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轮状病毒腹泻的预防措施

轮状病毒腹泻的预防措施
发表人:主治医师闫金涛

1、提倡母乳喂养,适当地添加辅食。

2、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如食前便后用肥皂洗手,奶瓶食具洗净煮沸后再使用,注意饮水卫生,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洗净,采用防蝇罩,防止苍蝇、蟑螂叮爬食物。

3、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对集体儿童单位做好饮食卫生。

4、做好腹泻病人的消毒隔离工作、防止疾病传播。

5、疫苗预防。

除上述一般性措施外,预防轮状病毒性腹泻的最理想的措施是服用 RV 疫苗,刺激机体产生局部和血清二方面的抗体。从早期的单价口服活疫苗到近年的多价口服活疫苗,对有效防治 RV 感染性腹泻,取得了伟大成绩。但是,疫苗的研制仍在继续,目前还没有一个世界公认最理想的 RV 疫苗,发展新一代更高效、更廉价、肠道外接种的疫苗是将来的方向。

6、目前本病无有效的预防药物。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新生儿流行性腹泻主要为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等因素导致。

    1.细菌感染:如大肠埃希杆菌是细菌感染最常见的原因,其流行性比较强,可引起整个病区的流行。其次为鼠伤寒沙门菌,其分布广泛来源较多,其病愈后带菌率高,因此发病率较高。

    2.病毒感染:如轮状病毒是引起新生儿感染性腹泻的最常见原因之一,由于轮状病毒可以存在健康人体内,并且在环境中不易自然灭活,所以容易引发新生儿流行性腹泻。

    3.真菌感染:主要以白假丝酵母菌多见,主要为患儿长期使用抗生素药物而引起。

    4.寄生虫感染:如常见的滴虫、隐形孢子虫等都可诱发流行性腹泻。

    一旦出现新生儿流行性腹泻,需尽快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治疗。

  • 益生菌比如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等,新生儿是否需要吃益生菌,要根据个人情况判断,不能一概而论,比如母乳喂养新生儿没有异常不需要吃益生菌,非母乳喂养、使用抗生素、有消化问题等可遵医嘱吃益生菌。1.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丰富的益生菌和益生元,可以帮助建立新生儿的肠道菌群,母乳喂养是新生儿最好的营养源,没有异常的情况下不需要吃益生菌;2.非母乳喂养:新生儿无法母乳喂养,是通过配方奶喂养,补充益生菌可能有助于促进肠道菌群的平衡,特别是剖腹产、早产儿,可遵医嘱吃益生菌,帮助恢复肠道菌群的平衡;3.抗生素使用:新生儿有使用抗生素治疗疾病,比如青霉素、头孢克肟等药物,抗生素可以破坏肠道菌群的平衡,导致肠道菌群失调,此时可以吃益生菌,帮助恢复肠道菌群的平衡;4.消化问题:有些新生儿因胃肠功能发育不完善,可能有消化不良的表现,出现胀气、腹泻等不适,可遵医嘱吃益生菌改善消化问题。新生儿不能盲目吃益生菌,对益生菌中任何成分过敏者,不能使用益生菌,目前尚未检索到不良反应报道,如果服用后出现明显不适,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 如果宝宝经常出现消化不良和腹泻的情况,治疗方法可能因情况而异,常见的治疗措施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

    一般治疗:

    • 给予足够的水分:确保宝宝喝足够的水,以防止脱水。如果宝宝腹泻严重,口服补液溶液可能是必要的。
    • 饮食调整:根据医生的建议,适当调整宝宝的饮食,避免过多的油腻食物、辛辣食物和不易消化的食物。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例如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有助于促进肠道健康。
    • 规律生活:保持宝宝的生活规律,包括规律的进食时间、睡眠时间和排便时间,这有助于维持健康的消化系统功能。

    药物治疗:

    • 消化酶补充剂:在儿科医生的指导下,可能会考虑给宝宝补充一些消化酶,这些消化酶补充剂可以帮助改善消化功能。
    • 使用抗菌药物:如果宝宝的腹泻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可以使用头孢克肟、头孢哌酮等药物进行治疗。

    如果宝宝的消化不良和腹泻症状持续存在或严重影响宝宝的生活质量,应及时就诊,医生会根据宝宝的症状,并制定适合的治疗方案。

  • 引起胃病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有一个容易被忽视——幽门螺杆菌。

     

     

    我们的胃是一个高酸环境,一般情况下细菌很难在里面生存,但幽门螺杆菌是个例外,它能顽强地待在胃中,给身体捣乱,还会通过餐具、食物等进行传播。

     

    除了让你的胃受伤,一项新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还会悄悄影响血压。

     

    《生命时报》邀请专家,为你解读幽门螺杆菌是如何影响健康的,并教你科学防住它。

     

    受访专家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成虹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主任 杨爱明

    重庆市肿瘤医院消化内科主任 陈伟庆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胃肠肿瘤外科副教授 孙凌宇

     

    幽门螺杆菌与高血压相关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联合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与高血压相关[1]

     

     

    研究共纳入17100名受试者,他们全部接受了尿素呼吸试验和常规健康检查。结果发现,受试者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47.75%。

     

    在校正了年龄、性别、高血压家族史、吸烟和饮酒状态、体重指数、血脂、肝肾功能、空腹血糖、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等因素后,研究人员发现:

     

    • 未感染幽门螺杆菌者和感染者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55.1%和57.5%;
    • 高血压患者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48.8%,高于非高血压人群(46.4%);
    • 与未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相比,感染人群出现高血压的风险增加11.7%,平均舒张压高0.9毫米汞柱。

     

    研究还发现,幽门螺杆菌呈阳性的成年人血压明显高于呈阴性者;幽门螺杆菌感染还与较高的舒张压有关,与收缩压、平均动脉压无关。

     

    近一半国人被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人类最常见的慢性感染之一,其进入人胃内酸性环境后生长繁殖,会引起组织损伤,诱导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

     

    感染后,大多数人无明显症状,有的会因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表现就诊,症状包括腹痛、腹胀、反酸、嗳气等。

     

     

    幽门螺杆菌在人群中的感染率很高,目前我国人群感染率在40%~50%,多数患者在儿童期就被感染了。

     

    我国由于感染因素导致的癌症负担中,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的癌症占45%,其感染者发生胃癌的风险增加4~6倍。

     

    人体一旦感染幽门螺杆菌,正常的胃黏膜会产生炎症,即发生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有数据表明,90%以上的慢性胃炎都是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

     

    如不经治疗,部分患者会慢慢演变直至胃癌。

     

    感染后,胃黏膜细胞会发生一系列变化:正常胃黏膜→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

     

    它既可以在人的胃内生长和繁殖,也可在人类的粪便、唾液、牙垢和呕吐物中被检测出来。排出体外的幽门螺杆菌会污染水源和食物,苍蝇也可以通过接触粪便进而污染食物。

     

    4件事染上幽门螺杆菌

     

    俗话说,病从口入,对于幽门螺杆菌来说也是如此。

     

     

    在餐桌上感染

     

    幽门螺杆菌是“吃进去的细菌”,它的传染性很强,最常见的传染方式是通过“口—口”传播,或“粪—口”传播。

     

    在外就餐,若餐馆的碗筷消毒不达标,或几个人一起吃饭时不使用公筷,互相夹菜,都可能会造成传染。

     

    刺激性食物

     

    此类食物容易导致幽门螺杆菌入侵,由于刺激性食物容易刺激胃黏膜,致使胃的抵抗力下降,从而导致幽门螺杆菌入侵。

     

    生吃

     

    很多人钟爱西餐、日餐,牛排七分熟甚至三分熟就吃,涮火锅肉还没烫熟就下肚了,这就为感染幽门螺杆菌埋下了隐患。

     

    接吻

     

    唾液中也可检测到幽门螺杆菌,如果情侣深度接吻,幽门螺杆菌的传播将畅通无阻。

     

    5个细节预防感染

     

    发现感染幽门螺杆菌不必恐惧,只要规范治疗,90%以上患者可根除。

     

    建议以下6种情况根除幽门螺杆菌:

     

    ▶ 明确的消化性溃疡;

    ▶ 胃淋巴瘤;

    ▶ 胃癌;

    ▶ 胃大部切除术后;

    ▶ 长期服用镇痛药、计划长期服用阿司匹林;

    ▶ 患有不明原因的血液病。

     

    预防幽门螺杆菌,最重要是管好个人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1.采用家庭分餐制

     

    如果家庭成员中有人感染幽门螺杆菌,一定要分餐,并用公筷、公勺盛饭夹菜,不要相互夹菜,餐具要定期煮沸消毒20分钟。

     

    同时,应尽量减少在外就餐,并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

     

    2.注意饮食卫生

     

    蔬菜、瓜果要洗净或削皮,不吃半生不熟的肉类,不喝生冷水。

     

     

    不吃太烫的东西,特别是火锅、烧烤,以及酒和辛辣食物,它们会刺激胃黏膜,降低其抵抗力,从而为幽门螺杆菌的入侵创造条件。

     

    3.不要“口对口”喂饭

     

    杜绝用嘴喂孩子,儿童由于其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全,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易感人群。

     

    还有人会不自觉地用舌头感知食物温度,或在喂奶前先用奶嘴尝一口试试温度,有些家长还会跟孩子吃同一碗饭,这些习惯都应该摒弃。

     

    4.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饭前便后必须洗手,避免幽门螺杆菌传播。情侣间亲热前,要充分清洁口腔。

     

    5.定期体检

     

    到医院体检时,可通过胃镜和碳13尿素呼气实验两种方式,有效检测幽门螺杆菌。一旦确诊,要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

     

    对于年龄大于35岁、有胃癌家族史、有上胃肠道相关症状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建议进行胃镜检查,以了解胃内情况。

     

    参考文献:
    [1]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and the prevalence of hypertension in Chinese adults: The Dongfeng‐Tongji cohort. J Clin Hypertens, First published: 20 July 2020
  • 敏宝们如何顺利转奶呢?

    牛奶蛋白过敏宝宝在食用氨基酸配方粉6个月或9-12月龄后,妈妈们终于盼来了深度水解配方尝试过渡期。那么氨基酸配方粉喝完应该转什么样的奶呢?许多家长想给宝宝使用跨境奶粉产品进行转奶时,又该如何正确选购呢?别着急,今天就和妈妈们一起来聊聊这两个话题。

     

    一旦确诊宝宝是牛奶蛋白过敏,家长们就需要暂时回避含有牛奶蛋白的普通配方粉,转为氨基酸配方粉,一般情况下2-4周后,宝宝的过敏症状就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了,但症状控制不代表“不过敏了”。宝宝还需要继续吃氨基酸配方粉满6个月或至宝宝满9-12月龄,再尝试给宝宝转深度水解配方粉。尝试转奶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1.宝宝的症状稳定无反复;

     

    2.满6月龄添加辅食顺利,6-9月龄是宝宝辅食添加的关键时期,最好不要在这期间转奶,转奶之前,最好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

     

    抗敏降级饮食管理正确途径

    ​但细心的妈妈可能还会发现,深度水解配方粉有的是乳清蛋白,有的是酪蛋白,那么乳清蛋白和酪蛋白究竟谁更适合宝宝呢?

     

    牛奶中的蛋白质,主要以酪蛋白为主,母乳中的蛋白质以乳清蛋白为主,所以对于宝宝来说,乳清蛋白是更为合适的选择。

     

    乳清蛋白配方粉有诸多优势如致敏性低、营养价值高、口感好、易消化等。研究证明氨基酸配方粉6个月+深度水解乳清蛋白配方粉3个月喂养,能帮助宝宝建立口服耐受,有效帮助宝宝减少过敏复发,摆脱远期过敏疾病风险。因此,敏宝在食用氨基酸配方粉6个月或9-12月龄后,考虑转奶深度水解配方时,推荐首选深度水解乳清蛋白配方粉。

     

    值得家长们注意的是,转奶深度水解配方,是巩固过敏治疗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应坚持食用三个月,可以有效避免出现过敏反复、过敏周期加长,并减少不必要的健康风险。

     

    此外,对于转奶深度水解配方时,很多家长想选购跨境奶粉产品进行转奶,但对于如何正确选购还有很多顾虑和疑问,不用担心,跨境奶粉产品选购小技巧,已经在下文帮各位家长整理好了哦!

     

    如何正确选购跨境奶粉产品呢?

    根据中国法规,不同地区跨境产品都要遵守当地监管要求,下面给妈妈们介绍一下选购跨境奶粉产品的几点注意事项。

     

    1. 符合原产地或输出地质检标准,根据中国法规,跨境产品应符合原产地或输出地的有关质量、安全、卫生、环保等标准或技术规范要求。

     

    2. 学会看标签,标签告诉你标准

     

    ① 看“特医食品标识”,明确写有:FMSP: infant formula for Special medical purpose;②  看适用人群:适用于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③  看“在医生和营养师指导下使用”。

     

    购买后,在使用时,家长应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的指导下,按照标签上的准确方法冲调,并参照喂哺指导,确保宝宝每日足够的奶量摄入。

     

    最后,建议家长选购时,在有品牌授权的渠道进行购买,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可得到有效保障!

     

    面对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很多妈妈缺乏一个专业的平台或学习渠道,今天特地为敏宝妈妈推荐一个微信公众号——“特爱过敏宝宝之家”,除了抗敏干货以外,更有一对一营养顾问,时刻帮助每个妈妈守护敏宝。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乳糖不耐受的原因

     

    乳糖是乳品中存在的主要碳水化合物,也是奶类中特有的糖。乳糖酶是人体消化乳糖所必需的酶。由于乳糖是一种双糖,分子比较大,要在小肠中经乳糖酶水解消化成较小的葡萄糖和半乳糖才能穿过肠壁进入血管中被吸收。但由于有些宝宝体内的小肠黏膜无法产生足够的乳糖酶,乳糖从小肠直接转运到大肠,在肠道菌的作用下,乳糖被发酵,产生大量气体和有机酸,导致宝贝在食入乳糖大约半小时~2小时内会出现腹胀、肠鸣、腹痛、呕吐甚至腹泻等乳糖不耐受的症状。一次性喝奶量过多,或空腹喝奶,都有可能诱发乳糖不耐症。

     

     

    宝宝乳糖不耐受的类型

     

    天生的乳糖不耐受,这类宝宝从出生起机体乳糖酶活性即低下或缺乏。这类宝宝无论饮用母乳、牛乳,都会导致明显的腹泻,而避免接触乳糖后腹泻会停止。这类宝宝常见的是大便的水样便,喝奶之后会很快排出液体状的粪便,并且粪便里可能有奶块、泡沫、酸臭味,但大便常规检查却常常是阴性。天生的乳糖不耐受的宝宝除腹泻外,一般没有其他的异常情况,精神愉快、食欲正常、睡眠安稳,体重按正常速率增加,无脱水表现。这种乳糖不耐受是无需治疗的,因为小宝宝的大肠清理能力比成人差,随着宝宝长大,慢慢开始添加辅食后就没有问题了。对于这一类宝宝不需要特意避开乳糖,妈妈在母乳喂养的时候最好让宝宝吸空一只乳房再吸另一只。妈妈母乳的后断奶有助于缓解宝宝的腹泻。

     

    原发性乳糖缺乏是乳糖不耐受中最常见的,发病率与年龄、种族有关。这种乳糖不耐受一般出现在断奶的宝宝身上,因为断奶后宝宝以蔬菜水果主食为主,很少接触奶制品,导致肠胃里的乳糖酶逐渐下降,出现乳糖不耐受。

     

     

    继发性乳糖酶缺乏是指由于各种原因致使小肠上皮损伤而导致的暂时性乳糖酶活性低下,常见病因如感染性腹泻、严重的营养不良等。机体疾病康复后,乳糖酶缺乏可能会持续存在,或逐渐恢复正常。这种继发性的乳糖不耐受是由于疾病引发的,所以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因为有的药物可能会破坏消化道内膜,导致乳糖酶无法正常生产,加重乳糖不耐受的情况,所以爸爸妈妈在孩子感染性的腹泻的情况下不能随意用药。

  • 张先生的儿子小张今年15岁,出生后接种了乙肝疫苗,却被查出来感染有乙肝病毒,这让张先生感到非常困惑,自己儿子确实已经接种过乙肝疫苗,为什么还得了乙肝呢?今天笔者来解答这个让人困惑的问题!

     

     

    乙肝疫苗打一次就能管一辈子吗?

     

    答案是否定的,出生时打了乙肝疫苗,以后仍然有可能再次感染。

     

    我们都知道,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即乙肝)的最有效措施,同时,也是预防肝硬化和肝癌的最给力手段,乙肝疫苗被称为“世界上第一个防癌疫苗”。

     

    乙肝疫苗的免疫接种保护效果已得到广泛的认同,但是按标准方案实施免疫程序后仍有部分乙肝疫苗接种者并不能产生有效的乙肝表面抗体(即乙肝疫苗无应答),这一部分人仍然容易感染乙肝病毒。《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中指出,若接种乙肝疫苗后能产生抗体,其保护期限一般至少可持续30年。

     

    从指南说的,我们能看出,30岁以上的人最好得复查乙肝病毒感染情况,以防疫苗失去保护力不慎感染乙肝病毒。

     

    而且每个人接种疫苗后,产生抗体的情况不尽相同,机体维持抗体的时间也有很大差别,低免疫应答者甚至不产生抗体。有研究表明,大约有5%到10%的儿童在接种乙肝疫苗后仍然感染了乙肝。儿童在乙肝疫苗接种后出现免疫失败的原因非常复杂,涉及疾病因素、疫苗因素、机体因素、其他因素等多方面因素。

     

    一般而言,乙肝疫苗免疫失败的具体原因有以下这些:

     

    (1)疾病原因

     

    营养不良、肾移植、肝移植、血透析、糖尿病、艾滋病、同性恋、恶性肿瘤等常导致乙肝疫苗接种后出现免疫失败。

     

    (2)疫苗原因

     

    疫苗本身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疫苗抗原成分、含量、灭活方法、佐剂的质量都出现了一些问题,虽然发生几率很低,但是近年来低质量疫苗时有出现,降低了乙肝疫苗的接种成功率,也影响了人们对疫苗的信任度。

     

    (3)肥胖

     

    有研究显示儿童肥胖是乙肝疫苗出现免疫失败的主要危险因素。肥胖可引起一系列的健康问题,研究表明,肥胖可以间接或直接的方式损害机体的免疫功能,肥胖者的T细胞免疫功能明显下降,而T细胞免疫正是乙肝疫苗引起机体免疫反应的重要环节。

     

    (4)存在免疫缺陷或遗传性疾病

     

    遗传因素(如免疫缺陷或遗传性疾病)通过特定的免疫应答机制影响免疫应答反应,导致乙肝疫苗出现免疫失败。因此,已接种过乙肝疫苗者,要排除患有免疫缺陷或遗传性疾病的可能性。

     

    (5)有乙肝家族史

     

    由于儿童计划免疫的普及,乙肝疫苗的接种已经早期覆盖所有儿童,但是乙肝家族史仍然是儿童再次免疫失败的重要危险因素,提示除应尽早对乙肝患者的家庭成员进行免疫接种,还应适时加强免疫。

     

    (6)不良嗜好

     

    长期大量吸烟、吸毒、酗酒的人,免疫功能常受到较大损害,从而干扰乙肝疫苗吸收,导致乙肝疫苗出现免疫失败。

     

     

    结语

     

    所以,即使曾经接种过乙肝疫苗,也有必要每隔五年左右复查一次乙肝五项,以确保没有什么问题。如果抗体消失,应该及时再次接种乙肝疫苗。此外,一个家庭中有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话,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加注意,要避免血液接触。

     

    参考文献

    [1]吴华, 徐立中, 张雪珍,等. 儿童乙肝疫苗再免疫失败的危险因素探讨[J]. 社区医学杂志, 2014, 012(008):6-8

  • 作者 | 黄圆媛
    文章首发于 | 黄圆媛医师

     

    ​​在人类的免疫细胞中,有一类淋巴细胞叫做T细胞,发挥着细胞免疫和免疫调节的作用。

     

    在T细胞里有一类亚细胞称为辅助T细胞(Th),在免疫反应中扮演中间过程的角色:

     

    当辅助性T细胞与巨噬细胞结合,回去辨认抗原,识别出专一性抗原后,就释放出一种称为白细胞介素(或简称白介素)的物质,使得已经和抗原接触的B细胞大量繁殖。


    辅助T细胞有两种亚群Th1和Th2,在正常情况下,Th1/Th2数量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但是有过敏体质的人,Th1/Th2会打破平衡—也就是Th2的数量会超过Th1,Th2的功能使刺激体液免疫促进B细胞的增殖和诱导抗体的产生,尤其是抗体IgE,IgE恰恰是过敏反应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信息传递员”可以和嗜碱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结合释放组胺引发炎症反应。

     

     

    摄入特殊的益生菌后,可以使得细胞产生细胞干扰素γ,这不仅是Th1类细胞会产生的细胞因子,同时也会诱导Th1与Th2的前体细胞Th0分化成Th1,这样就能恢复Th1/Th2平衡,减少引发炎症反应的抗体IgE产生,容易过敏的体质也就从细胞层面逐渐被改善了。

     

    简单来讲就是通过摄入特殊的益生菌,恢复Th1和Th2这两类细胞数量平衡,抑制引发过敏反应的IgE产生。


    那特殊益生菌该怎么选?看哪些指标标准?


    1、菌种的选择与各菌种含量比例


    首先要看配方中选择的菌种是不是符合国家卫健委规定的《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这决定了使用益生菌的安全性。有些配方中含有粪肠球菌这样的条件致病菌,其具有潜在致病性。

     

    此外益生菌配方中菌种的产地以及各菌种的比例也非常重要。经常出差旅游的朋友可能有这样的经验,到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地方,喝了那边的水、吃了那里的食物,出现肠胃不适,比如胀气甚至腹泻这样“水土不服”的症状,原因就是肠道菌群紊乱了!

     

    因为不同地区、不同人种、不同饮食结构的人群,肠道菌群构成是不同的。我们在选择益生菌产品的时候,要尽量选择本地菌种、适合亚洲人肠道微生物菌群环境的配方,来自欧美国家的益生菌产品,并不一定适合在东方人肠道内发挥作用。


    2、菌株标号

     

    菌株编号就像人的身份证一样,有特殊功能的益生菌必然是有菌株编号的。有编号的益生菌,意味着做过大量的筛选和研究,经过测序的微生物基因序列信息和固定的遗传性状;相反的,没有编号的菌株,它的功能和作用就不明确,并不所有的益生菌都有特殊的抗过敏效果。

     

    譬如具有抗过敏专利的GMNL-133菌株是副干酪杆菌,GM-090菌株是发酵乳杆菌。


    但是并非所有的副干酪杆菌和发酵乳杆菌都有抗过敏的作用,虽然是同样的菌种,但是不同菌株的基因序列是不一样的,而一穿上的区别决定了功能上的差异。就好比大家都是人,但是你没有姚明长得高,没有刘翔跑得快,人与人之间的差异都这么大,更何况是微生物这种基因变化更迭那么快的生物。


    3、益生菌数量&活性

     

    比起数量,益生菌活性、有多少活菌能够定植肠道,才是真正决定效果的关键。

     

    如果益生菌无法成功通过肠胃分泌的胃酸胆盐消化酶,那么孩子吃下去的不过是糖粉/糖水而已。

     


    最后来说说补充益生菌的两个“黄金时期”

     

    一个是母亲怀孕期间;另一个是婴儿从出生到2岁之前

     

    这是因为在怀孕期间,孕妇肠道菌群内的菌种和含量的平衡对于维护孕妇体内正常的新陈代谢至关重要,甚至会直接影响到新生儿的肠道菌群平衡,(尤其对于顺产和母乳喂养的婴儿)


    在胎儿时期孩子的肠道内是无菌的,出生后菌群才开始逐渐在肠道内定植。2岁以前定植在肠道的有益菌是肠道的“原住民”,能够长期共生在人体消化道中,所以在这一期间建立健康的肠道菌群非常关键!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宝宝刚出生十分脆弱,头一周可能会有黄疸问题,还有新生儿感染了病菌也不一定会发烧,因为免疫系统太弱,不会反应,就连肺炎也仅仅是呼吸比较快而已。所以,婴儿如果出现12个症状,就要快去看医生!

     


     
    新生婴儿第一个月要注意的12件事

     

    首先,新生儿可能会有遗传病,有的遗传代谢病要尽快洞悉,及早治疗才能避免严重的后遗症。

     

    新生儿头一周可能会有黄疸问题,要是血液里黄疸素太高的话,可能会损害脑细胞,甚至对生命构成威胁,一定要多留意。黄疸病是很容易医好的,多用光线治疗,非常简单,父母千万要察觉。

     

    有时,新手妈妈可能不够母乳但又不自知,婴儿吃不够,就可能会脱水,这可对脑部造成永久伤害和对生命构成威胁。脱水的宝宝症状不明显,可能就只是疲倦,和少一点反应而已。

     

    新生儿感染了病菌也不一定会发烧,因为他的免疫系统太弱,不会反应,就连肺炎也仅仅是呼吸比较快而已。

     

     

    所以,要注意婴儿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就要快去看医生:

     

    1. 非常疲倦,睡不醒

    2. 吃得很少

    3. 呕吐

    4. 呼吸太快

    5. 痉挛、抽搐

    6. 肌肉无力

    7. 没有反应

    8. 无意义的伸舌头等动作,可能是癫痫病的先兆,也可能是脑部有问题的症状。

    9. 小便太多或太少,或有异味。

    10. 大便太多或便秘,或有血。

    11. 脸太黄,眼白黄(黄疸病)。

    12. 脸太黑或紫,可能是先天性心脏病,也可能是感染。

     
     
    婴儿有16个反应和症状,赶紧就医!

     

    随着婴儿长大,他的反应也开始转变,不过,宝宝还是小,反应跟大人的不一样。察觉到下面的症状,也是赶快去看医生:

     

    1. 吃的问题:不吃不喝,少吃少喝,给最爱的东西也不吃。

    2. 睡眠的问题:睡得太多,昏睡,睡不安宁,边睡边哭,不睡。

    3. 哭的问题:哭不停,大哭,用什么方法哄也无效,不停闹别扭。

    4. 疲劳的问题:非常疲倦,没有反应。

    5. 情绪的问题:不动,不玩,给他最爱的玩具也不要。

    6. 大便的问题:拉肚子,大便稀,大便水,大便次数太多,大便有血,大便颜色不对,便结,几天没有大便。

    7. 小便的问题:小便太多,太频密,颜色太深(红、啡、深啡),小便太少(一天只有几遍)。

    8. 呕吐的问题:吐奶量太多,或太多遍。

    9. 又吐又便秘,或者大便出血,就可能是肠堵塞,不立刻处理,会有性命危险。

    10. 发烧

    11. 咳嗽

    12. 呼吸太快(一分钟超过三十遍)

    13. 流鼻涕(尤其是黄、绿色的),鼻塞。

    14. 出疹,脸、手脚红肿。

    15. 痉挛、抽搐等。

    16. 突然不动任何四肢:可能有骨折或关节脱位。

     


     
    宝宝8个慢性问题及早发现并医治

     

    慢性问题方面,婴儿可能有自闭症、智障、遗传病、心脏病、肾病等,早点发觉,早点医治,有机会好转。

     

    1. 生长发育缓慢:达不到生长指标,不长高,不长重,头围不长。

    2. 语言发育缓慢

    3. 视力发育缓慢:好像看不见,斜视。

    4. 听力发育缓慢:好像听不到

    5. 肌肉发育缓慢:肌肉无力

    6. 脑部发育缓慢:社交发育没有正常反应

    7. 没有眼神接触

    8. 不听指示

     

    若有以上的情况,及早求医为上。

  • 很多人误以为,只有高血压人群才会患脑溢血,或者更容易患脑出血,其实这只猜对了一部分。现实生活中,导致脑出血的原因可不止这一种,很多因素都可以造成血压不稳,更可以造成脑出血,只不过这两种结局都跟血管异常有关,所以人们才会将高血压和脑出血紧密联系在一起。那么,为什么没有高血压的人群,也会有患脑溢血的机率呢?今天,笔者就跟大家一起谈谈其中的奥妙,从而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血压增高和脑部出血之间的关系。

      


    其实,脑部的出血主要是由局部血管病变引起的。人体血管几乎遍布全身各处,有些地方的血管口径较大,有些地方的血管口径较窄,有些地方的血管弹性很好,有些地方的血管脆性很高,真是因为血管性能参差不齐,才会造成不同的血管疾病。那么,作为人体“司令部”的大脑,其中的血管也是十分丰富的,人的脑部不仅有丰富的大血管,还有分布于脑组织各处的小血管,这些血管在脑组织里面弯曲的走向、曲折的排列,因而更容易发生病变。随着机体的衰老,人体的血管也会遭受氧化应激的损害,血管的弹性也会变得越来越差,因此导致了血压不断升高。

      


    高血压是人体血管变差的一个重要信号,它不仅说明血管的弹性不再像以前那样柔韧,而且也表明血管的承压能力也在不断下降。所以大家可以想象,人体的血液容量是不会变的,但是官腔会变狭窄、血管的收缩能力会变差,这就相当于给脆弱的血管施加更多的压力,所以才会导致血管破裂。不仅如此,脑部的血管比较细小,因而在同等条件下也更容易发生破裂,这就是为什么即使血压不高的情况下,脑部也会有血管破裂出血的症状出现。

     

    那么,什么情况会导致脑部血管的破裂呢?很多原因都会导致血管发生病变,除了年龄增加,血管老化之外,还有很多的因素额可以导致血管破裂出血。比如,经常性的熬夜使得机体内分泌容易出问题,造成激素的水平波动不一,最后直接影响血压的调节,造成脑部血管破裂出血;情绪的波动加剧血液流速加快,使得机体的血压出现一过性的增高,造成血管被骤增的压力影响,造成脑部血管破裂出血;血管的管腔有大量的脂质堆积,造成管道越来越狭窄,这会使血液通过的时候更加困难,这也会造成局部的血压骤增,造成脑部血管破裂出血;血管有畸形的人群,因为血管有先天性的狭窄或走向不好,因而更容易伴随着衰老问题出现,比如畸形的血管造成血压增高,最后造成脑部血管破裂出血。

     

     

    总而言之,大家不要以为引起脑部出血的原因就只有高血压这一种,平时多注意加强身体的锻炼,合理控制自己的饮食,才能从根本上预防血管破裂等疾病的高发,从而减少脑出血等疾病的发生机率。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