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消化道出血-5

消化道出血-5
发表人:郑秋立
消化道出血(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是指从食管到肛门之间消化道的出血,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病症。轻者可无症状,临床表现多为呕血、黑粪或血便等,伴有贫血及血容量减少,甚至休克,严重者危及生命。
 
【部位与病因】屈氏韧带以近的消化道出血称上消化道出血,屈氏韧带至回盲部出血为中消化道出血,回盲部以远的消化道出血称下消化道出血。
 
(一)上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和胃癌是最常见的病因。其他病因有:①食管疾病,如食管贲门黏膜撕裂伤(Mallory-Weiss tear)、食管癌、食管损伤(器械检查、异物或放射性损伤;强酸、强碱等化学剂所致损伤)、食管炎、食管憩室炎、主动脉瘤破入食管等;②胃十二指肠疾病,如息肉、恒径动脉破裂(Dieulafoy病变)、胃间质瘤、门静脉高压性胃病、血管瘤、异物或放射性损伤、吻合口溃疡、十二指肠憩室、促胃液素瘤等;③胆道出血,如胆管或胆囊结石,胆道蛔虫病,胆囊或胆管癌,胆道术后损伤,肝癌、肝脓肿或肝血管瘤破入胆道;④胰腺疾病累及十二指肠,如胰腺癌或急性胰腺炎并发脓肿溃破。
 
(二)中消化道出血肠血管畸形(彩图4-20-1)、克罗恩病、肠憩室、钩虫感染、各种良恶性肿瘤(小肠间质瘤、淋巴瘤、腺癌、神经内分泌肿瘤)、缺血性肠病、肠系膜动脉栓塞、肠套叠及放射性肠炎等
 
(三)下消化道出血痔、肛裂是最常见的原因,其他常见的病因有肠息肉、结肠癌、静脉曲张、神经内分泌肿瘤、炎症性病变(溃疡性结肠炎、缺血性肠炎、感染性肠炎等)、肠道憩室、血管病变、肠套叠等。
 
(四)全身性疾病不具特异性地累及部分消化道,也可弥散于全消化道。1.血管性疾病 如过敏性紫癜,动脉粥样硬化、结节性多动脉炎、系统性红斑性狼疮、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弹性假黄瘤及Degos病等。2.血液病 如血友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其他凝血机制障碍。3.其他 如尿毒症,流行性出血热或钩端螺旋体病等。
 
【临床表现】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出血量、出血速度、出血部位及性质,与患者的年龄及循环功能的代偿能力有关。
 
(一)呕血与黑粪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上消化道大量出血之后,均有黑粪。出血部位在幽门以上者常伴有呕血。若出血量较少、速度慢亦可无呕血。反之,幽门以下出血如出血量大、速度快,可因血反流入胃腔引起恶心、呕吐而表现为呕血。呕血多棕褐色呈咖啡渣样;如出血量大,未与胃酸充分混合即呕出,则为鲜红或有血块。黑粪呈柏油样,黏稠而发亮。高位小肠出血乃至右半结肠出血,如血在肠腔停留较久亦可呈柏油样。
 
(二)血便和暗红色大便多为中或下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一般不伴呕血。上消化道出血量大而血液在肠内推进快者,亦可表现为暗红色大便甚至鲜红色。
 
(三)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急性大量失血由于循环血容量迅速减少而导致周围循环衰竭。表现为头昏、心慌、乏力,突然起立发生晕厥、肢体冷感、心率加快、血压偏低等。严重者呈休克状态。
 
(四)贫血和血象变化急性大量出血后均有失血性贫血,但在出血的早期,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与血细胞比容可无明显变化。在出血后,组织液渗入血管内,使血液稀释,一般须经3~4小时以上才出现贫血,出血后24~72小时血液稀释到最大限度。贫血程度除取决于失血量外,还和出血前有无贫血基础、出血后液体平衡状况等因素有关。急性出血患者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在出血后骨髓有明显代偿性增生,可暂时出现大细胞性贫血,慢性失血则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出血24小时内网织红细胞即见增高,出血停止后逐渐降至正常。
 
(五)发热消化道大量出血后,部分患者在24小时内出现低热,持续3~5天后降至正常。引起发热的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周围循环衰竭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
 
(六)氮质血症由于大量血液蛋白质的消化产物在肠道被吸收,血中尿素氮浓度可暂时增高,称为肠源性氮质血症。一般于一次出血后数小时血尿素氮开始上升,约24~48小时可达高峰,大多不超出14.3mmol/L(40mg/dl),3~4日后降至正常。另外,可出现因循环血容量降低而引起的肾前性功能不全所致的氮质血症和大量或长期失血所致肾小管坏死引起的肾性氮质血症。
 
【诊断】
 
(一)确定消化道出血根据呕血、黑粪、血便和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的临床表现,呕吐物或黑粪隐血试验呈强阳性,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及血细胞比容下降的实验室证据,可诊断消化道出血,但必须排除消化道以外的出血因素,如:①需鉴别咯血与呕血(请复习《诊断学》有关章节);②口、鼻、咽喉部出血,需仔细询问病史和局部检查;③食物及药物引起的黑粪,如动物血、炭粉、铁剂或铋剂等药物,详细询问病史可鉴别。
 
(二)出血程度的评估和周围循环状态的判断成人每日消化道出血>5ml,粪便潜血试验即出现阳性;每日出血量超过50ml可出现黑粪;胃内积血量>250ml可引起呕血。一次出血量<400ml时,因轻度血容量减少可由组织液及脾脏贮血所补充,多不引起全身症状。出血量>400ml,可出现头昏、心悸、乏力等症状。短时间内出血量>1000ml,可出现休克表现。当患者消化道出血未及时排除,可通过观察其循环状态判断出血程度。体位性低血压常提示早期循环容量不足,即由平卧位改为坐位时,血压下降幅度>15~20 mmHg、心率增快>10次/分。当如收缩压<90 mmHg、心率>120次/分,伴有面色苍白、四肢湿冷、烦躁不安或神志不清,则表明有严重大出血导致的休克。
 
(三)判断出血是否停止由于肠道内积血需经数日(约3日)才能排尽,故不能以黑粪作为上消化道继续出血的指标。下列情况应考虑有消化道活动出血:①反复呕血或黑粪(血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肠鸣音活跃;②周围循环状态经充分补液及输血后未见明显改善,或虽暂时好转而又继续恶化;③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与血细胞比容继续下降,网织红细胞计数持续增高;④补液与尿量足够的情况下,血尿素氮持续或再次增高。
 
(四)判断出血部位及病因1.病史与体检 在面临纷繁复杂的病因和捉摸不定的出血部位时,病史与体检对于建立良好的临床思维至关重要,基于此,选择恰当的检查方法获得客观证据,才能高效完成诊断。相关的症状学及体检重点请复习《诊断学》。2.内镜(1)胃镜和结肠镜:是诊断上、下消化道出血病因、部位和出血情况的首选方法,它不仅能直视病变、取活检,对于出血病灶可进行及时准确的止血治疗(图4-1-7)。内镜检查多主张在出血后24~48小时内进行检查,称急诊胃镜和结肠镜检查。这是因为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可在短短几天内愈合而不留痕迹,血管异常多在活动性出血或近期出血期间才易于发现。急诊胃镜和结肠镜检查前,需先纠正休克、补充血容量、改善贫血及使用止血药物。如有大量活动性上消化道出血,可先置入胃管,抽吸胃内积血,并用生理盐水灌洗,以免积血影响观察。此外,在体循环相对稳定的时机,及时进行内镜检查,根据病变特点行内镜下止血治疗,有利于及时逆转病情,减少输血量及住院时间。(2)胶囊内镜:十二指肠降段以远的小肠病变所致的消化道出血因胃肠镜难以到达,一直是内镜诊断的“盲区”,曾被称之为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bscur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OGIB)胶囊内镜(图4-1-8)使很多小肠病变得以诊断,近年促使OGIB重新定义为:全胃肠镜检(胃、结肠镜,胶囊内镜)不能明确病因的、持续或反复发作的出血。该检查在出血活动期或静止期均可进行,对小肠病变诊断阳性率在60%~70%左右,是目前小肠出血的一线检查方法。在此基础上发现的病变,可用推进式小肠镜从口侧或肛侧进入小肠,进行活检或进行内镜治疗。3.影像学 X线钡剂造影有助于发现肠道憩室及较大的隆起或凹陷样肿瘤。腹部CT对于有腹部包块、肠梗阻征象的患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当内镜未能发现病灶、估计有消化道动脉性出血时,可行选择性血管造影,若见造影剂外溢,则是消化道出血最可靠的征象,可立即予以经导管栓塞止血。超声、CT及MRI有助于了解肝、胆、胰病变,对诊断胆道出血具有重要意义。4.手术探查 各种检查不能明确出血灶,持续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必须手术探查。有些微小病变特别是血管病变,手术探查亦不易发现,此时可借助术中内镜检查帮助寻找出血灶。
 
(五)预后估计早期识别再出血及死亡危险性高的患者,加强监护和积极治疗,此为急性消化道大量出血处理的重点。下列情况死亡率较高:①高龄患者,>65岁;②合并严重疾病,如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脑血管意外等;③本次出血量大或短期内反复出血;④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伴肝衰竭;⑤消化性溃疡Forrest Ⅰa型。
 
【治疗】消化道大量出血病情急、变化快,抗休克、迅速补充血容量治疗应放在一切医疗措施的首位。
 
(一)一般急救措施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呕血时吸入引起窒息,必要时吸氧,活动性出血期间禁食。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尿量及神志变化;观察呕血与黑粪、血便情况;定期复查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与血尿素氮;必要时行中心静脉压测定;对老年患者根据情况进行心电监护。
 
(二)积极补充血容量立即查血型和配血,尽快建立有效的静脉输液通道补充血容量。在配血过程中,可先输平衡液或葡萄糖盐水甚至胶体扩容剂。输液量以维持组织灌注为目标,尿量是有价值的参考指标。应注意避免因输液过快、过多而引起肺水肿,原有心脏病或老年患者必要时可根据中心静脉压调节输入量。下列情况为输浓缩红细胞的指征:①收缩压<90 mmHg,或较基础收缩压降低幅度>30 mmHg;②心率增快(>120次/分);③血红蛋白<70g/L或血细胞比容<25%。输血量以使血红蛋白达到70g/L左右为宜。
 
(三)止血措施1.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本病常出血量大、死亡率高,止血措施如下:(1)药物:尽早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如生长抑素、奥曲肽、特利加压素及垂体加压素,减少门静脉血流量,降低门静脉压,从而止血。生长抑素及奥曲肽因不伴全身血流动力学改变,短期使用无严重不良反应,成为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最常用药物。生长抑素用法为首剂250μg静脉缓注,继以250μg/h持续静脉滴注。本品半衰期极短,滴注过程中不能中断,若中断超过5分钟,应重新注射首剂。奥曲肽是8肽的生长抑素拟似物,半衰期较长,首剂100μg静脉缓注,继以25~50μg/h持续静脉滴注。特利加压素起始剂量为2mg/4h,出血停止后可改为每次1mg,每日2次,维持5天。垂体加压素剂量为0.2U/min静脉持续滴注,可逐渐增加剂量至0.4U/min。该药可致腹痛、血压升高、心律失常、心绞痛等副作用,严重者甚至可发生心肌梗死。故对老年患者应同时使用硝酸甘油,以减少该药的不良反应。(2)内镜治疗:当出血量为中等以下,应紧急采用EVL或内镜直视下注射液态栓塞胶至曲张的静脉(本篇第十五章)。止血成功率与视野是否清楚及操作医生的技术水平有关。主要并发症为局部溃疡、出血、穿孔、瘢痕狭窄及异位栓塞等,谨慎操作及术后妥善处理可使这些并发症大为减少。(3)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详见本篇第十五章。由于其对急性大出血的止血率达到95%,新近的国际共识认为,对于大出血和估计内镜治疗成功率低的患者应在72小时内行TIPS。通常择期TIPS对患者肝功能要求在Child-Pugh评分B,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急性大出血时,TIPS对肝功能的要求可放宽至Child-Pugh评分C14,这与该血管介入微创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和疗效确切等特点有关。(4)气囊压迫止血:在药物治疗无效的大出血时暂时使用,为后续有效止血起“桥梁”作用。三腔二囊管经鼻腔插入,注气入胃囊(囊内压50~70 mmHg),向外加压牵引,用以压迫胃底;若未能止血,再注气入食管囊(囊内压为35~45 mmHg),压迫食管曲张静脉。为防黏膜糜烂,一般持续压迫时间不应超过24小时,放气解除压迫一段时间后,必要时可重复应用。气囊压迫短暂止血效果肯定,但患者痛苦大、并发症较多,如吸入性肺炎、窒息、食管炎、食管黏膜坏死、心律失常等,不能长期使用,停用后早期再出血发生率高。当患者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心律失常及不能肯定为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时,不宜使用。急诊外科手术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目前多不采用。2.非曲张静脉出血 上消化道大出血指除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之外的其他病因引起的上消化道大出血,其中以消化性溃疡所致出血最为常见。止血措施主要有:(1)抑制胃酸分泌:血小板聚集及血浆凝血功能所诱导的止血作用需在pH>6.0时才能有效发挥,而且新形成的凝血块在pH<5.0的胃液中会迅速被消化。因此,抑制胃酸分泌,提高胃内pH值具有止血作用。常用PPI或H2受体拮抗剂,大出血时应选用前者,并应静脉途径给药。(2)内镜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约80%不经特殊处理可自行止血,其余部分患者则会持续出血或再出血。急诊胃镜观察到出血灶的Forrest分型(本篇第五章),有助于判断患者是否为高危再出血或持续出血,也是内镜治疗的重要依据。内镜止血方法包括注射药物、电凝及使用止血夹等。(3)介入治疗:内镜治疗不成功时,可通过血管介入栓塞胃十二指肠动脉。上消化道各供血动脉之间侧支循环丰富,超选病变血管介入治疗,可减少组织坏死的危险。(4)手术治疗:药物、内镜及介入治疗仍不能止血、持续出血将危及患者生命时,须不失时机进行手术。3.中下消化道出血(1)炎症及免疫性病变:较为常见,如重型溃疡性结肠炎、Crohn病、过敏性紫癜等,应通过抗炎达到止血的目的。①糖皮质激素:大出血时,应予琥珀酸氢化可的松300~400mg/d或甲强龙40~60mg/d静脉滴注。病情缓解后可改口服泼尼松20~60mg/d。②生长抑制素或奥曲肽:大出血时使用方法同前。少量慢性出血,可皮下注射奥曲肽0.1mg,1~3次/天。③5-氨基水杨酸类:适用于少量慢性出血(详见本篇第八章)。(2)血管畸形:小肠、结肠黏膜下静脉和黏膜毛细血管发育不良出血常可自行停止,但再出血率高,可达50%。内镜下高频电凝或氩离子凝固器烧灼治疗可使黏膜下层小血管残端凝固,是肠血管发育不良的简便、经济和有效方法,适用于病灶较局限的患者。此外,凝血酶保留灌肠有时对左半结肠出血有效。(3)各种病因的动脉性出血:急诊结肠镜检查如能发现出血病灶,可在内镜下止血。对内镜不能止血的病灶,可行肠系膜上、下动脉血管介入栓塞治疗。由于中、下消化道栓塞容易导致肠坏死,需用微导管超选至出血灶,选用吸收性明胶海绵颗粒或弹簧圈栓塞。对于弥漫出血、血管造影检查无明显异常征象者或无法超选择性插管的消化道出血患者,可经导管动脉内注入止血药物,使小动脉收缩,血流量减少,达到止血目的。生长抑素或奥曲肽静脉滴注有一定作用,可与各种微创手术联合使用。(4)不明原因反复大量出血:经内科保守治疗仍出血不止,危及生命,无论出血病变是否确诊,均是紧急手术的指征。(5)肠息肉及痔疮:前者多在内镜下切除,后者可通过局部药物治疗、注射硬化剂及结扎疗法止血。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出血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亦属这一范围。现结合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等整理一下有关上消化道出血量估计方面的内容。


    一、呕血与黑便:


    呕血与黑便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典型症状,呕血和黑便的鉴别诊断对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至关重要。一般说来幽门以下出血易出现黑便,而幽门以上出血易致呕血(与出血量大小有关)。呕血一般都伴有黑便,而黑便不一定伴有呕血。


    1、呕血的颜色:


    取决于出血量和血液在胃内停留时间的长短,如出血量多,在胃内停留时间短,则呈暗红色或鲜红色。若出血量少,在胃内停留时间较长,由于血红蛋白经胃酸的充分作用而变成正铁血红素,呕出物呈咖啡渣样。


    2、呕血与咯血相鉴别:


    咯血为咳出,非呕血,此时血液呈鲜红色,或痰中带有血丝或有起泡和痰液,常呈碱性,患者有呼吸道病史和症状。而呕血多数呈咖啡色(食管出血多为鲜红色),混有食物,呈酸性,患者有消化道病史和症状。鼻腔和口腔疾病、手术出血时,血液也可从口腔流出,血液被吞下后也可以出现黑便,可根据有无口腔和鼻咽部疾病和手术史加以鉴别。


    3、黑便与暗红色血便:


    若血液在肠道停留时间较长,经肠道细菌的作用变为硫化物,则呈黑色,且黏稠发亮状似柏油样大便。部分上消化道出现患者出血量较大,肠蠕动过快也可出现血便。少数患者消化道出血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征象先于呕血和黑便出现,此类患者应避免漏诊和误诊。服某些药物(如铁剂、铋剂等)和食物(如动物血等)可引起粪便发黑。对可疑患者可作粪便潜血试验。


    根据临床上的观察和实验证实,每日上消化道出血量>5~10ml时,粪潜血试验即可出现阳性反应。出血量超过50ml,大便即可呈现黑色。胃内积血量250~300ml时即可发生呕血(咖啡色)。失血量达到全身血量的30%时,患者即可出现休克。


    二、活动性出血的判断:


    对于胃肠道出血患者,应严密观察,有下列临床表现,应认为有活动性出血:①反复呕血,甚至呕血转为鲜红色,黑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呈暗红色,伴有肠鸣音亢进。②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经积极补液输血后未见明显改善,或虽有好转而又恶化;经快速补液输血,中心静脉压仍有波动,或稍有稳定后再下降。③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与血细胞比容持续下降,网织红细胞计数持续增高。④补液与尿量足够的情况下,血尿素氮持续或再次升高。⑤胃管抽出物有较多新鲜血液。


    三、出血量估计:


    对于胃肠道出血的估计主要根据血容量减少所致周围循环衰竭的临床表现,特别是血压、脉搏的动态观察。根据患者的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容测定,也可估计失血程度。


    1.一般情况


    失血量少,在400ml以下,血容量轻度减少,可由组织液及脾贮血所补偿,循环血量在1h内即得改善,一般无全身临床症状。


    出血量超过400ml,又出血过快时,患者会有头晕、乏力、口干、心动过速、血压过低等表现。出血超过1200ml,有晕厥、四肢冰凉、尿少、烦躁不安等表现。若出血仍然继续,除晕厥外,尚有气短、无尿,此时急性失血已达2000ml以上。


    大量出血:急性循环衰竭,需输血纠正者。一般出血量在1000ml以上,或血容量减少20%以上。


    显性出血:呕血或黑便,不伴循环衰竭。


    隐性出血:粪便潜血试验阳性。


    持续性出血是指在24小时内的2次胃镜所见均为活动性出血。


    2、脉搏:


    脉搏的改变是失血程度的重要指标。急性消化道出血时血容量锐减、最初的机体代偿功能是心率加快。小血管反射性痉挛,使肝、脾、皮肤血窦内的储血进入循环,增加回心血量,调整体内有效循环量,以保证心、肾、脑等重要器官的供血。一旦由于失血量过大,机体代偿功能不足以维持有效血容量时,就可能进入休克状态。所以,当大量出血时,脉搏快而弱(或脉细弱)。


    脉搏每分钟增至100~120次以上,失血估计为800~1600ml;脉搏细微,甚至扪不清时,失血已达1600ml以上。
    有些患者出血后,在平卧时脉搏、血压都可接近正常,但让患者坐或半卧位时,脉搏会马上增快,出现头晕、冷汗,表示失血量大。如果经改变体位无上述变化,测中心静脉压又正常,则可以排除有过大出血。

     


    3、血压:


    血压的变化同脉搏一样,是估计失血量的可靠指标。


    当急性失血800ml左右时(约占总血量的20%),收缩压可正常或稍升高,脉压缩小。尽管此时血压尚正常,但已进入休克早期,应密切观察血压的动态改变。


    急性失血800~1600ml时(约占总血量的20%~40%),收缩压可降至70~80mmHg,脉压小。急性失血1600ml以上时(约占总血量的40%),收缩压可降至50~70mmHg,更严重的出血,血压可降至零。有学者主张用休克指数来估计失血量,休克指数=脉率/收缩压。正常值为0.5,表示血容量正常。指数=1,大约失血800~1200ml(约占总血量20%~30%),指数>1,失血1200~2000ml(约占总血量30%~50%)。


    有时,一些有严重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胃肠道内的血液尚未排出体外,仅表现为休克,此时应注意排除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肌梗死)、感染性或过敏性休克,以及非消化道的内出血(宫外孕或主动脉瘤破裂)。若发现肠鸣音活跃,直肠指检有血便,则提示为消化道出血。

     

     


    4、血常规:


    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测定可以帮助估计失血的程度。但在急性失血的初期,由于血浓缩及血液重新分布等代偿机制,上述数值可以暂时无变化。一般需组织液渗入血管内补充血容量,即3~4h后才会出现血红蛋白下降,平均在出血后32h,血红蛋白可被稀释到最大程度。


    如果患者出血前无贫血,血红蛋白在短时间内下降至7g以下,表示出血量大,在1200ml以上。大出血后2~5h,白细胞计数可增高,但通常不超过15×109/L。然而在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时,白细胞计数可以不增加。


    5、尿素氮:


    上消化道大出血后数小时,血尿素氮增高,1~2天达高峰,3~4天内降至正常。如再次出血,尿素氮可再次增高。尿素氮增高是由于大量血液进入小肠,含氮产物被吸收。而血容量减少导致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则不仅尿素氮增高,肌酐亦可同时增高。如果肌酐在133μmol/L以下,而尿素氮>14.28mmol/L,则提示上消化道出血在1000ml以上。

  • 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有什么,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严重病症,而导致此病发生的原因是有很多的,如食管疾病、胃部疾病、门静脉高压、直肠疾病或者是结肠疾病等都是比较常见的,患者一旦由于这些病因引发了此病,这个时候就该及时的进行治疗,以免会导致严重的危害发生。

     

     


    消化道出血在临床上在一种常见的严重症候,患者患有的此病大多都是由于其他的一些疾病所引起的,一旦发病就会有呕血、黑便、贫血以及甚至不清等症状发生,这个时候就该及时的进行治疗,从而才可以避免其他的危害出现。但有很多的患者对此病发生的原因就不是很了解,不明白引起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有什么,下面的内容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1、食管疾病:

     

    这是导致消化道出血的一种常见原因。主要指的就是病人之前就患有食管炎、食管癌以及食管溃疡等疾病,这个时候在进行检查的时候就很容易会引发损伤,从而也就会导致出血的症状出现了。


    2、胃部疾病:

     

    如病人之前就患有急慢性胃炎、胃粘膜脱垂、胃癌以及急性胃扩张等疾病之后没能及时的进行治疗,或者是治疗不当就很容易会引起出血的症状出现。


    3、门静脉高压:

     

    一旦由于其他的疾病而引起门静脉高压的症状发生之后,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会导致血栓和静脉阻塞等症状形成,严重的话也就会引发出血的现象发生了。


    4、直肠疾病:

     

    如患者的直肠发生了损伤,或者是患有了直肠肿瘤和邻近的恶性肿瘤侵入直肠之后,一旦病情愈发的严重,就很容易会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症状发生了。


    5、结肠疾病:

     

    主要指的就是病人之前就患有了细菌性的痢疾、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息肉、癌肿以及血管畸形等疾病,这个时候如果没能及时的进行治疗,严重的话也就很容易会导致有出血的症状发生了。


    通过以上内容就可以发现消化道出血大多都是由于其他的疾病所引起的,因此大家在日常的时候如果发现自己的身体有所不适,就该及时的诊断并治疗,只有将一些原发病彻底的治愈,这样才可以让身体尽快的恢复健康,从而也就可以避免会有消化道出血的症状出现了。

     

  • 在冬天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想睡懒觉,因此就有很多人没有吃早餐,也就伤害了自己的胃,同时也就伤害了自己的消化系统,同时现在社会上有很多的疾病都可以伤害人们的消化系统,就比如消化道出血这个疾病,那么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方法都有哪些呢?

     


    诊断消化道出血的常见方法:


    (1)消化道出血的识别:


    呕血者首先应与鼻出血、拔牙或扁桃体切除而咽下血液所致者加以区别,也需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肺癌、二尖瓣狭窄所致咯血相区别。此外,口服禽兽血液、骨炭、铋剂和某些中药也可引起粪便发黑,应注意鉴别。少数上消化道大出血者在临床上常未出现呕血,黑便而首先表现为周围循环衰竭,此时立即直肠指检有助于发现尚未排出的血便。有时尚需进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


    (2)上消化道出血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征象:


    出现先于呕血和黑便,应与中毒性休克、过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或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以及妇科急腹症及外伤性肝破裂,动脉瘤破裂等鉴别。上消化道出血引起的呕血和黑便应与拔牙或扁桃体摘除而咽下血液所致者加以区别。也需与一些引起咯血的疾病相鉴别,此外还要排除药物及饮食所引起的黑便。


    (3)出血量的估计:


    每日出血量在5ml以上,粪便隐血试验出现阳性结果;黑便出现一般说明每日出血量在50~70ml以上;胃内积血达250~300ml,可引起呕血。一次出血量不超过400ml时常由机体的组织液和牌血补充,并不出现全身症状;在数小时内失血量超过1000ml或循环血量的20%,称之为上消化道大出血,常有头晕、乏力、黑蒙、心悸和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等表现。


    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以上三个方法去诊断消化道出血这个疾病,同时每一个人都要去重视消化道出血这个疾病,因为消化道出血这个疾病的危害性很大,会严重伤害人体的健康,因此每一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从而避免消化道出血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 在我们消化系统中,消化道出血的危害非常严重,如果治疗不及时,就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临床上治疗消化道出血主要是介入疗法和内镜治疗方法,选择哪种治疗方法,一定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现在我们具体的认识下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消化道出血在我们的消化系统中,算是相对严重的消化内科疾病,如果患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可能会有很多的病症表现,比如表现出的头昏、乏力、心动过速以及血压的偏低等症状表现,那么,如何才能有效的治疗消化道出血呢,下面我们具体的认识下如何治愈消化道出血疾病?


    对于消化道出血,临床上主要通过介入治疗以及内镜治疗结合的方法,两种治疗措施效果好,可以到医院接受介入治疗,如果可以用内镜观察消化系统的病变情况,对症下药是最好的了。消化道出血患者在选择治疗措施的过程中,保健措施也非常的重要,患者要注意做好卧床的休息,注意记录脉搏以及血压的变化,另外,患者还要注意观察皮肤的冷热。保持病人的呼吸通畅。不要因为呕血而导致窒息。

     


    消化道出血的治疗过程中,还要重视补充血容量,经常诊断后,如果患者的血红蛋白和收缩血压相对比较低时,要注意输入大量的血液,除此之外,还要重视避免输液和输血过程中,因为过量导致的其他并发症,比如肺气肿或者二次出血的病症,如果有出血的症状出现,要注意进行及时的止血,临床上可以通过向胃腔里灌冰水,进而使胃的温度得到降低,这样就会使我们的血管收缩,进一步的血的流量降低。


    大家另外还要重视正确的处理一些消化内科的疾病,消化道出血多数是因为消化内科疾病引发的,大家在治疗消化道出血疾病时,更要重视避免一些胃溃疡、胃炎等并发症的出现。


    上述就是针对如何治愈消化道出血的相关讲述,对于消化道出血疾病,大家要选择正确的治疗措施,消化道出血如果治疗不当,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同时出现,因此治疗消化道出血的过程中,还要重视日常的保健。

  •  

    30岁的金某因为腹痛呕血来到急诊科就诊,护士还在给他开通静脉通道的时候,他又呕吐了一次,呕吐出来的除了咖啡色液体还有血性液体,医生估计大约有300ml。

     

    与此同时,心电监护仪也在报警,心率快,血压低,因为处于休克状态,躺在病床上的金某也开始有些躁动,在医学上,可以通过症状来判断大致的出血量,如果每天的出血量超过50ml会有黑便,胃内积血量超过250ml会引起呕血,出血量超过400ml以上则会出现头昏乏力,如果出血量超过1000ml以上,还会出现休克。

     

    而从金某的症状和体征来判断,他的出血量显然超过了1000ml以上,大量的失血,导致严重的失血性贫血,休克,血容量不足就会引起心率快,血压低,面色苍白,四肢湿冷,烦躁不安,更严重的还会有神志不清。

     

    急诊科医生给予紧急处理后,金某被收住院,住在消化内科的抢救室里。

     

    金某的妻子反应,其实金某腹痛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三个月前,因为腹痛他曾在内镜中心检查过胃镜,当时胃镜提示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医生开了药,回去断断续续吃了一些,之后也没复查,妻子说,金某平时喜欢饮酒,自己曾劝阻他,当时医生也叮嘱他,一定不要再喝酒了,因为喝酒会损伤胃黏膜,刺激胃酸分泌,不仅容易诱发溃疡,还会让其难以愈合。

     

    但离开医院后,金某依然我行无素,这一次,与朋友聚餐,短短几个小时里,他更是一鼓作气喝下了整整半斤白酒,但谁也没有想到,正准备散场的时候,金某突然感到上腹部绞痛不适,随即便开始大口呕血,这一举动可把身边的朋友吓够呛,急忙将金某送到了医院。

     

    住院后,医生给予紧急的输血,扩容,止血,根据金某的既往病史,医生考虑是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出血可能性大,但进一步明确,需要完善胃镜检查。

     

    住院后,金某的病情并没有稳定下来,依然反复地呕血,排黑便,医生为其进行了床旁急诊胃镜,胃镜显示,出血点果然位于十二指肠球部,一个面积比较大的溃疡,而且溃疡面特别深,伤及了血管,所以鲜血源源不断地涌出,医生在内镜下给予钛夹止血,但是却没有成功,鉴于金某病情危重,医生立刻请普外科急会诊,会诊医生建议急诊手术。

     

    就这样,为了抢救生命,金某被推进了手术室,给予了急诊手术止血,经过四个小时的手术,他这才转危为安。

     

    医生说,金某属于典型的不爱惜身体的青年,明明检查发现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不仅不坚持规律治疗,没有及时复查,反而放肆饮酒,结果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不仅没好,反而加重伤及了血管,最终引起严重的上消化道出血,差点连命都没了。

     

    第一,长期大量酗酒是诱发消化性溃疡的因素之一,所以对于消化性溃疡的患者,一定要戒酒,即便溃疡愈合,如果大量饮酒,也还会导致复发。

     

    第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是青年患者最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可能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消化道穿孔,90%以上的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所以发现后一定要及时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上一篇文章里我们介绍过,消化道出血可以引起黑便,饮食因素比如吃了猪血、羊血、鸭血,吃了补血的铁剂、治疗胃病的铋剂、活性炭、某些中药,吃了大量的杨梅、桑葚等,都有可能出现黑便。

     

    我们如何去伪存真,判定引起黑便的原因,到底是消化道出血引起的疾病,还是饮食或其他因素引起的黑便呢?

     

    这时候就要隆重的介绍1个化验指标- 隐血试验

     

    大便隐血试验,是测定消化道出血的一种常用的简单快速的方法,主要用于检验肉眼不可见的少量出血。

     

    虽然有两种检测方式。一种是化学法。一种是免疫法。但是由于化学法,不能排除食物因素的干扰,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概率。而免疫法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不受饮食的影响,优先推荐采用免疫法检测。

     

    大便隐血试验免疫法,具有很高的特异性,不受吃猪血、羊血、鸭血的干扰。也不受新鲜蔬菜、铁剂、维生素C的影响。

     

    下面是一张大便隐血试验的化验单。

     

     

    接下来,解读一下化验结果。

     

    a.这个实验简单快速,临床检验时,仅仅5分钟左右就能出结果。别看它快速,这个指标,对于疾病诊断意义非同小可。能起到去伪存真、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b.饮食引起的黑便,隐血试验是阴性的。

     

    c.上消化道出血时,隐血试验阳性。

     

    当出现黑便时怎么办?

     

    a. 先考虑是不是与饮食有关。比如近期有没有食用猪血、羊血、鸭血、猪肝等食物?近期有没有服用铁剂?如果有这些情况,可以先观察一下。停止这些饮食后,黑便是否逐渐消失。

     

    b. 如果没有吃上述食物,身体有头晕、乏力等不舒服的感染,要考虑有无消化道出血的可能。建议及时到医院,做大便隐血试验(免疫法)。

     

     

    如果初步判断是消化道出血,应该根据病情严重与否的程度,进一步完善相关的辅助检查,查明消化道出血的部位、出血原因、出血量的大小。然后根据检查结果,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当多次持续出现隐血试验阳性,要注意警惕可能出现消化道肿瘤。

     

    c.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规律,适当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随着现在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很多人为了节省工作时间,吃饭的速度也变的越来越快,很容易造成消化系统的问题,其中上消化道出血就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一旦患有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可以通过冰盐水洗胃、生理盐水注入胃中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


    随着现在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很多人为了节省工作的时间,很多人吃饭的速度也变的越来越快,导致消化系统出现问题,其中上消化道出血就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一旦引发上消化道出血,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那么上消化道出血药物的护理措施有哪些呢?这里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

     


    上消化道主要指的是人体的食管、胃、十二指肠等等的病变引起的出血情况,一般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护理措施,首先,按照医生叮嘱的止血药物,按时服用,以免造成失血过多的现象,其次,用冰盐水洗胃,因为盐水有杀菌的作用,可以使胃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也有一定的止血作用,再次,就是通过生理盐水注入胃中,这样对于胃食管静脉也有止血的效果,最后,如果情况紧急,可以通过纤维胃镜的方法,做好手术的准备。


    上述就是通过药物进行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措施,但是,仅仅通过药物护理是远远不够的,平时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也应该做好护理,生活习惯的护理主要是让患者保持安静的卧床休息,一般不要用热水袋保温,因为太热可以是周围的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对病情的恢复造成严重的影响,另外还要给予患者精神的安慰,接触病人的恐惧心理,饮食习惯上的护理需要注意的是吃一些牛奶蛋糕、豆浆这种富含蛋白质的流质食物,这样既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也不会给胃带来严重的负担。


    通过上述的讲解,我想大家对于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护理措施和日常的生活习惯和工作习惯上的护理都有了清楚的了解了,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另外,一旦患有上消化道出血的疾病一定要积极的配合医生的治疗,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情,这样更有助于病情的恢复。

     

     

  • 急性消化道出血是很可怕的,患者如果治疗不及时是非常危险的,患有这种疾病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家属们也要注意给患者做好护理工作,这样对于患者身体的恢复是非常有利的,希望我们专家今天给出的详细介绍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急性消化道出血是我们生活中经常会发生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出现以后如果治疗不及时是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的,那么,急性消化道出血到底该怎样进行护理呢?下面我们就跟随我们的专家一起去了解一下有关这种疾病的知识吧。


    一、平卧:


    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发病的急性期要注意多卧床休息,这样可以有效的缓解病情,这个时期患者一般都会比较紧张,家属们要注意及时给患者进行调节,尽量让患者心情能得到平复,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出血量,而且这个时期保暖也是非常重要的,为了防止因为过量出血而导致休克,家属们还要注意给患者做好保暖工作。


    二、呼吸道通畅:


    急性消化道出血发生以后患者会呕吐一些血液或者是胃部内容物,如果不及时清除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呼吸,严重情况下还会导致患者窒息,因此,家属们在发现患者有呕吐的现象后要及时给患者进行清理,尽量让患者的头部偏向一侧,这样可以更好的清除口腔中的排出物,从而可以使得患者呼吸通畅。


    三、禁食禁水:


    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发病以后一般都会出现呕血或者是黑便的现象,这个时期家属们要注意不要给患者进食或者是饮水,以防止出血量增大,家属们在发现患者有吐血的现象时可以给让患者进行漱口,但是不可咽下,也可以用冷水袋来冷敷患者的左上腹部,这些都是护理急性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的一些有效措施。

     

     


    在此,我们的专家给出了急性消化道出血的一些日常护理方法,这种疾病是非常危险的,因此,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掌握一些有关这种疾病的知识,以防止这种疾病在我们身边发生时手足无措,希望大家能引以为鉴。

  • 患上上消化道出血后症状可以很严重,也可以很轻微。比如轻微的上消化道出血可不表现出任何症状,但是时间长了之后容易导致患者贫血,也可导致大便发黑。严重的病情可使得患者循环障碍、头痛无力、身体虚弱等。


    上消化道出血有多严重,此病严重的时候可导致患者呕血,或者大便呈黑色。尤其出血的部位在幽门上方的时候,最容易导致呕血。出血的部位在幽门的下方,则容易导致大便发黑。出血量多的时候,可以看见有血液混合在大便里面排出。

     


    本病可导致患者周围循环异常,患病后出血量在中等的患者,可以进一步导致贫血,也可导致进行性贫血,此时患者容易感觉头晕,身体虚脱无力。当患者突然站立的时候可导致晕厥。患病后经常感觉口渴,每天都要喝很多水。还科室的患者血压逐渐下降,身体感觉到冰凉。出血的量很大可导致休克,甚至可以导致死亡。一般患者容易神志不安,或者精神烦躁,嘴唇发紫,或者呼吸困难。病情严重后这样可以急剧下降,甚至普通的测量仪器检测不到血压的存在。


    此病还可导致其他症状,比如患者的脸色发白、脉压差逐渐缩小,脉搏逐渐加快,但是脉搏非常微弱。此时处理不及时,或者处理方式方法不恰当,是可以导致死亡的。一般来说,上消化道出血发病后,至少需要3到4个小时左右才可导致贫血。若是上消化道大出血,在患病之后,大约2到5个小时,患者可有贫血表现,此时做白细胞计数,检测值明显上升。积极做止血治疗之后,大约2到3天,患者的各种症状才会逐渐消退,患者才能够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注意,伴随肝硬化的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后,症状会更严重。


    此病到底严不严重不应该一概而论,病情轻微的时候可以没有症状表现,病情严重的时候,可以段时间导致死亡。严重与否应该到医院做相应的检查来判断,比如可以做内镜检查,还可以做动脉造影检查,或者做x线检查,若是有具体病灶不容易被发现,还可以考虑做ct扫描检查等。

     

     

  • 是什么导致血管变“脆”呢?

     

    血管变脆一般是由于血管内膜组织发生炎症,使得血管内膜组织被炎性细胞浸润,内膜组织下出现大量的胆固醇堆积或者血管出血、产生血栓等,造成内膜组织增生,并逐渐钙化,最终导致血管变“脆”。

     

    而生活中的一些习惯更是导致血管粥样硬化、变脆的“罪魁祸首”,如:抽烟、喝酒,长期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等。那么,当身体血管变脆时,会有哪些症状表现呢?

     

     

    身体有这五个症状,是血管开始变“脆”了

     

    1、总是打哈欠

     

    通常长时间的熬夜或睡眠不足的时候才会导致人们打哈欠,只要休息好了,一般不会出现总是打哈欠的情况。

     

    但是,如果血管变硬、开始变“脆”时会使得大脑供血量减少,出现缺血缺氧的情况,造成总是打哈欠的症状,并且有时会伴随着头昏脑涨的症状。

     

    2、耳鸣

     

    血管开始变“脆”,就会使大脑供血量逐渐减少,引起大脑的缺血缺氧情况,如果大脑长时间处于这种氧不足的状态就会引起耳鸣,同时伴有头晕、恶心等。

     

    3、头痛失眠

     

    如果总是在晚上要睡觉的那个时间段里头出现昏沉或者疼痛的情况的话,那要小心了,因为这可能是血管开始变“脆”,导致脑的细小血管会有微小出血的情况,从而会影响到脑神经,造成头痛失眠。

     

     

    4、体能下降

     

    当血管逐渐硬化,开始变“脆”时,会使得我们的大动脉血管的内膜下组织,出现脂质沉积和内膜增生的情况,导致血管内腔变得狭窄,减少了血液的运输量,使得身体内脏或肢体不能够得到足够的营养和能量,从而引起身体活动力、体能、耐受力等的下降。

     

    5、身体局部疼痛、水肿

     

    血管开始变“脆”后,相比于正常血管就会变得更容易堵塞和破裂出血,然后就会造成堵塞出或者出血处局部的麻木和疼痛,严重的还会出现水肿和淤血。

     

     

    血管变“脆”不及时解决,这两个危害找上门

     

    1、抗压能力减弱,小问题容易变大危害

     

    血管变脆,意味着血管就会缺少弹力,甚至失去弹力,使得血管的承受外界或者内部冲击的能力大幅度减弱,一旦身体出现磕磕碰碰,或者剧烈运动导致血流加快,对血管压力变大,都会使得血管破裂,造成局部内出血,轻则手术治疗,重则危及生命。

     

    2、容易脑出血

     

    其实我们的血管就像塑料软管一样,保养得好的时候,柔软如初,可一旦不怎么管它,让它经历风吹雨打,它就会慢慢硬化,然后稍微一用力便会破裂。

     

     

    同理,如果我们的血管一旦弹性下降、变脆,就会变得容易破裂,只要日常生活中,对血管的压力稍稍大一点,如:剧烈运动,摔倒、兴奋等,都可能会引起血管破裂,极大的增加了脑出血的发病率。

     

    俗话说:“人与血管同寿”!出现以上几个信号的时候,往往是身体在给我们发出提醒:告知我们应该及时调理身体了,只有当身体走上正轨的时候,才能避免更多疾病的发生。

     

  • 我和女朋友在京东互联网医院进行了线上问诊,咨询了同房后出血的情况。医生非常细心地询问了女朋友的症状,耐心地解答了我们的问题。医生提醒我们需要观察一段时间,暂时不需要吃止痛药和消炎药,给予了很好的建议。我们对医生的服务非常满意,感觉得到了医生的专业和贴心。

    问诊结束后,医生再次强调了医生的回复仅为建议,如果需要诊疗,还是需要前往医院就诊。这一点让我感到医生非常负责任,不轻易给出药物治疗建议,也让我们对医生的专业素养更加信任。

    总的来说,通过互联网医院的线上问诊,我们得到了很好的医疗服务。医生的专业、耐心、贴心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让我们对互联网医院的医疗服务更加信任和放心。

  • 阿司匹林作为一种常见的抗血小板药物,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阿司匹林也可能导致出血风险,因此在某些情况下需要停用。

    拔牙是常见的口腔手术,但在拔牙前一周需要停用阿司匹林,以降低拔牙过程中的出血风险。同样,在进行胃镜、肠镜等检查时,也需要提前一周停用阿司匹林,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此外,对于骨折等外伤患者,在住院手术期间也需要停用阿司匹林,以避免手术切口出血。虽然患者停用了阿司匹林,但在医生的指导下,一般不会出现安全问题。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需要注意监测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保持身体各部位的出血风险在可控范围内。老年人服用阿司匹林时,应注意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防运动损伤。同时,在必要时检查出凝血指标,以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长期大量服用阿司匹林可能导致出血症状,如牙龈出血、鼻腔出血、胃肠道出血等。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应立即停药,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药量。

    对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活动性溃疡患者、血小板减少患者和凝血功能不佳者,应避免使用阿司匹林。近期做过手术的患者,尤其是眼科、内脏、颅内手术者,也不宜使用阿司匹林,此时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其他药物。

    第二炮兵总医院心内科主任胡桃红提醒,合理使用阿司匹林,确保患者安全。

    【延伸阅读】

    用果汁送服阿司匹林会引发胃出血?

    阿司匹林与银杏叶类药同服或引起出血

    众多“阿司匹林说”哪个可信?

  • 产后出血是产妇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威胁母婴健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子宫收缩无力,导致血液不能有效凝固,从而引发出血。为了预防产后出血,促进子宫收缩至关重要。

    哺乳是促进子宫收缩的有效方法之一。婴儿吮吸奶水时,会刺激产妇的乳头,通过神经反射作用,促使子宫收缩,从而减少出血。此外,哺乳还能促进子宫恢复,降低感染风险。

    除了哺乳,以下方法也能帮助促进子宫收缩:

    • 子宫按摩:通过按摩下腹部,刺激子宫收缩。
    • 使用缩宫素:通过静脉滴注缩宫素,刺激子宫收缩。
    • 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 合理饮食: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增强体质。
    •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影响子宫收缩。

    如果产后出血量较大,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清宫、输血等。

    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

    • 加强孕期保健,了解产后出血的预防知识。
    • 孕期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 孕期合理饮食,增强体质。
    • 孕期定期产检,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产后出血虽然可怕,但只要加强预防,及时处理,就能有效降低其发生率,保障母婴健康。

  • 眼睛是我们重要的感官器官,其结构和功能异常复杂,对各类药物的承受力也有很大差异。特别是视网膜中含有较多的黑色素,对某些物质有很高的结合力,容易受到伤害。

    长期大剂量地使用某些对眼睛有害的药物,可能会导致眼部出现红肿、瘙痒、疼痛等症状。如果不加以重视,还可能发展为眼压升高、晶体混浊、角膜穿孔、眼底出血及视神经萎缩等严重疾病,甚至导致视力障碍或失明。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对眼睛有害的药物:

    抗生素

    抗生素如链霉素、氯霉素等,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球后神经炎、视网膜炎及视神经萎缩等眼部疾病。

    解热镇痛药

    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等,如果长期大量使用,可能会导致视网膜病变、角膜基质混浊等眼部疾病。

    肾上腺皮质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强的松等,如果全身用药不当,可能会导致激素性青光眼和白内障等眼部疾病。

    抗结核药

    抗结核药如异烟肼、乙胺丁醇等,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球后神经炎、视网膜出血等眼部疾病。

    颠茄类药物

    颠茄类药物如阿托品等,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眼压升高、白内障等眼部疾病。

    为了避免药源性眼病的发生,我们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避免擅自加大剂量和延长用药时间。

  •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刷牙时牙龈出血,牙膏沫染成红色,但并不感到疼痛。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不太重视,认为只是牙龈敏感或刷牙太用力。然而,牙龈出血可能是牙周病的早期信号,不容忽视。

    健康的牙龈在刷牙、进食时是不会出血的。如果牙龈出血,很可能是牙周病在作怪。牙周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会导致牙齿周围的组织受损,最终可能导致牙齿松动甚至脱落。

    牙周病的发展过程较为隐匿,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因此容易被忽视。但是,如果不及时治疗,牙周病会逐渐加重,出现牙龈肿胀、出血、牙齿松动等症状。此外,牙周病还可能导致口臭、牙龈溢脓等问题。

    除了牙周病,以下情况也可能导致牙龈出血:

    • 刷牙方法不当:使用过硬的牙刷或刷牙力度过大,会损伤牙龈,导致出血。
    • 口腔卫生不良:牙菌斑和牙结石的积累会刺激牙龈,导致出血。
    • 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免疫系统疾病等,也可能导致牙龈出血。

    那么,如何预防和治疗牙龈出血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 选择合适的牙刷:使用软毛牙刷,避免用力过猛。
    • 正确的刷牙方法:采用水平颤动法,轻轻刷动牙齿。
    • 定期洁牙:定期到医院进行洁牙,清除牙菌斑和牙结石。
    • 保持口腔卫生:饭后漱口,使用牙线清理牙缝。
    •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如果牙龈出血情况严重或持续不愈,请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线上问诊成为了很多人的选择,包括我在内。7周轻微出血的问题困扰着我,于是我进行了线上问诊。

    医生给出了专业的建议,建议我继续服用药物,并关注出血的原因。在和医生的沟通中,我感受到了医生的耐心和细心,他们不仅关注我的症状,还关心我的疑虑和担忧。

    医生的专业知识让我感到安心,他们为我解答了很多疑问,让我对自己的病情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相信,在医生的指导下,我一定能够度过这段困难的时期。

  • 鼻子出血,看似微不足道,却隐藏着多种健康隐患。那么,鼻子出血究竟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呢?

    鼻子出血的原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鼻腔本身的问题,另一类则是全身性疾病引起的。

    首先,鼻腔本身的疾病是导致鼻出血的主要原因。常见的有:

    • 鼻中隔偏曲:鼻中隔偏曲会导致一侧鼻腔的粘膜受到压迫,长期处于缺血状态,容易发生出血。
    • 鼻腔粘膜干燥或糜烂:长期处于干燥的环境、过度挖鼻、擤鼻涕用力过猛等,都会损伤鼻腔粘膜,导致出血。
    • 鼻窦炎:鼻窦炎会导致鼻窦内压力增高,使鼻粘膜破裂出血。
    • 鼻部肿瘤:鼻腔、鼻窦、鼻咽部等部位的肿瘤,会导致血管破裂出血。

    其次,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引起鼻子出血,常见的有:

    • 血液病:如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等,会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容易出血。
    • 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肺炎等,会导致全身炎症反应,使鼻粘膜充血出血。
    • 肝功能损害:肝功能损害会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容易出血。
    • 高血压:高血压会导致血管壁受损,容易破裂出血。

    一旦发生鼻出血,应及时采取以下措施:

    • 保持冷静,避免紧张。
    • 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鼻翼,压迫鼻中隔前部,持续10-15分钟。
    • 头部略低,防止血液流入喉咙。
    • 避免剧烈运动和用力擤鼻涕。
    • 如果出血不止,应立即就医。

    预防鼻出血,应注意以下几点:

    • 保持室内空气湿润。
    • 避免用力擤鼻涕。
    • 避免挖鼻孔。
    • 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
    •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