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中医体质健康养生

中医体质健康养生
发表人:黄合义

(六)体质:湿热质(F 型)

总体特征:湿热内蕴,以面垢油光、口苦、苔黄腻等湿热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形体中等或偏瘦。

常见表现:鼻部油腻或油光发亮,易生痤疮或疥疮,口苦或嘴里有异味,皮肤易瘙痒,大便粘滞不爽,小便短赤,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濡数。

心理特征:容易心烦急躁。

发病倾向:易患疮疖、黄疸、热淋等病。

适应能力:对夏末秋初湿热气候,湿重或气温偏高环境较难适应。

中医辨体描述:湿热体质易患疮疖、脂溢性皮炎、复发性口疮、慢性膀胱炎、胆结石、胆囊炎、特异性结肠炎等。

饮食宜:清淡,多吃甘寒、甘平的食物,如薏米仁、莲子、茯苓、红小豆、绿豆、冬瓜、丝瓜、西瓜、莲藕等。少吃胡桃仁、狗肉、香菜、辣椒、花椒、酒等甘酸滋腻之品及火锅、亨炸、烧烤等辛温助热食品。

盛夏暑湿较重的季节:减少户外活动。适合做大强度、大运动量的锻炼,如中长跑,游泳,爬山,各种球类、武术等。可酌情服用六一散、清胃散、龙胆泻肝丸等。

(七)体质:血瘀质(G 型)

总体特征:血行不畅,以肤色晦暗、舌质紫黯等血瘀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胖瘦均见。

常见表现:平素面色晦暗,易出现褐斑,易出现黑眼圈,胸闷胸痛,,女性可出现痛经、闭经、或经血紫黑有块,舌质黯有点、片状瘀斑,舌下静脉曲张,脉象细涩或结代。

心理特征:易烦、健忘。

发病倾向:易患症瘕及痛证、血证等。

适应能力:不耐受寒邪。

中医辨体描述:血瘀体质易患中风、高血压、胃溃疡、冠心病、偏头痛乳腺炎、子宫肌瘤、月经病、失眠等。

饮食:可多吃香菇、金橘、紫菜、萝卜、柚子、山楂、醋、玫瑰花、红糖、黄酒、葡糖酒、白酒等具有活血、散结、行气、疏肝解郁作用的食物。少吃肥猪肉等滋腻之品。应戒烟酒。

可进行一些有助于促进气血运行的项目:太极拳、太极剑、舞蹈,步行等。保健按摩可促进经络畅通,达到缓解疼痛,稳定情绪,增强人体功能的作用。药物可用复方丹参片,血府逐瘀片等。

(八)体质:气郁质(H 型)

总体特征:气机郁滞,以精神抑郁、忧虑脆弱等气郁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形体瘦者为多。

常见表现:胸胁胀满,心烦,爱生闷气,常感闷闷不乐,情绪低沉,易紧张焦虑不安,易多愁善感,肋部乳房胀痛,咽部有异物感,舌红,苔薄白,脉弦。

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稳定、敏感多虑。

发病倾向:易患脏躁、梅核气、百合病及郁症等。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精神刺激适应能力较差;不适应阴雨天气。

中医辨体描述:气郁体质易患抑郁症、妇女脏躁、胸痛、肋间神经、经前期紧张综合症、乳腺增生、月经不调、消化性溃疡、慢性咽痛等。

饮食宜:吃小麦、高粱、香菜、葱、蒜、萝卜、海藻、金橘、山楂、玫瑰花等行气、解郁、消食、醒神之品。睡前避免饮茶、咖啡等提神醒脑的饮料。

尽量增加户外活动:可参加运动量大的锻炼,如中长跑,游泳,爬山,各种球类、武术等。另外可多参加集体性的活动,解除自我封闭状态,多结交朋友,及时向朋友倾述不良情绪。药物养生:逍遥丸,疏肝解郁丸可选用

(九)体质:特禀质(I 型)

总体特征:先天失常,以生理缺陷、过敏反应等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过敏体质者一般无特殊;先天禀赋异常者或有畸形,或有生理缺陷。

常见表现:没有感冒时也会大喷嚏,没有感冒时也会鼻塞,流鼻涕,因季节变化,异味原因而咳喘,容易过敏(对药物,食物或花粉),皮肤易起荨麻疹,皮肤因过敏出现紫癫,皮肤一抓就红,易出现抓痕 。

心理特征:随禀质不同情况各异。

发病倾向:过敏体质者易患哮喘、荨麻疹、花粉症及药物过敏等;遗传性疾病如血友病、先天愚型等;胎传性疾病如五迟、五软、解颅、胎惊等。

适应能力:适应能力差,如过敏体质者对易致过敏季节适应能力差,易引发宿疾。

中医辨体描述:过敏体质者易患哮喘、荨麻疹、花粉症及药物过敏等;遗传性疾病如血友病、先天愚型等;胎传性疾病如五迟、五软、解颅、胎惊等。

饮食宜:清淡、均衡、粗细搭配适当、荤素配伍合理。少吃荞麦、蚕豆、牛肉、鹅肉、虾、蟹、茄子、酒、辣椒、浓茶、咖啡等食物。

平时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增强体质。药物玉屏风散等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气郁证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提起中医养生的方法,很多人会说“喝枸杞茶”“喝当归黄芪茶”“吃阿胶”之类的,总之就是,各类中药吃起来。什么?难道说中医养生就是买买买?NO!中医养生可不是“中药养生”!

     

     

    什么是中医养生呢?

     

    中医养生是一种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各种方法,达到未病先防、消除不适、已病促愈、病后复原的保健目的;是一种综合性的强身益寿活动。

     

     

    其深度思想可以概括为“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身心合一”三点。《黄帝内经》中强调,养生要顺应自然界的季节气候变化,与天地阴阳保持协调平衡,使人体内外环境和谐统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黄帝内经》养生保健、防治疾病的指导思想,体现了“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

     

     

    中医养生有哪些观念呢?

     

    中医认为,天地是个大宇宙,人身是个小宇宙,天人是相通的,人无时无刻不受天地的影响。所以中医养生强调天人一体,养生的方法随着四时的气候变化、寒热温凉,做适当调整。

     

    阴阳平衡的人就是最健康的人,养生的目标就是求得身心阴阳的平衡。阴是构成身体的物质基础;阳则为能量。阴阳是相对的,凡是向上的、往外的、活动的、发热的,都属于阳;凡是向下的、往里的、发冷的,都属于阴。

     

     

    身体之所以会生病是因为阴阳失去平衡,造成阳过盛或阴过盛,阴虚或阳虚,只要设法使太过的一方减少,太少的一方增加,使阴阳再次恢复原来的平衡,疾病自然就会消失于无形了。所以,中医养生高度强调阴阳平衡的健康观。

     

    中医养生注重的是身心两方面,不但注意有形身体的保养,更注意心境的调养。身体会影响心理,心理也会影响身体,二者是一体的两面,缺一不可。

     

    养生不只是老年人的事

     

    千万别认为养生只是老年人的事,而且养生也不仅仅是为了长寿。养生在于调和阴阳、流通气血、保持身体健康;同时提高心理的调适能力。好皮肤也是养出来的,对任何年纪的人来说,养生都是有必要的。

     

    但是,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体质、不同地域的人,养生方法不可“一刀切”。

     

     

    好的身体不是“吃”出来的,而是“顺”出来的。因时因地因人采取合适自己的生活方式,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

  • 按:气血亏虚是很多人身体普遍存在的状态,不同的人表现会有不同,因为生理特点的不同,气血亏虚在女性表现得会更加突出。

     

    今天,关于这个问题,我为大家做一期答疑。

     

     

    1、患者:气血亏虚主要会有什么表现?

     

    郑医生:气血不足多会表现于身体困倦乏力、手脚冰凉、记忆力下降、月经周期紊乱、月经量少等;或表现为皮肤松弛、皮肤萎黄暗黄、精神憔悴、睡眠质量差等,一般出现以上的表现,并伴有舌像淡白、脉细弱,那一般就是属于气血两虚的状态,必须及时调养,以恢复身体健康。

     

     

     

    2、患者问:如何通过药物或者食疗的方法改善气血亏虚?

     

    郑医生答:在日常生活中,掌握一些补养气血的常见食疗或中药,或者掌握一些适合自己的中成药,对于自己调理好气血两虚的状态,都会很有帮助。

     

    常见的补气的中药,以人参、黄芪为代表,温补的选择红参或高丽参;如果伴有气阴两虚的可以选择西洋参或者太子参;一般平补气血的可以选择党参,功效虽然稍弱,但是一般不良反应也比较少,比较平和。黄芪有非常好的补气作用,功效也不逊色于参类,黄芪对于增强免疫力、对于中气不足,中气下陷等病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平常可以泡茶饮用。

     

    常见的补血的中药,比如当归,有补血活血、润肠通便的功效;熟地黄以滋补肝肾为主,也有比较好的补血作用;阿胶比较昂贵,是传统的补血的中药材,补血同时也有良好的止血的效果。

     

    其他,平常的食材比如大枣、龙眼肉,都有不错的补气养血的功效,药性平和,价格亲民,不良反应也少,普遍老百姓都能接受,平常煲汤制作药膳,也多使用这些食材。

     

     

    3、患者问:有没有哪些中成药能够补气血?

     

    郑医生答:补气血,有一些中成药可以直接选择,是比较方便老百姓服用。比如经典的补气养血配方八珍丸,就是由补气名方四君子汤加四物汤组成;十全大补丸也是在八珍汤的基础上加味而成,增强了补养气血的作用;其他的比较著名的补气血配方有归脾丸,也是在补气血的药物的基础上,加上一些宁心安神的作用的药物,以补益心脾、宁心安神;另外还有像乌鸡白凤丸,也有很好的补养气血的作用,不同的是,乌鸡白凤丸兼有补肝肾调经功效,比较适合腰膝酸软、面色萎黄、面容憔悴、月经不调的女性。

     

    还有,各类的阿胶膏,大多是补血的功效为主,配方上多数也兼有一些补气的药材,因为补气能生血,能够同时促进气血生成。

     

     

     

    “以上介绍的这些中药材或者中成药,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症状选择使用,但如果自己身体的症状复杂临床症状多样,建议要找专业中医生就诊,以开出更有针对性的处方,不宜自行乱服药。

     

    在临床上治疗气血两虚,很多人服用补气血药物也会出现肠胃不适或者上火的现象,尤其是有些脾胃不好导致的气血两虚,治疗上要以调理脾胃为主,不能单纯的补气血,否则的话会加重脾胃的负担,脾胃不能运化,就会导致郁热上火,反而不利于疾病的恢复。

     

    在生活上,气血不足的人也要注意运动要适量,注意不要太操劳,不要太熬夜,少吃生冷寒凉的食品,注意调节好自己的情绪状态,才更有助于疾病的恢复。”

  • 作者 | 杨明博
    文章首发于 | 肝博士杨明博大夫微博

     

    中医根据不同人的特点,将体质分为气虚体质、血虚体质、阴虚体质、阳虚体质、气郁体质、血瘀体质、痰湿体质、阳盛体质。体质不同,养生方法不同:

     

     

    1、气虚体质

     

    ①体质特点:形体消瘦或偏胖,面色白,气短乏力,容易倦怠,语声低怯,自汗健忘,舌淡苔白,脉虚弱。

     

    ②调养要点:补气养气,因肺主一身之气,肾藏元气,脾胃为“气生化之源”,故脾、胃、肺、肾皆当温补。

     

    常见滋阴食物:

     

    多吃具有益气健脾的食物,如黄豆、白扁豆、香菇、大枣、桂圆、蜂蜜等。

     

    2、血虚体质

     

    ①体质特点:面色苍白无华,或萎黄,唇色爪甲淡白,易失眠,不耐劳作,月经量少色淡,舌淡,脉细无力。

     

    ②调养要点:起居调摄:谨防久视伤血,不可劳心过度。

     

    常见补血食物:

     

     

    红枣、花生、桑堪、荔枝、松子、黑木耳、菠菜、胡萝卜、猪肉、羊肉、牛肝、羊肝、甲鱼、海参、平鱼、鳝鱼等。

     

    3、阴虚体质

     

    ①体质特点:形体消瘦,易渴、易热、易烦,手足心热,少眠,便干,不耐春夏,多喜冷饮,舌红少苔脉细数。

     

    ②调养要点:补阴清热,滋养肝肾。阴虚体质者关键在补阴;五脏之中,肝藏血,肾藏精,同居下焦,所以,以滋养肝肾二脏为要。

     

    常见滋阴食物:

     

    黑芝麻、黑豆、黑米、糯米、蜂蜜、牛奶、羊奶、鸡蛋、桑椹、甘蔗、百合、螃蟹、河鱼、鳖等。

     

    4、阳虚体质

     

    ①体质特点:形体白胖,面色淡白,怕冷喜暖,手足欠温,大便稀溏,口不渴,舌淡胖,脉沉无力。

     

    ②调养要点:祛阳法寒,温补脾肾。因为阳虚者关键在补阳。五脏之中,肾为一身的阳气之根,脾为阳气生化之源,故当着重补之。

     

    常见温阳食物:

     

     

    羊肉、狗肉、鹿肉、鸡肉、蚕蛹、桂圆、生姜、花椒、韭菜、薤白、核桃、板栗等。

     

    5、气郁体质

     

    ①体质特点:形体消瘦或偏胖,面色苍暗或萎黄,有时性情急躁易怒,有时忧郁寡欢,胸闷不舒,时欲太息,舌淡红,苔白,脉弦。

     

    ②调养要点:精神调摄:多参加集体活动、文娱活动,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格。

     

    常见理气食物:

     

     

    红酒、橙子、柑、荞麦、韭菜、茴香菜、大蒜、白萝卜、大麦芽、萝卜籽、刀豆、玫瑰花、月季花、茉莉花、桂花等。

     

    6、血瘀体质

     

    ①体质特点:面色晦滞,口唇色暗,眼眶暗黑,肌肤干燥,舌紫暗或有瘀点,脉细涩。

     

    ②调养要点:精神调养:培养乐观情绪。

     

    血瘀体质在精神调养上,要培养乐观的情绪。精神愉快则气血和畅,营卫流通,有利血瘀体质的改善。反之,苦闷、忧郁则可加重血瘀倾向。

     

    常见活血食物:

     

    山楂、桃仁、油菜、山慈姑、黑大豆、酒、醋、黑木耳等。

     

    7、痰湿体质

     

    ①体质特点:形体肥胖,肌肉松弛,嗜食肥甘,体倦身重,嗜睡懒动,口中粘腻,舌胖,苔滑。

     

    ②调养要点:环境调摄:避潮湿。

     

    不宜居住在潮湿的环境里;在阴雨季节,要注意湿邪的侵袭。

     

    常见化痰除湿食物:

     

    白萝卜、荸荠、紫菜、海蜇、洋葱、批杷、杏仁、白果、白扁豆、薏苡仁、红小豆、蚕豆、包菜等。

     

    8、阳盛体质

     

    ①体质特点:形体壮实,面红,声高气粗,喜凉怕热,喜冷饮,大便干臭。

     

    ②调养要点:精神调养:加强修养,防止发怒冲动。

     

    忌辛辣燥烈食物,如辣椒、姜、葱等,对于牛肉、狗肉、鸡肉、鹿肉等温阳食物宜少食用。可多食水果、蔬菜,像香蕉、西瓜、柿子、苦瓜、番茄、莲藕,可常食之。酒性辛热上行,阳盛之人切戒酗酒。

     

    常见清热食物:

     

    番茄、莲藕、白菜、芹菜、紫菜、海带、竹笋、茭白、马齿苋、淡豆豉、酱、冬瓜、黄瓜、苦瓜、西瓜、甜瓜、梨、香蕉、柿子、荸荠、甘蔗、槐花、田螺、猪肠等。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甲亢是目前非常常见的疾病。它是一种甲状腺疾病,而且是多发性的。由于患者年龄、病程及病理改变的不同,各脏器的异常情况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完全相同,甲亢对人体的危害很大,所以必须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表现为高代谢综合征、精神亢奋。大多数疾病是由气、火、痰、瘀交织而成,其中以“火”最为突出。

     

    临床多见心、肝、胃之虚火及阴虚火。真正的火也被称为强火,“强烈火吃气”,这可能会导致阴损伤和天然气消费在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但它会导致气血两虚、阴阴不足的肝脏和肾脏很长一段时间,甚至缺阴和阳多动综合症和杨多动,所以有症状,比如怕热、出汗、心悸、暴饮暴食、消瘦、手指和舌头颤抖,等等。

     

    一般的饮食原则是添加维生素含量高的清淡蔬菜和水果,营养瘦肉、鸡、蛋、淡水鱼等,同时添加银耳、香菇、贻贝、燕窝等。此外,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合理饮食,避免暴饮暴食,注意饮食卫生也是非常重要的。

     

    中医药对甲亢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对人有很好的滋阴补阳作用。针对这一现象,本文简要介绍中医食疗的方法,希望能有所帮助。

     

    1、白虎汤合知柏地黄汤

     

    生石膏要熬制备用。取知母、甘草、生地黄、山药、山茱萸、麦冬、生牡蛎、五味子、玄参、香附、丹皮酚,加水煎煮,每日1剂,对甲亢患者有滋阴泻火、软化祛瘀的功效。更适用于阴虚、多动、心悸、出汗、易怒、过敏、体重减轻、舌红脉黄的甲亢患者。

     

    生地黄

     

    2、黄芪生脉饮合杞菊地黄汤

     

    黄芪、党参、麦冬、五味子、枸杞、地黄、何首乌、何首乌、何首乌、水煎剂,每日1次,具有益气养阴、平肝抑阳的功效。一般适用于心悸、出汗、消瘦、乏力、腰膝无力、舌红、苔薄黄、脉细气阴两虚的甲亢患者。

     

    3、消遥散合六君子汤

     

    柴胡10克,当归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甘草6克,半夏10克,陈皮6克,根茎10克,山药15克,白芥子6克,丹参30克,黄芩10克,党参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养肝健脾,化痰消瘿。用于肝郁脾虚,精神抑郁、吞咽困难、乏力、便溏、月经不调、舌苔薄白、脉弦细等症状。

     
    茯苓

     

    4、山药鹅汤

     

    材料:山药30克、鼠尾草15克、竹15克、鹅肉250克。调味:葱3克,姜3克,精盐3克,味精1克。将鹅肉洗净,放入砂锅中煮滚,去掉汁。所有药品装入纱布袋中以满足良好的需求。砂锅放在火上,放入鹅肉、药袋、葱、姜、盐,小火炖至肉熟,放入味精熬开。食汤,阴益气,止渴。鹅肉益气补虚,胃止渴。适合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患者服用。

     

     

    中医讲究“标本兼治”和“防病”,所以甲亢的治疗和预防同等重要。从中医治疗的整体来看,治标治本,修复肝脾肺脏腑功能。调节免疫,减少自身免疫损伤,加速甲状腺素的降解,降低甲状腺激素靶器官和组织对激素的敏感性,实现内脏功能的恢复,促进机体自身免疫系统的修复,实现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以及患者自身心态的调整,从而正确认识病因,治疗注意事项等。

     

    本病多因阴虚肝郁,肝阳上亢,心阴不足所致。治疗原则是滋阴平肝潜阳,同时也要养血安神。这些都是甲亢患者需要注意的事情。

  • 中医优生思想源远流长,早在数千年以前就有“取妻不取同姓”、“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的优生择偶观点,往后进一步发展,以“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为理论基础的优生思想逐步成熟并形成体系。中国传统优生思想对婚配、房事、孕产保健、饮食起居等方面均有详尽论述。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选择良偶,忌讳早婚

     

    婚配是生育的第一步,古人有“婚配宜择优”“世有恶疾不娶”等说法,比如《广嗣纪要》里面的“择婚”一篇就己经提出“五种不宜”(俗称“五不女”)的说法,也就是说患有螺、纹、鼓、角、脉这五种生理疾病或缺陷的女子不适合婚配。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古代孕育重视婚前检查。

     

    同时,古人遵循“同姓不昏,惧不殖也”的婚配观念,避免近亲结婚,这与现代遗传学优生观点不谋而合。

     

    此外,多本古籍对结婚年龄有明确的记载,古人倡导适龄婚配,忌早婚。

     

    正如《济阴纲目》所言“合男女必其当年,男……必三十而娶;女……必二十而嫁”。《经效产宝》提出所言:“若产育过多……诸证峰起”等。这与现代社会提倡的晚婚晚育、计划生育等优生优育思想高度吻合。

     

     

    二、合理选择孕育时机,同时注意不宜房事过多。

     

    古人除了认识到适龄婚配是优生优育的重要保证外,古人还重“视阴阳交合”的时机。古人重视“寡欲而求子”,认为房事过频会破坏父母气血,消耗男方精气同时引起女方气血不足,所以“寡欲乃有子,多欲则无子”,寡欲更有利于下一代健康。


    古人受孕讲求时机,如《景岳全书》《校注妇人良方》就告诫人们,只有在“天日晴朗,时和气爽”,自然气候环境好,人的“情思清宁,精神闲裕”的时候,男女阴阳交合,才能生出“少疾,且聪慧贤明”之子。

     

    如果在“大风大雨、严寒酷暑”等自然环境恶劣的时候交合,那么,即便怀孕了,也“宜下之,以免其祸”。

     

    此外,古人聚精之道还包括,息怒,指行房前应当心平气和;戒酒,指酒后不入室等等。

     

    参考文献:

    [1] 陈晓珠. 中医综合干预对备孕二胎肾虚高龄妇女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

  • 所谓运动养生,是指通过运动的方式,活动身体各部位,促进气血流通,来实现维护健康、增强免疫力、防止肥胖、改善机体各方面功能、减少疾病、延长寿命、延缓衰老。

     

    因为长期不运动,危害众多,最首要的变化就是变肥胖,肥胖后导致三高、各种心血管疾病、皮肤松弛等;长期不运动还会导致手脚不灵活、记忆力下降、消化不好、肺活量下降等,从而导致疾病从生。

     

    运动能益五脏,有助于健康

     

    前贤也曾有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药王孙思邈认为,运动能使“百病除行,补益延年,眼明轻健,不复疲乏”。可见古人早就有运动养生的意识,这点从很多古代文籍记载和壁画中看出。

     

     

    从中医看,运动能益五脏:脾主四肢、肌肉;肝主筋;肾藏相火;心主神;肺主气,司呼吸。主动运动深呼吸能宣畅肺气。且肺主降浊,肺气宣畅则浊毒易于排出体外。由此说,运动后深呼吸不仅能有助于缓解紧张、焦虑等情绪,更有助于排出因抑郁、忧愁、生气、怨恨、烦恼等不良情绪所导致的痰浊水饮淤血等的留滞。

     

    运动锻炼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亦可因深呼吸而加强肺的排浊,所以有助于健康。若五脏阳气通畅,自然不生疾病。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法

     

    中医治病讲究辨证论治,因时因地因人治宜,同样的疾病,针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运动养生也是一样,根据自己的体质、年龄、耐受力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运动方法。

     

    传统医学理论认为人体的体质可以分为8种基本类型:平和、阴虚、阳虚、气虚、痰湿、淤血、湿热、阳热,对于不同体质的人,不光运动方式、饮食起居、四季养生、药食进补等方面都要区别对待,如果选择不当,不止是起不到养生疗效,还会损害身体,甚至导致疾病。

     

     

    首先运动要适量,是指运动的量要达到个体身心的最佳适应次数,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比如散步以每天万步为宜,步行速度要依据年龄和自身健康状况而定。

     

    其次要愉悦,是指运动时要个体身心保持轻松、舒畅的整体愉悦状态,不要带着愤怒或者不悦去做养生运动,这样对健康更有益。

     

    运动始终讲究适度

     

    运动要有度,过度运动反而会耗伤阳气。阳气为生命的根本,运动可升阳,阳气升发,则生命力自然旺盛,但过度耗阳,即是耗损生命。

     

     

    《素问》强调: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过度运动,即会伤损健康,尤其是大汗淋漓的剧烈运动。从中医讲汗液也是人体的津液,过多外泄会耗散精阳及中气。如果汗出后再受凉感外邪,最易使邪气深入,并且长期消耗阳气,阳损及阴,最终阴阳两损,不利于健康。运动养生以微微出汗、不过于疲劳为最佳。

     

    运动养生的方式

     

    运动的方式自古以来多种多样,自古流传最多的各种徒手健身术,比如:五禽戏、太极拳、太极剑、八卦掌、气功、八段锦、易筋经等多种,历史悠久,经久不衰。古时多用于竞技格斗、御敌防身,现在已经成为民众很好的养身保健方式。

     

    1. 五禽戏:为汉末名医华佗所创,历史悠久,相传其徒弟习五禽戏而活至九十有余,所谓五禽,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怡而汗出,因而著粉,身体轻便而欲食。

     

     

    2. 太极拳:相传为武当派创派祖师张三丰所创,是目前练习最多、流传最广的一种健身武术,目前已经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积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体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引导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清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

     

    3. 太极剑:也为张三丰所创,以手中之剑为武器,剑可脱手,远近收缩自如,汇集阴阳两极之气,无论剑之轻重,也可以远近收缩自如,它兼有太极拳和剑术两种风格特点,清灵柔和,绵绵不断,重意不重力,优美潇洒,剑法清楚,形神兼备的剑术风格。

     

    4. 八卦掌:又称游身八卦掌、八卦连环掌,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为主的中国传统拳术。

     

     

    5. 气功:古代又名“丹道”,以呼吸的调整、身体活动的调整和意识的调整(调息、调身、调心)为手段,以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健身延年、开发潜能为目的的一种身心锻炼方法。

     

    6. 八段锦:起源于北宋,之所以将这套动作比作“锦”,意为五颜六色,美而华贵,体现其动作舒展优美,此套动作分为八段,每段一个动作,练习无需器械,不受场地局限,简单易学。

     

    7. 易筋经:相传为达摩所创,是针灸、推拿医生的基本功,其包括内功和外功两种锻炼方法,各有12势,易筋经内功采用站式,以一定的姿势,借呼吸诱导,逐步加强筋脉和脏腑的功能。

     

    现代人最简单最常用则是散步,当然任何运动都讲究规律、持久,百姓有言: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还有跑步,速度要适宜,距离要适度,太慢起不到健身锻炼肺活量的作用,太快则为竞赛而非健身了,距离一般不超过3公里为宜。还有现在流行的各类健身操、美体舞蹈、器械健身、游泳等,这些健身房一般配备齐全,但建议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进行,以免练习不当而受伤。

     

    作者 | 朱秋波 扬州洪泉医院 中医内科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 按:为什么阳气对人体的身体健康如此重要?因为如果阳气不足,人体依靠阳气的推动温煦作用就会下降,推动气血的功能就会不足,导致人体的脏腑经络、四肢百骸、皮肤毛发得不到气血阳气的充养,就容易出现倦怠乏力、面色无华、气短懒言、形体怕冷、精神不济等症状,所以,照顾好阳气,是养生治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1、患者问: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属于“阳虚”?有哪些具体的表现?

     

    郑医生答: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透过以下症状,判断自己是否属于阳虚。

     

    1、觉得怕冷,不喜欢吹风扇、吹空调等。


    2、平常喜欢喝热水,不喜欢喝冰的。


    3、经常四肢冰凉,尤其冬天明显。


    4、饮食生冷容易腹泻,经常大便稀溏。


    5、经常觉得疲劳、无精打采、对生活没有兴趣。


    6、面色苍白或者暗淡。

     

    7、性功能低下;男性表现为阳痿早泄;女性表现为痛经、月经量少。


    8、经常觉得胃部或者下腹部冰凉的感觉。


    9、受点风寒容易感冒、容易出现鼻炎、哮喘的问题。


    10、脉沉弱无力、舌淡有齿痕、舌苔白。
     

     

     

    2、患者问:阳虚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日常生活中哪些不良的习惯会导致阳虚?


    郑医生答:生活中不良的饮食习惯,起居生活习惯都会导致阳虚,比如经常使用冷冻食品,食用过多寒凉生冷水果,导致寒邪直中中焦,伤脾阳,一点点损害人体的阳气,导致阴寒内盛;过度的同房性生活不加节制,也容易损伤肾阳气肾精;或者有些人劳累熬夜,也会损伤人体的阳气,因为夜晚休息是修复阳气最佳的时候,如果长期熬夜就会透支阳气;或是医生所误,过度的使用寒凉药物,也会间接的很伤阳气,导致阳虚体质的形成。

     

     

     

    3、患者问:如何改善阳虚体质?生活中要注意什么?


    郑医生答:以下这些方面,都能够帮助改善阳虚体质。

     

    一:生活起居情绪养生。

     

    首先要保暖,腹背、小腹、腰部、脚和腿是保暖的重点;夏日尤其要注意,少开空调,不要贪凉过度,睡觉时肚子上要盖被子。可以选择温和的运动,在户外阳光充足的天气外出运动;平常不要熬夜,充足的睡眠,能够养阳气;过劳则气耗,所以也不宜选择过于兴奋、亢奋的活动和工作;可以多听一些轻松、活泼的音乐。

     

     

     

    二:饮食中成药养生。

     

    首先要尽量避免生冷食物,寒凉的蔬菜水果,尤其是冰镇饮料;女性月经期间忌食冰冷;少吃反季节的食物,比如冬天的西瓜、苦瓜;平常宜吃温热的食物,宜吃具有温阳散寒的食物,比如红肉、牛羊肉、大枣、芹菜、香菇、鱼虾等;此外,核桃、栗子、韭菜、辣椒、生姜、大葱、茴香、白酒、桂圆等也是不错的养阳祛寒的食物。

     

    也可以用中药适当温补,如人参、虫草、鹿茸、淫羊藿等,制作药膳,或者用一些温补的药材制作膏方丸药等长期服用,能改善体质;中成药如附子理中丸、右归丸、金匮肾气丸,都比较适合阳虚体质。

     


    三、艾灸、按摩等辅助养生。

     

    艾灸、按摩也是适合阳虚人养生的很好辅助手段,艾灸有温阳祛寒、强身健体的作用,可以选择气海穴、关元穴、涌泉穴、三阴交、足三里、太溪穴、百会穴等按摩或艾灸,但最好在专业医生操作下进行;平常晚上睡觉前也可以用生姜艾叶泡脚,不仅可以保暖,而且也可以通过刺激足部经络穴位达到调整人体阴阳气血的作用。

  • 中医优生思想源远流长,早在数千年以前就有“取妻不取同姓”、“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的优生择偶观点,后来进一步发展,以“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为理论基础的优生思想,逐步成熟并形成体系。

     

    中国传统优生思想对婚配、房事、孕产保健、饮食起居等方面均有详尽论述。

     

     

    上篇分享了,一、择良偶,忌早婚;二、选孕机,适时育。下面再分享三个:

     

    三、调理饮食、慎重对待起居

     

    古人讲求“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因此,调饮食、慎起居贯穿优生优育整个过程。受孕前应当养成规律的作息,以保证精充气足神旺?,饮食之类,必宜先有所慎,以免损伤后天,影响气血生化。受孕之后,饮食起居,尤当慎密。

     

    居处宜静宜燥,又要慎防风寒邪侵袭,饮食需注意养气以定五脏,不食粘硬难化之品,亦不可乱服汤药。否则,少有不和,就可能导致胎动不安,严重者还会导致堕胎等。

     

    四、注重胎教,谨慎言行

     

    胎教在中国历史悠久,昔太妊怀文王,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口不出恶言,生文王,己成天下。《娠子论》说“子在腹中,随母听闻”,可以看出母亲的各种活动能够对胎儿的发育造成影响。孕妇的喜、怒、忧、思皆可以使气血失和而致胎儿脏气不充,虽产而多疾痼。

     

    因此,若想“生子形容端正,才德必过人”,“则须行坐端严,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跸,性情和悦,必慎所感,陈说礼乐”。

     

     

    五、疗母疾、下劣胎

     

    古人为了达到优生的目的,十分注重母体的体质情况,也非常注重母体在受孕期间患病的治疗,即“疗母疾”,如《妇人良方》所记载:“若因母病而胎动,但治其母”。

     

    如果母体疾病难以治愈,或己因病重伤气血,不能养胎,其胎终不能成,古人认为应当及时“下劣胎”,“以免其祸”。这与现代优生优育所采用的人流术等手段以达到优生优育目的是一致的。

     

     

    综上所言,我国古代优生优育思想萌芽形成理论体系早,而且大多理论精辟科学,诸多观点领先于国外优生优育理念,值得我们进一步借鉴和挖掘学习,以更好地指导今后优生优育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陈晓珠. 中医综合干预对备孕二胎肾虚高龄妇女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

  • 小满是夏三月的第二个节气,此时农作物生长旺盛,《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

     

    小满节气是初夏到仲夏的过渡,气温明显升高,全国各地都渐次进入夏季,南北温差进一步缩小降水进一步增多。受湿热天气的影响,人易患消化系统类疾病与皮肤病。

     

    01 吃

    小满时天气炎热,雨水增多,气候湿热,饮食调养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宜多吃具有清利湿热、养阴作用的食物,如薏苡仁、赤小豆、绿豆、冬瓜、丝瓜、黄瓜、黄花菜、水芹、荸荠、黑木耳、胡萝卜、西红柿、西瓜等,红豆薏米粥具有较好的除湿作用。

     

     

    此外,不宜食辛辣油腻之物,以免生湿助热,引发痤疮、口腔溃疡、便秘等。“苦菜秀″为小满三候之一,苦菜即败酱草,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的功效,《本草纲目》载,久服可“安心益气,轻身耐老”,故而可多食苦菜。

     

    人们为消暑降温,常喜爱用冷饮,吃凉物,但过量则会引起胃肠不适,导致腹痛、腹泻等病症,尤其消化系统尚处于发育阶段的小儿以及消化吸收功能渐衰的老。因此,饮食方面要注意避免过食生冷之物。

     

     

    02 穿

    小满时节气温明显升高,长江中下游地区雨量增多,但早晚气温温差仍较大,尤其降雨前后,因此要注意适时增减衣物,以防着凉受风而患夏季感冒。若不慎被雨水淋湿后,应及时擦干头发,更换干燥衣物,避免受到外来“湿邪”的侵犯。

     

    此外,闷热潮湿的气候最易损害脾胃功能,因此不但在室外要避湿,室内也要注意保持通风。同时顺应夏季阳长阴消的规律,早起晩睡,保证一天的精力充沛。

     

     

    03 动

    小满天气炎热,运动锻炼宜选择较为凉爽之时,如早晨或傍晚,以避免中暑。锻炼项目以散步、慢跑、太极拳等为宜,微微出汘,忌剧烈运动或锻炼时间过长避免大汗淋漓,伤阴损阳。

     

    休息时,可小口慢饮淡盐水或清凉退暑饮料,补充水分与电解质。有心脏病或其他基础病的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制订锻炼方案,量力而行,不宜盲从,以免发生危险。

  •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体寒”“湿热”等词汇,大家知道这是一些中医词汇,用来描述个体人的体质状况。但是,你真的知道什么是“体质”吗?你知道“中医体质学说”到底讲的是什么吗?

     

     

    什么是中医体质?

     

    体质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先天禀赋加后天获得形成的;中医对体质的论述最早始于西汉时期的《黄帝内经》。

     

    往常的医学是研究人的“病”,而中医体质学说则是以生命个体为出发点,研究生病的“人”。体质主要由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物质代谢、性格心理4方面组成;可高度概括为“形”和“神”。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将国人体质分为9大类: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

     

    什么是五脏六腑?

     

    五脏指的是心、肺、肝、脾、肾;六腑指的是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但是要注意,五脏并不是通常解剖学意义上的这五个器官,而是中医理论中的五个系统,即心系统、肺系统、肝系统、脾系统、肾系统;更多强调的是功能而不是实体。

     

     

    五脏负责储存精气津液,六腑负责转运输出,脏腑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维系人体的正常生理运转。

     

    脏腑与体质的关系

     

    脏腑经络的盛衰决定体质的差异。脏腑是构成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中心,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均离不开脏腑。所以,个体体质差异必然以脏腑为中心,反映出构成身体诸要素的全部特征。

     

     

    脏腑的形态和机能特点是构成并决定体质差异的根本因素,在个体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不同个体常表现出某一脏象系统的相对优势或劣势化倾向。

     

    肥胖的中医理论

     

    中医认为,肥胖与饮食不节、脾胃失调、痰湿壅滞、先天禀赋不足等因素有关,人体正气亏需,不能运化水谷精微,导致湿热痰瘀壅塞。

     

     

    脾气虚弱则运化转输无力,水谷精微失于输布,化为膏脂和水湿,留滞体内而致肥胖;肾阳虚衰,则血液鼓动无力,水液失于蒸腾汽化,致血行迟缓,水湿内停,而成肥胖。

     

    中医体质学应用范围广泛,充分考虑个体特征,并针对其体质特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并且,通过改善体质、调整功能状态,为从人群体质的角度预防疾病提供了理论和方法;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因人制宜的思想。

  • 我最近总是感觉心情低落,稍微有点不开心的事情就会觉得生气,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和脾气。这让我感到很困扰,于是我决定在网上咨询医生。我选择了一家知名的互联网医院进行线上问诊。

    经过简短的等待,我和医生进行了问诊,医生非常耐心地询问了我的症状和生活习惯。他详细地了解了我的情况,并给出了专业的建议。医生告诉我,我可能患有气郁化火证,需要调整情绪,适度运动锻炼,并服用一些中成药来缓解症状。

    医生的建议让我感到很安心,我决定按照他的指导来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我感到很感激能在网上得到这样专业的医疗咨询服务,希望自己能够早日康复,过上快乐的生活。

    在结束问诊后,我对医生的服务感到非常满意,我会继续关注自己的情绪变化,并按照医生的建议来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

  • 我在四川宜宾市的一家互联网医院进行了线上问诊,向医生咨询了我多年来频发的心理作用引起的喘不过气的问题。医生非常耐心地倾听我的主诉,并询问了我曾经的就医情况和用药情况。

    医生以友善的态度向我解释了心理作用引起的喘不过气的原因,并建议我去当地的公立医院心理科做心理治疗。医生还详细介绍了心理治疗的方法和效果,并建议我不要再寻求其他科室的治疗,因为心理治疗不需要药物,是通过心理治疗师的专业技能来进行治疗。

    在问诊过程中,医生非常细心地询问了我的症状和用药情况,并给予了专业的建议。我对医生的服务非常满意,因此我决定按照医生的建议前往当地的心理科进行治疗。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