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话说激素恐惧症

话说激素恐惧症
发表人:副主任医师潘廷猛

很多患者来就诊时,对使用激素类药物非常抵抗,一旦用药会立即对医生说,我不用激素类药物。究其原因,可能与八九十年代时,我国的基层医疗水平比较落后,医生开药经常是激素、抗生素、维生素的组合,即所谓的“三素医生”。激素滥用后导致患者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有些反应还很严重,比如感染、股骨头坏死、消化道出血、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等。久而久之,使大众逐渐产生了激素恐惧症,谈激素色变。

那么,我们来看看激素是什么?有什么样功能作用?

激素是人体内一大类生物活性物质的总称。激素希腊文原意为“奋起活动”,它对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繁殖、性别、性欲和性活动等起重要的调节作用。人体每天会分泌一定量的激素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它调节着人体的各项生理过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激素,人体将无法正常运转。虽然激素对人体非常重要,在激素过多情况下也会对人体造成诸多的影响,如血压血糖升高,血钾减低、胃粘膜刺激等,长期激素水平过高还会造成上文所说的一些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在口服或是静脉输液时使用激素时可能会引起以上的副反应。

可以说,任何药物都有其副作用,激素类药物也是如此。而医生对病患的用药,就是不断权衡用药的收益和副作用的过程。如果权衡下来利大于弊,那么用药就是值得的;反之,弊大于利,那么用这个药就不合适。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医生不得不给病人使用激素。譬如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红斑狼疮)、严重过敏(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的病患,如果不用激素控制病情的话,可能会导致病请急速恶化,甚至死亡。对一些脓毒血症、休克生命垂危的病人来说,激素甚至可以起到起死回生的效果。激素的副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补救,但人死不能复生,权衡之下只能用激素。另一方面,激素的副作用并非如大家想象的那么严重。很多严重的激素副作用只有在长期、大剂量应用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并且绝大多数副作用在停药后都会消失,而需要长期、大剂量应用激素的情况是非常少见的。

此外,给药方式对激素副作用的影响也非常大。全身(如静脉、口服)给药方式较易发生不良反应,而局部(如雾化吸入、外用等)给药方式的不良反应较少,甚至有不少局部用药的弱效激素药膏是非处方药物,安全性相当有保障。

因此看问题不能一刀切,对激素也是如此,我们不能一味地去拒绝使用激素治疗疾病,但也不应滥用激素。医生和患者都需要提高对激素的认识,做到合理用药,告别激素恐惧症,用科学的观念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39健康网:各位网民朋友,大家晚上好,今天我们邀请到专家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办公室主任 主任医师赵文立,今天我们讨论的话题是如何消除艾滋病的恐惧,下面我们有请赵大夫就消除艾滋病的恐惧问题进行介绍。

      赵文立:各位网友晚上好!最近我们在热线咨询电话中间遇到比较常见的一些咨询话题,就是关于如何排除或者是消除艾滋病恐惧的问题,在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快节奏的社会,适当的压力和适当的恐惧对于我们保持身体的健康,保持工作的动力都有一定的好处,但是对艾滋病产生过度的恐惧会使我们一部分网友产生一些心理上的或者是身体上的问题。因为我们最近接到的一些咨询电话中间,往往都是一些知识文化程度比较高的人对于艾滋病的恐惧更加明显,一方面是由于他们认真的阅读了一些医学书籍和一些杂志,或者是报纸,看到了有关艾滋病的一些临床的表现,这中间有个别网友有一些婚外性行为,事后就感到比较懊悔,同时就担心自己感染艾滋病。一些网友由于担心恐惧自己得了艾滋病,就到一些医院,到一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检验部门进行了一些相关的检测,尽管这些检测结果都不能够明确诊断他得了艾滋病,但是他仍然不放心自己,特别是看到了书上有一些艾滋病的临床症状,像低热、乏力、饮食胃口不佳,淋巴结肿大等。

      当部分网友有这些症状的时候,往往不自觉的想到自己是否得了艾滋病。经过我们咨询电话中一些详细的询问,认真的分析,我们感觉这些网友经过多次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都是阴性,同时也做了一些其他的相关检查,CD4、CD8、病毒载量等其他的一些检查,都排除的艾滋病的感染。但是有部分患者,或者是部分网友,仍然担忧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甚至有个别的网友看到一些有关艾滋病的专业杂志,或者是专业的书籍,或者是从网上看到某一个专家对这个问题的某一种看法,自己就深信,我可能感染了一种新型的艾滋病病毒,或者是变异的艾滋病病毒,所以我们反复的耐心的做了一些工作,但是仍然有部分网友不能够相信我们所讲的有关科学知识,仍然怀疑、担心自己是感染了新型的变异的艾滋病病毒,我们目前的科学手段、诊断试剂、诊断的一些技术手段都不能帮助他明确诊断,所以有一些个别的网友恐惧的使自己失眠,甚至焦虑,甚至对工作产生的一些厌烦情绪。有极个别的人就不能坚持正常的工作,需要到医院找心理医生进行心理治疗,当然这是极个别的人。

      可是,我们仍然看到,有为数不多的网友或者是恐惧者对自己的病情不能够客观的分析,不相信我们专业技术人员的解释,不相信科学的检测手段和诊断的结果,而一味地盲目的坚持自己仍然是得了艾滋病,所以这种情况我们最近在一些咨询电话中间经常接到,所以今天我们就想围绕如何消除艾滋病恐惧这个话题和我们的网友进行一个交流,我也很希望我们的网友对艾滋病有关诊断、治疗、政策等各个方面提出一些问题,我们进行互相交流,我想利用这个机会给大家一方面做一个交流,一方面做一下解释,希望能够帮助你消除艾滋病恐惧,帮助你恢复信心,帮助你们逐步的恢复自己的正常工作,这样的话,我相信我们才能够对艾滋病的恐惧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正确的处理方法。欢迎网友们提出意见,我们进行交流。

      39健康网:我有一个问题,是不是现在艾滋病的恐惧,今天说的主要是没有得艾滋病,但是也许有一些高危的行为,就特别的恐惧,还是得了艾滋病恐惧。

      赵文立:从我们的咨询电话中间所感觉到的,绝大多数人都有一些婚外性行为,尽管有的是一次,但是因为自己在事发之后看书,看杂志、看报纸,讲到了艾滋病的一些症状,他自己感觉好像我是不是就是艾滋病的症状,是不是已经感染了艾滋病,有一些特别钻牛角的网友,对里面的知识研究的非常透,甚至一些医学专业技术人员很少去看到的,很少阅读的一些专业杂志,他们提出的问题很尖锐,而且也很难回答。

      不过, 据我们所掌握的医学知识和艾滋病方面的诊断、治疗等等研究的结果,我们应该可以对他做出比较明确的回答,我们的回答是针对绝大多数的网友,只有极个别的网友,他钻牛角尖之后就是出不来,你怎么解释,他都不相信你的话,对于这样的极个别的网友,最后我们也只好劝他找心理医生做一下心理治疗,或者是利用自己的工作之余,转移一下自己的注意力,参加一些其他有意义的一些集体活动,是不是能够慢慢的从阴影中间脱离出来,所以消除艾滋病恐惧,也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工作,有的时候我们一个网友咨询完之后,他可以不断的连续的给你打电话,一个电话打一两个小时,你怎么解释,就是反复问那么一个问题,你告诉他结果,他仍然不相信,还会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就是证明自己我很可能感染了艾滋病,所以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也非常的头疼,只有耐心的做解释工作,没有其他的手段让他能够迅速的脱离阴影,所以我们也希望利用这个机会,告诉我们的网友,如果您个人有这方面的担心和忧虑,你可以和我们咨询、交流,同时你个人也要正确的对待,要相信科学,不要相信自己的判断,因为你个人的判断是一个非专业技术人员的判断,我们的判断是基于临床和我们学习的一些专业知识,和我们在咨询中间积累的一些经验,多方面的分析判断,最后告诉你一个建议,告诉你一个结果,但是有的时候也确实很难沟通,很难交流。

  • 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所有人都有一些对于黑暗的恐惧普通人先天就对黑暗具有一定的恐惧心里,因为黑暗,我们无法用眼睛观察周围环境,从而对身处的环境产生不信任,有一种不知身在何处的虚幻感。

     

    一般来说,按照2001年4月出版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的标准,须符合下面四条,并且产生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我们才能称之为“黑暗恐惧症”:

    一、得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二、以恐惧为主,且需符合以下4项:

    1、必须首先排除焦虑症、分裂症、疑病症,才能考虑是黑暗恐惧症。

     

     

    2、对周围的环境,或者自己的处境非常恐惧,但是呢,其实自己并未身处在险境之中。

     

    3、发作时伴有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

     

    4 、有反复或持续的躲避这种黑暗场景的行为。

    三、内心清楚这种担心,恐惧是毫无必要的,但无法抑制这种恐惧感。

    四、对恐惧情景和事物的回避必需是或曾经是突出症状。

    严重的“黑暗恐惧症”会对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危害,甚至在黑暗中发生对于自身或者他人的伤害事件,不过这种典型的,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的“黑暗恐惧症”并不常见。但大多数人都有轻微地对黑暗的恐惧,这应该和人类的进化过程有关。很多动物都有夜视功能,例如猫头鹰,它对对光源的敏感度是人类的100倍,它能看到的星星是人类的10倍以上。

     

    又例如枯叶平尾壁虎,它对光源的敏感度是人类的350倍,所以它能看到更加璀璨夺目的夜空。至于皮皮虾,则拥有让人瞠目结舌的夜视能力,它看到紫外线到红外线范围内的颜色,还拥有12种颜色感受器(人类只有3种),天哪,皮皮虾,身处在一个多么五彩斑斓的童话世界。而蝙蝠,它们则是用另外一种方法夜视——超声波,所以它也能清晰地捕捉到幽暗洞穴中的猎物。


    可惜,在人类进化过程中,人类一直没有进化出夜视的功能,人类的眼睛不会像猫,羊 ,海豹那样在夜间闪闪发光。所以人类非常害怕黑夜,害怕从某个角落跳出自己的天敌。但人类进化出了另一个战胜黑夜的武器——火——于是人类除了必须用显微镜才能看到的细菌,病毒,以及感染性蛋白质(朊毒体),再无天敌!虽然如此,人类对黑暗的恐惧,却已成为与生俱来的本能。

    心理学家也对这“对黑暗的恐惧”制定了标准的治疗与调节方法

    1、是让患者坐在舒适的座位上,进行有规律的深呼吸,利用色彩卡片引导患者进行场景想象达到松弛身心的效果。色彩卡片越鲜艳丰富,效果越好。

     

    2、就是放松身心之后,循序渐进引导患者进行恐惧场景的想象,如果患者出现恐惧心理就开始放松身心的训练,如此反复,直到患者能够克服想象带来的恐惧心理。

     

    若纯粹的心理疗法难以治愈,患者也可以借助纯中药进行辩证调理。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心虚胆怯者可用安神定志丸;神疲乏力,少寐多梦,心悸气短,心脾两虚者可用归脾汤;心悸易惊,心烦失眠,五心烦热,.阴虚火旺者可用黄连阿胶汤或珍珠母丸;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胸闷气短,心阳不振者,可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胸闷不适,心痛时作,痛如针刺,心血瘀阻者,可用丹参饮;胸闷烦躁,失眠多梦,舌红苔黄腻,痰火扰心者可用黄连温胆汤。

     

     

    以上各方均可加用重镇安神的琥珀,磁石,固摄肾气的龙骨,牡蛎。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幽闭恐惧症患者进入特殊的密闭环境,如进入电梯、车厢、机舱、剧场等室内场馆就会出现紧张、焦虑、心慌、想要逃跑回避。以女性居多,约是男性的2~3倍,发病高峰年龄在25~30岁左右,终生患病率为6%左右。幽闭恐惧症患者接受及时且适当的治疗,预后一般良好,不及时治疗严重者可并发其他心理疾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患者通常很少复发,若好转后再次出现密闭空间恐慌或心慌、胸闷不能缓解需及时复诊。

     

     

    一、幽闭恐惧症好发于哪些人?

     

    有幼年心理创伤者:过分粗暴或压抑的环境,也会使人的正常心理发育受到扭曲,对外界事物出现错判或误判,产生恐惧。
    有家族遗传倾向者:幽闭恐惧症具有高度的家族聚集性,例如遗传的性格脆弱性,有些人天生紧张而显神经质。他们最易产生恐惧感,患此病后偏于高度内向、固执、敏感多疑、心胸狭窄,常表现为胆小、怕事、害羞及依赖性强。


    二、幽闭恐惧症患者日常如何护理?

     

    克服幽闭恐惧症需要学习放松,适当控制焦虑,更多地与他人交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娱乐活动来转移注意力。在天气比较好的情况下,可以去户外放松下心情,也要进行自我克制。增强自己的安全感与自信心,增强自己的心理素质。同时进行一些放松训练,能及时的调整好自己的紧张情绪,试着慢慢地进入到让自己恐惧的幽闭环境,一步一步的,慢慢地进行脱敏。本人和亲属应及时注意观察如出现密闭空间恐慌或心慌、胸闷不能缓解需及时就医。本人应增强自己的安全感与自信心和自己的心理素质,训练自己调整紧张情绪的能力。亲朋好友应耐心引导,切勿强制,逐步脱敏。

     

    特殊注意事项:当出现严重恐慌表现如呼吸困难、头晕、出汗不能缓解时,应立即离开封闭环境,必要时采取急救措施。

     

    三、如何预防幽闭恐惧症?

     

    幽闭恐惧症成因较复杂,尚不能从根本上预防这一疾病,但可尽量避免一些致病因素,降低发病的风险。

     

     

    早期筛查:对有幼年心理创伤者如在过分粗暴或压抑的环境中长大和有家族遗传倾向者应注意观察自身表现,有异常情况及时就医。

    预防措施:从小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家长正确引导、教育孩子,增强其自信心与安全感,增强心理素质。童年有心理创伤经历要及时疏导、治疗。避免让精神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心理压力大时,应寻求多种途径缓解压力,如与好友多沟通等。家长应注意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格,如开朗、乐观、自信等,帮助孩子减轻压力,寻找正确的减压方法,应进行正面引导,创造积极良好的成长环境。

  • 及早发现幽闭恐惧症征兆并正确就医十分重要,如出现在密闭环境的恐惧、焦虑、头晕、胸闷等表现,应尽快到相应科室如精神心理科或急诊科就医。当患者意识到对封闭环境的恐惧并有轻微表现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当患者出现明显的胸闷、心慌、呼吸急促、出汗等表现应及时就医。当患者由于恐慌出现的生理症状无法缓解时应立即就医。

     

     

    一、如何确诊幽闭恐惧症?

     

    1、需要做的检查

     

    行为分析:医生常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作出诊断,看其是否出现进入封闭空间出现恐慌的表现。
    问卷测试:通过设置相关问题让就诊者回答问卷,可以具体了解其心理活动明确诊断。


    2、如何诊断幽闭恐惧症?


    一旦处于恐惧情境之中,几乎必然能引发立即性的焦虑反应。患者能理解自己的恐惧是过度而不合理。患者会逃避该情境,或强忍痛苦与焦虑来面对。这些逃避行为、预期性焦虑、身处其间时的痛苦,已经严重干扰患者的常规生活、职业功能、社交活动。患者若未满十八岁,有症状的时期须至少六个月。这些问题不能以其他的精神疾病做更好的解释。

     

    二、幽闭恐惧症患者如何治疗?

     

    幽闭恐惧症的治疗必须建立在患者与医生的协作上,医生可以采取一些认识治疗、暴露疗法等心理治疗,或采用一些抗焦虑抗抑郁的药物加以治疗。患有该疾病患者,需要接受长期的治疗。

     

     

    1、药物治疗

     

    抗焦虑药物:抗焦虑药是一种主要用于缓解焦虑和紧张的药物。以苯二氮䓬类为主,常用的劳拉西泮、奥沙西泮等。此类药物治疗效果好,安全度大,副作用小,兼具抗癫痫及抗焦虑、松弛肌紧张、镇静安眠等作用,临床应用最为广泛。但抗焦虑药物可能会产生嗜睡、乏力、性功能障碍甚至是自杀倾向,所以不要擅自用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服药。
    抗抑郁药物:如果出现持续严重的紧张焦虑,可考虑服用具有抗焦虑作用的抗抑郁药物,对恐惧症也有一定疗效,目前主要以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为临床一线用药,如盐酸舍曲林、盐酸帕罗西汀、盐酸氟西汀、艾司西酞普兰等药物。


    2、心理治疗

     

    认识治疗:必须首先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分析恐惧对象。指出其恐惧的原因是因为缺乏认知的反映,要想克服恐惧,首先必须要先认知自己,要帮助其挖掘“怕”的根源,认识“怕”的内容,计算“怕”的程度,衡量“怕”的几率。只有这样才能让患者正确评价自身在环境中的位置,这种方法也可以称作“个人定位法”。
    系统脱敏法:这是目前被认为治疗恐惧症最安全而有效的行为治疗方法。此法由医生设定“阶梯”性恐惧值,并让患者依此循序渐进地暴露于引起恐惧的事物和场所中,令患者的感官逐步接受刺激,使之对刺激的恐惧程度逐渐降低,最终达到症状完全消失。这种方法较为缓和,容易为患者接受。缺点是治疗时间长,效果产生慢。
    暴露疗法:这是一种骤进型的行为治疗方法。此法是在一定心理辅导的基础上,将患者骤然置于恐惧事物之前,或场所之中。令其无法逃避,从而刺激其内心出现极度的反应。经过刺激后,患者并没有受到实质性恐惧对象的伤害,从而建立对恐惧对象的认识,消除恐惧心理。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病情治愈速度快。缺点是患者必须有一定的身体条件,否则会令患者过度恐惧而出现昏厥。因此,在进行暴露疗法时,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抢救知识和配备一定抢救设备。

  • 幽闭恐惧症属于恐惧症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是对封闭空间的一种焦虑症。幽闭恐惧症是患者在某些情况下,例如电梯、车箱或机舱内,可能发生恐慌症状,并因出现预期焦虑而产生回避行为的一种心理疾病。幽闭恐惧症患者处在相对封闭的空间里会出现恐慌焦虑的表现,因为幻想到无法逃离恐慌情景而感到恐惧,进而出现焦虑、惊慌、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脸红流汗等生理性反应,严重时会出现窒息、昏眩、有濒死感等。

     

     

    一、幽闭恐惧症原因有哪些?

     

    出现幽闭恐惧症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成长经历、性格因素、心理压力等,幼年时期的创伤性经历跟幽闭恐惧症的关系很大。此外还有遗传因素和生物学因素。

     

    教养方式:幽闭恐惧症皆与心理成长过程中的教养方式有关。如过分严厉和教条化的教育,会使人的心理成长过程单一,使其社会理解和适应能力相对较低,难于对客观事物做出正确判断;过分粗暴或压抑的环境,也会使人的正常心理发育受到扭曲,对外界事物出现错判或误判。
    遗传及性格因素:幽闭恐惧症与人的性格特征有关。比如3岁以前表现胆小、羞怯者,成年以后往往较容易发生社会交往恐惧症,遗传因素在幽闭恐惧症中的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视。
    生物学因素:幽闭恐惧症患者可能存在突触后5-羟色胺能受体超敏感的可能,曾患神经系统病变,心血管呼吸系统疾病,肥胖症等也有影响。


    二、幽闭恐惧症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幽闭恐惧症患者可能会在密闭空间中发作,常见的有电梯、车箱、机舱、剧场等室内场馆,出现焦虑、紧张等恐惧表现。

     

     

    1、主要症状

     

    进入特殊环境时:包括空旷的广场、拥挤的公共场所、封闭的环境等,如球场、商店、剧场、公路、电梯、公共汽车、火车、黑暗等。表现为紧张、焦虑、惊慌、胸闷、烦躁、失控感、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脸红流汗等。
    无法控制恐惧心理:总是担心在此场所中,会昏倒、发作某种病症、失去控制,而又无法逃离现场。知道恐惧是过分、不合理、不必要的,但无法控制。
    预期恐慌:不接触特定的环境则无任何症状,但病人只要设想进入恐怖处境,就感到紧张不安等。日常会出现预期性焦虑,并产生回避行为。


    2、并发症

     

    焦虑症:患者经常出现与现实情境不符的过分担心、紧张害怕,这种紧张害怕常常没有明确的对象和内容。患者感觉自己一直处于一种紧张不安、提心吊胆、恐惧、害怕、忧虑的内心体验中。而且患者一般同时伴有头晕、胸闷、心慌、呼吸急促、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等躯体表现。这种焦虑是继发于恐惧内容所出现的症状。
    强迫症:患者后期可能会继发形成强迫性地回避所恐惧场所的想法以及行为。
    伴有广场恐惧的急性焦虑发作:幽闭恐惧症被普遍认为是广场恐惧症的反例,恐惧症患者会害怕待在群众当中,并出现急性的紧张、焦虑、心慌、胸闷发作。

  • 专家估计,在中国,由于人们对该症普遍认识不足,大量的病患被轻描淡写地认为是“胆小、内向”而未受重视,导致社交恐惧症的病患数量统计趋于保守。临床上可以见到一些极端的病例。有的病人病前人格相对健全,恐惧是在强烈的创伤性处境下发生的。这种病例用系统脱敏治疗效果好。另一个极端是病人有人格障碍,从小害羞、怕见人,又特别爱面子,争强好胜,并且从小一直缺乏社交训练,也没有任何兴趣爱好,充其量只是会啃书本子,考试总是名列前茅。这种人一到青春期,社交恐惧便明显起来,往往并没有什么确定的诱因。

     

     

    一、社交恐惧症的危害

     

    社交恐惧症是最近我们身边比较常见的一种恐惧症表现,它是害羞的极端表现。它的出现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社交生活,对患者的危害性比较大,我们要引起重视,在生活中做好社交恐惧症的预防工作,避免它给我们的社交生活造成影响。社交恐惧症是非常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工作的一种心理障碍。许多一般人能够轻而易举办到的事,社交恐惧症患者却望而生畏。患者可能会认为自己是个乏味的人,并认为别人也会那样想。于是患者就会变得过于敏感,更不愿意打搅别人。而这样做,会使得患者感到更加焦虑和抑郁,从而使得社交恐惧的症状进一步恶化。许多社交恐惧症患者改变他们的生活,来适应自己的症状。他们(和他们的家人)不得不错过许多有意义的活动。他们不能去逛商场买东西,不能建立正常的两性关系,不能带孩子去公园玩,甚至为了避免和人打交道,他们不得不放弃很好的工作机会。

     

    二、出现哪些症状应该考虑社交恐惧症?

     

     

    1、在不熟悉的人们面前或被他人注意或观察时(可能如此),害怕自己可能会作出一些使人难堪的行为或表现出焦虑症状。

    2、处于所害怕的社交场合,几乎不可避免地产生焦虑,并可能出现仅限于此情境的惊恐发作。

    3、患者认知到这种害怕是不合理的或过度的。

    4、患者一般都设法避免这种情景,否则便以极度的焦虑或痛苦忍受着。

    5、这种对恐惧情景的避免、焦虑的期待、或害怕反应,显著地干扰个人的生活、工作或社交,或者对于患有恐惧症感到的精神痛苦。

    6、如患者年龄小于18岁,应至少6个月病程。

    7、这种害怕或回避不是由于某种物质或一般性躯体状况所致的直接生理性反应,并排除其他精神障碍而引起的焦虑或恐惧性回避。

    8、如存在某种一般躯体情况或其他精神障碍,那么A的害怕也与之无关,例如不是害怕自己的口吃、巴金森氏病的震颤、或神经性厌食或贪食症的异常进食行为。

  • 对社交恐惧症的治疗:一般的程序是通过逐步递增社交的情境而增加对恐惧的耐受性,从而达到消除社交恐惧反应的效果。

     

     

    一、药物疗法

     

    这是目前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你的发病是因为你体内某种化学物质的失调所致,所以运用某类药物调节平衡。

     

    二、物理疗法

     

    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是一种与传统药物治疗、催眠疗法完全不同的治疗方法。它是通过低强度微量电流刺激大脑,改变患者大脑异常的脑电波,促使大脑分泌一系列与社交恐惧、焦虑等疾病存在密切联系的神经递质和激素,以此实现对这些疾病的治疗。

     

    三、暴露疗法


    让病人暴露于能引起焦虑烦恼的各种不同的现实刺激性情境中,在暴露期间有目的有步骤地使病人产生最严重的焦虑反应,鼓励患者坚持到焦虑缓和为止,使之逐渐耐受并能适应的一类治疗方法。又叫快速暴露法,或称满灌疗法。快速、持续满灌法有时又称为集中练习,即反复暴露练习而没有太多的间歇时间休息,以取得更好的适应效果。许多研究结果已经表明暴露治疗能有效地缓解各种恐怖症。随访研究疗效比较持久,可以维持数年。

     

    四、催眠疗法

     

    精神分析师通过言语暗示或催眠术使病人处于类似睡眠的状态,使求治者的意识范围变得极度狭窄,借助暗示性语言,挖掘病人心灵或记忆深处的东西,看你是否经历过某种窘迫的事件,试图寻找到发病的根源,以消除病理心理和躯体障碍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患者所具有的可暗示性,以及患者的合作态度及接受治疗的积极性是催眠治疗成功的必要条件。通过催眠方法,将人诱导进入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将医生的言语或动作整合入患者的思维和情感,从而产生治疗效果。

     

     

    五、森田疗法

     

    森田认为,由于患者对事、对人、对己过分敏感而产生的某些神经症状。患者大多数有一种疑病心理,追求完善,追求舒适,常对自己的健康状态过分担心。常把自己正常变化如心跳快些等误认为病态,并集中精神注意这些表现,从而出现焦虑和紧张,使不适的感觉进一步增强,导致各种主观症状越来越明显。这种恶性循环就是森田所说的“精神交互作用”。森田疗法对社交恐惧症的指导意义在于,告诉我们要接受社交中的“胆怯、紧张、心理不安”,这一既定事实,不再把其当作身心异物加以排斥,不再关注体察心理症状,而是要带着紧张、胆怯象正常人一样交往,顺其自然,为所当为,使症状在不知不觉中消失。

  •  

    你们在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下面这些场景?

     

    「家里的煤气是不是没关好,煤气泄漏会爆炸的啊……」第三次返回家确认煤气阀门,结果出门后你仍然忧心忡忡。

     

    「手都洗脱皮了,可是好脏啊……」明明今天已经用肥皂洗了十几次手,你还是控制不住地走向了洗手间。

     

     

    大家可能常常会听到「强迫症」这个词:


    有时会把它等同于习惯,比如「我可能有点强迫症,听书才睡得好」;

     

    有时会把它等同于爱整洁,比如「看到干净的书房,强迫症都舒服了」。

     

    但事实上,真正的「强迫症」并不是单纯的生活习惯或者小癖好,而是一种精神疾病,今天是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我们一起来聊一聊「强迫症」。

     

    强迫症——不受控制的身体

     

    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根据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强迫症的年患病率为1.3%~2%,终身患病率为2%~2.9%,且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十大致残性疾病之一。

     

    这种疾病的临床特征是反复出现强迫思维和/或强迫行为。

     

    强迫思维是指反复、持久地体验到非自愿的侵入式思维(例如,无法控制的想法、冲动或画面);

     

    强迫行为则是指重复的外在行为(例如,检查、清洗、排序)或头脑中的精神活动(例如祈祷、计数、默默地重复字词)。

     

     

    这些特点都会给患者带来极其强烈的痛苦体验,而且更糟糕的是,你越努力想摆脱、反抗这种思维,这些冲动或者想法就会在你的脑海中变得越发强烈,并促使你重复做出强迫性的行为。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接下来就举几个小栗子——

     

    生活中常见的强迫思维:

     

    细菌太脏了,一定要把手洗得很干净,否则会得传染病;

     

    鞋子没摆对称,要赶紧纠正过来,否则会有不幸的事发生;

     

    每次开车过桥的时候,一定要在心里唱那首歌,不然会出车祸。

     

     

    生活中常见的强迫行为:

     

    反复确认自己是否锁门、关火;

     

    爱把东西收拾得整齐且必须按照顺序摆放;

     

    对清洁有近乎病态的执念,对自己或物品进行重复刷洗。

     

    别小看强迫症

     

    强迫症的病因很复杂,目前已知的学说包括遗传、神经生物学因素、家庭因素、环境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等,更加专业有效的治疗办法也仍在继续探索中。

     

    也正因此,作为一种病因和症状都复杂且极难根治的精神疾病,强迫症给患者生活带来的困扰罄竹难书。

     

    强迫症的平均发病年龄为19~20岁,约80%的患者症状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患病率为3.4%。约四分之一的男性在10岁之前发病,而女性则在青春期发病率最高。

     

     

    随时间的推移,这种疾病可能自行好转也可能逐渐加重,多数会迁延成慢性疾病,一个糟糕的消息是,强迫症本身已经够痛苦了,它与其它精神类疾病的共病率也极高。

     

    有研究表明,约有86%~90%的强迫症患者一生中至少会患有其它一种精神疾病,比如焦虑障碍、抑郁障碍、神经性厌食或者贪食障碍、物质依赖等。

     

    这都将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如何诊断强迫症

     

    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编著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曾明确统一了强迫症的诊断标准:

     

     

    满足了这4点的,才可能会被诊断为强迫症,而我们生活中大多数人挂在嘴边的「强迫症」大概率只是一种「强迫倾向」,基本上人人都有,程度较轻,不会太影响生活,也远远达不到疾病范畴。

     

    比如你就是喜欢家里干净整洁所以整天洗洗刷刷,只要做这件事不会让你感到焦虑或痛苦,甚至把家里收拾干净还让你满是成就感,那就一点问题都没有,完全不需要担心。

     

    强迫症的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和认知行为疗法(CBT)是目前治疗强迫症状最常使用的干预方式。但都有其局限性,药物治疗最大的不足是停药后复发率较高,认知行为疗法也并非适用于所有的强迫症状,更方便有效的治疗办法仍要等待科学家们继续研发。

     

     

    但就目前来看,「药物治疗+认知行为疗法」,再加上自己也试着调整心态,多多锻炼自己应对焦虑的能力,接纳自己的想法和偶然发生的小错误,和自己的情绪和平共处,相信很快就能康复啦!

     

    最后仍要提醒大家,如果发现自己近期的心理状态出了问题,一定要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哦,心理生病也要看医生才能快点好呀!

     

  • 一、什么是焦虑症?

     

    焦虑性神经症简称焦虑症,以广泛、持续性焦虑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性障碍,常伴有植物神经症状和运动性紧张。焦虑形式来源于各种不同的经历,包括对于正确或错误的信息进行观察学习,以及直接经历真实或者感知到的创伤。在长期的状态下发展成目前的行为模式,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

     

     

    二、焦虑症有哪些分类?

     

    急性焦虑:急骤、严重、相对短程的重度焦虑,伴有深刻的认知、生理及行为改变,包括惊恐焦虑、广场恐惧症、社交恐惧症、分离焦虑障碍等。


    慢性焦虑:持续性的轻度焦虑,与前者存在质和量的差异,又称广泛性焦虑症。


    特定焦虑症:一般是对特定的事物,如飞行等产生的焦虑或是害怕等。


    三、引发焦虑症的原因有哪些?

     

    焦虑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极为复杂,主要与自身的心理状态有很大关系,不同类型其病因不尽相同,总之疾病因素以及生活中的环境因素参与其发病。

     

     

    1.急性焦虑


    应对不良情绪所致的焦虑,例如人格特征的脆弱性、面临威胁时容易退缩或是进退两难、危及生命的内科或外科疾病、缺少家庭或其他社会支持,以及孤独感或者被抛弃感,患者开始变得害怕、颤抖、入睡困难,以及反复寻求关心和安慰、抱怨疼痛难忍或其他躯体症状,最终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导致焦虑症发生。
    有创治疗所致的焦虑,近年来人们开始发现严重的内科疾病及有创治疗也能导致明显的焦虑反应,甚至已接近或达到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诊断标准。

     

    妨碍疾病评估及治疗的焦虑,焦虑可能会影响对患者疾病的评估及治疗,往往需要精神科会诊,例如因为害怕疼痛或者不适而拒绝检查及治疗,对躯体症状或辅助检查而出现过度的恐惧反应或弱化,甚至不承认情况的严重性,这些都对评估疾病造成极大的限制。与焦虑症类似的内科疾病,焦虑症状可能是潜在内科疾病的主要表现,在接受心理治疗的患者中,最终发现有5%~42%的患者感到痛苦,是因为之前未被查出的内科疾病,而他们的主诉往往是抑郁或者焦虑。

     

    2.慢性焦虑


    慢性焦虑症患者常因缺乏理智而感到不适、紧张、恐惧和不安,有些人可能处于长期恶劣的环境中,比如长期熬夜、长期精神紧张,也与性格因素,家庭成员之间的问题,家庭环境问题以及人际关系等有关,并没有明确原因而是持久性焦虑,是一种慢性焦虑状态。

  •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有些特定的声音,明明不太响,却会让人浑身难受,比如,指甲划黑板、吃饭吧唧嘴、咳嗽清嗓子、打字敲键盘、粗粗的呼吸声音……

     

    为什么某些声音会带来不适感?声音对健康有哪些影响?如何才能给生活“降噪”?《生命时报》邀请权威专家,为你一一解答。

     

    受访专家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李英

    武汉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主任 袁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科主任医师 戴海江

     

    声音为什么会让人感到不适

     

     

    部分人对特定的声音感到抗拒,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3个。

     

    No.1  声音的频率范围

     

    一般情况下,人耳能够识别的声音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叫做可听声。人平时说话的声音,基础频率只在80Hz~260Hz之间。

     

    2000Hz到5000Hz是人耳最敏感的反应区间,当声音在这一范围内会令人不快。比如,指甲挠黑板、刀子刮玻璃、人类的尖叫声等,都属于这个频率范围。

     

    从神经学的角度上解释则是,大脑中的杏仁核让我们感到难受。杏仁核在听到指甲刮黑板等的声音时,会异常“抽疯”。于是,霸道地接管了大脑听觉的任务,向听觉皮层发出痛苦的信息。

     

    箭头的指向位置即为杏仁核

     

    No.2  人体生理结构差异

     

    人们可以接受的声音频率范围以及相关生理结构等存在差异。即使是“刺耳的声音”,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情感反应倾向、容忍度和听力阈值。

     

    对于同样的声音刺激,有人难以忍受,有人没有太强烈的感觉,还有人会联想到其他特定场景。

     

    No.3  恐声症

     

    恐声症是对个别噪音特别敏感,具体表现为不能容忍某些声音,比如吃饭吧唧嘴、清嗓啧嘴、敲键盘、闹钟响、不锈钢容器刮蹭、粗粗的呼吸声音等等。

     

    这些可能别人听起来没什么,甚至感觉不到,但是对于恐声症患者来说,却能“直击灵魂”。

     

    他们对特定声音产生厌恶、暴躁、抓狂或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有时候还会心跳加速、大量出汗、肌肉痉挛。

     

    此外,一项发表于美国期刊《神经科学杂志》(Journal of Neuroscience)上的新研究表明,某些恐声症与大脑中增强的“镜像行为”联系了起来:恐声症患者会觉得自己在模仿可以产生这些触发声的嘴部动作。比如,咀嚼声、吞咽声、咳嗽声等。

     

    声音是如何影响健康的

     

    有些声音会让人感到烦躁或厌恶,但还有些声音却会对健康状况造成影响。

     

    声音的强度,会用“分贝”来度量,一般来说,30分贝为安静的房间;40分贝是正常室内交流的声音;70分贝是吸尘器的声音;90分贝为摩托车引擎发动的声音;100分贝相当于装修时电钻的声音;110分贝时,人体就会明显感到难以承受。

     

    如果声音让人不舒服,说明声源已造成噪音污染。早在2011年底,世界卫生组织就发布了《噪声污染导致的疾病负担报告》,认为噪声危害仅次于空气污染

     

     

    长期在噪音环境下生活,会给身体带来这些负担:

     

    听力受损

    长时间、大音量的噪声可通过损害内耳毛细胞、螺旋器、听神经纤维、听神经元等,导致听力下降。

     

     

    突然猛烈的噪声可导致鼓膜损伤,出现听力下降、噪声性耳聋;若耳内前庭感受器受损,会导致眩晕、呕吐、走路不稳等。

     

    持续干扰睡眠

    通常,超40分贝的连续噪声就可能“叫醒”浅睡眠的人,超60分贝的突发噪声则可能惊醒大部分人。睡眠长期频繁被噪音干扰,会使人出现神经衰弱,甚至抑郁。

     

    影响血管健康

    持续遭受噪音打扰,会导致高血压、心脏病、中风风险升高。个体无法控制的噪声源头会成为一种压力,导致身体分泌肾上腺素等“压力激素”,影响血管结构。

     

     

    增加老痴风险

    《英国医学杂志》发文表明,交通噪音会增加老痴风险。研究者推测,可能与应激激素的释放和睡眠紊乱、导致冠心病、改变免疫系统、激发炎症等有关。

     

    导致血压上升

    《欧洲心脏杂志》刊文指出,当来自道路交通、飞机升降或同伴打鼾的噪声超过35分贝时,人的血压就会上升,且噪声越大,血压越高。

     

    让腰围变粗

    瑞典一项长达4年的追踪调查发现,生活在噪声污染较重地区的人,腰围相对更大。噪声每增加10分贝,腰围就会增加1厘米。

     

    做好5件事给生活“降噪”

     

    平日里难免要和各种噪音打交道,想要不被它影响,可以试着做到以下几点,给生活“降噪”。

     

    1 租房/购房时留心

    问清楚楼板、墙壁厚度,及是否符合“隔音标准”;选择在不同时段去看房子,还可与邻居交流噪音的问题。

     

    装修时,加隔音吊顶、石膏板是常用的隔音方法,可添加吸音棉、隔音毡和高密度泡沫板等吸音材料。

     

    卧室是最重要的休息地点,注意4个原则:

     

    ▶不选在客厅旁,以免电视等声音影响睡眠;

    ▶不选在电梯、楼道和楼梯间旁;

    ▶不选有壁橱的房间,中空的设计会放大噪音;

    ▶不选与邻居窗户相近的房间,以免邻居的声音透过窗户传入。

     

    2 戴降噪耳机或耳塞

    如果有些不可抗因素导致噪声较大,比如装修声,可戴上降噪耳机,减少噪音损伤;可佩戴睡眠耳塞入睡,注意勤清洁勤换。

     

    需要提醒的是,不要戴着耳机听音乐入睡,长期如此会导致听力受损,甚至耳聋。

     

     

    3 进行积极心理暗示

    可以通过心理暗示控制自己对噪音的感知。

     

    一项研究发现,当参与者努力去忽视那些噪音时,他们的不愉快程度会有所下降,而对刺耳声音难以接受度的评级仍保持不变。

     

    4 短暂远离噪音源

    开车(车速较快)时尽量别开窗,风噪声可能会超过100分贝。

     

    去酒吧、体育赛事等嘈杂场所时,“间歇式”离开能减少噪音带来的伤害,即便是10~15分钟的短暂休息,对内耳的听毛细胞也会有好处。

     

    此外,周末可以去公园找一处安静之地,享受片刻安宁。

     

    5 日用品选噪声小的

    选用家居用品时,比如搅拌机、豆浆机、吸尘器、吹风机等,尽量选择低噪音的,有利于自己健康的同时,还能减少对邻居的影响。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每个人都要从自我做起,减少噪音:

     

    有室内运动习惯,最好选择抗阻类运动,做有氧运动时可铺个地毯或防震垫;室内穿的拖鞋鞋底要柔软,以免走路时“啪嗒啪嗒”;桌椅脚贴上防滑垫,避免推拉时产生噪音。

     

    家里有孩子,可铺设泡沫垫或爬行垫,并告诉孩子不要大吼大叫或乱丢东西、蹦蹦跳跳,养成“静音”的好习惯。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