高血糖;
  • 不宜吃含高胆固醇的食物及动物脂肪,如动物的脑、肝、心、肺、腰、蛋黄、肥肉、黄油、猪牛羊油等,这些食物易使血脂升高,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
  • 不宜饮酒,酒精能使血糖发生波动,空腹大量饮酒时,可发生严重的低血糖,而且醉酒往往能掩盖低血糖的表现,不易发现,非常危险。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很多糖友在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的时候就一直纠结:我得了糖尿病是不是就得吃药,一吃药是不是就得吃一辈子?就再也不能停了?

     

    因为目前的医学,对于绝大部分的高血压和糖尿病,都没有根治的办法。现有的办法就是通过长期吃药来维持血压和血糖的平衡。

     

    如果不吃药,不去控制血压和血糖,各种各样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就明显增加。

     

     

    如果不积极尽早的控制血压和血糖,那么就极有可能脑出血、脑梗死、心肌梗死、心衰、肾衰、截肢等等恶性结果。

     

    但是少数人确实也不用一辈子吃药。对于部分患有糖尿病的人,如果能通过健康生活方式就能控好血糖,那自然不用吃药。

     

    比如发现糖尿病以后,患者意志力坚定,能够低盐低糖低油饮食,能戒烟戒酒,能坚持运动,能控制体重减肥,能避免熬夜等等,健康生活后,血糖就恢复正常了,那自然就不用吃药控制。

     

    虽然目前还没有找到能够根治糖尿病的方法,大部分病友需要长期吃药或者打胰岛素来控制血糖,当然,也存在一些特殊的情况可不吃药,这三类情况可能暂时不需吃药。

     

    糖尿病前期

     

    有一部分处于糖尿病前期的糖友,胰岛功能损伤还不是很严重,有明显的胰岛素抵抗,通过生活方式的干预,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减轻体重,就能够将血糖控制平稳,这样的糖友可以暂时不用吃降糖药。

     

    肥胖的糖友

     

    一部分体重超重或肥胖的糖友,存在严重的胰岛素抵抗,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或者通过短期的降糖药物。

     

    比如吃二甲双胍治疗后,体重减轻或者降至正常后,不用降糖药,仅通过管控饮食和坚持运动,血糖就能恢复正常,也可以暂时不再用降糖药。

     

    应激高血糖

     

    还有一部分糖尿病早期,有高糖毒性的糖友,由于高血糖抑制了胰岛细胞的生理功能,暂时无法发挥降糖作用。这样的糖友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解除高糖毒性,受损的胰岛细胞得以修复继续发挥降糖作用,胰岛素逐渐减量至停用,仅通过饮食及运动控制血糖就能达标的糖友,也可以暂时不再用降糖药物治疗。 

     

    其实上面出现的几类情况,在很多糖友在患病过程中也会经历,但在临床上,我们大都在被确诊为糖尿病后,血糖已经处于比较严重的情况了,还有的甚至已经出现一些糖尿病并发症。

     

     

    因此,及早的监测血糖非常重要,无论是否血糖超标,大家都应该和了解自己身高体重一般,像了解自己的血型一样清楚知道自己的血糖范围,这样离糖尿病和并发症才会越来越远。

     

    对于已经罹患了糖尿病的朋友也不要灰心,按时监测血糖,生活方式干预,无论是饮食还是运动,都要长期坚持,不可私自停药。

     

    因为一些糖友害怕吃药打胰岛素,听信能够根治糖尿病的偏方,或者私自用偏方来替代正规的降糖药。这样往往会让你的血糖失控,并发症爆发,或者因乱用药而出现危险,害了自己。

     

    糖友一定要在正规的医院找专业的医生,根据实际血糖情况听从医嘱指导用药。

  • 如果是糖尿病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就需要注意糖类的摄取,有的患者会因饮食中的糖类无法估算就会产生恐惧因此戒掉了,就会造成营养素加速流失。因此,我们该如何保持一边的摄取营养一边的控制血糖的水平呢?在平时我们除了“少吃精制糖”、“控制糖量”,以外,还应该从饮食、运动、治疗等一起控制血糖,还要了解自己的身体所需的营养素,因此就要树立正确的营养摄取观念,轻松地应对血糖的控制。

     

     

    1. 蛋白质适量摄取,预防肾脏病变

     

    为了预防肾脏发生病变,我们就要控制好高血糖、高血压与高血脂的症状,并且适量的摄取蛋白质。因此我们除了控制糖的摄入量,还要适当的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因为适量的摄取蛋白质的含量也是保护肾脏和预防肾脏发生病变的关键。

     

    2.补充维生素B群,预防末梢神经病变

     

    糖尿病的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神经病变,若是因为我们疏于预防和照顾,如果病情出现恶化就难以复原,甚至还会面临截肢的命运。糖尿病的患者还会出现多尿的症状,就会造成水溶性维生素与矿物质的大量流失。患者如果长期服用降血糖药物,就会造成维生素B12的缺乏,因此就会引发贫血的症状或者末梢神经发生病变。因此在平时我们要注重保护手和足部外,还要适量的摄取锌、铬、镁、钙等矿物质。我们还要补充体内流失的维生素B12.

     

    3.及时补充叶黄素和钙,预防眼睛病变及骨质疏松

     

    糖尿病的患者由于长期的血糖升高就会对末梢神经的微血管造成一定的伤害,明显的症状就是眼部会出现问题会发生视网膜病变。因此未来预防视网膜发生病变,在平时除了积极控制血糖与定期检查外,还要注意对眼睛的保养。在平时可以多摄取对眼睛有益的营养素,比如叶黄素、维生素A、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糖尿病患者也会因为多尿导致体内的钙、磷等元素流失,胰岛素分泌的不足对造骨细胞的活性也有很大影响,因此糖尿病患者还会出现骨质疏松的症状。如果要预防骨质疏松,在饮食中要及时的补钙,也要摄取适量的维生素D3。

     

     

    糖尿病其实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因此只要我们在平时的生活多注意,就可以起到预防由糖尿病引发的并发症。

  • 就糖尿病而言,新中国刚成立时,人民生活水平并不高,大多是粗粮菜饭,但那个时候糖尿病很少被人提及,一些人甚至闻所未闻。但随着生活变好,饮食变的多样丰富,高油脂高热量的食物很容易出现在餐桌上。这时,一些人由于饮食不节,加之缺乏运动,久之能量过剩,体内高代谢而出现了糖尿病。

     

    究其根本,糖尿病(这里指Ⅱ型糖尿病)的发生和饮食造成的能量过剩有关,由于过剩的能量,胰岛无法分泌出过多的胰岛素将其代谢,故而长期负重下,胰岛功能被破坏,进而造成血糖升高,出现糖尿病。因此,糖尿病也被称为富贵病。

     

     

    而绝大多数人对糖尿病的第一反应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但是反观临床,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三多一少“症状并不是那么常见。有些人只表现口干,特别爱饮水;而有些人仅表现为食欲旺盛,不消瘦反而胖;这些患者中或体现一个症状,或体现两个症状,或者一个症状都没有,但却被检查出糖尿病。

     

    那么,什么样的糖尿病患者才有“三多一少“的典型表现呢?一般多是当空腹血糖大于10.08mmol/L(超出肾糖阈)时。或者糖尿病后期,病情进一步加重时,或者Ⅰ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胰岛素严重分泌不足,其“三多一少”症状,相对Ⅱ型糖尿病更常见。

     

     

    具体分析,有如下几个原因。第一,多食,是由于血糖不能有效供给细胞能量代谢,使得人体处于半饥饿状态。继而需要不断加餐,维持能量。第二,多尿,是由于血糖过量,超过肾小管重吸收的范围,一部分糖在尿液中,使得尿液渗透压增加,肾小球重吸收功能困难。第三,多饮,则是因为过量排尿,水分丢失,而出现口干欲饮的症状。消瘦,和脂肪、蛋白质的分解有关,当糖不能及时提供人体能量时,脂肪与蛋白质为通过分解为其提供能量。

     

    以上是机体出现“三多一少”的具体原因。由此可知,日常生活中,不能只根据“三多一少”去怀疑自己是否得了糖尿病,很多时侯出现“三多一少”时,可能糖尿病已经进入了一个下一个时期。因此,如果三多一少现象不明显,而出现以下常见早期症状时,也应留意。例如皮肤瘙痒,伤口不易愈合,或者女性反复泌尿系感染。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

  •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人们的饮食模式也在悄悄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之前解决温饱问题是关键,现在怎么吃最有利于健康才是关键。

     

    尽管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但是仍然有很多人跟一些慢性疾病打上交道,比如说糖尿病。这种疾病源于饮食,因为不健康的饮食导致血糖升高,最后给胰岛素的代谢带来了麻烦。

     

    很多人认为,糖尿病人群,不吃甜食就没事儿了,事实上真的如此吗?并非是这样,这3类食物也是“帮凶”,需忌口。

     

     

    所谓高脂类食物,就是指食物中的脂肪含量很高,超出了身体所能够接受的水平。脂肪进入人体之后,会被胆汁初步消化,最后以甘油三酯、胆固醇等形式被机体吸收。

     

    一部分脂肪会被利用,参与身体的代谢、合成等;还有一部分则会被储存、转化,所以后者可以理解为,是在给身体增添负担,尤其是脂肪、糖类,是可以相互发生转化的,所以吃了高脂类食物,也有可能会导致血糖的水平升高。

     

    因此,如果体检发现自己的空腹血糖水平升高,建议平时不要大鱼大肉,清淡饮食对于控制血糖至关重要。

     

     

    淀粉虽然不是直接的糖原供体,但是淀粉中的物质,在被肠胃消化吸收之后,也可以转化为糖类,最终被身体所用。

     

    所以,可以理解为淀粉是糖类的间接供体,如果不注意摄入,就会给身体血糖带来很大的麻烦。一方面,摄入大量的淀粉,血糖会开始上升;另一方面,因为血糖会直接升高,所以也会给胰岛素代谢带来麻烦。

     

    因此,建议大家平时不要只忌食糖类食物,淀粉类食物同样不可以多吃,因为这些食物都是相互关联的,可以间接给身体提供糖分、能量。

     

     

    水果也是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人都知道,糖尿病人可以多吃水果,帮助减轻病情。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水果都适合糖尿病人群食用,比如说富含果糖的水果,以红枣、葡萄干为主要代表,这些就不适合糖尿病或者血糖高的人群食用,吃了会促使血糖飙升。

     

    其次就是吃着不甜,实际富含糖分的水果,比如西瓜、橙子等,这些也尽量少吃。水果,对于糖尿病人群而言,可以适当吃一些,但是一定要学会分类,不要所有的水果都一视同仁。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远离糖尿病的困扰。

  • 糖尿病,就像潜伏在我们身边的“恶魔”,有时候你觉得它不会找上自己,却常常与它“狭路相逢”。每个人都很少去考虑疾病会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但这种看似杞人忧天的想法,可能在日后会帮大忙!

     

    尤其是在如今这个糖尿病“盛行”的时代,除了中老年人要警惕高血糖找上门以外,年轻人也不能放松警惕,毕竟这种慢性病已经有了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如果不注意的话,最后受罪的还是自己。

     

    糖尿病有哪些并发症?

     

    糖尿病足

     

    很多人不知道糖尿病的“厉害”所在,觉得不就是血糖指数比较高嘛,其实在患上糖尿病以后,血管内的糖分含量过高,是很容易出现病变或感染的,尤其是我们的足部,严重的可能要进行截肢治疗。

     

    糖尿病肾病

     

    很多人以为糖尿病只不过是血糖波动,但正因为这种波动,肾脏也会受到影响,如果体内血糖长期保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很容易诱发肾病,严重的可能会引起肾衰竭,危害人体健康。

     

      

    心血管疾病

     

    虽然我们平时总觉得疾病离自己很遥远,但患上糖尿病以后,似乎什么病发生都不稀奇了,因为血管遍布全身,而血糖过高,则会影响各个器官和全身各处,作为血液运输的通道,血管也是“深受其害”,很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除了以上3种并发症以外,糖尿病还会诱发其他多种疾病,比如脑血栓、白内障等,如果不想身体抱恙,就要尽早控制血糖。

     

    如何有效控制血糖?

     

    中午2点做

     

    不狼吞虎咽

     

    很多人中午休息的时间比较短,留给吃饭的时间就更短了,所以有些人养成了狼吞虎咽的习惯,一顿饭十分钟以内就能吃完。这种看似高效率的进食习惯,却并不符合健康饮食的要求,食物残渣大块大块进入胃部后不仅会加重消化负担,还会导致血糖极速升高。

     

     

    不要吃完就睡

     

    很多上班族平时吃完午饭之后,离上班还有一段时间,会选择午休一会儿,但大家要记住,饭后立马睡觉是不太合适的,因为肠胃要进行消化工作,直接开始午休除了会影响消化和吸收系统,还会影响血液循环,建议大家先活动一会儿再休息。

     

    晚上3不吃

     

    不吃甜食

     

    很多人都喜欢在饭后吃些甜食,像蛋糕、饼干等零食,既能一饱口腹之欲,又能让人心情变好,属实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体内血糖本来就不稳定,再吃这种高糖分的食物,无疑是在火上浇油。

      
    不吃辛辣的食物

     

    其实现在有些人,对于清淡的食物是完全无法接受的,在他们眼里这种食物就是给生病的人吃的,而辛辣刺激的食物才能激起自己的食欲。确实,我们的味蕾喜欢受到刺激,但这并不代表肠胃也喜欢,长期吃这种辛辣的食物,不仅会影响晚上的睡眠质量,还会加速血液循环,不利于血糖的稳定。

     

    不吃油腻的食物

     

    可能对有些人来说,油腻的食物并不是长胖的“元凶”,而是实打实的“人间美味”,确实,相比于清汤寡水的食物而言,油滋滋的食物能让人得到满足感,但也会给身体带来很多负担,让我们变得越来越胖,血脂升高,还会影响血糖的稳定。

      
    总结:很多人都很担心血糖过高的问题,这种问题确实比较棘手,暂时也没有办法解决,但我们通过合理的饮食,以及适量的运动,增强自己的免疫力,是可以达到稳定血糖的效果的,但一定要坚持。

  • 对于长期遭受糖尿病折磨的患者来说,身体的各个器官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而糖尿病目前来说是很难从根本上彻底恢复到健康状况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能够让自己的血糖水平保持稳定?对于他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从饮食方面而言,可以遵循“3顺序,3组合”的饮食方法,有利于保持血糖水平稳定,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它们。


    饮食顺序在健康饮食里面所占地位也是很高的,特别是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可以遵循下面的“3顺序”方法。


    一:每次吃饭前要先喝水或者清淡的汤


    每次在吃饭前不要选择先吃一些主食或者是肉之类的,可以先喝水或者是喝一点口味比较清淡的汤,大家知道食物摄入到人体内会经过一条长长的食道,如果是食用一些液体之类的东西,会让食道起到一个润滑的作用,不至于被噎着,或者是可以帮助让摄入到人体中的食物能够顺利到达胃部,而且还能够起到一定的助消化作用。

     


    而且如果先食用一些液体的话,能够很快的占满胃部,让人有饱腹感,这样就可以防止吃饭时速度太快,也可以减少每餐进食量,防止增加体内脂肪。对于保护消化道也有意想不到的作用。因为如果先吃主食或者是口感比较硬的食物的话,很容易给消化道粘膜造成损伤,而按照先喝水或者汤的话,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血糖发生异常。


    二:再吃膳食纤维类食物


    喝完水或者汤之后也不要立马吃菜或者肉,可以先食用一些膳食纤维类的食物,对于糖尿病患者稳定血糖而言是十分有利的,比如说像玉米、山药等。这些膳食纤维的食物在进入人体后,因为自身的特性,它们的消化速度比较慢,所以可以使胃有一个很长的排空时间可以减慢食物摄入人体内糖分的吸收速度。还能够有一定程度上降低吃饭后的血糖值的作用,而且对修复人体胰岛功能有帮助。

     

     

    据有关研究表明,在糖尿病患者的日常饮食中,多多进食一些这类食物,对于二型糖尿病患者而言,能够很明显的改善餐后血糖异常的问题。所以在国外的一些国家中食用一些比较特殊的膳食纤维素的食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治疗糖尿病。


    三:最后吃主食和肉类食物


    最后一步就是在吃主食和一些肉类食物,因为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碳水化合物所含糖分是比较高的。所以在日常饮食中选择的这一类的食物时,通常会选择一些粗粮,像燕麦、薏米等,但是这些谷类食物虽然富含的膳食纤维对人体十分有益,但是在口感上和白面、米相比而言就差了一点。肉类是虽然富含脂肪,但能够很好的增加人们的食欲,而且还有一点润滑食道的作用。所以在喝完汤和水后,再进食完膳食纤维素食物之后,最后一步再吃肉和主食,这样的顺序相结合起来,能够减少人们摄入主食和肉类的量,而在一定程度上,也阻止了血糖上升的速度。


    按照这样的“3顺序“原则饮食,在烹饪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一定要少油少盐少糖,减少人体摄入脂肪的含量,避免摄入糖分过多的食物,使血糖保持在一定的稳定程度。除此之外,还可以在饮食中进行一些组合食物,能够平稳血糖,避免一些由于血糖过高引发的并发症,延长人们的寿命。


    组合一:西蓝花+香菇


    在日常的烹饪过程中,可以用西兰花组合香菇做美食,因为西兰花本身富含很多微量元素对对于稳定血糖水平有很大的帮助。而且香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补充人体所缺的蛋白质,二者相组合一起食用的话,能够很好的减少体内脂肪,起到稳定血压的作用。


    组合二:燕麦+豆类


    燕麦和豆类都有保持血糖水平稳定的作用,两者一起食用的话能够互补。


    组合三:辣椒+苦瓜


    众所周知,苦瓜是一种天然的胰岛素,而青椒中所含的辣椒素也有降低血糖的功效。二者一起用的话,能够稳定血糖水平。


    其实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除了遵医嘱进行治疗之外,就是在日常饮食中按照上文所介绍的“3顺序,3组合”的方法来进行改善自己的饮食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控制住血糖水平的异常,可以为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作用。

  • 对于“糖尿病”这个词,相信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近年来各种美食的种类的确是变得越增越多,但是得糖尿病的人数却变多了。得糖尿病的人过得比较辛苦,每天不但要检测自己的血糖还要对各种食物的种类和分量进行细细规划。

      


    有些朋友说体重较高的人患上糖尿病的风险也高,也有的朋友发现其实很多体重偏瘦的人也得糖尿病。那么糖尿病与胖瘦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专家来为您解读。

     

    糖尿病的类型与我们的体重之间存在着某些关系,不同类型的糖尿病体重也可能会不同。糖尿病根据发生的原因不同,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这两种。

     

    1型糖尿病的发生离不开先天因素和自身的免疫因素,体内的胰岛素含量不能满足身体正常的需要。而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内胰岛素含量足够,只是这些胰岛素没法正常进行工作。

      
    胰岛素在人体内的作用有很多,可以统称为两个方面:抑制糖类物质的来源,促进糖类物质的使用和存储。胰岛素能够抑制脂肪等其他物质转化为糖类物质的进程,并且能够促进机体糖类代谢的速度。

     

    胰岛素发挥的主要功能是将人体内的糖类物质进行消耗和储存。胰岛素对糖类物质的代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糖类物质的利用率直接影响体重的改变。

      

     


    1型糖尿病患者多数体型较瘦

     

    这主要是因为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含量无法达到正常水平。1型糖尿病患者的体内胰岛素的存在量根本就跟不上需求量,对糖类物质的使用速度也就明显下降。

     

    一方面不能够将糖类物质转化为能量,另一方面也不能够将糖类物质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当机体不能通过糖类物质满足能量的需要时,会动用体内的其它物质进行供能,从而使体重下降。

      

    2型糖尿病患者体型胖的瘦的都有

     

    2型糖尿病患者的数量占的比例很大,而且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病人,在得病之前体重较高的人数很多。肥胖患者体内拥有大量脂肪细胞,而脂肪细胞过多容易导致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

     

    即使胰岛素功能正常,但是由于体内细胞的不配合,胰岛素无法发挥正常的作用。肥胖患者血液中游离的脂肪酸含量增多,这种物质也会增加细胞对胰岛素的抵抗作用,使胰岛素无法发挥正常作用。

      
    肥胖的患者发生2型糖尿病之后体重也会下降,但是下降的速度可能不如普通体型的人明显。糖尿病患者很多表现出的特点就是我们常提的“三多一少”,饭量变多、喝的水变多、尿中的糖分增多,体重却减少。

     

    糖类物质不能在体内被充分利用,胰岛素的量虽然正常,但是无法正常发挥自己的作用,就使得病人的体重发生下降。体重偏瘦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胰岛素抵抗发生情况出现频率并不高,能够产生胰岛素的细胞质量下降,减少分泌量。

      
    糖尿病人不论是什么类型、体型胖还是瘦,都应该对饮食进行严格的管控,并且进行运动锻炼。对于1型糖尿病体型过瘦的患者,医生会建议适当增重。

     

    体重偏瘦的糖尿病患者,可以吃一些对血糖影响很小的食物,比如坚果和鸡蛋类物质,这类食物对增加脂肪增加体重能够起到一定的帮助。而对于那些体重高的糖尿病患者,医生会建议对身体进行减负,增加锻炼的强度。

      
    体型胖的朋友要引起注意了,胖不一定就会患上糖尿病,但是体型胖的朋友,如果在没有打算减肥的情况下体重,却突然下降的比较快,应该去检查是否患了糖尿病。肥胖会同时增加2型糖尿病患心、脑血管病的风险,所以体型胖的朋友要注意一下自己的血糖。

  • 前几日,门诊上来了一位54岁的刘女士,自诉近3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体重减轻5kg,精神不佳,疲乏,口渴,于是来了我院门诊,做相关检查后发现血糖升高,被告知得了“2型糖尿病”,大夫嘱咐她平时要糖尿病饮食,并且多运动,同时口服药物治疗。刘女士心生疑惑,问医生:大夫,我家里人都没有糖尿病,我平时也不吃甜的东西,怎么就得了糖尿病了呢,以后我是不是就不能吃甜东西了?

     

     

    其实,很多糖尿病会有和刘女士一样的疑问,那么,吃糖多的人会得糖尿病吗?血糖高的人们到底能不能愉快的吃“糖”呢?接下来小编带大家从以下三大误区解开疑惑。

     

    误区一:糖尿病是吃糖多造成的

     

    从糖尿病的发病主要是由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因素综合作用造成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相对不足,主要表现为血糖升高。而高糖饮食只是容易诱发糖尿病,并不能从根本上引起血糖升高。

     

    误区二:高血糖不能吃糖

     

    有的人说,我平时不吃糖和水果,就吃主食和菜,但血糖还是高,为什么呢?解决这个疑问之前,我们了解一下“糖”分哪些类型?我们常说的糖类可以分为单糖(如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等)、低聚糖(如谷麦芽中的麦芽糖、甘蔗和蜂蜜中的蔗糖、奶制品中的乳糖等)、多糖(如淀粉、纤维素、糖原等)及一些糖类衍生物(如氨基糖、糖醇、糖苷、糖蛋白等),其中影响血糖的主要是葡萄糖,大部分来自淀粉、麦芽糖及蔗糖的水解产物,主要是我们平时吃的粮食,所以糖尿病人就要求控制粮食总量了,但有些糖类如木糖醇、甜叶菊、蛋白糖等,糖尿病人还是可以吃的。

     

    误区三:越甜的的东西含糖量就越高,糖尿病人不能吃水果

     

    甜味不仅和含糖量有关,还和糖的种类、食物的味道有关。例如,我们日常吃的食物中,粮食含糖量最高(约75%),水果则相对较少(约15%),而多数水果的口感都要比粮食好很多,可见甜的食物含糖量就高说法是有误的。

     

    因此,对于糖尿病病人来说,在控制饮食总量的基础上,还需提高生活质量,每天可以选用适量含糖量较少(小于10%)的水果,例如西瓜、青瓜、橙子、柚子、李子、柠檬、桃子、菠萝、枇杷等,但建议最好在两餐之间吃,并且一次不能吃太多。

  • 又快到了端午节,吃粽子成为很多家庭的习俗。以往主要是甜粽子,蜜枣的、豆沙的等,现在随着商业的发展,腊肉味的、蛋黄馅的应有尽有。不同馅料的粽子由于里面含的种类不同,所以营养价值也会有所差异。平时我们吃的粽子都是由大米或者是糯米做成的,吃起来很是松软可口。但是粽子热量非常的高,一般人吃粽子没什么大的影响,但是对有些人来说可能会产生很不好的影响,所以有必要控制好量。


    哪些人不建议吃粽子呢?

     

    糖尿病患者

     

    一般来讲,粽子无论是甜味的还是咸味的,其主要构成部分都是糯米或者是大黄米。相关研究表明,从升糖指数上来讲糯米比大黄米的升糖指数更高,可能会达到90左右,糯米的含量主要是淀粉,由此导致了它的消化系统非常的快。所以平时不建议糖尿病的患者吃粽子,不然很容易出现血糖大幅度波动的现象,这样非常不利于身体的健康和稳定。

     

    生活中还有一些商家在制作粽子的时候会加入一些糖分较多的原料,比如蜜枣;同时有些粽子还会添加猪肉等脂肪含量非常高的食材,这些都不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所以这两种类型的粽子建议糖尿病患者少吃,如果想吃粽子的话,应该尽量选择杂粮粽子,并且每天也要控制量,一天只能吃一个,这样才不太可能引发血糖的大幅度波动。


    消化能力弱的人

     

    消化能力差的人身体的消化能力低于普通人,吃进去的很多食物物都没办法及时消化掉。同时消化系统不太好的人平时吃粽子的饿时候既不能吃凉粽子,也不能一次性吃太多粽子。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凉粽子一般情况下都会变得比较硬,原来比较容易消化的粽子,因变硬而变得难以消化。消化系统差的人之所以不能吃太多粽子是因为如果一次性吃太多的话,会给人的肠胃等带来很大的负担,尤其是那些油腻的肉粽等。


    想减肥的人

     

    粽子一般情况下比较紧实,看着一个粽子虽小,但是一个中等个头大小的粽子就和一碗米饭的分量差不多了。如果减肥又想吃粽子的话,可以把它当成主食来食用,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热量摄入过多的状况。

     

    其实生活中不适合吃粽子的还有别的人群,例如胆囊疾病的患者。所以粽子虽好,但是有些人并不适合吃,或者是我们吃的时候一定不要等凉了再吃,同时一次性也不要吃太多粽子,否则对人的健康会有破坏作用。

  • 作者 | 杨明博

    T2DM高危人群定义为具有下列任何1项及以上糖尿病危险因素的成年人(>18岁)

     

    (1)年龄≥40岁。

     

    (2)有糖尿病前期(IGT、IFG或二者共存)史。

     

    (3)超重(BMI≥24 kg/m2)或肥胖(BMI≥28 kg/m2)和(或)中心性肥胖(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

     

    注:ADA建议亚裔人群BMI≥23 kg/m2便需筛查

     

     

    (4)静坐生活方式。

     

    (5)一级亲属中有T2DM家族史。

     

    (6)有GDM或巨大儿(出生体重≥4 kg)生产史的女性。

     

    (7)高血压[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

     

    (8)血脂异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1 mmol/L和(或)甘油三酯≥2.22 mmol/L],或正在接受调脂治疗。

     

    (9)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

     

     

    (10)有一过性类固醇糖尿病病史者。

     

    (11)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或伴有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临床状态(如黑棘皮征等)。

     

    (12)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和(或)抗抑郁药物治疗及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