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如何用药?

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如何用药?
发表人:健康专家说

视频简介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 药剂科 主任医师 杜广清

浓度依赖性的抗菌药物,比如氟喹诺酮类的药物。氟喹诺酮类的药物,典型的就是左氧氟沙星,在使用的过程之中,肯定就是一日顿服,顿服达到一定的血药浓度的高峰的时候,细菌给杀死了,而且它的副作用,相对来说还要少,耐药性也不会产生。所以在选择用药的过程之中,其实选择药物的时间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泌尿外科 副主任医师 沈洪亮

    尿路感染的患者如果需要应用药物,通常是应用抗生素,如下:

    一、喹诺酮类的抗生素,比如左氧氟沙星这一类抗生素,具有有效杀灭尿路系统中细菌的作用,这个药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有极个别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药物的副作用,需要及时的告知医生。

    二、头孢类抗生素也是泌尿系统感染医生经常选择的抗生素之一,比如头孢克洛胶囊等等,这类抗生素应用时一般需要注意既往有没有应用头孢类或者青霉素类药物过敏的病史,如果有这些过敏的病史,则选择抗生素的时候尽量避免头孢类的抗生素的应用。

    三、其他类的抗生素,比如大环内酯类的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等等。

    当尿路感染应用抗生素常规的药物不能够治愈的时候,需要进行尿液培养的检查,尿液培养可以根据不同的细菌,根据不同的敏感的药物,医生会根据这个药敏结果选择相应的抗生素。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感染内科 副主任医师 苏倩

    多种真菌对人有致病性,按侵犯人体的部位不同,可分为浅部真菌和深部真菌,按致病性可分病原性真菌和条件致病性真菌。

    真菌感染患者不仅吃抗生素没有用,而且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可致体内真菌生长,甚至诱发真菌感染,与体内菌群失调有关。

    抗生素只针对细菌或某些非典型菌,如支原体、衣原体等引起的感染才有效。如果是广谱抗生素用药过久,还会引起二重感染、菌群失调等症状,所以千万不要长期,吃抗生素类的药物,会对身体伤害很大。治疗真菌感染必须是抗真菌药物,抗真菌药物临床上常用的有氟康唑、伏立康唑、卡泊芬净、两性霉素B等等。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感染病科 副主任医师 苏倩

    真菌感染一般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除头癣和甲癣外,大多数浅部真菌感染症状都较轻微,常用抗真菌霜剂治疗。

    很多疗效较好的抗真菌霜剂可不需处方在药店进行购买。一般不用抗真菌粉剂,抗真菌药物的活性成分有咪康唑、克霉唑、益康唑和酮康唑等等。一般霜剂每天涂敷两次,治疗持续到皮损消退后7~10天,如果霜剂停用太快,感染并未消除,皮疹又会复发。抗真菌霜剂要在使用几天后才见效,期间可用皮质类固醇霜剂缓解瘙痒和疼痛,严重的或顽固性感染可用灰黄霉素治疗几个月,同时用抗真菌霜剂,口服灰黄霉素很有效,但可引起副作用,如头痛、胃肠道功能紊乱、光敏、水肿和白细胞减少等等。停用灰黄霉素后感染可能复发,皮肤真菌感染也可用酮康唑治疗,与灰黄霉素一样,口服酮康唑也有严重的副作用,包括肝脏损害等等。

  • 视频简介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 药剂科 主任医师 杜广清

     

    是药三分毒,副作用的发挥,在浓度翻面倍涨的时候,浓度的毒性作用的发生,也是相对来说比较高。药物浓度在一天代谢以后,在不足血药浓度的时候,不足以达到抑制细菌再生。针对于头孢类的抗菌药物,一般就是分三次,甚至于分四次服用。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李璐

    布氏杆菌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心理治疗。布氏杆菌病的患者应该到正规的医院的感染科进行就诊,在专业的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菌药物。

    一线药物是多西环素和利福平或者多西环素和链霉素的治疗,链霉素需要进行注射,那么多西环素和利福平都是有口服的制剂,如果严重的还会有其他并发症,比如引起了关节脓肿的情况,这时需要把脓肿进行引流。

    另外如果脓肿是在腰椎或者是在颈椎、胸椎,压迫到神经,还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还有病人合并了有睾丸炎,睾丸炎也是布氏杆菌病比较特殊的临床表现,需要在进行抗菌的治疗,这时候通常需要再联合头孢菌素治疗,如果是合并有脑膜脑炎的情况,或者心内膜炎情况,通常需要用到三联甚至四联的药物治疗,治疗的疗程也要更长,一般需要两三个疗程甚至以上的时间,才可能会得到根治。

    第三点因为布氏杆菌病的治疗的时间比较长,可能患者通常会有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所以医生要对患者进行心理的疏导。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副主任医师 王新霞

    肺结核的药物治疗,特别是口服药物治疗是最基本的治疗方式。抗结核药有20余种,目前常用的抗结核药包括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链霉素,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用药方案,治疗原则一般是以下几种:

    第一、早期:尽量的早诊断,早治疗,早期治疗可以避免结核杆菌对机体造成一些不可逆的损伤。

    第二、联合:联合用药既避免又延长了患者结核菌的耐药性的产生,同时联合用药又提高了杀菌效果。

    第三、适量:几乎所有的抗结核药物都有毒副作用,如果剂量过大,可能对机体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肝肾功能造成毒副作用,但是如果剂量不足,就达不到有效的杀菌这种目的,容易产生耐药性,因此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量的用药剂量。

    第四、规律:结核菌是一种分裂周期长,生长繁殖缓慢,难以杀死的抗酸杆菌,所以需要规律用药,不要出现漏服药物的情况。

    第五、全程:全程用药就是根据医生指导,制定病情评估治疗方案,一定要全程遵循医嘱完成整个治疗。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儿科 副主任医师 卢成瑜

    由于引起小儿肺炎的病原体有很大差异,不能一概而论。

    怀疑细菌性肺炎,轻度肺炎,可以根据小儿病情及胃肠道耐受情况,口服或静脉使用阿莫西林或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第1或2代头孢菌素,必要时可应用第3代头孢菌素。

    如果存在致命性并发症,如脓毒症、脓毒性休克,如果是革兰氏阳性球菌的感染,可以推荐使用糖肽类抗生素,如利奈唑胺。病原体明确时,必要时可经验性的使用头孢菌素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或者第4代头孢菌素或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

    怀疑支原体肺炎,可口服或静脉应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如阿奇霉素、红霉素或克拉霉素。8岁以上也可以选择多西环素或米诺环素。怀疑流感病毒性肺炎,尽可能在48小时内给予抗流感病毒治疗,不必等待流感检测结果。

    所以只有检查出致病的病原体种类,才能更有效的针对性用药,实现精准治疗。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感染疾病科 副主任医师 侯凤琴

    结核病确诊后,目前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常用的抗结核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链霉素等。一般结核病治疗的原则为早期、联合、规律、全程、适量。通常肺结核的治疗疗程至少需要半年,对于部分特殊的患者周期还要有所延长。

    如果是耐药的结核需要更长的疗程。选择用药方面,还需要应用二线的抗结核药物治疗,比如利福喷丁、利福布丁、对氨硫酸钠、氨硫脲、卡那霉素、卷曲霉素、氟喹诺酮类、环丝氨酸、利奈唑胺等等。

    结核病是一种顽固性的疾病,需要患者接受规范化的用药治疗。抗结核药物需要足够的疗程、足够的剂量、以及用药的规范化治疗。因此,患者需要积极配合,遵从医生的医嘱,否则会导致病情的反复,甚至使结核的杆菌发生耐药,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同时还会提高患者的治疗成本。

    另外,对于耐药结核引起的结核病的治疗,目前仍有一定的治疗难度,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用药的选择,切记不要擅自的用药,也不得擅自停药。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儿科 主任医师 张忠浩

    如果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血常规检验中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则可以遵医嘱使用头孢类的药物进行治疗,如头孢克洛、头孢克肟等。

    头孢类抗生素能起到破坏细菌细胞壁的作用,可以在细菌繁殖期快速杀灭细菌,这种抗生素对人体的身体几乎不会造成影响。和其他抗生素相比,它的抗菌谱是非常广的,而且抗菌作用较强。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除了可以选择头孢类抗生素治疗之外,以下药物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也有作用。

    首先,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遵医嘱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进行治疗。

    其次,如果是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以遵医嘱使用抗病毒的药物。

    如果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出现咽喉部不适,可遵医嘱使用清热解毒的中药或者是含片进行治疗。

  • 视频简介: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消化内科 副主任医师 张继舜

     

    清除幽门螺杆菌需要用到3种药,分别是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和胃粘膜保护剂。

     

    第一、常用的抗生素有: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和左氧氟沙星,如果出现细菌耐药,推荐使用呋喃唑酮或者四环素。
    目前根治幽门螺杆菌的四联疗法,是比原先的三联疗法增加了一种抗生素。

     

    第二、质子泵抑制剂不仅能激活幽门螺旋杆菌,使其处于活性状态,易于被抗生素杀灭,还能调节胃部酸碱值,增强抗生素的杀菌能力,促进溃疡愈合。常用的有: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艾司奥美拉唑等等。

     

    第三、胃粘膜保护剂通过与胃酸蛋白酶结合,直接抑制其活性,帮助修复溃疡面。常用的有:胶体果胶铋、枸橼酸铋钾等。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