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孩子看电视停不下来,家长应该怎样教育?

孩子看电视停不下来,家长应该怎样教育?
发表人:京东健康

作者 | 李瑛
文章首发于 | 李瑛主任微博

 

 

很多家长都比较关注这个问题,所以很多家长因为害怕损伤孩子视力、专注力、思考能力甚至担心变成自闭症而禁止孩子看电视节目,其实无异于因噎废食,过于极端。有节制地看电视可以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有研究表明,视频的生动、直观,有利于孩子理解知识、开阔眼界。

 

其实孩子并不是完全不能看电视。而是需要有节制地看电视,尤其是孩子从第一次开始接触电视开始,家长需要为孩子树立到时间后自己关电视的习惯,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

 

有研究表明,如果不能在宝宝6岁前就让宝宝建立起延迟满足的习惯和能力,可能会对他一生都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出现犯罪倾向。因为这些内容对于孩子具备很强烈的刺激,长此以往,孩子的主动注意能力还没有得到好的发展之前,他的被动注意能力却不断被强化,这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同时也不利于孩子专注力的培养。

 

可如今电子产品无处不在,家长都沉溺其中,无法自拔,孩子被电子产品吸引住再正常不过。所以,提出这个问题的父母应该反思3点:

1、家里的其他成员是不是也喜欢看电视?
2、家长哄孩子的时候是不是喜欢用电视哄?
3、家长或者其他看护人有没有多抽出时间陪伴孩子?

 

如果上面3条中了两条或以上,孩子爱看电视真的怪不着他,家长应该首先反思。光强制关掉电视并不能解决问题,针对沉迷看电视的宝宝,让孩子有节制地看电视,咱们家长应该这样做:

 

 

1、改变大人的行为

 

父母喜欢看电视或者家里的老人喜欢看电视的,建议趁孩子不在家时或者睡觉后再看,要么就独自去房间里看。

 

这一点全家人必须要达成共识,因为两岁的孩子一看电视比较难停下来,这个问题已经比较普遍也比较严重,家里的人应该要引起重视,最起码应该要做到:不要当着孩子的面长时间的追剧或者刷手机。

 

2、丰富孩子的生活,可以适当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但不能条件交换。

 

这点很重要,一旦家长帮助孩子解决了这个问题,电视对于孩子的吸引力会自然而然的减弱。其实最初在孩子的眼中,父母的陪伴比电视有意思多了。只要是跟爸爸妈妈在一起,哪怕是一个简单的玩具,小朋友都能玩好长时间。

 

所以高质量的亲子陪伴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核心所在:户外运动、亲子阅读、一起玩玩具、陪孩子聊天、给孩子讲故事、大人做事时让孩子在一边看着,边做边跟孩子介绍,哪怕是这样,孩子都会很感兴趣。

 

如果家长肯把刷手机的时间多匀一点出来陪孩子玩,恐怕孩子会更快乐,毕竟两岁能看的节目或动画片其实并没有那么多,再复杂一点他们也看不懂。

 

 

3、注意正面激励


孩子很在意父母的夸奖,对于沉溺于电视的孩子,家长可以抓住机会,对着其他家人和外人,夸奖一下孩子今天看电视的时间缩短了。

 

每当孩子在这方面有任何好转,家长都要不吝其词的表扬到具体行为,慢慢的,孩子会因为正向激励,而逐渐修正自己的行为。有时候恰到好处的表扬比惩罚一百次都有效,家长要学会利用这一点。

 

4、按照宝宝的年龄制定看电视的规则


当前面的3点已经让孩子的行为有一定好转时,家长就要跟孩子立好规矩:每天看电视的时间不超过多长时间,每次只能看多少分钟。建议:宝宝1岁以内我们是不建议看电视的。1-3岁,每天可以看20分钟。3-6岁,每天在30分钟。

 

5、立好规矩,温和但坚定的执行


我们可以利用“仪式感”制定好规则,我们就可以用“立字为据”或“击掌盟誓”的方式来产生“仪式感”,让宝宝觉得这种规则很重要,很神圣,从而自觉遵守约定。

 

严格执行,一旦到达指标,坚决关掉电视,无论孩子如何哭闹,不打不骂不妥协,家长必须要坚定的告诉孩子:约定的时间到了。如果宝宝不遵守规则,家长需要蹲下来,耐心与宝宝沟通。如果孩子发脾气,则需要认同他的情绪,但温柔而坚定地坚持原则。如果孩子某次很配合父母关掉了电视,爸爸妈妈一定要及时表扬,正面鼓励,给孩子增加成功经验,刺激孩子的主动性。​​​​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我们都知道睡觉打呼噜并不是睡得香的表现,而是一种病态,小孩打呼噜也不例外,大多数可能是一些疾病导致的,所以一定要引起家长的重视。

     

    小孩打呼噜主要原因是儿童鼻腔、气道等尚未发育完全,相对来说比较狭窄,加上一些炎症刺激,导致局部肿胀,炎性分泌物增加,更加重了气道狭窄。

     

     

    常见的疾病有:

     

    1、感冒。由于炎症刺激,鼻塞不通,鼻腔分泌物增多,阻塞鼻道、气道。

     

    2、鼻炎。由于婴幼儿鼻腔狭窄,鼻炎引起的粘膜水肿也会造成气道的阻塞,出现打鼾。

     

    3、过度肥胖。肥胖的小孩仰卧位睡觉时,舌根下坠,阻塞咽喉部气道,引发呼吸。

     

    4、扁桃体肥大。这两个病可以单独发病,也可以同时存在。正常情况下扁桃体在腭舌弓与腭咽弓之间,当扁桃体肥大时,会阻塞咽腔。

     

     

    5、腺样体肥大。出生后就存在腺样体,2-6岁时容易发生增生,继而不同程度地阻塞后鼻孔,表现为鼻塞,说话有鼻音,流涕。入睡时打鼾和憋气是主要症状。想要明确这个问题,去耳鼻喉科做检查,鼻内镜等检测方法都可以直观的观察。具体怎么治疗,需要做睡眠监测,如果被诊断为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就要尽快手术切除。

     

    6、哮喘:哮喘患儿的气道炎症导致睡眠时呼吸困难,导致打鼾。

     

    儿童打鼾会对儿童造成以下危害:

     

    1、影响儿童生长发育。打鼾儿童看似睡得很熟,但其实睡眠质量不高,这样会影响孩子白天的精神、食欲,长此以往会影响身高、体重的发育。

     

    2、学习成绩差。打鼾儿童睡眠质量差,导致白天注意力不集中,严重打鼾者还会使血液中氧饱和度降低,致大脑缺氧,更是会影响儿童智力的发育。

     

    3、变丑。孩子经常张口呼吸时,面部上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参差不齐,非常影响孩子的面容。

     

    4、慢性肺心病。

     

    打鼾会降低宝宝的睡眠质量,白天无精打彩,上课注意力下降,而且夜间是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如果长期睡眠不好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所以,小孩打鼾不容忽视,如果家长觉得严重,应去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寻找病因,及时治疗。

  • 作者 | 胡亮
    文章首发于 | 儿科医生胡亮微博

     

     

     

    咳咳咳,这两天咨询咳嗽的朋友明显增多,今天就和大家探讨儿童咳嗽的问题。

     

    咳嗽在我们儿科门诊中发病率最高,很多妈妈只要听到宝贝咳嗽,立刻变得慌张。刺耳的咳嗽声如一根根毒针,不断的挑战着妈妈脆弱的神经。

     

    为了缓解妈妈们自己的焦虑,妈妈会想尽一切办法去止咳,于是各种民间止咳偏方、海淘止咳糖浆,甚至门类繁多的止咳药,堂而皇之的走进了妈妈的视线。

     

     

    虽然他们缓解了妈妈的焦虑,但是却给孩子带来潜在的风险。 那么,到底我们该如何应对咳嗽呢?

     

    咳嗽的发病机制

     

    我们先来了解一个和咳嗽息息相关问题——反射弧,这也是咳嗽发生的基础。

     

    那么什么是反射弧?反射弧指的是一定的刺激原刺激到感受器,感受器发生了兴奋,将信号通过传入神经传导给大脑,大脑通过分析与综合活动下达指令,再将信号通过传出神经传递给效应器,完成对刺激的应对。

     

    听起来比较麻烦,那么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你在工作中遇到了棘手的问题(刺激原),我们通常会向领导(大脑)请示,领导了解后会下达指令,您会按照领导的指令解决问题。其实这就是发生在我们生活里的反射弧。 

     

    我们的咳嗽感受器主要位于咽喉、鼻、耳、支气管、胸膜区域,这些区域接收到外来刺激就会将信号传递给大脑,大脑会调动咳嗽相关的肌肉,肌肉收缩导致咳嗽。

     

    所以咳嗽产生的原因有两方面原因

     

    其一刺激原足够强大

     

    其二感受器足够敏感

     

    感受器敏感体现的是个体差异性,比如过敏性鼻炎、哮喘都可以划归的感受器敏感的这一大类。

     

    而刺激原则种类繁多,病毒、细菌、支原体、干冷空气、特殊气味、甚至感染后产生的痰液都可以导致咳嗽。

     

    而我们咳嗽的目的也是为了积极的清除这些刺激原,快速回复整个气道的平衡状态。

     

    儿童咳嗽的原因

     

    1、各种病原体导致气道或肺部感染(包括普通感染),这里的气道指从鼻部开始一直延续的细支气管。

     

    2、气道异物,包括鼻异物。

     

    3、哮喘、鼻炎。

     

    4、气道及肺发育畸形,这种情况是先天的。

     

    5、习惯性咳嗽,这种情况往往继发于某次感冒之后,夜间睡眠正常。

     

    什么情况下需要带孩子就医?

     

    1、小于4个月宝贝出现咳嗽,注意排查畸形。

     

    2、伴有呼吸困难、呼吸杂音或呼吸窘迫。

     

    3、怀疑被呛入异物或呛噎后发生咳嗽,即便呛噎数日或数周后发生咳嗽也要注意。

     

    4、咳嗽血或者黄绿色粘液。

     

    5、长时间拒食。

     

    6、发热且行为反常。

     

    7、咳嗽剧烈引发呕吐。

     

    8、咳嗽持续超过2周未改善。

     

    咳嗽需要接受那些检查?

     

    最重要:病史+体格检查。

     

    常用检查:1、胸部X线。2、病原学检查。3、肺功能。4、支气管镜。 

     

    如何缓解咳嗽(家中)?

     

    如孩子咳嗽是由感冒、喉炎等感染因素引起,我们可以:

     

    1、鼓励孩子多喝温水或者汤。

     

    2、加湿室内空气,保持室内空气湿度50-60%。

     

     

     

    3、打开浴室中的淋浴器,使卫生间充满水蒸气。

     

    我们不可以:

     

    不要给儿童使用非处方类咳嗽和感冒药,尤其是小于6岁的儿童。对于幼儿,咳嗽和感冒药太可能起到帮助,反而可造成严重问题。 注意:很多复方感冒药内含有右美沙芬,为中枢性镇咳药,中毒可以导致昏迷甚至呼吸抑制。 

     

    咳嗽的治疗

     

    咳嗽的治疗,取决于咳嗽病因,如:

     

    1、感染性咳嗽

     

    如果感染由细菌所致,医生可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果感染由病毒引起(如,普通感冒),则不能使用抗生素治疗。

     

    2、过敏原因的咳嗽

     

    无论是哮喘还是过敏性鼻炎都要进入慢病管理,系统的化的药物治疗,包括鼻内用药,吸入用药等。如孩子年龄超过4岁,且过敏原明确,可以考虑脱敏治疗,这是目前唯一接近根治这种原因咳嗽的方式。

     

    3、异物

     

    无论是鼻内异物还是气道异物都需进食清除,通常需要借助支气管镜。

     

    4、习惯性咳嗽

     

    寻求心理科帮助,暗示疗法。

     

    5、气道畸形

     

    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好了,关于咳嗽的分享,希望能对大家有多帮助,也希望我们共同进步,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做到“多学习,少交税”。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幕:大人满屋子追着孩子喂饭,孩子的心思只在玩上面,即使吃了,也含在嘴里半天不下咽,吃一顿饭要一个多小时。

     

    一顿饭下来,大人累坏了不说,孩子却没吃几口。

     

    吃一顿饭,艰难而痛苦。

     

    宝宝厌食,妈妈烦恼。

     

    孩子不爱吃饭,该怎么办呢?

     

    我们今天就小儿厌食这个话题来谈一谈~

     

     

     

    (一)什么是小儿厌食?

     

    小儿厌食是指患儿出现较长时间的食欲减退、厌恶进食、食量减少等情况,是一种饮食行为异常。 长期厌食会导致贫血、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并可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患各种疾病。

     

    (二)小儿厌食的类型与辨证论治

     

    1、脾失健运

     

    如果你发现孩子不肯吃饭,经常胸闷恶心,吃得少,小肚子还胀胀的,大便也偏稀薄,脸色不好看,可能就是属于脾失健运型厌食。

     

    这种情况的厌食,治疗要点在于调和脾胃、运脾开胃,可以给孩子吃健儿消食口服液或者健脾消食丸。

     

    日常可以给孩子煮陈皮红豆沙,可以起到健脾理气的效果。

     

    2、脾胃气虚

     

    如果你发现孩子不想吃饭,吃了也不消化,脸色发黄,总是看起来懒懒的,很疲惫,出汗又特别多,大便中夹杂有未消化的食物,脸色不好看,体型比较瘦。

     

    同时,脾胃气虚的孩子还有一个特点,眼袋大大的,还容易流口水,这类孩子也是很容易感冒的,一定要注意扶正气。

     

    这种情况的厌食,治疗要点在于健脾益气、运脾开胃,中成药可以选用参苓白术散或小儿厌食口服液。

     

    日常可以给孩子煮山药芡实薏仁粥,可以起到不错的健脾胃效果。

      

     

    3、胃阴不足

     

    如果你发现孩子总是口干,喝水很多,吃得少,皮肤干干的,大便也偏干燥,小便发黄,经常烦躁,睡不好,睡得少,手足心发热,舌头红红的,很少苔。那么,孩子应该是属于胃阴不足型厌食。

     

    这类型的厌食治疗要点在于养胃育阴、运脾开胃,中成药可以选用儿宝颗粒。

     

    日常可以给孩子煮百合粥、白茅根水或石斛茶,可以起到很好的滋阴养胃的效果。

     

    (三)健康指导

     

    1、不要给孩子吃太多零食, 少吃生冷、油腻食物;

     

     

     

    2、孩子的三餐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还要注意补充葡萄糖酸锌钙口服液,避免某些营养成分的缺失而导致孩子厌食;

     

    3、注意孩子的精神调养,给孩子创造一个舒适、愉快的进餐环境,不要在饭前训斥数落孩子,否则孩子可能因为精神紧张,而失去食欲;

     

    4、让孩子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

     

    希望每一个孩子都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

  • 孩子都是父母的手心宝,平时生怕宝宝磕着碰着,但孩子总是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吐奶、厌食、腹泻、哭闹不止等等,让父母们为此焦头烂额。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宝宝积食厌食的情况。

     

    首先,小孩子积食厌食是很常见的。原因是宝宝的胃容量比较小,刚出生的婴儿胃容量大概在30至50毫升,三个月左右长到90至150毫升。所以家长喂多了,孩子就容易积食。

     

    此外,孩子的贲门括约肌比较松弛,非常容易漾奶或呕吐。不仅如此,宝宝的胃酸和消化酶分泌较少,如果吃太多东西,就会难以消化吸收,久而久之就会积食甚至厌食。

     

     

    这里还要特别提出生活中父母的一种错误思想,特别是老人,觉得孩子一哭就是饿了的信号,就会一股脑给其喂奶,这样很容易出现积食。

     

    孩子积食了,家长一定要引起注意,不然宝宝可能会有以下影响:

     

    (1)消化能力下降

     

    孩子出现积食,食物大量在胃部堆积,降低了消化功能,儿童会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如果长此以往,肠胃道功能下降,宝宝容易动不动就拉肚子、呕吐等等。

     

    (2)睡眠障碍

     

    如果儿童长期积食,孩子的睡眠质量也会下降。失眠对成年人来说可能习以为常,但对孩子来说危害非常大,会直接影响到宝宝的正常发育。

     

    积食比较严重的孩子,半夜容易醒来,或者多梦,半夜哭闹不止,难以哄睡。

     

    (3)发热

     

    长时间积食,还会导致孩子发烧。身体发热会对宝宝的大脑健康造成损伤。

     

    (4)营养不良

     

    积食严重,孩子一般会出现厌食、食欲不振的情况,此时宝宝身体里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没能及时提供,就无法维持正常的身体发育需求,看上去就会又瘦又黄的,精神不佳。

     

     

    所以,再也不要宝宝积食是小事,也不要盲目宝宝喂食。那么,父母如何得知宝宝出现积食了呢?

     

    1、食量减少

     

    与同年龄段的宝宝相比,吃的奶量或辅食减少了,平时没什么食欲。

     

    2、呕吐物有异味

     

    宝宝发生漾奶后,漾出的奶中会有一股酸馊的味道,有的时候大便里也会有这种味道。

     

    3、舌苔异常

     

    若是孩子舌苔又白又厚,常是积食的表现。

     

    4、其他异常

     

    此外,积食还会让孩子腹胀、睡觉不踏实、哭闹、大便形态不规律等等。

     

    当宝宝有以上表现的时候,父母一定要引起注意,孩子可能正难受着呢。虽然孩子十分脆弱,但只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多用点心,宝宝就能够健康快乐地长大~

  • 儿童远视一定是病理性的么?

     

     

    小孩远视与自身的眼轴发育有关,远视眼大多是眼的前后轴比正视眼短,刚出生的新生儿眼轴长约16mm,呈远视状态,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球的发育,眼球由小变大,眼轴逐渐增长,约3—4岁左右,眼轴长度约20.5mm,4岁左右约有250度的生理性远视,并逐渐向正视化方向发展,约9岁左右形成正视眼状态。6至8岁前的小孩眼轴均较短,所以都会有一定程度的低度的远视眼,随着小孩的发育成长,一部分孩子眼睛会恢复正常,但也有一部分孩子由于眼轴发育迟缓等原因,依然存在远视眼;当眼球的屈光力不足或其眼轴长度不足时就产生远视,这种眼的光学焦点在视网膜之后,因而在视网膜上所形成的像是模糊不清的。

     

    二、儿童远视常由于哪些原因诱发?

     

    1、 眼睛发育。孩子刚出生时,由于眼球较小,而眼轴较短,需要远距离才能看清楚人和物,几乎所有孩子都是远视,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随着身体逐渐发育,眼睛会变为正常。如果眼睛没有发育完善,就有可能会出现异常,造成远视眼。孩子正处在生长发育期,眼睛的可塑性强,病理性的远视只要能早发现,进行治疗,是可以恢复正常,这就需要家长留意孩子平时有无视力上的减弱。

     

    2、 用眼过度。在读小学之前,很多孩子都不会有用眼过度的情况,一旦进入小学后,用眼的时间多了,有不注意用眼卫生,会造成眼酸、流泪、眼胀等,早上时症状不明显,到了下午,症状会加重,这就会造成远视眼。家长需对孩子进行引导,教育孩子看书、看电视一段时间要稍作休息,以免孩子用眼过多。

     

    3、 药物使用。有时孩子身体出现一些小毛病,家长会自行给孩子服用一些药物,但是有些药物会对视力有影响,从而使眼睛疲劳或视力下降,甚至导致或加重孩子的远视。因此,在给孩子用药时,需要十分谨慎,最好在医师i的指导下使用药物。

     

    三、预防儿童远视的措施有哪些

     

     

    1、远眺按摩能预防远视眼的发生,每天早上较好闭目,眼球从右到左转动,然后再从左到右各转五次,然后突然睁开眼睛眺望远方,可以起到预防远视眼的作用,也可以预防近视眼的产生,能够让眼球得到放松,可以避免眼睛过度疲劳。

     

    2、闭目放松法能预防远视发生,尽量控制用眼的时间,不要在弱光下看书,静心闭目片刻,用手掌轻捂双眼能够缓解眼睛的疲劳感,可以让眼部肌肉得到放松,能很好的改善视力问题。

     

    3、转动眼球法预防远视眼,坐在椅子上平视前方片刻,每天早晚各做一次,不要间断长时间坚持下去,能达到非常好的预防远视的作用,能很好的缓解眼睛的疲劳感,可以解决眼部肌肉紧绷的感觉,经常转动眼球能让眼睛得到放松。

     

    父母要尽量帮孩子培养兴趣爱好,多去户外运动,这不仅有利于孩子身体健康,也有利于孩子智力的发育,并且能让孩子的眼睛得到放松,能预防远视眼的发生,能很好的缓解孩子眼睛疲劳问题,同时家长也要尽量限制孩子的用眼时间。

  • 作者 | 李瑛
    文章首发于 | 李瑛主任微博

     

     

    最近我经常被焦虑的家长问到,“非常时期,亲子班和早教班都暂停线下培训了,这么小的孩子,又不可能在线上上课,都知道婴幼儿期的发育是很关键的,在家早教应该怎么做呢?

     

    三岁前大脑发展迅速的时期是教育的最佳时期,如果这时能够丰富儿童的生活,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给予正确的教育,就能加速儿童智力的发展,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形成奠定基础。

     

    首先,家长们一定要有信心,因为最了解宝宝的人永远都是父母的,家长一定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也一定是孩子最好的学校。同时,应该抓紧时间“恶补”一些适合宝宝年(月)龄段的训练方法,及时应用于实践。

     

    另外,也需要提醒你们,家长的言谈行为时刻影响着孩子,在你们跟孩子密切相处的每时每刻,都应注意,轻松融洽的家庭氛围,良好的行为举止,也都是家庭早教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早期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是以儿童早期发展理论为基础的。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教育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如1岁以内的婴儿以感官功能训练、动作训练、语言发声训练和亲子交往为主;1-3岁幼儿除上述训练外,还应加入感知动作思维,连贯性动作与活动,语言、社会交往及个性形成等方面的训练和培养。

     

    在这里,我按不同年龄阶段分别列出五大领域的早期教育训练具体操作计划,以便于大家根据每个不同年龄的发育水平在家给孩子进行实施重点的早期教育:

     

     

    1--3月龄:

     

    经常练习俯卧抬头翻身训练。逐渐尝试进行给孩子进行拉坐。给孩子抓握各种不同材质的玩具及大人的手指,引导孩子触摸和抓握。让孩子尝试拍打及够取玩具,加强对手的控制能力。常给孩子看鲜艳的玩具或看图片,追视移动的物体。予适当的听觉刺激,如轻柔的音乐、家长丰富的语调、玩具响声等。经常与小儿面对面交流,发出例如啊、噢等单音,多对孩子微笑,用丰富的语调和富于变化的的声音和孩子说话。经常对孩子微笑,并进行逗笑游戏以促进亲子情感建立及孩子情绪发展。

     

    4-6月龄:

     

    除了上述内容,还需要经常把玩具放不同位置让孩子去够取、玩具来回倒手,抓捏小丸,撕纸游戏等精细运动的训练。让孩子多趴着玩,逐渐学会来回主动翻滚,逐渐让孩子练习靠坐,时间逐渐延长,家长可以帮助孩子短时支撑站立做适当的直立跳跃动作,6月龄后可以逐渐开始尝试向前爬。

     

    家长经常与孩子对话,还可以做一些口技让孩子进行模仿,加强口腔肌肉的训练,家长与孩子交流时应表情丰富,让孩子逐渐体验对不同表情做出反应并用表情正确表露自己的感受。家长可以和宝宝尝试各种不同形式的“藏猫猫”游戏。鼓励孩子在吃东西时适当参与,如自己拿饼干吃。

     

    7-9月龄:

     

    除上述部分内容外,我们还可以让孩子逐渐体验各种花样爬行,如向前、向后、向左、向右爬,甚至可以后期放孩子爬爬小楼梯,开拓孩子探索空间。经常让孩子把玩具串到固定位置或者从各种容器中取出-放入的游戏。

     

    鼓励孩子模仿发更丰富的发音。家长可以经常与孩子进行语言或非语言的社交动作,双手合拍欢迎、摆手再见、扭头不要等。教孩子指认各种物品、五官等。

     

    10-13月龄:

     

    让孩子经常抓着围栏或者家具来回迈步,比如推椅子、箱子、推车等,逐渐帮助孩子尝试松开小手,可以用玩具引逗孩子站立时松开手去够取玩具,让孩子经常蹲位捡玩具送到家长手中或者放入容器中,帮助孩子听懂简单指令并执行,比如1岁后经常发出简单指令让孩子完成,比如给妈妈、拿过来等。

     

    可以让孩子拿笔、纸,随意涂鸦。还可以让孩子模仿大人搭积木、拆装玩具等。看书时一起指认书上的内容,逐渐建立抽象概念,增加与孩子互动。进餐时让孩子参与进来,抓勺子、扶碗等,培养孩子驾驭工具的能力,鼓励孩子自己进食、用杯子喝水。

     

     

    14-17月龄:

     

    除上述部分内容外,我们还可以让孩子玩一些跑、跳的游戏,和孩子一起追逐玩具、扔球、踢球、跳舞,提高孩子的身体协调性。和孩子一起玩各种游戏,比如搭积木、拼插玩具、串珠游戏等,有意识的模仿涂鸦,提高孩子对笔的控制能力。我们还可以与孩子尝试一些生活模仿游戏,比如过家家、购物游戏等。

     

    18-21月龄:

     

    除上述部分内容外,每天陪同孩子上下走小楼梯、学各种小动物玩蹦跳游戏,如果家中有滑滑梯、秋千等,鼓励孩子玩。生活中为孩子创造动手能力,比如剥鸡蛋、剥橘子、叠衣服等,和孩子一起拼图等。

     

    经常提问孩子简单的问题,比如宝宝叫什么名字、几岁了等,并经常引导孩子接说儿歌、参与讲故事等。可以经常与孩子玩抽象概念的游戏,比如让孩子找一找红颜色的或同形状玩具等。

     

    22-26月龄:

     

    可以经常与孩子进行双脚离地蹦跳的游戏,比如跳纸游戏等,也可以进行大运动平衡能力的训练,比如单脚站立的游戏,并一起数数比赛。引导孩子正确握笔姿势,学习画圆、正方形等,或者玩补充画图的游戏等。

     

    引导孩子逐渐说出复杂的句子,经常回答孩子的问题,讲故事的时候提问孩子,让孩子参与并学会思考回答问题。经常和孩子玩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游戏,如捏橡皮泥等。

     

    27-36月龄:

     

    经常让孩子按图形进行撕纸、折纸,逐渐引导孩子用剪刀剪纸,平时让孩子扣扣各种形状的扣子等。生活中也可以经常让孩子帮忙捏捏面团、饺子、包子等,灌输更多的日常生活常识。

     

    引导孩子回忆并描述简单事件。还可以经常玩假扮游戏、讲故事游戏发挥孩子的想象力等。

     

    这个非常时期给家长和孩子创造了非常难得的交流的时光,我们要珍惜,陪伴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加油吧!

  • 作者 | 张银玲
    文章首发于 | 心理咨询师张银玲微博

     

     

    经典案例

     

    我的女儿上初二,最近发现她有早恋的现象。以前女儿从来不怕我看她手机,现在却遮遮掩掩,总是把手机带在身上,一次,她在洗澡的时候,我偷偷翻了他的手机,看到她的QQ与一位男生有亲密的聊天记录,前面的聊天记录被删了,就留下了当天的。

     

    我知道孩子现在处于青春期,况且又是正当该好好学习的年纪,我不希望她谈恋爱影响了她的学习。可是我不知道该如何向她开口,有什么好的办法能够劝我的女儿不谈恋爱吗?

     

     

    孩子的早恋一直是家长和老师重点关注又令人头疼的问题。你的女儿现在的情况是叛逆期与青春期并存,这个时候,恰好遇上了懵懂的爱情,如果家长教育的方式不当,她很容易就能作出不理智的行为。因此,作为家长,千万不能硬碰硬。

     

    医生答复

     

    从你的描述中能看出你是位很理智的母亲,知道了孩子早恋,没有大发雷霆地对孩子进行吵闹与说教,而是寻求理智的帮助,尽量避免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确实站在了孩子的立场上。为此,我提出以下建议:

     

    01、不惩罚孩子,但是告诉她你的感受

     

    一般的家长发现孩子早恋,都会采取严厉批评的教育方式,严加管教,没收手机,还给孩子的日常规定时间。

     

    比如,几点必须回家,或者放学不能和其他孩子一起,自己亲自去接孩子,杜绝孩子与异性接触。家长以为这样孩子就会知难而退,殊不知,这样既伤害你与孩子之间的亲密距离,也会在孩子心上留下阴影。

     

    处于叛逆期的孩子,你越是阻拦她做某事,她的逆反心理就越强,孩子在家长的严厉管教下,也许会作出极端的事情,因此,一定不能用以上的方式来惩罚孩子。

     

    你可以告诉孩子,现在谈恋爱对她有什么意义,你希望她能够把精力花在学习上,并说:“孩子,我不反对你谈恋爱,可是,如果你谈恋爱影响了学习,妈妈会很难过的。”孩子如果知道自己的行为会让母亲难过,她多半会作出理智的决定,不让妈妈伤心。

     

    02、教孩子学会保护好自己

     

    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犯错,他们的早恋也是正常现象,孩子对爱情有着憧憬与新鲜感,学生的时代的感情很单纯,没有夹着许多复杂的东西。

     

    若你的好意劝阻没有起作用,但是你又不能时时刻刻管住孩子,那么,让孩子学会保护好自己。

     

    具体的做法如下:

     

    1.以坦然的心态,对孩子进行直白的性教育。

     

    2.不打击孩子的尊严,是为了以后孩子在适婚年龄可以顺利的结婚生子。

     

     

    3.认同孩子的爱情观,才能了解更多孩子的内心世界。

     

    4.爱护孩子不是替孩子做决定,而是让孩子自己明白怎么做出明智的选择。

     

    5.对男孩表示欣赏,对女儿表示理解,让孩子能够对你产生信任,愿意在出现事情时告诉你。

     

    6.随时跟进孩子的恋爱进度,发现有成绩下滑或者越矩行为时给予提醒,才是时代爸妈的明智做法。

     

    总之,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看问题,才能真正理解孩子,正确引导孩子,批评与打击式的教育,都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想要与孩子增进关系,又不伤害她的自尊与感情,就要真正做到走进孩子的世界,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告诉你她的想法,才不会躲躲藏藏,才会坦然面对你。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脾虚是什么,中医里脾的作用是运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输布水液以及统摄血液等。脾虚会导致运化失常,进而出现营养障碍,水液失于布散而生湿酿痰,或发生贫血等症。

     

     

    脾虚的结果首先是营养不足,不管孩子是胖是度,都会感觉轻飘飘的没有力,肌肉没有正常发育起来。长期脾虚还会影响到肺,“脾吐生肺金,脾胃生发的“气”有益于肺气,肺气不足会让人体的毛发和皮肤受到影响,具体表现为皮肤干黄、头发无光泽等。有些小孩儿头发发黄干枯,这就是肺气不足的缘故。如果孩子长期脾虚,那么就不仅仅是这些问题了,孩子的整个体质都发育不好,身心健康会受到很大影响。

     

    脾虚是一种不足之症,应对的方式自然就是“补不足”。可是在给孩子补脾之前,家长一定要弄清楚孩子脾虚是哪一种类型,不然一通乱补,很可能会运得其反。脾虚有两种类型,分别是牌阴虚和脾阳虚。分清了症型,给孩子补的时候才能够“对症下药”,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脾阴虛的特点

     

    脾阴虚还有个说法叫脾精不足。脾胃为后天之本,人体各个部分都要依靠脾气散布脾精来滋养,所谓“脾精”可以理解为脾胃所运化的饮食中的营养物质。

     

    饮食营养不足是脾阴虚的一种原因。但现代社会温饱回题已经解决,饮食均衡也受到大多数人的重视,如果饮食营养来源充分的话,脾精怎么会不足呢?往往就是因为孩子特別爱吃肉不爱吃蔬菜水果。因为肉类中的各种激素太多,进食过多的肉等于摄入了过多的激素,激素是阳性的,阳有余就害到阴,导致胃阴虚或者脾虚不运,从而造成没有足够的脾经可以布散。

     

     

    脾阴虚5个外在表现

     

    1、从中医的望闻回切角度逐一来看,望孩子面部,下眼袋明显肿大,与周围肤色相比微微发红,嘴唇则颜色鲜红,让孩子伸出舌头来,可以看到他舌头瘦小,同样颜色鲜红,尤其不正常的是舌苔很薄,甚至没有舌苔。闻倒是没有异常。

     

    2、问孩子自己,他往往觉得自己眼睛干、口干、心烦、大便干爆、手心脚心都发热,喜欢喝冷饮。

     

    3、问孩子家长可以知道孩子夜里盗汗,吃了饭以后孩子肚子鼓鼓的,半天下不去。

     

    4、切孩子的脉象会有脉搏特別快、脉象躁动的特点。

     

    5、脾阴虚的孩子闲不住,好像有多动症一样,整天又跑又跳的,有些家长觉得这孩子充满了活力,其实不是好事情。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李小姐发现,1岁多的女儿琳琳这段时间特别爱黏人,除了睡觉,一刻都离不开妈妈,像个“小尾巴”似的甩也甩不掉。有时玩得好好的,转头突然发现妈妈不在了,马上丢下手中的玩具到处找妈妈,一旦找不到人时,就开始哭着喊着“我要妈妈”,让人妈妈感到非常烦恼,每次上班都得偷偷地溜走,不然就脱不了身了。

      孩子“黏人”源于缺乏安全感

      在育儿过程中,有些妈妈或者是与孩子亲密接触的照料者会发现,孩子在一个阶段会显得特别爱黏人,走到哪,孩子就像小尾巴似的跟到哪,一刻都离不开,有时也会让家长因此而感到特别的烦恼。

      其实,宝宝爱黏人,主要是由于宝宝内心“不安全”的感觉所致,而这又多与平时的家庭照看方式有关。有一些家庭从孩子出生开始,就由妈妈、奶奶或者外婆等一个人照顾,一般来说,孩子跟谁的时间长,就会与这个密切接触的看护者之间形成一种依恋关系,这些依恋者能够给到他们内心一种“安全”的感觉,一旦分离时,就像失去了感情依托,使他们出现一些焦虑的情绪,尤其是内心情感丰富的孩子,会表现得更加强烈一点。

      教你五招让孩子不再“黏人”

      一般来说,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这种爱“黏人”的现象会慢慢消失,但家长过分的紧张或任其发展,也有可能会影响到孩子日后的性格,那么,如何帮助宝宝从爱“黏人”的小尾巴顺利过渡呢?

      1.创造机会让孩子多接触下除照料者以外的其他人:除照料者外,家庭中其他成员也应该多点跟孩子接触,如多跟孩子一起玩游戏,建立一种融洽的亲子关系,让他知道,除了妈妈外,在其他家庭成员身上同样也是可以建立这种安全感的。待孩子再长大一点后,可以带他出去外面转转,多与家庭成员以外的人接触,尤其是同龄的小朋友,让孩子在陌生的环境中学会与人交往,提高其适应能力和社交能力。

      2.创造一个相对安全稳定的成长环境:有些孩子由于曾受到惊吓,或经历了生活环境的剧烈变化而变得很敏感、很爱黏人,因此父母应该为孩子创造一个相对安全、稳定的成长环境,不要让孩子单独呆在一个黑暗或是有激烈冲突的环境里,也不要总是说一些“妈妈不要你了”、“别去那,会被坏人抓走”之类恐吓孩子的话语。

      3.与孩子建立一种信任的关系:有些家长对待爱黏人的孩子,要么是表现得难以割舍,离开时一步三回头,要么是采取骗孩子再偷偷溜走的行为,其实这些都是不太合适的。这样会让孩子以为妈妈要永远消失了,妈妈再不喜欢他、不要他了,这种分离的感觉会让他们没有安全感而产生了焦虑情绪。如果妈妈要暂时离开,最好事先告诉孩子,让孩子知晓,并告诉他妈妈正要忙的事情,妈妈什么时候还会再回来陪宝宝一起玩,并且要履行诺言,回来后,要跟宝宝打一声招呼,告诉他你回来了,几次下来,他就会感觉到你是可信任的,而不是因为不爱他而要离开他了。

      4.通过转移注意力来降低“黏度”:小宝宝是很容易被新事物吸引的,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培养他一些兴趣爱好,来转移他们对依恋者的过分注意力:如玩游戏、画画、看图画书等。

      5.适当培养孩子的“独立”:有些孩子太过于依赖父母而喜欢黏着父母,无论什么事情都希望父母可以帮助他去完成,对于这种不够独立而喜欢黏人的孩子,日常生活中要鼓励他们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对宝宝的进步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

      总之,孩子怕陌生人、黏人,到二岁半会好很多,但如果持续的时间长、程度影响到孩子适应环境,影响到日常生活,就应该去作心理咨询,看看是否需要通过亲子游戏等治疗方式以改善其相应的社会功能。(指导专家: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朱冬生主任医师 通讯员:彭文斌 林惠芳)

  • 作者 | 张银玲
    文章首发于 | 心理咨询师张银玲微博

     

     

    咨询者来信

     

    我儿子今年23岁,去年大学毕业。他一直很内向,不喜欢和别人沟通,甚至多讲话,和家人亲戚朋友都一样。自己很不自信,没有什么让他很想做的事,对我们说他什么都非常反感,更是无法沟通。

     

    而且他的想法不靠谱,比如:在网上看到一个人买个面包车自驾去草原,他自己都沒怎么开过车就想也一个人岀去,什么都不考虑,感觉像个小孩子。

     

    每天就是泡在电脑上,偶尔看看电视,完全把自己孤立起来了,对他我们是毫无办法。

     

     

    特喜欢钻牛角尖,感觉别人说什么就是针对他,而且谁说什么他也听不进去,更不给别人和他说话的机会。

     

    他就感觉都是别人不理解他,所以一个人活在他的世界里。我也和他谈过找个医生开导一下,他也不反感,他偶尔自己感觉有点意识到错了,但是他就是控制不了自己。我感觉他真是心里出了问题,这个怎么办医生?

     

    医生答复

     

    我看到了一个为儿子担忧和焦心的父亲,你觉得他跟人沟通存在问题:内向、反感说教、钻牛角尖,他的想法也不靠谱,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你不知道该怎么改变他?

     

    你发现了吗?其实你们的问题主要沟通上,你觉得他内向不多讲话,想法不靠谱,喜欢钻牛角尖,他觉得你们不理解他,针对他,对你们说的话反感,这是由于想法、性格等的不同,沟通存在障碍。

     

    你们之间关系出现问题了,其实亲子关系是别的一切关系的基础,只要你们之间和谐了,沟通顺畅了,孩子的别的人际关系才会逐步好起来,性格自然不那么内向了。

     

    想要有效沟通,建立一个健康融洽的家庭氛围和关系,需要父母和孩子双方的努力。

     

    对于父母来讲,你需要:

     

    1.以孩子为中心,尊重他的想法和感受。

     

    以孩子为中心不是说要满足他的所有需求,他说什么就是什么,而是他要开始独立过他的生活了,在物理空间和心灵空间上都需要有更多的自由,父母不能再一味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他身上,觉得他应该怎么去做才是对的。

     

     

    以孩子为中心是你要把他看做一个独立的个体,学着放手,耐心的去倾听他的真实需要和感受,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下一步的行动。

     

    你可能觉得他的想法不靠谱,他什么都不想做,他自己也没有清楚的认识,其实这也是很正常的,他23岁,去年刚大学毕业,很多学生都会在这个阶段 遭受迷茫和困惑,你要理解这种阶段性的感受,然后试着去引导和鼓励他。

     

    2.耐心沟通,多互动,避免指导和说教

     

    亲子之间沟通不畅,很多都来自于这一点——说教,没有人喜欢听别人说教,更何况,你的孩子现在大了,有他自己的想法,

     

    一味地说教只会让他越来越反感,因为他可能也不知道,在这样的情况下怎样跟父母沟通,怎么控制自己的情绪,他就只会觉得说教很烦,更不愿意说话。

     

    这需要父母心态上的转变,你跟孩子是平等的,而不是你是对的,你指导他,他听你的话去做,这样只会把孩子越推越远。

     

    具体怎么做呢?我们可以以他想自驾去草原为例,你听到他这么说可能直接就说,“你这想法太不靠谱了,你就不能想点正经事儿做嘛”“你都没开过几次车,你咋自驾?”“你像个小孩子一样,啥也不考虑,就乱想”。

     

    我们现在换一种方法试试,

     

    父亲:“你怎么会想到要自己自驾去草原呢?”

     

    孩子:“我在网上看到有个人这么做了,我觉得他很酷,我喜欢草原,我也想要这么做。”

     

    父亲:“那你需要一辆面包车,这个咋解决呢?”

     

    孩子:“我可以租一辆车,或者自己去工作买一辆”

     

    父亲:“自驾去草原需要做哪些准备,有可能发生哪些危险,这些你都了解过了嘛?你想一个人去呢还是约小伙伴?”

     

    孩子:“我暂时还不知道,你提醒我了,我这就去了解下”

     

    父亲:“你现在已经长大了,我不过多干涉你自己的想法和选择,但你也要自己去承担你的责任,比如自驾的费用你自己想办法。

     

    我不太理解你自驾的这个想法,我也有点担心你的安全,但我仍然支持你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只是如果你要出发,在你出发之前我们要商量一下具体的行程,你每天要跟家里打电话好嘛?”

     

     

    你看,这么说了之后,你充分尊重他的想法,顺着他的话说,但也表明自己的态度:如果自驾需要他去赚取费用。那就会有两个结果,一是他放弃自驾,二是他努力工作赚钱实现自己的想法。

     

    在这个过程中,你们良好地沟通了,彼此都很愉快和谐;你尊重他想法,给了他建议,他之后如果有什么问题也会愿意来找你;他开始独立地思考和去做一些事情,再者,如果能完成自驾,这也是一件很厉害的事情。

     

    最后,如果你还是觉得是你的孩子心理的问题,而他也愿意接受心理咨询,那你可以给他找个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相信会对他有一定帮助的。

     

    其实,跟子女沟通,没有父母想象中的那么困难,孩子是很容易改变的,只要你改变你的态度和做法,他们会很愿意和你们说心里话,

     

    有这么几点小建议:

     

    1、挖掘孩子的闪光点,多鼓励他,夸奖也是一门学问

     

    2、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感受,不要以自我为中心去说教

     

    3、耐心倾听和沟通

     

    4、引导孩子成长,自己承担责任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