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单纯性甲状腺肿的护理措施

单纯性甲状腺肿的护理措施
发表人:周喜玉

单纯性甲状腺肿的患者在临床上护理措施非常重要,良好的护理措施有助于单纯性甲状腺肿的康复,但是有很多人却不知道如何护理,今天就来为大家讲一讲关于单纯性甲状腺肿的护理措施具体有哪些的问题。

第一,食用加碘盐

  • 单纯性甲状腺肿的发生往往与碘缺乏有关
  • 推广加碘盐,让居民了解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主要原料
  • 不要买一些廉价不含有碘的食盐
  • 增加含碘食物的摄入,比如海产品、海带、紫菜、海鲜、海鱼等等
  • 人体碘充足有助于增加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合成,从而缓解甲状腺肿继续加重

第二,彩色超声多普勒的检查和放射性碘 131 扫描

  • 对于较严重的单纯性甲状腺肿或者结节性甲状腺肿,要进行这两种检查
  • 观察患者的结节是冷结节还是热结节
  • 如果短期内肿块迅速增大,怀疑恶性病变,需要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 切勿耽误病情

第三,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

  • 甲状腺疾病与不良的生活方式也有一定的关系
  • 注意避免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经常的熬夜、吸烟、饮酒、过多的应酬
  • 保持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作息时间
  • 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等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单纯性甲状腺肿[胶样甲状腺]疾病介绍:
单纯性甲状腺肿是由于碘缺乏、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等因素引起的甲状腺持续性肿大,不伴有结节及甲状腺功能异常,当甲状腺过于肿大时,会对周围组织造成压迫,引起相应压迫症状。主要症状为颈部肿大,触摸肿块质软,表面光滑,可随吞咽而上下移动,局部皮肤无改变。一般采用补充碘的治疗方法,并密切观察,定期随访。当肿大程度重,出现压迫症状时,应考虑手术治疗。大部分经过治疗的患者预后良好,甲状腺体积明显缩小[1,2]。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肺气肿作为一种肺部疾病,最常见的情况也是咳嗽。不论疾病的轻重程度,除了要积极的配合医生的治疗,按时吃药以外。患者平时的日常护理,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是可以很好的促进治疗的进度的。

    肺气肿也是如此,那么肺气肿护理有哪些步骤呢?


    肺气肿护理的一些步骤:


    (1)首先学会平静的腹式呼吸,可采用诱导呼吸法。坐于舒适的位置,思想集中,放松紧张的呼吸肌,一手按上腹部。呼吸从呼气开始,呼气时腹部下陷。再用手轻轻地按压上腹部以增加腹压,帮助横膈上抬,在吸气时,上腹部对抗该手所施加的压力而徐徐隆起。


    (2)这种腹部的隆起和下陷简称为吸鼓、呼瘪。为了使气体能顺利地呼出,要采取经口的吹笛样呼气法,即呼气时将嘴唇收缩成吹笛状,使气体通过缩窄的口形慢慢吹出,这样可使气道内的压力提高约5厘米水柱,避免了细支气管的过早闭塞。


    (3)吸气时则要经过鼻腔,使空气经鼻腔的湿润、加温、过滤和吸附,以减少对气管的刺激。吸气时间要比呼气长1~2倍,但不要憋气。憋气可增加肺内压力,对肺气不利。


    (4)在练好腹式呼吸的基础上,可做呼吸体操

     

     

    第一节,压腹呼吸:自然站立,两手叉腰,拇指在后,四指在前。


    (1)呼气时,主动收腹,两手四指加压于腹部,同时两肘关节向前靠拢,以约束胸部。


    (2)吸气时,两肩向后扩胸,以增加肋骨活动幅度。重复两个八拍。


    第二节,压腿盘膝:


    (1)左腿向左侧前方跨出一步成左弓箭步,重心在中,两手扶左膝。


    (2)重心向前落于左足,向下压腿。


    (3)有节律地重心前后移,重复八次;换右腿,方法同上,亦重复八次。


    (4)然后两腿并拢微屈膝,作膝绕环运动,左右方向绕,各重复八次。

     

     

    注意:老年者常有下肢无力症状,作本节在于增加下肢力量。压腿深度和膝绕环的幅度,都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逐步增大。


    以上这些就是肺气肿护理的一些步骤了,不要小看这些步骤,如果可以很好的运用,以及每天都做到的话,是可以有很大的收获的。但是以上的这些护理方法只是辅助治疗的作用,肺气肿患者的最终还是要根据医院和医生的安排来治疗。

  • 高考那年报志愿的时候选择学医,而大学毕业考研的时候选择内分泌专业,注定我这一辈子都要与甲状腺打交道。甲状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它调节全身的新陈代谢,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尤其是对胎儿、婴幼儿及儿童。在内分泌门诊就诊的病人中,大部分都是甲状腺疾病。

     

    说到甲状腺,可能非医学专业人员不太明白是什么、在哪里,但说到“大脖子病”,好多人都见到过或听说过,“大脖子病”是甲状腺疾病的一种。那么,根据这个叫法,我们可以知道,甲状腺位于颈部,它还有一个美丽的名字——颈前蝴蝶结。

     

     

    大家可能会去摸自己的甲状腺,但是要告诉大家的是,正常情况下,甲状腺是触及不到的,如果你能摸到它,那么,很遗憾的告诉你,你需要去内分泌科门诊就诊了。

    为什么说甲状腺很重要呢?

    因为研究发现,肥胖、消瘦、闭经、不孕、失眠、焦虑、情绪淡漠、抑郁等疾病都与其相关。

     

    甲状腺疾病最常见的都是甲亢、甲减及甲状腺结节,当在内分泌门诊看到一个情绪激动、体型消瘦、双眼球突出、皮肤潮湿的病人,医生都要进行详细的问诊,仔细的查体,如果病人甲状腺肿大,基本上主任就会说:“这个病人甲亢八九不离十了”,这是比较幸运的病人,直接到内分泌门诊就诊,可以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当然,也有一些不那么幸运的病人,可能因为腹泻、消瘦、心慌、乏力及其他全身症状而被分诊到消化科、心内科等其他科,以至于没有正确诊治,等后来发生严重并发症如甲亢性心脏病的时候才来到内分泌科,这个时候病情已经很严重了,相对来说治疗效果就没有那么好了。 

     

     

    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时,就是另一种疾病—甲减,尤其是孕妇,如果甲状腺激素不足时,孕育的孩子很可能会有智力低下、生长发育受限、身高很矮,即患有呆小症,不过现在正规的孕妇体检都要求化验甲功,如果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及早有效地补充合适剂量的左甲状腺素片就OK了。

     

    甲状腺影响着全身的代谢状况,但是由于人们对甲状腺疾病认识的不足,甲状腺相关的一些疾病就被误诊了。因此,当你感觉到近期体重下降或增加,心慌手抖,出汗增多,容易激动,经过多个科室就诊,反复检查找不到原因时,不要放弃治疗,不妨到内分泌科门诊看看,也许你的病情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痤疮是多发于青少年的一种皮肤疾病,一般对人的身体无多大危害,但是对于青少年的心理来说就会造成比较大的困扰。因为痤疮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外貌。而对于这种疾病,专家建议还是以预防为主。因为治疗的话周期会比较长,很多人等不及都会用手去挤,最后并发炎症加重病情。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下预防痤疮的方法有哪些。


    1、多吃水果和蔬菜

     


    尤其是有利于减少皮脂分泌和促进痤疮愈合的水果和蔬菜更要吃,如:苹果,梨,西红柿,西瓜,黄瓜,丝瓜,冬瓜,苦瓜等,但注意象荔枝,橘子,榴莲等高糖的水果应该少吃。


    2、经常洗脸


    油性皮肤面部皮肤的油脂清理很重要,应该每天多用热水洗几次脸,可以选用硫磺香皂,硼酸香皂等抑制皮脂分泌的香皂,在鼻翼部位的皮肤应该重点清洗。


    3、避免机械挤压痤疮


    尽管痤疮的脂栓的排除有利于痤疮的愈合,但还是不提倡用手和器械机械挤压,因为挤压后很容易造成脂栓挤入真皮层内造成进一步的深层炎症,同时容易留下色素沉着和斑痕,尤其对斑痕体质的朋友更应该注意这一点。如果实在要排除脂栓的话,建议对黑头较为明显的痤疮用专门的痤疮挤压器进行挤压,同时注意消毒避免感染,也可以去医院进行护理。


    4、养成每天运动的习惯

     


    适度运动可促进新陈代谢,对于身体及肌肤都有良好效果,但是千万不要5分钟热度,要持之以恒,记住,即使是每天3分钟的体操,也是保持美丽肌肤的秘诀。


    5、做好清洁


    青春其要注意面部清洁。养成习惯用温水洗脸,因为冷水不易去除油脂,热水促进皮脂分泌,选择温和的清洁产品,面部清洁之后尽快进行防护,选择适当的保湿类护肤品。不要用雪花膏和其它油脂含量过高的护肤品。


    6、合理饮食


    青春期要注重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脂肪、糖类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7、生活习惯


    不要用手去挤压痤疮,以免引起化脓发炎,脓疮破溃吸收后形成疤痕和色素沉着,影响美观。抗菌素对感染重的有疗效。学习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持精神愉快。长了痤疮心理不要产生负担,以免引起神经内分泌紊乱,使痤疮加重。痤疮较重者,应到医院皮肤科诊治,不要盲目用药。


    8、及时治疗


    青春期发现面部有痤疮出现,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维甲酸、维胺脂、及维生素A等,能改善角化过程,将有助于减轻和消除痤疮。女性痤疮患者同时月经不正常者,可采用小剂量乙烯雌酚,每日口服0.25毫克,进行人工周期,可使痤疮好转,月经也恢复正常。同时中医按摩、配合药物进行理疗,起到活血化瘀、调整气血、改善皮肤血液循环的作用,达到医治的效果。在生活中尽量少吃辛辣的食物,少吃油腻的食物,尽量少用面膜,少用化妆品。


    我们建议患者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不能熬夜或过度劳累,尽量少晒太阳。日常可以多多锻炼身体,在饮食方面,我们希望患者不要抽烟,不要喝酒,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帮助排毒和补充维生素。在治疗请假也请一定要耐心,保持乐观的心情是非常有必要的。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

  • 打鼾,俗称“打呼噜”,是在熟睡后造访我们的“常客”,似乎是一种生活常态。其实,程度严重的打鼾也是一种“病”,会引起白天嗜睡、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等诸多问题,甚至暗藏着脑梗“危机”,有致死风险。我们千万不能对这位“卧室杀手”掉以轻心!

     

     

    一、打鼾的“庐山真面目”


    冬天风大时,如果窗户没有关紧留一个缝,就会听到“呜呜”的风声,其实,打鼾发声也是同样的道理。

     

    我们在呼吸时,气流会首先通过上呼吸道——鼻、咽、喉和下呼吸道——气管和各级支气管,最终到达肺泡发生气体交换。然而,在睡着时,上呼吸道会因为肌肉松弛或组织病变而变窄,气流就会被这“狭窄的窗户缝隙”所阻碍,从而冲击悬垂组织(如小舌、腭扁桃体等)和咽黏膜表面分泌物等,引起振动发声,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呼噜声的“真面目”了。

     

    二、打鼾的三种程度


    1.偶发性打鼾

     

    在全世界,几乎一半的成年人都会至少偶尔打鼾。这种打鼾往往发生在过度疲劳或过量饮酒之后,虽然也是人体的一种异常状态,却于健康无损;并且在休息后就会得到缓解,不需要治疗。


    2.习惯性打鼾

     

    有25%的成年人会常年习惯性打鼾。这类人群的上呼吸道往往比较狭窄,却也能为熟睡中的人体提供足够的氧气。他们通常只是出现了“变异”,而非“异常”。


    但是也有研究表明,习惯性打鼾的人会出现血氧饱和度的间歇性降低,甚至25%以上的这类人会最终患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我们可以把这种打鼾看成从正常到疾病的中间过渡区,对它不能轻视,要及时就医,并按照医嘱改善情况。

     

    3.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打鼾


    每100个人中就有1-3个人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这类人群的上呼吸道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病变,包括慢性鼻窦炎、腭扁桃体肥大、舌根后坠等。


    在吸气时,上呼吸道肌肉为了“拉开”狭窄的气道,会过度紧张,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引起瘫痪,最终造成呼吸道闭合而呼吸暂停。而每晚至少30次的呼吸暂停,让这类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显著下降,从而引起了脑和神经的功能障碍。

     


    三、打鼾的“伴生双子”——脑梗


    打鼾,特别是习惯性打鼾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打鼾,是很多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其中最严重的就是脑梗。


    脑梗,学名是缺血性脑卒中,指的是脑组织的一种缺血或缺氧性坏死。其常见的类型有脑栓塞和腔隙性梗死等。打鼾者的血氧量严重不足,心脏为了填补这一“漏洞”会提升输出功率,最终“后继不足”而心力衰竭;大脑也受到了“牵连”,会继发性缺血,走向脑梗的结局。


    打鼾发现不早治,被害梦中也不知!当然我们也无须太过担心,只要从现在做起,选择适当的方式缓解打鼾,或到医院进行专科检查,必要时做手术矫正,就能远离脑梗“恶魔”,避开死亡危局!

  • 说到皱纹,首先想到的是老年人。很多上了年纪的人身上或是脸上都留下了岁月爬过的痕迹,皱纹可以说是他们这个年龄段的象征。

     

    抬头纹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很多年轻人脑门上都长出了皱纹。与同龄人相比,抬头纹较多的话,预示着衰老的提前到来,还说明其内分泌和神经方面出现了问题。

     

     

    除了抬头纹,这个部位出现纹路,也要特别注意,可能身体健康受到了危害。

     

    我们所说的这个“预测”部位就是:耳朵

     

    很多人都不会在意自己的耳朵,更不会想到耳朵还会长皱纹。耳朵上的纹路其实也反应了心脏健康,正常人的耳垂应该是光滑的,如果耳垂出现斜线或者皱痕,就要小心自己心脏的健康问题。

     

     

    耳垂上的折痕又叫做冠心沟。由于耳垂在身体要端部位,对缺血相当敏感。

     

    在上世纪,美国病理学家在尸体解剖中偶然发现,凡因冠心病者而死的患者,耳垂部位几乎都可找到一条褶皱,他们从中意外得到启示,立马对有耳垂皱褶者做了心脏冠脉造影检查,结果发现其中90%患有冠心病。

     

    血管堵塞来临前,身体会出现这3种症状

     

    一、胸闷胸痛

     

    在劳动或情绪激动时,会明显感到胸部受挤压,疼痛感强烈并伴随有呼吸不畅,这可能是心脏内血管已经发生堵塞。一般由胸骨后开始疼痛,有时还会发生在手臂或背部,偶尔还有消化不良现象发生。

     

     

    二、头晕头痛

     

    脑部血管发生堵塞,会导致血液流通受阻,不能及时提供给大脑营养就会出现缺氧现象。脑部缺氧就容易出现头晕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有时还会出现抽搐、昏迷等症状,或者用力咳嗽时头痛会明显加重。

     

    三、足部脉搏减弱

     

    脚位于人体的末梢,距离心脏位置也是最远的,血管有问题脚也会有感觉。正常情况下,当用手轻触脚背时,能够感受到脚部脉搏的跳动。但走路一段距离之后,反而摸不到,说明体内血管已经发生了堵塞。

     

    “病从口入”,心血管的堵塞大多和生活习惯有关。除了在饮食上严格要求自己,多吃瓜果蔬菜,少吃刺激性食物,也要注重生活中的小细节。

     

    为了保护血管,预防心血管疾病,平时应该多做3件事

     

    1、坚持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运动,血管的活性不够。经常运动可以促进代谢,使体内毒素更好地排泄,还能消耗过多的脂肪,减少脂类物质聚集堵塞血管。

     

     

    2、多喝水

     

    喝水能够帮助身体排出毒素,尤其是早上刚起床或睡觉前喝一杯水,都可以冲刷肠胃,同时还能帮助疏通血管,加快有害物质排出,让血管更加的健康。

     

    3、不要熬夜

     

    对于血管堵塞的人群,千万不要熬夜,要特别注意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睡眠不足会引发内分泌系统失调,免疫力低下,加大血管壁的炎症,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进而增加脑梗的危险。


     

  • 冠心病一般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常常被称为“冠心病”。但是冠心病的范围可能更广泛,还包括炎症、栓塞等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世界卫生组织将冠心病分为5大类:无症状心肌缺血(隐匿性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和猝死5种临床类型。临床中常常分为稳定性冠心病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那么具体怎么区分冠心病呢?

     

     

    一、冠心病有哪些检查方法?

     

    冠心病的检查有很多种,这里讲的是许多的检查方法可以提示冠心病,但确诊方法咱们一会再叙述!常用的提示冠心病的检查有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运动平板心电图、心脏彩超、心肌酶、心肌坏死标志物、心脏磁共振、放射性核素、冠状动脉CTA、冠状动脉造影等等!这些检查都可以提示患者有冠心病的可能!


    二、哪些检查可以确诊冠心病?

     

    冠心病的确诊,还是需要影像学证实冠脉病变的存在才行!所以,冠心病的确诊还是需要冠状动脉的检查才可以!冠状动脉造影被称为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虽然其他检查很多时候也能够提示冠心病,但最后大多数都需要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脉造影就是用一根细如发丝的导管沿着桡动脉(手腕处)或股动脉(大腿处)的人为入口延行到心脏的冠状动脉开口处,然后把造影剂(在X光下显影)注入冠状动脉,这样冠状动脉内部的形态就可以显示出来。


    三、做了造影就可以不做其他检查了?

     

    有很多人会认为,如果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那么是不是做了造影就可以不做其他方面的相关检查了呢?当然不是这样,对于做过造影的患者,仍然需要做心脏彩超、心电图、放射性核素、血液等检查,来综合判断患者病情,并指出下一步治疗方向和治疗方案!

     

     


    亲,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身体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 俗话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但是,有些患者在吃了止痛药之后,头痛还在继续,甚至越吃越痛。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对于“久治不愈”的难治性头痛,要特别注意仔细寻找是否有别的因素作怪。

     

     

    一位电脑程序工程师,工作压力大,每天在电脑旁一坐就是数个小时,常常周末也不休息,忙碌时头脑活跃,精力充沛,但忙完后一放松反倒觉得头部和颈部有明显的酸痛感,时间一长头痛越来越严重。蔡先生担心自己患了脑瘤,但到了几家医院检查都没有发现异常,医生嘱咐他多休息并开了止痛药物进行治疗,但好几个月过去头痛非但没有丝毫缓解,还变本加厉到了影响工作和生活的地步。工程师上颈部软组织紧张、僵硬、有明显压痛和活动时疼痛,影像学上有关节突关节炎的表现,考虑蔡先生的头痛是颈源性头痛,建议他在颈部病灶区注射消炎止痛药物。在第2颈椎横突注射药物后,蔡先生的头痛立刻消失了,他感觉到头颈部出现了久违的轻松。

     

    头痛久治不愈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诊断出了问题,这包括诊断上的漏诊或者误诊,因为有时头痛的病根可能不在头部。头痛的病因十分复杂,根据2004年公布的最新国际分类,头痛大的分类包括14种以上,至少有300多种病因可以引起头痛。对于难治性头痛,要注意一个患者可以同时存在2种以上类型的头痛,如偏头痛和外伤性头痛并存的情况,需要同时进行治疗。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头痛问题不是一个仅仅服用止痛药的简单问题,对头痛的性质进行正确的诊断也并非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不同头痛类型有不同的病因,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案,许多患者在多次就诊后才能得到明确诊断和治疗。

     

     

     

    此外,头痛的治疗应该是多方面的,过于依赖口服药物,认为只要止痛药物效果足够强,凡是疼痛都可以解决的想法是不现实的,医生在门诊也会经常见到一些患者要求医生开一些强效止痛药的情况。其实每个患者的情况可能是千差万别的,一种药物对这个患者有效,对另一位患者可能会效果不好,甚至出现许多副作用,头痛未止住反而添加了更多烦恼。还有一些患者,往往需要一些行为或者物理的治疗方法才能见效,比如颈源性头痛,在相应的病区注射消炎止痛药物,才可以起到止痛和缓解颈部肌肉痉挛等治疗作用。


    头痛的表现形形色色,千差万别,涉及到的疾病纷繁复杂,头痛的诊断和治疗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大部分头痛经过门诊治疗完全可以得到缓解,而有些头痛这需要住院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如果你的头痛久治不愈,或者越治疗越头痛,就要到正规医院寻找专科医生治疗,切勿自行用药,胡乱投医,以免贻误病情。

  • 在诸多心内科疾病中,心律失常是我们绝对不容忽视的严重疾病。若是不注意的话,那么我们的生命都是很可能因此受到威胁。所以,对可能患有心律失常的患者,多一些注意非常必要。下面我们看看专家对于心律失常而给我们的忠告吧。


    忠告一心律失常≠心脏病。


    心律失常表现为一种突发的规律或不规律的心悸、胸痛、眩晕、心前区不适、憋闷、气促、手足麻木和晕厥,甚至神志不清。部分患者也可无任何不适症状,仅在心电图检查中被发现。心律失常的病因相当复杂,常见的有下列5种:①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肺心病、高血压心脏病、心肌疾病、风心病等;②各种不良刺激,如情绪激动、疲劳、饮酒、喝浓茶和咖啡等;③药物因素,如使用洋地黄、奎尼丁,及某些抗肿瘤药物等;④严重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⑤代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由此可见,虽然大多数心律失常是由器质性心脏病所致,但发生心律失常并不一定说明患了心脏病,正常人也可以出现心律失常。

     

     

    值得一提的是,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高而增加,老年人易发生心律失常。不少老人认为自己有心律失常,就是患上了“冠心病”,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冠心病会导致心律失常,但心律失常不全是冠心病导致的。除高血压、心肌病、心力衰竭、心肌纤维老化、窦房结功能低下等器质性因素以外,一些非器质性因素,如情绪变化、感染、贫血、电解质紊乱等,也可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因此,对于老年心律失常患者而言,首先应仔细寻找导致心律失常的病因和诱因,切忌轻率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若必须用药,也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严密观察,安全第一,因为老年人对药物耐受性差,易发生不良反应。


    忠告二:仅心电图正常,不能完全排除心律失常


    普通心电图是心律失常诊断的最常用的方法,但有些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发作,数分钟的普通心电图常难以捕捉到。一般地说,对于有心脏不适症状,但心电图检查正常的患者,医生一般会建议其做一次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以提高心律失常的检出率。目前,国内部分医院还开设了电话心电图监测,通过遥控心电图装置来记录患者日常的心电图变化。


    忠告三:部分心律失常患者不需要用药。


    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治疗方法各不相同。心律失常是否需要治疗、该怎么治疗,应由心血管专科医生来决定。医生一般会综合病史、症状、体检和一些必要的辅助检查,如24小时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参考患者有无器质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是否影响到心脏的泵血功能,及其发展为严重心律失常的可能性等情况,来决定治疗策略。

     


    由于许多抗心律失常药物本身具有潜在的致心律失常的风险,故使用时应慎重。一般地说,无器质性心脏病基础、不影响心脏功能且存在明确不良刺激因素的心律失常,常被视为功能性。此类患者若无明显不适症状,不主张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即使有不适症状,也主张先消除不良刺激因素,解除顾虑,稳定情绪,注意观察,必要时再给予短期药物治疗。而对于有器质性心脏病基础,伴或不伴心脏泵血功能异常的心律失常,大多为病理性,应高度警惕,并及时、规律用药。


    此外,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安全性问题一直受到患者关注。虽然从理论上说,抗心律失常药物确实存在导致原有心律失常恶化或诱发新的心律失常的潜在风险,但患者绝不能因噎废食。一般地说,只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应用,就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脑水肿是指脑内水含量增加,使得脑容积增大的一种病理现象。这种病症在日常生活中是常见的,但是对于人体健康来讲,却具有很大的威胁,严重者可能会危及生命。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脑水肿,脑水肿的症状有哪些,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了解一下。

     

    第一,导致脑水肿的原因

    1. 脑部血管发生病变,主要是由于脑部动脉内血液循环受阻,脑脂肪发生栓塞,使得脑动脉部分出现供血不足的现象,严重时会导致脑动脉瘤或动脉血管破裂,造成脑内出血,最终导致脑水肿。

     

    2. 生活中的胸部创伤、心脏骤停、低血压、一氧化碳中毒、高原性缺氧等情况,会使得脑部造成缺氧的状态,最终导致脑水肿的形成。

     

    3. 颅内发生损伤,例如颅内颅骨凹陷或骨折,会使得脑组织受到压迫或骨折的部位骨头刺进脑组织中,这些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脑组织的血液循环,导致脑水肿的出现;当胸部受到挤压时,也会使得颅内的压力急剧升高,脑组织内部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发生改变,使其呈弥漫性点状出血,继而诱发脑水肿。

     

    4. 颅内发生病变,如脑肿瘤,肿瘤的大小会在脑部占据一定的位置,使得脑组织受到挤压,脑内部的血管壁通透性发生改变,使得肿瘤部位发生水肿。

     

    5. 脑内部的各种组织出现炎症时,就会出现致病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在脑中释放一定的毒性,使得脑组织的炎症更加严重,继而引发脑水肿。

    第二、脑水肿所伴随的症状

    1. 通常会出现头痛、严重呕吐、情绪不稳定,整个人比较烦躁的现象,有的人还会出现嗜睡甚至昏迷的现象,严重者会出现脉搏或呼吸减弱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脑水肿引起的脑部压力增大的而导致的。

     

    2. 当大脑内部的组织发生创伤或出现肿瘤而引起脑水肿时,就会发生癫痫或瘫痪的症状,严重时还会对脑部控制语言及运动的神经中枢造成压迫,影响人类的语言及运动能力。

     

    3. 脑水肿还会导致患者出现精神障碍,使患者神志不清甚至昏迷,有时还会出现体温升高的症状。

     

     

    相信大家在阅读以上内容之后,对脑水肿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自身出现以上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在平常的生活中,一定要保护自己的头部及胸腔,遇到事情时,冷静的处理,避免因情绪激动对脑部产生重大的冲击。

  • 昨天下午,我带着孩子去了京东互联网医院进行线上问诊,因为孩子最近出现了甲状腺肿大的情况,我非常担心,所以决定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在问诊过程中,医生非常耐心地询问了孩子的病情,还让医生助理帮忙了解更多细节,让我觉得医生非常细心和关心孩子的健康。

    医生建议进行甲状腺功能的化验,为了确认病因并给出最合适的治疗方案。虽然对于抽血我和孩子都感到不适,但医生在沟通中非常友善,让我们感到放心和舒适。

    在问诊过程中,医生不断给出专业建议,让我感到非常放心。虽然我对孩子的病情感到焦虑,但医生不断告诉我不用太担心,一切会好起来的。

    最终,经过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建议,我对孩子的病情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知道了接下来的治疗方案。我对医生的专业素养和耐心沟通非常满意,对孩子的治疗充满了信心。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