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腰椎管狭窄能用脊柱内镜手术吗?

腰椎管狭窄能用脊柱内镜手术吗?
发表人:主任医师范海涛

椎管狭窄能否使用脊柱内镜(椎间孔镜)治疗?

答案是肯定的。

简介:患者男,76 岁,主诉:双侧腰腿痛 10 年。影像学资料显示:腰 45 椎管狭窄。治疗方法:局麻下硬膜囊 360 度环形减压。

患者俯卧位,1%利多卡因麻醉。从症状严重一侧进行穿刺,首先进行硬膜囊前方减压。从一侧到对侧,一直看见硬膜囊完全松解。退出工作通道,到同侧的黄韧带和小关节表面。切除黄韧带,磨除阻挡的上关节突前缘。切除对侧的黄韧带,直至到对侧硬膜囊边缘。切除视野范围内的阻挡物,看见背侧减压充分。退出工作通道,检查硬膜囊前后减压充分,硬膜囊前后搏动好。退出通道结束手术。

术后患者即刻下地,主诉术前症状明显缓解。

术前的核磁:硬膜囊完全受压

术后的核磁:看见硬膜囊完全减压。

任何技术都有一个开始、摸索、成熟的阶段,脊柱内镜技术也是如此。2002 年开始探索脊柱内镜(椎间孔镜)技术时,适应症选择不准确。许多椎管狭窄的病例也被入选,术后效果不好,返修手术到达 5-7%。手术不熟练,第一个 100 例用了 4 年多的时间。现在的 100 例手术只要不到 2 个月的时间。从 200 例手术以后,就不把椎管狭窄作为手术适应症了。二次手术的返修率逐渐下降到 2015 年不到 1%。从 1800 例手术技术达到一定熟练的水平后,再次逐渐开始实施内镜下椎管减压手术。手术速度和效果都明显提高,达到了如上的手术效果。虽然脊柱内镜可以治疗椎管狭窄了,但是学习掌握还需要一个过程。手术的时间,一例椎管下大概相当于三例的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时间。腰椎管狭窄患者术后的临床症状缓解程度,缓解的过程都不如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和医生都要有理解,这就是为什么俗话说:伤筋动骨 100 天。患有腰椎管狭窄的多是老年人。老年患者多有多系统的疾病,脊柱内镜手术对患者的全身情况要求比较低。所以脊柱内镜手术给了许多的老年患者一次缓解腰腿痛痛苦的机会。脊柱内镜手术对老年人和肥胖患者非常有利。脊柱内镜手术的创伤要低于小开窗,低于通道手术,更低于融合固定手术。脊柱内镜手术可以实施日间手术,是目前创伤最小的脊柱内镜手术。

小结:腰椎管狭窄可以用脊柱内镜治疗,手术的难度比腰椎间盘突出症要大,疗效还在进一步的完善过程中。应用得当可以避免一次开放手术。

大趋势:脊柱内镜技术从 1997 年 Anthony Yeung 发明到技术不断完善、成熟,已经走过了 20 年左右的时间。经过几代人不懈的努力,这项技术惠及所有的脊柱疾病患者的时期已经来临。对于一个脊柱外科医生来说,随着更多年轻脊柱外科医生的参与,可以乐观的推断,微创脊柱技术将成为未来脊柱外科主要的技术。随着神经外科、疼痛科、介入科、康复科、中医骨科等学科的介入,脊柱疾病多科室参与和微创化治疗成为了一种大趋势。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椎管狭窄可以分为先天和后天两种。

     

    1、发育性腰椎管狭窄:这种椎管狭窄是由先天性发育异常所致。包括营养、外伤等原因造成的先天性椎管狭窄。大部分人开始可能不出现任何症状,但到中年以后,由于脊柱的一些老化或损伤,会有椎管狭窄症的症状及体征出现。

     

    2、后天因素导致的椎管狭窄:这个主要是因为脊柱的退化引发的:

     

     

    (1)间盘突出:当间盘突出时,突出的间盘会占用管腔的位置,从而导致椎管狭窄。

     

    (2)黄韧带、后纵韧带肥厚:当脊柱出现退化不稳定时,黄韧带及后纵韧带受到的应力增高,常常会导致其变性或断裂,而长期的损伤、修复过程必然使黄韧带、后纵韧带增厚,那么椎管官腔的空间就会变小,从而导致椎管狭窄。

     

    (3)椎小关节增生:所谓的椎小关节,指的两个椎体之间的关节。正常的椎小关节表面是有软骨的,活动也比较自如。但是当脊柱发生退化后,关节表面的软骨磨损,出现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从而产生骨质增生。(原理类似于我们的手经常干活、摩擦会长茧子。)这些增生的骨质占用椎管或椎间孔的位置,从而出现椎管狭窄。

     

    (4)椎体滑脱:当椎体发生错位滑脱时,因为上下椎管前后移位,使椎管进一步变窄。

     

    (5)脊柱外伤:脊柱受外伤时,特别是外伤较重引起脊柱骨折或脱位时常引起椎管狭窄。

     

     

    一般椎管狭窄的患者主要的特点是症状重,但临床体征轻。

     

    1、下腰痛:疼痛一般比较轻微,卧床休息则减轻或消失,一般腰向前屈没有症状,后伸时症状明显。

     

    2、明显的腰腿痛症状和间歇性跛行:这是椎管狭窄的症状表现最主要的一点。患者常在步行一、二百米,甚至是十几米时产生腰腿痛,弯腰休息一会或下蹲后症状会立即减轻或消失,若继续再走,不久疼痛又出现。脊柱后伸时症状加重,前屈时症状减轻。

     

    3、马尾神经压迫症:出现马鞍区的症状与体征以及括约肌的症状,严重者可以导致大、小便失禁、性功能障碍,甚至造成下肢不完全性瘫痪。

     

    4、神经根管狭窄引起相应的神经根受压迫或受刺激症状及体征。有些病人表现为间歇性跛行,另一些表现为持续性放射性神经根症状,多为酸痛、麻痛、胀痛、窜痛,疼痛的程度不同。神经根症状的部位与受压神经根有关,表现为相应的神经根性分布区针刺觉减弱、痛觉异常、肌肉力量减弱及腱反射异常。

  • 腰椎管狭窄可能是因为长期久坐等生理因素导致的。也可能是发育性腰椎管狭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等病理性因素导致。

    1.生理性因素:长期久坐可能导致椎间盘弹性降低,使椎间高度下降,进而引发椎管狭窄。

    2.病理性因素:(1)发育性腰椎管狭窄:由先天性发育异常所致,包括营养、外伤等原因造成的先天性椎管狭窄。大部分人开始可能不出现任何症状,但到中年以后,由于脊柱的一些老化或损伤,会有椎管狭窄症的症状及体征出现。

    (2)退变性腰椎管狭窄:主要是因为脊柱的退化引发的,包括间盘突出、黄韧带和后纵韧带肥厚、椎小关节增生等。当脊柱受外伤时,特别是外伤较重引起脊柱骨折或脱位时常引起椎管狭窄。

    如果出现腰椎管狭窄,建议及时就诊,由医生查明原因,对因治疗。

  • 腰椎管狭窄症是指腰椎管内结构受到压迫,造成神经根或脊髓受损的情况。伴有严重神经功能障碍、病情进展、尿失禁或排尿障碍或存在持续性疼痛时需要手术。1.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如果腰椎管狭窄症导致明显的神经根受压或脊髓损伤,表现为明显的运动功能障碍、持续的麻木或疼痛,无法通过非手术治疗缓解,可能需要手术来减压。2. 进展性病情:如果患者的症状逐渐加重,无法通过保守治疗改善或控制,可能需要手术进行治疗。3. 尿失禁或排尿障碍:腰椎管狭窄症导致脊髓受压,可能会影响尿液的正常排泄,导致控尿失禁或排尿障碍。如果这些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无法通过其他治疗方法改善,可能需要手术治疗。4. 持续酸胀疼痛:腰椎管狭窄症常伴随疼痛症状,如果患者的疼痛严重且持续,无法通过药物、物理疗法或其他非手术治疗缓解,可能需要手术来减轻疼痛。最终是否需要手术治疗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决策。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