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怎么判断到底是不是排卵期出血呢?

怎么判断到底是不是排卵期出血呢?
发表人:李翠花

怎么判断到底是不是排卵期出血呢?

 首先是要通过超声排除其他的器质性病变,包括宫颈息肉、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等等,排除掉这些器质性改变后,才考虑功能性的改变。

然后有一个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基础体温测定,缩写为 BBT,方法就是每天早上起床后什么事情都别做,先测体温,然后记录下来,可以自己用记录表格记录,现在很多 app 也提供这样的功能,在完整的记录一个周期的体温后,就能得到这个月经周期中体温变化的情况。

正常的体温变化是双向型的,在月经期开始表现为一个相对的低体温,而排卵后体温通常会有一个 0.5℃以上的上升,并持续到月经来潮。出现这样的体温情况,则说明是有排卵的,如果在体温升高的时候发生了出血,那么就很有可能是排卵期出血了。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排卵期出血疾病介绍:
排卵期出血是一种女性常见的症状,属于阴道出血中的一种,大多数情况下对身体无害,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所谓排卵期,是指在两次规律月经之间的时间段,如果月经不怎么规律,下一次月经前第14天左右的时间段(前、后2~3天)便是排卵期。这个时间段里,由于排卵,女性身体内雌激素水平会下降,从而引起子宫内膜的脱落,出现阴道出血的现象,也就是所谓的排卵期出血。排卵期出血时的出血量一般低于正常的月经量,通常会自行停止,有时候会伴有腰酸或者下腹部的疼痛,大多数排卵期出血都是偶然发生,如果出血量较少并且能够在两到三天内自行停止,可以自行观察,不需要做什么干预措施,不会危害身体健康,一般不需要就医。但在确定为排卵期出血这个症状之前,首先要排除其他疾病导致的阴道出血症状,例如宫颈病变、子宫内膜息肉、妇科内分泌疾病等,但有时候无法判断这些异常情况下的阴道出血,所以对于不明原因的阴道出血,有必要到医院进行检查以排除病因。而且对于处于育龄期的女性而言,如果排卵期出血持续时间较长(4~5个月经周期内都会出现),或者排卵期出血的出血量比较多,有可能会造成不孕,同样需要到医院就诊来排除其他疾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女性非经期褐色分泌物可能是排卵期出血、先兆流产、宫颈炎等原因。

    1.排卵期出血:女性进入排卵期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会短暂性下降,子宫内膜失去雌激素的支持可能少量剥脱,会有少量出血,血液在宫腔或阴道内留存时间比较长,经过阴道的氧化后变为褐色,就有非经期褐色分泌物的现象。

    2.先兆流产:有些女性已怀孕,怀孕后由于胚胎质量不良、体内孕激素不足等原因,可能会导致先兆流产,胚胎与子宫壁发生剥离,使子宫的血管破裂,会有出血现象,出血量比较少,淤血停留在体内时间过长,逐渐氧化后变为褐色,会有非经期褐色分泌物的现象。

    3.慢性宫颈炎:有慢性宫颈炎的患者,长时间受炎症的刺激,会造成宫颈组织脆弱,一触碰就有出血的情况,出血量比较少,也会有非经期褐色分泌物现象。非经期褐色分泌物的原因比较多,持续有褐色分泌物排出,也可以去医院检查原因,再针对性治疗。

  • 正常状态下,女性的排卵期常在月经期前14天左右。监测排卵有多种方式,下面我来一一介绍一下:

      
    一、BBT。

     

    首先最经济实惠的是基础体温的测定,基础体温就是在充足的睡眠后醒来,还没有进行任何活动之前测量到的体温。测量部位应选择在舌下,并且每日最好在同一时间测量。在排卵之前,基础体温比较低,排卵时体温稍下降,排卵后体温上升,连续测量多周期后可以推测出每一次排卵的大致时间。但是基础体温的误差相对较大,并且基础体温容易受到机体变化的影响,如劳累,焦虑,病态的状态都会引起基础体温的波动。

      
    二、排卵试纸。

     

     

    排卵试纸也是较为方便的一种方法。用试纸验尿即可,原理是当LH峰出现后的24小时到48小时内可能排卵。但弊端是需要持续,动态的追踪,才可能抓住LH的峰值,并且这种方式会因多种原因而出现假阳性的情况,一般只作为辅助检查手段。

     

    三、宫颈粘液。

     

    在雌激素的作用下,排卵前宫颈粘液会呈拉丝状,并且变得稀薄,透明,表现在外也就是会出现蛋清样的白带,这也就是将要排卵的征兆。但是这种方法也容易因备孕妈妈焦虑的情绪或药物的作用甚至因阴道炎性疾病而受到影响。

      
    四、超声监测排卵。这是现在较为科学且直观的一种监测排卵方式。

     

    1.在月经的第2~5天时(具体的时间根据平时的经期而定)做一次超声+性六项。在这个时间点,女性正处于卵泡期的早期,也就是卵泡刚刚开始萌芽之时,此时的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到备孕妈妈们卵巢内卵泡的基础水平并可以观察到子宫内也就是宝宝未来小房子内的一个简单的环境情况,比如内膜厚度等。

     

     

    2.(1)使用了促排卵药物的备孕妈妈们,可以在用药后的第五天或第六天开始进行经阴道超声检查,由此可以观察内膜的增长情况(和类型)以及在使用药物后卵巢对药物的反应,得到结果后可以遵医嘱,判断需不需要加用其他的辅助药物。

      
    (2)如果没有使用促排卵药物则可以在月经周期的第十天开始进行经阴道的超声检查,此时观察卵巢内卵泡的生长状况,卵巢的状况以及内膜厚度(和类型)的增长情况。

     

    如果观察到卵泡直径大于10mm小于15mm时可以每2天监测一次,(其中当卵泡直径大于10mm小于12mm时亦可以每3天监测一次)。当观察到卵泡直径大于15mm时,可以每天监测一次。成熟且优质的卵泡的直径大约在18到24mm,并且形状接近于正圆形。在正常情况下,优势卵泡会逐渐长大,一般卵泡子宫内膜也会逐渐增厚,一切都是在为受孕做好准备。最后结合内膜、卵泡情况,由医生指导同房。

     

    值得注意的是,人体的健康状况和心情及生活作息都会对排卵产生一定的影响,人的身体是很智能的,而不是像机器一样一切按照指令行事,当出现紧张焦虑或是突发情况的话,身体就会发生应激性的变化。在做卵泡监测的时候也是一样的,如果备孕妈妈特别紧张焦虑则会影响到卵泡生长的状态,因此保持心态平和愉快,维持健康的生活作息是非常重要的。

  • 子宫出血,顾名思义,是指女性在排卵期间出现的异常子宫出血,是育龄妇女月经中期常见的一种出血类型,其周期为28天,排卵期为14-16天,在排卵期间出现少量出血,伴有腹痛,排卵期出血的可能性较大。

    排卵期出血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生理原因,主要是由于人体体内的性激素分泌失调,导致雌激素在排卵时产生较大波动,从而出现出血症状。失血会慢慢从阴道中流出,一时难以停止,一般会持续2-3天,在此期间保持良好的情绪,有良好的作息习惯和饮食习惯。

     

    其中之一是病理原因,比如妇女感染妇科炎症,子宫内膜炎,卵巢方面的炎症,都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出现明显出血现象。但是如果女性在排卵期间抵抗力下降,或者自己有不干净的性生活,那么很容易导致排卵期间出现血丝。

     

     

    偶尔排卵期的少量出血不必太恐慌,但排卵期的出血量大的话,会出现异常现象,需要在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排卵期的出血过多会出血,过多的贫血会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所以最好在医院进行相应的检查。

     

    女性排卵期出血要知道具体原因,出血原因也比较复杂。排卵期间的出血可能是由雌激素引起的,雌激素分泌过多容易引起排卵期间的出血。女性排卵期出血要妥善护理,多休息。

     

    排卵期间出血不能吃冷食。排卵期间出血应增加铁的摄入量,做好饮食调理工作。饮食应尽可能清淡。铁和维生素的摄入量可以适当增加。可以吃点红豆红枣,补充气血,滋养身体。

     

     

    一般而言,如果排卵期出血持续7天以下,无淋漓不尽,无伴痛感,基本还是正常的,大部分能自愈,无需治疗,少量出血不影响性生活和受孕。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排除生殖系统的其它疾病,例如月经紊乱,宫颈炎,宫颈癌等等。大出血是排卵期的信号。若失血量少,如点滴样,可先清洗外阴,进行同房,以把握受孕的机会。

     

    如果有大量出血,为了防止感染,应该暂停性行为,这无疑会减少怀孕的机会。患有这些疾病,排卵期出血量会比平时多,发生的频率也会更高,容易影响夫妻性生活。这种情况下,如果还想怀孕的话,会很不利,不能排除不孕的可能。

  • 产后排卵期,大部分女性不会有特殊的症状,部分女性可以出现食欲下降等一般不适症状以及白带变稀薄、排卵期出血等不适症状。

    1. 不会有特殊的症状:绝大部分产后排卵期的女性没有明显的症状,不易察觉。

    2. 一般不适症状:表现为食欲下降,精力旺盛,抵抗力下降。

    3. 白带变稀薄:女性在排卵期,阴道的黏液会变得稀薄,这是为了让精子容易通过,从而增加受孕的机会。与此同时,也增加了细菌侵入人体的机会。

    4. 排卵期出血:部分女性可出现排卵期出血,但是量一般不多,通常持续半天或者几天。可伴有轻微的腹痛或者腰酸背痛等。

    建议产后排卵期女性要规律饮食,加强体育锻炼。保持健康体重,并且定期体检。

  • 作者 | 杨明博
    文章首发于 | 肝博士杨明博大夫微博

     

     

    1、血常规

     

    一般来说肝硬化患者可能会出现白细胞和血小板降低。

     

    2、肝功能

     

    乙型肝炎患者通常是ALT高于AST,但肝硬化患者可以相反。还有如果直接胆红素(DB)、总胆汁酸(TBA)或γ-谷氨酰转肽酶(GGT)长期明显升高的患者也可能提示肝硬化。

     

    3、应用临床参数和血清纤维化标记物

     

    不同组合的多种预测模型,可判断有无肝硬化。

     

    4、凝血酶原时间(PT)

     

    如果没有其他原因而且肝功能没有明显异常的情况下出现PT的明显延长>15秒,也要警惕肝硬化。

     

    5、血清白蛋白和球蛋白

     

    肝硬化的患者可以出现白蛋白的下降。

     

    6、甲胎蛋白(AFP)

     

    作为肝癌的筛查指标之一,如果长期反复的轻度升高,在排查肝癌的同时也要注意排除肝硬化。

     

     

    7、血清肝纤维化标记物

     

    在肝硬化发生发展时,HA(透明质酸酶)、LN(层粘连蛋白)、PCIII (III型前胶原)、IV-C(IV型胶原)可能升高。

     

    8、腹部肝脏彩超

     

    简便、直观,可判断肝脏、脾脏大小和形态、肝内重要血管情况及肝内有无占位性病变,如果出现肝脏边缘不规则、肝内光点增粗分布不均匀,肝内结节、门静脉>13mm、脾大、脾静脉内径>8mm等描述时,要警惕肝硬化。

     

    但是要注意非常重要的一点,彩超没有提示异常的时候并不意味着没有肝硬化。

     

    9、肝脏CT

     

    早期可提示肝脏肿大,晚期肝脏缩小、边缘不规则,肝门扩大和纵裂增宽,左右肝叶比例失调,肝脏密度降低。

     

    增强后可见肝内门脉、肝静脉增宽、侧枝血管形成、脾肿大等。肝脏CT亦有助于早期发现肝癌。

     

    10、肝脏核磁共振(MRI或MR)

     

    无放射性辐射,组织分辨率高,可以多方位、多序列成像,对肝脏的组织结构变化如出血坏死、脂肪变性及肝内结节的显示和分辨率优于CT和超声。

     

    动态增强多期扫描及特殊增强剂显像对鉴别良性、恶性肿瘤优于CT。

     

    11、瞬时弹性成像技术(TE)

     

    能够比较准确地识别出轻度肝纤维化和进展性肝纤维化或早期肝硬化。

     

     

    测定值≥17.5KPa可以诊断肝硬化,而≤7.4KPa的基本可以排除肝硬化,在≥7.4KPa和≤17.5KPa之间的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考虑是否进一步肝穿刺活组织检查以明确。

     

    12、肝穿刺活组织检查为肝硬化诊断的金标准

     

    可以对乙肝患者的肝脏病变程度、排外其他肝脏疾病、判断预后和监测治疗应答进行评价。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病毒性肺炎是一种常见疾病,无论男女老少都有可能患病。病毒性肺炎的种类有很多,而且这种疾病大多发生在春季和冬季,那么对于各类的病毒性肺炎应该如何区分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如何区分吧?

     

    1、流感病毒性肺炎


    多发生于年龄在6个月至2岁之间体弱的婴幼儿,冬末春初为主要流行季节。患儿突然起病,以持续7-10天的高热为其主要特征,应用抗生素无效。对本病的治疗应以清热解毒的中药为主。


    2、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


    多发生于冬季和初春,以2-3个月的婴儿多见,6个月以内的婴儿病情最严重。往往在感冒后2-3天,患儿出现持续性干咳和阵发性呼吸困难。患儿的表现类似支气管哮喘,喘憋发作时呼吸快而浅表,每分钟在60-80次之间,可有呼气性喘鸣音,所以有人把这种肺炎称为喘憋性肺炎。

     

    患儿脉搏每分钟可达150-200次,体温多数下迷也可达38-39度之间。面色苍白和口唇、指端青紫是病情严重的征象。鼻翼扇动和三凹体征表示病儿明显缺氧。对本病主要应采取对症治疗,护理也极为重要。

     


    3、腺病毒性肺炎


    八成发生于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多见于冬春两季。其潜伏期为4-10天,一般是突然发热,起病后3-4天呈持续性高热,60%的病儿最高体温超过40度,伴频繁或阵发性咳嗽,但无明显的流涕和打喷嚏。起病3-5天后出现呼吸困难,面色青紫,且逐步加重。重症患儿出现鼻翼扇动、口唇和指甲青紫、喘憋及三凹体征。

     

    有的病孩出现精神萎靡、嗜睡、半昏迷或阵发性烦躁不安,面色发灰、心跳增快也是病情严重的表现。早期的特征是眼结膜充血,身上出现红色丘疹、斑丘疹或猩红热样疹子,扁桃体还可出现石灰样小白点。本病是较严重的婴幼儿肺炎,应积极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


    4、副流感病毒性肺炎


    副流感病毒是婴幼儿病毒性肺炎的重要病原体,共有四型,多于深秋、冬季和早春流行,有的似无明显的季节性。副流感病毒性肺炎的表现不如合胞病毒性肺炎那样严重,也比流感病毒性肺炎轻。患儿高热持续时间较短,咳嗽也不太厉害。一般可用中医中药对症治疗,预后较好。

     

     

    以上就是各类病毒性肺炎的区分,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而且希望大家不慎患病后,要及时去医院检查,知道自己究竟是哪种肺炎后,及时对症下药,不要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最后,愿大家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 男性保健五大疾病困扰男性,男科医生教你防治

    以下五大疾病,看你幸运值如何,是全部多开还是不幸中枪呢?

    前列腺疾病——常见多发

    前列腺疾病已经成为男性最常见的多发病。目前我国已有1.5亿前列腺患病患者。前列腺疾病通常指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癌等。其中前列腺炎多发于20-40岁青壮年男子、在我国15-60岁男性发病率约为8.7%:前列腺增生多发于50岁以上男性并老年男性有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是指发生在前列腺的上皮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低,约为0.001%。

    症状临床表现:排尿扰乱: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尿失禁、尿线分叉、夜尿次数多等。性功能障碍(并发症),包括性欲减退、早泄、射精痛、勃起减弱及阳痿;其他症状尿路损害。

    医生建议;前列腺炎、增生等前列腺通病治疗完全可以控制和恢复,如果患有前列腺疾病,早治疗。预防前列腺炎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忌憋尿、忌辛辣烟酒、忌久坐、忌性生活频繁,宜多饮水(夜晚适量饮水)、多运动,劳逸结合。

  • 中风是怎么影响这个世界的?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2013年国家卒中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的中风发病率和死亡率全球最高,且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中风患者的发病年龄比西方人早10年。

     

    2019年6月,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分析了1990~2017年近30年间、中国34个省份(包括港澳台)居民的死亡原因,中风一直高居中国主要死亡原因的榜首。

     

     

    被贴上“老年病”标签的中风越来越爱找年轻人了:我国35岁以下人群发生中风占总数的9.77%。

     

    中风是脑卒中(cù zhòng)的俗称,分为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是由于血管突然破裂出血引起脑组织损伤或大脑血管堵塞导致大脑缺血的一组疾病。

     

    《生命时报》采访专家,教你从中风的危险因素入手,将这种疾病扼杀在摇篮之中。

     

    受访专家

    中国卒中学会常务副会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  王拥军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彭斌

     

    一个坏消息:中国人更容易中风

     

    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神经学》发布的“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所收集的数据,对1990年~2013年间100多个国家的中风情况进行评估后发现,中国是全球中风风险因素占比最高的国家之一,情况不容乐观。

     

     

    其风险因素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是行为因素,包括饮食、吸烟、运动等;

     

    第二是代谢因素,包括身体质量指数(BMI)、血糖、胆固醇等;

     

    第三是环境因素,即空气污染。

     

    中国卒中学会发布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表明,我国现有中风患者1494万人,每年新发病例330万人;每年脑血管病死亡154万人,存活者中80%左右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是谁招来了中风?

     

    九成中风由危险因素所致,控制好下面这些高危因素,中风是可以预防的。

     

     

    代谢因素——高血压

     

    临床数据显示,我国71%的脑卒中死亡都和高血压有关。因此,建议普通人血压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脑梗死患者尽量控制到130/80毫米汞柱以下。

     

    代谢因素——高血脂

     

    血脂异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病的患者,是脑卒中的高危/极高危人群。

     

    • 血脂轻度升高时:应首先考虑非药物治疗,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另外调整饮食结构也必不可少,低盐低脂饮食,食用具有降血脂作用的食物,如洋葱、芹菜、燕麦、豆制品等,这些都会降低发病的风险。

     

    • 血脂显著升高时:需要及时用药物干预。根据患者不同指标升高的情况,考虑使用不同种类药物,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者首选他汀类药物。

     

    代谢因素——糖尿病

     

    约20%的脑血管病患者同时患有糖尿病。一般情况下,建议密切监测血糖,对发生卒中的糖尿病患者,建议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控制在7%以下。

     

    日常多吃低能量、高纤维素食物,如绿色蔬菜、胡萝卜、燕麦、柑橘等,能延缓肠道吸收糖分;同时少吃甜食及高脂、高动物蛋白食物。

     

    代谢因素——体重超标

     

    无论是缺血性卒中,还是出血性卒中,患病风险都会随体重增加而升高。

     

    国际上公认评定肥胖程度的分级方法是身体质量指数(BMI),计算方法是:BMI=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

     

    普通人最好将其控制在24以下;心脑血管患者更要严格要求,BMI以20~22之间为宜。

     

    同时日常少吃油炸食品、少喝碳酸饮料、避免暴饮暴食、每周至少保持3~5次运动。

     

    生活因素——高钠饮食

     

    国人高血压发病率居高不下的罪魁祸首就是“高钠饮食”。除了食盐以外,“钠”还潜藏在面包、汉堡、腌肉、零食、咸菜、辣椒酱等食品中。

     

    日常饮食要少吃以上食物,且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应少于6克,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在此基础上还应减量。

     

    生活因素——吸烟

     

    我国是烟草大国,烟民人数超过3亿,吸烟是导致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生活中要尽量做到不吸烟,同时远离二手烟甚至三手烟。已患心脑血管疾病,戒烟也能达到阻止血管进一步损伤。

     

    环境因素——空气污染

     

    近年来脑卒中发病率居高不下还与空气污染密切相关。

     

    大家雾霾天减少出行,出行时尽量佩戴N95口罩。

     

    室外空气质量不好时,早晨、傍晚别开窗通风,同时避免室内吸烟。

     

    此外,房颤容易引起心源性脑栓塞,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一种,如果平时有间断心悸、脉律不齐,一定要到心内科就诊。

     

    中风后有个黄金救治期

     

    同样是中风,为什么有的人康复后生活可以自理,有的人却瘫痪在床?这跟救治的时间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中风期间患者每小时有近1.2亿个脑细胞死亡,在没有治疗的情况下,大脑每小时老化3.6岁。

     

    无论脑梗死还是脑出血,都有一个抢救黄金时间。

     

    如果能在发病3小时内就接受溶栓治疗,超过50%的患者会康复或部分康复。

     

    发病4.5小时内的静脉溶栓治疗,6~8小时内的介入取栓治疗,是目前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方法。

     

    因此,早一点识别中风并及时就诊非常重要。识别中风,要记住“120”原则:

     


    1代表“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

     

     

    2代表“查看两只手臂是否单侧无力”;

     

     

    0代表“聆(零)听患者讲话是否清晰”

     

     

    通过这3步,基本可判断患者是否发生中风,如有以上任何一个症状,应马上拨打“120”。此外,如果突然单眼或双眼视物困难;头痛、恶心、呕吐甚至神志不清;动作不协调或没有先兆突然跌倒,也要高度警惕中风。

     

    等待救护车期间,患者应侧卧于平坦处,注意保暖,并保证口腔无异物等。▲

     


    本期编辑:张杰

  • 肺结核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一旦患上肺结核,我们的生活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虽然肺结核是如此的普遍,但是您了解肺结核么?为了帮助广大的朋友们了解肺结核,下面列举了几个常见的肺结核的主要特点,具体如下所述:


    原发性肺结核:

     

    本病初期,多无明显症状。或起病时略有发热、轻咳或食欲减退;或发热时间可达2~3周,伴有精神不振、盗汗、疲乏无力、饮食减退、体重减轻等现象;也有的发病较急,尤其是婴幼儿,体温可高达39℃~40℃,持续2~3周,以后降为低热。儿童可伴有神经易受刺激、容易发怒、急噪、睡眠不好,甚至腹泻、消化不良等功能障碍表现。

     

    肺部检查多无明显的阳性体征,只有在病灶周围有大片浸润或由于支气管受压造成部分或全肺不张时可叩出浊音,听到呼吸音减低或局限性干湿罗音。


    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急性患者起病多急,有高热(稽留热或驰张热),部分病例体温不太高,呈规则或不规则发热,常持续数周或数月,多伴有寒战、周身不适、精神不振、疲乏无力及全身衰弱;常有咳嗽,咳少量痰,气短,肺部结节性病灶有融合趋向时可出现呼吸困难;部分病人有胃肠道症状,如胃纳不佳、腹胀、腹泻、便秘等;少数病人并存结核性脑膜炎,急性粟粒性肺结核并存脑膜炎者可占67.7%,常有头疼、头晕、恶心、呕吐、羞明等症状。

     

    亚急性血行播散性患者的症状不如急性显著而急骤;不少病人有反复的、阶段性的发热畏寒,或者有慢性结核中毒症状,如微汗、失眠、食欲减退、消瘦等;有些病人有咳嗽、胸痛及血痰,但均不严重。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由于病程经过缓慢,机体抵抗力较强,代偿功能良好,症状不如亚急性明显。

     

     

    继发性肺结核:

     

    发病初期一般可无明显症状。病变逐渐进展时,可出现疲乏、倦怠、工作精力减退、食欲不振、消瘦、失眠、微热、盗汗、心悸等结核中毒症状。但大多数病人因这些症状不显著而往往察觉不到。如病变不断恶化,活动性增大,才会出现常见的全身和局部症状,如发烧、胸痛、咳嗽、吐痰、咯血等。


    大叶性干酪性肺炎发病很急,类似大叶性肺炎。患者有高热、恶寒、咳嗽、吐痰、胸痛、呼吸困难、痰中带血等现象,可呈39℃~40℃的稽留热,一般情况迅速恶化,并可出现紫绀。胸部阳性体征可有胸肌紧张、浊音、呼吸音粗糙或减弱,或呈支气管肺泡音,背部尤其肩胛间部有大小不等的湿罗音等。


    慢性病例

     

    多数表现为慢性病容,营养低下;一般有反复出现的结核中毒症状及咳嗽、气短或紫绀等;慢性经过,病变恶化、好转与静止交替出现,随着病情的不断演变,代偿机能逐步丧失。体征可见胸廓不对称,气管因广泛纤维性变而移向患侧。患侧胸廓凹陷,肋间隙狭窄,呼吸运动受限,胸肌萎缩,病变部位叩浊,而其它部位则有肺气肿所致的“匣子音”。

     

    局部呼吸音降低,可听到支气管呼吸音或空洞性呼吸音,并有干湿罗音,肺下界可降低,心浊音界缩小。肺动脉第二音可因肺循环压力增高而亢进。有的病人可出现杵状指。

     

     

    引起肺结核的原因有很多,因此,肺结核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上面的所述的几个常见的主要特点只限于广大的朋友们参考。为了您和大家的健康生活,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重视肺结核以及肺结核给我们带来的伤害。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中国是世界上食管癌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国家,河南省,特别是河南北部的林州(原林县)、安阳、辉县等地是中国,也是世界食管癌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地区,发病率高达478/10万。

     

    食管癌是河南最具特征的重大疾病,具有显著的河南省地域性高发和家族性积聚的特征。每年全世界新诊断的30万食管癌患者中,1/2(16.72万)以上发生在中国。河南114个县市中,33个县市食管癌发病率超过100/10万(发病率≥50/10万即为高发区);河南省食管癌高发区总人口数2000多万,占河南省总人口数的21%。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河南成为食道癌、胃癌的高发区?

     

     

    原因一:爱吃烫食

     

    河南地处中原地带,历朝历代河南地区人口比例最高,人口多就会造成生活质量下降,为了能够生活下去,饭菜质量自然就不会很高,河南汤汤水水的粥状食物就成为河南食物的代表。糊涂面,典型的河南食物,在全国其他地方根本找不到这样的食物。此类食物的特点就是必须趁热吃,一旦冷了,就糊了,因此很多河南人都有趁热吃的习惯,有些人甚至可以习以为常地吞下80~88℃的滚烫食物。

     

    爱吃烫食的坏习惯其实早也受到广泛重视,这一习惯已经被列为食道癌危险因素之一。在实验室里,被灌饮75℃以上烫水的小鼠的食管内会出现急性炎症反应,数天后,就会出现溃疡和粘膜再生,这样的损伤可能是食管癌的诱因之一。《柳叶刀肿瘤学》杂志在2016年发表过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一个报告,其中明确警告饮用65℃以上的热饮,可能增加罹患食道癌的风险。

     

     原因二:吸烟、饮酒

     

    引起食道癌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吸烟和饮酒是两个目前已经明确的可以诱发食道癌的危险因素。烟草当中会含有一定的尼古丁和一些有毒物质,对食道会造成一定的威胁;酒精当中的乙醇对身体也会造成一定的威胁。长期酗酒,频繁抽烟都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中国是烟酒大国,然而吸烟、饮酒两个危险因素不足以解释河南省食道癌的高治病率。

     

    原因三:饮食结构单一

     

    我国食道癌高发区多处半干旱的剥蚀丘陵地,土薄石厚,严重缺水,以旱地作物为主,蔬菜水果很少。当地居民的食谱非常简单,一锅掺杂着一点蔬菜的小米粥,在炉子上煮上几个小时,便是一顿饭的全部。大部分的能量来源就是谷物,蔬菜水果摄入很少,能量来源只有不到1%来自于动物产品。新鲜蔬菜、动物蛋白、维生素A、B、C、E及某些微量元素摄入较少,是食道癌高发区的共同特点。

     

    原因四:霉变食物

     

    有科学家走访发现食道癌高发区居民储存主食的用具旁边有很多霉菌,而且这里的人们常将青菜叶、萝卜叶、红薯叶略微水煮后发酵制成酸菜,长时间食用。调查发现,食用这类酸菜时间越长,食道癌发病率越高。据检测,当地80%以上的酸菜样品被白地霉、黄曲霉等霉菌污染。在夏季,人们还会将发酵的蔬菜汁水当作饮料饮用。这样的腌制食物会产生致癌的亚硝酸盐。

     

     

    爱吃烫食出人意料是河南人食道癌高发最主要因素,提醒我们尤其要注意不要吃过烫食物,同时全面注意健康饮食,要知道,这几种不良饮食习惯,是生命的代价和血泪的后果,实在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警醒我们不要重蹈覆辙。再好的美食,也要有好的身体做基础。

     

    参考文献:

    1、Yang,C.;Wang,H.;Wang,Z.;Du,H.;Tao,D.;Mu,X.;Chen,H.;Lei,Y.;Matsuo,K.;Tajima,
    K.RiskFactorsforEsophagealCancer :aCase-controlStudyinSouth-westernChina.AsianPacificJ.CancerPrev.2005,6,48–53.

    2、王立东.河南食管癌研究的理解和思考[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41(1):1-5.

    3、宋厅思.食道癌发病与饮食习惯有关[J].家庭医学:上半月,2008(7):46-46.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